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你总要学会,自己去面对所有的难
你总要学会,自己去面对所有的难
文/李思圆
1
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时刻:其实没遭到什么打击,没遇到什么挫折,也没受到什么重创,就是莫名感到情绪低落,莫名地提不起劲,莫名地想要逃离周围的一切。
一个读者跟我说,他有个习惯,就是下班后总是会晚半小时才回家。他通常就是在办公室静静地坐着,喝口茶,听听音乐,又或者翻几页书。
大概工作的压力、家庭的琐碎以及人情世故的复杂,让他感到有些疲惫吧。这短暂独处的时间,恰恰是他给自己的一个缓冲和调节。
有人说,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谁都是一路学着坚强、学着忍耐、学着跟一切不如意对抗。但有时,总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能把我们压倒,总有一些鸡零狗碎的困惑会把我们困住。让我们痛苦的,往往不是难以逾越的高山大海,而是脚底下的一捧细沙。
我们也想过松懈和放弃,但我们更清楚地知道,不撑住,只会更难。
所以,我们学会了不动声色地安慰自己,也学会了悄无声息地跟生活握手言和。
2
有人说,年龄越大,越沉默。因为有些话,找不到对的那个人说;有些苦,没有人能感同身受;有些累,并不是人人都曾亲身体会。
这段日子,我突然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一来可能是太过劳累,身体没办法给我提供足够的能量和支撑;二来可能是对自己的期望过高,总是对自己不够满意。
遇到这样的状况,我不太喜欢诉苦,而是会选择好好吃饭,好好睡觉;该工作时工作,该读书时读书;尽量让自己不去胡思乱想,也尽量不说抱怨的话;留着所有力气让自己变美好,而不是变得更糟糕。
不好的状态,很快就在积极的调节中得以恢复。
许多时候,我们不愿与人倾诉自己的忧和愁,除了不愿麻烦别人,更重要的是我们慢慢学会了自我疗愈和自我勉励。
3
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久了你会发现,人人都有苦衷,很多时候除了学会自愈,别人帮不到你分毫。
认识一个单亲妈妈,她白天要上班,晚上要带娃,半夜三更还要多次起床给孩子换尿布、兑奶粉、盖被子……
刚开始的时候,她特别不适应这样超负荷的生活,总是逢人就倒苦水,也总是指责前夫不负责任,甚至一提到自己捉襟见肘的生活,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掉。
后来,她渐渐找到了平衡的方法:累的时候就少说闲话、少想杂事,节省体力和精力;困的时候就见缝插针地闭目养神;心里感觉苦了,就给嘴里放块糖,不断给自己打气说,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如今的她,心态越来越好,情绪越来越稳定,脸上也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
4
每个人都会有沮丧的时刻,别人可以给你一时的安慰和鼓励,但它们毕竟都是有限的,最终解决问题还是要靠自己。
每个人的生活,无论酸甜苦辣,都要每个人自己去品尝。每个人的道路,无论顺遂还是曲折,都要每个人自己去行走。
你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既不能让自己安于舒适,又不能把弦绷得太紧。如此,才能在生活的千锤万击中找到平衡点。
记得有人曾说:每一个强大的人,可能都曾咬着牙度过过一段没人帮忙、没人支持、没人嘘寒问暖的日子。过去了,这就是你的成人礼;过不去,求饶了,这就是你的无底洞。
我们都曾渴望在受伤时、难过时、孤独无依时,得到他人的回应、理解和陪伴,我们都曾害怕面对一切艰难险阻,直到生活给了我们一道道坎,才教会了我们如何在挫折和痛苦中变得更加强大。
我们并非生来就是强者,我们并非没有软肋,我们并非无懈可击,但我们终将学会,自己去面对所有的难。
来源:温暖的女子(id:wennuan-312)
2、所有父母必须面对的现实:你的孩子必将平凡
所有父母必须面对的现实:你的孩子必将平凡
文/睿妈看教育
作为父母,你可以有望子成龙的梦想,但当不得真。如果不出意外,你的孩子必将平凡。
孩子们终将很平凡,是父母必须面对的现实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很容易被问到一个问题:“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啊?”
