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悲剧的句子](http://www.wenzidahui.com/tu/918.jpg)
1、关于悲剧的句子
关于悲剧的句子
1、谁说“放弃是种美丽”,那是爱情无力;谁说“分手需要勇气”,那是对爱情神迷;谁说“相爱本是无奈”,那是对爱情背弃。
2、什么是爱,什么叫恨,每一种感触不在心内相印;合则是爱,分则有恨,有一种解释就称作缘分。
3、彼岸花,花开无叶,叶生无花,相念相惜却不得相见。
4、那美妙的誓言,那坚定的承诺,转瞬间灰飞烟灭,于是满天的繁星浸湿眼睛,无声的泪水划痛了心,原来没有什么不会改变。
5、喜欢在你身上留下属于我的印记,却不曾记起你从未属于过我……
6、岁月就象一条河,左岸是无法忘却的回忆,右岸是值得把握的青春年华,中间飞快流淌的,是年轻隐隐的伤感。世间有许多美好的东西,但真正属于自己的却并不多。看庭前花开花落,荣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在这个纷绕的世俗世界里,能够学会用一颗平常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一切,也是一种境界。
7、如果秋天走了,我会在雪地里等你;如果世界走了,我会在天堂里爱你;如果你走了,我会在泪水中等你;让他来陪伴你吧。
8、我们的生活有太多无奈,我们无法改变,也无力去改变,更糟的是,我们失去了改变的想法……
9、原来,你我之间,永远只隔着从讲台到大门的距离,或长或短,我只能够远远的看着你,带着我的爱,我的膜拜,走不近你的身边。
10、我们之间隔的好远好远,身为平凡的小星星的我,无论再怎么努力,再怎么向前伸手,还够不到你!
11、自始至终都是你,让我投入太彻底,故事如果注定悲剧,何苦给我美丽。
12、我问上帝:怎样才可以对悲伤的事情一边笑一边忘记?上帝回答:把自己弄的疯掉。
13、如果有一天,不再喜欢你了,我的生活会不会又像从前那样堕落,颓废…我不想再要那样的生活,所以,在我还没有放弃你之前,请你,至少要喜欢上我……
14、是我自己入戏太深,你不是主角,甚至不是观众。()你来了,走了,是我自己假想了一场海市蜃楼的破镜重圆。
15、听说前生的5000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我们在前生什么都没干,光回头了;而在今生,我们也注定擦肩而过。
16、回家的路上路灯坏了好几盏,没有了灯光我看不清路途,却看见没有发言权却落寞的影子。
17、在这个纷绕的世俗世界里,能够学会用一颗平常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一切,也是一种境界。
18、梦已逝,心已碎,留下只是在为离开做准备。
19、看庭前花开花落,荣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
20、第一次哭是因为你不在,第一次笑是因为遇到你,第一次笑着流泪是因为不能拥有你!
21、你的微笑给我送来和煦的春日;你的热情将我卷入明媚的盛夏;你的温柔带我进入慵懒的暖秋;你却留我独自陷入无尽寒冬。
22、如果天空没有了云,天空会寂寞吗?如果没有了你,我一定会寂寞,如果没有了我,你会感到从没有的失落吗?
23、你,对于整个世界,似一颗尘埃;但对于我,却是整个世界!而如今,我失去了整个世界!
24、窗外下着雪,泡一杯咖啡,握到它凉了,才知道又想起了你。我的期待你如何才能明白!
