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你应该掌握的六种能力_六种人脉比金钱重要

1、林清玄:你应该掌握的六种能力

林清玄:你应该掌握的六种能力

生命中有很多重要的东西,除了学习,孩子更应该掌握这几方面的能力:

1、面对挫折的能力:锻炼这个能力,除了读书,还有劳动。

2、爱的能力:我的学生做过一个实验,回家抱自己爱的人,100斤都抱得起来还转一圈,抱100斤石头肯定不行。用饱满的爱面对亲人、朋友,才能更好地面对人生。

3、认识生命的多元价值:台南有个高一学生,父亲是种凤梨的农民,还要鉴定凤梨的甜度,每个凤梨敲3下,几年下来,父亲敲凤梨的手指肿得很粗大。学生很心疼父亲,就发明了一个可以敲三下鉴定凤梨甜度的机器,这个机器最后得到了英国发明奖的金奖。孩子不一定要成绩好,要看他对生命的理解。

4、世界观:现在很多孩子去国外念书,家长说是为了培养孩子世界观,好想法。认识到世界的广大,才能认识到自己的渺小,才能弱化自己的痛苦,才能包容世界。

5、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孩子学习了解自己,之后还要学会表达,特别是内向封闭的孩子。有个男孩喜欢一个女生,想约她,结果靠近女生就紧张,脸通红地吓跑了。这时候,我教你们“林清玄五字大明咒”:大家都是人。那个不敢追女生的男孩可以默念“我们都是人”,看见位高权重的人不敢说话也念“我们都是人”。这样克服内心紧张,我们才不惧于表达自己。

6、有感情后要提炼观点:好文章一定会有好观点。我给我的孩子讲睡前故事,不讲白雪公主,太老套,我自己写了365个故事。比如有个国王,他有个独生子,有一天国王叫王子搬个椅子到阳台赏月,王子说自己身份显贵怎么能搬椅子,椅子是下人搬的。后来国家战败,王子成了庶民,流落街头被个做椅子生意的人收留,每天的生活就是搬椅子。先有观点,再讲故事,肯定是好故事。有感情也要不失浪漫情怀,浪漫就是浪费时间慢慢吃饭,浪费时间慢慢喝茶,浪费时间慢慢走,浪费时间慢慢变老。

2、六种人脉比金钱重要

六种人脉比金钱重要

文/茅侃侃

无数人问过我,人脉和金钱在创业中哪个重要?

我说都重要。

他们又问,如果两样只能有一样的话,哪个重要?

虽然我觉得这样的问题问得很尴尬,但我还是会淡定地回答他们:人脉重要。

人脉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人脉在生活中胜过金钱的重要性。有些人的优质人脉是与生俱来的,有些人的是后天培养的,也有一些人,根本无法做到今生获得优质人脉。

获得人脉的方法很多。

第一,看命,此处一笔带过,“官二代”与“富二代”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每个普通创业者既不要羡慕,也不用愤怒,社会如此,人之常情。

第二,打工时不要怠慢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人是说同事、老板、朋友、客户,哪怕是竞争对手。人脉的基础就是信任,打工的经历一定会让你接触你所在领域内的不同人,珍惜他们每一个,哪怕自己吃点亏。这是你未来创业时,最直接的一笔人脉资源。

第三,父母是永远的基础,亲戚是永恒的资源。父母既然是你最直接的天使投资,那么父母以及七大姑八大姨同样是你最可靠的基础人脉资源。

第四,圈子。这个圈子指的是工具,这个工具是一切互联网里你可以找到的圈子应用。记住,特别是男生,在你还没事业稳定的时候,利用互联网里面的交流工具,少泡妞,多结交业内人士;少扯淡,多交流工作与业务心得;少偷菜,多看看牛人的日志。日积月累,创业之时你会感谢自己的。

第五,同学。当然,同学的作用往往在你30岁以后才日渐管用,因为这个时候同龄人才陆陆续续走上重要的工作岗位,逐渐掌握话语权与决定权。同学是仅次于父母的最给力的人脉基础,无论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同学之间以纯真友情为基础的过往,往往在你创业的路上会提供无私、可靠的给力支持。

第六,这是对第二条的延伸,特指第二条中同事里的老板。打工是人生经历中重要的一笔财富,这笔财富是你当时的老板,有直接领导,有大领导。老板不是你天生的仇人,公是公私是私,每一个为公司做出贡献的员工,都会被有道德、有良知的老板记在心里。这样的案例已经无数次发生在我的周围:一个勤奋的员工离职创业,而他之前的老板,就是他的第一个天使投资人。

