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家乡的名人作文400字
家乡的名人作文400字(一)
提到名人,那是多如繁星啊!几乎每个家乡都举不胜举。演唱台上的歌唱家,伏案写作的作家,教学台上的育人者……在我们这个山清水秀,美丽富饶的城市——柳州,提到李宁,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
李宁生与柳州,他的丰功伟绩为柳州人民争了一口气。李宁从事体操项目,他从小就热爱体操。他从八岁就开始了他的体操生涯,迈上了体操之道。他日复一日,在刻苦地练习着,在练习中,不管遇到怎样难以应付的困难,他都会不顾一切的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去跨过这忐忑的难关。
李宁一身都伴着奖牌,大多数奥运会上都有他那活跃的身影,所有人都被他这个“体育天才”的能力所折服,在场的人们无不啧啧赞叹。人们都称他为“体操王子”。李宁一身的金牌几乎达到一百多个,这也成为了世界体操界上少有的盛事。
我们柳州人在外地人面前,总会情不自禁地说:“提到体育啊,真是不得不令人想到李宁这个体操王子,冠军一定非他莫属!”李宁是我们柳州一颗闪耀的金子,金光四溅。我们柳州人引以为荣的骄傲。
家乡的名人作文400字(二)
我家乡的名人可多呢,有李源潮、周恩来、郑兆财、蒋志平、吴强……不过最有名的还是数周恩来了。他是一位总理呢,他那花白的头发,浓黑的眉毛,慈祥的眼睛,亲切的笑容,令我很有亲切感。
他这个总理可不是“走后门”得来的,而且靠着勤奋努力得来的。
周总理小时侯可勤奋呢,有一天,周总理随陈妈妈到一个路途遥远的亲戚家,回来时已是深夜了。一路上的风尘劳累,年幼的周总理已精疲力尽、呵欠连天,上下眼皮直打架,可他仍然要坚持练完100个大字再休息。陈妈妈心疼道:“明天再写吧。”周总理连忙说:“当天的事当天得做完!”便连忙把头埋在凉水里,一下子把“瞌睡虫”赶跑了,头脑也清醒多了。当100个字写完时,陈妈妈一把夺过笔:“这下行了吧,快睡觉。”周总理仔细看完墨汁未干的100个大字,皱着眉头认真地说:“陈妈妈,这两个字写歪了。”说着又把那两个字写了几遍,直到满意为止。
周总理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家乡的名人作文400字(三)
徐州有个着名的华佗庙,提起华佗,大家一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是大家知道华佗小时候的故事吗?下面就让我为你细细道来吧。
在华佗很小的时候,三国时代,()人民都很贫穷,华佗的父亲教书,母亲养蚕织布卖钱,可在这战争纷发的年代,那还有人读书呢,华佗他们家就更拮据了。可就在这时,华佗的父亲又因肚子剧痛因病去世了。母亲愁着脸问华佗:“儿啊,你父亲死了,我养蚕没有本钱,我们可怎么过啊。”华佗懂事地说:“母亲,我爸爸有个朋友,蔡医生,我可以去他那里干活,为别人看病,还能挣些钱呢。”母亲一听,很是欣喜,给他换好衣服,让他去了。那年,华佗才只有七岁。
华佗到蔡医生那里去打杂活,跟着师傅采药,打扫卫生,样样都很卖力,蔡医生看他刻苦好学,宽厚待人,便让他跟着几位师兄抓药。谁知,几位师兄仗着年龄大,欺负华佗,不让他用星称称药,“不用称怎么称药呢?”华佗焦急地想。“功夫不负有心人。”华佗虽不能用称,但看他牢记着师傅要药方的数量,再用手掂掂师兄抓的药,渐渐地,华佗不用称也能称个八九不离十了,师傅知道了这件事,大为惊叹,认为也只有华佗能接管他的药铺,便专心传教华佗知识,加上华佗的刻苦努力,最终他成为了一名妙手回春的医生。
我爱我的家乡——徐州,但更爱那些为徐州添彩的名人,我们也要向华佗学习,学习他的刻苦努力,就坚持不懈的精神。
2、家乡的变化作文400
家乡的变化作文400(一)
今年的暑假,我们一家人要去外婆家玩。外婆的家在高楼,平时都是外婆来我家,我差不多已经5年没有去她家了。
在去外婆家的路上,我就一遍一遍地在回想外婆家以前的模样:那时通往村口的那条水泥路窄窄的,到处坑坑洼洼,骑上自行车,一颠一颠地像在跳舞。村里的房子一般都是低矮的两层楼,十分古老。外婆的家走进去十分潮湿、阴暗,夏天屋子里蚊子、苍蝇到处乱飞,冬天屋子里冷得像冰窑。外婆家里有一个灶台,平时烧菜得一边烧火,一边炒菜,那可真叫忙。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了外婆家,眼前的景象顿时把我惊呆了,出现在我眼前的是:崭新的高楼;宽阔的马路;路上的小汽车川流不息。走进外婆家,“哇,真是太漂亮了!”我不禁欢呼起来。墙壁洁白无暇,锃亮锃亮的地板,各种家具,家电一应俱全。以前的灶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超薄的煤气灶,烧菜冒出的烟全被油烟机吸走了。打开冰箱各种蔬菜、水果数不胜数,我赶紧拿了一杯冰淇淋美美地吃起来。打开空调,一股股冷风吹来,顿时整个人凉爽许多,太舒服了。
外婆家的变化可真大呀,我想我们祖国妈妈的变化肯定会更大吧!作为祖国的花朵,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建设更繁荣昌盛的祖国而努力奋斗!
