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采薇的诗意_诗经采薇读后感

1、诗经采薇的诗意

诗经采薇的诗意

《诗经·采薇》

作者:佚名

原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释:

1、蔽:一种野菜。

2、亦:语气助词,没有实义。作:初生。止: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3、莫:同“暮’,晚。

4、玁狁(xianyun):北方少数民族戎狄。

5、遑:空闲。启:坐下。居:住下。

6、柔:软嫩。这里指初生的菠菜。

7、聘:问候。

8、刚:坚硬。这里指菠菜已长大。

9、阳:指农历十月。

10、盬(gu):止息。

11、疚:病。

12、尔:花开茂盛的样子。

13、路:辂,大车。

14、业业:强壮的样子。

15、捷:交战,作战。

16、騤騤(ku):马强壮的样子。

17、腓(fei):隐蔽,掩护。

18、翼翼:排列整齐的样子。

19、弭(mi):弓两头的弯曲处。鱼服:鱼皮制的箭袋。

20、棘:危急。

21、依依:茂盛的样子。

22、霏霏:纷纷下落的样子。

诗意: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刚才长出来。

说回家啊说回家,一年又快过去了。

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因为玁狁故。

没有空闲安定下,都是因为玁狁故。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初生正柔嫩。

说回家啊说回家,心里忧愁又烦闷。

心中忧愁像火烧,饥渴交加真难熬。

我的驻防无定处,没法托人捎家书。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已经长老了。

说回家啊说回家,十月已是小阳春。

战事频仍没止息,没有空闲歇下来。

心中忧愁积成病,回家只怕难上难。

光彩艳丽什么花?棠棣开花真烂漫。

又高又大什么车?将帅乘坐的战车。

兵车早已驾好了,四匹雄马真强壮。

哪敢安然定居下,一月之内仗不停。

驾驭拉车四雄马,四匹雄马高又大。

乘坐这车是将帅,兵士用它作屏障。

四匹雄马排整齐,鱼皮箭袋象牙弭。

怎不天天严防范,玁狁犹猖狂情势急。

当初离家出征时,杨柳低垂枝依依。

如今战罢回家来,雨雪纷纷漫天下。

行路艰难走得慢,饥渴交加真难熬。

我的心中多伤悲,没人知道我悲哀。

赏析:

战争的策划和发动是“肉食者”们的勾当,被迫卷入其中的个人,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犹如随风飘动的落叶,随波逐流的小、舢任命运之手随意摆弄,疲惫忧伤痛苦疾病衰老死亡全都身不由乙只有暗自嗟叹、仰天长啸的份儿。恐怕这是普通士兵们剩下的唯一属于自己的权利和“财产”。

凭了这点权利唱一曲忧伤的歌,总不至于得罪了大人君子们吧!无家无室的忧虑,居无定所的烦闷,频繁作战的辛劳和疲惫,思念故乡的痛苦,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对入侵之敌的仇恨,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触景生情的感伤,命运无常的恐惧,遥遥无期的等待,这一切无时无刻不冲击着敏感多思忧患焦虑的心灵。把它们吟唱出来,是一种自我遣怀,自我抚慰,犹如受伤的小动物,只有自己舔吮伤口,自己忍受痛苦,自己体验悲伤。

倘若受伤后连哀叫的欲望和本能都丧失了,那便彻底麻木了,物质化了。对于受惯了命运摆弄、痛苦煎熬、忧伤折磨的心灵来说,艰难坎坷辛劳疲惫枪林刀箭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形如搞札,心如死灰,完全丧失了作为一个活的生命个体的灵性和生气。

对忧伤和痛苦的敏感,不仅表明个体对自己生存处境的真切关注,也表明了个体的自我意识和意志。对忧伤和痛苦的表也不仅仅是一种无助的感叹和哀伤,()而且也是表达不甘于忍受比伤和痛苦、不甘于向命运屈服的一种特有方式。它所要告诉我们的无我忧伤,我痛苦,我无助,但我不愿,我不服,我也有自己的向往和追求,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能够这样去想、去做的个体,实际上并不“小”。从他无能为力、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角度说,他是弱小的;从他不愿屈服于命运的摆布、有自己的追求的角度说,他却是了不起的。正因为这样,吟唱自己的内心忧伤和痛苦,就已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比即使歌吟者本身像是不经意地这样做,然而其内心深处的动机却昭然若揭。

