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杀生影评
杀生影评(一)
《杀生》是一部没有拍成功的好电影。它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导演管虎的野心太大了,大到超出了他的驾驭能力。他想要在一部电影里涵盖的东西实在太多,以至于最后呈现出来的只是这些思想的碎片,转换成各类隐喻散落于影片各处。《杀生》的这些隐喻为影评人提供了大量的阐释空间,让他们可以长篇大论地尽情挥洒,释放解读的热情,但是却没有给普通观众带来一个好的故事,以满足促使他们走进电影院的基本冲动。
管虎从处女作《头发乱了》开始,就毫不掩饰地宣告了自己在电影上的野心:对束缚人心的庸常现实的批判、对生命意义的追索、对荒谬历史的诘问……但从这部片子开始也暴露了自己的缺陷:缺乏驾驭这种野心的能力。他似乎缺乏把自己巨大的想法,转换成一个完整故事的能力,只能在影片中用一些彼此之间毫无逻辑可言的生活片段,建构起一个支离破碎的故事:从乐队排演的旧仓库,到女主角在医学院的课堂,再到人潮涌动的北京街头,甚至到主角们记忆中的胡同……正是在这些片段中,管虎把自己对社会的批判转化为摇滚乐中的愤怒,把对历史荒谬性的揭示转换为女主角寻根的失败,把对生命意义的探求转化为男女主角在胡同里和医院过道中没有目的地的狂奔,而衔接这些场景的则是女主角同样缺乏逻辑的、如诗般的内心独白。但这部电影的成功在于,管虎用这些碎片营造出了一种真诚而感人的氛围。尽管这些与青春相关的心理和情感:不安、冲动、迷惘、怀旧、理想主义……早已沦为一种俗套,但在任何时代都会具有动人的力量。
快20年过去了,人到中年的管虎,仍然没有解决他的野心和表达能力的局限之间的矛盾,于是这一矛盾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同样野心勃勃的新作《杀生》之中。管虎一直公开表示,关于《杀生》,观众感到的是什么,那就是什么。但他同时又在电影海报上予以提示“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相”、“心由境生”。可见,这两句话其实就是导演的重点所在。《杀生》的主角是黄渤饰演的农民牛结实,为了揭示这两个平行的主题,管虎分别引入了两位叙述者:任达华饰演的外来医生和苏有朋饰演的本地人牛医生。
在任达华叙述的故事里,牛结实的举动可以有两种理解。从村民也就是世俗社会的角度看,牛结实是一个作恶多端的泼皮无赖,他白吃白拿、调戏妇女、掘人祖坟、玷污圣水、偷窥人家房事、在饮用水里乱撒春药……严重扰乱了长寿镇的正常秩序。但在任达华这个外来医生眼里,牛结实是一个反抗社会束缚的“狂人”,他将内心的善良、生命的激情以及对自由的渴望,以一种怪诞的、世俗社会不能容忍的方式表现出来,他变成了自由与生命力的化身。在这一点上,《杀生》延续着《头发乱了》的主题,只是农民牛结实相对于女大学生叶彤,少了思想层面的纠结,却多了能产生实际效果的行动力。而这种行动力对于社会来说则是破坏性的,于是,人们群起而欲将牛结实除去,鲁迅的《狂人日记》似乎也同时浮现了。
但就是这么一个故事,管虎似乎也没有办法把它说好。打破现在与过去的时间区隔,在过去与现时之间不断穿梭的叙述方式,放在30年前,当然是一种创新,但在先锋文学已经过去很久的21世纪,在一部电影中,导演还玩弄这样的叙事花招,是不是有些过时了呢?而更关键的问题在于,就这个故事本身来讲,完全没有这么折腾的必要。影评现实与历史交替呈现,往往是为了表明两者之间的互渗关系,但是在牛结实死后,医生背着他的尸体重新造访长寿镇,除了刚开始人们误以为他又活着回来了,因此引起一阵不必要的恐慌外,牛结实这个以前人们烦恼的“中心”,在其死后似乎就从人们的生活中被完全摈除了。既然形式没有获得内容上的支撑,那就只能沦为毫无意义的空壳。管虎背负着这副花哨的皮囊,把一个故事讲得四分五裂,制造出观众理解上的障碍。
但也正是在这些碎片化的故事中,管虎可以任意设置隐喻。把他所有关于社会、关于生命、关于人与人的关系、关于世界、关于意义……关于一切宏大主题的模糊概念统统设置在点到为止的隐喻中,解读与阐释的任务都交给具有哲学家头脑的影评人。“《杀生》是一部多义性的电影,不同的人从中看到不同的东西”,管虎从一开始就在诱惑那些自以为高明的影评人,诱惑他们把他自己用影像说不明白的东西都讲出来。这是管虎的狡诈,也是他驾驭不了自己野心的无奈。
而在苏有朋扮演的牛医生的故事里,主要讲述了牛结实如何走向死亡的故事。这部分围绕牛医生团结村民编造谎言的计谋如何实现,又是如何把牛结实一步步逼向死亡的深渊而展开。当牛结实面对村民个体作战,当戕害的势力只是分散的时候,他是不可战胜的;但是当这些势力聚合起来变成一种统一的力量,变成一种生存的整体境况时,再强大的心也会崩溃。因为这时他面对的不是一个有形的战斗对象,而是一种无处不在,但是又无法捉摸的庞然大物,包围着你,但当你挥拳的时候,击中的只有空气,这就是鲁迅所说的“无物之阵”。但由于此处的叙事者是牛医生,在这个限制的视角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牛结实如何身处谎言的包围,在自我怀疑的深渊中越陷越深,以至无法自拔,但是我们看不到牛结实走向死亡时的感受,看不到他在受困于这个众人摆下的“无物之阵”时的无奈,我们只能从黄渤时时仰望天空的眼神,看到他对世界的眷恋;从他把奏着“祝你生日快乐”的音乐盒放在棺材上,感受到他对生命的不舍。当然,管虎还采取了一种最直白的方式,用反复出现的“心由境生”四个大字,告诉观众牛结实的死因。在这些散落一地的隐喻中,管虎实现着他思想家和哲学家的梦想。
当马寡妇抱着牛结实的孩子走出大山的时候,长寿镇的天空开始坍塌。这个孩子的自由是牛结实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他掮住了黑暗的闸门,把儿子放到了光明的外面。到最后,鲁迅的幽灵仍盘旋在管虎的意识中——“救救孩子”。
杀生影评(二)
文/梁恺
昨天看了管虎的《杀生》。影片一如既往地贴着带有“管虎作品”标签的黑色、震撼与张力,充满了对于人性与社会的审视与思考。
影片的风格依然是粗粝有力的,整部影片中处处充斥着苍老与丑陋:从不断发生山崩和地震的小镇,到一个个灰头土脸的村民,再到满脸皱纹或雀斑龅牙的一干老少男女。除了余男后背的裸体,你几乎看不到什么“美”的东西——而她还是个本应被溺死的寡妇。这种粗粝与丑陋恰恰也是导演力求表现的一种质感,即在一个这样的以年龄为最高gdp的“长寿镇”里,“青春”、“美”和“欲望”是否还有合法存在的空间呢?
