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孤独是生命的礼物》读后感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读后感
文/徐子为
近期,有幸拜读了所团委赠书《孤独是生命的礼物》。这是一本由余光中、林清玄、白先勇等名家作品组成的散文集。这些当代文坛巨匠们,以各自的经历为线索,为读者们展现了对于孤独、对人生的思考与启发。文字里,他们写时光、写情怀、写文朋书友、写人世沉浮,包罗万象却又不离其宗,所有的琐碎最终都归于一点,像是慢慢长夜里一束默默的烛光,摇曳中照亮每一个人生旅途上的独行人。
对于人世间的孤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体会。孤独不同于孤单,孤单只是客观上孑然一人、形单影只的状态,而孤独却是扎根于内心深处的感受。一旦孤独之意涌上心来,即便身处人潮涌动、灯火辉煌的闹市,也只能独享一人份的寂寥空旷,尘世间的欢闹是与我无关的。随着年岁的增长,在经历了各种人群聚散,看过了各式悲欢离合之后,慢慢才懂得,这一生到头来,能一直陪伴自己的只有自己的内心。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我们应当不求回应,不求认同,学会与自己交谈,听自己说话,学会孤独。
现在的人,大抵都是孤独的。千万人每天穿行在偌大的城市里,日复一日带着惺忪睡眼离家工作,再披星戴月伴着睡意关上房门,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停循环往复,仿佛都是社会机器里互不干涉的小螺丝钉。
在我们还无力改变这种生活节奏时,与其把孤独视为一种不合群的怪癖,不如让自己从容置身与孤独之中,从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中偷得片刻闲,以理性沉静的态度,享受独立思考的空间。多阅读、多思索,动心忍性,增益己所不能。或许某一天回溯往昔的时候,自己会怀念起当年孤独里的那份静谧,由衷感谢这份来自生命的礼物。
2、爱的礼物读后感
爱的礼物读后感(一)
爱是无形的,却又是最重要的。对所爱的人的那份牵挂和担忧,比任何压在背上的负荷都要重……——题记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书《感恩亲人》,其中所摘选的故事风格清新隽永、真挚感人,深深地触动了我心中最柔软的角落,激发了我的感恩之情,感恩无私的父母,感恩朝夕相处的朋友,感恩诲人不倦的老师,感恩给予自己温暖的亲人,更感恩现在所拥有的美好生活。
书中有一篇文章《爱的礼物》,最让我感动。故事发生在圣诞夜,姐姐将一条爷爷给她的金项链转送给我,帮我实现了圣诞梦想,姐妹深情、祖孙深情,尽在这无私的馈赠中,因为爷爷走了,再也回不来了。其实,“爱的礼物”就是可贵的亲情,他会让我们永远感动。想到我自己,这样的礼物也时时包围着我,这次寒假我来北京舅舅家过春节,大年初六舅舅带我去石景山游乐场看洋庙会,除了有很多好吃的和好玩意,()为了让我高兴,很多很刺激的游戏项目他也一一陪我上去,其实他也恐高,坐过山车下来后满头大汗,脸色也不好,摸摸他的手,手心也全是汗,但看到我很尽兴,他也很满足。接下来的几天他带我一一去了太平洋海底世界、故宫、中央电视塔……,耐心地进行讲解,我也知道了很多知识,有个舅舅可真好!我也深深地感恩我的亲人。
所以,一颗感恩的心,是人类心田中最善良的种子,它发芽后,能开出爱心之花,结出智慧之果,人生也会五彩斑斓,让我们都常怀感恩之心吧。
爱的礼物读后感(二)
刘墉先生的《爱的礼物》,是一篇满溢着真情挚爱的精妙美文,令儿女们深思。
