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不想凑合_我不想不想长大好词好句

1、对不起,我不想凑合

对不起,我不想凑合

文/李娜

一个人如果不按照想法去活,迟早会按活法去想。

01

前几天和朋友吃饭,回程的路上聊起我们的父母,有一个共同感受就是,上一代人习惯了凑合过日子。

朋友说她小时候和妈妈去旅行,从来不给好好吃顿饭,每次都是面包火腿肠凑合一顿。

有一次她们去杭州玩,沿着西湖走了半圈,走得饥肠辘辘,大汗淋漓,然后妈妈带着她到一家餐厅里面吹空调。

凉快了一会之后,妈妈提议到外面随便买点面包吃,朋友耍赖不肯走,说来了西湖不吃西湖醋鱼算什么?

我听了哈哈大笑。我小时候何尝不是这样。

毛巾用坏了,我要求换新的,我妈会说,凑合凑合吧。

我初中的时候就自己去买衣服了,因为每次我妈陪我买衣服,逛遍整个县城都挑不到我喜欢的,我妈每次都特别愤怒,说你怎么这么挑剔?凑合一下不行吗?

不行。

我就是要看到喜欢的才买。

我从小就是那种不凑合的小孩。六七岁的时候,家人每天派我去买早餐,我站在油条铺子跟前,一定要等最新鲜的出锅。卖油条的阿姨看我年纪小,想拿剩的糊弄我,我坚决不要。她觉得没面子,跟旁边的人说,这小丫头好难讲话。

小时候家人带我去买东西,无论是玩具还是学习用品,有时我看中的是最贵的,如果让我选个便宜些的代替,我就不要了,宁愿不买也不要凑合。

带我去亲戚家做客,招呼我吃我不喜欢的菜,我一定拒绝。当我听到“不吃完多浪费啊”就特别反感,到底是饭菜重要还是我的胃重要?

高考那年考砸了,还是坚定地报考北京的学校,考不上就复读,我坚决不要去个不喜欢的城市。结果还好,数学没考及格竟然也上重点大学了。

工作了之后,哪怕月薪6000宁愿花4000租个一居室,也不要跟人无止境地合租下去,钱不够用再想办法做兼职赚到。

一个人如果不按照想法去活,迟早会按活法去想。

02

二十七八的时候还没结婚,所有人说你别太挑,等三十就更不好找了,你不知道北京剩女比剩男多吗?80%的婚姻都是凑合过日子。

但我偏不随便结婚就因为年纪不小。

我知道我想要的东西太稀少而珍贵,但是我不绝不凑合,我哪怕孤独终老,也不要把生命浪费在不喜欢的人身上。在我看来,所有不快乐的婚姻都是耍流氓。

我不喜欢挤公交,因为太浪费时间。我很穷的时候出门也尽量打车,因为我省下来的时间用来读书学习提升自己,或者做点兼职卖点产品,或者看场电影发个呆,一定都比打车那点花费要值钱。

我认识我家吕同学之后,发现我俩不凑合的劲儿挺相似。

北京的车牌要摇号,中签率只有千分之几。

几年前他摇到了车牌,大多数人都建议他放弃,因为他没什么钱,他还没买房子,买什么车啊。人们都说,车是消耗品,应该先买房再买车。

但是他毫不犹豫买了车,而且没有像别人建议的“随便买个二手的”,他买了他小时候就喜欢的那款车。他说车牌号这么珍贵我为什么要放弃,没有买房子为什么就不能买车,既然买了为什么不买自己喜欢的。

总之就是三个字:不凑合。

去年我俩去看房子,算了算手头的钱只够郊区一套小房子的首付。中介带我们看了几套二手房,我们都不太满意。最后看了一个新开的楼盘,一平米的价格比周围小区贵好几千。我俩当下毫不犹豫就拍板决定了,付了定金。

吕同学比我还高兴,说虽然比周围小区贵,但是这个房子符合他所有的要求:新楼盘,绿化好,物业好,人车分流,朝南三居。

后来证明我俩眼光不错,周围小区房价纹丝不动,我们买的那个小区一平米又涨了好几千。

我有次开玩笑问他,如果你没遇到我会怎样?

