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我评水浒人物作文
我评水浒人物作文
文/深圳越芽儿国际私塾
鲁智深:走错路的侠士
《水浒传》讲的是一群土匪官市民一起当山大王的故事。一百单八好汉本应情同手足,为了一个同而远大的理想,但有一个人是那样的格格不入,他便是鲁智深。他也许可以做一个自由自在的江法肿中人,但他无法在水泊梁山做一个山大王,或是跟着宋江去朝廷做高官。
鲁智深本是一名官员,官位不高,只是一个小小提辖,但也是官员出身。他的确做了,但他却没有将它做得长久,只是因为他的义气。在武侠小说中,侠客都是江湖中人,讲究江湖义气,为兄弟两肋插刀,而鲁智深也是一身侠胆,好行侠仗义,倒是与武侠十分相似,能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子的哭诉而三拳打死镇关西;追随林冲一路走来而藏在暗处,在关键时刻出现救人,只是由于他与林中见面谈得投机,这种行为也只有行走江湖的武侠才做得出,同时鲁智深也和武侠一样不受拘来,随性而动,即便上了寺庙剃了头,也照样吃肉喝酒。如果是在武侠小说中,他一定会为江湖上的一代豪杰,但在现实武侠是不吃香的,武侠的行为是不被大多数人认可的,所以他丢了官,所以他被驱出寺庙。
无人要的鲁智深是很悲惨的,世界上似乎没有他的一席之地,但他本人并不这么想,在他看来天下有一人定能容他,那便是及时雨”宋公明。久闻他是侠义之士仗义疏财,何不去投他。于是鲁智深便到了梁山泊,宋江很高兴,梁山油需要鲁智深这样的猛人,智深也很高兴,他终于找到了自己要的江湖。但不久,鲁智深就看清了梁山泊,宋江打着忠义的名好梦想着朝延招安,二把手吴用为了自多享受些荣华富贵而全力支持宋江,剩下的人几乎全是宋江的无脑死忠粉,少数知情者则选择闭口不言。他对这里十分失望,宋江没有那么好,梁山也没有那么好。
他看不惯宋江的行为但他却无力阻些,因为宋江有无数人支持,他没有。他想过离开,但加入梁山泊已成为他的黑历史,不会有人愿意接纳他,他在踏进这座山的一刹那,他便注定不能再开。
既然如此,那便沉默吧。
直到宋江同意招安的那一天,他终于不沉默,公然站出来反对宋江。在梁山泊,他也许还能为自己许下已在江湖的谎言,但一旦接受招交加入朝廷,便是彻底将他的江湖梦破碎,他很愤怒,然而没用,在梁山说括的只有宋江,而不会是他鲁智深,即便是在宋江做出这种选背大多数头目本心的决心,站来反对的也就只有几人。于是他出去了,接受朝安,又征讨方腊。在最后他终于背了宋江而做出了自己的决定:他放弃官位,在禅椅上坐化。但也到此为止了,便到死他没有找到他的江湖。
如果他当初没有选择梁山泊那也许他真到找到江湖,一片符合他本心的江湖,武侠的天下,但那只是如果。
走上这条路就不能再回头。
吴用,一个自私的秀才
《水浒传》中水泊梁山的一百单八将中大多都是武将,但单凭武将是不行的,必然要有出谋划策的人物,担任这个人物的便是吴用。作为梁山的第一军师,《水浒传》中的“智多星”“赛诸葛”,他在梁山的一干人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梁山的领导先有晃盖后有宋江,凡有事必与他商议,兵马布阵也都由他先自策划,影响力不可谓不大。
吴用在《水浒传》整本中出镜率极高,将他的策媒刻画的神乎其神,仿佛谈笑间便能决胜于千里之外,人们都称他为赛诸葛,认为他的才学和三国时期的卧龙先生诸葛孔明一般耀眼。但吴用的文凭仅是个秀才,也许对于水泊梁山说,他的确是个知识分子,那只是因为梁山泊的好汉文化素养普遍太低,大多都是“自幼尚武,使得好枪棒”,属于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一类,吴用本身也一定读过不少兵书,固而有如此高的地位。梁山泊的对手大都是一些其他的山寨,带有军事武装的村落和一些二流领导领的二流官兵,对付这些许人,吴用的才学便足以,所以在他的智慧引领下,梁山泊屡战屡胜。尽管如此,他还是个小人物,也许对于一个山寨他是不可多得的奇才,但这样的人大宋王朝有千千万,而那位神机妙算身在茅庐便已知晓天下大势,被后人称颂的如同天神一般的孔明先生,却只有一人,孰轻孰重已不难看出。
