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讲啦严歌苓演讲稿:如果生活没了文学
开讲啦严歌苓演讲稿:如果生活没了文学
想到一个在美国的一个朋友的儿子学中文,说“陆陆续续”是什么意思,“陆陆续续”意思是“慢慢的,慢慢的”。后来那孩子就造一个句子,“天快黑了,爸爸陆陆续续地回来了”。
我总说,中国在二十多年前,是非常贫穷的,是世界上有名的贫穷的国家,但这么贫穷的生活,给了我们这代人的是非常非常多的,富有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故事的富矿,能够开采出很多故事来。我觉得出生在我这样一个家庭里,我的父亲是一个作家,我的爷爷曾经是个作家,所以如果不做作家,倒是也奇怪了。我的父亲跟我说,你是为文学生的。人家问他,你这辈子最好的作品是什么,他就回答了一句,“我的一生最好的作品是我女儿”。他就是《铁梨花》的原作者,他叫肖马,后来他说“我最近改名字了,改成肖也是”,人家说“你为什么改成肖也是呢”,他说,人家介绍我都说了,“这是严歌苓,这是肖马先生,也是作家”,他说“我就是肖也是”。就是这么个老爷子,特别好玩。他去年去世了,所以我今天的讲话,也是为了纪念他。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我爸爸是拉小提琴拉得挺好的,然后画画,画油画也画得很好,他的写作也写得很好,所以他是非常多才多艺的。每次从外面回来到家里,第一个曲子就是……就是这么一个梦幻曲,所以我爸爸这一辈子就是活在梦幻曲当中的这么一个人。我爸爸的图书室呢,全世界的经典都有。我爸爸对我态度就是你爱看什么看什么,那我妈妈就说,你要看看女儿在干些什么,整天都在看些什么东西,乱七八糟的。我爸爸就说,孩子要看什么就看什么。我最爱看的是《唐璜》、《战争与和平》,当然《战争与和平》这样的小说我只看和平不看战争,就是看他们谈恋爱的这些地方。《唐璜》是非常好看,又有历险,又有爱情。后来我就跟小朋友们讲故事的时候,我连没看的地方,我都把它都给加上了,让那故事连起来,所以那时候我最开始创作的最初期。我妈妈是个话剧演员,我就记得小时候,她就给我背莎士比亚,罗密欧,罗密欧,什么什么的,哄我睡觉的时候。实际上他们没有打算让我做作家,或者干嘛的。
小的时候大家都说,你的条件很好,你可以去唱歌,你可以去跳舞,我就一直以为是一个应该在舞台上过完一生的人。后来发现跳舞也不行,唱歌也不灵,突然有一天就发现我可以写作,就是在中越自卫反击战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不到二十岁吧。然后我就说我要到前线去,当然那时候女兵不能到前线,那你就到前线的包扎所吧。然后我就去了以后,看了一千多个伤兵,一天晚上抬下来,所以这种时候对我催化的那种成熟一下子就发生了。战争胜利了以后,我就觉得跳舞这种东西已经不足以表达我自己,我一定要用其他的方式来表达,那么什么样的方式呢?那就是写作。当时这种特派记者到前线去,要写一些小报道,因为当时没有那么多记者,就那么一个突然的转折,使我成了一个部队的创作员。
后来我到了1989年的时候,我就觉得应该有另外一个地平线,来开始作为作家的新的一个起跑点。当时我要考托福,要知道当时我的英文只会abc,根本就不能够达到要求,出国就是不可能的事。那我怎么办呢,我就拿了三本《新概念英语》,我每一本都背下来了,然后胳膊上都写满了单词,然后整天就在餐馆里打工的时候看一眼,看一眼这,看一眼那,然后就把单词也这么背下来。到了美国我第一次考试,我就记得,人家说你能考过500分就不错了,就你这样学英文。后来,我第一次考了540分,当时的研究生要550分最底线。后来我就上了个强化班,看看能不能弄到600分,因为如果我今年考不上奖学金,那就意味着这一年我还得学英文。托福在同一个时期,每个城市都有考场,我在buffalo考完一场以后,我又飞到纽约考一场,然后再飞到芝加哥考一场,这样的话,我可以拿到一个最高的,这三个考场里,拿到一个最高的分数。这样的话,我就考了一个577分,我就拿到了全奖学金,真是没白吃苦。
