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励志书籍《百万富翁》:送给挣扎中的你我
励志书籍《百万富翁》:送给挣扎中的你我
昨天晚上和几个身在不同城市的同学聊天,当大家提到读书时,很多人表示现在几乎不怎么读书,感叹之余,有人希望介绍本书来读,恰巧前不久读过一本励志书籍《百万富翁》,觉得此书对于正奋斗或挣扎在理想中人们可能会有一些帮助,于是介绍给他们;但是他们有人认为这书应该由我来读,他们只需看我的读后感即可。对此,我颇有意见,读书是万万不能让别人代替的。读书如同吃饭,我们吃饭是为了生理上汲取营养,没有见过谁可以代替谁吃饭,假如有人把食物嚼碎了再喂给你吃,你不仅会恶心,而且会觉得那是对你的侮辱。读书虽不至此,但他同样是我们精神生存的需要,亲身的摄取才能体会真正的味道。假如你一直无所事事,空虚无聊,甚至感觉寂寞难耐,那么我觉得你是处在精神的饥渴状态,你有必要去读些书来补充精神营养了,否则,精神死亡,便是行尸走肉。
因此,我今天在这里所要表达的关于《百万富翁》的文字,并不是代替某个人去读这本书,也不希望你看了这篇文字而不再去读这本书,我写此文的目的,只在于引导你去了解有这么一本书,如果正在奋斗或者挣扎,他即便不能帮你改变现状,但是相信他会给你一定的力量。
我们都有过一个梦,一个理想;但现实告诉我们,成长是幻灭的开始。不晓得你有没有问过自己:“为什么?为什么我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你是否也有过心灰意冷的时候,不得不承认这么一个“现实”:“我大概天生如此……”
如果你真的如上所说,那么看到这本书的你是幸运的;主人公罗勃和你一样,不愿放弃却又怀疑自己。
罗勃是一位高尔夫教练,生活还算不错,毕生最大的梦想是进军pga(世界四大高球公开赛之一),可是三十岁了,却只落得在高级乡村俱乐部卖小白球,靠教有钱的阔佬打高尔夫度日。年轻时,他十分确认自己能名留青史,但这个年龄他的豪情壮志早已烟消云散。
他的父亲常训斥他,说他不是那块料,希望他能清醒;高尔夫教练这份差事,收入固定,工作稳定,人生也该满足了;他的母亲常唠叨他怎么还不成家,希望他能赶快生一窝孩子。他有交往了三年的女友,因为他的迟迟不敢求婚想要分手。他工作和生活的这个地方,是富人和成功者荟萃的地方,他受尽内心的折磨。他觉得自己缺乏寻梦的勇气和毅力,所以才会受尽折磨和惩罚,他痛恨自己变成现在这幅德性,痛恨自己得在悔恨中度过余生,但是不知道从何去改变。
一次意外的车祸,让罗勃遇见了一个神秘的“老爷子”,“老爷子”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拥有亿万资产,拥有富丽堂皇的华宅,可以与总统通电话,也可以车库里放着几十辆世界顶尖的轿车而不用;但是他却认为富贵之像不在于这些外在的俗物,在故事中我们会得知老爷子年轻时竟是一位擦鞋匠。老爷子为表示车祸的歉意,了解境况后,留宿罗勃在家,交谈中却发现罗勃既渴望成功,却又从内心深处不相信自己能成功。他告诫罗勃,如果一直为失败寻找理由,等于是不给自己成功机会。同时,决定考察下罗勃是否真的是可造之材。
在老爷子的私人高尔夫球场,他考察了罗勃的高尔夫球技,并且认可他的才华,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罗勃的误区——他把过去的失败归咎到天生的个性缺憾。老爷子认为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才华多寡。而是如何呈现天赋最好的一面。老爷子没有告诉罗勃该怎么做,而是和他进行了一场高尔夫友谊赛,以一场赌局,让罗勃认识到过去失败的原因,一个人性的黑暗面。
在友谊赛的赌局中,老爷子以自己亲身的经历阐述了一个人成功的过程,思考,学习,模仿,乐观,谦卑,创造,最重要的是真正的自信和内心的爱。看到这里,我很想发问:成功在老人的阐述中显得多么自然,没有谁是天生的成功者,也没有谁是注定的失败者。老人说到的这些行为,我们多么熟悉,可是我们却真正的理解过么?
故事到这里,老爷子问了罗勃一个问题:“你到底相不相信自己能成为伟大的高球选手?”
罗勃却答道:“如果我不需要养家糊口,我想我会愿意再试一次。”
老爷子决定给罗勃提供3个月的无息贷款,使他无须考虑生活,而去为参加公开赛的资格准备。在老爷子的鼓励下,罗勃由犹豫、害怕,最终决定请假或者离职,去为公开赛资格准备。在此期间,罗勃认识了老爷子所赞助的一个慈善机构——一个协助病童圆梦的组织的一个病童,饱经病魔折磨的保罗,保罗最大的愿望是和世界上最顶尖的高球好手打一场球。在老爷子的安排下,保罗和罗勃打了一场让人满意的球赛,并告诉孩子罗勃不久的将来会是一个世界级的高手。球赛里罗勃为了不让保罗失望,竭尽全力的打出好球;并且为了保持保罗对生活的信心,故意说谎,真正的学会了去爱。为了圆这个孩子的梦,罗勃发誓,将不惜一切在公开赛中称王。
公开赛一波三折,但是罗勃最终还是经受住了各样的压力,成为一匹黑马,夺得了冠军,当他将奖杯放在保罗枕头旁时,这个饱经病魔折磨的孩子也心满意足的死去。面对这样的悲伤,老爷子教给了罗勃最后一课:如果有爱,死亡不过是一种幻想;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才会享有完全的自由。
在文中,我将故事说的过于简单,但是我相信你看的明白,这本书中描写的罗勃与我们多么相似,想要成功却又怀疑自己,不想放弃却又不知道如何去实现。梦想和现实,我们活在挣扎中。正像我文章开头所说,这本书不一定能帮助你我摆脱现状,但是至少可以告诉我们如何去实现理想。
除了介绍这本书,在这里我想更多的谈及读书。在故事里,老爷子提到过中国的老子和孙子,我想多数国人对此并不陌生,但是真正能有几个人对他们了解?更不要说理解他们的言论和思想。即使不需要你回答,我也知道寥寥无几。曾在人民网上看到过一篇报道,中国人读书越来越少,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生活内容的日益丰富,能坐下来安心读点书的人正变得越来越少。不少有识之士警告,如果任由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书虫”将成为未来中国一个新的“濒危物种”。该报道列举了一些让人吃惊的数字,中国只有51、7%的识字国民读书,这一比例比5年前下降了8、7%。这个报道是发表在04年的,那么我们可想而知,今天的读书人更是少之又少。(励志书籍 )而且更为严重的问题,是这少之又少的读书人中间又有很多人是在读流行文学;我所说的流行文学,指的是诸如《哈利波特系列》、《盗墓笔记》、《鬼吹灯》等,更或者《首席御医》,《求魔》,《江山美人》等网络作品。如果设想下,在不久的未来我们有可能向国外学者求解中国文化,中国思想?