曾经读《水浒传》,感动于宋江仁义,吴用的才华,众多好汉的这种简单率真的直性情,但现在翻回来重读,才发现看上去简单的人,往往都不简单,看起来是个好人的人一般不是好人,吴用便是这样,一个有些许才华能把握人心同时极度自私的人。
吴用落草前,是位普通的教书先生,但却与晁盖私下里有密切的往来,而晃盖的身份是山贼,一个教书的人与山贼有联系,明显是朝廷不允许的,这也符合吴用的为人。隋时发明的科举制度到了大宋依然管用,想当官就必须考个好功名,吴用是个秀才,而做官的最低要求却是举人,明显没有希望。
他是个注定不能分的人,他想享受荣华富贵,于是他便走了第二条路,在他的谋划下,晁盖一伙人上了梁山,他又用计激林冲使林冲杀了王伦,使晁盖当上了山大王,他也做了二把手。因为私心,对利的渴望,他坐上这个位置时是那么心安理得,全然不顾自己为这个位置而设计杀害了这座山的原主人,林冲也很惨,人是他杀的,但他也不过是被是用当枪使,王伦却不明不白地成糊涂鬼。他为了王寨的发展不择手段,只是为了赚朱x上山,就害死了无辜的小衙内,为了揽来秦明,他设计分裂秦明和朝廷的关系,害秦明有家不能回,只有落草于梁山。他先跟晁盖,后跟宋江,心狠手黑的为人让他稳坐二把手的位置,同时,他也擅长把握人心,宋工被他治得服服帖帖,什么大事都和他商量,打仗时也没什么主见,全靠这位才学未比自己强到哪去的军师,这也恰好巩固了吴用在梁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接受招安是吴用的本意,并不是他有多么高尚,而是招安他会有更高的地位,更多的钱,所以宋江提出接受招安时他才会鼎力支持。两大领导有着一个高尚的目标,但实际一个为了名留青史,一个为了金银财富,只有底下的人浑然不知。但吴用终不是个政治家,他不明白:一旦向对手妥协,对手是决不会给你翻身的机会的,加入朝延后,朝廷对他们亮出了屠刀,宋江死后他才发觉,然而为时已晚,他不想,但他早已没有选择,朝廷中比他聪明的人太多了,他只能上吊自杀他想享受更多却付出了生命。
过于追求利益总会付出代价的。
2、我喜欢的一个戏剧人物作文
我喜欢的一个戏剧人物作文(一)
有一个姑娘,她有一些任性,她还有一些嚣张;有一个姑娘,她有一些叛逆,她还有一些疯狂……
相信你已经猜到了,她就是那个家喻户晓,人见人爱的还珠格格小燕子。
我爱小燕子,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就像全国上下千千万万喜爱她的观众一样,是被她的青春活力所感染。我不知道一千个观众眼中有多少只不同的小燕子,我只知道,在我的心目中——
她,是一只古灵精怪的小燕子。她来自民间,在嬉戏玩闹中长大。她不会四书五经,却爱歪解诗词;她不会琴棋书画,却会跟人打架……然而,神差鬼使地她进了皇宫。从此,她总能让乾隆皇帝乐得笑哈哈,总能把皇后娘娘气得吹胡子瞪眼(尽管皇后好像没有胡子),总能搞得老佛爷老人家哭笑不得……戒备森严的皇宫竟也能被一个小女子搅得鸡犬不宁,怎能不叫人佩服?跳出剧情,回到现实,这种大胆创新、轻松幽默的风格也是从前古装电视剧中少有的。然而,就是琼瑶笔下的这只小燕子,轻轻松松地飞出了封建礼教的包围,穿着清朝满人的服装在荧屏上疯疯癫癫,活蹦乱跳……她颠覆的不仅仅是剧中的皇宫……
她,是一只情深义重的小燕子。尽管今天才和紫薇结拜为金兰姐妹,明天也可以替妹妹奋不顾身地去闯围场、见皇上;尽管当了格格,却跟明月彩霞小邓子小卓子打成一片,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尽管大大咧咧的她平时没少闯祸,但她愿意一人做事一人当,最难过的是连累了朋友们……这样的一只小燕子,怎能不叫人肃起敬?