家乡的变化作文400(二)
我的家乡--邵武,是座美丽的山城,它既有辉煌的过去,也有不同寻常的过去。
我家住在邵武最繁华的五一九中路,无论我上街买东西,逛马路,去学校,都要经过这条街。那五一九路上的商店,橱窗,马路以及梧桐树,对我来说,都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听爸爸妈妈说,过去的五一九路是冷冷清清的,路上行人稀少,没有像样的商店。到了夜晚,道路两旁的灯光昏暗,给邵武增添了几分寒意。街边的房子都是低于4层楼的矮平房,很破旧,瓷瓦上坑坑洼洼的,掉色现象很多,风吹过,窗纸哗哗作响。
改革开放以来,五一九路的面貌日新月异,变化真大!
--每当夜幕降临,五一九路华灯初上,灯火辉煌,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霓虹灯,拱形灯,广告灯,争相辉印,万紫千红。与熙春山的灯交织在一起,简直就像仙境一般。灯光如同颗颗璀璨的明珠,把五一九路装扮得如同天上的琼楼玉宇,分外妖娆。男女老少身穿各色衣裳,尽情地在五一九路上谈天说地,游戏娱乐。
再看看我们周围--赶上时代潮流的衣着,五花八门的家用电器,方便耐用的通讯设施,发达安全的交通,神采飞扬的一张张笑脸……
五一九路在变,我的家乡也在变。家乡的明天将变得更加灿烂辉煌!
家乡的变化作文400(三)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的祖国历经风雨沧桑,从贫穷走向了富强,踏着时代的节拍,我的家乡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小乡村变成了美丽的城市。
听爸爸讲:过去的时候,家乡的道路坑洼不平,天晴有风的时候尘土飞扬,大雨过后又到处水汪,路面泥泞不堪,难以行走。乡亲们都住着低矮的草房,缺衣少食,生活十分艰难。直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家乡的面貌才发生了很大的改观。()
旧貌换新颜,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学校、医院、公园、广场,一应俱全,昔日的乡村变成了充满现代气息的都市。宽敞的道路上,来往的车辆川流不息,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整个城市就像大花园一样。那贫苦的日子一去不返了,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奔上了小康。
商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数不胜数,供人随意挑选;工厂里机器轰鸣,工人井然有序,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广场上,老人们悠闲地散步,孩子们互相追逐、嬉戏、玩耍,到处都是欢乐的笑声……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变化,就像一幅展开的美丽画卷,和谐自然。
历史将掀开新的一页,我们的祖国日益强盛,人们生活更加幸福安康,在这个美好时代里,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张开梦想的翅膀,长大后建设更加美丽的家乡!
