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采薇扩写
采薇扩写(一)
随着春天的到来,春风像一位母亲,抚摸着大地万物,春雨像一位父亲,滋润着一切生灵,大地的生物相一个个刚出生的婴儿,被母亲照顾着。一阵春风吹过,杨柳随风起舞,嫩绿的叶子上海含着露珠,湛蓝的天和嫩绿仿佛融为一体,美极了。我的家乡就在这片美丽的地方,但是有一天,一些军官到此来征兵,我也被抓了过去,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所以我也去了。
我们这些兵骑在马上告别村子,告别村子里的每一个村民,我们虽然对这个村子恋恋不舍,但是我们只能把眷恋把泪水藏在心里,永远埋藏,我的家人都满脸泪水,但也没有阻止我。
我随着队伍走向城里,我看见了一大批军队,都整装待发,等待大将军一声令下,我想:为什么每个国家都要打来打去的,就不能和平相处吗?哎!这次战争肯定又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啊!
“走!”一声响亮而严肃的声音传入每一个军人耳里,大家身着军装,大步向城外走去。
走了几个时辰,终于,敌人向我们冲了过来,我们放火箭,他们死了一批人,血流淌着,一个又一个人倒下“乒乒乓乓!”打来打去,地上都是死尸,没有人顾及别人,都只管自己“乒乒乓乓!”打了两个时辰,终于,我们击败侵略者了,但是原本这是满地绿草,空气清新,可是现在地上都是死人,倒在地上,我们也没有几个人了,从人海茫茫到现在人烟稀少,战争太残酷了!我们回到城里,许多认为我们欢呼,而我却伤心,想到我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我想念我的家乡。
终于,我退役了,我老了,回到了家乡,我带着喜悦的心情来到了我的家乡,而我看见的是满地的雪,雪花从空中飘落下来,洒在房上,洒在树上,我感到无比的凄凉。
我走进了以前的茅草房中,母亲已是白发苍苍,父亲更是年老,他们看见我,非常惊讶,他们颤抖着站起来说:“你是—我的孩子—吗?”“是的。”我满眼夹都含着泪珠,扑入他们的怀里,感到无比的温暖。
从此我和父亲母亲过着简朴而幸福的生活,直到永远,永远,永……
采薇扩写(二)
周宣王时期,北方的猃狁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的生活带来不少灾难。作为一名将士,我理应为国而战。
当采薇发芽的时候,我以为我可以回家了,但转眼又是一年,因为猃狁入侵之故,为了自己的国家,我呆在了边疆。到了薇叶长大了,枝叶柔嫩的时候,这下总该回家了吧,但我们的戍期未定,我仍然为战事奔波着。后来采薇长得粗壮刚健了,已经到了阳春十月,可是王事还没完。随着时间一推再推,心里越发急切难忍,但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匹夫有戍役之责,所以尽管军旅的严肃威武,生活的紧张艰辛,我仍然坚定地守卫自己的国家。面对战场、面对征途,我毫畏惧,毫不胆怯。
最后,在这寒冬之中,我终于踏上了回乡的路,回首往事,曾经的一幕幕都跳出我的脑海,万千感慨顿时涌上心头。那时杨柳依依,随着风,一起飘荡。飞扬的枝叶,零落有秩,不荒芜,不颓废。这是我当年刚刚去从军时的情景。如今我回来了,天空的阴霾,久久不肯散去,空气中,散发着淡淡湿润的气息,路旁的树叶,随着风,一起摇曳。身边的雪花曼妙地飞舞,一阵阵寒风瑟瑟吹过,还夹着一点点雨,一点点冰,我实在无法将眼前这煞白的世界与当初的故乡联系起来。时光像风一样的迅速失去,我抓不着,也留不住。我仰起头,望着满天的飞雪,我感到这种饥寒交迫的日子似乎怎么也走不到尽头。任泪,无声地流,沿着双颊蔓延,我心中的悲伤又有谁能够了解。