那个时候,我特别逗的是我要给人家当佣人,就因为学校的这个奖学金只包括学校的用费,学费什么的。我没有钱生活,要吃要住,我就给人家当保姆。记得是台湾一个挺有钱的人家,他们家有个小男孩才2岁,那小孩很皮。我第一天去就给他拖地板,一拖,那小男孩把刚给他换的白袜子,“砰”就跳上来了,然后一看那白袜子全是水,然后再给他换下来,然后又给他拖地板,一动他就跳,然后那袜子又湿了。有一次他一跳,我赶快一抽,就听见“砰”的一声,一看坏了,整个天花板裂了。我一想,完了,我说我这挣一个月的钱,肯定不够赔天花板的,对吧。怎么办呢,等女主人、男主人从外面回来,我想说天花板被我弄碎了,对不起,但每天都是不敢说。但是发现,他们为什么也不找我说这事。我就一天天开始想往下混,有一天他说我们家要来客人了,你要给我们做一条松鼠桂鱼。我说好吧,我凑合看看怎么做的。那鱼一放进去就沾底了,怎么办,我“哗哗”一晃那个锅,“哗”那油就全溅起来。我满脸都是油,就全部烫伤了。然后那女主人就赶快拿出冰,就放在我的脸上、脖子。脸上都烫了很多,烫伤。后来我心想,我说我可以走了。但是我告诉你,你也别给我钱了,我说这个天花板被我弄坏了。后来那个女主人说,我们刚搬进来,天花板就破了,我们就一直想修,但一直没修。哎哟,我才知道,这天花板不是我弄破的,人家搬进来就是一个破的。后来我想,我辛辛苦苦,天天给你们做啊,做啊,然后就是希望到我走的时候,你们不要跟我说这天花板,别骂我就行了。所以那个时候我从一个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和两本小说都得了奖的一个年轻女作家到国外,就能够有这么大的落差,就是为了一个挣钱,能够养活自己,做一个独立的学生,然后把功课学好。就那个阶段在美国,我觉得每天就像竹子一样,拔节,很快!等我拿到了mfa的时候,我就觉得最痛苦的,最最难熬的日子结束了。
还忘了告诉你们一件事,我一个幼儿园的好朋友,介绍了我一位男朋友,他是美国的一个外交官。到了年底,这个美国外交官要汇报他结交的人,然后他就写到,填了一个“认识一个中国女孩”,这个性质是什么,也有个abc的选择,然后就勾了一个“结婚对象”,要跟我结婚的。填了这个表一递上去,好了,美国的fbi,我功课那么忙,每个星期都要跟他们谈话。你小时候干嘛的,你爸妈干嘛的,谁给你介绍这个人的……然后这个都弄完了,可是他们还是对我耿耿于怀,不知道为什么。最后就跟我说,我们决定要对你进行一个测谎试验,我老公一听就炸了,他说这绝对是一个侮辱,他就不做了。把这个外交官的牌子,进国务院大门的那个,剪成四半,放在一个信封里,放桌子上走了。我说,哎哟,你怎么让我失去一个这么好的体验机会,我特想知道他到底测不测出来谎啊,我说这是一个多么有意思的经验。我老公说,你的生活还不够有意思的?这就是我在美国的第二个特别有趣的阶段。
1992年忽然接到一个电话,他说我是导演《喜宴》的李安,他说我想跟你买一部小说的版权,《少女小渔》。当时我就,当时那一笔钱,我觉得好大的数目,可以让我挺无聊的写好长时间的小说,是吧。同一年就有三个人来买我的版权,一个叫李翰祥,香港的。然后接下来就是朱延平,是一个台湾导演。所以在同一年,我有三个剧本版权卖出去了。这样子的话,我在海外就变成了一个应该讲就是专业的作家吧。
而每到一个地方,每一种文化,每一种语言,使你不断地来感受中国语言,就觉得这个华语,确实是人类最美丽的一种语言。所有语言都是听的,只有华语是图像的,它从最开始的象形发展出来,所以我们的语言是看的,所有这个我觉得非常了不起。我们学校教俄国文学经典的一个俄国老师说,世界上有三本小说一定要读,当中第一本他提到就是《红楼梦》,第二本就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然后第三本就是雨果的《悲惨世界》。可是我就觉得,看完了《红楼梦》的翻译以后,我就觉得那人家怎么能够把曹雪芹的那种禅机,他那种禅意,再加上他吃喝玩乐的描述,中国文学里的思想,怎么能够去让西方人来欣赏,我就觉得这真实太难了。
我自己用英文写()小说,也把自己的小说翻译成英文,在翻译过程中,它必定要失去那么多,所以我就觉得,我还有余生,可以希望能够做一个哪怕是一个独木桥,在这两种文化之间,能够起那么一点点作用。当然我知道真的是太难了,中国语言确实是太棒了!因为我觉得我的生命就需要一种浓烈度,只有写作能够给我,就是你不求后果,你不求一种利益,不会使你烦恼,所以写作是给你这样一个世界。你可以让你的人物来宣泄的,其实你最秘密的情感。当然最最根本的一点是,我想把中文写成一个,就是能够通过我的手来创造,很有严歌苓风格的中文。
今天要讲的还很多,但是时间有限制,今天我的演讲就到这,谢谢大家!
