
1、诚信,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诚信,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求人生财富: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现在我们来谈一谈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诚信。
诚信,如春天第一缕阳光,令人向往,敞开胸怀去接受,如夏天的一块甜西瓜,含在口中,甜在心里,如秋天远方飘来的一片火红的枫叶,勾起无限牵挂,如冬天漫天飘飞的雪花,永远那么纯洁。
诚信是一个人最有说服力的“名片”,它会为你带来信任、友谊、地位等,有诚信的人为人处世都给人一种淡淡的、犹如初秋的水,暮春的风的感觉,它平和淡雅,给人一种安全感,使人信服。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留有“以诚以本”“莫失信于人”的古训,现如今我们的时代、社会、民众尤其需要这种讲求诚信的精神。
诚信是一种美德,历来都被人称颂,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诚信,即使一时拥有荣华富贵,但最终还会一无所有的。就像《狼来了》里面的那个小男孩,因为丢掉诚信,而自己却被那狼吃掉了。
诚信是做人之本。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证实守信是维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它约束人民的行动,使彼此都真诚相待,心灵交汇。诚实,是人们面对问题时的坦白,对朋友亲人的尊重,是对后果的敢于承担。信用,是对自己的承诺的履行,它使你对自己要做的事,充满责任感。(经典语录 )同时,信用与诚信相辅相成,如果你诚实,那么你会讲信用,如果你讲信用,这证明你是诚实的,具备两者之一,那么另一半便会随之到来,诚信是调节人与人关系的重要准则。
古人留下了很多诚信的事例。曾子杀猪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一个是《雪尺友至》的故事,那是在唐代,有一个人叫萧至忠,他和朋友约好了,这时,正好下大雪,有人劝他别去了,可他为了诚信在雪中呆了很长时间朋友才到。英国主观唯心注意哲学家贝克莱说:“我诚故我在”鲁迅,以诚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爱因斯坦的母亲从小就教育他一定要做一个有诚信的人……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今天,我国已进入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的时期,诚信显得更为重要。作为青年学生,祖国的未来,我们更应该信奉“我诚故我在”真诚待人。我坚信,我们一定可以得到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诚信。
2、家风,才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
家风,才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
文/陈林夕
过去,家风是一整个大家族的传承根本;现在,家风仍是一个个小家庭的立足之基。
在一个家庭里,父母的思想往往决定了家庭的价值观。父母的言行引导了整个家庭的风气,这风气就是家风。
家风正,遂人不斜。良好的家风对下一辈有着深远的影响,甚至决定着子女们出门在外为人处世的态度和底气。
1
好的家风需要温柔。
有个同事嗓门很大,之前在家里常常发脾气,动不动就对家人大声责骂。
这一天,同事的丈夫回到家,担心地告诉她昨晚放进洗衣机的脏衣服忘记洗了。她没说话,摇摇头表示没事。
等到晚上儿子放学回家,看到妈妈正在做饭,小心翼翼地跑过去说自己考试没考好,让妈妈不要骂他,下次一定考好。同事摸了摸儿子的头,笑着摆了摆手。
晚上吃饭的时候,饭桌上的气氛不同以往,显得十分温馨。儿子开心地说:“妈妈,你今天真漂亮!”
同事问为什么?儿子说:“因为妈妈今天一天都没生气,都是笑脸!”
