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撑,不是坚持的唯一打开方式_成功不是在唯一的路上PK

1、死撑,不是坚持的唯一打开方式

死撑,不是坚持的唯一打开方式

文/蒙蒙王

有一种痛叫做,我本可以,却没能坚持。

雄心勃勃定下的目标,只要一星半点的理由就可以化为泡影。

实际上,恒心也是一种修为,是可以通过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去挖掘培养的。

1

你的恒心,与你的意愿有关

很多时候,不能坚持并不是因为我们不能吃苦,只是因为我们做某件事情的意愿不强。

我的体力和耐力都不好,长跑常常是忍着头痛恶心硬撑到最后。

因为这个原因,每次跑步前我都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加上那些立下的瘦身目标常常不能三两天见效,所以每一次都是心血来潮地开始,虎头蛇尾地结束。

可最近这一年,我却很积极地把晨跑坚持了下来。

并不是突然间变坚强,而是因为一个特别不起眼的理由:能够一个人呆一会儿。

自从荣升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后,我经常忙乱到连上厕所都觉得是一种奢侈。

一大早,把没起床的孩子交给家人,换上运动鞋,在空旷的街道上吹吹凉风,吸吸那尚未被污染的空气,戴上耳机,听几首喜欢的歌……

尽管只有短短的半个小时,但这一切都让我足够迷恋。

虽然我仍然会在跑出四五百米之后心跳加快,头疼,手臂和腿都酸困地抬不起来。可对我来说,只要能出去,其他都不是什么大事。

原先看起来无法克服的困难,现在只要稍稍放慢脚步,调整呼吸,不一会儿便能缓解了。

坚持就是痛苦和心理需求博弈的过程。如果痛苦更明显,坚持就会变得艰难;如果心理需求更胜,坚持就只是自我成全的必经之路而已。

心之所向,行之所至。

只要从心底里非常想做某件事,就一定会调动身体里的所有潜能,积极配合。

2

你的恒心,与你的节奏有关

当我们立下flag的时候,可能一开始都会忍不住下狠劲儿。

之前一步都不想跑,决定健身了,就2公里开跑,冲刺5公里。

之前一页书也不想看,决定勤奋了,就焚膏油以继晷,好像不熬夜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看书。

之前从没拉过筋,决定瑜伽了,就恨不得立刻把那支僵硬了几十年的老腿想掰哪儿就掰哪儿。

这种激情维持不了多久,很快就会被打回原形。

坚持从来就不是持续消耗,所以太用力的人一般都跑不远。

作家村上春树的生活里有两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写作和跑步。

他全职写作没多久,发现身体变差,便开始跑步。

在普通人眼中,职业小说家应该是不舍昼夜地伏案工作,资深跑者的锻炼强度更难以想象。可村上春树的生活却有张有弛,十分规律。每天早起后的三四个小时集中精力写作,午休后跑步,日暮时读书、听音乐。

在与写作和跑步相伴的几十年里,他既勤勉耐劳、不惜体力,又谨小慎微地呵护自己的热情,既怕惰性来袭,又怕用力过猛。

他说:要让惯性的轮子以一定的速度准确无误地旋转到最后。

坚持,从长远看,要循序渐进,就每一天来说,要量力而为。

既要摸清自己的节奏,也要管住自己按这样的节奏坚持下去。不盲从,也不随性,不蛮干,也不懒散。

只有不乱节奏,才能持之以恒。

3

你的恒心,与你的心态有关

坚持不下去的另一个原因,恐怕是因为我们想太多。

健身两周,就希望身材赛过谁;看了两本书,就期待生活有什么不同;勤奋两个月,就算计着什么时候能够功成名就……

人心都是肉长的,若是在它上面加了太多的砝码,它就会不堪重负。

欲望太多,就不容易看到希望。

村上春树的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和第二部作品《1973年的弹子球》问世后,虽然让他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都没有获得日本文学大奖。