25、在完美的彼岸刚刚上演了一场悲剧,所有的血与泪在枯萎的荆棘蕴育出一个花蕾,它将经历轮回的七场雷雨,然后绽放在潮湿的空气中……
26、当我流着泪向你说再见,你只是冷漠的向我告别,不感看你的冷漠的眼,心已碎成千片。
27、我想装入一瓶清水,汲上的却是半瓶泥沙;我想寻找那双熟悉的眼睛,看到的却是离我远去的北影。
28、我站在原点,你忽近忽远,不知疲倦地在爱里画着抛物线;我仍在原点,你越走越远,毫不留念地与过去变成平行线。
2、读伟大的悲剧有感
读伟大的悲剧有感(一)
伟大悲剧中的主人翁以坚强的毅力,绅士的风度,诚实守信的品行赢得了读者的赞叹,和悲伤的眼泪。体现出了英雄气概,崇高的精神和人格魅力。文章仅仅靠着一些胶卷,图片,日记就叙述了一件震撼人心的事情。在斯科特的话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人来说都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该怎么度过哪?每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就会在临死前的时候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斗争。"他的话语中无不洋溢出英国人的优秀风范和高贵的品格。文章中的五位主人翁虽然都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牺牲了,他们的肉体都倒下了,但是我相信他们的灵魂和品格一定会活在我们的心中。并且以他们的品格为品格。学习他们的上进,遇到了问题不气馁,不灰心,坦然面对,诚实守信,永远作着为事业而牺牲的准备。一个人虽然在不可战胜的厄运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的无比高尚。所有一切在这个时代都是伟大的悲剧。
读伟大的悲剧有感(二)
悲剧,总会催人泪下,确切的来说,它不止催人泪下,还有使人惋惜的,常常被称作喜剧的反义词。悲剧并不局限于戏剧中,现实中也有。不过,有的悲剧是伟大的。这里,我要讲的关于我们学的课文——《伟大的悲剧》。
稍微了解南极的人知道,南极洲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这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洲的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阿蒙森的队伍最先到达极点,然后凯旋而归。可斯科特的队伍慢了他们近5个星期,虽然也到达了极点但回归的途中,南极寒冷的天气提前来到,无情地袭击他们。在恶劣的条件下,他们在饥寒交迫中挣扎着,进行了2个月的搏斗。最后他们体力不支,长眠于白茫茫的冰天雪地之中。
真是一场骇人听闻的悲剧。这些英雄,之所以称为英雄,是因为他们拥有高尚的品德,视死如归的精神。首先是禁卫军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伙,在关键时刻保护同伙,而向死神飞奔。而最后,他们抱着绝望,骄傲地等待死亡。他们无怨无悔地爬进睡袋。尤其是斯科特,到生命最后关头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表达他无私的爱和真诚的情义。所以,当他们与世长辞后,连最高权威的国王也跪下来悼念他们,可知他们在人们眼中的地位——至高无上。
有句话说得好,“死亡不是生命的终止,而是生命的升华。”这就像课文中的那句话: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这已经表现他们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是无比高尚的。
虽然他们去世多年,但我相信,他们的高尚精神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永远不会被人们放弃或遗忘。悲剧,是伟大的……
读伟大的悲剧有感(三)
在人的一生中,有喜有忧,有失有得,有笑有泪,而贡献就是那把直尺,用来衡量你人生的轻重,曾听许多人说过;几句“豪言状语”,可他们有履行过自己的承诺吗?在众多人中,令我最敬佩的是“视死如归”这种微弱的身躯包裹着神圣灵魂的人,他们就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稍微了解南极的人知道,南极洲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这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洲的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阿蒙森的队伍最先到达极点,然后凯旋而归。可斯科特的队伍慢了他们近5个星期,虽然也到达了极点但回归的途中,南极寒冷的天气提前来到,无情地袭击他们。在恶劣的条件下,他们在饥寒交迫中挣扎着,进行了2个月的搏斗。最后他们体力不支,长眠于白茫茫的冰天雪地之中。
