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电影《天渠》_坚定不移的信念—— 观《天渠》有感

1、有感于电影《天渠》

有感于电影《天渠》

文/尚书吉

干部就是真金子,好比春晖放光华。能让穷乡生五谷,敢教百姓好安家。

电影说:遵义有个草王坝,天渠近万挂悬崖。决战贫困党功伟,一方群众乐开花。干部不是天上神,农民儿子黄大发。乡愁《天渠》要传播,愚公精神要光大。

道是当年为缺水,一年四季包谷沙。党员最怕民不乐,贪穷最怕志气差。带领群众奔小康,关键时刻写神话。

乡亲勤劳听党话,愚公信念不掺假。谁说支书官儿小,能福百姓就够哪。三十六年撸袖子,山间绝壁任攀爬。

宁静致远忠于党,初心不忘念千家。志在必成为民生,厚德载物大文化。

赞曰:干部优秀,人民福达。又赞曰:思变图成黄大发,楷模时代把他夸。燎原星火愚公志,逐梦复兴壮伟华。

2、坚定不移的信念—— 观《天渠》有感

坚定不移的信念—— 观《天渠》有感

文/罗丹

我是一个在城里长大的90后,没有喝过浑浊的水,没有经历过过年才能喝米汤饭的日子,更没有在大山悬崖边上负重走过路,更别说还得起早贪黑的干活儿了。我无法同曾经历过穷苦日子的草王坝村乡亲们感同身受,也无法真正体会穷苦日子下的坚韧不屈,只能从《天渠》里寻找那些艰苦的岁月和那坚定不移的信念。

“愚公移山,移山的其实不是愚公,而是政府和群众。”《天渠》里的这段话,一直在我脑海里回荡。9400米盘缠在悬崖绝壁上的水渠工程在上世纪90年代初实施,是怎样的不易和艰辛。它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更需要群众的全力以赴。黄大发老支书花了整整36年的时间,只为修好这一条渠。没有技术,他去学;没有资金,他去申请;资金不够,他带头凑;没有运输车,他就去找;悬崖边上没人敢下,他第一个上……为了这条渠,他被乡亲们质疑、嘲讽、埋怨,甚至失去挚爱的女儿,但他从未动摇过,始终坚定对党的理想信念,一直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地告诉群众——水渠一定要修,草王坝一定要摆脱贫穷富起来,他承诺过的事一定要兑现。

作为基层的一名工作人员,与群众面对面的机会更多,能更好地聆听群众的心声,了解群众的需求,知晓基层现况,更能体会到基层工作开展的不易和群众思想上的差异性。在日常工作中,总能碰到这样那样或大或小的事,但无论是什么事,只要是和群众息息相关的事,就一定得放在工作主心骨上,放在最前面。群众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我们就更要多跑几趟田坎,多开几次群众会,多听听群众的意见,多了解当地的明情,多体谅群众的不易,也多加强正面引导和宣传,从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竭尽所能的为群众办事,做到问心无愧,无愧于人民的信任、无愧于党组织的信任。

3、人的一生究竟应当怎样度过—— 观《天渠》有感

人的一生究竟应当怎样度过—— 观《天渠》有感

文/王兴伟

电影《天渠》公映了,听到这个消息,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去看一看。原因是这部电影与《出山记》一样,都是演遵义人自己的电影,都反映的是脱贫攻坚这一重大主题。影片是根据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同志的先进事迹改编而成的。播州区的前身是遵义县,新蒲新区未成立之前,所辖乡镇也属遵义县,所以对平正仡佬族乡来说,我并不陌生,甚至还能叫出许多亲戚朋友的名字。故《天渠》的公映一下子就拉近了我心灵的距离。影片中的主人公黄大发从上世纪60年代起,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历时36年,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深入刻画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党忠诚、决心干事创业的崇高品质。12月3日,在单位的组织下走进了电影院,置身于《天渠》中。

黄大发,2017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并先后荣获“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贵州年份英雄”“全国道德模范”“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见过黄大发的人都说,这是一个朴素而慈祥的老人,没有过多的言语。《天渠》中的主人公几乎就是原型的翻版,让人感到影片就是真实生活的再现。的确如此,故事简单而感人,让我在观看中不知不觉反省自身,深刻认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一、执着就会成功

黄大发一生只为一清渠,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都没有畏惧过,一直不懈努力,最终水到渠成。