那一刻同事很动容,她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早上她因为嗓子痛去看医生。医生告诉她,就是因为她平时经常发脾气,大声说话,所以加重了嗓子的发炎肿痛。医生叮嘱她以后要温声细语。
我们出门在外,待人接物常常表现得温和有礼。可是一回到家,面对父母、爱人、孩子,却常常表现得不耐烦、暴躁、刻薄、冷漠。
别忘了,有家,才有你。家人,更需要我们温柔以待。所以,不要把坏情绪留给家人。
2
好的家风需要沟通。
在书中读到过,着名教育家梁启超育有九个子女,各个成才。虽然孩子众多,但他从不忽略任何一个,对每个孩子都有昵称,九个孩子也对梁启超喜爱并尊敬。
梁启超对子女的教育非常严苛,虽然希望子女成才,却也能听取他们的意愿,因材施教。不论孩子们身在何处,他都常常写信交流开导,甚至在信上直言关心想念,希望他们不要因为学习而劳累身体。
梁启超对孩子们的爱,在每一封漂洋过海的书信里,在他每次的叮咛和关心中。
而孩子们对他也很亲近。梁思成就算在海外留学,遇到学业上或者感情上的问题,都会主动写信请教父亲。
梁启超被子女们称呼为“一个亲切有味的父亲,一个童心未泯的老顽童”。
沟通,是通往心灵的桥梁。好的沟通会让彼此更亲近,让夫妻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更紧密。
3
好的家风需要家务。
让孩子学做家务、爱做家务,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
家是共同的家,家务并不是哪一个人的专属。尤其是现代社会,为了家人过得更好,绝大多数家庭是夫妻双方都在外工作。所以,回家后,家务活应该是夫妻双方的。
如果,一个人做到累死,另一个在一边玩着手都不伸,长此以往,不满就会积聚,吵架就会频繁。
两个人分工协作,比一个人更高效,还能在劳动中体会彼此的不容易,从而增进感情。
如果家里有小孩,一起参与进来,让家务劳动变成快乐的亲子时光,不仅多了陪伴,还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生存实力,也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不易,有一颗感恩的心。
4
好的家风需要体谅。
邻居一家四口人,夫妻俩之前在外打工,回老家后做起了钢材回收的生意。
一直以来,女人怪男人没本事,生意赚不到钱。男人怪女人爱唠叨、家里乱、孩子不听话。夫妻吵架的战火经常蔓延到子女身上,对子女喜欢批评式教育。
八年后,男人身体累垮了,女人无法继续维持生意,只好让亲戚接手。
但其实,男人一直非常辛苦地经营着生意,东奔西走。而女人帮忙照看店里,又要洗衣做饭收拾家里,也是两头忙。可是他们都只看到了自己的辛苦,却看不到对方的付出,矛盾才会越来越多。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来自亲人语言伤害的杀伤力往往更大。一句无心之语,可能都会成为对方心头久久难愈的伤。
父母子女之间感情笃深、互相信任,兄弟姐妹之间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夫妻之间恩爱和美、相濡以沫,一家人一条心,家业才能兴旺发达。
来源:伴读书房(id:duzhe365)
3、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激励、奋进的话,但学会正确对待苦难更有现实的意义,毕竟,苦难不是幸事,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起的。
在一次聚会上,那些堪称成功的实业家、明星谈笑风生,其中就有著名的汽车商约翰·艾顿。艾顿向他的朋友、后来成国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回忆起他的过去——他出生在一个偏远小镇,父母早逝,是姐姐帮人洗衣服、干家务,辛苦挣钱将他抚育成人。但姐姐出嫁后,姐夫将他撵到了舅舅家,舅妈更是刻薄,在他读书时,规定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还得收搭马厩和剪草坪。刚工作当学徒时,他根本租不起房子,有将近一年多时间是躲在郊外一处废旧的仓库里睡觉……
丘吉尔惊讶地问:“以前怎么没有听你说过这些?”艾顿笑道:“有什么好说的呢?正在受苦或正在摆脱受苦的人是没有权利诉苦的。”这位曾经在生活中失意、痛苦了很久的汽车商又说:“苦难变成财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你战胜了苦难并远离苦难不再受苦。只有在这里,苦难才是你值得骄傲的一笔人生财富。(励志文章 )别人听着你的苦难时,也不觉得你是在念苦经,只会觉得你意志坚强,值得敬重。但如果你还在苦难之中或没有摆脱苦难的纠缠,你说什么呢?在别人听来,无异于就是请求廉价的怜悯甚至乞讨……这个时候你能说你正在享受苦难,在苦难中锻炼了品质、学会了坚韧?别人只会觉得你是在玩精神胜利、自我麻醉。”
艾顿一的席话,使在丘吉尔重新修订他“热爱苦难”的信条。他在自传中这样写道——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时,它就是你的财富;可当苦难战胜了你时,它就是你的屈辱。
那么,让苦难不再成为屈辱的前提是:坚强面对,不屈挠,勇于奋斗,最终战胜苦难,而让它成为你人生中真正值得汲取的财富!
4、高三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高三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题记:隐约看见我的高三立在记忆的沟壑里面,默默着,一句话也不说。
他们说:没有经历高三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上了大学,我还是会常常记起那个静默的高三,一言不发的高三。回想起老师在我们临别晚餐上说的话:经历,是财富。高三的经历在你们的生命中将是最宝贵的财富。没有什么比高三这一年更能让我成长的了,我相信。
所有人的沉默
高考后,我给年幼的弟弟讲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叫‘高三’的妖怪,它专门吃人们的语言,让所有人都不能说话,人们只能通过眼神和动作来沟通。想要打倒它就必须要经历一次测试,人们给这个测试取了个名字叫‘高考’。后来……”“姐姐骗人!”那小鬼显然不相信我的胡言乱语。“我怎么骗人呢,姐姐是打败了妖怪才能给你讲故事的呢!”
