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日志:是励志更是无奈_励志日志:生命的随想

1、励志日志:是励志更是无奈

励志日志:是励志更是无奈

2011年2月26号晚上,我再次踏上了返回南宁的火车,撂过寒风,扫过阴沉的天气,迎着缓缓降落的雪花,火车开动了起来,家——我再一次的远离开了。

也许天气的原因,也许是火车快行,也许是我打心里根本就不想走,无论哪个原因,致使我的心情真的是糟糕透啦,泪水在眼眶里不争气的打着转转,然而,火车依然还是跑了起来。五天过去了,我已经回到宿舍三天啦,三天里,吃饭,睡觉;然后,还是吃饭,睡觉。似乎在火车上过去的那两天一夜,这个世界欠我的睡眠和粮食太多了,以致于我拼命地补偿自己。穿过七个省,透过2800多公里的路程,我虽然到了目的地,但是我的心还是输了。我输得筋疲力尽、浑身疼痛、满是无奈与辛酸。也许是我天生晕车的原因吧,每一次这样漫漫长途的行程,我真的输了。

高中毕业那年,父母始终不同意我所要填报的广西南宁的志愿,因为山东离广西真的远了开来。因为我是艺术生,专业证的限制报名,我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填报提前批志愿到南方去上学,要么在家乡上高职。因为学历的作怪,十年寒窗的意愿,我终究还是选择了远走它乡求学。等到我真实的踏在南宁的土地上,回头北望时,我的家真的是怎么也看不见了。在古代,徐霞客曾有着“父母在,不远游。”的孝言。我现在再细细品味这句话的哲理真谛时,心情真的是感慨万千啊!

也许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外出游学寻求知识已成为光宗耀祖的一件大事情,父母不在乎还在在哪,只要有出息他们就是幸福的。作为一名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我更是深深的感觉到:这样的选择是励志的表现更是命运的无奈。如果不积极上进的励志,好好做人,一辈子也许只能在自己那山旮旯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一辈子。所以迫于命运的无奈,只能坚强勇敢的走出来,学到知识与本领才能成就自己回报家乡。望着那些乘着飞机来南宁开会顺便探视孩子们的父母们,我真的是心生羡慕。但是在回想起家里那几亩田里地里没白没黑的劳碌的父母,我的心酸还是湮没了羡慕,因为我也是幸福的,虽然我和她们好多人得到父母关爱的方式不一样,但是温暖是一样的。因为我的父母也和他们一样在尽自己毕生最大的能力来关心满足他们的孩子成长历程。回到家有父母的嘘寒问暖、有弟弟妹妹们的天真听话……,有这些我的心里的温暖已经满满的啦。

每当得知,家人生病或是外出晚归或是迟迟打不通电话联系不到的时候,我的心在一次次地撕裂着,很疼。因为远在它乡,我不能及时的得到家人的平安消息更不能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及时陪在身边,我真的很无助和无奈。也许,徐霞客的那句孝言正是这样情况下的感言吧。

作为一名文管专业的艺术生,为了我的梦想与人生,我背起行囊开始了自己的南踏求学之路。然而就在现在,我浏览着正在赶考专业证的艺术考生么,真的是感触良多,尤其是音乐或是美术类专业的同学们,考试对于他们的专业要求会更高。今日在飞信迷你首页上看到的一篇名为《艺考美女们的酸甜苦辣谁人知》深深地感动了我。作为艺术生与高分数的综合性大学院系的同学们相比,她们的高考分数是放宽放低了,这当然是有利于更多的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步入大学的象牙塔继续自己的梦想。但是在他们优异的专业特长背后又是付出了何等的艰辛与汗水呢?无人晓得。在该篇文章中提到的2011年2月28日,武汉,湖北美术学院藏龙岛校区,服装表演与设计专业的专业考试开考。考生身穿比基尼服装现场接受测三围、走台和才艺表演等项目的专业测试的考生们,我真的傻眼了,艺考之路真的是越来越严格越高要求了。寒冷的东风里,相信每个赶考的她们也许是紧张、认真或是寒冷的吧。(  )也许是天生的喜欢该专业,也许是命运的无奈使他们不得不选择了艺术特长以更容易确保可以走进自己梦中的象牙塔。也许在高中时代,有两类人是可以进入大学校门的:有人成绩优异可以直接步入大学,有人需要专业辅助才能步入大学。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她们都是在付出了汗水与努力后采取的了最后的机会。尤其是艺术生门,他们不但付出了努力、汗水还要付出了额外的报名费还有提前到处奔波艺考的艰辛。回想起当年,自己艺考的那年,望着大街上背着画夹找不到住宿的同学们,现在想想都还辛酸着,也许正是因为当年他们在雪花飞舞中流落街头等待天亮继续赶考的经历必定成为自己人生最大的亮点吧。我想这是励志的表现更是命运的无奈吧。