对此他十分淡然,觉得能写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才更加重要。

他后来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说,那时他还在经营餐厅,甚至觉得没得奖也挺好,至少不会没完没了的接待采访和约稿,影响了生意。

听起来像玩笑,但实际上,无论写书,还是跑步,他只是为了迎合自己,达到为自己设定的目标就好。

无欲则刚。

正是这种尽己所能、顺其自然的心态,才让他更长久地投身于自己所热爱的事情上。

自我消耗从来就不是正确的坚持方式,苦痛也不是恒心的代名词。

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不如停下来审视一下自己,将自己内心的能量挖掘出来,找准自己的节奏,让自己心态更平和一些,而不是一味地逼自己死撑。

任何目标与坚持都是生命长河里微不足道的一段,即使某一段坚持并没有当下立见的好结果,但正确的坚持习惯却会让我们越来越有力量,对每一次新的挑战都从容笃定。

只有真正坚持过,你才可以坦然地说一句“尽人事,听天命”。

不留遗憾,不负此生。

微信公众号:猫姐能量圈(id:tqq1214cat)

2、成功不是在唯一的路上PK

成功不是在唯一的路上pk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考清华→努力学习→找工作→挣钱→娶媳妇→生娃→考清华,梦神总结的清华男的一生”。这个与放牛娃相似的命运循环,正在不断上演。只是这一次的选择,不再是因为目光狭隘,而是社会价值观的单一。

社会越来越多元,而且处于时刻变化之中,今天你还喝着茶敲着键盘发yahoo邮件,第二天醒来就发现它要停运了。但是对梦想与成功的追求,却是人们生活不变的主题,并且全社会对成功有统一、清晰的认定,不升官发财,就扬名立万,这样才叫成功。在这样的期待下,无论个人喜好与自身特点,每个人都背上了十字架,在这条路上挤来挤去。而全社会这样同质化的目标、单一的价值观,必然导致只有pk胜利的人才能够获得成功,也就是说,必然有一部分人的中国梦会破碎。就像一个人被迫拿起剑与他人决斗,无论他是文人还是骑士,无论他的追求在不在剑术的高下,他不得不挥舞胳膊,因为只有冒死一搏才有生存的希望。而在我看来,这种pk是可以避免并且应该避免的,只有价值观更为多元、开放,人们才会发现“条条大路通罗马”,并且,除了罗马,别的地方也有好风景。

美国的《独立宣言》中提到,“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或许应该做个补充,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认为的幸福的权利,正是在这种开放的价值观引导下,美国梦才如此令人神往。放到中国梦的语境下就是,每个人都有做梦的权利,更应该有决定做什么梦的权利,这种权利不应受到社会舆论的束缚。

小时候,我们的梦想很单纯,想当老师、警察、明星、画家、科学家,甚至清洁工;长大之后,我们不会将一份些卑微、低薪、不稳定的、没有保障的职业当梦想。每个人都被社会对成功的单一认知,捆绑到追求光鲜亮丽的道路上。当北大的毕业生开店卖猪肉,只有当了千万富翁才能够得到大众的支持和认可,才能“不觉得快乐,也不觉得不快乐”;当人们只关注银行里的存款、微博的粉丝数量,而不关心个人心灵的充实或虚空时,或许只有努力“考清华→努力学习→找工作→挣钱→娶媳妇→生娃→考清华”,才是最稳妥的生存方式。因为这毕竟是社会普遍定义、认可的成功。但是“清华”,这成功的园地,永远只能对少数人开放,于是,便有大量的梦想不得不像肥皂泡似地破灭了。

当我们不再追求单一价值观下的成功,当我们能够有追求自己的梦想的自由,当我们不再为了找个好工作非得上名牌大学,当我们不再需要为了到达更高的社会位置而放弃自己的爱好,当我们看到清洁员或其他卑微的工作不再觉得嫌弃,而是以平等的姿态看待的时候,当所有的梦想、所有的社会位置,都能平等、公开地竞争,我们的中国梦才有最广泛、最大实现的可能。

 

3、舒适不是活着的唯一理由

舒适不是活着的唯一理由

依露:

你大概是我们同一届女生里,最潇洒的一个。大学还没毕业,你就已经走遍了24个省,并且不是穷游。为了一件大衣,你可以豪掷两个月的零花钱,不计后果。恋爱谈得酣畅淋漓。能有几个人可以拥有绕着校园一直私语到天亮的恋情?