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情节上的巨大转折(对管虎来说,这种出人意料的情节设置显然只是“叙述”的一部分,或者说是实现“故事性”或“商业性”的一个必备环节,其背后潜藏了更重要的“管虎式内核”),而是片中时刻不忘的每一个细节的隐喻。这些隐喻隐蔽而又精妙,时刻映照出古老并且正在上演着的现实,让每一个经历过类似现实的观者在看完后能有所思索。可以说这部影片除了一些必要得不能再精简的商业元素,剩下的就是一部由象征、符号和隐喻构成的民族寓言。当詹明信提出“民族寓言(国族寓言nationalallegory)”时,主要将其界定为后进入现代化(第三世界)的国家或民族的一个特定现象;从《杀生》里,我们不难看出像《让子弹飞》那样对于第三世界革命的时代性的暗示,但是管虎这次超越了单一民族的范畴,甚至可以说把解剖的手术刀对准了整个人类的历史和困境——当然我承认,有些民族和人群在这种困境里陷得特别深。
下面我就说几个给我印象比较深的细节,并且做一下个人的解读。
首先,影片的开头是一个纯粹想吸引人眼球的情节。但实际上我刚看到黄渤从麻袋里露出头来就觉得很狗血:一个人被打了那么多棍子,扔下百十米的悬崖,又被车碾,连块青都没有?但影片看到后来才渐渐理解,这种设置其实只是情节上的噱头而已——你总不能要求卡夫卡去花太多功夫描写吃喝拉撒吧?——艺术应该只负责发现和展示最高的“真实”。但是至少这样的一个开头紧紧抓住了观众的眼球,而且这个插叙式的设计为后来的叙事增添了一定的商业化原素。
其次,关于长寿镇的诸多隐喻。
1.长寿。长寿镇可以说是十分贫穷:贫瘠的地貌,险恶的自然环境,灰头土脸的镇民。但就是这样一个镇子,却因为盛产“寿星”而远近闻名。乡长(记不太清了,也许是县长)家里那张布满灰尘的“百寿图”就凝聚着这个镇所有的好名声。年龄(数字)可以说就是这里最漂亮的gdp。当然,反过来说也成立,即gdp其实不过是一个“好看不好吃”的数字——为了打破长寿(数字化)的纪录,祖爷爷要在身上插满各种管子,努力地在死之前多挣扎上几个时辰。另外,镇子里说话最有分量的人都是老人,这个情节设计恰恰讽刺了“老人政治”——长寿镇最自以为傲的东西,并且也为整个镇子麻木、无能、老态龙钟、几乎停滞的氛围做了很好的铺垫。
2.寡妇。片中的寡妇是个哑巴,但是在这样一部“审丑”的片子里,她拥有令人惊羡的肉体。正是这样一个存在,使得她与大多数镇民的衰老、“正常”与循规蹈矩形成了鲜明对比。寡妇年轻美艳,但是却不得不面对被殉葬的命运。这一方面是由于镇里的习俗,另一方面是否也与她的“哑”有关?当一个人无法像其他人一样发出自己的声音时,也往往意味着她失去了为自己选择生活的权力。这一关于“哑”的隐喻不得不让人联想到言论自由与保障公民表达意见的权利。当一个人无法正常地表达时,她的生命如何被尊重?无论是专制社会还是民主社会,这样的问题都一直存在,只是涉及的对象和程度不同罢了。在本片里,管虎很“仗义”地设置了一个“英雄救美”的情节,让牛结实救下了险些溺亡的寡妇。而且当寡妇的裸体面对那些侮辱她的村妇时,她真实的肉体是那样的光亮,把其他女人的卑微和粗陋暴露无遗——那一刻,大家都是赤裸的。在影片后半部分,怀孕的寡妇又时刻展现着母性的光辉,同时也让牛结实的死不显得那么悲怆凄凉。可以说这个角色的设置是片子的一大亮点。
3.肉体与性。这是解读本片的一个重要部分。镇子里的肉体符号主要分为这样几种:首先是牛结实这样年轻气盛的“泼皮”,“性”在他那里就是赤裸裸的、大胆的、真诚而不加掩饰的肉欲。其次是寡妇,尽管拥有美艳的形体,但是仍然受镇子里观念的束缚,不敢或不能主动追求性爱,但当受到来自其他同镇女性的侮辱时,她也绝不低头,而且敢于为了牛结实这个肉体上的“丈夫”从精神和身体两方面进行奉献。第三个是幺婶夫妇,一对总在努力圆房却始终要面临不举的夫妻。这对夫妻恰恰是关于长寿镇对个人正常欲望压抑的最好隐喻:当惟老人、惟年龄的统治笼罩在镇子里时,性交和勃起也成了一种奢侈。他们的遭遇也为后来牛结实投放催情药做了最好的注脚,说明了牛结实在多次恶作剧式的偷窥之后决定“帮他们和全村中青年男女一把”。第四个是一个隐含的肉体,即镇中老人衰老的身体。这种衰老除了能换回“好名声”以外,不会给镇子的未来带来更多好处,相反,懦弱、多虑、无能和自我压抑和压抑别人恰恰是这种“长寿”最好的体现。在影片的色调上,管虎从始至终也特意强调一种压抑感,一直到最后一幕的出现。可以说整个长寿镇就是一个垂垂老矣、行将就木的躯体,牛结实的调皮捣蛋是这个“活死人”唯一的生气。
4.孩子。孩子的出现表明了人性当中的天真和尚未被完全驯服并玷染了衰老的真诚。关于孩子的细节,印象较深的有两点:一是说实话的胖孩子。“牛结实,他们都在唬你嘞”这一句话揭穿了皇帝的新衣,但说实话的结果可想而知——被套上脚镣囚禁在地下室。孩子被囚禁的镜头在片中出现了至少两次,这也是对历史和现实的一个莫大讽刺。第二点是众多跟随牛结实玩耍的孩子。他们不害怕牛结实,和牛结实一起撒尿,一起捣乱,一起去医生那里“抄家”。但是他们也害怕。在被告知不能和牛结实玩以及要演戏之后,他们见到牛结实时终于哭了。这哭泣与其说是害怕牛结实,到不如说是害怕“演戏”,害怕父母,害怕于无形扼杀童年与纯真的“长寿镇”。孩子们的真实也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教诲”下慢慢走向苍老。在几千年专制的长河里,当我们意识到童年的早逝时,往往已经无力挽回。
5.两个医生。任达华和苏有朋饰演的两个医生是情节转折的重点。苏有朋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并最终导致了牛结实的死亡;任达华力图寻找真相并且为牛结实完成了最后的救赎。在现实中,这样的人物并不多,但也是必不可少的“红线”式的人物。苏有朋甫一出场的英气与最后狼狈相的对比,充分展示了导演的立场;任达华不仅解开了谜团,最后形象上的转变也完成了对于牛结实精神的继承。尽管长寿镇最后的出殡依旧让我们难以看到改变的影子,但任达华意味深长的一笑却告诉我们希望还在。
6.其他镇民。看似忠厚实则奸诈的肉店老板、一味维护老人秩序、为了“演戏”提前结婚的青年人、3月天大雨中起舞和送葬队伍中表情麻木的青年人、殴打侮辱寡妇的妇女,所有这些都构成了镇民日常状态的肖像。在这里我们并没有看到导演去哭天抢地的谴责“高压统治”“专制”这些抽象的概念,而是展现了类似于鲁迅小说中“黑衣人”这样的群氓,通过表达一种无意识的戕人与自戕,矛头直指几千年的专制文化,富有极强的反思力度和批判性。