3、家乡作文400字
家乡作文400字(一)
我的家乡安阳是一座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的城市,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桥,种类不同,形态别有,各具风姿,但最让我引以自豪的要数美丽的立交桥,安阳立交桥建在我市的市中心。它是来往交通的要道,改革开放以来,我的家乡安阳建起这座立交桥,缓解了原来交通堵塞的现象,同时它造型美观,也美化了安阳的市容,加强了我市对外的发展,也促进了安阳的发展。
早晨,立交桥别有一番风光,火红的太阳快活的从东方升起,太阳透过云朵的缝隙,放射出美丽的光芒,给大桥披上了一层层薄薄的金纱。此时的大桥,如同穿着金色衣裙,披着白色纱衣的女神,如出水的芙蓉一样,非常美丽。
夜晚的立交桥更是令人赏心悦目,大桥上方的桥杆上,有几盏奶油似的的霓虹灯,正在为进出的车辆和来往的人们照明呢!大桥两旁的人行道上,人们有的在悠闲的散步,有的靠在精美的桥栏上与身边的同伴兴奋的交谈,举目远眺,立交桥就像一条长长的丝带,川流不息的汽车飞奔在桥上桥下,晚上的立交桥灯火闪烁,好像五彩斑斓的灯带一样,美丽至极,成了家乡夜晚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安阳市一座智慧与美貌并存的传统和现代共享的城市,立交桥是安阳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正是因为有了美丽的立交桥,才是安阳这个美丽的城市,更加灿烂辉煌。
每当我坐车经过的时候,享受着交通给人们带来的便利,我体会到高科技真好!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当一名工程师,为家乡建造更多更美的立交桥。
我爱我的家乡,我更爱家乡美丽、壮观的立交桥!
家乡作文400字(二)
我的家乡在河南省焦作市,位于太行山的脚下,我最喜欢家乡的山,青青的;家乡的水,甜甜的;家乡的草,绿绿的;家乡的楼,高高的。家乡是我心中最美丽最可爱的地方。
我的家乡有美丽的云台山、青龙峡、青天河、焦作影视城,那里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春赏花、夏观瀑、秋看叶、冬玩雪,一年四季各有各的美。
我的家乡有历史名人韩愈、司马懿、竹林七贤,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辉煌的足迹。现在,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更是名扬天下。
我的家乡有四大怀药:怀菊花、怀山药、怀牛膝、怀地黄。怀菊花可以泡水喝,清肝明目;怀山药健脾养胃,益寿延年,还是我们餐桌上的一道美食。怀牛膝强身健骨,是日常保健之佳品;怀地黄降压降糖、清热凉血。
我的家乡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山更绿了,水更清了,马路更宽了,楼房更漂亮了,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我越来越爱我的家乡。
家乡作文400字(三)
我的家乡黑龙江省友谊县,曾经是中国最大的机械化农场,盛产大豆、高粱、玉米的粮食基地。过去这里住的是平房,只有几座两层高的建筑是用来接待外宾,街道是坑坑洼洼的土道,下雨天泥泞难行,刮风天沙土漫天,交通工具只有马车、牛车和有限的几台客车,而且人们的素质很差,随地吐痰,乱倒垃圾、脏水,鸡鸭散养,把原本就不规范的生活区搞得更加凌乱不堪。
然而今天,由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我的家乡也开始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先是铺设了平坦宽阔的水泥路,路两边隔离带整齐的站立着一排路灯为晚归的行人照亮回家的路。幼儿园学校都翻盖校舍,添设了新器材,一栋栋整齐的住宅楼拔地而起,整洁干净的街道两边彩色的瓷砖让人们心情舒畅的散步,闲谈,绿色如茵的绿化带中散发着各种花的香味沁人心睥。各种各样的商店、超市、服装店星罗棋布,别具特色的小吃香满一条街,好多令人垂涎欲滴的水果是北方没有的如今也摆在在我们这个小县城的柜台上。节假日,人们三五成群的来到公园,亭台、假山、小桥流水,到处是青青绿草,绚烂百花,蜂飞蝶舞,令人流连忘返。孩子们开心的戏耍,老人们认真的弹唱,给盛夏捎去少许凉意的彩色喷泉。友谊这个淳朴美丽的县城正快步向着大都市迈进…
最最难忘的是夜晚的广场,喧嚣的锣鼓声伴着身穿各色衣服的扭秧歌的队伍,点点路灯的闪耀着星星般亮,就象我们许下的一个个愿望。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用学到的知识把友谊我美丽的家乡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
4、家乡的名人作文
家乡的名人作文(一)
我的家乡家乡运城,不仅拥有许多名胜与典故,还拥有许多名人。它们像天上的繁星一样众多,一样光芒四射。
他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是青龙偃月刀,胯下是赤兔马。他忠肝义胆,是三国时期的一员大将。想必大家已经猜出了他的名字——关羽。他温酒斩华雄令人敬佩,千里走单骑令人惊叹,刮骨疗毒令人震撼,过五关斩六将令人折服。
聪明的司马光,在小时,做事就像一个沉着冷静大人。在小时侯同伴掉入了大水缸里,其他小孩哭着叫着,只有司马光板起了大石头,砸了缸,救了同伴。长大功成名就,成了国家的忠臣,他还编辑了最早的编年体——《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共称为"史学双壁".