他说:“哪怕等到40岁也要找到自己特别喜欢的人才结婚。”

他身边经常有人看到他时时刻刻给我发微信联系,都会半开玩笑问他,“和你老婆还有那么多话聊?我和我老婆都没话说,年纪到了就结婚了,结婚之后生活更没什么意思。”

是的,因为你的感情是凑合,就别质疑别人的婚姻为什么和你不一样。

03

当很多姑娘问我,二十六七岁了,要不要凑合找个人嫁了,我都特别诧异。人生那么短,可以肆意挥洒的年轻时光更短暂,为什么年纪轻轻就要凑合?

当你压抑着自己真正所爱,凑合着接受了“退而求其次”,你一定不甘心,那种痛苦和遗憾,一定会在很多个深夜吞噬着你。一旦有外界的刺激,你一定会做出更疯狂的事情来报复凑合的自己。

无论何时,我都相信自己值得最好,最好的食物,最好的衣服,最好的事业,最好的爱人,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读者。

当你相信自己值得最好,就会召唤你内心所有的力量去实现,去完成。

哪怕不能抵达所有的最好,相信我,在你全力以赴去追求的路上,就已经体验了最好的人生。

是的,我永远不会向世俗或者别人妥协。

我拒绝过凑合的人生。

2、我不想不想长大好词好句

我不想不想长大好词好句

好词:

胆大包天 心惊肉跳 忧心忡忡

竭尽全力 自由自在 薄如蝉翼

有声有色 多姿多彩 四脚朝天

连绵起伏 横七竖八 心有余悸

小心翼翼 挥戈相向 气愤不已

百看不厌 嗤之以鼻 不由自主

心神不宁 坐立不安 无影无踪

活蹦乱跳 鼻青脸肿 心花怒放

卧病在床 脱口而出 我行我素

无精打采 半信半疑 前仰后合

忍无可忍 若有所思 一哄而散

热气腾腾 生机勃勃 津津有味

绝尘而去 东倒西歪 绘声绘色

热血沸腾 左右为难 将功补过

远走高飞 念念有词 不折不扣

不可思议 满不在乎 肃然起敬

一窍不通 强词夺理 难以想象

与众不同 平淡无奇 躁动不安

眉飞凤舞 吹灰之力 活蹦乱跳

欢呼雀跃 不可收拾 五花八门

赞不绝口 理直气壮 昂首挺胸

慷慨大方 手舞足蹈 来者不拒

挥毫泼墨 源源不断 变本加厉

心烦意乱 引人注目 失魂落魄

日理万机 胸有成竹

好句:

1、他们不必去见不愿意见的人,不必跟不喜欢的东西待在一起,不必担心各种麻烦,也不必惧怕各种严峻的挑战与艰难的任务。

2、这些看上去被上帝宠爱的天才男孩们,其实并不知道真正的自由是什么。他们住在玻璃房子里,从来没有真正走进人类的生活。

3、真正的自由自在,是拥有忍受困境的耐心、克服困难的勇气以及分辨是非的智慧。而这一切,都只能在人群中才能获得。

4、童话一个接一个破灭,这是长大。()

5、无论是争吵的相处还是和平的相处,也无论是残酷的相处还是美好的相处,只有人和人之间亲密相处,才会有真正神奇、瑰丽的事情发生。

6、那群肥兔子是那么舒畅有那么欢畅,怪不得帕瓦罗蒂会唱出那样的歌词--“多肥美的兔子哟”。

7、她提着那只熟悉的兔笼,拦住一个又一个行人,好像低声下气地恳求着什么。那些人有的露出为难的神情,有的毫不含糊地摇头。

8、每个小动物都有一颗纯洁的灵魂。对小动物来说,长大就是竭尽全力活下去!所以只要竭尽全力了,我就不再害怕什么,也不再害怕长大了吧?