二、小事做到极致

修路、修渠在一些人的眼中就是不起眼的事,认为体现不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黄大发修渠,整整坚持了36年,天寒地冻不怕,悬崖绝壁不畏,是典型的“新时代愚公”,但就是这种小事做到极致的精神,成就了他最为辉煌的人生。

三、团结就是力量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集体的力量无穷,黄大发带领群众靠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地凿出了一条“生命之渠。”再一次证明团结就是力量,力量是钢、是铁。

四、信仰就是成功

信仰的力量无坚不摧。黄大发是老支书,是共产党员,他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放在心上。农民吃不上饭了,他夜不能寐,水渠可以说就是他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天路”,最终,他靠坚定不移的信仰完成使命,让当地百姓过上了好日子。

观影《天渠》,给我的启示还有很多,影片中的一幕幕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现实中的黄大发曾这样说“我当时做事的时候没有想到现在,只要家乡改变了,乡亲们吃饱饭了就行。”“这条渠是我要修的,我是主人家,老百姓是帮我干,不是我帮他们干。”敢担当的主人翁精神凸显无遗。

《天渠》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应该是浇灌我们生命的精神之水。“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所说的话,黄大发一生就是这样一锄一锤一脚一步地用普通人的平凡抒写出了他不平凡的人生。忽然,我又想,许多人都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然而,黄大发未必读过。

4、有感于坚持做有价值的事情

有感于坚持做有价值的事情

文/许哥儿

2010年的时候,有一个高中老师在网上找到我,他说他做了一个“励志网”,希望能与我的个人博客互换一个友情链接。由于常常遇到这种情况,所以在对他的“励志网”送了一个ip后,我婉言拒绝了链接的请求。

出于行业的敏感,我紧接着对他的网站及他网站的关键词“励志”做了一下分析,当时这个词以及这个词相关的长尾关键词,在百度竞争都非常激烈,而他的这个“励志网”虽然已经被收录,但却几乎还没有任何排名,而且他的网站是用asp博客程序z-blog做的,似乎注定就做不大,因此我按照以往的经验,在当时就对这个网站判了“死刑”。

2011年的某一天,我在整理个人博客的留言时,突然看到了这个高中老师的留言,他留言中的用户名用的依旧是他“励志网”的网站名,我惊讶于他的突然出现,并在好奇心下又重新访问了一下他的网站,此时他的网站已有上千篇文章了,我更惊讶地发现,他的网站排名惊人地高。

在写这篇博客的时候,我依然能看到,他的网站仍坚持每天更新,网站的排名也依然惊人地高。在过去与他交流时,他就曾透漏过他“成功”的原因,他说他是一名高三班主任,每天都会从网上搜集、整理一些励志的名言、故事等,然后在他的网站发布出来,让他的学生看,并以此激励他的学生。

或许他是一名受学生敬爱的好老师,但是他坚持做的他认为对学生有价值的事情的态度,令人钦佩,而且他所坚持做的,也正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类似的,还有一位中学老师办的“左岸读书”网,他的“成功”也是坚持做有价值的事情。

此后以来,接触到了更多人,也看到了更多的成功故事,但每每看到一些所谓的成功人物传记,总会想到一次词——“坚持做有价值的事情”。

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思考,什么才叫“有价值”,能赚钱的吗?能历练自己的吗?能吸引眼球的吗?

在思考了众多的“案例”后,慢慢推敲出,“有价值”的关键前提,不就是所谓“价值”吗?那什么是“价值”呢?

分为两种,一是让自己有价值,诸如学习上的进步、收入上的提高、工作中的提升以及思想上的进步等等个人的收获;另一个是让用户有价值,让用户通过你的产品,收获满足、喜悦、利益及希望,然后可以打动用户,让用户认识你、接纳你,甚至会主动宣传。

始终相信,只有别人认为你有价值的时候,你才真正地有价值,而为了让自己有价值,你必须坚持努力,正如有文章“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所言的那样,只有坚持的努力,才能有价值。

我的朋友,你在做或你正在准备做的事情,会是有价值的事情吗?你思考过吗?

有感而发,请坚持做有价值的事情!

小编感悟:

可能很多读者猜出来了,文中说的“励志网”就是网站,那个高中老师就我。这位叫许哥儿的作者如果今天再对网站做一次分析,一定更加吃惊,因为更牛了。说这些不是来炫耀我有多牛逼,因为压根儿我就没有牛逼过,如果说有那么一点值得炫耀,就是一直在坚持。未来他将继续坚持!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