看看我们的社会文化现状,一切都不会是空谈。好了,话不再多说,如果你看的到这篇文章,那么抽时间看本书吧,不仅为了你的将来,也为了这片土地的未来。
如果真有哪个人觉得我这篇文章成功的以至于你看过不需要去读《百万富翁》,那么我深感荣幸,但我深知我无此才华;或者你觉得自己因太过忙碌而没时间去看这本书或者其他书,那么我为此深感悲哀,一个没有思想却在忙碌着的躯体,和机器有何差别么?以下《百万富翁》中经典语句的赏析,谨献给那些最终无法阅读此书的人:
1、如果你一直为失败找理由,等于是不给自己成功机会。
赏析:我们是不是常常自我安慰,不是我不努力,而是社会如此让我无计可施;我们是不是常常感觉自我良好,不是我粗心,只是别人没做好。当每一我们都能给自己合理的安慰时,或许我们正渐渐远离成功的机会。
2、富贵之象不在于外在俗物。
赏析:这句话让我想起常用来打趣的话,我们穷的只剩下钱了。富贵是什么?房子?车?大把大把的钞票?或许我们永远都无法做一个富人。
3、你要当心灵的主人,这样才能在播种前就看到成功的果实。
赏析:这个世界很奇妙,你盯着那里,你就真的到了那里,我们常有这样的经历。路中间有个石块,我们想要避开,却正好撞上,因为我们一直盯着那里。正确的做法是你要盯着没有石块的地方。你要在播种前看到是果实,那么你必然按照果实的结果去种植。
4、一个懂得思考的人,就掌握了成功之锁。
赏析: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是会思考的动物;如果不懂得思考,人和动物有何分别?所以就会像动物一样,受人牵制,身不由己。
5、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如一只盛满经验和智慧的银杯。我们生命的每一个人,即使卑贱的游民或惹人讨厌的家伙,都能成为我们的心灵导师,总能让我们学到些什么,帮助我们锻炼心智,发展爱人的能力。
赏析:我们小时常背的论语中,有这么一句话,相信你依然记忆犹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为三人之中,必有一人可以做我们的老师;但事实上这句话中所表露的也可以理解“生命中每一个人都可以做我们的老师”;优于我们的,教会了我们如何更加优秀;不如我们的,他不仅让我们引以为戒,而且还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发展包容和爱的能力。
6、任何下意识的欲望和悸动,都会成真。
赏析:这个可以成真的欲望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坏事。你不觉得我们每人都能预测未来么?你心里闪现过有过和女朋友分手的可能,结果真的分手了,虽然不是你所愿;你想过自己可以考上那个大学,事实是你相差甚远,但结果是你考上了。潜意识支配了我们的行为,我们也许无法察觉。
7、爱是最伟大的挑战,也是最伟大的成就。
赏析:在此仅引用《圣经》中使徒保罗的话:“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会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呜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心,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不算得什么……爱是很久忍耐,又有恩慈;爱不是嫉妒;爱不是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8、“要是当年我怎么就好了”的人,往往因为害怕失败而裹足不前,机会降临时却不敢采取行动。这种人根本是骗子——他们不但骗别人,更糟的是,还欺骗自己。
赏析:活在过去,你有过么?我有过,我也说过“当时怎么就好了”。可是过去能决定什么?过去按照想法做了,现在会有好的情况么?不一定吧,人宝贵的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是现在。活在当前,似乎也是圣经里的一句至理名言。
9、信心能创造一切。
赏析:不要怀疑,这时间有些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
《百万富翁》只是入门级励志书籍,看完这篇文章基本上就可以了。凡书都只是个引子,引导自己的内心不断地前进,看书会是一个阶梯性成长的过程,流行的网络文学书籍当然可以看,但如果只看这些就太可惜了,至少说明没有成长,也因为没有意识地去接触更多更好的有深度的作品而把自己限制住了。
2、成为百万富翁的9个人生秘诀
成为百万富翁的9个人生秘诀
每对称职的父母都希望把最棒的人生经验传授给孩子,今天这位白手起家成为百万富翁的父亲,希望孩子们能够跟随自己的步伐,成为百万富翁,为此他总结出了9个含金秘诀。
和其他父母不同,我不要求孩子考入常春藤大学,或者现在就开始做生意,我不觉得这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人生决定。
我努力以身作则,激励他们为了成功努力奋斗;而当他们被困难挫折击倒的时候,我要鼓励他们重新爬起来。下面,就是我想传授给他们的一些人生经验:
1、不要害怕失败
有句关于“失败”的名言——你想得到的所有一切,都躲在恐惧的另外一边。
我能够清楚地记得,曾经有段时间,每当一想到要给潜在客户打电话,寻求他们合作的时候,我就会浑身发冷。实际上,我平均每天会被客户们拒绝100次。
当时我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我使劲浑身解数从200个人里找到1位,愿意接受我寄给他的名片。
但那段经历,让我学会了很有价值的一课:每句“不行”的回答都是通向成功的重要一步。不停地尝试,不要放弃,找到那些愿意和你做生意的人。
对失败的恐惧是人们无法完成任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他们被拒绝了很多次,恐惧因此变得越来越大。相信我,我了解被拒绝的滋味。但你知道被拒绝之后最应该做些什么吗?把它忘掉,继续前进。
2、忘掉自己曾被拒绝
总有人不喜欢你的想法。如何让不喜欢你的人安静下来?忽略他们!