还有一个治水英雄——大禹。他为了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连妻子正在分娩时都没进去看一看,只是在外面看了一眼。大禹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一看到或听到这些人的名字,我的大脑中就想起了这些人的故事,我心里就有一种奋发向上的感觉,激励我好好学习。
运城人杰地灵,人文荟萃,英雄辈出,我也要好好学习,也要向这些名人一样,为运城争光,为运城锦上添花。我为我是运城人而骄傲,而自豪!
家乡的名人作文(二)
我的家乡是位于中国南边的海南,那我们家乡名人有谁呢?
宋庆龄:
(1893年——1981年) 她是海南文昌人。也居然是孙中山夫人,而且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
邓小平在宋庆龄追悼大会上的悼词中说:"她跟随历史的脚步不断前进,从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者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因此,她被誉为"20世纪伟大的女性。"
周士第:
(1900年——1979年) 他是海南琼海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曾参加过有北伐战争、有南昌起义、还有二万五千里长征,真是太厉害了。因此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先后为中国共产党的七大、八大代表,第一、第二、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总参谋部顾问。
我的家乡还有很多名人,比如王国兴、李向群……今天先说一些精华,有时间,我在一个个给你们讲吧。
家乡的名人作文(三)
第一颗照亮神州诗坛的的巨星 —— 屈原,是从长江三峡升起高悬天宇的一位并且至今还是唯一的一位炎黄血统的世界级文化名人 —— 屈原,是从长江三峡诞生起步走向世界的。
屈原,名平字原,又自去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约生于楚宣王三十年(前 340 )卒于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 278 )。楚怀王时曾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其故里据史家记载和传讲,在地处长江西陵峡中部的今秭归县境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引袁山松《宜都山川记》载: " 秭归,盖楚子熊绎之始国,而屈原之乡里也。原田宅于今俱存。 "" 县东北数十里有屈原故宅,虽畦堰縻漫,犹保屈田之称也。悬北一百六十里有屈原故宅,累石为屋基,名其地曰乐平里。 " 晋代庾仲雍《荆州记》载:秭归 " 县北一百里,有屈平故宅,方七顷,累石为屋基,今其地名乐平。 " 两项史料除因作者所走道路或听人介绍不同对距县城里数记录有差别外,其他均相同,均确认秭归县是屈原故里。屈原的芳踪以及祭祀纪念屈原的古迹,如今在秭归多处可寻。原县城归州的东大门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大牌坊,牌楼镏金嵌翠五彩夺目,正中嵌着现代文化巨人郭沫若所题书的 " 屈原故里 " 四个大字。城东三里的向家坪有一座金碧辉煌宏伟壮观的 " 屈原纪念馆 " .该馆由公元 820 年前即建于江边屈原沱的屈原祠(宋后称清烈公祠)和屈原衣冠冢搬迁而合建,落成于 1980 年 9 月。馆内院坝中心有一座 3.92 米 袍袖围 5 米 重 3 吨的屈原青铜像,殿内藏有 2000 多年来的纪念物。出城东溯香溪右穿七里峡到四山环抱的屈原村(古名乐平里),迎面可见一牌坊一石碑,牌坊上四个大字是郭沫若所题书的 " 屈原故里 " ,石碑上 " 乐平里 " 三字系郭沫若夫人于立群辞世前最后的手迹。抬头远望西北方,可见一黑瓦白墙的大庙耸立于一高台上,其台即传为屈原宅基的香炉坪,庙叫屈原庙,环绕屈原庙的山水井田古风依然有降龙伏虎、响鼓岩、擂鼓台、照面井、读书洞、丘生玉米、帘滴珍珠、锁水回龙等 " 八景 " ,皆为屈原及其传说的遗迹,令人幽情生发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