7.牛结实。这是一个恶作剧式的人物。在影片开始,我原以为片子会像《让子弹飞》或《鬼子来了》那样讲述一群懦弱的老实人不敢反抗、不知反抗、不会反抗,最后反抗成功的故事,但管虎罗生门似的叙述还是让我有喜出望外之感。正如宣传海报上所说:“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医生的讲述把一个原本公认的受害者瞬间转变成了害人的原凶,这很让我感到些鲁迅《呐喊》的意味。牛结实前半部分的“作恶多端”都在后半部分变成了这潭死水里的微澜,是他的童真和种种恶作剧让镇上有了一丝生气。但这种“生气”显然与长寿镇老迈压抑的氛围格格不入,因此也就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而牛结实主动选择了死亡也显示了他在与镇子的斗争中最终败下阵来。一个“真人”是敌不过众多“假人”和“愚人”的。不过他最后为了孩子而作出的牺牲让我想起了老道格拉斯主演的电影《斯巴达克斯》的最后一幕: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斯巴达克斯牺牲了,但他收获了孩子不再为奴的希望。他是最后的胜利者。在《杀生》中,最长寿的其实是牛结实,因为他的精神没有死,他用自己主动求死的意志换回了理解与新生。
第三,村民的反应。在影片的前半部分我还在感叹镇民的善良与懦弱,居然几十年都不能找到对付这个“泼皮”的办法,还要求助于外援;后半部分却变成了对他们的蔑视与同情,同时也思索着这样的局面到底是个人还是制度造成的。结论是当专制与蒙昧成为习惯时,每个人都在自觉地维护这种状态,并且害怕被主流所抛弃。《浪潮》中描绘的极权主义实验以及阿伦特所说的“平庸的恶”又一次得到了展现。当然,我相信除了牛结实、寡妇和孩子,镇上还一定有不甘于在这种窒息氛围中被扼杀的人,但是他们的声音太微弱,而且还一再遭到威胁,比如牛医生说“不会演就闭嘴!”。在我们的这片土地上,这种“不会演就闭嘴”的闹剧一再重复上演,可悲的是我们还习以为常,直到最后终于学会了主动“闭嘴”。
影片看完,我也听完了一个叛逆者寓言般的叙述;这叙述,曾经来自鲁迅,曾经来自北岛,曾经来自王小波,在这次的109分钟里,一个令人有些意外的结局来自黄渤和他背后的管虎,也来自于几千年的历史和绵延着的现代,更来自于一颗颗蒙昧而不自知的心。如果说房龙的《宽容》带着一种对人性冒险精神的赞叹和褒扬的话,《杀生》则更像是对人性内心深处的愚蒙与衰老的一种绝望的反叛:尽管反叛,但已绝望;尽管绝望,仍要反叛——先于时代走出丛林的英雄都是异端——人生的悲剧性与伟大也正在于此。所有的喜剧都是梦,所有的悲剧都是寓言——至于悲喜剧,我想,那就是“现实”。
杀生影评(三)
在大陆电影中,本部影片从内容、风格、镜头、寓意等角度看都是一部奇葩,可谓中国式cult片。它令人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希望。
本片讲述了乡村医生来到一个古镇治疗治疗传染病,却因男主角的死开启“犯罪现场调查”。()首先此片有悬疑、惊悚的基因,男主角因何而死是贯彻整部电影的主线,通过村民讲述、小男孩揭秘和医生自我推理等逐渐揭示了男主角的生前全貌:一位与古镇格格不入的小恶霸,屡次破坏镇规,遭镇里人痛恨。在留洋医生的指引下,村民开始了对男主角的集体谋杀。其次,本片有cult基因,不论镜头快节奏的剪切、穿插叙事的风格、村民宗教式的生活都表现出此片与中国传统电影的格格不入,本片在中国电影的位置,就像男主角在古镇中的角色,仿佛在沉闷的舞台中嘶吼着自己的朋克音乐。再次,本片并不肤浅,男主角手中的钥匙、伴随左右的音乐盒、地震、催情药都藏着小寓意,而古镇的生活状态、男主角的性格行为、集体的“杀生”都藏着大寓意。最后,影片里还有一个爱情故事,无“恶”不做的男主角和险遭集体“杀生”的女主角相爱,男主角用恶霸的方式爱着,女主角用传统的方式回馈。另外说句废话,本片有黄渤的影子,紧张不失调侃,严肃不乏对平淡的戏谑和挑战,除了导演的新意,黄渤的表演是本片另一大看点。
本片的叙事风格最引争议,个人认为导演似乎用力过猛,故事讲得吸引眼球却略显混乱,也许这只是导演个人对电影新风格的大胆尝试,希望在管虎的下部影片中看到同样精彩而更为清晰的故事叙述。
本人臆测:“杀生”是相互的,村民杀了主角的生;究其动机,是主角杀了古镇的生。男主角被杀死的是性命,古镇被杀死的是传统。男主角刀枪不入的身体最终抱病而亡,古镇的传统因一个小流氓、一个本该作为祭品牺牲却活下来的女人(生下男主角的孩子)、一溪“春药”、一个策划杀人的留洋医生而脱离了人性的麻木和唯一“值得称道”的善良。最终,随着巨石的滚落一切消失在茫茫的时空中。
2、影评
影评(一)
——《干娘》影评
在星美国际影城上映的国产影片《干娘》,让观众感动的潸然泪下。在北京这十多年,我有很久没有再看到过反映农村题材的电影了,今天看了电影《干娘》之后,让我不由回忆起儿时的生活,回忆起自己的母亲来!尽管我迟迟快三年不敢写《咱爹咱娘》的第二篇章,但是我对母亲的那份怀念和深爱却始终没有变。《干娘》片中的场景是那么的陌生而又熟悉,乡村的生活仿佛一下子又回到眼前,回到了母亲的身边,以往的片段无法再追忆,失去的也不会再回来,安然无恙的时候,我们才懂得什么是感动和珍惜了。
《干娘》是由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内蒙古兴和县政府投资拍摄的电影,导演师跃并没用什么夸张的镜头迎合观众,甚至直接平铺直叙的来讲述这个几近俗套的故事:故事主要围绕着两位没有血缘关系的妇女结为姐妹,对方由于临终前把两个无亲无故的孩子托付给了姐姐夏玉莲。玉莲为了这一句承诺,把两个孩子收养并培育成大学博士生。但她却由于常年的操劳过度营养不良,积劳成疾,她患上了胃癌。临终之时,她还不让正在考博士的干儿干女回家看望,当双双成为博士的小虎和小莉回家向干娘报喜时却看到了挂在墙上的裹着黑纱的干娘的遗像,兄妹二人跪倒遗像前痛哭失声。
其实《干娘》的故事情节就是这么简单,简单的甚至有点俗气!没有什么大气的场景和画面,镜头来回对准干娘豆腐坊磨豆腐的情形、崎岖的山路、轻冷的小镇、热情的村长、同情的储蓄员等等。主演王亚军和王刚出色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尤其夏玉莲的扮演者王亚军,将干娘的角色演绎到了实处,让观众觉得这根本不是电影,而是身边的实实在在的生活,但正是这实实在在、平实而简单的生活往往更令人感动。