2、开讲啦阎肃演讲稿:感谢生活
开讲啦阎肃演讲稿:感谢生活
各位同学:
好几天晚上没睡好觉,就怕来开讲,我是1930年生人,2015年了,就85了,85了,比那古稀呀,还要稀15年呢。人生呢,总有一些感悟,到80多岁以后呢,确实有些感悟。
第一个即,叫阅历即财富,阅就是读书,历,经历。古人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在空军都60年了,全国各地大部分地方吧,都去过。什么新疆、西藏、内蒙古边缘、云南哪儿我都去过,跑遍了,有好处,是个财富。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当年这个剧组有一个音乐编辑王文华找到我说:“我们找了几个人写这个主题歌没写好,导演杨洁都不满意,你来写吧。”我说:“这有什么问题,没问题啊”,拿过来之后我很快,不敢说20分钟吧,半个钟头左右。“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我特别得意下面这两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我又出发”,我很得意,您这一鼓掌到这儿我就卡住了,怎么写也写不下去了。哎哟,我就苦恼啊,每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两个星期我就在屋子里转悠,走啊走啊来回走。我的儿子那时候考大学,躺在沙发上在那儿看书呢,最后他忍不住说:“哎呀,行了行了行了,走什么呀,来回走什么呀?你看看地上都走出一条道来了”。就这句话让我灵光乍现、醍醐灌顶,我突然觉得我在哪儿听过、我在哪儿看过。鲁迅先生的作品《故乡》,那《故乡》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其实地上本无所谓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我说对呀,请问路在哪里,路就在我的脚下,请问?请问不好,借问?借问也不好,敢问?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我说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了,我眼光一下子看远了。真的,我要没读过《故乡》呢?我要没念过鲁迅先生的书呢?朋友们,我到现在还在那徘徊呢。真的,习近平主席讲话我们爱听,为什么?你看看他时不时有引用,2014年10月15日那个座谈会,他列了很大的一个书目,报纸上没登,他是随机的。离开了他的讲稿,他讲的他在高中时代、他在插队的时候,他读了许多许多书中外古今。不管是小说、戏剧、诗歌,他举出许多作家的名字、他举出许多作家的作品说明这个问题。我又在劝我的孙子、孙女,劝他们读书,他们不接受,他们觉得网上或者手机里什么都有,可是结果他们成天就是网恋、手机迷,就是“低头族”。我觉得不行,因为“书到用时方恨少”。
我再举刚才撒贝宁说的我写的词《雾里看花》,《雾里看花》是怎么回事呢?是我给央视做一个晚会商标法颁布十周年,那个时候正好是温州假药流行,我说咱们写个歌打假吧,导演说“好”。结果导演出去转一个礼拜回来跟我说:“人家说没法写,说打假怎么写歌啊,谁出的馊主意让他自个儿写。”我说:“那我写就我写。”。真正拿到以后,又是很困难,我又写不动了,打假怎么写歌啊?“劝君不要买假货,假货真讨厌”,这都不对。总之写不出来,也是我在那儿转悠,也是我的儿子烦我把我轰走说:“你别在那儿转了,太影响我了”,说:“你干脆回你屋里你自个儿看电视去吧。”我回到屋里一打开电视,正好演川剧《金山寺》,演到法海,白蛇青蛇掉到水里头去了,法海找不着,请了韦陀菩萨来,说把她给找出来。韦陀菩萨这儿架了一根降魔杵,穿一身软铠,这儿川剧有个特技叫“踢眼”,我不知道大家熟不熟。我说这个好,待“武神”睁开法眼又叫慧眼,上看三十三天,下看十八层地狱,连飞过一个蚊子,这都能看出是公的是母的来。我说这多棒啊,要不我们人人都有一双慧眼?进商店一看假货,我不就看见了吗?假如我有一双慧眼,不对也不行,借我一只慧眼。借,好,借我一双慧眼,让我把这纷纷扰扰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真真切切。哎哟,我一想又柳暗花明了,我马上开始前面就很容易,“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掏走云飞、花开花谢”,因为我找到那诗眼了。如果我没看过川剧,如果我不是那么痴迷于川剧,如果我不懂川剧这个戏,我写不出来,真的写不出来。我不是说我自己多能耐,没有,只是说你要拔出两条腿来,你要去走,你要去多走一些地方、多看一些地方、多经历一些事情、多见一些人,这就是你的财富。
