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开读后感_游子乡情 赤子情怀——《陌上花开》读后感

1、陌上花开读后感

陌上花开读后感(一)

读《陌上花开》,收获的远不止那一段又一段唯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抑或那一章又一章华美精致的文字,而是两种态度——一种是写作的态度,一种是读书的态度。

自序中,安意如说:“写乐府很难,手边的资料多是声色的。那些诗句简短,简单,自在,清淡。那些年少时的记忆亦不复能够负担我现在文字的重量。常常就写得很长,因为有太纷乱的历史需要去援引,去整理,消化在文中。”写作过程中,材料繁多,难以整理,是我们常常碰到的问题。许多时候我们会因为反反复复的删减、修改,而变得没有耐心,渐渐的忘记了写作的初衷,当初开始写作时那些美好的想象就这样无疾而终了。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一种正确的写作态度来引导了。“我于是完全没有时间空虚,这些人事已经占据了我全部的心思。我不能出门,不能与人顺畅交流,拒绝一切的干扰。倘使我分心去做别的事情,我对他们的感情就会被削弱,写出了的文字也淡薄无味。若我心有别念,他们即不再信任我。”“我与他们搏斗良久,如果我胜出,我就写出他们。如果我输了,我就得毫无怨言自己憋着,等待下一次胜出的机会。”把写作当做一次博弈,试着把你的全身心投入,用心去体会你所要写的对象、内容,全心全意贯注于你的作品当中——这时候,你才会很清楚的知道哪些才是你要写的,哪些才是最适合你的主题的,因为这时候的你已经和你的主题融合为一体了。

至于读书的态度,《陌上花开》这本书本身就是着者对古诗词的赏析,是着者在读完这些古诗词后,联系它们的产生背景及它们的作者的生平经历,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出发,写出自己的感想和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像我现在笔下的这篇读书报告。读书,在读的过程中,应该把自己融入到书中,真真切切的感受书中的情感。“我读乐府,读到人间的哀苦太甚,人与人情意纠结,恩怨难情,磕磕跘跘就耗去一生。读到眼中见血,绕室彷徨。”安意如正是通过把自己作为一个角色放进诗词当中,才能够如此深切地了解到诗词中的“情意纠结,恩怨难情”。而读后,则需要对读过的书做一番总结——这无疑会使我们更主动的深入了解这本书背后的那些故事,查阅各种相关资料的过程中,我们自然也会收获甚多!

陌上花开读后感(三)

对于安意如的作品我还是蛮喜欢的,比如《人生若只如初见》,《世有桃花》,《陌上花开》等等,觉得她的文字有一种让人难以言说的感觉,是忧伤,亦是一种乐观释怀……一个女子带着独有的气息,穿梭于古典文学之中。

她说:“突如其来的人生,我们都是闯入者。”我来自哪里?误入这红尘。在人世间,显得如此的渺小与微弱,拥有太多的无奈与疲惫,太多的事情令我无法左右。从出身至今,我送走过逝的生灵,迎接过新的生命,对我而言:生与死,似乎只是一种状态。我一直相信,今生的我如此幸运,全是靠我前世的修行,而来生的造化,也同样需要我今生的行善积德。所以,上天对一切都是公平的,你的付出你的努力全都看得见,你也同样会得到你应有的回报。

“花未开全月未圆,一切都还有圆满的余地,时光慢慢,何妨扬眉谈笑,心境从容?”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拥有作者那般心如止水的心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会被凡间的琐事所纷扰。对于《陌上花开》和《陌上花开缓缓归》我更喜欢前者,总觉得“缓缓归”援着人情的尾巴,走得彷徨,走得不安,心中有牵挂,终不能归到太上无情,而我更想像作者一般,身处这红尘之中,洁身自好度完这一生。

我们能做的只有珍惜,时间不会等你,很多事情当察觉到的时候,已经晚了。所以,不如有一个轻松的心情,仔细品味生活,或许,此时的路你走得十分艰难,你面临看人生的低谷和失意时,不要灰心,只要坚持下去,一切都能挺过去。当你要放弃时,告诉自己在努力一次,因为如果你不勇()往直前,你将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