真是一场骇人听闻的悲剧。这些英雄,之所以称为英雄,是因为他们拥有高尚的品德,视死如归的精神。首先是禁卫军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伙,在关键时刻保护同伙,而最后,他们抱着绝望,骄傲地等待死亡。他们无怨无悔地爬进睡袋。尤其是斯科特,到生命最后关头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表达他无私的爱和真诚的情义。所以,当他们与世长辞后,连最高权威的国王也跪下来悼念他们,可知他们在人们眼中的地位——至高无上。
有句话说得好,“死亡不是生命的终止,而是生命的升华。”这就像课文中的那句话: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这已经表现他们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是无比高尚的。
虽然他们去世多年,但我相信,他们的高尚精神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永远不会被人们放弃或遗忘。悲剧,是伟大的……
3、伟大的悲剧好词好句
伟大的悲剧好词好句
2、马林科夫斯基少校是一名职业军人,没有参加过任何战斗,但是带兵很有一套,并且思想和战法都十分新颖。就个人来说他长得十分英俊、高大,团里很多女通讯员都很喜欢她。但他一般都比较严肃,不苟言笑。
3、坐在旁边的里宾特洛甫惊恐地看了希特勒义演,看到他的小胡子在微微颤动,显然他的内心就像翻滚的沸水一样不平静。
4、一声巨响,一枚炸弹扔在了彼得洛夫中校的旁边,但他很幸运,弹片只是擦破了点皮,但是爆炸掀起的气浪却把彼得洛夫政委甩到了十米开外的地方,他头朝下落地,撞到了柔软的草原上。
5、扎伊采夫上校脸部的肌肉突然紧绷了一下,几滴血液溅到了他的脸上。他认为自己正在见马克思的路上。不一会他又突然发现不对劲,自己并没有死,于是他睁开眼睛,看到他面前正躺着一具尸体,是刚才那个德国人的,他的脑袋被子弹击穿,血浆四溅。扎伊采夫上校猛的一抬头,发现费得连科大尉正背对着他向村口跑去。
6、双方相互射击了很长时间,黑压压的一片德军冲了过来,红军战士就立即用圆盘冲锋枪射击,德军多次冲击未果,遂放弃了从一营正面通过,转而从四营防线通过。
7、山路上。到处不停地有松散的沙石从山坡滑落下来,有几块较大的石头甚至搅进了红军的队伍里,然而他们只是把他绕开。红军士兵脸上的表情都十分的沮丧、忧愁,好像家里死了人一样,或者不能说好像,应该是事实。
8、这时,他又发现这辆坦克四周还有数辆坦克环绕着它运动,于是他断定这是一辆德军指挥坦克,他向前打了一个滚,迅速地扔出了燃烧瓶,正准备跳开,可突然,三发子弹射了过来,有一发子弹直奔高察克上士,高察克上士躲闪不及,左手中了一弹,疼得要命,但看到德军坦克被燃烧瓶烧毁了油箱,里面的人连滚带爬地跳出坦克,心里还是非常的畅快。
9、周围的一切是那么的寂静,以至于寂静得让人奇怪。冰冷的风吹在白桦林中,发出尖利的呼啸。浓雾笼罩在白桦林中。
11、拽,无垠,癫狂,凛冽,吞噬,销蚀,羸弱,步履,告罄,遗孀,
12、双方展开了争执,最后朱可夫只好中止了发言。筑垒地域的工作是由副国防人民委员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具体领导的,一句是总军事委员会批准的计划。因此这个问题牵扯十分广泛,连伏罗希洛夫也很不高兴。像刚才一样,有人站起来岔开了话题,才避免了一场激烈的争吵。
13、在悲壮的基辅保卫战中,苏军将士英勇无畏地抵挡着凶狠的法西斯侵略军。尽管苏军十分顽强拼搏,历时两个多月的基辅保卫战还是以苏联的失利结束了。但是苏军成功地延缓了德军向莫斯科方向的推进,为莫斯科保卫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基辅会战被认为是“德军战术上的胜利,苏军战略上的胜利。”
14、耀武扬威,洋洋得意,怏怏不乐,姗姗来迟,忧心忡忡,疲惫不堪,畏缩不前。
16、我们爱和平,但是我们拿起了枪,我们要同敌人斗争!我们要同法西斯战斗!我们要同最最危险的危害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宁的纳粹战斗!我们要与邪恶的敌人战斗!