无可避免的,我们的孩子在学校可能会遭遇“凌霸”。怎样让那些欺负人的孩子离他们远一些?我们的孩子需要学会忽略这些孩子,并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和完成正确的事情。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成年人。我知道,如果我当初听信了那些不喜欢我的人说的难听话,我就写不出书,无法开始我的事业,也加入不了国民警卫队。
难题在于,认清谁才是真正“不喜欢你的人”这件事儿并不容易。有时候他们是熟人,有时候他们甚至是朋友或者家人。有时候人们感觉自己是在给你忠告,是为了你好,但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有些人不愿意看到你的成功,因为那会让他们自我感觉很糟糕。
不要低估第二课的价值。如果你不能甩掉拒绝和负面的评论,你在生命里终将一事无成,因为无论你做什么,总是有人会表示反对。
3、去他的“那个人”
当你为其他人工作的时候,你的老板就成为了“那个人”。作为雇员,你很难实现自己想法——你必须围着老板的想法打转。有时候,他的想法简直难以忍受。
如果你曾经在零售商店或者餐厅里工作,我几乎可以肯定,你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想为顾客做一些正确的事情,可是碍于老板的规定,你的手被绑得紧紧的。是的,你的老板可能会允许你为顾客破例一次,但那仍然会让你感觉很糟,因为一点乐趣都没有了。
如果以上观点没有办法让我的孩子们从老板的控制下逃脱出来,自己冒险创业,那么下面这个理由应该足够吸引他们的注意:赚钱——当老板很可能比当雇员赚得多。
我记得非常清楚——因为如何无法忍受老板的雇佣合约和各种规定,随后我成立了自己的财务规划公司。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创业是我做过的最好的决定。
4、大胆冒险
在许多情况下,我都不由自主地想去保护自己的孩子们。但我时刻提醒自己要非常当心的是——不能伤害孩子的冒险精神。
所谓冒险,不是说孩子们应该去尝试无谓的风险,举个例子——单单为了找乐子爬上一棵特别高的树,这可能摔断腿。
积极而有意义的风险能给孩子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完成一些老师们支持(或者并不支持)的富有创意的科学探索项目。也许在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们会想出一些突破性的好点子——为什么不让他们试试看?
因为生命本身充满了冒险,风险无处不在,生命旅程的每个拐角后面,不知道会藏着什么样的“怪兽”。这个问题的答案光是想想都会让人不寒而栗。有些风险我们可以控制,另外一些我们真的无能为力。
为了在商场领先一步,我们必须承担一些风险。这不是说可以去做非法的事情,我是说:当不理智的恐惧来袭的时候,我们应该勇于踏出冒险的一步。
我还记得当初开设专业博客,那时的我实际上并没有任何撰写博客的经验。当我离开从前效力的财务公司的时候,则面对着另一个巨大的风险:从前的客户可能随时都会离开我。但是,我幸存了下来了。
所以我要告诉自己的孩子,接受合理的风险,不要让恐惧成为绊脚石。
5、发现自己独有的能力
“独有的能力”是你个人能力、热情和技巧的综合体,它让你能够集中精力,完成生命中能够完成的事情,并且远离那些无效的任务。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能力”,它们只需要你用慧眼来发掘。
这一课的第二个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是:坚持你的特长,不要用你不擅长的东西毁掉你的事业。
举个例子,我发现,我自己具备的“独有的能力”包括:擅长撰写博客文章、录制视频、和客户交流等等。我不喜欢书面工作,不喜欢幕后的运营,还不喜欢编辑文章……
所以你知道我会怎样做?我专注于自己擅长的事情,然后把其他的部分留给其他专业人士去完成。我雇佣了办公室主管、初级顾问、还有几个不同的助理帮我完成幕后工作。
现在,我可以完成更多事情,完善自己独有的能力,并把事情做得更加卓越。而卓越,正是通向百万富翁之路的金钥匙。
我的孩子需要明白——学会完成所有的事情并不会凸显他们的优秀,但如果他们能够把其中一些事情做得非常非常出色,就会拥有真正的优势。
6、时常审视你的目标
拥有清晰目标的人,他们在短期内所能完成任务的数量,是没有明确目标的人所难以想像的。
目标对我的工作和生活来说如此重要。制定目标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帮助你完成更多任务。
事实上,你不可能实现所有的目标。如果失败了,一定要忘掉痛苦,重新努力。还记得我说过“不要害怕失败”的话吗?
当你重新审视自己的目标时,你得以重新安排工作的时间和付出的努力。你也可以得到机会测试目标,看它们是否仍然适合你。想像一下,你为某个目标努力了许多年,但却一点回报都没有!重新评估目标,你就可以有效地停止那些浪费时间的目标,重新安排自己的计划。
7、学会说“不”
在商场上,经常会有人想要利用你。这种情况在我身上发生过,未来也会在我孩子们的身上发生。你必须学会对拖你后腿的要求说“不”。
你要尽可以对自己愿意或不愿意做的事情“挑三拣四”。如果你生来就被设置成了“忍不住讨好别人模式”,那么这一课对你来说就尤为重要。
有时候,对别人说“不”最好的方法,就是事先设置好底线。当一些事情触及你的底线,造成你的头疼时,你尽可以说:“谢谢你的建议,但我不想那样做。我已经决定专注于以下这些事情……”
记住,光说“可以”无法让你成为百万富翁,适时说“不”才能真正增加你的收入。
8、改进和细化流程
做生意的时候,你需要找到方法不断提升自我。你也许需要制定新的流程,或者细化它们,用来替代旧有的流程。
这样做不仅有助于重新审视你的目标,也能让你了解到自己究竟“为什么使用目前的方法做事”。如果问题的答案是“那只是因为我一直使用这个方法”。那么也许是时候调整战略,找到全新的方法去适应环境,完成任务。
9、投资自己
你知道么?最好的投资不是股票、基金、房地产或任何商品,而是你自己。
这就是为什么我致力于为孩子们制定“大学储蓄计划”,我明白教育的重要性,决定尽最大的力量支持它。
但我仍然希望孩子们自己就能明白教育的价值,我希望他们成为终生的学习者,对世界永远充满好奇心,不停探索全新的领域,想出新点子。
自我投资是我为自己获得成功所做过的最好的事情。在艰苦努力了很多年之后,我的名字后面增加了不少头衔,比如“金融理财师”,我现在还每年花费7900美金参加一个培训项目……我珍视教育的价值。
教育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能为我打开通往全新机遇的大门——创造财富的机遇!