《干娘》是2006年1月获取公益许可证的影片,但是这样的影片在大城市放映,也多少给生活在都市的年轻人一次洗礼,因为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是无法感受到这样的生活场景和生活的窘迫,更甚至是无法想象。其实那些从农村考学到大城市的莘莘学子们,对这些耳熟能详的生活已经习以为常了,在这种“习以为常”的生活环境中,他们变得比城市里的孩子更懂事,更成熟。
影片中,干娘是一位连个鸡蛋都舍不得吃的母亲,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所留下的遗产是那块儿八毛的钞票,正是这点滴积累的积蓄,让小虎和小莉双双成为了博士。孩子出息了,还没有来得及报答干娘的时候,干娘却撒手人寰,当小虎和小莉回家向干娘报喜的时候,却看到了挂在墙上的裹着黑纱的干娘的遗像。说实话电影看到这里的时候,也是电影该结束了时候,这让我常常想起那些出门在外的为了生计忙碌的人们,他们由于工作或学习等种种原因不能回家探望自己的父母和亲人,但当一旦失去的时候,才为生活的种种不如意的借口所愧疚了自己的父母和亲人。其实,我们明明知道这点却做不到的时候,这是多么的可悲啊。
《干娘》,一个平淡的不能再平淡的故事,却折射出干娘的勤劳而艰辛的一生!干娘的一生是那么的短暂,干娘的爱是那么的无私和博大!干娘是伟大的,正是母爱的这种默默无闻和无私,才使得干娘在平淡朴实的生活中显得那么的伟大和不平凡。
影评(二)
——《杀生》影评
《杀生》的海报上写的是: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与其说这是本片的主题,不如说是这部个性张扬电影对于大众惴惴不安的观影提醒和总结:其过份繁复、极致癫狂、主流意识之外的非线性、多角度的故事能否让观众梳理出欣赏的主线和快感?万一它实在有high到不知所云的危险,至少还有这句话来道明主旨与价值观。
但《杀生》是不是只意味深长了“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这一点?或者,是再次重申了“为恶有罚恶有恶报”的终极传统价值观,又可能,是申诉了被主流集体悄然扼杀的反制度个体那戏剧式的宿命?总之,这个黑色又喜感的故事以其本身的多意性表达了世界的多意性,寓意了每个人生存方式和看待问题的多角度冲撞,在管虎尽皆癫狂的镜头语言下,电影也意味深长的碎片化了。
和《斗牛》一样,《杀生》的故事背景也是在民国封闭安静的小镇,同样是几近架空的时代和风格舞台式的取景,用湿润的四川山区来贴合影片本身的阴郁,而男主角黄渤饰演的牛结实则更是极端符号化的,他的一切夸张行为都是为了浓缩其反制度、反权威、反主流的个体元素。观众可以看到的是一个烦死人的市井无赖,在平安、祥和又无比团结的封闭小镇里一石激起千层浪,偷窥夫妻做爱、给百岁老人喝酒、偷邻居的东西、抢人家的寡妇、粗暴的欺负小孩,到处惹是生非肆无忌惮,让整整一镇子人都恨得牙根痒痒。
这种个体角色对于同样被符号为社会化的小镇群体而言是异己的存在,电影也特意强调了牛结实父亲就是外来者的身份,某种程度更做实了他宿命性的突兀。所以,或者我们再把牛结实的身份和性质放大到宏观视野里,那他无疑代表的是质疑传统的无政府者,浑身上下抖搂的都是粗砾而张扬的肆无忌惮和自由主义。
而《杀生》的故事就是一场对这种逆端和异己实施驯服+扼杀的死亡设计故事,影片在混乱的开头之后,以另一个外来者任达华充满疑问的视角切入,围观了这个封闭小镇的压抑固执,铺垫抛出了此处略显传统和神秘的不可为人言,进而一步步还原和提炼出牛结实在这里的成长往事,尽管这个段落是欢脱荒诞又充满黑色幽默的,但牛结实一个人对抗、质疑整个群体的宿命悲剧感还是通过他几乎是盲目的癫狂表达出来了,他的没心没肺和毫无逻辑映衬的是长寿镇整体群像的传统、规律、平静自律乃至自抑,管虎对于群像部分的描写同样是黑色欢脱又幽默的,那些鲜生活脱的各怀鬼胎们其实也活得很荒诞,道姑头和老公做爱被偷窥时龇牙咧嘴,百岁老头喝着白酒断气却急不可待,痴傻小孩不合时宜的实话实说、卖肉大叔怕事下的愚蠢毒辣,但无论众生的个性如何,他们在表面都坚持、认可和贯彻着传统的价值观,维护着许多似是而非又光怪陆离的传统:努力出产百岁以上的老人,并以此为最高荣誉和任务,让年轻的寡妇陪葬死去的老者等等。这些仿佛不合理在群体行为下被合理化的贯彻,甚至得以制度和纪律化。
可牛结实貌似盲目的惹是生非却混乱了传统、打破了规则,甚至破坏了宁静,也带来了村民的集体憎恶,这让后半段人们集体除之而后快有了充分的铺垫和理由,于是当苏有朋这个角色出现后,《杀生》正式进入了不寒而栗的迷局推理,他带领群体完成了一场集体洗脑式的杀人计划:别样态度与目光组成了令牛结实自我怀疑的氛围、转换的烈酒摧毁着其生理上的强悍、而最后雨中的狂欢则仿佛是仪式性的洗礼,这所有的过程推进是故事性布局与推理,但同样也是带有符号隐喻感的。
从某个角度讲,此番“杀生”是柔和的、细腻的、团结的,甚至充满牺牲的(镇长因此阵亡),因而看起来是场宗教式的救赎,对于罪的惩治和教诲,对于野性的驯服,如同孙猴子被佛祖降服的过程。但从另个方面来看,这场群体性施暴中诽谤攻心的阴暗感、精细缜密的计划性,堂而皇之的虚伪度,让它又像是众口铄金和铲除异己的隐喻化处理。任达华在最终破局之时,也用一句“您看事情会不会是这样的”传递出了对牛结实这个反制度个体的再鉴定和认同,他给老头喝酒让对方临死而乐,他强抢寡妇是救命与真爱,他使用催情剂戏弄全村带来了生命,还可以被看作荡漾了情欲、自在了空气。无论你认为这是解释或者洗白,但很多时候,世界就是如此多意的,对错也因角度性不同而并非绝对,这世界上,有多少人用自己立场去评点和孤立他人,有多少人犬儒主义的去追随主流寻求庇护?这场杀生也可以被认为是:来自外界充满生机和自我的价值观因被认定野蛮和突兀而遭致集体扼杀,这个尖刻与讽刺的局面,几乎聚合和意味了所有普遍意义上常发常新的社会性悲剧。
总体来讲,《杀生》是部形式感和傲慢感都达到极端的作品,它采用了密室杀人式的惊悚推理做包装、含混、多角+多线穿插做叙事模式、魔幻现实主义的荒诞夸张作为风格,最终在高度浓缩的夸张人物符号身上传达了社会意义层面上的隐喻:关于反制度的个体与高传统群体在社会纬度上的对峙,关于多意性世界在几种价值观和角度下的被争议和被传达。尽管《杀生》的结尾小心翼翼的用煽情表露了慈悲的传统关怀,但这还是一个残酷的故事,管虎对于来自人性之初的恶劣并不是身处高位的分析、抨击和批判,他用“爱谁谁”的态度让观众和自己都浸泡和投入进了极具争议的气氛,手段是凌厉利落的,态度是戏谑嘲弄的,其实最终也是无奈的。
