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刘禹锡:秋词·山明水净夜来霜
《秋词·山明水净夜来霜》
作者:刘禹锡
原文: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注释:
1、嗾:使,叫。
翻译:
秋天来了,山明水净的,
夜晚已经有了霜;
树叶由绿转变为焦黄色,
而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
在浅黄色的树叶中中格外显眼;
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
才不会像春色那样使人发狂了。
赏析:
这首诗的前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你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像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
2、描写夜来香的句子
描写夜来香的句子
1、夜来香的名字家喻户晓,不少人都喜欢它。我们学校操场边就有一排夜来香。我十分喜欢夜来香,喜欢它的美丽,喜欢它的朴实无华。
2、大约在七点到八点时,夜来香就会绽放。夜来香开放时,花苞的外皮会先慢慢地松开,然后花瓣也会慢慢地松开,由原来紧闭在一起,变得中间有空隙。随后,花苞的外皮继续打开,在打开到一半的时候停止,紧接着,花瓣又动了起来,中间的空隙慢慢变大了,成了一个洞;此时,花苞的外皮又开始脱落,再打开到四分之三的时候停止,花瓣又开始慢慢绽放,最外面的一层花瓣先打开了,接着一片又一片,都独自打开后,中间就看见了花蕊。最后,啪的一下,花苞的外皮完全散开了,花瓣也完全绽放了。中间露出了一个漂亮完整的花蕊。金黄色的花朵在夜幕中显得格外灿烂,像一只漂亮的蝴蝶在绿叶中翩翩起舞。
3、夜来香白天含苞欲放,像个害羞的小泵娘;当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夜来香悄悄的露出笑容,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使人们进入甜美的梦中。
4、她那亭亭玉立的身姿,秀丽而又挺拔。片片叶儿,仿佛扁舟荡层碧绿涟漪:又像一只绿玉的背盏,装满了琼浆玉液。那美妙动人的花骨朵,慢慢地舒展开了黄得晶莹透明的花瓣中突起一蔟花芯,宛如一群身披黄纱的仙子在偏偏起舞。
5、突然,发现了一株奇异的小花,这株花看上去不太美,绿油油的叶子,像一艘精致的小船,充满生机,茎的上面有许多小花蕾。我想把这株小花挖出来,带回去。我找来一根棍子,挖了一会儿,便把花儿挖出来了。我高高兴兴地捧着花回家。回到家里,我把花放进花盆里。我每天都给它浇水。奇怪的是,白天的时候,这株花花骨朵紧紧地闭着,晚上才展开花瓣。花里散发出一阵清香,使人感到十分舒畅。我经常拿着扇子不停地扇着,花的香味随着气流不停地吸入我的鼻孔,浑身舒服极了,顿时觉得这花儿十分美丽。
6、我喜欢花,我更喜欢在夜晚开放,不炫耀自己的花。因而夜来香就成了我的首选。我最喜欢在夜晚时分,看她是怎样绽放笑脸的。
7、夜来香长得不妖艳,也不显眼,一开始它并不吸引我,但后来我却喜欢上了它。因为白天,我可以欣赏月季的美丽;晚上,我还可以闻到夜来香的芬芳。
8、夜来香是一种美丽的黄绿色的花,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它就慢慢地开放了。这时候,你会感觉到它是多么可爱呀!它的花朵多么像一个个小喇叭,赞颂着夜晚还在不辞辛苦工作着的人们;又多么像穿着裙子的小泵娘,在绿色的海洋里唱歌跳舞,歌声在夜晚的风中回荡。而夜来香的叶子呢,犹如一片片绿色的云雾,给宁静的阳台又增添了一些情趣;又多么像一个个可爱的小箭头,指着不同的方向。它的花蕊黄中带粉,在晚风中轻轻摇动,好像在召唤我们:“跟我们一起来玩儿吧!”
9、月儿将清辉倾泻在花上,叶子,投下了袅袅婷婷的倩影。一阵微风吹过,()芳香便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使人仿佛要醉倒在花下。一切都沉静在恬淡和悦的美之中下。
10、夜来香叶子碧绿,有鸽子蛋那么大,长满了枝头。那小小的花朵仿佛是一个个白色的小喇叭。
11、哦,美丽的夜来香,虽然你在夜间绽放,但是你却为我的童年带来了乐趣,但是我更忘不了的是,你那高贵的品质!