9、每个小动物都有一颗纯洁的灵魂。对小动物来说,长大就是竭尽全力活下去!所以只要竭尽全力了,我就不再害怕什么,也不再害怕长大了。

10、班上曾经流行用玻璃编小玩意,每个女生都卷进去了,葱花很不屑:“每个人手上拿着几根线,像个老奶奶一样眯着眼睛不知道在干啥。没劲!”

11、空气如此清新,春天的味道扑面而来。兔子们蹲在树林边,懒洋洋地晒着太阳。

12、对他们来说,因为“长大”这件事根本不存在,所以“竭尽全力”这种事也就跟他们无关了。

13、长大,还是不长大?这永远是一个问题。绝对相信科学而过于理性的人或许会说,这是必然的。时间会流逝,年龄会增长,身体会逐渐发育,你一定会一天天长大。

3、我不想你那么孤单

我不想你那么孤单

饭菜香渐渐从厨房传来。妈的背影在灯下居然有几分佝偻。这个我世上最亲近的女人,正一天天老去、衰弱,有一天她会虚弱得需要照顾。我的眼泪,一下子掉了下来。

一、母亲哭了

妈被骗了。骗子伎俩并不高明,只不过是利用了妈作为一个异乡人的胆怯,就轻易骗走了她的手机和300块钱。被骗后妈的神色几天都木木的,眼睛不敢直视我,像做错事的孩子。小时候,我不小心打破了碗碟,就是这种表情。

看她怯怯的眼神,我不忍埋怨,豪迈地安慰她说没事!不就一破手机和300块吗?努力的话,我一天就挣回来了!我知道妈不会相信,但还是说了,说完转身上班,还没出门,听到一阵压抑的哭声。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记忆中,妈性格一直很坚强,和爸爸吵得天翻地覆也不曾流过泪,现在,她居然哭了!我整个人僵在那里,不知道如何是好,这个伤心哭泣的女人,她是我的妈妈,我饿了渴了,向她撒娇;气了苦了,向她抱怨;喜了乐了,却往往是最后一个和她分享。她是我的靠山我的港湾,可此刻她如此伤心,我却不知道如何安慰她的苦楚。

妈在未嫁前是家中的长女,一手带大了几个弟妹,出嫁后是家里的顶梁柱,把一个家托举起来。她喜读书报,头脑精明,可在这南方的异乡,我工作生活的城市,她却轻易被骗了,我可以想见她的羞耻,无处诉说的委屈与自责。

下班回家,妈的眼睛还是红肿的,我无从安慰,只得装作没看见。

夜晚我们睡在一张床上,两人都翻来覆去不能成眠,将床压得吱吱作响。妈是念着我一个人漂泊在外,特意赶过来照顾我,刚一来她就把我租住的小屋整的纤尘不染,每天学着广东主妇精心煲汤,只为了能让我在他乡也有家的感觉。

忽然想到,妈的眼泪是因为——被骗的挫败感还在其次,她一定是为自己给我“添麻烦”而感到不安了。

印象中,这是第二次看见妈如此伤心落泪。第一次是外公去世时,她号啕大哭,絮絮向我说起外公的一生幸苦,说起他冬天常穿的那件老旧棉衣……那几个夜晚,妈妈累极了的时候会沉沉睡去,虽然脸上已有深深邹纹,可睡容柔弱得像个孩子。是从那次起,我才开始意识到,在我眼中一贯强悍的妈妈也有脆弱无助的时候,她,也只是个父亲膝下的女儿。

二、相伴的时光

第二天,出租房停电了,不知道线路出了什么故障,家里一片黑暗。疲劳而心绪全无的我倒在床上。妈不知何时出去,叫来了保安,保安又找来了师傅,总算把电路修好。

灯亮了,妈在厨房里忙着,无声无息。我抱歉地站在她身后,叫了一声妈,再不知说什么。可以想象,不会说普通话、听不懂广东白话的她,费了多少口舌,才叫来保安。而我,只会任性地听凭自我情绪泛滥。

饭菜香渐渐从厨房传来。妈的背影在灯下居然有几分佝偻。这个我世上最亲近的女人,正一天天老去、衰弱,有一天,她会虚弱得需要照顾。我的眼泪,一下子掉了下来。

我真心去疼过她、爱过她吗?——就如她这么多年来一直疼我、爱我那样!