每个人都是对抗他人的异己,每个人都是扼杀异己的凶手——我们都逃不出《杀生》这场浓缩了争议与对抗的黑色寓言,电影的最后,整个镇子的人身着黑色的披风齐整而悲怆的对天嘶吼,地动山摇,仿佛这世界有什么在被动摇、被质问、被哀悼,但又仿佛,最终,什么也没发生。
影评(三)
——《观音山》影评
中国没有成型的艺术院线,所以拍艺术片如果不想成为纯粹的艺术殉道者,就只能一方面苦大仇深地去国外电影节走红毯,一方面打扮得花枝招展地迎合内地电影观众,然后经历鲜花与烂番茄的冰火两重天,《观音山》也不能免俗。范冰冰藉此片在东京电影节封后,她在片中舌吻同性的情节也成为影片最大的炒作点,以至于看电影之前我还以为这一部女版的《蓝宇》。这如同让一个良家少妇要打扮成风尘女色诱观众一样,我觉得这是挺悲哀的一件事。其实《观音山》的戏核是在张艾嘉扮演的常月琴的身上,而对范冰冰角色的突出导致了影片在视角和着力点上的顾此失彼,这是挺遗憾的一件事。这也许不是创作者的错,只能归咎于在中国电影畸形的市场化浪潮的裹挟下,中国的艺术电影只能这样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像鸡毛一样飞着。
《观音山》是一部走心的电影,而且走得很沉重,这种沉重跟《唐山大地震》那样的泪弹不一样,它始终不给你宣泄情感的机会,沉重得令人绝望。影片中的人物一直在失去,失去尊严,失去工作,失去亲人,失去偶像……地震废墟上破败庙宇中观音像的再塑金身,隐喻着一个民族的信仰重建,常月琴被丧子之痛啮噬的心与三个年轻人残酷青春的走近,流淌着世俗的温暖和包容,但所有的这一切都不能阻止死亡之吻的诱惑。这如同现实版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如果人生沦落于寒冷的冬夜,靠火柴取暖是一件很令人绝望的事情,因为你所经历的不过是周而复始的希望破灭而已。()影片最后,常月琴说:“孤独是暂时的,在一起是永恒的。”而这是永恒是只有在天堂才能实现的。江南、丁波、肥皂三人满脸迷惘地仰躺在火车上,火车穿过隧道,阳光下的景象因曝光过度而显得失真,随即火车又进入下一个隧道,黑暗中,身后的光明逐渐远去缩小为一个飘忽的圆点,而在火车即将走出黑暗拥抱光明之际,影片戛然而止。这个无路可逃的结局,往小了说是垮掉的一代迷惘青春的缩影,往大了说是一个丧失了信仰的民族在黑暗中踽踽前行的悲剧宿命。在火柴与天堂之间,所能期待的,只能是浴火重生的凤凰涅槃。影片这种对现实的关照方式让我震惊,也感佩于创作者的勇气。
《观音山》是导演李玉与范冰冰的第二次合作,第一部是因涉嫌色情而遭禁映的《苹果》,而《观音山》暗含的反社会的阴暗基调比《苹果》更甚。范冰冰其实一直是个很努力的演员,她的努力缘于不甘心做花瓶的企图,所以她顶着偶像明星的光环却几次出现在文艺片制作中。其实在《观音山》中范冰冰的角色虽然戏份重,但人物刻画并不出色,基本都是外在属性的展现,而且她搭救肥皂和劝诫酗酒的父亲两个展现个性的重场戏都是采用自残的方式,在叙事上显得很重复。相比之下张艾嘉的角色则有着更加完整的性格命运展现,张艾嘉在表演上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控制力,尽量在外形和心理上去接近这个与自己生活很有距离的内地落魄戏曲演员的角色。但即使是一个执着的母亲,已经历经一年的伤痛对其身心的杀伤力到底能否达到影片所预期和展现的摧毁程度,这是让我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的,如果确实有,则剧力还显不足。于是影片最终走进了我的心里,但人物并没有真正打动我。而且让我遗憾的一点是,在这部电影中我依旧看不到正常状态下生存的中国人。现在内地现代题材中的电影人物,不是主旋律电影中的伟光正,就是都市时尚剧中如打了鸡血般的红男绿女,而文艺片中则充斥着被社会边缘化的扭曲人格,而如《三峡好人》中那样走下银幕就能消失在人群中,不矫饰不伪善不装逼的人物,我好久没有见到了。
《观音山》值得称道的一点是李玉对影片场面调度的想象力,全片基本上采用手持摄影,而摄影机和演员精到的走位让影片在狂放的风格下体现出准确的镜头表意系统,例如三个年轻人到常月琴家租房子时镜头中所带出的那种局促和压迫感,更能让观众在感官上体会到剧中人的隔膜和心理不适。但影片让我觉得有点崩溃的在于其被刻意拔高的精英姿态和悲悯情怀,过分执着于贩卖所谓的禅意和哲理,而且最后的收官阶段只能用大段的论道式对话来解释关于生死的主题。创作者有很强的表达欲望是好的,但这种欲望应该隐藏在镜头背后,而不是将自己的思考直白地借人物之口加诸观众。对于文艺片观众来说,电影只是思考的载体而不是思考的结果,适当的留白不仅是对观众的尊重,也是给自己藏拙,即使是伯格曼、安东尼奥尼、库布里克这样的大师,也没有直接在电影里跟观众讨论人生哲学的。
3、毒战影评
毒战影评(一)
杜琪峰是香港电影最后一位大佬,他是银河映像的“红棍”;韦家辉则是个军师,是银河映像的“白纸扇”。银河映像自96年成立以来,宿命论的基调、浓郁的实验色彩、冰冷刺骨的影像、峰回路转的情节,成为银河映像的风格代表。立足于本土,聚焦边缘,黑色气息,充满宿命的味道同时又有希望的前程,也就是以杜、韦二人为代表银河团队的根本。在香港电影北上内地的10年大潮里,杜琪峰都在苦苦固守香港。此次《毒战》在内地公映,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银河警匪片第一次涉足内地题材。对于杜琪峰而言,他不仅仅北上的淘金大军的一员,这也是一次特殊的“北伐战役”——就像17年前,银河映像成立伊始,他们要在一个全新、困难重重的环境下摸索,如何将这类商业题材和个性风格化完美统一。
比起以往的银河映像出品的警匪片,《毒战》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不同之处在于片中并没有杜琪峰惯用的风格化元素,如人物站位式调度、高反差的灯光、镜头内外节奏的对比、人物造型特写,这些烘托气氛的元素统统没有了。电影很常规,无论是街头枪战和谈判交易的片段,嘈杂的街头不再阴郁,平缓的自然光有悖冷峻,看不出银河的半点风格,没有了气氛,只有写实。