第二个即,主动即自由。1958年组织上找我当兵去。背着背包到广州的一个空军部队。那时候是三年困难时期,部队自己解决伙食问题,让种了四个月菜。我连飞机都没看见过,我跟谁说话的兴趣都没有了,我见谁都不理,人家也不理我,我就好像一个多余的人,我说不对,我们很被动,我们要把这个被动变成主动,把“要我当兵”变成“我要当兵”,豁然开朗。1959年年底,一天傍晚,晚霞满天,那时候我已经是一个称职的机械兵了,我看到我的机械师扛着个旋梯,趁着满天霞光呆呆地望着天上,飞机还没回来。我说他看什么呢,我忽然悟到了,他和天上那位他,他们的心都在这天上。当晚我就写出一个《我爱祖国的蓝天》,我觉得挺美的。正好文工团去演出,文工团一唱就火了。50多年了,五代飞行员,前后多少代的飞行员就唱这首歌。
是生活给了我启发,是战士们、同志们、朋友们给我的启发,使我懂了他们生活里,我们每个人都会碰到很多事情、很多突如其来的事情、很多意外的事情、很多你并不想做但是你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怎么办?化被动为主动,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你放心,准有结果。真的,你自己在你本行当里头,你做出你应该做的事了,你自个活得很滋儿,别人看你也很滋儿,这有用没用,诸位批判之、诸位姑妄听之。
最后我写了()一首诗:“人一生,人一生问一问能有几天,人一生算一算不过三天;跑过去的是昨天,奔过来的是明天,正在走的是今天 ;请别忘记昨天 ,认真想想明天 ,好好把握今天 ;但愿到了明天,今天已成昨天,你依然在我身边;春梦无痕,秋叶缠绵,如歌岁月,似水流年;但愿到了明天,今天已成昨天,我依然在你心间 ”。
谢谢大家。
3、开讲啦曹文轩演讲稿:文学的变与不变
开讲啦曹文轩演讲稿:文学的变与不变
今天看到你们这么多人,又想到了我在北大讲课的情景。唯一的不同是我前面没有讲台,我站在这个地方,有一点不是很习惯,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没有讲台,面对这么多听众。好,现在我讲三个故事,这三个故事分别隐喻了三个文学的基本道理,而这三个基本道理是环环相扣的,它们中间有着密不可分的逻辑关系,也是我们每个写作的人应当秉持的基本道理。
第一个故事,许多年前,有一个在我的课堂上听了一年课的女孩子和我聊天,她说曹老师,你知道我冬天的晚上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吗?我说我不知道,然后她告诉我,她说: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是吃完晚饭后洗碗。在座的有哪一位朋友是喜欢洗碗的,她有一点不可思议,她们家住在山里,她拥有青山绿水,但同时,又有让她感到心灰意冷的贫穷。贫穷到什么程度?贫穷到连几分钱一盒的蛤蜊油都买不起,她告诉我,她想通过洗碗,在手面上找到一点点油腻的感觉。这就是个人经验,这是我们的想象力根本无法到达的地方,而这种个人经验恰恰是文学所需要的经验。
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特的,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我出生在江苏苏北农村,那里的房子都是依水而建,开门你就看到水,那个地方,是我巨大的写作资源的仓库,我的作品里头,为什么没有那些肮脏的意象?为什么没有那些肮脏的词藻?为什么没有那样的肮脏的境界?我想是与这个水,在冥冥之中的教化有关的。我承认,我的作品有一种洁癖。财富不在远方,财富就在我们自己的脚下。