她,是一只嫉恶如仇的小燕子。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本该是形容水浒英雄梁山好汉的,岂能用在一个小女子身上?不过,她的性格确实是如此。遇上恶霸欺负平民,二话不说就把他打个落花流水;赶车棋社的黑心老板、老板娘也栽在她手上;尽管皇阿玛是她最爱的人,但是非分明的她还是义不容辞地把香妃娘娘救出了皇宫……她就是这样的巾帼英雄。
她,是一只自由自在的小燕子。就像小鸟热爱蓝天,不愿被人类禁锢在囚笼之中,小燕子永运是崇尚自由的小燕子,不愿被条条框框束缚;不愿失去自己的个性。大概,这正是小燕子这个名字真正的含义吧!
就是这样一只小燕子,飞入寻常百姓家,飞进了我的心中。
我喜欢的一个戏剧人物作文(二)
哈哈,大家一定读过《水浒传》吧!也一定认识一些水浒好汉。当然,我也认识许多:花和尚鲁智深,拼命三郎石秀,母夜叉孙二娘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那及时雨宋江。
水浒传中,是这样描写宋江的:宋江又矮又黑,一点也不引人注目,是放在人群中容易被无视的那种。而且,其他梁山好汉都各怀本领。比如:黑旋风李逵会使得一把板斧;花和尚鲁智深能提起几人都提不起的禅杖;还有,那浪里白条张顺可以在水面自由行走,水中功夫更是不可小看。那宋江又为什么成为水泊梁山的寨主呢?比智谋,不胜吴用;比武艺,不胜林冲;比水性,又不胜张顺。
原来,宋江虽然不是身怀绝技,又不智足多谋,但他心胸宽广,为人豪爽,认识许多好汉。从来不吝啬钱财,喜欢见路不平,拔刀相助,十分孝顺,不贪恋女色,只爱习武,广结天下好汉。曾接济过许多有困难的人,名气非常大。大家都知道北宋有个及时雨宋江。
他的孝顺在于,有一次宋江和小李广花荣还有三位清风寨好汉一起投奔梁山泊。可半路上遇到了小旋风柴进的家丁,他把家信给了宋江。宋江得知父亲死了,连忙赶回去奔丧。回去后,发现弟弟没有披麻戴孝,十分生气。父亲却从链子后走了出来,让宋江自首。宋江是个孝子,听从了父亲。
他的不贪恋女色和仁慈在于,他接济了阎婆后,阎婆就带着女儿阎婆惜来做他小老婆,宋江无奈,只好答应。可却从不接近阎婆惜。他的仁慈在于,当时呼延灼被宋江抓住了,他不仅不杀了他,还为他松绑,好酒好肉款待,请他坐上首。呼延灼大为感动,就上梁山落了寇。
我知道宋江不是十全十美,但他的豪放,他的孝顺,他的大度,他的仁慈,令我十分感动,打心眼的佩服他。所以,在他们当中我最喜欢宋江!
我喜欢的一个戏剧人物作文(三)
花木兰——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一直以来,她刚毅顽强,温婉孝顺的形象,一直活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从古至今,赞颂她的诗歌文献,以她为主题的动画片、电影数不胜数。人们敬佩她,歌颂她,但是,我却为她充满了同情。
花木兰,她本是一位普通平凡的少女,()待在家中,守着父母姐弟,过着男耕女织的宁静生活。然而,可汗的一次大征兵,打破了原有的平静。因为肩负着孝悌的责任,木兰不得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十二年的戎马生活,十二年的南征北战,十二年的思念与痛苦。征战十二年,是一个男子都未必承受得了的,但木兰这样一个极其平凡的女子却经受住了这个严峻的考验。她坚韧不拔的意志,临危不乱的镇静,机敏过人的聪慧的确令人敬佩。但当烽烟过后,尘沙散尽,面对悲凉、冷峻的月亮,她的心怎能不涌起一股悲伤?那一幕幕往事随着凄婉的琴声缓缓飘入她的脑海中,此时的她,怎能不牵挂远在万里的父老乡亲?怎能不渴望曾经宁静的生活?从前的生活虽然平静,但却能守着父母,守着弟弟妹妹,悉心照顾他们,看着他们一天天快乐地生活,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但是,战争,这残酷的战争,却让自己与亲人分别两地。人的心毕竟不是钢铁做的,这思乡的愁苦,她怎能没有呢?