本文是以父亲给儿子写信的形式来加以展现的。文章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指出了儿子刺伤了父亲的心。随之交代了其中的原因——儿子要将父亲给的“爱的礼物”——玉坠项链赠与一个“并未深交”的女同学作为生日礼物。当母亲责怪儿子时,儿子竟然以父亲说的“这值不了什么钱”为理由来进行反驳。是啊!当儿子的根本不理解这爱的语言,又怎么能不让父亲痛心呢?父亲又以反问的形式从侧面来诠释了“爱的礼物”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这礼物的有价与无价并不重要,贵在这其中满蕴着父母温馨的爱、牵肠挂肚的心以及令人振奋的情,而且因为这其中具有了纪念意义而感觉爱意融融。接下来,父亲谈了自己的切身体会——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从父亲所用过的东西上寻觅“手泽犹存”的感觉,以此引出这项链因为熔铸了父亲的挚爱而并不“菲薄”。项链不值钱,这一点父亲是说过,但是下面注解的话儿子却忘了。父亲只好讲了一个故事来提醒儿子:这是一位深爱着孩子的父亲写的信,句句都饱含着父母对儿女们伟大而又崇高的挚爱。父亲连续寄出了七封信,可始终见不到儿子的片言只语。这样,二老看信箱盼信成了每天生活的唯一。最后,父亲把要求降到了最低,只希望能收到儿子仅仅写有地址的明信片就行,然而却又怕孩子受冻或是路滑摔跤,故嘱咐他来年春上再寄,这其中的转折尽显他们的矛盾心理。父母每时每刻都在为孩子付出,而且丝毫不求回报!然后,父亲再一次询问当初说的话,并由此引出“这项链不值什么钱”下面的话:“别因为是我从脖子上摘下来给你的,就以为珍贵无比。如果遇到了抢匪要你的项链,千万不要犹豫、不要抗拒!把它摘下来递过去!它值不了什么钱的!”项链相对于生命来说的确不值什么钱,但是它也不能随便转送别人呀!因为这“爱的礼物”凝聚着父亲给予孩子的种种呵护与无尽的关爱!
文章情词恳切,感人心扉。可以说,文中句句都是肺腑之言,句句都是真爱无限。但愿天下做儿女的都能从中悟到一些做人的道理!
3、獾的礼物读后感
獾的礼物读后感(一)
今天,我又读了一本好书《獾的礼物》。
故事里的獾是一只乐于助人的獾,他总是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他教会了土拨鼠剪纸,教会了狐狸系领带,教会了青蛙溜冰,教会了兔子婆婆做煎饼。小动物们都很喜欢他。
可是,獾太老了,他去了另外一个地方,小伙伴们都很伤心,很难过,都很想念他。獾给了伙伴许多的爱,伙伴们同样伙伴们也爱着獾。獾走了,伙伴们不会忘记他,他永远活在伙伴们的心里。
獾感到很幸福,因为他得到了许多伙伴们的爱。爱的力量真伟大,我也要向獾学习,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收获:通过《獾的礼物》这本书,让孩子明白的爱的力量是多么的伟大,让孩子明白了助人是快乐之本,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有了学习的方向;
有关“死亡”这个话题,我一直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解释,他总是对这个话题很敏感,经常会问一些有关这方面的事情,记得读《夏洛的网》时,读到夏洛死去一段内容,孩子泪流满面,我试着向他解释有关“死亡”的话题时,孩子大声回答我“别说,我不喜欢听不好的事。”今天,我想孩子从这个故事所获知死亡的意思大抵就是暂时离开了——獾知道自己将要离开世间,给自己的朋友们写信告诉大家,它将去一个很深很深的地方,永远的离开朋友们。
生活中的种种的话题,总能透过绘本这种方式,向孩子去传达、去诠释,不仅让孩子感悟,也让我们成人受到感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震撼,得到净化!读绘本的感觉,真好!