第二个故事,我们现在来写一个关于羽毛的故事,然后我们把它变成图画书。说草地上有一根羽毛,无人问津,它也不知道在这个地方已经待了多久了。这天早晨,来了一个男孩,来了一个女孩,他们把这个羽毛捡起来看了看,然后又重新丢到了草丛里,临走的时候,女孩就问男孩说,你说这个羽毛是属于谁的呢?羽毛记住了这句话,从此开始了一个漫长的寻找之旅,它遇到了一种又一种,一只又一只鸟,可是那些鸟都告诉它你不是我的。
后来,它遇到了云雀,云雀特别特别好。云雀对羽毛讲,它说你不是我的,但我可以满足你一个愿望,我可以把你带到高高的空中,因为我是这个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然后它就衔着这根羽毛,一个劲地往高空飞去,穿越了云层,然后,她张开嘴巴,放下羽毛,羽毛就悠然飘落。云雀特别好,就一路相伴,然后这个羽毛落在了一座山头,岩石上站着一只鹰,羽毛就无缘无故地觉得它是属于那只鹰的。于是它就问鹰,我是你的吗,可是那只鹰的注意力正在前方,前方的天空飞着一只鸟。羽毛说,啊,我认识它,它是云雀,它的话还没有说完,鹰就起飞了。不一会儿,天空就传来了一声凄厉的叫声,两滴透明的血珠从高高的天空坠落下来。羽毛就在心里呼唤,风啊,你把我吹走吧!来了一阵大风把羽毛吹了下来,羽毛就在峡谷里盘旋,盘旋,最终又落在了一块草地上。
一连又是许多天过去了,这天早晨,阳光灿烂,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来这个地方觅食。欢乐祥和的一家子,这个情景非常非常动人,羽毛就在想,其实在地上也是挺好的,它就想问这只母鸡,我是你的吗?可是它已经没有勇气了,温暖的阳光下,那只母鸡展开了翅膀,我们发现它的翅膀上缺一根羽毛。那么那根羽毛也许是这只母鸡的,也许不是。这是我几年前写的一个图画书本子,我还写过《夏天》,写过《烟》等等。《夏天》和《烟》也是虚构的产物,这个世界就是如此美妙,它有无限创造的可能性。
大家想一想,造物主在把这个星球交到人类手上的时候有《荷马史诗》吗?有《蒙娜丽莎》吗?有《英雄交响曲》吗?没有,如今我们已经创造了一个硕大无朋的精神宫殿,我们创造了这个星球上最高的文明。
我来讲第三个故事,我一部26万字的长篇小说《火印》,我现在要告诉你们的是这个长篇小说《火印》从何而来?你们大概不可能想到,它居然是从萧红的一个短篇小说而来,这个短篇小说叫《旷野的呼喊》。在这个短篇小说里头,萧红用几十个字描写了一个场景,说黄昏有两匹马朦朦胧胧地跑了过来,这个主人公就想:这匹马是谁家的呢?他就猜测这匹马是有人到这个地方串亲戚,缰绳没有拴牢,马跑掉了。他就想等那匹马跑过来,把缰绳给抓住,那匹马果然跑了过来,他伸手就去抓那个缰绳,但是伸出去的手马上收回来了,因为他发现那匹马的身上,有一枚日本军营的火印。萧红用这几十个字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有何用意,我至今也不太明白,可是就是这几十个字引爆了我一部26万字的长篇小说《火印》。一个作家经常会被问:你的灵感来自于何处?我对灵感的定义是,所谓的灵感,就是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的突然爆发。
我回想一下我当时的过程,就是这几十个字,激活了我的阅读记忆,我就想起一本书,这本书是说二战的时候,日本军队虐马行为臭名昭着。我又想起了一本书,这本书的书名叫《马》,是介绍世界上各种品种的马的。我又想起了许多许多与马有关,和许多许多看似与马无关的书,而这些阅读记忆聚集在一起,就产生了一个巨大的能量反应。一个关于二战,关于马,关于一个放羊的孩子的故事,就在记忆的海洋中,像冰山一样露出了水面。
灵感一定是来自于知识,一个没有知识浸润,没有知识武装的大脑,是不可能有灵感的,也不可能有发现财富的眼力的。有多少知识,就有多少思想,有多少思想,才有多少生活。第一个故事说的是财富的发现,第二个故事说的是虚构与文学的意义。()那么这两个故事所隐喻的两个道理,如果没有第三个故事所折射的那个道理作前提,那么前两句话基本上就是一个无法落实的空话。博尔赫斯说,他的作品来自于知识,自有他的道理。好,我就讲到这里,谢谢!