17、奥里特少将继续表演,唾沫星子横飞。旅长们越听越兴奋,好像莫斯科就已经在他们手中,只有第四突击旅旅长欧文威上校闷闷不乐地看着墙上挂着的巨幅英国地图,那是用来迷惑苏联统帅部的。()
18、扎伊采夫上校又陷入了沉思。一种感觉很强烈,就像海底的飓风一样,将扎伊采夫上校卷到小路那边,但是军事常识告诉他走山路肯定是对的,他在两种选择中徘徊,抉择。
19、远处的白桦林仍然在沙沙作响。忽然,有一种像是两个物体在摩擦的声音,是风声吗?不,由于人工制造的声音根本无法与自然的语言相媲美,所以他很快分辨出有人在国境线上活动。
20、顿时,四周同时传来了死沉、呆滞的脚步声。亚历山大中尉屏住呼吸,尽管他不怕死,尽管身体被地面凸起的小土块和碎石硌得很不舒服,但是他还是不敢动,也不敢用手枪射击,因为心中的人。他握枪的手顿时像抹了猪油一样又烫又滑。冰冷的月光穿透树叶洒在他的脸上,被他躲开了。
21、坚持不懈,千辛万苦,风餐露宿,夜不成眠,精疲力竭,闷闷不乐,毛骨悚然。
22、他恋恋不舍地从门前跨过,脚上向有千斤的石头压着一样。但他又十分坚定地迈出了这一步,头不会地缓缓想前走去,伊里奇倚在门旁申请地望着即将出征的丈夫,她知道他是为了祖国的事业而去的,她并不生气,她只是十分不舍。
23、亚历山大中尉快速向前走了几步,随后原地打了个滚,翻到旁边茂密的草丛中,透过草之间的空隙他回头一看,德国人依然在排着队前进,于是他匍匐向前爬了很长一段后,立即冲了起来,由于身体的重心控制不好,他栽倒在地上,早已湿透了的沉重的军衣一下就使他瘫倒在地,他顿时觉得身体像散架了一样,四肢不受自己支配。然而一想到他心中的人,他竟然又有了力气。他爬了起来,然后迅速向团部方向跑去……
24、那个德国卫兵正站在大树底下,正是大热天,他肯定在抱怨希特勒为什么进攻这样一个夏天热的要命,冬天又冷得要死的国家。他的眼光很快就停留在了远处摇曳的草地上。忽然,他感觉到后面好像有动静,正当他准备回头看时,一双冰冷地手中的一把冰冷的刀已经横在了他的脖子上,他顿时感到极其恐惧,但是他还没来得及叫,那把刀就已经从脖子上划过……
25、一个军官正在拿着望远镜向村口张望。他的个子和刚才的那个老人一样高。但是他的衣服却和一般红军战士的军衣很不一样,可以明显地看出他衣服上的黑鹰标记——德国人!
26、现在正是最冷的时候,晶莹纯洁的白雪覆盖了整个俄罗斯大地。在村庄里一个并不高大的房子里,一个身高1米98的魁梧男子正笔直地站在房门前望着门外纷纷绕绕的白雪正在想着什么。他的脸看上去十分严峻而又坚定,一对鹰一样犀利的眼睛目视着前方。
27、他忽然感觉到右手没有了力量,他还能清楚地听见手枪滑落并掉到地上的声音,但是过后他就一点意识也没有了。
4、郁达夫:悲剧的出生
郁达夫:悲剧的出生
─—自传之一
“丙申年,庚子月,甲午日,甲子时”,这是因为近年来时运不佳,东奔西走,往往断炊,室人于绝望之余,替我去批来的命单上的八字。开口就说年庚,倘被精神异状的有些女作家看见,难免得又是一顿痛骂,说:“你这丑小子,你也想学赵张君瑞来了么?下流,下流!”但我的目的呢,倒并不是在求爱,不过想大书特书地说一声,在光绪二十二年十一月初三的夜半,一出结构并不很好而尚未完成的悲剧出生了。
光绪的二十二年(西历一八九六)丙申,是中国正和日本战败后的第三年;朝廷日日在那里下罪己诏,办官书局,修铁路,讲时务,和各国缔订条约。东方的睡狮,受了这当头的一棒,似乎要醒转来了;可是在酣梦的中间,消化不良的内脏,早经发生了腐溃,任你是如何的国手,也有点儿不容易下药的征兆,却久已流布在上下各地的施设之中。败战后的国民─—尤其是初出生的小国民,当然是畸形,是有恐怖狂,是神经质的。