整个人生就如一场战争。活着就会被迫卷入这场战争之中,就会有忧伤、痛苦、烦恼,恐惧、绝望。向往。追求、无助等等生存体验。表达这些体验的诗,本身就是动人的生存哲学。

2、诗经采薇读后感

诗经采薇读后感(一)

《采薇》是《诗经》中的名篇,这首诗就是一个戍边的士兵久历艰苦,在还家的路上又饱受饥寒,痛定思痛后悲伤心情的真实写照。这首诗描写了周人向往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对战争的厌倦。北方游牧民族侵犯周朝,士兵为保家卫国而出征。出征前“杨柳依依”,惜别之情溢于言表。三年后,生还归来之时“雨雪霏霏”,战后萧索破败之景顿时跃然纸上,悲凄之感犹然而生。

从戍边者思乡的悲歌中,感悟个体生命的无能与叹息。在保家卫国的精神中,感受个体精神境界对于自然生命的超越。归途中感受个体生命对苦难的体认,《采薇》通过情绪诗意般的流露和宣泄,提出了一个冷峻的理性思考。生命的解读。在浩瀚博大永恒的宇宙中,人渺小的不及一粒微尘,人来这个世界的时候不是自己的选择,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不是自己的选择。同样在生存期间,虽然有生存的意识,所谓生存的权利,但你同样没有生存方式的选择。人类不过是装在宇宙这个化学试验瓶中的最微小的一个不等于零的分子,瓶中任何元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人的变化。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都会使生命的个体陷入困境。《采薇》中的主人公一场战争将他无辜的卷入。他只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回家,却难以实现。战争给予他的生存体验是既痛苦而又兴奋的。在这里作者没有写战争中流淌的鲜血,残缺的人体,扭曲的面孔,燃烧的战火,堆积的死体。是因为人在社会主流意识的洗礼中短时间会被蒙蔽,而只是展现了他来自群体意识的兴奋“维常之花,·君子之车·,四牡业业,象弭鱼服,”让他体验了从未有过的荣光和威风。同时也给他带来无限的思家的苦痛。战争结束了,经过了生命的苦苦挣扎,他还是他,“载饥载饿”。试问战争对他究竟有什么意义呢?不过是一种经历,一种体验而已。而这种经历与体验原本就不是他的选择,即使他想选择也选择不了。任何生物只能是自然的选择,而选择不了自然。

诗经采薇读后感(二)

《采薇》表现了将征之人的思家忍苦之情,并将这种感情放在对景物的描写及对军旅生活的述说中表现。

《小雅·采薇》是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为先秦时代的华夏族诗歌。全诗六章,每章八句。是一首戎卒返乡诗。诗歌表现了将征之人的思家忍苦之情,并将这种感情放在对景物的描写及对军旅生活的述说中表现。

一般小学的话只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全诗六节(每八句为一节),模仿一个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兴,前五节着重写戍边征战生活的艰苦、强烈的思乡情绪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从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敌胜利的喜悦,也深感征战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绪;第六节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结束全诗,感人至深。

此诗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集中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末章头四句,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有名的诗句之一。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诗经采薇读后感(三)

《采薇》是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归之苦的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作的诗,诗中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

诗的前三章以倒叙的方式,回忆了征战的苦况。为了抵御狁的侵扰,他长期远离家室,戎马倥偬,多么渴望边境早日安定而返故乡!四、五二章陡转笔锋,描写边防军士出征威仪,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兵士们的爱国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末章写解甲归里。虽能生还,然昔日的征戍劳苦却只换来今日的“载渴载饥”,怎不令人黯然伤神?()

此诗选自“小雅”,却有“国风”民歌的特点,颇为讲究句式重叠与比兴手法的运用。如前三章的重章叠句中,文字略有变化,以薇的生长过程,衬托离家日久企盼早归之情,异常生动妥贴。第四章以常棣盛开象征军容之壮、军威之严,新警奇特。末章以从征前与来归时的景致,寄托不尽的感伤,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的妙言佳句。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3、诗经采薇改写

诗经采薇改写(一)

周宣王时期,北方的猃狁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的生活带来不少灾难。作为一名将士,我理应为国而战。

当采薇发芽的时候,我以为我可以回家了,但转眼又是一年,因为猃狁入侵之故,为了自己的国家,我呆在了边疆。到了薇叶长大了,枝叶柔嫩的时候,这下总该回家了吧,但我们的戍期未定,我仍然为战事奔波着。后来采薇长得粗壮刚健了,已经到了阳春十月,可是王事还没完。随着时间一推再推,心里越发急切难忍,但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匹夫有戍役之责,所以尽管军旅的严肃威武,生活的紧张艰辛,我仍然坚定地守卫自己的国家。面对战场、面对征途,我毫畏惧,毫不胆怯。