【开讲啦曹文轩演讲要点】:
1、个人经验,这是我们的想象力根本无法到达的地方,而这种个人经验恰恰是文学所需要的经验。
2、大家想一想,造物主在把这个星球交到人类手上的时候有《荷马史诗》吗?有《蒙娜丽莎》吗?有《英雄交响曲》吗?
3、一个作家经常会被问:你的灵感来自于何处?我对灵感的定义是,所谓的灵感,就是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的突然爆发。
4、开讲啦杨振宁莫言范曾演讲稿:科学与文学的对话
开讲啦杨振宁莫言范曾演讲稿:科学与文学的对话
范曾:杨先生,今天非常高兴,您和莫言兄来到北大,我记得我看过一些很普及的读物,就是科学的。霍金的《宇宙简史》,《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我大概能看懂十分之二。凡是公式的部分全看不懂,可是看了这个呢,我觉得他是一个充满幻想的人,您认识他,而且您对他的评价很高,可是他为什么得不到诺贝尔奖。
杨振宁:我不会回答这个问题。讲起这个诺贝尔奖,我要问莫言一个问题。你跟我走了不同的道路,我们的出身也是完全不一样的,你是个农民的儿子,我是个大学教授的儿子。你走了文学的路,我走了科学的路。我们两个人走上了斯德哥尔摩获奖的这个台上。可是我走上奖台的时候,我深深的感受到,我的感受跟一个美国的诺贝尔学奖获得者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我要问莫言,你去年在斯德哥尔摩获奖的时候你是不是也有一个感受,你这个得奖跟一个英国人在那得奖或者一个法国人在那得奖是不一样的。
莫言:我觉得跟任何人都不一样,这个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次颁给中国籍的作家,尤其是关于文学奖在中国的几十年来一直是个热点的问题,我是深受其扰,在没得奖之前,每年到了九月份十月份,就会接到很多很多的电话,一会说你今年怎么样,一会又说你认为谁能得谁不得,后来就干脆这段时间不接电话,不回答。所以这个时候,我就感觉这个得奖者已经变成一个被众人所研究的科学对象了。他已经不是个人了。所以领奖的时候,我感觉到我不是一个领奖者,不是一个被观察者,而变成了一个观察者。我站在这个舞台上,我在看国王、看王后,看国王后面那两个漂亮的女儿。当然我也看台下,看我的太太和我的女儿。所以也有人问我,你在领奖的时候,从国王手里面接到这个奖牌的时候,有什么想法没有?没有想到,都是在观察。
范曾:我想问杨教授,你曾经说过,科学家从来都不能发明,他只是在不断发现。我想问莫言兄,您是在发明创造,还是有另一种途径?
莫言:我想文学创作和科学发现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也有一些不同。文学家关注的是人,科学家关注的是物;文学家探讨的是人类的情感,科学家关注的可能是物质的原理。所以同样一个事物在文学家和科学家的眼睛里可能就不一样。我记得鲁迅曾经说过,我们一般人看到的鲜花就是美丽的花朵,但是在植物学家眼里就变成了植物的生殖器官。
但在创造的过程当中它们也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严格地说作家的创作也不是无中生有,作家在作品里塑造的所有人物也都是现实当中的人物经过想象、加工后的综合,但他确实又不能跟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物对上号,他是属于作家的一种文学创造。所以我觉得这是文学比物理学、化学稍微自由一点的地方。
范曾:我觉得自由得多,尤其莫言兄你的笔就像一支魔笔,神奇幻化,而且给人一种更加真实的感觉。这是我的感受。那谈到风格,文学家的风格是没话说的,科学家的风格怎么体现?科学家和文学家的风格有什么区别?