然而现在面对日趋严重就业压力,国防生、选调生……,又为大学的毕业生们带来了曙光与希望。可是这些对于艺体类的考生又算什么呢,他们人就没有任何希望,因为针对部分地区选调生等高校毕业生的报考条件里,是没有艺体类毕业生们选择的机会的。同等的付出与努力一样的步入大学;大学四年一样的勤奋进取,积极向党,勇于锻炼磨砺自己,增长知识,但是终究还是有区别划分了开来,回眸当今大学里的专业课程虽然名称不一样,但是好多专业的内容和技巧是一样的,尤其是文化管理类的专业。但是一等毕业艺术就被鲜明的划分了出去,难道艺术和文化不是一家人么?不懂实在是想不明白更是不能理解。每个立志奋斗的人们呐,坚挺住你们背后的那份人生的无奈吧。

2、励志日志:生命的随想

励志日志:生命的随想

        圣经中关于生命有这样的描述:因为不能恒久,所以最是珍贵;因为能吐纳天地气息,所以胜过钻石的光芒。作为宇宙间的奇迹,生命是每个人最为珍贵的东西,它平静地流浙悄无声息。或许大多数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疑问“人活着为了什么,究竟为什么而活?”只有经历了生命的威肋、生活的磨难,才会彻悟生命的意义、不论快乐、痛苦、健康、疾病、希望、绝望、生命带给我们的都是一种成长。

    生命是美丽的,生活也是美好的,但这种美好往往淡漠在岁月的流浙中,被日常的琐碎所掩盖,补不断膨胀的欲望所忽略。也许我们拥有的太多,时间久了逐渐黯然失色,如同一盆芳香四溢的花,闻久了嗅觉便变得麻木,可一旦它凋谢成泥,才会回味起昔日的芬芳。

    如果有一天,你对生命灰心丧气,想想医院里那些虽然身患绝症但依然顽强抗争的人;如果你一直对健康的身体不以为然,看看一张张躺在病榻上饱受疾病折磨的痛苦脸庞;如果在你对婚姻倦怠不满,多想想也许还有很多人一生都没有走进婚姻的殿堂......

    花谢了还会再开,今天去了还有明天,春天走了还会再来,爱情没了可以再找。但一个人一旦失去了生命,就真的一无所有。因为生命才能透析出一种生活的快乐幸福,因为生活才能折射出生命的价值意义。当生命化作另一种形式流淌,即便是再多的美与丑,是与非,已经永远地定格在过去时了,剩下的或许只是一声叹息,一分无奈。

   古人说过:“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人生是一条无名的河,是深是浅,人们都过;人生是一杯无色的酒,是苦是甜,人们都喝;人生是一条坎坷的路,是长是短,人们都过。在这匆匆的岁月里,生命就像一朵美丽的鲜花,在灿烂的阳光下慢慢地绽开。为了把握这份特别的美,足以让我们为之付出足够的努力,拒绝伤害的侵袭,留给生命一份纯净,让它成长在自己的本色中。不要在很多已成过往的时候,才知道去珍惜,因为倘若它被封存起来,也便不再真实。生命之花期待着每个人以饱满的热情迎接生活,挑战自我。珍爱生命,一切才会存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励志诗歌:热爱生命] [俞敏洪:生命因依赖而扭曲变形]

 

3、励志日志:失望和希望

励志日志:失望和希望

        所有失望都来源于希望,这是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明白的。我一直抱着这样的想法,如果有人做了我不喜欢的事,或形势发展不如我所愿,我就有“权利”失望。当然了,失望总会导致我有“权利”烦恼、消沉、失意,甚至生气。总之,只要形势发展的结果不是我所期望的,或者某个特殊人物的行为方式是我认为他不该有的,就会令我失望,我就会感到沮丧。我从没想到正是自己对事物的认知角度引起了自己的失望,而那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通过对自己的研究,也注意观察周围的人,我才慢慢明白了,那些令我烦恼的事情,并不会令别人烦恼。我还注意到那些对别人来说比天大的事情,只会令我一笑而过。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很显然,这并不在于事情的本身,因为在任何同类情况下,它始终如此。真正发生变化的是涉入其中的人。这才是不同之处。因此,我开始想自己对任何情境的认识是否能够掌控?自己是否能改变认识事物的方式,从而改变自己的心理反应?我发现,是的,这是可能的。我不一定能控制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自己周围的事,但是我完全能够控制自己应对那些情况的反应。