但是,或许,也并没有悲哀,为了祖国,为了边疆,更是为了自己心中的家,我不后悔。一切,尽在不言中。
采薇扩写(三)
杨柳依依,随着风,一起飘荡。飞扬的枝叶,零落有秩,不荒芜,不颓废。
走在出征的路上,迎着清风,心旷神怡,行军打仗的艰苦,也能随风飘去。
作为一个军人,面对战场、面对征途,我毫畏惧,毫不胆怯。()天空的阴霾,久久不肯散去,空气中,散发着淡淡湿润的气息,路旁的树叶,随着风,一起摇曳。每天的奔波劳累,却无怨言。也应该是军人的本质。今天,再次踏上这条路,是回来了,回到家——这个久违的怀抱。雨雪纷霏,来时的杨柳,更添了几分成熟,在雨水的洗涮下,变得更加透彻、清爽。
对故乡的眷恋,瞬间得到释放,久违的舒心与快乐,其实,不需要说太多。路上,参杂着泥土的芬芳,闻着,一种全新的感觉,心情也变得豁然开朗。或许,也并没有悲哀,为了祖国,为了边疆,确实无怨无悔。
2、采薇改写
采薇改写(一)
我是一柄剑。
一柄闻名天下的好剑。一柄大将军的佩剑。
那位将军英明神武。
而他,又要出征了。也,带上了我。
我听不清那位锦衣玉袍的人说了什么话,只见他手上举着一团金黄,煞是耀眼。
而我听见,我看见,我感受到,将军深深的握着我,单膝跪地,跪拜行礼。然后,一句话从他口中说出。
我听见了。
他说,臣,遵旨。
这时我知道,他,又要出征了。
我看见了,那时,宫外翠绿的杨柳随风摇曳,吹起纤细的枝条。
哦,已经春天了。这一仗,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
荒凉的土地上,横尸遍野,血流成河。
吼着,叫着,打着,拼着,一个个人接着倒下,直到,远处只剩下残尸骸骨。
我的身上沾染了太多的鲜血和污秽,灵魂仿佛被困住了,连剑刃,也逐渐变得不是那么锋利,那么决绝了。
无论是敌方,还是我方,都损伤惨重。大军所过之处,只剩下遍地的死尸。
将军把这一切尽收眼底,他心痛了,这,真的是他的初衷么?
只有奋勇杀敌,早日剿灭国贼,才能改变这一切。他对自己说,紧握着我。我仿佛能感受到,他的血液,他的脉搏,他的心跳,他的振奋。
我不禁暗自叹息。
这场仗终于打到了头,我军大获全胜,士气振奋。而敌军溃败,已不成气候了。
是时候,能回去了。
将军坐在马上,我,挂在他的腰际。一步一步向王都走去。
我终于知道,这世上最珍贵的人,他名叫圣上。
而我们,就要进宫去觐见圣上。
我依旧不知云云他们所说的话,直到将军的脸上有了一丝悲痛。我终于明白了一点。
打仗,不好。
将军带着我踏出殿门,屋外细碎的雪花飘舞,而那春天的杨柳已积了一层雪了。那雪落在我身上竟有些冷。
已是冬季了。
这仗,还真是打得够长。在不知不觉的抗阵杀敌中,一季一季已从手中的兵器里划去。我不禁默默的叹息。
采薇改写(二)
整整一年了,这充斥着血腥的战事仍旧令我不能适应。恐惧、恶心、忧愁、不安,种种情绪折磨着我。
古人常说,为了保家卫国而奋战是快乐而荣耀的。然我所看到的,是苍凉的天幕,是满目的血色与悲哀,是因恐惧而扭曲的灰色面孔。哪里有什么快乐和荣耀?无休无止的战争让生灵涂炭。不知何时,这罪恶的日子才是一个尽头!
每日采食着薇菜,看着它们一天天成长,又初时的嫩芽变为最后的枯叶。也许有一天,连这最后的事物也要被吃光了吧?!每日里劳碌不堪,不能吃一顿包饭,不能睡一个好觉。
有时候,仰望苍穹,夜色如水般宁静,我便会想起故乡。我的家人,是否也在对着明月祈祷希望我早日归来?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满心的创伤已让我口不能言,只有深深的叹息。又有谁,可以抚慰我的痛楚?