日本的小孩子在面临这个问题时,往往会回答,长大了想当电车司机、面包师、清洁工……
但这样的答案在中国是会被无情嘲弄的。谁家孩子要是敢说自己长大了的梦想是这些职业,就连他的爹娘也会觉得颜面尽失。
在中国,父母们早早就教会了孩子标准答案,长大了只能做科学家、文学家、宇航员……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被认为有出息,父母们才会有面子。更为重要的是,这符合父母们“望子成龙”的殷切希望。
中国父母最难接受,也最不愿意承认的一个事实就是,自己的孩子很大概率上会是一个极其平凡、极其普通的人。即便是从内心隐约意识到这一点,也定要排除万难,创造条件把孩子培养成天才。
于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了很多中国父母给自己拟定的宏伟目标,也是他们赋予自己的伟大责任。
当然,这情有可原,无可厚非。所以,我们不用去探讨这是出于什么心理,也不用去争辩这种做法的对错。
我们只说明一个事实:99%的人99%的可能会平凡地度过一生。
从概率上来说,一个人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与工作中找到快乐、幸福与平静,才是最重要的能力。
而我们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99%的部分,而是将精力集中在剩下1%极其渺茫的希望中。这意味着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注定了会失败的豪赌,是很多人悲剧的开端。
事实上,中国孩子和日本孩子一样,长大后大部分都做了电车司机、面包师、清洁工等平凡而普通的工作。
不同的是,日本人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有数据显示,日本人往往可以在一个岗位上工作超过五年,甚至有很多人一辈子就做一份工作。而中国人则总是牢骚满腹,频繁跳槽。
面临差不多的工作内容、薪资收入、生活压力,日本人往往没有中国人那么焦躁不安,抱怨连连。究其原因,正是中国人从小被教育要做一个不甘平凡的人中龙凤。无论是从心态上,还是从能力上,都丧失了从平凡生活中攫取幸福与快乐的能力。
所以,我们很多人过得并不快乐。
承认你的孩子很平凡,也是和自己和解的机会
有一位妈妈,和所有的母亲一样,从小就立志要让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
儿子还在小学阶段,她就软硬兼施让他背完了《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全套,还规定每天都要读一篇名家名篇的美文。
后来她发现孩子对阅读兴趣不大,就改用听。因为买不到合适的磁带,她就亲自上阵,每个学期给孩子亲自录制十盘以上的磁带。如此坚持了数年。
然而,等孩子上初中了,每次考试在现代文阅读一块都基本不能得分。
这位母亲不理解,不接受,生气,痛恨,最后绝望。每天要给自己暗示、强调八百遍那是自己亲生儿子,才能勉强克制自己不动手将其打残。
痛定思痛,这位妈妈最后分享说:“最终,我意识到在这方面,他就是一个没有天分,不灵光的孩子,我才没发疯。”
认识到自己的孩子不是天才,这实在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情。这不仅能够让父母正确认识孩子,接受孩子,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和自己和解,和孩子和解。也能让孩子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如果明明知道孩子是个平凡而普通的人,却一定还要想方设法,削尖了脑袋将其培养成精英。结果不仅会让自己在回报与付出的巨大落差中绝望,还会给孩子营造一个假象,让孩子误以为自己是个了不起的人,抱有了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
结果眼高手低,以为自己怀才不遇。总觉得自己明明是千里马,却始终遇不到伯乐。
无法正确认知自己的平凡,又如何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快乐和幸福呢?
意识到孩子的平凡,你才能正确认识他,真正理解他
有一对父母,自己都是精英。父亲是理科天才,数理化样样精通;母亲曾是文科学霸,饱读诗书,才高八斗。
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满怀信心,父亲负责理科,母亲负责文科,坚信一定能够将其培养成一个出类拔萃的尖子生。
然而很遗憾,他们的儿子恰好完美继承了父亲的文科基因,母亲的理科才能。
一天晚上,一道简单的数学题父亲反复讲了几遍,孩子还是一脸懵懂。父亲终于抑制不了内心的怒火,拍桌子,摔书本,“笨蛋、蠢货”骂了一大堆。孩子委屈地哭了半夜。
母亲心疼儿子。第二天决定陪孩子去学校,坐在教室旁听。一节数学课下来,纵然聚精会神,母亲也只是勉强弄懂了个大概。
晚上,放学回家。母亲决定自己来辅导孩子的数学,让父亲来辅导语文。
面对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母亲也是前思后想,拿不定注意;本来很平常的语文题目,父亲也是抓耳挠腮,不明就里。说是辅导,结果成了和孩子一起探讨。
就是这样,父母慢慢理解了孩子的笨,对他在学习中的挫折与痛苦予以了充分的理解和同情。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孩子是个很平凡的人,并没有什么过人的天分。
父母对孩子多了几分理解,对他的笨多了几分接纳。
从此,不仅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孩子的成绩也不知不觉有了提升。
更为重要的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孩子也对自己有了较为客观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从此变得快乐而从容。
推己及人,接纳孩子的平凡
如果说父母用自己的优势去衡量、要求孩子,是不公平的,会给孩子造成额外的压力,会对孩子的教育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那更为可怕的是,很多中国父母自己明明不擅长,还非得要求孩子足够出色。
台湾著名作家吴念真曾经讲述过这样的事情。他的儿子数学成绩很烂,老师在和家长的联络簿上写道:“数学成绩要加强!”