我开始发挥这一想法。我相信,生活中的人们是自己的想法和行为的真实反映,因而,能成为巨大的咨询工具。于是,我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工作中的人们,我的同事,以及顾客。我开始密切注意他们抱怨些什么,以及他们感到失望或烦恼的原因。我会通过他们的眼神感知真实的情况,然后迫使自己退后一步,看得更全面些。从这个实验中我总是能够得到不同的认识。

我再三发现的是,大多数人感到烦恼的时候,只为一个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天地万物没有按我们认为它们应该的那样表现。这可能意味着我们没有得到本来相信自己有资格得到的提升,因而失望。如果一开始我们就没有指望得到提升,那么就永远不会感到失望,不是吗?也可能意味着某人没有像我们认为自己应该得到的特殊方式去对待我们。或者,我们的梦想没有像自己认为的那样变为现实。或者某项投资没有如我们想像的那样成功。或者,某人出乎我们意外地去世。事实可能就是这么沉重。我并不是说这不令人难过,但是,说某人能活多久并不是我们能够选择的,不是吗?那都是我们的主观愿望,是我们对天地万物如何表现的期望。当我们感到失望的时候,从来没有停下来想一想是我们的理解或信仰出了错。我们认为是天地万物出了错,因为我们是凭个人的感觉而言!当你考虑到这一点,就真正站对了立场。

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变自己的观念呢?我们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观念和信仰是什么。你不可能改变自己不明白的东西。因此,花点时间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当你感到失望的时候,想想是什么令你失望?真的是因为当时的情况,还是因为某个人,或者因为他们没有按照你认为的那样表现?这样做的时候,要慢慢地强迫自己看清楚更全面的形势发展,迫使自己从一个新视角去看待当时情况,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正在发生的事情。我相信,你越这样做,失望的感觉就越少,因为你看问题不会再那么就人而论。你还会开始认识到形势发展就应该是以这种方式,不管它是否符合你的信仰。这将有助于你更好地控制情绪,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表现和行动。你还能够把所有挑战当作机会,进而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推动自己的生活向前进,因为你再也不会不断地受到失望的重击。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失败的旁边就是希望] [经典励志小故事:永不放弃希望]

 

4、励志日志:成长的代价

励志日志:成长的代价

 

    那天接了放学的孩子,电话却突然响了,通知某地来人,立即到某某宾馆接待,心里一下为难起来——说好了要和孩子一起吃饭的,现在该如何向他解释?吞吞吐吐地跟孩子说:你先回家去,爸爸还有点事,一会儿就回来,好吗?孩子在车后座上抱了抱我的腰,说:怎么总是有事?不能吃完饭再做吗?我只好告诉他,要做的事就是吃饭。

    孩子似乎也很无奈,不过在和我告别时却说了一句让我非常感动的话:慢点骑车,早点回来。说完就向家里跑去。我望着他瘦小的背影,第一次感觉到被孩子关心的滋味,真正的酸酸甜甜。孩子长大了,知道理解父母的无奈,只是不知道这样的成长,他小小的心里付出了多少对无奈的忍受——总是不可改变的事实,让他渐渐学会了改变自己。孩子懂事了,值得高兴吗?我说不准。

    对他的成长,不论是做人还是学习,我的态度主要是顺其自然,不太把自己的东西强加给他;但一方面又担着心:万一他一直不知道改变自己怎么办?

    前天上午从同事孩子的嘴里得知他默字排了个倒数第二,我的火气止不住往上冒。我不要他总去争什么第一,甚至他已经会了的东西主动让他不要重复去做,他不感兴趣的东西也不勉强他去学,可是默字总不能弄成倒数第二啊!

    中午从校车上接到他便开始和他谈默字的事,谁知他却满不在乎:怎么啦?不就写错几个字嘛!不就倒数第二嘛!我的火一下子被烧起来,不是因为他写错几个字,而是因为他的态度,我冲他大声吼道:几个字?你别忘了你是倒数第二!你天天什么都不在乎,等你在乎的时候就晚了,人家就要把你当成差生来看了!我好像从来没有用这么大声音和他说话,他先是一惊,然后就哭了,但嘴巴依然不服软:不就几个字嘛,这样跟人家说话,什么人啊!