除了上面这些成为百万富翁的诀窍,然而最最重要的,还是下面这条成功秘笈——做正确的事情,用别人乐于接受的方式和所有人交往。
3、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影评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影评(一)
生活在环境恶劣的贫民窟中,孩子们还在开心的玩耍,他们也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为了一个偶像的签名可以跳进粪坑;误入黑帮,逃出苦难后仍不忘记被困于黑帮的小伙伴。他没有豪言壮举和惊世骇俗的举动,只是坚持永不放弃。与此对比的是“谁想成为百万富翁”栏目的主持人,光亮形象后面藏着的是阴险丑陋的灵魂。他以一个假的答案想诱骗杰玛上当。一个在社会上历练多年的老江湖略施小计,可以轻易毁掉一个初出茅庐的孩子的远大前程。而早早见识过残酷人生的杰玛却识破了他的诡计,选择了正确的答案。
杰玛在获奖之后,呆坐在墙角,此刻改变他的并不是贫民窟到百万富翁的巨变,而是靠自己的努力而与朋友和爱人的重逢。拉提卡与杰玛在历经各自的坎坷之后终于拥抱在了一起,拉提卡的脸上是逃亡换来的刀疤,它提醒每个观者,这个世界固然残酷的超出每个人曾经的想象,但仍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坚持,追寻。
在杰玛获得大奖他祝贺的同时,却向警察诬告杰玛作弊。为了洗脱作弊的罪名,杰玛回顾了自己18年来在社会底层的生活经历:种族纷争、虐待流浪儿童、黑帮的追杀、爱情……他的正确答案都是来自真实生活的启迪。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由一个英国导演拍摄一个完全印度的电影,而在文化表现上极自然,绝无生硬之感。它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在于它既拍出了真正的黑暗与残酷,而又在这样的残酷中未曾放弃其理想与纯真。电影的很多段落颇似童话,但又将这童话很残酷的毁灭掉。可是主人公杰玛在这种环境中却从来不曾放弃理想、放弃人生,他不像哥哥舍利姆那样用自己的力量和野心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他只是从不放弃。他的爱是真诚的,不论时间和环境怎样改变,他还是一如既往的爱着拉提卡。他没有任何的豪言壮举,惊世骇俗的举动,他只是一直不抛弃,不放弃的坚持做自己。而生活中的我们也应该如此。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影评(二)
《slumdog millionaire》(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一部献给孟买的影片,一部关于梦想的电影”,导演是英国名导dannyboyle,是风靡全球的《trainspotting》(猜火车)导演。在我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并不知道是他执导的,但在序幕拉开之后我却带着“谁是这部电影的导演”的悬念,激动颤抖着至影片落幕。今夜,我将以这段文字,来纪念这一次深刻的影音旅程。
啊,此刻那印度音乐回响在我的脑海里,我便又重见杰玛坚毅的目光和他眼里深深的嘲讽。
这是一个被谎言蒙蔽的世界,揭开这层薄薄的面纱,即是你们一直最想看到的真相,但这真相会刺痛你,震惊你。正如杰玛在拳脚之下对那对美国夫妇旅客所说的,“你想看印度最有代表性的东西,这就是了!”那刚硬的童音里,赤裸裸的是印度贫民窟人民,或是全世界底层人民最愤怒的呐喊,最喷薄的爆发,对虚伪世界、强权与不公平的沉痛的控诉!只是一句话,却分明让人感受到那清坚话语里的血与泪,怒与悲。boyle对细节和对白的掌握和拿捏,在在是简约却深刻的。
影片的一开始是一群贫民窟孩子在所谓的“私人领地”里玩棒球却遭警卫(钱权的爪牙?)驱逐的一幕。即使是贫民窟,周遭也是被钱权分瓜的土地。当孩子们在贫民窟土黄色泥屋间,破落的扃巷中奔跑逃避警卫的那时,我想起了前不久才看过的《cidadede deus》(无主之城),一样的土泥房,一样的土泥巷,一样奔跑的贫民窟的孩子,尽管逃避的缘由有所不同,但那最原初的根由又怎能不发人深省。贫富差距所孳生的罪恶,贫富差距所孳生的不公,世界罪恶之源,钱权的追逐和交易,宗教冲突,带来多少的血泪,不公,善与美的堕落!
是的,正在这一刻,在地球的某些角落,还有枪声,还有战争,还有硝烟,还有无数无辜、本可以安居乐业的百姓在枪火之中战战兢兢地,艰难地生存着。祈求远离流弹,祈求两餐温饱,祈求不要在睡梦中无声死去!!!有多少富饶的土地干裂了,有多少丰沃的农田荒芜了,有多少墙倒下了,有多少房屋被摧毁了,有多少孩子在战争中死去,有多少无辜的百姓在所谓的宗教中被焚烧,有多少人无家可归,有多少人刻着战争的烙印诞生或老去。我飞快地敲下这段语无伦次的文字的同时,想起了正在炮火之中的加沙地带的孩子们在新闻图片上的眼睛,我不能控制自己在模糊的视线之中,逃避他们惊恐的眼神。此时不禁又想起胡赛尼笔下的阿富汗少年,战争中的孩子,没有童年。
我无意于在这里谴责战争和宗教之争,但我一下笔,这个无意识的谴责和控诉就已经被赋予了。就如影片一开始,boyle就打下了这个爱与和平的基调。不,或者他并没有在这里强调爱与和平,但他在这部电影所摄取的细节,所安置的片段,却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这种无形的追求。他的基调是深刻的,他的目光是冷峻的,现实、回溯、记忆三者不断穿插却丝毫不混乱,画面的切换紧密而微妙,随着警察的质问,回溯“百万富翁”节目的“答案”,推开记忆之门……
一个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十八岁青年,打破了百万富翁节目的历史最高记录,他是幸运的,但他说这是命运,而我却只能说,这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关于同一个问题的不同体知,也即是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阶级里构建的不同的“常识”体系。梁文道在他的第一本大陆出版时评集《常识》中自序里写到:“本书所集,卑之无甚高论,多为常识而已。若觉可怪,是因为此乃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确实,这是一个常识缺稀的时代,事实上,常识往往是因人而异。所谓经济决定上层建筑也即是这个道理,常识也是阶级的产物,所以它必定也有它自有的信徒。两个不同阶级的人,他们各自归属于不同的常识体系,但往往,一个人的阅历和经历,常常打破这其间的界限。这种界限是微妙的,因此,当百万富翁主持人提出那些对一个贫民窟的底层人民来说可谓是天问的问题时,杰玛的正确答案让他惊诧了,这种界限的突破让他感觉到了某种威胁,或者说,赤裸裸镜头下千万人面前一记耳光的侮辱。正如上层人士的舞会中,一个穷小子带走了场上最美丽的备受尊崇的淑女那样,让在场的上层男士们觉得难堪。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是一个常识缺稀的时代。
绕开常识,节目的一问与一答之间,俨然是一个贫民少年不寻常但却又是底层人民屡见不鲜的经历,或悲惨的遭遇。这部电影以有限的画面揭开了印度甚至是大多数国家的历史和现状,贫富的两极分化,钱权的交易,宗教的冲突,国家机器的残暴和黑暗。众所周知,印度是一个宗教大国,宗教渗入到这个国家的政治与文化的方方面面,由于多种宗教并存,多少年来印度的宗教冲突越演越烈,冲突不断激化上升,其中以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冲突最为严重。在殖民地时代,宗教成为殖民者分化和掌控印度意识形态的工具,穆斯林和印度教徒成为政治阴谋的无辜受害者。这一幕也正是影片中的一个重要片段,杰玛在对节目提出的“摩罗神右手握着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中,回忆了童年的一段悲痛记忆,他对训拷他的警察说,“如果不是因为宗教冲突,我的妈妈不会死去”,杰玛的妈妈,不过是众多宗教冲突其中一个微小的牺牲者。而千百年来,死于宗教冲突的无辜百姓,尽浓缩于这少年的这一幕回忆。他或许不知道印度纸币1000元上的那个人是谁,是的,圣雄甘地。他也不知道甘地的非暴力学说为何物,但他却是甘地非暴力学说失败的最直接的受害者和见证者。一个题材的提炼,多么精炼而富有的,一个执导者如此精准于题材的把握和情节、画面的编排,是因为执导者对其历史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人文意识觉醒,才得以在那2.35:1的屏幕上延伸更广阔的画面,铺展至镜头之外。否则,那几分钟的画面又怎能承载这么沉重的忧伤和悲痛?