而《毒战》终究与银河映像有共通之处,针对相对的双雄对峙,双方不同人物的各司其职,这些都是典型的银河风格。举个例子,钟汉良与李光洁饰演的两名警察,他们的职责就是驱车跟踪,从头到尾几乎没有下车,停车之后立刻街边小便,这就是典型的银河风格,群戏中的人物无论主配角都特点鲜明,可以参见《暗战》中许绍雄和《ptu》中的黄浩然。结尾多条线索交汇一处,引出了本片最为精彩的段落,是那么的突如其来,如《非常突然》那般,又是典型银河宿命论。
《毒战》并不是一部很具有银河映像风格的电影,但处处却体现了银河的标签。
而本片真正的特质,就是反传统、反类型化。在以往的香港电影中,无论正邪双方都充满了兄弟义气,比如《英雄本色》和《龙虎风云》。过去港产片的黑帮是这样的,洪兴的陈浩南,东星的乌鸦,和联胜的jimmy仔,《枪火》里的阿鬼。他们要么够帅,要么够狠,要么有钱,要么有心计,而在本片中这一切都没有了。片中所有重义气的全都突入齐来的死亡,反倒是最没有义气的能够活到最后。而香港黑帮呢?以林雪为代表的七人组,是何等狼狈,各个光杆司令,要什么没什么,而作威作福的蔡振标和蔡永昌,反倒是七人的傀儡。对比传统港产片,又是何等讽刺呢?
《毒战》的格局,让人想起了上一部作品《夺命金》,香港黑帮们各个灰头土脸,连小弟的保释金都承担不起,时代已经不是原来的时代,所以过往的原则统统作废。《毒战》最具义气的代表是谁?大聋小聋,号称“喋血双聋”,集胆魄于智慧一身,更有重型火力在手,单枪匹马杀出一条血路,像极了以往香港电影中的义气英雄、小马哥、李修贤,可他们却是聋子,一个更大的讽刺。
古天乐的角色,可以说是所有港片中从未出现的,他从头到尾不停的在出卖别人,只求自保,杜琪峰、韦家辉在访谈中就说过:电影来就像探讨一下人心到底有多坏。古天乐放弃了自己原则,只为生存,就像港产片放弃了自己的特质而转投内地一样。而以孙红雷为代表的警察,他们不再高大全,不再脸谱化,也会死亡,也会困倦,也会失败,表面上塑造了警察“有血有肉”的形象,实则也是放弃了自己的传统的“原则”。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细节,在开场不久后孙红雷审讯古天乐的情节,摄像机特别给出了桌上“刑讯逼供”的字样,要知道这些警察修理嫌犯的情节在港产片中很常见。可等到镜头移位时才发现,原来是“禁止刑讯逼供”,意图明显,你香港电影玩的那套,在换了地方之后也就玩不转了。
在一个崭新的时代中,坚持过往的原则,换来的就是固守陈规的失败,戏里戏外的宿命论,这是《毒战》中的反传统意义,也是杜、韦二人电影作品中反英雄和英雄主义并存的类型化体现,也暗喻了香港电影“北上”所面临的态势。
而杜琪峰韦家辉再度联手的《毒战》也证明了,“北上”并不意味着港片对内地的妥协,也不代表港片已死,他们用自己的方式适应了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这就是突破,也为未来警匪题材电影找准了新的航线。
毒战影评(二)
自古以来,正义与邪恶便不可两立,《毒战》取材自真实案例,讲述了缉毒警察深入狼穴,在短短3天时间内完成了一场惊天奇袭,歼灭一个特大贩毒集团的故事,并由此塑造了一群执掌正义之剑的缉毒警察。首度接手内地题材便涉及缉毒这样既敏感而又严峻的题材,即便是以场面调度和凝练风格独步华语影坛的警匪片专家杜琪峰也不敢怠慢,与编剧搭档韦家辉经过大量深入的调访和素材收集,历经三年筹备,先后转战天津、珠海等多地实景拍摄,才打造出一部绝无半点夸张和卖弄,却又极度震撼人心的现实主义警匪大戏。《毒战》虽然也是集合了犯罪、悬疑、动作等多重商业元素,却并不是像好莱坞的《007》、《虎胆龙威》等著名系列一样打造超现实的特工童话,也不是像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华语警匪片一样追求动作刺激,而是扎根于现实,努力刻画出最真实的中国警察形象。
孙红雷饰演的张雷队长,黄奕饰演的小贝,高云翔饰演的小祥,钟汉良、李光洁饰演的外地缉毒警察,他们有血有肉,有丰沛的感情,对缉毒事业拥有无限的热忱,用生命展现着中国警察的工作、生活状态与精神世界。他们忠于职守,跟踪运毒车,可以两天两夜不眠不食,连上卫生间的时间都没有,当镜头扫过车座旁一瓶装满黄色液体的矿泉水瓶,观众除了会心的一笑,也会被勾起心底由衷的敬意和怜惜;他们拥有过人的机智,也拥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张队乔装成毒贩,先后与哈哈哥与昌哥接头,为了获得对方的信任,钓出幕后更大的黑手,他当场吸毒,第一次是假吸,用精彩的表演打消了哈哈哥的疑虑,第二次却是意料之外,形势所迫,不得不吸食昌哥敬上的高纯度毒品,张队吸完之后的痛苦令观众触目惊心,揭示了毒品危害的同时,也充分注解了缉毒工作的危险性质。
他们依法办案,古天乐饰演的香港制毒蔡添明意外落网后,张队没有使用武力或证据使其就范,而是运用智慧和经验使对方得到戴罪立功的机会;而在影片高潮部分的街头围捕段落中,蔡添明已经丧心病狂地杀害了多名警察,张队仍然抑制住巨大的愤怒,没有开枪射杀这个已经举手投降的对手。这些可歌可泣又极具真实感的情节,使《毒战》保留了银河映像艺术风格的同时,也完成了一次写实主义与商业警匪片的完美结合。
正可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与英雄警察们的浩然正气形成鲜明对比,影片中毒贩们在魔道中失去了灵魂,惶惶不可终日,枉费心机犹作困兽之斗,却无力改变不了被消灭的结局,影片对于毒贩的塑造也是层次分明,人体运毒者为利益变成毒品集团利益链最未端的牺牲品,凶悍狡猾如大聋、小聋兄弟即便能侥幸逃脱一次,最终也难逃横尸街头的下场,如蔡添明这样的制毒高手,也曾自食“毒果”,经历毒锅炉爆炸、妻子当场死亡,还有香港贩毒集团,任凭是怎样组织紧密,小心翼翼,却也只能在贪婪的驱使下蠢蠢欲动,不知不觉间露出了毒蛇的七寸。
毒战影评(三)
导演杜琪峰为内地毒枭量身打造的警匪电影《毒战》,低调凶猛简单粗暴。它没有那么多啰嗦的前缀,也没有大量的花招式,更多的精力用在讲故事本身。比起《夺命金》还有黑帮介入,《毒战》中的角色更像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普通人。环境粗糙的客运大巴车、酒后驾车撞入饭店的倒霉司机、“身残志坚”的聋哑人、“灰头土脸”随处可见的警察叔叔。()然而,那些自以为遥不可及的社会新闻每天都发生在我们周围。