    到家以后,他还在不停地述说着心里的委屈,似乎是我做错了什么。我真的生气了,冲过去抓住他的衣领用力摇晃,希望他能从自己的所谓逻辑中清醒过来。这把他吓坏了,因为爸爸从来不这样对他,他大哭起来,还在不停地为自己辩解:一年十二个月,我就一次考不好也不行吗?( https://)为什么人家可以考不好?为什么一定要我优秀?优秀为什么还要学?不好就批评,考好怎么就不表扬?……当时我真的很想揍他两下,好在我忍住了。因为他被我强迫去吃饭时,泪水还在不停地往下流,边流泪边吃饭,我的心一下子就软了,躲到一边去,不忍心看他可怜巴巴的样子。

    我在想,我天天说分数不是那么重要,九十分和一百分其实没有什么区别;孩子的快乐比学习重要,一次考不好绝不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为什么一到自己孩子身上这些理性的观念就全忘了呢?下午一个会上,有位教师在发言的时候提到了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说孩子犯错误时向他发火,其实不是在帮助他解决问题,而是在泄愤,我羞愧得汗都下来了。

    好在他是个不爱记恨孩子,吃过饭就跑到我边上玩起了悠悠球,看我替他找工具留着下午到学校做小橘灯,早又像小尾巴一样跟着跑来跑去了,又开始爸爸爸爸地叫个不停了。我想,孩子真的比成人优秀,他们是那样容易宽容他人的伤害,那样善意地理解你对他的粗野。

    想起你每晚一定要拉着我的手睡觉,想起你去年冬天梦中为我暖手的动作,想起你前两天还说和别人一起吃再好的饭也不如一家人在一起吃普通饭好……我知道其实一个孩子所给予父母的慰藉,远远多于父母所给予孩子的真正疼爱。丰子恺先生在他的《送阿宝出黄金时代》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读来让人心里有一种酸酸的沉重:

    记得去年有一天,我为了必要的事,将离家远行。在以前,每逢我出门了,你们一定不高兴,要阻住我,或者约我早归。在更早的以前,我出门须得瞒过你们。你弟弟后来寻我不着,须得哭几场。我回来了,倘预知时期,你们常到门口或半路上来迎候。……去年这一天我要出门了,你的弟妹们照旧为我惜别,约我早归。我以为你也如此,正在约你何时回家和买些什么东西来,不意你却劝我早去,又劝我迟归,说你有种种玩意可以骗住弟妹们的阻止和盼待。原来你已在我和你母亲谈话中闻知了我此行有早去迟归的必要,决意为我分担生活的辛苦了。我此行感觉轻快,但又感觉悲哀,因为我家将少却了一个黄金时代的幸福儿。

    你真的能理解爸爸不陪伴你而要去陪着别人吃饭了吗?真的能原谅爸爸要求你好好读书是为你好了吗?真的每次都希望爸爸早些回来又不许爸爸快快地开车子吗?……我想说,你长大了,可是我不想说我很高兴,因为你每一个成长的脚印必然伴随着某个痛苦的记忆,这是你成长的代价,也是你将来远离父母的理由吧?

    丰子恺先生在《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中还说过,“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曲地说出来,使你们自己晓得。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但是你们的黄金时代有限,现实终于要暴露的。这是我经验过来的情形,也是大人们谁也经验过来的情形。我眼看见儿时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个个退缩、顺从、妥协、屈服起来,到像绵羊的地步。我自己也是如此。‘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你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将来有一天,你也需要像爸爸一样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别人身上,和别人呆在一起,那时我是不是还有勇气要求你多陪陪老父亲呢?

    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失去天真自然的幻想,失去轻松自在的淘气,失去对父母和家的爱恋,失去无忧无虑的狂妄,失去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啊,成长的代价何等巨大,然而又有哪个父母敢让他们不失去那些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呢?孩子付出成长的代价的过程,也是父母跟随孩子一起失去这些宝贝的过程啊!你们在抗拒失去这些,我们却天天盼头你们长大,其实我们比你们傻得多。

    非常想专门为你编辑一本书,让你在每一个成长的转弯口少一些失去的痛苦,让你能在失去以后还能借助这些文字找回童年的脚印——至少,那也是你未来人生途中的一个安慰吧。

阅读了本文的用户还阅读下列精彩文章:

[在反思和对话中用心成长] [影响我人生成长成功的重大理念]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