写至这里,先前的激动情绪已渐渐平稳,对于影片的思考也逐渐冷静下来,但故事还没结束。不公的控诉,悲痛的哀悼却在无限的延伸之中。此时,影片巧妙切入故事的另一面。关于金钱的罪恶与爱情的美好。
失去亲人的杰玛和哥哥舍利姆,中途加入他们的第三个火枪手拉提卡,被利用儿童乞讨敛财的犯罪集团首领普努斯及其犯罪团伙用一瓶汽水轻易诱拐,一瓶汽水带他们进入了残酷的生活。孩子们衣着褴褛破旧,像一群纯真的小鸟涌入人潮之中,摊开他们的小手,以各种方式向路人乞讨。最后,为了更好地博取路人的同情和施舍,普努斯以选拔歌唱优秀者的骗局,将被选中的儿童以极其残忍的方式用药水弄瞎眼睛。性情凶暴残忍的舍利姆亲眼目睹了这触目惊心的一幕,他无法控制内心的激荡呕吐了。正当普努斯要以同样的方式诱骗残害杰玛的关键时刻,舍利姆将药水泼向其中一个恶人,带着杰玛逃跑,而在一边偷看这场新秀选拔的拉提卡见机也跟着逃跑了。兄弟二人跳上奔驰而过的火车,拉提卡追奔而至,舍利姆却最终松开了搭救拉提卡的手。拉提卡在夜幕的微光中孤独的影,成为杰玛永远的痛和遗憾,同时拯救拉提卡也成为他一生的坚持和沉默的信诺。
逃离普努斯魔掌的兄弟二人,独自开始了他们艰难而充满戏剧性的人生旅程。boyle以看似戏谑、轻松的黑色幽默,刻写这对难兄难弟的求生之路,让人在莞尔的同时,却分明可以感觉到内心那股关于贫穷的无奈和现实的悲哀。生计渐渐平稳的杰玛始终没有忘记夜幕中小拉提卡孤独的影,他最终决定回孟买寻找拉提卡。此时,影片中一把温柔的女声的轻哼,长长的管道,兄弟二人从远处沿着管道走来,画面切入记忆的回溯——寻找拉提卡。
此时的贫民窟已身处改建和城市规划,镜头掠过高耸的楼层,捕捉其间的低矮泥房和偌大的垃圾堆,繁华与荒芜,冷峻的视觉。杰玛四处询问拉提卡的下落,终于在一个地下通道遇到当初被弄瞎双眼的歌者,除了得到节目提问的答案和拉提卡的下落,杰玛的心中对眼前的盲歌者充满了深深的歉意,仿佛当初伤害了他的人,是他自己。但,他毕竟是弱小的,对于这种不公平和罪恶,他无能为力。不是吗?此时多少人的心中在控诉着种种罪恶的行径,但也只能是无声的,或微薄的,无力的。这个世界缺少的岂止是一个公正的法庭,这个世界缺少的,是勇敢的正义。国家机器之下,正义早已被重新定义。
故事在继续,杰玛终于救出了拉提卡,凶悍的舍利姆干掉了普努斯并投靠了与普努斯敌对的贾韦德犯罪集团。杰玛以为从此就能和拉提卡过上正常的生活,岂料起了色心的舍利姆却把枪口指向了杰玛,要他放弃拉提卡。这时,拉提卡的小手按下舍利姆的枪让杰玛走。多年后,在电话服务公司当茶水生的杰玛因为替代话务员帮忙接线的机会,搜索到了舍利姆的电话,并沿着这条线索找到了拉提卡。此时的拉提卡已经成为贾韦德的情人。一个爱情的梦想会以何种结局告终,此时boyle在画外音之中将镜头巧妙地切回到百万富翁的节目现实中。
关于金钱。有没有不要钱的?没有。但在爱情之前,杰玛却选择了爱情,因此他始终没有接受那五百万元的奖金,继续进入问答节目一千万的挑战。在这里,节目主持人提了一个杰玛不了解的问题,但他却在洗手间给了他一个“b”的错误答案。但从小在残酷的真相中长大的杰玛,早已看见了太多关于印度“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他怎会相信“代表性”制度下一个陌生人的答案,所以他通过排除法选定了“d”答案,最终获得了一千万奖金并选择进入下一个问答环节。他不要钱么?不,他要的,他要很多很多的钱,带着拉提卡离开这个城市,离开这个充满太多“代表性”制度的国家。但在金钱与爱情之间,他深沉地选择了爱情,因为他知道拉提卡和他的哥哥会在电视机前看见他,那是他最后的一线希望。
无欲则刚。节目的最后一个问题,“三个火枪手”第三个火枪手叫什么名字,他不知道答案,但他却有唯一一次机会——他与拉提卡最后的命运的悬线,致电给他的哥哥。当电话接通时,杰玛终于听到了被良心发现的舍利姆放出囚牢的拉提卡的声音,他的第一句话并非问那个询问那个答案,而是“真的是你吗?”多么美好。十五秒,答案未得,他却是一声“你在哪里?”拉提卡嘴角一抹幸福的微笑,即使此时他们身遭不幸,他们也已然完成了此生的爱情之祭。拉提卡从来也不知道这个答案,但杰玛的目的已经达到了,问题的答案对他来说,只是一个没有欲念的果实,他的果实,在节目之外,等待他去摘取。然而杰玛早已成为幸运之神的眷顾之子,在鼓声阵阵之中,影片逐渐抵达高潮。欢呼声跃起,他最终把答案蒙对了——两千万。而此时,舍利姆也在枪声之中倒于扑满钞票的浴缸中。兄弟二人的命运,早已注定。