獾的礼物读后感(二)
獾的礼物?你会想是什么礼物?往往小孩会想是高级玩具吧!但不是,这个礼物是无形的,你会问无形的怎么能叫礼物?是獾留给了动物们的礼物——美好的印象。
这本书是一本充满着爱的书,一只獾爷爷已经很老了,但是对动物们都很友好,帮助它们。但是就在一天,它死了,动物们个个都伤心透顶,大家都在回忆着以前跟獾爷爷的美好时光。像狐狸回忆:我以前不会打领结,自从獾爷爷教我以后,我就成了打领结之王。猫回忆:我以前做菜做得挺好,自从獾爷爷教我了独家秘方,我就成了烹饪大王了……
獾爷爷非常的有爱心,它虽然老了,但是它总是在动物遇到困难时出现,而且会耐心的去帮助。而不像我们世界上的某些人,看到别人有不会、困难的地方,总是去小看人家,不伸出援助之手。狐狸它不会打领结,如果换成人的话,别人看了就会说:“哎!这个都不会!”但是獾爷爷它有这样小看狐狸吗?而是一点一点的教,没搞对,再来!就这样一点点的鼓励,使狐狸技术一下下的掌握,最后熟能生巧,怎样的花式都会做了,对吗?世界上有很多都人知道,我们的世界需要爱,需要温暖,獾就给我们了一个目标——要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这本书的作者写得很好,这本书其实内容短短的,三分钟就可以看完,但是就这一本小小的书,就衬托出了一种浓浓的爱,就是这个爱字,告诉我们了要为人们付出爱,要给人温暖给人爱。
我也曾帮助别人,也被人给予过温暖,我曾经帮助过杜实,杜实也在课堂上提过我,我当时是很开心的,其实你要让人家跟你玩,喜欢你,你不用花钱买大量玩具,你只用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只用给别人一点点的帮助就能给人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也是被罗力文给予过温暖的,他已经几次帮助过我,我头晕时,他帮助我去叫我妈妈过来接我,我摔到了,他扶我起来,如果严重,就带我去看医生,其实你只要给予了人家,人家也会回报你,就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獾似乎没有留下什么看得见的礼物,可是他却把礼物深深的留在了动物们的心中。獾也是我们做人的老师。让世界都充满着爱,让我们做个爱的领头者吧!
獾的礼物读后感(三)
今天,我读了《獾的礼物》这一故事。獾虽然离去了,但他留给朋友们的记忆是永恒的。()这不禁让我想起一件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
那天,阳光灿烂,万里无云,我坐在公交车的爱心座上,悠然地哼着小曲。到了文峰千家惠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抱着自己的小孙孙,吃力地上了车,艰难地向前挪动着。那个小孙孙大约一两岁,滚圆的小脑袋,水汪汪、亮晶晶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通红的小嘴巴吚吚呀呀地叫着,可爱极了!老奶奶随着公交车的颠簸来回摇晃着,突然一个急刹车,老奶奶一个踉跄,差点儿没仰面摔倒。可是车上的人却无视这一切,仍然自己做自己的事。这时,一阵微风吹过,胸前的红领巾拂过我的面颊。是啊,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是祖国的接班人!再看看身旁的“爱心座”这三个鲜红的大字,我的脸“腾”地一下红了,像只熟透了的红苹果。我连忙把老奶奶扶到座位旁,轻声说道:“奶奶,您请坐!”奶奶笑了,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用粗糙的大手轻轻地拍拍我说:“你真是个好孩子!”那个小宝宝也用稚嫩的小手摸摸我的红领巾,老奶奶笑着说:“姐姐是少先队员,你长大后也要当少先队员呀!”此时此刻,笑容早已从我的嘴角荡漾开来。的确,高尔基说得对:“给”永远比“拿”愉快!
