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小故事两则_对联故事两则

1、励志小故事两则

励志小故事两则

(一)

一位父亲,一次带着儿子去参观凡?高故居。在看过凡?高生前使用过的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凡?高不是百万富翁吗?”父亲回答道:“凡?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

第二年,这位父亲带着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回答道:“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各个港口。他的儿子叫伊尔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

20年后,在回忆童年时,伊尔布拉格说:“那时我们家很穷,父母都靠卖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好在父亲让我认识了凡?高和安徒生,这两个人告诉我,上天没有这个意思。”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总是抱怨“老天”不公,总是说“老天”为什么让我如此贫穷,为什么让我如此卑微,为什么不给我这些、不给我那些。他们把自己失败或不如意的原因归为命运,把“上天”作为借口,而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其实,“上天”是公平的,他从不看轻卑微者,他从来没有夺去过卑微者的梦想和机遇。

无论生活环境如何,起点并不是人今后发展潜能的指示灯。问题的根本在于,成功与人的背景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它更多地与一个人的自信及其开发自己潜力的能力发生关系。如果你能够坚忍不拔,不被暂时的困境吓到,你就可能奋起勃发,迎来你的美丽人生。

(二)

有一个年轻人,因为家贫没有读多少书,他去了城里,想找一份工作。可是他发现城里没一个人看得起他,因为他没有文凭。就在他决定要离开那座城市时,忽然想给当时很有名的银行家罗斯写一封信。他在信里抱怨了命运对他是如何的不公,“如果您能借一点钱给我,我会先去上学,然后再找一份好工作。”

信寄出去了,他便一直在旅馆里等,几天过去了,他用尽了身上的最后一分钱,也将行李打好了包。(励志故事  )就在这时,房东说有他一封信,是银行家罗斯写来的。可是,罗斯并没有对他的遭遇表示同情,而是在信里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罗斯说:“在浩瀚的海洋里生活着很多鱼,那些鱼都有鱼鳔,但是唯独鲨鱼没有鱼鳔。没有鱼鳔的鲨鱼照理来说是不可能活下去的,因为它行动极为不便,很容易沉入水底,在海洋里只要一停下来就有可能丧生。为了生存,鲨鱼只能不停地运动,很多年后,鲨鱼拥有了强健的体魄,成了同类中最凶猛的鱼。”最后,罗斯说,“这个城市就是一个浩瀚的海洋,拥有文凭的人很多,但成功的人很少,你现在就是一条没有鱼鳔的鱼……”

那晚,年轻人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一直在想着罗斯的信。突然,他改变了决定。第二天,他跟旅馆的老板说,只要给一碗饭吃,他可以留下来当服务生,一分钱工资都不要。旅馆老板不相信世上有这么便宜的劳动力,很高兴地留下了他。10年后,他拥有了令全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并且娶了银行家罗斯的女儿,他就是石油大王哈特。

没有鱼鳔的鱼却成长为最凶猛的鲨鱼,没有文凭的哈特最终成为了石油大王。上天从来没有给人生固定的模式,从来没有说过什么样的人就注定什么样的生活。很多时候阻碍我们前进的不是贫穷,恰恰是优越。所以不要被背景、出身、血统以及环境、财富、资历等等外在的东西蒙蔽了发现利用机遇的眼睛,阻碍了发现、利用机遇的可能。只要你心中有梦想,有追求,那就不妨将那些疑虑和局限统统抛弃,听从心灵的召唤。

在生活的各个层面都会遇到一些困难。有这样一个人,每次别人见到他都是一副唉声叹气的样子。一次他向别人抱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太多:买的股票又跌了,煤气涨价了,在公司里挨领导批评了,身体又不舒服了,等等,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另一个问题又接踵而至。末了,他来了一句:“这个世界上要是没有这么多烦心的事就好了。”

2、对联故事两则

对联故事两则

越低越好

传说有一个土财主,不识一字。赶上岳父作寿,他也想附庸风雅送一副寿联,便请来村里一位老学究代笔。老学究问他想写什么内容,财主回答说:“你把我岳父捧得高高的,越高越好;你把我说得低低的,越低越好。”老学究思索过后,挥笔写成上联:

太尊翁,尊翁在上,上至三千里凌霄,玉皇盖楼,您在楼上作寿

写完念给财主听,问:“高不高?”财主连说:“高,没有比这再高的了。”老学究又写出下联:

愚晚生,晚生在下,下至十八层地狱,龙王掏井,我在井底挖泥

写完又问:“低不低?”财主高兴地说:“好好,没有比这再低的了。”财主把寿联送给岳父,亲自挂进寿堂。前来拜寿的人看了直笑:“这老太爷,怎么招了这么个女婿?”