12、夜来香在夏天的晚上绽开花朵,“小喇叭”放出清香,又在清早收拢,像一个准时的小闹钟。
13、夜来香的花香也很特别,不仅香气迷人,而且散发出的香气有驱赶蚊虫的功能。你站在她身旁,就不会有蚊虫来叮你。
14、夜来香的茎很粗,青绿色,显得十分挺拔。那样子,简直可以同青松比较。
15、夜来香的叶子绿绿的,椭圆形,小巧玲珑,十分逗人喜爱。
16、夜晚,夜来香的花散发出一缕淡淡的清香。夜来香的花儿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美丽。一阵微风拂过,夜来香随风摇摆,好像一个婀娜多姿的小泵娘在窃窃私语。几只白色的蝴蝶飞来了。他们好象是一群顽皮的小精灵在树丛里翩翩起舞。“沙沙沙”下雨啦!夜来香贪婪的吮吸着雨天的甘露,一个个晶莹剔透的雨珠在叶子上滚动着。
17、我爱夜来香,它在风中挺立着干,伸展着叶,盛开着花。而且,这花是我亲手种的,这是我的劳动成果。啊,夜来香,你默默奉献的精神激励着我奋发向上。
18、狭长的绿叶,交错排列。在主茎和枝杈的上部,每一个叶片的底都窜出一个花梃,顶着一个绿里透黄的花蕾。夏天一到,夜来香开花的季节便也到了。晚上8点来钟的时候,只见它完全开放了!那s四片小巧玲珑的花瓣是淡黄色的,它们犹如四姐妹紧紧地拉这手,围绕在桔黄色的,花蕊四周,构成一朵朵美丽可爱的夜来香!一阵阵微风吹过,远远望去夜来香的花,好像一只只蝴蝶在绿叶丛中翩翩起舞。
19、记得小时侯,阳台上种着一株很大很大的夜来香,它可是我的宝贝哦。小小的叶子软软的,散发出青草的味道,一根根筋很突出,立起来看像一棵高大笔直的白杨树一般,又像一只强有力的手。七月的太阳热辣辣的,树木都耷拉着头,叶子也焉了,垂下来,覆盖在花儿身上。而小花却正在恬睡着呢,紧闭着花苞,像干枯了一样,与耷拉的叶子一起,显得懒洋洋的。
3、刘禹锡的诗有哪些
刘禹锡的诗有哪些
1、《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2、《竹枝词九首·其一》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陌上动乡情。
3、《竹枝词九首·其二》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4、《竹枝词九首·其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5、《杨柳枝词九首》
(一)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二)
南陌东城春早时,相逢何处不依依?
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
(三)
凤阙轻遮翡翠帏,龙池遥望麴尘丝。
御沟春水相晖映,狂杀长安少年儿。
(四)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
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五)
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支。
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叶如啼欲恨谁?
(六)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七)
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
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
(八)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绾别离。
(九)
轻盈袅娜占年华,舞榭妆楼处处遮。
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6、《路傍曲》
南山宿雨晴,春入凤凰城。
处处闻弦管,无非送酒声。
7、《君山怀古》
属车八十一,此地阻长风。
千载威灵尽,赭山寒水中。
8、《庭竹》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9、《唐郎中宅与诸公同饮酒看牡丹》
今日花前饮,甘心醉数杯。
但愁花有语,不为老人开。
10、《伤独孤舍人》
昔别矜年少,今悲丧国华。
远来同社燕,不见早梅花。
11、《再伤庞尹》
京兆归何处,章台空暮尘。
可怜鸾镜下,哭杀画眉人。
12、《鄂渚留别李二十一表臣大夫》
高樯起行色,促柱动离声。
欲问江深浅,应如远别情。
13、《和游房公旧竹亭闻琴绝句》
尚有竹间路,永无綦下尘。
一闻流水曲,重忆餐霞人。
14、《罢和州游建康》
秋水清无力,寒山暮多思。
官闲不计程,遍上南朝寺。
15、《九日登高》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
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16、《答柳子厚》
年方伯玉早,恨比四愁多。
会待休车骑,相随出罻罗。
4、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
《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
作者:刘禹锡
原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释:
1、悲寂寥:悲叹萧条。
2、春朝:春天。
3、排:推开。
4、碧霄:青天。
翻译: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
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
就引发我的兴到了蓝天上了。
赏析:
“自古逢秋悲寂寥”
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自古”和“逢”,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
“我言秋日胜春朝”
“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晴空一鹤排云上”
“排”,推,这里是冲的意思。这句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这幅画面是对“秋日胜春朝”的生动注脚。
“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句紧接上句直接抒写自己的感受,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作者心中那激荡澎湃的诗情勃发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了。字里行间作者那乐观的情怀,昂扬的斗志国安呼之欲出。如果说,上句侧重写秋的“形美”,那么这句则突出秋的“神韵”,使“秋日胜春朝”的观点表现得更鲜明,更有力度。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不仅仅表现出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我国古代文学中,常将“秋”与“愁”等同起来。这首写秋的诗却爽朗明快,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境。前两句是议论,直接表达了秋日胜春朝的看法。后两句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飞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宏图。显然,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这就是此首诗的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