陌上花开缓缓归是一种心态,是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希望在这喧嚣的红尘中,我们都能有一个平静,淡然,积极的心态。

2、游子乡情 赤子情怀——《陌上花开》读后感

游子乡情 赤子情怀——《陌上花开》读后感

文/张春英

《陌上花开》是一本真挚朴实的散文集,她犹如盛开在田间地头的野花,扎根在乡间肥沃的土地上,在风吹雨打中倔强地生长、绽放,这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作者黄春燕的写照。

一位只有初中学历的女子,凭着一份追逐人生梦想的美好愿望,背井离乡来到经济特区深圳打工,在艰苦忙碌的工作之余,不断地自我充电、刻苦学习成长为企业会计,成为一个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作家,让我佩服、赞叹!

阅读《陌上花开》是在分享一首家乡赞歌。作者满怀深情、细腻地描写记忆中老家木金的风土人情,热烈地赞美发生了翻天覆地巨变的家乡全南的美好面貌,热情地讴歌了作者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的第二家乡深圳。

阅读《陌上花开》感悟很多,受益匪浅。

深沉的乡愁,浓厚的乡情,作者对老家木金山山水水,花草树木浓墨重彩地描摹,对爷爷奶奶、父母亲人以及乡亲邻里进行了生动形象的讲述,字里行间是满满的乡情,挥之不去的乡思。

远方的诗,心中的梦,作者怀揣梦想千里迢迢来到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深圳,开始了与命运逆袭的人生之旅。深圳日新月异的发展,城市的街道、小区以及景点无一不是作者观察描写的对象,赞美的景致。深圳的磨砺成就了作者,对于这样一块梦想之地,作者是心怀感恩与赞美的。

细致入微的观察,生动形象的描写,丰富的联想、想象与感悟,饱含深情地写出了老家木金的风土人情,家乡全南的山城巨变;满腔热情地写出了特区深圳的繁华与发展,横岗的打工经历与生活感悟。

“黄氏语言”的类比风格,原创的比喻、拟人,耐人寻味、咀嚼的语句比比皆是。如《还乡记》中写年老的公公看春晚是‘’春晚在他眼里是大唱大闹的一锅粥,他不想喝。‘’写作者儿时在舅舅家的木楼上看到琳琅满目的书‘把我年少如饥似渴的求知欲,喂得饱饱的’。《时光》写爷爷这个奶奶嘴里的‘聊死佬’不事家务农活‘爷爷除了给她带来一大堆子女外,没有一点儿好处!’写爷爷的暴脾气摔东西,‘估计是自己摔不动自己,要不他把自己也摔出去了’。对人物心理揣摩、描写的精准,写奶奶年老摔腿卧床之后的寂寞,《生命的寂寞》,‘她的寂寞,我想超过她的生命长度。‘’

在我的眼中,作者是一个热爱家乡,孝顺父母;热爱生活,自强不息,有人生目标与梦想的女性。在书中我看到一个从乡村木金走出全南,从山城全南走到广东深圳的客家女子,她坚韧执着地追求人生理想,乐观豁达地面对生活的艰难困苦。她是千千万万客家女子勇敢坚强、勤劳智慧的典型,是一代又一代全南人勇于拼搏、敢于闯荡的代表。

3、陌上桑续写

陌上桑续写(一)

这里有一户人家,丈夫死得早,留有一女,取名为罗敷,只有靠夫人秦氏来养活她的女儿。现已十几年过去了,罗敷长得貌美如花,也乖巧懂事,所以很受周围人的喜爱。

罗敷从小就有一个爱好,喜欢养蚕,所以隔几天就去城的南边采桑叶。她出门时常用青色的丝带把篮子系上,用桂枝做成了提钩,头上梳着堕马髻,耳中还镶着明月珠。她用浅黄色有花纹的绸子做裙子,紫色的缎子做短袄。经过这一番打扮,又为罗敷的姿色凭添了几分。

每一次她走出家门,都会立刻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路过的人看见了她,放下担子装模作样休息,把要紧的事都忘了,捋着胡须欣赏罗敷的容颜;年轻的人看见了她,急忙整理衣冠露出帩头,希望罗敷能注意到他;耕田的人看见了她,忘记了耕田;锄地的人看见了她,忘记了锄地。罗敷的美丽让许多人忘记了自己、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一切。

有一次,罗敷出门正好遇到太守驾着五匹马的马车来这里观赏风景,看见了罗敷后,便在那里徘徊不前。太守见她生得美丽,便派一个小吏去打探情况。

“她是秦家的女儿,名字叫罗敷。”

“多大岁数了?”