尽管工作还是很忙,我开始抽时间陪妈去买菜,挑选着水灵灵的萝卜和嫩生生的小白菜,为几毛钱和菜贩讨价还价。我每次都想买一堆回去,妈却说菜要吃新鲜的,天天来买好了,我知道,她是珍惜我们母女一同买菜的时光。

每位到异乡来陪儿女的母亲都像妈一样孤单吧。一台小小的彩色电视机是妈唯一的伙伴,闲的发慌,她甚至为我织起了毛衣,其实南方的天气基本上用不着穿毛衣。每日三餐她变着花样给我做,尽管听不懂本地电视节目的白话,她硬是从电视上学会了近三十种汤水的做法!

妈来后,我三餐都在家里吃。每次刚走近租的小屋,妈早把门打开了,虚掩着等我。她笑着说我走路脚步重,上楼像小老虎上山,一听咚咚咚的声音就知道我回来了。为了让她开心,我吃饭也像小老虎喝完了汤还要伸出舌头来舔一舔,她怪我没个姑娘家样,笑容却分明是欢喜的。

三、我只是不想让你那么孤单

出租房附近有个“兴中园”,一到傍晚便热闹得很,老头老太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自得其乐。我怂恿妈妈也去跳,她却只在一旁看,羞怯地笑。拉不动她,我便加入老头老太的行列,使劲儿扭腰踢腿,想给她示范。妈看着我,眼睛中的神色又骄傲又宠溺。回家,她让我教她腰怎么个扭法,腿怎么个踢法,可一到了人多地方,又不敢上场了,像个害羞的小姑娘。

那个园子中跳舞的老人也有外地的,又一夜,妈妈和一个河南来的老太太一见如故,站在树下南腔北调地聊了好久,由于都是来照顾在这边工作的单身女儿,两人话题特别多。(励志诗歌)翌日晚,妈等了好久,那位河南老太太都没来,妈为没留下对方的电话号码而遗憾。

异乡城市是如此繁华,而我们母女俩是如此卑微而孤单,我们要紧靠在一起才会略感到不那么孤单。

那天听见妈和和爸通电话,仔细询问家里情况,“葡萄熟了吗”之类,我才知道,她的心有多惦记家里!只有在那里,她过熟的日子才充实安心,每个邻居都亲切,每件事她都做的顺手,只有在自己家,妈才会自信快乐。

我偷偷地为妈买了回家的火车票,在她留在这城市的最后几天,我陪她逛了一次商场,去了一次孙中山故居,买了几次菜,跳了几次舞,买了大包小包的衣物零食送她上车。临上车,妈眼红红地问我:“是不是你嫌妈给你添了麻烦,所以要我回去?”

我忍住眼泪,拼命摇头,递给她一部手机。

她惊喜地接过:“呦,这和我以前用的那个一模一样!”

我说:“就是你那个,公安局的人说抓住了那个骗子。”

她如释重负地笑。

在火车上,她细看这个我在二手市场买的手机,会发现我说了谎,但我相信,妈不会揭穿这个谎言的。她想从我这儿得到的,一直都只是我的爱和信赖。手机失而复得,证明她仍是我能干的妈妈,我不变的靠山。

火车快开动,她絮絮地嘱咐我在外当心,说一个人孤单就打电话,她过来陪我,说过两年我成了家,她来给我带孩子……火车开动,妈的脸越来越模糊,我向前奔跑,哭着大声喊:“妈!妈!我爱你!”