杨振宁:我想是有区别的。这和前几分钟你问的问题也有密切关系,就是发明跟发现的关系。不管在科学、文学、艺术里,发现跟发明的界限都不是完全清楚。可是我想底下这句话是有道理的,科学里发现的成分比文学里少一点。我可以把这句话从另外一个方向再讨论一下,我知道莫言喜欢写幻想文学,有没有幻想科学呢?我想没有,科学是猜想的学问,不是幻想的学问,幻想的科学我觉得是没有出路的,因为科学所要了解的是一些已经有的现象。没有人类的时候就已经有电、有磁了,科学家要想了解宇宙结构,这就需要想象、需要猜,这跟文学的幻想是很不一样的。我不晓得莫言同不同意我的说法。
莫言:我当然同意。文学家确实需要幻想,我们也知道文学当中还有个重要的门类叫科幻文学,拥有大量读者。其实很多作家并不具备物理学、天文学的知识,但他依然可以在他的小说里进行描写。我记得很早之前我看过蒲松龄的小说《雷操》,写了一个书生从天上摘下星星的故事,这种描写在文学中还有很多。其实文学作品的想象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科幻作家的则建立在一定的科学知识之上。文学幻想和科学家猜想的区别更大,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生活经历之上,再去想象、类推的。
范曾:有发现,而非发明。谈到风格,科学家的风格体现在什么地方?
杨振宁:科学家肯定是有风格的,尤其是大科学家,会有非常清楚的风格。因为在科学家成长过程中,需要提炼、渐渐发展出思路。等到变成大科学家,别人看来,风格就会很清楚。我曾经对于这个问题做过一个讨论。20世纪是物理学最辉煌的世纪,有三个大发明,其中一个叫做量子力学,对于基础物理学是一个了不起的革命,参与的人有三五个,其中有两位非常年轻的学者,一位是德国人海森堡,一个是英国人狄拉克,20世纪初出生的,他们都有巨大的贡献,奠定了量子力学基础。你看他们俩的文章,会惊叹于他们的创新,可是风格是完全不一样的。我曾经说狄拉克的文章是“秋水文章不染尘”,清楚得不得了,走了一段后,跟着他的味道一路走下去没有任何问题。海森堡的贡献十分重要,但是文章非常之乱,每一篇文章都有正确的东西,也有错误的东西,很多时候分不清楚。所以我跟学生说你看见了狄拉克的文章之后,就会觉得没有什么可再做了,所有正确的东西都被他说光了。但是你看了海森堡的东西就要注意,有对有错,对的也很模糊,所以要仔细将对的错的分开,就会有很重大的贡献。这就是两种风格,整个物理学前沿的发展就是这两种不同的风格互相影响而发展来的。我不知道文学的发展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现象?
莫言:作家肯定都有作家的风格,通过语言来体现。要区别鲁迅和沈从文,哪怕把他们名字盖掉,一读文章也能作出准确的判断。整体来说,文学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发展和变化,有了各种流派。但是各种各样的流派和风格对作家而言有时候也是一种无可奈何。比如说,一段时间内现实主义的写法,巴尔扎克等大作家已经把这种风格发挥到了一种登峰造极的地步,后来者很难超越。作家只有对前人的作品有所超越或者不同,才能在文坛上站住脚跟。这就逼着作家去想另外的出路,千方百计避开这些已经非常辉煌的写作风格,寻找自己的风格,我想各种流派的产生大部分都基于此。作家个人刚开始肯定会模仿各种各样流派的写法,在广泛的阅读和借鉴的过程当中慢慢强化或者突出个性,形成自己鲜明的风格,才有可能在文坛上占据一席之地。
杨振宁:9年前,范曾先生画了一幅大画送给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画的是我和陈省身先生之间的对话,把我和他的表情都表现得非常好,我尤其欣赏的是范曾题的诗,其中有一句“真情妙悟着文章”。我认为这七个字将科学研究所必需的过程说得非常清楚。先要有真情,就是浓厚的兴趣,然后是妙悟,有了它才能有结果:着文章。三部曲道尽了科学研究必经的过程。我想问莫言先生,这七个字描述文学的形成过程是不是也恰当?