儿子回到家里,母亲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
吴念真赶紧把老婆拉到厨房,问:“你原来读书的时候,数学有没有很好啊?”
老婆回答说:“很烂!”
吴念真说:“我也很烂!大学联考才考了10分。”
然后吴念真和老婆很认真严肃地谈了这个问题: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为难孩子了。
为人父母,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道路,很多时候自己也未必是不够努力,而是真的不擅长。又何苦来为难孩子呢?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父母不曾做到百里挑一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又何必为难孩子,勉强将其培养成为百里挑一的人中龙凤呢?
盲目让孩子追求不平凡,反而会促成孩子的平凡
有一个朋友,大学毕业后做了北漂。
几经周折,终于让孩子拿到了在北京读书的指标。
朋友是个追求完美的人,索性再四方运作,将孩子送到了名校。
全校800多名学生,孩子始终在600名左右徘徊。朋友自然是不甘心,加班加点给孩子补课,结果孩子的成绩干脆降到了倒数五十名,最后还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
痛定思痛,朋友开始意识到孩子完全无法跟上名校的节奏,只好将孩子转到了家附近一所普通高中。
虽然孩子的分数没有提升,但是状态改善不少,开始变得自信、开朗,对学习有了兴趣。最终在高考的时候,还超常发挥,制造了一个小小的惊喜。
中国父母总是喜欢抱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期望,将自以为好的东西一股脑全塞给孩子。殊不知,如同养身体,不顾本源,盲目一味大补,总是适得其反。
父母盲目将孩子培养成精英,将孩子至于无法胜任的位置,会增加孩子额外的压力,加重挫败感,让孩子自暴自弃。当现实与希望的反差太大时,父母自己也会容易陷入绝望。
如此,孩子就悲剧了。
所有的不平凡,都源自于有能力过平凡的日子
李娜,让中国几代人为之骄傲的网球女王,头上的光环照亮了无数绝望人黑暗的心。
她在一次接受采访谈到自己的日常生活状态:无休止的练球。一天要打烂几十个球。同一个动作,反复练习,夜以继日,无休无止。
这种生活不仅仅是平凡,简直是枯草乏味。
不仅仅是李娜,几乎所有的奥运冠军都有过相同的经历。
也不仅仅是奥运冠军,几乎所有不平凡的人,人生中99%的时间都在经历平凡和枯燥的煎熬。
网上曾经流传着中国首富王健林先生一天的日程表,从早到晚也不过是吃饭、开会、签合同、在路上奔波。从工作本身来看,也平凡而乏味,并没有多少激情和趣味可言。
其实,所有让大家惊羡的成就,几乎都是在平凡中造就的。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科学家,平日里一定是做不完的重复而无聊的实验,看不完的是艰涩而无趣的学术文集。
不平凡,就是在平凡中成就的。
事实上,之所以不平凡,恰恰是因为他们具备度过平凡日子的能力。换句话说,不懂得如何在平凡的日子里坚持,就不会取得非凡的成就。而一心想要将子女摆脱凡人行列的父母,却从一开始,就人为忽略了这种能力。
当然,我们不否认,有个别父母得到了上天的特别眷顾,自己的孩子真的是个天才。
如果真的中奖了,自然不能浪费。不过一定要先明白另外一个道理,这是小概率事件,基本和被天上掉的馅饼砸中脑袋差不多。
所以,在准备要把孩子培养成精英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看看他是否真的具备某种天赋;同时,也要照照镜子,如果说自己都是庸庸之辈,就不要对孩子要求太高了。
最终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孩子确实是天才,也不可忽略了培养他过平凡日子的能力,否则,纵是天才,也会成为庸庸之辈。毕竟,无论谁的日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平凡的。
因为平凡,所以才有希望不平凡
一个人平凡,那是当然;一个人不平凡,那是偶然;所有人的日子都平凡,才是必然。