“不到二十岁,却过了十五岁。”

太守前去问罗敷:“你是否愿意与我同车呢?”罗敷一听,便露出了怒容:“太守您太愚蠢了!您有您的妻子,我也有我的丈夫。怎可入你后房,与你相伴呢?”

罗敷又说:“在东方有千万余匹马,而我丈夫的马却跑在最前面。在这样的情况下,用什么识别我的丈夫呢?白马后跟着一匹小黑马,马上坐的便是我的丈夫;用青色的丝带系着马尾,用黄金络着马头;腰中携的鹿卢剑,可值千万余的黄金。十五岁时是府中的小吏,二十岁时是朝中的大夫,三十岁时是出入宫禁的侍卫官,四十岁时变成了一城之主。他人长的洁白,又有稀疏的胡须,对百姓们也好。他慢慢地在府中踱着方步,仪态端庄,座中有数千人,都说我的丈夫优秀。”

陌上桑续写(二)

轻浮的眼神立刻失去了神采,略带一丝胆怯。叉在腰间的手极不自然的放在身后,脸色像深秋的重霜,两腿直发抖。慌慌张张转过身,忙对侍从说:“哦,哦,原来如此!”一脸的苦笑,让人看了难免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赶忙下了马车,像小差吏一样走到罗敷身旁,忙给罗敷提着篮子。“姑娘天色已不早,还是让在下送您回家吧!”使君殷勤的说。罗敷偏过头窃窃笑了笑,回答道:“那多不好意思呀!还劳烦您大驾?”“不麻烦不麻烦,一点都不麻烦,能够为您效劳是在下的荣幸!”说罢,使君像侍从一样跟在罗敷身后,护送罗敷回家。

路边的几多野菊花,不经意的随风摇摆,花蕊凑成一团,窃窃私语,讽刺使君的言行。池塘里的芦苇偏向一旁,聚在一起“观看”这离奇的剧情。路边的几棵垂柳像绸带般轻飘,好似在为罗敷的聪明伶俐鼓掌喝彩。昂首站在树枝上的小燕子,叽叽喳喳,远远跟在罗敷身后,在上空盘旋啼鸣……

使君和他的侍从灰溜溜的跟着罗敷,在半路上偷偷把篮子放在地上,从一旁的小道逃走了。

罗敷轻轻提起篮子,轻轻弹去裙角的尘土,两只蝴蝶绕着罗敷翩翩起舞,和她一同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慢慢地,身影渐渐模糊,模糊……

陌上桑续写(三)

太守听了罗敷的话,心中不免微微一震,“这个女人看上去只不过是个平常女人,居然有这样的背景,我还是不要调戏了,免得引火烧身。”

太守一脸无奈和失望地回到自家宅子,想来想去,越想越不对劲,太守的师爷一见到主子一脸忧愁,马上便要拍拍马屁,“大人如此操劳想必是勤于政务,劳了心神,小的吩咐下人沏一杯人参茶给大人好好补一补吧!”师爷一脸滑头似的奸相,太守一看,更无心情,叹道:“唉,你还是不知我的心思啊!”师爷大大的眼睛又转了一个来回,似乎又想到了什么,伏到太守耳边:“难不成大人是看上哪家女子了?”太守眼睛一亮,兴奋又喜悦地说道:“你终于明白我的意思了。”说罢,顺势拍了拍师爷,仿佛主人在玩弄着小狗。“只要是太守看上的女子,我就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师爷信誓旦旦地说道。()太守欣喜若狂,低声对他一边指点一边说道:“你……”