棠棣花依旧绽放,绚烂的花朵为这灰白的战场染上一丝明媚,却更让人觉得那说不出的惨淡凄凉。骏马战车,象弭鱼服。面对这支训练有素的部队,我本该自豪,本该毫无怨言。有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我们的国家应该安宁了吧。然而,踩着同伴的鲜血和尸体,我又怎能不悲哀,不恐慌!也许某一天,我也会化作一具冰冷的尸身,被岁月的黄沙掩埋。
但我是男儿,必须要承担我的责任,保卫这让我眷恋的神州浩土。
我一身戎装,听战马长嘶,狂风呼啸。手中的长矛一次次洞穿敌人的胸膛,温热的鲜血染红了我的全身。
恍惚间,我仿佛什么都看不见了,耳边也一片沉寂,仅剩下漫天的绯红,似暮霞流火,似桃红依旧——敌人的利刃刺穿了我的身体,将我的灵魂一点点剥离。没有痛,亦无泪。
倏然间,我飘回了故土。昔日的依依杨柳早已不再。而今,迎接我的,是茫茫的飞雪与永无止境的寂寞。
雪穿过我明澈的躯体,化作一缕烟尘——不,我已没有了躯体。如今的我,只是眷恋尘世的一丝游魂。
我回到了梦境中无数次出现的地方。在那里,家人仍在痴痴地盼我归来,却不知我就站在他们的身旁。我伸出手,想抚摸妻子美丽而憔悴的脸庞,却径直从她的身体里穿过。我想要唤她的名字,却发现我发不出一丝声音。泪水无声地滑过我的双颊,没有温度。我们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
终究要离开。
缓步离去,默然回首,怔怔望着令我魂牵梦萦的家,心中沉痛莫名,脚步也迟迟不肯挪动。可我不得不走,我和家人早已是阴阳两隔,留在这里也只能徒增伤悲。
前方等待我的,将是下一个轮回。
采薇改写(三)
一天下午,春暖花开,阳光明媚,我正在烈日当头的天气下种田。傍晚,日落了,小儿子跑来叫我吃饭,然后我牵着儿子的手,慢慢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到家了,餐桌上摆满了丰富的饭菜,我们一家三口坐下来享受,我对妻子说:“今年我们一定要多开垦,一定比去年赚得多。”妻子在一旁笑了笑,便吃了一口饭。
晚上,星星点缀在天空中,我坐在床上津津有味的看着书,妻子在外头晾衣服,儿子在自娱自乐。()我享受着着幸福的生活,心里觉得美滋滋的。
忽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传来,我连忙穿好鞋,打开门一看,原来是隔壁的邻居,他气喘吁吁地说:“敌人来侵略咱村啦!村上征兵,你快去报名啊!”一旁的妻子听后傻了眼,不懂事的儿子哭了起来,我一边安慰儿子,一边对邻居说:“我现在就去!”我和妻子一起整理行李,穿好衣服准备出门时,儿子泪流满面地说:“爸爸你不要走!”他边说边抽泣着。我没办法,只好蹲下来说:“儿啊!爸爸出差了,你一定要听妈妈的话,回来给你买好吃的。”儿子乖乖地点点头。“我走了,管好家,我不会有事的!”说完后便提着行李走出了小院。
我依依不舍地告别家人,来到村长家。村长见到我激动地说:“前几批都没有打胜仗,还把敌人引到咱村来了。我们先让敌人打,这几天把村民们移到安全的地方,我们绕在敌人后面打,可能要几个月的时间……”几个月的战争,我们把敌人打得穷追不舍,战场上,敌人的尸体横七竖八,最后敌人只好投降了。
战争结束了,我们格外的兴奋,在回家的路上,大雪纷飞,地上白茫茫的一片,几只小鸟在树上跳来跳去,看到这些,我不禁想起了去的时候还是春暖花开,然后慢慢想起了家人,我放快了脚步,急急忙忙的回到了家。
3、诗经采薇读后感
诗经采薇读后感(一)
《采薇》是《诗经》中的名篇,这首诗就是一个戍边的士兵久历艰苦,在还家的路上又饱受饥寒,痛定思痛后悲伤心情的真实写照。这首诗描写了周人向往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对战争的厌倦。北方游牧民族侵犯周朝,士兵为保家卫国而出征。出征前“杨柳依依”,惜别之情溢于言表。三年后,生还归来之时“雨雪霏霏”,战后萧索破败之景顿时跃然纸上,悲凄之感犹然而生。
从戍边者思乡的悲歌中,感悟个体生命的无能与叹息。在保家卫国的精神中,感受个体精神境界对于自然生命的超越。归途中感受个体生命对苦难的体认,《采薇》通过情绪诗意般的流露和宣泄,提出了一个冷峻的理性思考。生命的解读。在浩瀚博大永恒的宇宙中,人渺小的不及一粒微尘,人来这个世界的时候不是自己的选择,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不是自己的选择。同样在生存期间,虽然有生存的意识,所谓生存的权利,但你同样没有生存方式的选择。人类不过是装在宇宙这个化学试验瓶中的最微小的一个不等于零的分子,瓶中任何元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人的变化。