十多年的南征北战终于结束。木兰带着赫赫战功归来。天子对她大加封赏,并要授予她尚书郎的官职,但是她拒绝了。表面看来,木兰是不慕功名,愿回家与父母团聚。在我看来,这还有更深一层的原因,那就是在古代封建社会里,“男主户外,女主户内”是封建礼法定下的一条戒律,木兰可以在非常时期代父从军,并发挥她潜在的智谋与才能,然而她却不能由战争转入和平,继续在朝廷为治国而做出贡献。封建礼法加在妇女身上的镣铐是难以解脱的。木兰的还乡,并不是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热爱劳动的问题,而是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必然结局。木兰只有辞去封爵,解甲归田这唯一道路可走。
回到家中,她迫切地换上旧时的女儿装。理云鬓、贴花黄,其实,木兰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她的身上并无豪气,她同天下女子一样,爱美丽,爱生活,有着自己的人生追求。我想,当木兰对着窗子梳妆打扮时,她的内心一定会涌起一股悲痛的凄凉。十多年的征战除了带给她一段千古美名之外,也只留给了她一张逐渐苍老的面孔,回想起那逝去的美好年华,她的心怎能不为之惋惜呢?
哎!木兰啊,木兰,你在人们的心里也许是一位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但在我的心中,你其实是古代劳动妇女悲剧的一个缩影。
3、关于精编水浒传人物歇后语
关于精编水浒传人物歇后语
一、李逵
1、李逵的板斧——逢人就砍
2、李逵升堂判案——乱打一通
3、李逵断案——强者有理
4、李逵开铁匠铺——人强货硬
5、李逵卖煤炭——黑对黑;黑上加黑
6、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7、假李逵碰到真李逵——冤家路窄
二、林冲
1、林冲买宝刀——哪知是计
2、林冲误入白虎堂——上当受骗
3、林冲误入白虎堂——祸从天降
4、林冲误入白虎堂——有口难辩
5、林冲棒打洪教头——看破绽下手
6、林教头发配沧州—— 一路风险
7、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三、鲁智深
1、三拳打死镇关西——痛快
2、鲁智深醉打山门——个个都怕
3、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好大的力气
4、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够义气
四、武松
1、景阳冈上武松遇大虫——不是虎死就是人伤
2、恶狗服粗棍,猛虎怕武松
3、老虎扑食——三股劲
4、武松斗杀西门庆——扔他出去
五、潘金莲
1、潘金莲熬药——暗地里放毒()
2、潘金莲给武松敬酒——不怀好意
六、有关梁山人物
1、梁山兄弟——不打不成交
2、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3、梁山兄弟——越打越亲
4、水浒传人物读后感
水浒传人物读后感(一)
水浒人物读后感之鲁达
拳打镇关西
他是经略府的提辖,官是不大不小,人却长得魁伟,像条好汉,头裹芝麻罗万字顶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纽丝金环,上穿一领鹦哥绿战袍,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鸭绿青绦,足穿一双鹰爪皮四缝干黄靴,生得面圆耳直口方,肋边一部长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疾恶如仇”是这章高-潮部分想要表达的重点,的确,鲁达三拳打死郑关西,拳拳凶狠,如果说第一、二拳是为金家父女及全村受过郑屠欺的老百姓打的话,那么第三拳就是为鲁达心目中的正义而打的!这种感情愈深,下手也就愈重,性格也就愈暴躁,愈发在情理之中。
大闹五台山
为了逃避追捕,鲁达进了文殊院,剃发为僧,取法名智深,可是呢?他却喝得烂醉,又是打人,又是吃肉,又是毁庙,活脱脱一个不守戒律的花和尚,无奈又被赶到了东京。
野猪林救林冲
这部分想必就是在说“义”了。一个“义”字,贯穿水浒全书,像灵魂一般。
宋江不义,鲁达却义,自从林冲吃了官司,他就一直惦记着,却又无法相救。后来,打听得发配沧州,怕高俅在路上暗害林冲,在野猪林埋伏了半宿,终于救出林冲。
是什么让这个桀骜不驯的大花和尚废尽心机?这难道不是义吗?我想谁也不能否认。
新一代的水浒将在我们这个世界中产生,新一代的鲁达也正在酝酿,当然,因为时代的不同,浓浓的血腥自然是没有,只是梁山泊英雄好汉那些美好的品质便能留下我们的心中,值得我们去学习,效仿。
水浒人物榜之李逵
按阶级成份来划分,李逵无疑是贫下中农,说确切点是个不安分的乡间无赖。其实他也曾跻身工薪阶层:有着戴宗罩着,成了江州监狱里的一名小牢子,有酒有肉,日子过得不算太坏。
作为男人李逵始终不能成为上品。形貌凶陋,性格狂躁,言行粗鲁而且残忍好斗,再加上贪酒好赌,这些足以令时下热衷小资情调的女人们退避三舍。他胸无点墨,有时总不免做些“大宋皇帝姓宋”的当然之想,坐堂断案不由自主地藉用“强盗逻辑”:打人者无罪开释,挨打者却要枷号示众,相当的无厘头,也相当搞笑。