所以,如果缺乏了在平凡中攫取幸福的能力,理所当然会过得不快乐。反而会更加平凡,乃至沦为平庸。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相反,如果能够学会如何快乐地过平凡的生活,首先能够保证让我们成为一个快乐而幸福的人,一不留意还可能有意外惊喜,在平凡中成就了不平凡。
作为父母,如果真的抱有万一的希望,企图让孩子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或者至少希望他能过得快乐、幸福,那就不要舍本逐末,还是回归本源,先教会孩子在平凡中如何获取幸福吧。
文章来源:国馆
3、学会面对迷茫,是人生最重要的必修课
学会面对迷茫,是人生最重要的必修课
文/罗近月
1
一位异常焦虑的母亲曾跟我说,她总是担心如果孩子在困难时没人帮忙,会自暴自弃。她想给儿子提供更多的帮助,但又总是被儿子拒绝。她感谢苦难给了她坚强刚毅的人格和成熟睿智的思考,却不希望孩子再经历这种苦。
为什么母亲可以在迷茫中走过一条自我找寻的路,而孩子却不可以这样成长呢?母亲的初衷甚好,只是她千辛万苦才收获的幸福生活,对于一个没经历多少历练的年轻人来说,又哪能轻易珍惜和懂得?她的帮忙不仅不被感激,还被儿子视作成长的束缚。
每个人都有天生的叛逆精神,常常反对他人给自己的建议,却唯独相信自己经历千苦万难之后琢磨出来的道理。
关于成长的苦,谁都无法替你扛,只有当你自己任性过、失望过、迷茫过,再一点点变得清醒时,才会明白什么对于自己的人生最重要。
张爱玲在《不得不走的弯路》中写到: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母亲拦着我说,那条路走不得,我不信。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弯路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自我成长之路,不管曾有多少人给过你经验和教训,你终归要把那些心存侥幸的路通通走过一次,才会愿意相信那些原本就一直在你眼前的挺好的路。
2
在法国作家马克·吕维的小说《偷影子的人》中,面包店老板的儿子吕克中学毕业就留在面包店帮忙,而他最大的理想却是上医学院。
他知道父亲老了,家里还有妹妹需要照顾,他不得已挑起照顾家庭的担子,可这样的生活只剩下责任,毫无快乐可言。
他父亲知道了他的梦想,把他从面包店解雇,将他送到了理想中的医学院,对他说:这才是你应该在的地方。你要是发现你当医生跟当面包师傅一样蹩脚,那就回家来,我会好好把手艺传给你。
从这时起,吕克的人生才真正开始活过来,他一改往日睡眼惺忪的样子,对未来充满了激情。直到他通过医生的专业考试,直到他感觉生活越来越不像自己想象中的美好时,他迷茫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为大家烤面包,再一次体验到那份久违的满足,他决定回到父亲的面包店。
当吕克无限地接近自己的梦想,他才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的其实就是做一个普通的面包师傅。哪怕那些追逐梦想的过程,到最后看起来就仿佛是一场虚无,可正是因为走过这样一条弯路,他才明白自己并非为那些缥缈的梦想而活,而是可以把眼前的生活过得踏实而满足。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好的人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状态;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
你或许会暂时迷茫,但不会停下,你会一直走下去,直到走上那条最适合你的路。
3
在我身边总会看到很多乐观豁达的人,无论发生什么,都可以平静面对;也会看到许多生活在抱怨中的人,点滴小事,也可以闹得天翻地覆。
那些能活到更踏实安定的人,并非是更幸运,而是他们早就接受了生活中更多不同的可能。而那些活在惶恐不安中的人,并非就是现状糟糕透顶,而是生活中的任何变化都会让他们措手不及。
很大程度上,一个人生活得是否幸福,取决于是否具备面对迷茫的能力。
在每个人生命的早年,都会有一种天生的全能感,觉得只要努力,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任何东西;只要你对人好,别人就会对你好;只要你一直不放弃,成功总有一天会属于你。