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都会使生命的个体陷入困境。《采薇》中的主人公一场战争将他无辜的卷入。他只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回家,却难以实现。战争给予他的生存体验是既痛苦而又兴奋的。在这里作者没有写战争中流淌的鲜血,残缺的人体,扭曲的面孔,燃烧的战火,堆积的死体。是因为人在社会主流意识的洗礼中短时间会被蒙蔽,而只是展现了他来自群体意识的兴奋“维常之花,·君子之车·,四牡业业,象弭鱼服,”让他体验了从未有过的荣光和威风。同时也给他带来无限的思家的苦痛。战争结束了,经过了生命的苦苦挣扎,他还是他,“载饥载饿”。试问战争对他究竟有什么意义呢?不过是一种经历,一种体验而已。而这种经历与体验原本就不是他的选择,即使他想选择也选择不了。任何生物只能是自然的选择,而选择不了自然。
诗经采薇读后感(二)
《采薇》表现了将征之人的思家忍苦之情,并将这种感情放在对景物的描写及对军旅生活的述说中表现。
《小雅·采薇》是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为先秦时代的华夏族诗歌。全诗六章,每章八句。是一首戎卒返乡诗。诗歌表现了将征之人的思家忍苦之情,并将这种感情放在对景物的描写及对军旅生活的述说中表现。
一般小学的话只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全诗六节(每八句为一节),模仿一个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兴,前五节着重写戍边征战生活的艰苦、强烈的思乡情绪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从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敌胜利的喜悦,也深感征战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绪;第六节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结束全诗,感人至深。
此诗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集中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末章头四句,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有名的诗句之一。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诗经采薇读后感(三)
《采薇》是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归之苦的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作的诗,诗中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
诗的前三章以倒叙的方式,回忆了征战的苦况。为了抵御狁的侵扰,他长期远离家室,戎马倥偬,多么渴望边境早日安定而返故乡!四、五二章陡转笔锋,描写边防军士出征威仪,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兵士们的爱国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末章写解甲归里。虽能生还,然昔日的征戍劳苦却只换来今日的“载渴载饥”,怎不令人黯然伤神?()
此诗选自“小雅”,却有“国风”民歌的特点,颇为讲究句式重叠与比兴手法的运用。如前三章的重章叠句中,文字略有变化,以薇的生长过程,衬托离家日久企盼早归之情,异常生动妥贴。第四章以常棣盛开象征军容之壮、军威之严,新警奇特。末章以从征前与来归时的景致,寄托不尽的感伤,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的妙言佳句。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4、诗经采薇
诗经采薇
《采薇》
佚名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释:
1、蔽:一种野菜。