以前在香港“层出不穷”的涉毒警匪剧情,因为杜琪峰转投内地,也开始发生在津海(天津、珠海)地带。作为香港影坛生产力旺盛别具一格的战神级人物,杜琪峰这个外地人拍内地,比内地人拍内地拍得更加通透刺骨。尽管我们每天看的社会新闻,比目前电影审查底线底出无数条歌舞伎町,但电影审查一直在情绪不稳的尽职尽责。《毒战》中所有人都死光(最大剧透),与其说是超强推理的犀利收尾,不如说是审查机构携手杜琪峰为观众提供的巨大惊喜。
《毒战》为缉毒警察提供了巨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可卧底、可吸毒、可被杀(警察也会死?这是数位被我剧透后的朋友第一反应)。孙红雷饰演的津海禁毒大队长张雷就像一只老鷹,紧紧盯住涉毒者的死穴,他敏锐、周密、谨慎、刚正不阿,有着一切皆有我掌控的气魄。事实上,整部影片表面看来的确由他主导。他清楚涉毒的敌人是多么凶残,却没有想到涉毒的敌人根本不是人。
《毒战》参赛第6届罗马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时,有媒体报道说louiskoo(古天乐)是杜琪峰风格的最佳诠释者。影片中古天乐饰演的蔡添明可以让我们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很多视他人生命如无物的犯罪分子,这些人在网络上都曾引起热议,更有犯罪学家心理学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蔡添明亦有着人的弱点,他清楚自己的罪,怕死。古天乐的演技就是蔡添明的演技,想要辨别真假,谈何容易。
对于观众来讲,谁都清楚蔡添明绝非省油的灯,戏一定在他身上,但是,如果不是出人意料精明机敏的大小聋对蔡添明的畏惧,谁也不能预想他有多强。尽管略有预想,结局依旧超越人的理解范畴。一个好人的思维方式,永远同步不到蔡添明的频率。蔡添明,不只是毒枭,毒枭亦有人性,他又不能简单用贪婪、凶残、冷血来形容。曾经看过一本小说讲一个人生病后视觉出现问题,从此看他人都是污秽的生命,而污秽的生命在他眼中才完美。蔡添明眼中,人是以怎样的形象存在,这是一个很有嚼头却无法嚼透的问题。
影片的动作、枪战都很精彩,但最精彩的还在于对人性的探寻。
4、电影杀生影评
电影杀生影评(一)
电影《杀生》由管虎导演,黄渤(饰牛结实)、任达华(饰官派医生)、苏有朋(饰本地医生)、余男(饰哑巴马寡妇)。故事发生在四川一个被称为“长寿镇”的小镇,那里与世隔绝、群山环抱,但那里的居民有着循规蹈矩,一成不变的生活,并且每个人都长寿。
牛结实从小调皮捣蛋,害死了苏有朋的父母。长大后成为了村里的混世魔王,扒墙头窃听隐私,耍流氓欺负老人,带坏孩子,买东西不给钱和马寡妇有私情。牛结实的总总恶行,很不得人心,当地居民恨不得将他大卸八块。健壮的牛结实练就了“三头六臂”,既不怕挨打,也不怕谩骂,他总是我行我素。时间久了,村民们也习惯了,他们之间维持着一种平衡。但牛结实在一个无意的恶作剧中将春药放入村里的水源中,引起村民的群p打破了双方的平衡。
镇上居民忍无可忍,于是将苏有朋请回来!在苏有朋的设计下,全村人齐心协力,使用心里暗示的谣言,将健壮如牛的牛结实变成了衰弱垂死之人。本以为牛结实会被谣言杀死,但他发现马寡妇肚中的婴儿有被村民扼杀的危险时,为了自己的孩子,他恢复如初变又变得力壮如牛。最后为了保存自己的骨肉,他服用了村民给的毒药,再离开村庄时,将其所拿的东西一一归还给村民,同时下跪磕头给村民请罪,希望村民不要虐待他的孩子。电影的最后牛结实在孤独中死去,而村民也在大地震中一起消亡。
影片中的任达华(饰官派医生)和牛结实应该代表激进、敢于冲破传统的一方。任达华在影片中不惧怕村民的恐吓,能够在困难重重的条件下,找出牛结实的真正死因。而牛结实的叛逆,不合群,与村民的中规中矩格格不入,必然会受到孤立与排斥。可能导演是想借助影片的人物来讥讽社会现状,向广大观众说明当前社会的改革阻力重重,弄不好改革的结果就和牛结实的命运一样。
看完影片你会发现群体的谎言是非常可怕的,正如戈培尔所说:“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牛结实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没有其他的渠道获得信息,当村民齐心协力给他心里暗示的谎言时,他的心里防线正一步一步被突破,以致最后认定自己确实得了不治之症,正逐渐地走向衰弱。
电影杀生影评(二)
相较于宁浩《黄金大劫案》的嬉笑怒骂,倒是管虎的《杀生》更让我觉得讨喜。这是我看完《杀生》的第二天了,终于有时间静下心来写写,《杀生》不仅仅是杀条生命那么简单。
苏有朋的出场是晚了些,在他未出现前,影片并未给我太大的惊喜,当然并不是说他这次的表演可圈可点,只不过是大反派终于出现,引出很明显的一个寓意:心由境生。环境往往能造就人心,这种通过社会舆论杀人的方式多少带出了点诚意。具体这种类似于所有人一起装作不认识你,让你以为自己失忆的方式可以追溯到多久以前,咱就不追究了,不过很明显牛结实自己是被镇子里居民们的举动吓到了。从原来一个镇里的大刺头、混世魔王,整天高上高下,令人无可奈何,到后来皮肤蜡黄、疑神疑鬼,绝对是哀莫大于心死,一心以为自己真的活不下去了。但如果牛结实就这么被舆论杀死的,也没有看下去的必要了。
影片的后期已经揭示出一点,那个胖娃娃(不记得叫啥了)已经告诉了牛结实其实他根本就没病,是大家伙儿一起联合起来唬他呢,这时候的结实为了孩子,忿然振作,提刀泄愤。舆论对他造成的伤害正在逐渐从他身上剥离,但他还是死了,在与寡妇的对峙中吃下了那包药——不是他死,就是儿亡。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结实无疑把死留给了自己,影评将自身后路断去好换来孩子的新生,结果自然是圆满的,马寡妇带着自己与牛结实的孩子离开了古老的镇子,走向新的地方,这时候影片那个配乐,那个光线,生怕观众不知道他们重获新生似的,整一个“光鲜亮丽”。
不过,故事还没完,牛结实自己拖着那口蓝色的棺材,挨家挨户将过去偷来抢来的东西摆放在各家门口,大家再也无法无动于衷了,自发性地出来给他“送行”,各个眼角噙着泪花,泣不成声。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最开始大家伙儿联合在一起对付他,现在又联合在一起跑过来闹不舍,失去后才知道珍惜?闹了这么久才知道有感情?