莫言:更加恰当了,因为是“着文章”嘛。
范曾:我过去问过陈省身先生,我说您是伟大数学家,您的学问我一点儿也不懂,为什么别人说你好,好在什么地方?他对我这个“数学无知”无可奈何,却回答得很有意味。他说,我做得简练,很漂亮。我想解答一个数学问题,用很繁琐的方法得到结论肯定不如用简洁的方法得到同样结论。可是谈到小说的话,光简洁也是不行的,要丰富,要绚烂。有不太了解莫言的人说莫言的小说太长,我不觉得长,最长的《丰乳肥臀》也有种不尽之意在。光是简洁漂亮可能不是小说家的使命。莫言您觉得要达到“真情妙悟着文章”应该是怎样的?
莫言:刚才谈到作家的风格,有一类很简洁、干净利索,比如海明威,有的人非常繁复,像福克纳。我们中国作家也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作家的风格应该是很多样的,朦胧、简洁、繁茂都是美,这可能比科学要自由。
杨振宁:如果问一个数学家或者物理学家,说你所做的重要的工作,里面的妙悟能不能讲出来?通常都能讲出来。在对于一个问题思考了很久,突然灵机一动,思想就会非常开朗。但是如果问一个文学家,最重要的工作是不是中间有一个顿悟的时光?我想没有。
莫言:也有。灵感突然到来,创作中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有时候也靠做梦。我记得看过门捷列夫发明元素周期表就在做梦时排列出来的,作家也会在梦中构思出很好的情节。《生死疲劳》其实早就想写,但一直也写不下去,就是因为长篇小说的结构没有想好。有一年我去参观一个庙宇,在墙壁上看到一幅壁画,关于佛教的六道轮回。我突然感到顿悟,就用六道轮回做了长篇结构。所以写得特别顺利。
范曾:两位先生讲的对我启发太大了。妙悟在科学和文学中都有,但是表现是不一样的。要到实验中去证明,文学家妙悟后直接写出文章。文学要比科学自由得多。
范曾:谈到年龄,科学家成功的年龄和文学家成功的年龄是很不一样的。莫言这样的小说家,必须要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并且博览群书,十七八岁或者二十几岁就想出一个惊世骇俗的东西,这基本不可能。可科学家是不是取得杰出成就的时间会提前一些?
杨振宁:一般讲起来,尤其是数学和理论物理,这是很清楚的,二三十岁的人势不可挡。爱因斯坦二十六岁的时候一年中写了六篇文章,其中三篇绝对是世界级的。所以有些科学的领域特别适合年轻人走进去。为什么?有一个说法是年轻人知识面不够广,要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只专注在这个上面,只对着一点勇往直前。到年纪大了以后,学的东西多,面就广了,有一个很大的坏处,就是顾虑也多了。在数学和理论物理里,十分明显。我想在文学里,年龄很大的能做出非常大的工作,比如杜甫就是晚年成大家的。文学中创意的来源跟科学中的不一样。
范曾:我想请二位诺贝尔奖得主用最简短的语言谈谈你们的中国梦。
杨振宁:我觉得这不能用一两句话讲。中国民族一百多年被欺负得非常悲惨,在座年轻人也许对此不太了解,我父亲和我这一辈子,“被欺负”是灵魂深处的感受。原因大家也知道,是中国没有发展近代科学。对于获得诺贝尔奖,变成了全民族的期待,这是很自然的。我想是最近这几十年中国的发展给了整个中华民族一个新的前途,也就产生了中国梦。我认为中国梦是会实现的。我在国内有十多年了,我知道有数不清有能力、有决心的年轻人。当然也存在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中国要在几十年内追上西方几百年发展的成果,问题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在种种方面都证明,我们可以将很多问题都克服,所以我对于中国梦的实现是充满了乐观的态度。
莫言:最()近我在网上看见一条消息,美国的一家公司在征集第一批移民火星的志愿者,中国人报名很多。我想这也表达了中国人的梦想:到天上去。
范曾:要言不烦。因为我们的航天事业正在迅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