次日,师爷带着四五个手持刀剑的家丁,敲开了秦氏楼的大门。秦氏家丁、仆人见了胆战心惊,师爷带着人直冲小姐闺房,罗敷正要出门,师爷一声令下,让家丁抓住了罗敷,把罗敷带到太守府。太守大喜,奖励师爷许多钱财,欲强娶罗敷,罗敷宁死不从。后来,太守的上级前来巡查,发现了太守平时不顾细行,便将他贬到偏僻的地方务农,不久太守就死了。师爷没了靠山,也赶紧跑了。

日后,罗敷与秦氏楼又像往日一样平静了,新调任的太守勤政为民,百姓安居乐业。

4、陌上花开缓缓归读后感

陌上花开缓缓归读后感(一)

终于看完了我假期计划中的第一本书。

其实《陌上花开缓缓归》原来就已细细看过一遍了,这次重温,较上次有了更深切的体会,总是有一种“悲从中来,不可断绝”之感。

乐府,同诗经一样,是如此的清新自然,就如孔老夫子所说的“思无邪”。那些千百年前人们的话语,或温存,或哀伤,或决断,简单又直白,在呈现在我眼前的那一刻,就仿佛化作了绵绵耳语轻吹入我鬓后,暖暖的,柔柔的,但却痒得我想要躲开。

“在纵身跃下之前,我已甘心以一生去赔付——你对我青眼有加的情意。”那些痴情的女人,为了爱便可跃下高楼,哭倒长城,扑入棺木,实实在在地震撼了我的心。她们的爱没有利益的牵绊,不受门户的束缚,只是纯粹的,天真的,大方的。正因为如此,她们便显得愈发的美丽了。

可有时也会为她们咨嗟叹息,为何那美丽的爱情总是会有着一个哀伤的结局呢?难道在我们中国人眼中,只有这种缺憾才称为美,至于分别的故事才能成为经典么?这就是所谓的“花未全开月未圆”的境界么?历史便必定是沧桑的,人世便注定是坎坷的么?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想的最多的便是这个问题,这些看似简单的爱情故事中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我们究竟应该以怎样的心境去面对爱情,面对人生,这真的是一个大问题。

我现在只是知道,生活不是童话,但也不是鬼故事。在纷乱复杂的社会中成长,要学会随机应变。但自己的内心不能被浊流湮没。正如意如姐姐说的,“众生似莲花,无论是拔节而出的,还是沉沦连池底的,都一样奋力挣扎,心有不甘”,但我们应尽力地去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才能得到人生那单纯的快乐。

陌上花开缓缓归读后感(二)

对于安意如的作品我还是蛮喜欢的,比如《人生若只如初见》,《世有桃花》,《陌上花开》等等,觉得她的文字有一种让人难以言说的感觉,是忧伤,亦是一种乐观释怀……一个女子带着独有的气息,穿梭于古典文学之中。

她说:“突如其来的人生,我们都是闯入者。”我来自哪里?误入这红尘。在人世间,显得如此的渺小与微弱,拥有太多的无奈与疲惫,太多的事情令我无法左右。从出身至今,我送走过逝的生灵,迎接过新的生命,对我而言:生与死,似乎只是一种状态。我一直相信,今生的我如此幸运,全是靠我前世的修行,而来生的造化,也同样需要我今生的行善积德。所以,上天对一切都是公平的,你的付出你的努力全都看得见,你也同样会得到你应有的回报。

“花未开全月未圆,一切都还有圆满的余地,时光慢慢,何妨扬眉谈笑,心境从容?”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拥有作者那般心如止水的心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会被凡间的琐事所纷扰。对于《陌上花开》和《陌上花开缓缓归》我更喜欢前者,总觉得“缓缓归”援着人情的尾巴,走得彷徨,走得不安,心中有牵挂,终不能归到太上无情,而我更想像作者一般,身处这红尘之中,洁身自好度完这一生。

我们能做的只有珍惜,时间不会等你,很多事情当察觉到的时候,已经晚了。所以,不如有一个轻松的心情,仔细品味生活,或许,此时的路你走得十分艰难,你面临看人生的低谷和失意时,不要灰心,只要坚持下去,一切都能挺过去。当你要放弃时,告诉自己在努力一次,因为如果你不勇往直前,你将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