上面这六条是每一个创业者都要谨记在心的,他们都是你未来创业的人脉基础。

3、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八种能力

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八种能力

 

      大学,是进入社会前的缓冲区间,如果你想,你就可以在大学时代品味人生百态;如果你想,你就可以在大学时代着力塑造自我;如果你想,你就可以在大学时代培养自己做一个文凭能力兼备的人。我认为,现代大学生最缺乏也是亟待重点培养的,是下面这八种能力。

【能力一:时间安排能力】

      一个成功人士的时间表是以秒为单位来安排的。大学生从大学期间起,就应该努力使自己对“时间”的价值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大学生的大学时光是虚度的,这一点,我可以说得毫不含糊。以玩网游为代表的最浪费大学生时间的活动在大学里随处可见,而这恰恰又不是大学生最该做的事儿。退一步讲,有这个时间都不如去做做兼职,赚赚小钱。

      我们读大学的时候就要适当地理解“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在数事缠身时,如何合理地将时间分配好,恰当地把每件任务都顺利完成,甚至完成得出色,这是一个本事,是一种只有优秀的人才具备的品质。其实,在大学期间,只有少数的时候才会让一个学生忙得焦头烂额,比如期末考试前,这个时候就应该巧妙地分配好各科的复习时间段,为各门考试排定优先级,优先级高的多分配时间,相反的则少分配。推广开来,应该为每一天的各种工作排定优先级。优先级的排定是随时更新的,每一天每个人该做的事都在变化,要及时在心里做好规划,这样才会井井有条、忙而不乱。

      试想一下,大学的学习工作还算轻松,身为一个大学生,如果连这么点事都拿不下,那么将来走向社会后,每天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时,必会显得捉襟见肘。

【能力二: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许多人都很羡慕在台上演讲的人的滔滔不绝,那些人往往都是一个行业内的精英。卡耐基著有一部名书《卡耐基口才全书》,针对好口才能带来的效益以及如何训练自己的口才做了详细的阐述。口语表达能力的好坏决定着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你所处的地位是主动还是被动。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可以帮助你在商业辩论和谈判中拔得头筹,也可以使你成为朋友聚会中的焦点人物,更会让你的工作获得上级的赏识从而步步高升。许多大学生几乎每天都在同机器交流,( https://)寄情于网络,说话的机会越来越少,与他们交流几乎成了一种奢望,他们对于条理清晰、目的性明确的“说”甚至是能避就避,可以认为,他们怕说、厌说,这是当代大学生的一大鲜明特色,也直接导致了大学生们口语表达能力普遍性的严重退化。必须从观念上产生危机意识,在大学里着力培养自己的口才,多给自己创造登台的机会和当众演说的机会,在朋友聚会或是聊天时,多发表一些独到的见解,这些都有助于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还有一些人,他们很能说,但是一旦要落到纸面上就显得很没有底气。当你写完一篇文章或是日记时,你可知道其中包含着多少错别字、病句,还有标点符号的误用?如果拿出你的文章和一个中学生的文章做比较,除了你的素材比他们成熟外,是否别无它异?这种现象在大学生中非常普遍,笔杆子功夫急剧退化,写作能力日趋下降,这不能不引起大学生们的足够重视,因为书面表达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地影响到你未来职位的高低。几乎任何领导和ceo的文章都是字斟句酌的精品,好的文笔可以助你晋升,闲暇时间写些东西,比如博客,也可以锻炼思维,锻炼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与上面的能力一相得益彰。试想,一个连一篇自我规划和自我总结都写不完整、写不明白的人,我们还能对他要求得更多吗?

【能力三:人际交往能力】

      只会做事而不会做人的人不能算是优秀的人,这个理儿大家都明白。许多大学生在大学里依旧如同中学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于人际关系的奥妙他们从来不肯花心思去体会,这就是只会做事、不会做人的人;大学里也有很多人,他们在中学时代会为了高考而一心读书,但是上了大学后便开始有意识地去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或是参加社团,或是竞选干部,总会有合适的机会。后者是聪明人,因为他们知道当今社会玩儿的是什么;前者是不明智的,表面看来只做好自己的事儿就可以了,可他们不懂得变通,不懂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道理,这注定了,纵使他们再努力也只能做个强卒而已,永远做不上将军。