东西南北

从前,有个读书人,能诗能文,尤其爱好对联。一天晚上,满天乌云,一片漆,他独自一人坐在家里,觉得寂寞,便想作副对联。他忽然触景生情,得了句上联,满心欢喜,便自言自语地念道:

黑白难分,教我怎知南北;

他把上联刚念完,只听得一声门响,隔壁一个穷秀才应声走进屋里,对他说:

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

读书人说:“你是我的好邻居,借点东西有何难!不过,你须先对个对子,对上了要啥给啥。”于是,便把他的上联念给秀才,要求立即对句。秀才回答说:“我不是已经对过了吗”?读书人莫名其妙。秀才又说:“我刚进门说的那句话,不正好是下联么?”读书人一想,觉得实在好笑,连忙让座献茶。

从前,有个读书人,能诗能文,尤其爱好对联。一天晚上,满天乌云,一片漆,他独自一人坐在家里,觉得寂寞,便想作副对联。他忽然触景生情,得了句上联,满心欢喜,便自言自语地念道:

黑白难分,教我怎知南北;()

他把上联刚念完,只听得一声门响,隔壁一个穷秀才应声走进屋里,对他说:

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

读书人说:“你是我的好邻居,借点东西有何难!不过,你须先对个对子,对上了要啥给啥。”于是,便把他的上联念给秀才,要求立即对句。秀才回答说:“我不是已经对过了吗”?读书人莫名其妙。秀才又说:“我刚进门说的那句话,不正好是下联么?”读书人一想,觉得实在好笑,连忙让座献茶。

3、《庄子》故事两则读后感

《庄子》故事两则读后感(一)

父母的爱,是温暖的流泉,是严格的要求,是热情的鼓励,是……在我的眼中,父母对我的爱是严肃的表情,是热情的鼓励。

在我快乐的时候,母亲给我灿烂的笑容;在我失落的时候,父亲给我安慰;在我做了错事的时候,父母给我宽容……

记得又一次考试,由于我的马虎而考砸了。我灰灰地回到家,“回来啦,考试成绩出来了没有啊?考得怎么样?”爸爸问。我把试卷从书包里拿出来,低着头,脸火辣辣的,心想:这次因为粗心,所以没考好,爸爸妈妈一定很生气。爸爸妈妈看完了试卷后,让我拿一支铅笔,指点我把错误的都改正。改完后爸爸对我说:“这次没考好,没关系,下回一定要细心哦!”我微笑地点点头。

还有一次,我向爸爸妈妈撒了谎,那天爸爸妈妈都不在家。电视就像一块力量超强的磁铁,深深地吸引着我,那就先看会儿电视吧,作业一会儿再做。正当我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爸爸妈妈推门而入。“作业做完了没有?”爸爸问。“我……做完了。”……他们知道我撒了谎以后十分生气。“为什么不承认错误?”爸爸板着脸说。我不出声,心情很沉重。“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了错事主动承认错误,那才是好孩子。”妈妈语重心长地说。

父母热情的鼓励、严肃的表情,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爸爸妈妈爱我,我也爱爸爸妈妈。

《庄子》故事两则读后感(二)

在中国古代的文学史上,有一类书可以称之为“奇书”。这类书既是思想深邃的哲理之书,有闪耀着文采精华;既充满诗意的感性文字,有包蕴着深邃的哲学思辩,超凡脱俗。在这类“奇书”中,最有趣,最有灵性的作品莫过于《庄子》了。

在中国历史上有无数的仁人贤士,可谓是百花尽放,各有千秋。但在这百花之中,我最看好庄子。

庄子是继老子道家学派的又一大思想家,是一个让人猜解不透、与众不同的人。他懂的一切,却没有割舍一切,他知道人类有着无穷的缺陷和疾病,但他自己却没有隐居山林,过孤独而清净的生活。他做的事是唱着歌悠游于人间。

庄子追求绝对的思想自由。《逍遥游》便是代表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没有任何限制的绝对自由。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抛弃了个体的思想,身心的束缚,而获得宇宙天地的大智慧,与万物永恒同在。不必苦心追求事物的究竟、是非的标准,远离那些不值一顾的烦恼,一切自然就好。

《庄子》故事两则读后感(三)

《庄子》是庄周所着的道家经典。它向人们阐释了“无为而治”的逍遥境界——道。其中的深刻哲理,特别是两则故事“轮扁斫轮”与“佝偻者承蜩”给了我很大启发。

“轮扁斫轮”讲述的是,有一次齐桓公在读书时,做车轮的轮扁问他读的是什么。齐桓公回答是记载圣人之言的书。他又问圣人何在。齐桓公解释圣人已死。轮扁就说:“那书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罢了。就像做车轮,砍木材太快太慢都会失败,而其中的规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不能明确告诉我儿子,他也不能理解。古人和他们不能言传的东西都死去了,这些书不过是糟粕罢了。”