2、亦:语气助词,没有实义。作:初生。止: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3、莫:同“暮’,晚。
4、玁狁:北方少数民族戎狄。
5、遑:空闲。启:坐下。居:住下。
6、柔:软嫩。这里指初生的菠菜。
7、聘:问候。
8、刚:坚硬。这里指菠菜已长大。
9、阳:指农历十月。
10、盬:止息。
11、疚:病。
12、尔:花开茂盛的样子。
13、路:辂,大车。
14、业业:强壮的样子。
15、捷:交战,作战。
16、騤騤:马强壮的样子。
17、腓:隐蔽,掩护。
18、翼翼:排列整齐的样子。
19、弭:弓两头的弯曲处。鱼服:鱼皮制的箭袋。
20、棘:危急。
21、依依:茂盛的样子。
22、霏霏:纷纷下落的样子。
译文: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刚才长出来。
说回家啊说回家,一年又快过去了。
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因为玁狁故。
没有空闲安定下,都是因为玁狁故。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初生正柔嫩。
说回家啊说回家,心里忧愁又烦闷。
心中忧愁像火烧,饥渴交加真难熬。
我的驻防无定处,没法托人捎家书。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已经长老了。
说回家啊说回家,十月已是小阳春。
战事频仍没止息,没有空闲歇下来。
心中忧愁积成病,回家只怕难上难。
光彩艳丽什么花?棠棣开花真烂漫。
又高又大什么车?将帅乘坐的战车。
兵车早已驾好了,四匹雄马真强壮。
哪敢安然定居下,一月之内仗不停。
驾驭拉车四雄马,四匹雄马高又大。
乘坐这车是将帅,兵士用它作屏障。
四匹雄马排整齐,鱼皮箭袋象牙弭。
怎不天天严防范,玁狁犹猖狂情势急。
当初离家出征时,杨柳低垂枝依依。
如今战罢回家来,雨雪纷纷漫天下。
行路艰难走得慢,饥渴交加真难熬。
我的心中多伤悲,没人知道我悲哀。
赏析:
战争的策划和发动是“肉食者”们的勾当,被迫卷入其中的个人,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犹如随风飘动的落叶,随波逐流的小、舢任命运之手随意摆弄,疲惫忧伤痛苦疾病衰老死亡全都身不由乙只有暗自嗟叹、仰天长啸的份儿。恐怕这是普通士兵们剩下的唯一属于自己的权利和“财产”。
凭了这点权利唱一曲忧伤的歌,总不至于得罪了大人君子们吧!无家无室的忧虑,居无定所的烦闷,频繁作战的辛劳和疲惫,思念故乡的痛苦,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对入侵之敌的仇恨,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触景生情的感伤,命运无常的恐惧,遥遥无期的等待,这一切无时无刻不冲击着敏感多思忧患焦虑的心灵。把它们吟唱出来,是一种自我遣怀,自我抚慰,犹如受伤的小动物,只有自己舔吮伤口,自己忍受痛苦,自己体验悲伤。
倘若受伤后连哀叫的欲望和本能都丧失了,那便彻底麻木了,物质化了。对于受惯了命运摆弄、痛苦煎熬、忧伤折磨的心灵来说,艰难坎坷辛劳疲惫枪林刀箭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形如搞札,心如死灰,完全丧失了作为一个活的生命个体的灵性和生气。
对忧伤和痛苦的敏感,不仅表明个体对自己生存处境的真切关注,也表明了个体的自我意识和意志。对忧伤和痛苦的表也不仅仅是一种无助的感叹和哀伤,而且也是表达不甘于忍受比伤和痛苦、不甘于向命运屈服的一种特有方式。它所要告诉我们的无我忧伤,我痛苦,我无助,但我不愿,我不服,我也有自己的向往和追求,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能够这样去想、去做的个体,实际上并不“小”。从他无能为力、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角度说,他是弱小的;从他不愿屈服于命运的摆布、有自己的追求的角度说,他却是了不起的。正因为这样,吟唱自己的内心忧伤和痛苦,就已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比即使歌吟者本身像是不经意地这样做,然而其内心深处的动机却昭然若揭。
整个人生就如一场战争。活着就会被迫卷入这场战争之中,就会有忧伤、痛苦、烦恼,恐惧、绝望。向往。追求、无助等等生存体验。表达这些体验的,本身就是动人的生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