火车轰隆隆的声音掩盖了我的喊声,这样很好,我从来都羞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但这一刻我终于说出了我爱你。

我只是不想让你那么孤单,妈,我知道你也是。

4、可我不想有出息

可我不想有出息

文/卢十四

那时我还在上学前班,每天的作业是写满一页田字格。老师会给作业打上一个具体的分数,我总能拿到七八十分。我没想过老师给一页汉字评分的标准是什么,也不知道78分和84分的差别在哪里。我不关心别的小朋友得了几分,甚至不会对比自己每天的分数是涨是跌。对于“七八十分”这个水平,我当时的理解是:它很高,虽然不是100分,但也占到了100分的大多数。我总是兴高采烈地告诉妈妈:我今天又拿了高分!

对于我的志得意满,妈妈却很少给出积极回应。终于有一天,她兜头泼了我一盆冷水:“你才拿七十几分,高兴什么?你看看别人家小孩……”

我愣住了,心想:“我虽然得分没别人家小孩高,但也并不低啊。”——但这句话我始终没说出来。

从那天起,我的世界改变了。在那天之前,我要对自己满意,只须达到自己的标准就行。在那天之后,我开始知道世间有另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是在无数人与人的比较当中自然形成,客观中立,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在这样强大的客观标准面前,“我自己的标准”一文不值,永久失效。

一开始还是比较顺利的。作为小学时代的优等生,我没太为这种达标比赛担心过。但我妈依然对我十分不满,因为我总是鬼使神差般的,拿不到100分。这种不满在我六年级那年达到了顶峰:小升初的竞争那么激烈,满分300,得考到290分以上才有进省重点的把握。全班第五第六这种名次实在让家长睡不着觉。然而我每次数学考试,总是95、96、97、98……连99.5都考过两次。

但就是考不了100分。

没有任何一分是因为“不会”而丢掉的。一张卷子,密密麻麻,总有某个地方我会粗心失分。我至今记得,有一张99.5的卷子,我因为忘了在解题之初写一个“解”字,而被扣掉0.5分。—如果是在小升初的考场上,这可能导致我与省重点失之交臂。

妈妈那么希望我考100分,我也完全有能力考100分,每次我都能无限接近100分,但就是没一次真的考到100分。

这看起来像是故意。

事实并非如此,我从未故意做错过任何一题。但另一方面,我也确实无法在考试中提起精神、集中注意力。早早做完了卷子,就趴着发呆,绝不会检查一遍。我当然也“想”考个100分,但只是想想而已。学前班时代那个无论拿多少分都对自己很满意的卢十四,本质上似乎从未改变过。

为这件事,我妈骂过我无数次。甚至有一次,我考了96分,我妈抄起一根长竹竿打我,将竹竿打断了两节。我同学看到之后,赶紧跑去告诉老师:“卢十四要被他妈打死了。”老师匆忙赶下楼来制止了我妈。现在想来,我妈在打骂背后,是一片束手无策:她有办法让我做习题,背课文,记单词,晚睡早起,不看电视。但她无法替我考试,无法让我提起精神去追逐100分。

在一次痛骂中,我妈问我:“你到底有没有自尊心?”

这个问题实在难以回答。我当然不能说自己没有自尊心。但如果我说有,那么她接下来一个问题必定是:“那么你的自尊心体现在哪里?”—是啊,如果我真的有自尊心,为什么不努力考100分呢?学前班时代我就说不出口的那个回答,如今自然更加说不出口:“我虽然没考100分,但也并不低啊。”

但我当时考虑的并不是如何给出一个机巧的答案。这个问题真的刺痛我了,我扪心自问:在考试的时候,我总是那么惫懒,完全没想过“自尊”这回事。但每当挨骂时,我又确确实实羞愧难当。最终我的回答是这样的:“你骂我的时候,我就有自尊心。”