然而女生总会长大成女人,有的人成为女人,或许是在18岁,或许是28岁,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点,就像有的男人要成长为男人,或许要到80岁。不知你是否透支了太多快乐,最近你和我聊天,生活好像很苦恼。

你说你越来越不适应朝九晚六的工作,上班的心情犹如上坟。你说你渴望自由,不想被束缚在世俗的工作中。你说你很倦怠,对生活、对工作、对恋人,好像渐渐被冻僵,失去了原本的乐趣。

你说得越多,我的思考便越多。

让我们来谈谈梦想

依露,在和你谈梦想以前,先让我谈我的朋友小p.小p和我们同岁,是个学理工的男孩,毕业后和我们大多数同学一样,进了一家it公司上班。

it业曾经是这个年代最热门的行业之一,当然收入也比较高。高收入支撑着小p鲜衣怒马的生活,却也一度让他内心迷惘,如你所说,朝九晚六、没有任何变化的生活让他的心情很糟糕。

于是小p想给自己一个改变。他家里的经济条件很好,房子车子这些对于他来说,显得太世俗,他也不爱旅游。更不愿意去出家(现在很流行去寺庙修行)。他从一个在国企工作的朋友身上看到了一种差距:那个朋友念过名校的mba,有很多眼界不凡的同学。小p决定也继续读mba,并且一定要是名校。

第一年,他没有成功,第二年,他还是没有成功,当他30岁也就是第三年的时候,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那所名校,开开心心地交了十来万学费去念书了。这三年是小p最忙碌的三年,包括接下来的几年,他都会很忙。忙工作,忙考试,忙上学,他牺牲了打麻将的时间、健身的时间,也和酒吧说了再见。我最近一次见到他,他人很瘦。精神却很好,因为清癯而精神,竟然让他有了几分学者风度。

这是一个很好的励志故事,不是吗?它绝对真实,发生在我们周围。有时候我们看到了,是因为我们和这个人比较熟,比较了解。有时候我们却看不到这种追求梦想的故事,因为我们粗心,或封闭了自己,便以为梦想已死,青春已死——我觉得无论是心盲眼盲导致看不到梦想,还是根本不相信梦想,都是很可悲的事。

让我们来谈谈自由

依露,你还记得我们中学那个总是穿布鞋的校长先生吗?

那时候我们都很喜欢他,因为他长得帅气,并且浑身散发着一种简朴又高贵的气质。因为喜欢,所以他说的话,大部分都被记住了。比如他说,学习好的人,首先要品德好,不然你学习越好,对社会的危害越大。又比如他说,很多同学都说要自由,我想告诉你们的是。不自由是绝对的,但自由都是相对的。

我不知道大家对自由是如何看待,对自由的概念是什么时候开始启蒙的,但我第一次认真思考自由,便是从这句话开始。

或许对于自由,尤其工作以后的自由,我是比较有发言权的。2009年到2012年期间,因为恋爱谈得不顺心,身体也不大好,爸妈又有很多事需要帮忙,我便辞职在家,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无业游民的生活。除了给爸妈办点事,我就出去钓鱼。

爱钓鱼的年轻人很少,尤其是女孩子就更少,因此我很寂寞。我常常在河边一坐就是一天,饿了吃点饼干,渴了喝点水,或许你觉得这是闲云野鹤的生活,豆瓣不是有句名言说。到动物园散步才是正经事吗?

但我肯定地告诉你。校长先生说得没错,不自由是绝对的,自由是相对的。当我有了那么多时间无穷无尽任我挥霍的时候,我觉得时间没有了意义。当时间都没意义的时候,自由还有什么意义吗?