影片的最后,火车站站台,依旧执着地等待,女声柔美的轻哼再次流泻而出,杰玛走向拉提卡,他们此前的生命时光飞快地纷飞成无数的画面,那么漫长,却又那么仓促,滑过去了……
不得不提的是,影片结束前的那段长达三分钟的印度歌舞,美得让人炫目,不禁让人怀念起西班牙导演卡洛斯。绍拉的音乐与舞蹈,那么漂亮,让人心醉神驰,心生美好。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影评(三)
看这部片,主要是奔着它的名头去的。影片得奖了,一直没看,后来想想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还能差到哪里去?抽个空看了看,感觉拍得确实不错很感人。影片的主线讲述来自印度贫民窟的一对恋人杰玛与拉提卡青梅竹马,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这是一部励志、鼓舞人心、带来希望和动力的阳光题材作品。电影另外一个成功之处是巧妙将百万富翁这栏电视娱乐节目穿插串联于剧情之中,成为承上启下,引领剧情发展的纽带。这种手法新颖独特,别开生面,确实让人眼前一亮,紧紧抓住人们猎奇心理,加上情节的精心铺排和设计,影片屡获殊荣也是实至名归。
看完电影,脑子里总是在思索,我为什么看得如此投入,剧情有什么地方吸引我呢?在说答案之前,这里先卖个关子,且听我细细道来,诸位看官自有公论。
影片开头,警官对男主角杰玛的毒打电刑仅仅是程序上的需要,因为此时此刻所有人根本不知道杰玛到底有没有作弊,既然嫌疑人不肯说,那警官又没有证据,严刑逼供自然在所难免了,随着剧情的发展,人们才慢慢了解到事情的真相。
很喜欢杰玛孩童时代的演员,演得惟妙惟肖,生动传神至极。他们出现的第一场戏,一群小孩在机场玩棒球,杰玛的哥哥萨立姆大声喝叫弟弟接住从高空飞速坠落的棒球,杰玛仰望天空,边看球边后退,慌张失措的样子不用说,表情还怪趣无比,最后连人带球摔在地上,让人捧腹不已。记得德甲联赛有位门将曾经打进一个搞笑的乌龙球,他在接对方一个高空球时,看着天空发呆,最后连人带球掉进门里,后来媒体揶揄这位门将在那一刻发现了天外来客。杰玛仿佛在那一刻也发现了天外来客,可爱好玩的杰玛刚从地上爬起来,马上遭到机场保安的追打,观众如何能不被深深吸引,担心杰玛们的命运呢!玩棒球和被保安追打,前后两个截然不同情节过渡得自然合理,浑然天成。观众丝亳不觉得唐突,全因为玩棒球的场所在机场跑道,机场自然有保安,如果换在别的地方,突然冲出几个保安追打小孩,要让观众瞬间明白怎么回事,可真的不容易!导演故意在杰玛接球摔倒时,让一架飞机近距离从杰玛头顶飞过,除了强化杰玛摔倒的喜剧效果,难道不也是在向观众暗示此地是机场吗?一个简单的镜头包含如此丰富的信息,导演的功力不可谓不深啊!
我始终认为本片只有三场高潮戏,第一场是杰玛和萨立姆兄弟俩虎口脱险,逃出乞丐集团的魔爪。在这场高潮戏之前,穿插杰玛为了获取偶像的签名,奋不顾身跳进粪坑的性格交待戏,初步交待杰玛坚韧不拔的性格,还有母亲死于宗教冲突的前奏戏,成了孤儿的杰玛两兄弟博得观众的充分同情。接下来,该如何让观众充分投入剧情?我以杰玛兄弟进入乞丐集团的剧情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杰玛被骗入乞丐集团不久,萨立姆得到头头的赏识,准备以孩子王的身份,领导大伙儿行乞,不料众人对他不理不睬。萨立姆找他们逃命时认识的女孩拉提卡开刀,准备吓唬大家。他抱着一名婴儿站在拉提卡面前,威胁拉提卡不抱婴儿行乞,就把婴儿扔在地上,拉提卡还是不愿意,杰玛也帮着她。萨立姆故意放手吓唬拉提卡,吓得她急忙接住婴儿,众小孩这才有些害怕,不得不听从萨立姆的指挥,四散开去行乞。这一场戏目的何在呢?通过前后对比,你会发现,萨立姆放手摔婴儿那一刻展现的无情,不仅吓坏了拉提卡和杰玛,显然也惊吓了不少观众,这一幕让人们认识到这个人小鬼大的孩子,什么事都能做出来。
我们常说"有因必有果",这场戏实际上是下一场戏的"因",那"果"是什么呢?一群小孩在大厅席地而睡,拉提卡抓一把最辣的辣椒,捏碎成汁,塞到萨立姆的裤裆里,将他辣得呱呱叫,跑到水龙头下面冲洗。大伙儿拍手取笑嘲弄,欢呼雀跃,像过节一样。小坏蛋萨立姆终于得到惩罚,拉提卡们开心,观众也看得愉悦,激发更大的观影欲望,这就是所谓的:欲罢不能!