最后,在这寒冬之中,我终于踏上了回乡的路,回首往事,曾经的一幕幕都跳出我的脑海,万千感慨顿时涌上心头。那时杨柳依依,随着风,一起飘荡。飞扬的枝叶,零落有秩,不荒芜,不颓废。这是我当年刚刚去从军时的情景。如今我回来了,天空的阴霾,久久不肯散去,空气中,散发着淡淡湿润的气息,路旁的树叶,随着风,一起摇曳。身边的雪花曼妙地飞舞,一阵阵寒风瑟瑟吹过,还夹着一点点雨,一点点冰,我实在无法将眼前这煞白的世界与当初的故乡联系起来。时光像风一样的迅速失去,我抓不着,也留不住。我仰起头,望着满天的飞雪,我感到这种饥寒交迫的日子似乎怎么也走不到尽头。任泪,无声地流,沿着双颊蔓延,我心中的悲伤又有谁能够了解。

但是,或许,也并没有悲哀,为了祖国,为了边疆,更是为了自己心中的家,我不后悔。一切,尽在不言中。

诗经采薇改写(二)

她还记得那个明媚的春日,一串串的鸟叫声听起来是那么婉转悦耳,轻盈透明如纱翼般的金色阳光洒在崭新的大红喜字上,乡村里特有的泥土的清新气味非常好闻,那是一种生命和生活的味道。乡亲们和孩子们的交谈声与嬉戏声混杂在一起,人人都显得愉快轻松,而她,这场欢乐喜宴的女主角,感到幸福是在轻轻拉着她的手,未来仿佛在向她微笑了,这种感觉甚至让她有些不知所措。他察觉到了她这丝小情绪,轻轻地捏了一下她的手,小声说道:“别怕,有我呢。”她就安心了,朝她的爱人羞涩的一笑。她想,我这一辈子都不会离开他的,永远。

在她许下这幸福的誓言后,他们的日子过得平静安好。但这美好的生活却在某一天被哒哒的马蹄声给无情地打断了。边境的猃狁叛乱,戍军力量单薄,皇帝临时征召边境以南十二郡成年男子出征,他们所生活的乡村,就在这十二郡之内。郡守按照籍户花名册一户一户地查,没人妄想逃脱这沉重的枷锁。

她哀哀欲绝,悔恨当初为何不迁往他地。失去了他,她的世界就没有了天和光。送行那天,她在村口拉着他的手哭得不能自已。队伍终是出发了,她红肿着双眼看着他的背影渐渐消失。微风拂过i,似有什么轻轻掠过她的头顶,像他温柔的爱抚。她抬起头,是一枝鹅黄柔嫩的柳条,头顶,是一树随风起舞的杨柳。她轻轻扯下那枝柳枝,想保留一丝他的感觉。

他走了,她怀着矢志不渝的信念等着他。她天天去采薇菜,那是他在战场上常吃的,她愿与他同甘苦。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她还在痴痴的等他,可周围的人却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她。登门劝她改嫁的人越来越多,她只是低头嚼着口中不知吃了多少次的变硬变色的薇菜沉默不语。她想在漫长的等待中守住他,但周围艰辛百味的生活却毫不留情的击打着她的心。在无望的等待和绵长的流年里,她的心开始被一点一点的瓦解,被腐蚀,最终被击得千疮百孔。她是流着泪离开了这个有她最美好回忆和最痛苦回忆的地方的,她怕她真的会绝望,万劫不复。

现在的她已是四个孩子的母亲,生活过得平淡琐碎乏味。她不敢想起他,那是她心里最痛的地方,一碰就止不住的疼。一个普通的冬夜,她一如既往的哄孩子睡觉、收拾屋子。银白色的月光透过窗台铺满屋子里的地面,她独自倚在窗边,看窗外漫天飞舞的鹅毛般的雪花,忽然记起了那枝杨柳。她找出当年带过来的箱子,小心翼翼的从箱子底部拿出了那已皱缩变色的柳枝。她轻轻的将柳枝拂过头顶,想找回一丝最初的幸福。可没有,一点感觉都没有。柳枝从她手里滑落,她泪如泉涌,立在寒冷的屋外泣不成声。