后来我厌弃了钓鱼,也厌弃了无止境的自由,如你所知,休息了那么久以后,我又重新找工作,并且我再也没有抱怨过工作。相反,我认为,当工作带给我们满足、报酬、友情、合理的休息时间以后,我觉得我们应该感谢工作,它使自由更加宝贵而有意义。

让我们来谈谈快乐

所以最后,我觉得我们应该来谈谈快乐。我用朋友小b来帮助理解快乐。小b家世显赫,从爷爷奶奶到爸爸妈妈,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并且从事着令人尊敬的职业。小b从小非常受宠,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应有尽有的富足生活。

我认识小b三年,从未从他嘴里听见过幸福和满意几个词语,有的只是对生活的抱怨,还有消极的人生态度。在这座心理咨询并不发达的城市,小b就是为数不多的客人之一。他总是说自己的小时候如何辉煌,现在的世道如何的差,却连一份正经的工作都坚持不了。

有人说过,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在于对这个世界的感受,你的感受越细腻、越丰富,你的生命状态会越好。那么我想,小b对这个世界的感受,一定是粗糙而简陋的吧。

你愿意做一个不快乐的小b吗?

从少女时期到如今,我们认识大概有20年这么久了,我知道你向来是一个追求美与舒适的女孩子,并不算特别的勤奋,但舒适并不是活着的唯一理由,生活中的很多时候甚至是艰难、尴尬的。只有度过那些艰难尴尬的时刻,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成长,感知真正的幸福。

辞职与不辞职,做自由与不自由的工作,过何种人生,都是我们个人的选择。这些选择或许有好有坏,但其实,它们无关我们内心简单的、真正的、坚定的幸福。

4、世界就一个我,那不是多余,而是唯一

经典语录:世界就一个我,那不是多余,而是唯一

1、我们每个人都是梦想家,当梦走了,就只剩想家了。

2、爱情容易忘记时间,时间也会忘记爱情。

3、亲爱的朋友,愿你不再害怕孤独,不再害怕面对之前的自己,不再急于寻求外来的安全感,而能从自我找到安定的力量,找到坚持下去的勇气,找到属于你自身的节奏。那是你自己的力量,便足以在你的黑夜里代替太阳。

4、一生只谈三次恋爱最好:一次懵懂,一次刻骨,一次一生。

5、爱转角能否再遇你,让我来当你的谁。

6、不管怎样,爱你现在的时光。因为,时光长着你的模样,是另一个自己。而时光老人,就是很多年后的那个你。

7、上帝也很为难,他不可能把所有的好事都让给你,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不幸都塞给你。

8、旅途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处美丽的景色,我带不走,也留不下,来了即是来了,走也就走了,但这些都有可能成为一生中难忘的记忆。

9、等待是另一种别致而纠结的苦,期待是另一种假装而不定时的幸福。

10、生命只有一次。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帮能帮助的人。

11、慢下来,静下来,听一听花开的声音,告诉自己,生活,真好!

12、人的一生要疯狂一次,无论是为一个人,一段情,一段旅途,或一个梦想。

13、试着用左手握住右手,给了自己最简单的温暖,不会再奢求别人的给予,开始学着自己给自己。

14、想让爱情简单,就找适合自己的对象。一个真正值得去爱、也懂得回爱的人,自然会让爱情变得简单。

15、因为只有在年轻时灿烂燃烧过,年老后才会变成恬静有气质不计较的老太太。

16、我不需要婚纱,我不需要教堂,我只需要你。

17、感谢所有陪我走到现在的人,尤其感谢打算仍然硬着头皮陪我走下去的人。

18、与其轰轰烈烈后曲终人散空愁暮,不如简简单单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

19、去见你喜欢的人,去做你想做的事,就把这些当成你青春里最后的任性。

20、世界就一个我,那不是多余,而是唯一。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