我相信李逵是施老先生笔下最会闯祸的人物。闹东京,闯泰安,骂钦差,有杀人放火的机会他是万万不肯错过,但凡李逵所经之地也必定鸡飞狗跳。他杀人如割草芥,幼童,妇女杀得眼都不眨一下,实实在在一个杀人魔王。“黑旋风李逵”五个字竟然医得小儿的夜啼惊哭,恶名之远播,可以管窥。
但李逵至少是真实的。他的耿直使得他人缘并不见好,宋江是真心喜欢他的“真实不假”,燕青的友善总要先约法三章,戴宗喜爱站在背后利用他,就像支使李逵去砍公孙胜的老娘然后自己站出来圆场子就做得相当顺手。朱仝更是时常念着被“逼上梁山”的龌龉,从没给过李逵好脸色看。
李逵的经典在于他与李鬼的故事。至少仍然被后人不知疲倦地引用,在名牌与冒牌之间,李逵总算成为理直气壮的代名词。我一直认为李逵的孝悌同样是亮点,啸聚山林,大秤分金,大口吃肉,还记得要与老娘同享快乐,粗俗如他,犹为难得。及至路遇李鬼剪径,一句“饿杀老母”的谎言一下子无情地击中了李逵的软肋,于是先放生,后赠银。只可惜老娘命陨虎口,李逵最终落得个“子欲养而亲不在”的可悲结局,读之使人唏嘘不已。
李逵注定是为宋江而生的,也注定为宋江而死。在他心中,宋江是神与偶像。宋江一句“黑厮又做甚么”,上窜下跳的李逵一下子便服服帖帖。宋江临死前把残余的弟兄都琢磨了个遍,只料得李逵必定因他而反,下毒酒要取他性命,李逵无怨言,一句“生前伏侍哥哥,死了也是哥哥部下的小鬼”,泫然泪下。情义深重如此,夫有几人。
水浒传人物读后感(二)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着,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着”.《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 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是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生活不下去,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积极参加劫取“生辰纲”的行动,从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宝是由于受地主的掠夺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鲁智深是个军官,他嫉恶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结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贫民,为打抱不平和报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造反,勇猛地向统治阶级进行冲击。他是从血的教训中觉醒过来的。
水浒一百零八将,人物形象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吴用”和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吴用”几次献策: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为“智多星”呀!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 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却侠骨柔情,杀却恶人为的是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子,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一副粗鲁,野蛮。可他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可毫不含糊,挥着62斤重的禅杖上阵杀敌。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的一面。这的确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一本书。
水浒传人物读后感(三)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
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 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 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 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