其实,这个镇子里的人都是带点愚昧的(苏有朋除外),并没有太多的心机,如果真想解决掉牛结实,在最开始的时候就可以把他操办掉了,什么事情让他们如此顾忌?祖训。无疑,这个镇子象征着那么一个旧的制度,“长寿镇”的称号也是清朝皇帝所赐。他们对长生是心存敬畏的,每次德高望重者的出殡总是那么隆重,众人齐声呐喊是震撼的,对死亡的一种畏惧。而这,也是旧制度的一种呐喊。两次呐喊,两次引发地震,甚至后者直接导致山体崩塌,将镇子湮灭,旧制度注定是会被粉碎的,而牛结实无疑代表了一种新思想新制度的诞生,难道你没发现每次地动山摇之际都是在谈论如何害牛结实么,天理难容哪。任达华在里面说了,其实我也是牛结实。一个牛结实死了,还有另一个牛结实来将他顶替,他们是外来者,不属于这个古老的镇子,却想着打破常规,改变这个古老的镇子。镇长在听过任达华的推理分析(我觉得这段推理有点扯)后恍然大悟,也开始喝酒,做些与祖训不符之事,新旧正在交替。
回头看看,影片的背景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1940-1950年的中国发生了什么剧变?不言而喻。或者说大家都觉得这么多裸露镜头广电总局还能让上映,真是不可思议,或许这就是原因。
也许是我想多了,也许这就是管虎想要表达的,一千个观众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观众自然也可以有一千种《杀生》的理解。观影人数还是不多呀,真担心依旧叫好不叫座。
电影杀生影评(三)
看《杀生》这部电影,有着跟《斗牛》相关联的观影体验,这不仅因为导演和主演相同,更因其创作方式上的进一步深入强化,我甚至认为是管虎的倔强与执着让两部电影的主角都姓了牛。牛二是草根中的小强,九儿是牛二一场完不了的春梦,至于那头进口牛,就真的是各种隐喻和代表的典型了,当初的《斗牛》所展现的多元化解读特性,在《杀生》里被管虎以不变的方式延续着,也延续着华语电影的奇葩效应。
镜头也好,剪辑也好,甚至连切换与运镜的方式都没有变,无论主观镜头还是大段大段的跳跃叙事。《杀生》的叙事跳跃性,比《斗牛》更显随意却又更精细,这让整个观影过程的猎奇心理始终处在一个高度亢奋的状态,于是我被管虎再次拽入结束后的沉沉思考。这大抵是每一个认真观看影片的人都会有的思维过程。()但其实和《斗牛》一样,得到尽可能多的解读,包括隐喻,暗示,批判或者悲天悯人,都是创作者给观众设的局,入戏了,就深奥了,若是嘻嘻哈哈大半场,多半就是个讲故事不拘一格的喜剧而已。窃以为《杀生》之于华语电影的意义,在于创作形式和行为方式上独一无二的作者性,这正是浮夸的商业电影奇缺的,而这种电影能够公映更象是一种奇迹,其品质与商业成败几乎完全可以割裂开来。
黄渤的特殊外形似乎限制了其合适角色的类型,但牛结实这个角色前半部恶字当头,后半部回到真性情上的前后个体差异,单以外形无法胜任:开头放浪形骸,中段疑心生暗鬼,结尾绝望的空洞以及对死亡的豁达,偏就是这么着,黄渤的表演可谓入木三分。除了黄渤,任达华、余男、马精武等人也均属上乘,即便苏有朋在阴险与童年阴影的双重表达需求下略微单薄,仅在表演这一块《杀生》就足以让人大呼过瘾,内容的丰满也就水到渠成了。
尽管影片因断层拼贴一般的剪辑而显出烧脑片的特征,但其故事的完整性还是可以相对独立于多元化解读而保持统一的。马三炮患癌症死在了长寿村,留下一个儿子独自在长寿村长大。跟了村人改姓牛的小霸王牛结实生性顽劣,自幼便到处作孽,长大更是肆无忌惮。村人嫉恨却毫无办法,直到外出学医的牛医生回来改变了现状。皆因儿时的牛结实儿时作恶间接害死了牛医生的爷爷奶奶,得外来文化熏陶的牛医生率众上演了一出国人耳熟能详的人言可畏众口铄金,让牛结实结结实实的心如死灰,一句“娃儿无过”试图挣扎出同为古训的祸不及三代。牛结实死了,他抢来的哑巴媳妇儿和遗腹子被欠了牛结实一个“人情”的医生救走,免去了再次被村人陪葬的厄运;他实验交配的马儿,也诞下了小马驹在草地欢腾。这故事并不复杂,这更不是一部喜剧电影,关于其间细节种种可能的解读也似乎都能站住脚跟,结尾处寡妇抱着孩子走出山坳的画面光明而美好。复杂的解读昭示的往往是复杂的人性和社会性,寓言也好,隐喻也好,都是属于大脑思辨范畴内的东西,人有多复杂,《杀生》就可以有多深刻。
就解读的层面而言,《杀生》的案例具有不可复制的当代意义,无论电影范畴还是其他领域,影片提供的话题性堪称秒杀绝大多数的当代拜金主义电影:不是喜剧也让人开怀,这是人群官能的麻木不仁所致;不是惊悚片却在部分段落让人背脊发凉,这让以音效唬人的国产惊悚无地自容;不是正剧却提供了比正剧更多维的深层理解方式,这是当前单一的类型片几乎无法逾越的。《杀生》以管虎独有的表达方式,继续倔强而勇敢的延续着中国电影人的责任感,未必针砭时弊,却一定足够深沉。这种深沉,源自远非炒作或票房所能表达的身为电影人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感官娱乐终究要落实到心灵关怀,这才是真正的时代电影应当具有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