陌上花开缓缓归是一种心态,是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希望在这喧嚣的红尘中,我们都能有一个平静,淡然,积极的心态。

陌上花开缓缓归读后感(三)

我倚着窗棂,随手拿起安意如的《陌上花开》,看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时,心里悸动了一下。

吴越国开国帝王钱镠骁勇英明,却少有的铁汉柔情。吴王妃每年寒食节必归临安,钱镠甚为想念。一年春天王妃未归,至春色将老,陌上花已开。钱镠写信道:“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这一瞬,他的温情似柔软的春草,撩拨着我深夜里游走的灵魂。柔情似水荡漾,又似帆被风渐渐涨满。而此刻让我动心的除却钱镠流连的爱意,是“缓归”中蕴含的那抹缱绻悠长。

那样的,告别喧嚣——无论是人世,还是心灵。

我想我真是进入了一个思考的年纪。生活中无形的压力与疲惫并不强盛,但在每一个深夜都会侵蚀我的灵魂。在每一个短暂微小的喜悦之后,继续无来由无头绪地烦恼。于是我不断书写,蜷缩在座椅里,让文字如流水般从键盘中倾泻而出,静静绽放。提出一个个问题和观点,不断地去论证、去解答。看上去很可笑吧,无非是自寻烦恼。从哪儿看似乎都有道理,我摸不清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渴望的答案。但我至少不会孤独无助,因为我知道,真正的答案一直在某个地方等我,且发自内心。

想起林语堂先生有一段妙论,让我深有感慨。

“理想人物,应属一半有名,一半无名;懒惰中带用功,在用功中偷懒;穷不至于穷到付不出房租,富也不至于富到完全不做工;古玩也收藏一点,可是只够摆满屋里的壁炉架;书也读读,可是不很用功;学识颇广博,可是不成为任何专家;我相信这种中等阶级生活,是中国人所发现最健全的理想生活。”

林语堂先生是享受生活的。我觉得我需要反思一下,学习时忍不住玩,玩时又担心学业。即将面临中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这压力又好笑般地不足以让我同他人一般极其用心刻苦。一边是对成绩的担心,提醒自己该努力了,一边却又告诉自己,认真就好,不必太过刻苦,避免耗尽潜力。来来去去免不了心中烦躁又累人。林语堂先生的话,让我变得理智清醒,不必太过纠结学业上的苦恼,学习必须认真但也要适度。忽然间仿佛有了出口,与其在格式化的事件上自寻苦恼,不如学会懂得生活、享受生活。顺其自然吧,要相信内在的力量深沉博大,向内探寻的渠道亦不曾消失,寻找到并开启它只是需要合适的机缘和方法。那里有隐秘的桃源,当中意境开阔清新,悠然神往。成功后的日子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满足,平凡的生活也并不代表寡淡无趣,人生在世能几时,多做自己喜欢且有意义的事才是弥足珍贵的快乐。就像我钟爱写随笔,遇到格式化的作文便词穷一样。

或许这就是我日渐清晰的一点小野心。在文字这一方面,它令我愉悦,值得坚持。

白昼的世界太多喧嚣,我想我也只有在寥静的深夜,才能倾听内心的私语。心的深处,还是有缱绻的光明和温暖,它们扶持着我,令我相信迢迢尘世尽头,有光明守望,有归宿可栖。有时候,我确实需要一片宁静,让我明白,我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其实我并未那样热烈地渴望过成功。我只想做自己爱的事,充实快乐地度过我的一生。我并不需要太多的功名,它们背后的扭曲会成为我灵魂的羁绊。我所追求的,一定要是我所向往的。

流浪在人间烟火里的我们,真正欠缺的不是经历,而是看待得失的智慧和取舍的勇决。人生梦如路长,若是不明了这一点,千山踏破,亦只是画地为牢吧。

如果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我宁愿卸下光环,只愿平淡真实,岁月静好。()

物质世界日复一日繁盛,我不想沦为拾荒者,劳碌倦累却少有所得。

我宁可选择最初那份纯净的美好。我宁可放缓脚步,享受生活。

我相信,终有这么一天,当田间阡陌上的花开了,我可以慢慢看花,不必急着归来。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