      有知识,却不懂人际,知识也就只是知识罢了;懂人际,没太多知识,现在看来,一样可以混的很好,但是我们要知道,这种人的发展是有瓶颈的。大学生一定要记住: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能力四:心理调节能力】

      大学的生活可谓色彩斑斓,学习、打工、恋爱、游戏等,都是大学生生活的主题词。面对各种事情的各种结果,各种人又有着各种心态。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是每一位成功人士的必备品质。

      遇到喜事,不要沾沾自喜;遇到困难,不要一筹莫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自古而来的优秀品格。这个社会太复杂,工作后你就会知道,让你的情绪大起大落的事情简直比一日三餐还频繁,难道每一件事儿、每一个结果你都要细细品味一番?时间不允许你这样做的,你的身份也不允许你这样做。因此,走向社会之前,大学生们就该好好利用大学这段宝贵的时光,培养自己对待问题的冷静态度,养成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对人、对事时刻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有问题要及时解决,有心事可以找人倾诉,失败了是长见识了,成功了能让你更自信,仅此而已。现在想想,大学里那些因为不会调节自己心理压力而选择轻生的人何必呢?没有过不去的关,只有不想过关和不会过关的人。

【能力五:自立生活能力】

      自立生活是所有大学生的大学入门第一课,每个大学生也都应该具备良好的自立生活能力。然而,我们不能通过那张简单的毕业证书就判定这个学生一定具备这种能力。

      大学里的宿舍千姿百态,有的宿舍一尘不染,有的宿舍乱成一团;大学宿舍里每个人的小地盘同样千差万别,有的整洁干净,有的却令人作呕。良好的自立生活能力不仅仅要求自己能“活”下来,而是要求活得利索、活得体面。自立生活能力的培养依赖于生活习惯的培养,因此,要首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一日三餐到宿舍卫生,再到衣着打扮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细节体现着一个人的素质高低,更体现了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我们上大学为了什么?为了更好地生活,为了生活得更好,不要让这个目标成为一句空喊的口号,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

      古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之说,此言然也。   

【能力六: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与时俱进,是时代赋予大学生的使命。因循守旧、循规蹈矩地对待生活、对待事业,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停滞不前,这种做法比较适合缺少远大抱负、安于现状的大学生。

      要想在千百万求职大军中成为幸运儿,具备一流的创新能力是必须的。企业要发展,发展靠员工,员工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发展程度的高低。( https://)因此,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一定要努力做到多看、多听、多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多想”。面对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合理的解决方案,你是否能够提出一个来;如果已经有了解决方案,你是否能够提出一个更好的来。

      在大学,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积极参加一些国家举办的各项创新大赛,比如机器人设计大赛、软件创新大赛等,拿奖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这些活动确实能够锻炼一个人的思维水平、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这些经历有助于使你今后的简历能受到更多企业的青睐。

      不懂创新的人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更好的,不会创新的人只能对向往的职位垂涎三尺、望而兴叹。

【能力七:实践能力】

      死读书,读死书,现在这样的大学生一抓一大把。众所周知,企业重视文凭不假,文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证明一个人读书的能力,但是企业要提高生产率,要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他们更重视的是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基于这一点,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安排学生参加实习,有些是在大学的实验室,有些则是选择联合培养的企业,形式多样,这在很大程度上“逼”着学生提高了实践能力。然而,这些看似光鲜的实践训练并不能在每个学生身上都起到理想的效果,“诚信”一词在这些训练课程上依然值得怀疑,许多学生仅仅将其作为一门课程,想尽各种办法达到“考试能过”的目的,这根本就是扭曲了学校安排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原本的善意。

      大学生应该从心底发出“我要实践”的呼喊,努力争取各种机会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不是为了学分,不是为了学校,是为了自己,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否则,也只有在求职大军中做那个几乎是天文数字的分母了。

【能力八: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企业招聘关心的不是你目前能做什么,而是你能学会做什么,也就是你的学习能力的高低。而学习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着重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它是衡量人才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在日常学习和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不要急于求助他人或是查阅资料,首先要冷静下来,学会将问题分解,通过解决每个小问题最终解决整个大问题,一定要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可以解决,并勇于尝试,不怕失败。可以自己试着提出多种解决办法,然后从中选择一种最好的解决方案。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即便最后没有想出一种最优化的解决办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对思维进行的独立思考训练,其意义更有价值。

      还是那句话,在任何问题上,主观能动性永远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成功,靠自己。

推荐阅读:[大学生成才的七个建议] [大学生创业要过的20道坎]

4、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