可是,当越长大,就会发现人生哪有那么多的确定。并非努力,就有收获;并非善良,就被善待;并非坚持,就能成功……这些不确定才是生活的真相,这些真相也常常让人迷茫。而顺着迷茫往下走,你又会看见更多,再次更新内心的真相。
在这个于变化里寻找自己的过程中,许多的已知被抛在身后,经历这一层层的蜕变,我们就有了更多的勇气面对未来。这就是面对迷茫的能力。
没有迷茫的人生是不真实的,不会面对迷茫的人生是痛苦无助的。自我成长的路没有捷径,只有不断地走,勇敢地面对迷失,才会一点点琢磨清楚自己,对未来无所畏惧。
来源:美灵心生活(id:meilingxinli) | 作者:罗近月,心理咨询师,专栏撰稿人
4、人总要学会自己长大
人总要学会自己长大
学会自己长大。
残言断章,琉璃碎影,秋风迟语,何事悲欢由自取,自己想要的是一个独立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独自行走,面对所有的磨难与曲折。
走在青石板上,看到砖瓦房,看见古老的店铺,那是时代的变迁,给人无尽的思索,前行的路也许是泥泞无数,前行的路也许是彩霞满天,也许是鲜花铺满前行的路。
漫漫长路,无论是坎坷,还是曲折都要自己去走,独自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独自去面对挫折与困难。人来到这个世上,有苦也有乐,有欢笑,也有忧愁。
人生如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这故事或是大喜大悲,或是大起大落,或是平淡无奇,或是起伏不平,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有一个心愿,就是用心去写,用心去读。
用纸书写着自己的故事,在舞台上演绎着人生四季,四季如春也如雨,四季如歌也如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都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
当走过一程又一程的时候,也许你收获过鲜花与掌声,当走过葱笼岁月时,也许你心里装最多的是回忆。
当你漫步在街头的时候,被眼前的繁华迷了双眼。这些都是寂静背后给人带来的无尽思索与感悟。当自己遭受重创的时候,当自己无路可走的时候,真正能挽救自己的还是自己,给自己一个声音,无论前面是怎样的路?一定要靠自己,我们要求自己不断的进步,憧憬美好未来,有时却安于现状不想进步,逐渐懒惰,甚至堕落。
这个时候不要想着依靠别人,不要靠别人的施舍度过一生,也不要依附别人而生存,没有人能帮得了你,也会遭受别人的冷遇与白眼。自己去改变心态,自己冷静去面对这个无情的世界。
这个残酷无情的世界,人生的无奈,世事的无常逼着人长大,逼着人懂事,不管他人怎么说,自己做好自己就好。一切都要靠自己去争取。真正拿主见的还在于自己,自己去解决面对的种种烦心事。人生在痛苦中挣扎,总要自己学着长大。
人生多磨,飘零若梦。
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再从青年到中年,再从中年到老年,无论是什么样的人生,是什么样的时代,都如飘零的烟花,有着绚烂,也有枯萎。
走过一程又一程的时候,也许你收获过鲜花与掌声,当走过葱笼岁月时,也许你心里装最多的是回忆。当你漫步在街头的时候,被眼前的繁华迷了双眼。这些都是寂静背后给人带来的无尽思索与感悟。
世事纷纷扰扰,都有各自的处世之道。人面临着种种生活的压力,人面临着磨难,人面临生活与事业的双重重担,压力过大,重任在肩,不免让我们忧心忡忡,喜怒哀乐不可避免地成为心灵乐章。用心绪去演奏着各自心灵的旋律,或冷漠、或热烈;或忧伤、或喜悦……
岁月如河,曲折的人生,就如在风中生存的浮萍,浮萍是要在水中生存,而人却是在大千世界里生存,聚散无散,如浮云,飘浮不定。(人生感悟 )在悠悠的岁月长河中,绵延不绝,岁月的征程中,铺满着美丽的憧憬与向往,道路多舛坎坷,徘徊在岁月的独舟上,让人不得不想起那如花般梦幻的流年,清风晓月,难忘时光,似水东去无痕,若即若离,刹那芳华。到头来,一切烟消云散,化为乌有。
若有浮萍,让自己的心有一种无言的等候。繁华落尽,浅落迷茫,世间有人在不知不觉中明白了许多,就会懂得许多。人生如舟,泛兰舟上,有浅有深,有高有低,都飘零若尘,不见踪影,都如梦呓一场。人生若浮萍,浮萍如烟,随处飘零,皆如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