前一场戏的压抑与后一场戏的愉悦产生鲜明的对比,影片这样设计情节的原因何在?看完紧接着的高潮戏,你就会明白。原来乞丐集团的头头,准备挖了杰玛的眼睛,让他当盲人歌手,赚更多的钱。萨立姆被头头说服,为了钱和前途,准备一起欺骗杰玛,协助头头挖杰玛的眼睛。这会儿,前两场戏所产生的效果体现出来了,观众突然发现可爱的小杰玛处于危险境地,而冷酷无情敢于摔婴儿的萨立姆让很多观众意识到,这个小家伙在头头的胁迫下,绝对会害了自己的弟弟杰玛,从而在杰玛即将被害时,人们的同情心无比膨胀,处于极限状态,对人物的命运极度关注,影片也一下子达到高潮。
萨立姆毕竟还是念着兄弟之情,出乎意料地攻击头头的手下,最终带着小杰玛逃出生天,至于拉提卡由于剧情需要,不得不留下来,看上去是萨立姆故意留下她,其实是编剧有意留下她,好让杰玛回头去救她。
前面铺垫戏分,调动观众情绪,引发对人物命运的关注,也就是我们常说让观众入戏,后面高潮戏部分再设法使人物处于危险境地,也就是生死攸关一刻,最大限度让观众的同情心爆发,这种技巧和手法,影视作品中比比皆是。
比方说,家喻户晓的经典谍战剧《潜伏》第一集就用到相同的手法,还记得吗?()有一场戏,余则成奉上司命令监听共产党与进步人士的秘密聚会,上司交待,一旦听到某某的姓名,马上通知特务抓人。后来,余则成果然监听到某某出现,正想报告上司,不料,紧跟着一位左蓝小姐突然也跟着某某出现,余则成大惊失色,急中生智,延迟汇报时间,放走左蓝等人,随即销毁窃听的录音记录,企图跟上司来个死无对证。余则成为啥冒着生命危险救左蓝?左蓝何许人也,余则成未婚妻也,观众何以知之,前戏有交待。我觉得前戏的交待有很多问题,余则成去找左蓝,她正在合唱歌曲,完了,两人在后台卿卿我我,余则成向左蓝求婚,得到应允,最后双方深情拥抱。左蓝与余则成的关系交待戏结束,接下来没过多久,上面提到的余则成营救左蓝的戏就开场了。
左蓝与余则成这场相聚戏流于表面形式,甚至用平淡无奇来形容,也一点不过分。这场过渡戏比较失败,聊了半天,聊得起劲,还谈婚论嫁,中间没波折和变化,观众如看热闹般置身事外,根本没让观众入戏。编剧太过着力在后面解救左蓝的方式和技巧,以及后来如何自圆其说的安排,殊不知,当左蓝陷入危险境地,甚至余则成也因此将自己置身死地时,没有入戏的观众如局外人般,看着余则成忙活了半天,终于救出左蓝,当看到左蓝逃走时,根本没有如释重负,长舒一口气的感觉。上一场的过渡戏只是使本场营救戏合理化,余则成救自己的未婚妻天经地义,合理是合理了,但没有让观众揪心紧张的感觉。
话又说回来,《百万富翁》第二场高潮戏是杰玛和萨立姆两兄弟重新回到孟买之后发生的,杰玛找到拉提卡,乞丐集团的头头阻止他们,被萨立姆当场射杀。第三场高潮戏当然是杰玛赢得千万大奖那一激动人心的一刻。两场高潮戏没什么好说的,因为第一场高潮戏已经为影片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剩下的自然水到渠成。
可以揭晓本文开篇问题的答案了!命运!剧中人物的命运,特别是男女主角的命运,紧紧揪住人人皆有的同情之心和恻忍之心,这也是同类型电影紧紧吸引观众,取得成功的唯一途径,别无他法。
有人常说,白日做梦,也就是意识清醒时,还在想着和做着不切实际的事情,往往带有贬义,如果能在电影院看到《百万富翁》这梦一般的电影,也算是对白日做梦的一种褒扬。
4、百万富翁读后感
百万富翁读后感(一)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是一个既悲惨又温暖的励志故事,如此征服人心,可见人们对悲情和励志的需求是没有止境的——尤其是在经济危机的时候。
在贫民窟长大的孤儿贾迈尔·马利克,参加了一个电视节目——《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只要答对所有的题,他就可以拿到2000万元的奖金。此前连受过高等教育的律师、政客、学者都在这个节目中一一败下阵来,18岁的贾迈尔却能一路过关斩将,直冲向最后一晚的最后一道题,只要回答这最后一个问题,他就能拿到最后的奖金。可就在这时候,贾迈尔却因涉嫌作弊被警察逮捕。是啊,谁能相信一个几乎没有文化知识的小男孩能答对所有的问题呢?而又有几人知道贾迈尔真正参加这档电视节目的初衷只是为了寻找他一生的挚爱——拉媞卡。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贾迈尔向警察讲述了自己在贫民窟的成长的故事,通过他对自己艰难人生的描述,所有人都明白了,他能回答出电视节目里的那些问题,绝非偶然和作弊。原来从他的生活经历中都能够找出每道题的答案,因为这些答案都是从他的人生经历中得到启示的。
片子中最沉重的也是记忆最深刻的就是贾迈尔在警局里的供诉那段,揭示了贾迈尔为何碰巧了知道那些问题的正确答案。那些答案伴随着贾迈尔充满血、眼泪和恐惧的人生轨迹,见证了印度普通百姓的悲欢离合,以及追求幸福生活的艰辛坎坷。大规模宗教冲突、险恶的孤儿院、颠沛流离的浪荡生涯、黑帮团伙——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令人绝望和窒息的不公不义充斥着底层社会,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威胁着每一个人。相依为命的哥哥干起了刀口恬血的杀手行当,初恋女友沦落风尘,不变的惟有贾迈尔那颗善良、正直的心,和对爱情、正义、幸福的坚强信念与渴望。
贯穿影片始终的大仲马小说《三个火枪手》,是非常传神的设定,也为这部底色颇为残酷的电影赋予了传奇的气质。
这边贾迈尔对拉提卡说:“我们会住在哈尔博大路旁的大房子里。你。我。还有舍利姆。三个火枪手。”
“月光下。你和我。我们一起跳舞好吗。”但是不久就出现了剧情中最让人心痛的一幕,在最后一刻,舍利姆松开了手,放弃了三个火枪手中可能成为累赘的拉提卡,看着拉提卡的身影消失在轨道的尽头,我也不由心痛一番。
贾迈尔并不是天生的圣人,他那悲天悯人的淡淡哀伤始终贯穿在整部电影中,三个火枪手的分离为日后贾迈尔挽救拉提卡的一切努力做了极好的铺垫。贾迈尔从开始逃亡产生的同情,在和拉提卡共患难时进化为友情,在乞丐集团时升华为亲情,到青少年时期违背诺言的愧疚成为他寻找拉提卡的动力,之后第一次拯救拉提卡令爱情萌发在两人之间,整条感情线清晰纯洁令人动容。
三个火枪手中的另一位,贾迈尔的哥哥舍利姆,同样塑造的非常成功,他与贾迈尔的性格完全相反,他没有任何道德约束,没有不现实的浪漫气质,他相信适者生存,行事果绝。他有救贾迈尔的勇气,有杀死黑帮头目的果断,也有出卖拉提卡换取富贵的贪婪和残忍,但在最后一刻,却被贾迈尔的执着所打动,救出了拉提卡,将自己埋在毕生追求的金钱中,与黑帮头领火拼,从容赴死。其实这个人物最接近大仲马笔下的三个火枪手的共同性格,即对俗世的声名财富有着热烈的追求,但又将友情置于自己最为看重的名利之上。