这个回答代表着我当时全部力所能及的反思,以及毫无保留的坦诚。这个回答换回的是一个大耳光,因为它听起来是那么无耻,能给出这种答案的人分明已经毫无自尊心可言。

现在想来,当一个人沦落到被质问“有没有自尊心”的境地时,他的自尊确实已经被彻底践踏了。那一年当中,我屡屡冲击100分而不得,反而是接连考出两个六十多分,实在是前所未有。在这两张试卷中,我魂不附体,做错了全部四则运算。

六年级终于结束了。在这一年中,我收获了一双近视眼、达到肥胖标准的体重,以及足以考上省重点的291分—我整个六年级只考出过三次100分,其中两次留给了小升初考场上的数学和英语。

这对小学时代而言是一个戏剧化的结尾,但对整个人生而言只是短暂的幸免。每个阶段、每种境遇,都有不同的“客观标准”悬在头顶,一时达标不要着急,总有你不能达标的时候。

我有一位小学同学,成绩绝佳,每次考试都是100分,乃是我妈口中“别人家的孩子”的常客。到了初中,她和我一个班,第一次考试,她只考了九十多分。此后虽然她依然成绩优秀,但我知道,她已经不能再达到“那个”标准了。

我还有位高中同学,和我关系很好。他一直稳居班级前十名。我曾一度幻想:如果我能有他那样的成绩,肯定再也不会被爸妈骂了。()直到大二寒假,我去武大找他玩,他给我看了他高中时代的日记。那日记本里通篇苦闷,讲述他如何在考到全班第六之后,被他爸妈痛骂为何总也考不进前三——那一刻,我心都凉了。我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多么可笑:他妈骂他的方式和我妈一模一样。他全班第六,我全班第十六,并没有区别。

“我不想考100分,我不想考前三,我不想达标,我不想让你们满意,我觉得我现在这样已经很好了,我已经对自己满意了。”—哦不,怎么能这样说?怎么能这样想?怎么能这样做?你还有自尊心吗?在很长时间里,我已经自觉地为这种想法感到惭愧,羞于承认。第一次听衣湿乐队的那首《放了我》,我被一句歌词震惊了:“但是我不想有啥子出息。”

这难道不是严重的思想不端正吗?诉说青少年苦闷的文艺作品那么多,那些苦闷的少年总是说“我有我的追求”,“他们不理解我的理想”……

总之,那个少年可以不认同别人强加给他的理想,但必须要有一个其他理想—“教练我想打篮球”也好,“我是要成为海贼王的男人”也罢。这个“其他理想”可以离经叛道,但必须和他所拒绝的那个理想同等远大、同等有出息。唯其如此,他的反叛才能够显得理直气壮,有资格分庭抗礼。

但衣湿居然说“我不想有出息”,既不接受别人的理想,也没有自己的理想。这样的自甘堕落,即便是文艺作品里的叛逆少年,也不好意思说出口吧?

“我不想有出息”,这句歌词时不时萦绕在我耳边,总是让我既羞耻,又兴奋。当年妈妈问我“有没有自尊心”,我无言以对。而如今,每当生活中出现类似的责问,我都在心中默默回答一句:“没有”。

“你有自尊心吗?”——没有。

“你有上进心吗?”——没有。

“你有责任心吗?”——没有。

“你有担当吗?”——没有。

“你是男人吗?”——不是。

“你到底想不想有出息?”——不想。

这些责问是羞辱,一旦你因此感到羞耻,你就输了。这些责问是圈套,一旦你对这些问题加以承认,对方就会要求你给出与之相符的表现。这就像《万万没想到》里的情节:“我叫你的名字你敢答应吗?”——答应了就会被吸进钵里去。但如果你答一声:“不敢。”责问者的如意算盘就落空了:“咦?你不按牌理出牌啊?”

王八蛋,老子为什么要按你的牌理出牌。那个学前班的卢十四吃了你们的毒苹果,已经沉睡多年,我要让他苏醒过来。他手举一份也不知道是70分还是80分的作业,兴高采烈,蹦蹦跳跳,没出息的样子从未改变过。

摘自《绵绵·我只是不想和大多数一样》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