4、生命的礼物读后感
生命的礼物读后感(一)
我读了《生命因成长而美丽》里面的《生命的礼物》让我很感动,生命是最美丽的,也是最宝贵的。
文章中一个小女孩叫伢子,从小就跟着奶奶,奶奶经常给伢子讲神奇的故事,过生日的时候还送她礼物,伢子七岁生日的那天,奶奶给她做了牛肉粥,准备晚上给她做一碗长长的牛肉面,这时外面来了一个乞丐,身边还带着一只大狗,伢子吓得躲在奶奶的后面,乞丐不为自己要吃的,而只是为他的狗要东西吃,奶奶端出了两碗香喷喷的牛肉粥,一碗给了乞丐,一碗给了大狗,那只大狗已经奄奄一息了,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太可怜了,伢子问奶奶,“这只大狗会不会死啊?”奶奶说:“都会死的,不管是人或是树甚至房子都会塌,哭是没用的,要趁他们还在的时候好好待他们,到时候土堆里面的外面的就都安心了。”伢子听不懂什么意思,但他把这句话当成生日礼物记下了,长大后会明白的。
亲情是无私的爱,任何礼物都比不上,奶奶的爱是独一无二的,是无可代替的,我也会珍惜亲人对我的爱,长大了我会好好的照顾他们,报答他们。
生命的礼物读后感(二)
有很多人在疑问说:“生命的礼物到底是什么?”下面我就来告诉大家这个问题的答案。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个22岁的男孩,名叫张磊。他家中贫困。有一天,张磊被一辆农用汽车撞倒,最后去世了,爸爸妈妈狠心把自己儿子身上的每个器官都捐赠给了医院。就是因为他的这些器官,救了许许多多的人。
就在张磊住院的那几天,她的母亲坚决在监护室外陪着儿子,让她的丈夫回家看店,无论是多么晚,只要老板打一个电话他们就把煤气立刻送到。看到这,就让我体会到了他们家的贫困贫穷。
当我看到医院劝张磊的父母亲捐张磊的器官时,他们脸上的绝望,脸上的失落,以及他们依依不舍的样子,我知道了,他们一定崩溃到了边缘。
就在张磊被宣告“脑死亡”的那一晚,张磊的母亲她站都站不稳,眼睛都哭坏了,连报纸上的字也看不清楚了。他的爸爸坐那一动也不动,眼睛几乎没有了光。从中我体会到了,他们对人生的绝望。她的妈妈一心幻想
着谁来救救她的儿子。让我知道了,他们虽然很贫困很贫穷。但母亲和父亲对他的爱,是永远也改变不了的。
就在医生用刀取完张磊的器官后,还完好无损的给他缝上去,还给他穿上了西装。我体会到了医生对他的尊重。
其实,生命的礼物就是,在你去世后,还为人们做些贡献,这就是生命的礼物。
生命的礼物读后感(三)
看完这篇《生命的礼物》的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感谢上天能让我发现这样好的文章把它奉献给有缘的朋友们!
上天创造了万物,也创造了人间的天使,他们是当今和我们生命和幸福都息息相关的白衣天使。是他们迎接生命的到来,也是他们送走生命的结束!他们的使命是上天赐予的。多么神圣!
但是人世间总是有对立的物质,即有白衣天使,也就会有黑心魔鬼。
天使和魔鬼只是一念之间:公正的良心是天使,为利害命的是魔鬼。
想起前年的一件往事,到现在还心有余悸。那是九月的秋天,因为受了点风凉,头痛。几天过去,吃了点药也没有见好,我就去附近的医院,想看看中医,吃几付汤药。可是看病的医生却说我是“更年期综合症”,我也没有多想。回到家里药是吃了,可病没好不说,还更厉害。原来可以排尿,现在只能撒一点点。我也懂一点医学常识,看了药方,上面全是补药,()而我是伤风感冒根本就不能补。没有办法我又到另一家医院去看中医。结果他们说:“有内火了,你这病不好冶呀!”结果这么一个小伤风,我吃药住院共花了近万元的医疗费,历经1年零2个月才慢慢康复。虽然药费大部分单位给报销,可是我的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双重的伤害和折磨。
是谁伤害了我?是白衣天使?不!是穿着白衣的黑心魔鬼。他们见利忘义,把人民给他们的权利用来获取他们的私利,即使为利害死了人。他们也没有责任,因为他们有一身和天使一样的白衣服。
敢问:你们拿着天使的俸禄,做的是魔鬼的勾当,上天会答应吗?我想不会的。在别人怨恨和诅咒中度日,会是什么样子呢?心神不宁,那里会有安心的日子过呢!
《生命的礼物》这篇文章给我们世人敲响了警钟,做人要有良心和责任,不要为了一时的利益,做出让别人痛苦,让自己更痛苦的事情来。当我们在救别人一命的同时,也挽救了我们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