高三吞噬了我们太多太多的话语。下课时候,很少能听见一群人的哄笑,有的只是轻微的鼾声,或者细细的低语。“怎么不说话呢?喂……”常听见朋友这么冲我喊。然后我们就一起沉默。“来,给我讲讲这道题。”不忍的我打破了沉默。
“你们就不能听老师的话吗?这样的题型讲过无数遍了!怎么还有人出错?”整整38颗脑袋通通低下,没有人说话。在后来白热化的复习过程中,这样的沉默不断重复着,好像所有的喉咙都被哽住,焦虑,紧绷的神经压得人无法呼吸。面对老师的责备,我们都是诚惶诚恐的,我们也明白任何一个漏洞都有可能成为考试中的致命弱点。于是,我们用极虔诚的态度对待错误,被教训的时候,沉默不语。
当我知道最好的朋友砸了自己心爱的吉他,当我知道老师讲课突然停下的原因是他那多年缠身的心脏病,当我知道妈妈彻夜不睡就是因为我一句“一个人看书太寂寞”……忽然觉得高三这只妖怪不但会让人无法言语,还会让人心酸。老师说:“打败它,我们就都会自由!”于是我拿上枪支,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 从高考的考场出来,我一下子就听到了喧闹的人声,好像失聪多年的病患终于找到合适的助听器。我感到自己呼吸的声音冲击着神经,那种欣喜好似重生一般。
虽然最后,我只是考取了一所专科院校。但是,我至少没有在这头叫嚣的妖怪面前示弱。现在,终于又可以不停地讲话,说我很勇敢,说我很坚强。
我在高三里面,声音在高三外面
现在想来,仍旧觉得高三的自己,默然得让人厌恶。身边的人们在我面前来来回回,上演着一幕幕哑剧。只能看见他们丰富的表情,却听不清一句对白。我在高三里面,声音在高三外面。
除了老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内容,耳朵里面就容不得其他的言语了。后面的同学千呼万唤也不能换取我的一个回眸,后来他们告诉我:“真的,有时候上课都不敢跟你说话”。“为什么?”回答让我有些喷饭,他们说:“我们怕打扰你听课。因为你那时的眼神好像在说‘挡我者死’!”我笑了:“是吗?”我清楚地记得,我书桌布上那4个鲜红的字:挡我者死。那是在一次模拟考试后写上的,当时我坐在教室的倒数第二排,远离我的黑板,远离我的老师。于是,其他的声音就更加被排除在鼓膜外,我执著而认真地听课,不漏掉一个字。周围的同学说“何必拼命呢?”我假装听不到。每一次考试,老师都会依据成绩安排位置。我告诉自己必须回去,回到有阳光的座位,回到能看清那些白色粉笔字的地方去。好像是越尽力想达到目标就离它越遥远,我努力了几个星期却仍不见起色。一直到现在,偶尔还会做恶梦,关于几天几夜不睡复习的情景,关于一杯杯苦涩咖啡的滋味……等到醒来后满脸泪痕。
后来,有个熟悉的声音飘向我。她温柔地说:“我相信你,孩子”。是妈妈,她在我茫然的时候给我无法形容的支持。即使结果没有如我们期望的那样,她也依然不对我加以责备。“并不是只有考上大本才能证明你是我的骄傲”,妈妈的话给我太大的感动,握紧她的手,我跌跌撞撞地从高三走出来。
在真空的环境里面呆得久了,偶尔也渴望能听见些“之乎者也”以外的声音。譬如枝头小鸟的鸣叫,玩耍的小孩子银铃般的笑声……但是,我没有时间去寻找。“同学们,挨过了这阵子,我们就去旅游。”高三下学期的一节课上,老师突然冒出这么句话。原本乱哄哄的教室一下子鸦雀无声,这安静充满了哀伤的气氛。有些脆弱的孩子,突然大声地抽泣起来。当我们看见老师的眼睛里面也有闪烁的光芒,就明白我们并不是一个人孤单地走路,身后还有很多支撑的臂膀。他又说:“别哭,咬紧牙关也不能够流眼泪!”这是高三以来我听见的为数不多的声音,但足以令我精神抖擞,踏上那座桥——通向我梦想的桥。
现在,我把脑海里沉睡的高三叫醒,轻轻拂去他身上的灰尘,对他耳语道:谢谢你。他一定能听见。
推荐阅读:[ 刻在高三学生心理励志名言] [高三百日冲刺誓师大会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