儿时的回忆,谁也在说,是最完美的一章,但我的回忆,却尽是些空洞。第一,我所经验到的最初的感觉,便是饥饿;对于饥饿的恐怖,到现在还在紧逼着我。
生到了末子,大约母体总也已经是亏损到了不堪再育了,乳汁的稀薄,原是当然的事情。而一个小县城里的书香世家,在洪杨之后,不曾发迹过的一家破落乡绅的家里,雇乳母可真不是一件细事。
四十年前的中国国民经济,比到现在,虽然也并不见得凋敝,但当时的物质享乐,却大家都在压制,压制得比英国清教徒治世的革命时代还要严刻。所以在一家小县城里的中产之家,非但雇乳母是一件不可容许的罪恶,就是一切家事的操作,也要主妇上场,亲自去做的。象这样的一位奶水不足的母亲,而又喂乳不能按时,杂食不加限制,养出来的小孩,哪里能够强健?我还长不到十二个月,就因营养的不良患起肠胃病来了。一病年余,由衰弱而发热,由发热而痉挛;家中上下,竟被一条小生命而累得精疲力尽;到了我出生后第三年的春夏之交,父亲也因此以病以死;在这里总算是悲剧的序幕结束了,此后便只是孤儿寡妇的正剧的上场。
几日西北风一刮,天上的鳞云,都被吹扫到东海里去了。太阳虽则消失了几分热力,但一碧的长天,却开大了笑口。富春江两样的乌桕树、槭树,枫树,振脱了许多病叶,显出了更疏匀更红艳的秋社后的浓妆;稻田割起了之后的那一种和平的气象,那一种洁净沈寂,欢欣干燥的农村气象,就是立在县城这面的江上,远远望去,也感觉得出来。那一条流绕在县城东南的大江哩,虽因无潮而杀了水势,比起春夏时候的水量来,要浅到丈把高的高度,但水色却澄清了,澄清得可以照见浮在水面上的鸭嘴的斑纹。从上江开下来的运货船只,这时候特别的多,风帆也格外的饱;狭长的白点,水面上一条,水底下一条,似飞云也似白象,以青红的山,深蓝的天和水做了背景,悠闲地无声地在江面上滑走。水边上在那里看船行,摸鱼虾,采被水冲洗得很光洁的白石,挖泥沙造城池的小孩们,都拖着了小小的影子,在这一个午饭之前的几刻钟里,鼓动他们的四肢,竭尽他们的气力。
离南门码头不远的一块水边大石条上,这时候也坐着一个五六岁的小该,头上养着了一圈罗汉发,身上穿了青粗布的棉袍子,在太阳里张着眼望江中间来往的帆樯。就在他的前面,在贴近水际的一块青石上,有一位十五六岁象是人家的使婢模样的女子,跪着在那里淘米洗菜。这相貌清瘦的孩子,既不下来和其他的同年辈的小孩们去同玩,也不愿意说话似地只沈默着在看远处。等那女子洗完菜后,站起来要走,她才笑着问了他一声说:“你肚皮饿了没有?”他一边在石条上立起,预备着走,一边还在凝视着远处默默地摇了摇头。倒是这女子,看得他有点可怜起来了,就走近去握着了他的小手,弯腰轻轻地向他耳边说:“你在惦记着你的娘么?她是明后天就快回来了!”这小孩才回转了头,仰起来向她露了一脸很悲凉很寂寞的苦笑。
这相差十岁左右,看去又象姊弟又象主仆的两个人,慢慢走上了码头,走进了城垛;沿城向西走了一段,便在一条南向大江的小弄里走进去了。他们的住宅,就在这条小弄中的一条支弄里头,是一间旧式三开间的楼房。大门内的大院子里,长着些杂色的花木,也有几只大金鱼缸沿摇摆在那里。时间将近正午了,太阳从院子里晒上了向南的阶檐。这小孩一进大门,就跑步走到了正中的那间厅上,向坐在上面念经的一位五六十岁的老婆婆问说:
“奶奶,娘就快回来了么?翠花说,不是明天,后天总可以回来的,是真的么?”