三个火枪手中,拉提卡代表爱情,舍利姆代表亲情,贾迈尔偏代表友情和大爱。这从后来贾迈尔和在乞丐集团不幸被毒瞎变为盲童的孩子相遇,可看出贾迈尔对于自己幸免遇难深深愧疚。这些不幸的孩子命运是相同的,贾迈尔就是拉提卡,就是盲童,就是任何一个贫民窟里可怜不能自主命运的孩子;不同的是,贾迈尔有一个爱自己舍命保护自己的哥哥。这也令最后实现梦想的贾迈尔和拉提卡一起共舞的欢乐画面充满了辛酸的泪水。因为这个画面是残缺的,三个火枪手总不能在一起,总要牺牲其中一个才能保全另外两个。正如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也”,贾迈尔的人生充满了争斗和抉择q/a,最后梦想成真一半也令整个故事更具现实意味。
人生是艺术作品中最大的一个主题,即便是一个混混一个流浪汉的人生也可以是一部史诗,所以描写人生的艺术作品,通常都令人严肃的透不过起来,而博伊尔描述贾迈尔的一生,却生动的极富感染力。当贾迈尔快乐时,我们也神采飞扬,当贾迈尔处于险境时,我们也手心冒汗,当贾迈尔的女友拉媞卡离开他时,我们也黯然神伤。
《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非常值得观众去细细品味,里面很多的细节设置都有一种“微言大义”的感觉。节目主持人给贾迈尔提得第一个问题竟然是问他某部电影的主演是谁,而那个主演恰恰是贾迈尔小时候最崇拜的,为了得到他的签名,还闹出了笑话,让人忍俊不禁。这段情节有一种致敬的味道,很多导演由于特别崇拜电影这门艺术,会专门拍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比如托纳托雷的《天堂电影院》,文德斯的《光之幻影》,博伊尔大概是在这一段里,以自己的方式来向电影这门艺术致敬。
这部电影的成功得益于导演不粉饰、不矫情、不折腾。贫民窟里的残酷人生,印度这个亚洲新兴国家的梦想和希望,通过克制的镜头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眼前。《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所以动人,在于它既拍出了真正的黑暗与残酷,而又在这样的残酷中未曾放弃其理想与纯真。电影的很多段落颇似童话,但又将这童话很残酷的毁灭掉。片中未放弃的理想的寄托,是主人公贾迈尔。他未像哥哥舍利姆那样用自己的力量和野心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他只是从不放弃。为了一个偶像的签名可以跳进粪坑,他不放弃伙伴,在逃出生天之后仍回到火坑寻找被困于黑帮的伙伴,他爱一个人,不论时间和环境怎样改变,仍像阿甘一样的绝无改变。他没有任何的豪言壮举,惊世骇俗的举动,他只是一直,不抛弃,不放弃。这个人物让庸庸碌碌的我们为之惭愧,警醒。
百万富翁读后感(二)
那个家伙端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说:“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您没有带零钱。我看像您这样的阔人只会带大票子的。”这可叫我冒火了,于是我就说:“朋友,对一个陌生人可别单凭他的衣帽来判断他的身份吧。这套衣服我买得起,我不过不愿叫你们为难,怕你们换不开一张大钞票罢了。”
这就是《百万英镑》里的精彩片段。当时店员对流浪汉亚当斯蔑视、讥笑后见到百万英镑的惊讶表情,作者描述的入木三分。()这里面的幽默故事情节深深的吸引了我。
这本书是美国的马克·吐温经典之作。书中讲述了一个矿山经纪人的办事员因开游艇开的太远,迷失方向,被一艘开往伦敦的双桅帆船救起,并以作为水手来作为路费。抵达伦敦后,他仍旧身无分文。这时,一位年长的绅士,把它叫去,并给他了一封信,便叫他走了。他来到一个小饭店,打开信,他被信里的东西几乎吓晕了!里面有一张一百万元英镑的钞票!就这样,一夜间,他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在伦敦,谁都知道他。在一次晚宴上,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波霞·朗汉姆英国姑娘并和她结了婚,事后他才知道,那位给他钱的老绅士就是波霞的义父。在他和波霞的结婚典礼上,老绅士把那张一百万英镑的钞票作为礼物送给了他,他也找到了一份好工作。
这本书讽刺了某些人抵制不住金钱对人的诱惑,认为金钱是万能的,现实中我认为金钱绝对不是万能的,金钱万能论是非常错误的。金钱能买到床铺,却买不到睡眠;金钱能买到食物,却买不到口味;金钱可以买到书本,却买不到知识……金钱的确可以满足人们的虚荣心,但是这些都是虚假的,最真实的还是人坦荡的生活。就像亚当斯一样,他失去了金钱,但是他依然乐观的生活着。我们所要做的是用一颗坦然的心对待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活要靠自己去争取,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勤劳的人才会有收获。即使你很有钱,也不见得你肯定得到你所想要的一切。
百万富翁读后感(三)
百万英镑,这四个字听起来遥不可及,而且有些人非常渴望得到他。可读完这本书后,就不会有人这么想了。
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的英国,一个叫亨利的来自美国的穷人收到了一张百万英镑的支票——原来一对富豪兄弟正在打赌,一个穷困潦倒的人有了一张百万的支票后会怎样呢?
以前,亨利无论去吃饭、购买服装干什么都会因衣衫褴褛遭到人们的白眼。但当他拿出这张钞票时,人们不但向他大献殷勤,甚至连一些费用都可以减免,但是没有人可以给一张百万面值的钞票找零。
亨利欠下的债越来越多。渐渐地,要债的人挤满了饭店……好在一个月的期限终于到了,亚当如释重负地将支票还给了富豪兄弟,亨利早已厌倦了人们对金钱的追逐。尽管失去了金钱,但他却得到了许多。
文章读完,我和故事的主人公一样,对那些拜金主义者产生了厌恶。在他们眼里,钱是万能的。但他们却不明白,有很多东西是钱所买不到的:高尚的品质、自己的健康、家庭的幸福……
这个故事也揭露了那些拜金主义者的丑恶面孔,他们爱财胜命。在生活中,他们对待穷人和那些流浪在街头的乞丐,总显得不屑一顾,不加搭理;而对待那些有钱的人,他们总是像哈巴狗一样讨好奉承。似乎在他们眼里,只要有钱,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的……
最后,我要提醒大家,不要被金钱的表面所迷惑,我们要最求的,是更高尚更美好的道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