轮扁的话虽然太过绝对,但却道出我们大多数人学习时的弊病。我们学习的过程常有这样的情况,只是机械地背诵,记忆和模仿从课本和老师所学,而不能领会其深意,盲目而抓不住根本的东西。比如写作,我们平时跟随老师学到许多描写方法、表现手法,写作时尽可能多地使用,殊不知写作的第一要义是表达观点,抒发感情,其余都是衍生。于是产生一篇矫揉造作的“假大空”的文章。若专注于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那么即使没有华丽的辞藻,也会令读者叹服。韩愈的《师说》即是很好的例子。

又如数学,我们的知识只是简单罗列,它们带来的只有它们本身,没有更多。我们学数学的方式是记公式——做题——记题型。诚然这是正确的,但遇到没见过的题型时,成功的几率就不高了。就我的经验,学会一个题型后,要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我在哪一步出问题了?由此,你寻找方法将越来越有针对性。渐渐地,当大多数人还在运用题型解题时,你已能够运用知识解题型了。

我总结了一下,对于文科类型,一个模块学过后,要将视角重新放在整部分知识,找到各小部分的联系,包括它们共同指向什么。这样你将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于理科类型,要让每个题真正发挥作用,不仅要提高解题能力,更要注意破解题型的能力。最终回归到知识本身。方法在上面都提到了。

“佝偻者承蜩”则记述了一天,孔子看到一个驼背老人,捕蝉如同拾取一般熟练,便问缘由。老人回答说:“技艺练到五六个月时,在竿上累两个小丸,可以持竿而不使坠地,这时捕蝉失误率锱铢;累三丸不坠时,失误率只有十分之一;累五丸而不坠时,再捕蝉就像拾取一般了。”()

这个故事说的就是“熟能生巧”。这是我们都深信不疑的真理,但平时却常常忽略它。我反思,在文科需要背诵的,我经常不重视,背一遍甚至看一遍就过去;而理科需要大量练习,我却常借口没时间而偷懒。当然,不练习就会生疏,知识不扎实。然而我们很多人却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少做点题也没关系。但就像上面说过的,很多能力都是练习培养的,这也许很漫长,见效慢,不过一定要耐心,记住“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切忌急功近利。

以上两个故事,从学习角度,分别给了我关于勤奋和技巧的启示。《庄子》正是这样一本书,无论你在什么位置,总能从这里得到启迪。我向你推荐这本书,希望你读后能收获良多。

4、职场励志故事两则

职场励志故事两则

《庆幸自己有一个强大的敌人》

文/赵元波

日本的游泳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主要是因为日本人在进行游泳训练时有独到的秘诀。那么这独到的秘诀是什么呢?

为了解开这个秘密,有一个人专门到过日本的游泳训练馆去察看。在游泳馆里,他惊奇地发现,日本人在游泳馆里养着很多鳄鱼,对此感到十分惊讶,教练跟他解释说:在游泳训练的时候,队员们跳下水之后,教练随即就会把几只鳄鱼放到游泳池里。几天没有吃东西的鳄鱼见到活脱脱的人,立即兽性大发,拼命追赶运动员。而运动员尽管知道鳄鱼的大嘴已经被牢牢地缠住了,看到鳄鱼的凶相,还是条件反射似的拼命往前游,久而久之,成绩自然就提高了。

庆幸自己有一个强大的敌人吧,这个敌人是我们的磨刀石,瞪着大眼睛,虎视眈眈地尾随在我们身后,激发起我们的斗志,让我们置之死地而后生,一往无前,迫使我们创造出惊人的奇迹。感谢我们的敌人给我们创造了脱颖而出的机会,使我们强大起来。

《执着成就经营之神》

文/赵元波

他家境贫寒,为了养家糊口,瘦弱矮小的他到一家电器公司求职,公司人事部门的主管看了看他又脏又破的衣服,推托说:“我们现在暂时不缺人,你一个月以后再来看看吧。”

一个月后,年轻人再次来到这家电器公司,主管又一次推托,让他下一次再来,就这样反复推托了好几次,主管才说出了真话:你穿着这么脏的衣服,公司是不会要你的。年轻人于是回去借钱买了一身整齐的衣服穿上去见主管,主管说:你不懂电器方面的知识,我们也不要你。

又过了一段时间后,年轻人又一次出现在主管面前:“我已经学会了不少有关电器方面的知识,您看我哪方面还有差距,我一项项弥补。”人事主管盯着态度诚恳的他看了半天,才说:“我干这一行几十年了,还从未遇到像你这样来找工作的,我真佩服你的耐心和韧性。”年轻人的执着打动了人事主管的心,他终于如愿以偿的进入那家公司工作。

这位年轻人就是后来被称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大名鼎鼎的松下电器的创始人,他说:“不管别人的嘲弄,只要默默地坚持到底,换来的就是别人的羡慕。”这种默默地坚持,就是执着。是执着成就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