老婆婆仍在继续着念经,并不开口说话,只把头点了两点。小孩子似乎是满足了,歪了头向他祖母的扁嘴看了一息,看看这一篇她在念着的经正还没有到一段落,祖母的开口说话,是还有几分钟好等的样子,他就又跑入厨下,去和翠花作伴去了。
午饭吃后,祖母仍在念她的经,翠花在厨下收拾食器;随时有几声洗锅子泼水碗相击的声音传过来外,这座三开间的大楼和大楼外的大院子里,静得同在坟墓里一样。太阳晒满了东面的半个院子,有几匹寒蜂和耐得起冷的蝇子,在花木里微鸣蠢动。靠阶檐的一间南房内,也照进了太阳光,那小孩只静悄悄地在一张铺着被的藤榻上坐着,翻看几本刘永福镇台湾,日本蛮子桦山总督被擒的石印小画本。
等翠花收拾完毕,一盆衣服洗好,想叫了他再一道的上江边去敲濯的时候,他却早在藤榻的被上,和衣睡着了。
这是我所记得的儿时生活。两位哥哥,因为年纪和我差得太远,早就上离家很远的书塾去念书了,所以没有一道玩的可能。守了数十年寡的祖母,也已将人生看穿了,自我有记忆以来,总只看见她在动着那张没有牙齿的扁嘴念佛念经。自父亲死后,母亲要身兼父职了,入秋以后,老是不在家里;上乡间去收租谷是她,将谷托人去砻成米也是她,雇了船,连柴带米,一道运回城里来也是她。
在我这孤独的童年里,日日和我在一处,有时候也讲些故事绘我听,有时候也因我脾气的古怪而和我闹,可是结果终究是非常痛爱我的,却是那一位忠心的使婢翠花。她上我们家里来的时候,年纪正小得很,听母亲说,那时候连她的大小便,吃饭穿衣,都还要大人来侍候她的。父亲死后,两位哥哥要上学去,母亲要带了长工到乡下去料理一切,家中的大小操作,全赖着当时只有十几岁的她一双手。
只有孤儿寡妇的人家,受邻居亲戚们的一点欺凌,是免不了的;凡我们家里的田地盗卖了,堆在乡下的租谷等被窃去了,或祖坟山的坟树被砍了的时候,母亲去争夺不转来,最后的出气,就只是在父亲像前的一场痛哭。母亲哭了,我是当然也只有哭,而将我抱入怀里,时用柔和的话来慰抚我的翠花,总也要泪流得满面,恨死了那些无赖的亲戚邻居。
我记得有一次,也是将近吃中饭的时候了,母亲不在家,祖母在厅上念佛,我一个人从花坛边的石阶上,站了起来,在看大缸里的金鱼。太阳光漏过了院子里的树叶,一丝一丝的射进了水,照得缸里的水藻与游动的金鱼,和平时完全变了样子。我于惊叹之余,就伸手到了缸里,想将一丝一丝的日光捉起,看它一个痛快。上半身用力过猛,两只脚浮起来了,心里一慌,头部胸部就颠倒浸入到了缸里的水藻之中。我想叫,但叫不出声来,将身体挣扎了半天,以后就没有了知觉。等我从梦里醒转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一睁开眼,我只看见两眼哭得红肿的翠花的脸伏在我的脸上。我叫了一声“翠花!”她带着鼻音,轻轻的问我:“你看见我了么?你看得见我了么?要不要水喝?”我只觉得身上头上像有火在烧,叫她快点把盖在那里的棉被掀开。她又轻轻的止住我说:“不,不,野猫要来的!”我举目向煤油灯下一看,眼睛里起了花,一个一个的物体黑影,都变了相,真以为是身入了野猫的世界,就哗的一声大哭了起来。祖母、母亲,听见了我的哭声,也赶到房里来了,我只听见母亲吩咐翠花说;“你去吃饭()饭去,阿官由我来陪他!”
翠花后来嫁给了一位我小学里的先生去做填房,生了儿女,做了主母。现在也已经有了白发,成了寡妇了。前几中,我回家去,看见她刚从乡下挑了一担老玉米之类的土产来我们家里探望我的老母。和她已经有二十几年不见了,她突然看见了我,先笑了一阵,后来就哭了起来。我问她的儿子,就是我的外甥有没有和她一起进城来玩,她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还向布裙袋里摸出了一个烤白芋来给我吃。我笑着接过来了,边上的人也大家笑了起来,大约我在她的眼里,总还只是五六岁的一个孤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