千里之外的一个村庄里,长途跋涉满身落雪面容沧桑的他,站在早已荒芜无人居住的院子里,看着窗上早已陈旧褪色的喜字,心如刀割地仰天大哭。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诗经采薇改写(三)

冬的严寒让百花飘零,青黑干枯的枝条刺向苍白无力的天空。

凛冽的风、飘扬的雪,随着寒鸦呼啸而来。

胯下的鹤顶龙驹踏在结了冰的河面,伴着脚下“咯吱”的雪的呻吟,我本能地掸落堆在白色战甲上的白雪。

几根小草横在河边,在这样寒冷的季节它终究是抵不过冬的力量,已泛黄变枯了。

白色填充了视野,唯有这龙胆亮银枪紧握手中,满眼的萧条与沉寂。

我曾在杨柳依依的春水之畔激昂澎湃,就像无数跋涉在意气风发的战场上的将领,凝视江水中那姿颜雄伟的身影,而此时面对这孤寒的冬水,孤独的我却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失意,昔日的春水已非昨夜的波澜不惊。

就在这家乡的河畔我带领常山的乡亲起义于这纷争乱世,追随白马将军公孙瓒,曾在邺城初见主公,从此跟随主公戎马三十年。

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三把大火灼灭孟德之威;江南平定战初定主公霸业;()独自指挥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为主公建立蜀国大业。

我听见往事的呐喊穿越时空,激荡回旋这激昂的春水。当曹孟德把他的杜康倒入了滔滔江水,猎猎东风吹拂起周公瑾的衣襟,熊熊的烈火点燃了两岸的芦苇,浓黑的烟雾弥漫了整个天际,于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那是往昔的心跳与呼吸。战争可以让我名扬华夏,却掩盖不了我对家乡的思念、对妻儿的牵挂。

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的故事劝谏了主公将田宅归还百姓,却无力劝阻主公在关张被害后停止伐吴之举;“一身是胆”的四将军也只能为此不能身往前线为主公厮杀,只能在后方总督粮草;每日焚香祈祷主公能奏响凯歌,只是心里已知蜀国大势已去,只不过不愿让噩梦降临;陆逊火烧连营六百里,大军所剩十之一二,蜀汉大伤元气、无力回天;我孤身一人保主公退守白帝,却无力挽回主公性命;一代名主、白帝陨落,三军痛哭缟素;主公已逝,四弟何从?泪已模糊双眼,心已迷失方向,只愿飞达家乡与妻儿团聚。

马踏飞雪,赐我三千弱水化作眼泪断桥人不归,诗我写尽千回墨已成碑只为我思念!统儿、广儿与父亲已多年未见,你们都还好吗?对家的思念却使步履越来越沉重,泪眼双行下,思念已成冰。

风卷残雪,唯有一人一马走向归家之路。

前尘往事不可追,一成相思一层灰。来世化作采薇人,于君相逢渡春水。

4、诗经采薇

诗经采薇

《采薇》

佚名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释:

1、蔽:一种野菜。

2、亦:语气助词,没有实义。作:初生。止: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3、莫:同“暮’,晚。

4、玁狁:北方少数民族戎狄。

5、遑:空闲。启:坐下。居:住下。

6、柔:软嫩。这里指初生的菠菜。

7、聘:问候。

8、刚:坚硬。这里指菠菜已长大。

9、阳:指农历十月。

10、盬:止息。

11、疚:病。

12、尔:花开茂盛的样子。

13、路:辂,大车。

14、业业:强壮的样子。

15、捷:交战,作战。

16、騤騤:马强壮的样子。

17、腓:隐蔽,掩护。

18、翼翼:排列整齐的样子。

19、弭:弓两头的弯曲处。鱼服:鱼皮制的箭袋。

20、棘:危急。

21、依依:茂盛的样子。

22、霏霏:纷纷下落的样子。

译文: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刚才长出来。

说回家啊说回家,一年又快过去了。

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因为玁狁故。

没有空闲安定下,都是因为玁狁故。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初生正柔嫩。

说回家啊说回家,心里忧愁又烦闷。

心中忧愁像火烧,饥渴交加真难熬。

我的驻防无定处,没法托人捎家书。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已经长老了。

说回家啊说回家,十月已是小阳春。

战事频仍没止息,没有空闲歇下来。

心中忧愁积成病,回家只怕难上难。

光彩艳丽什么花?棠棣开花真烂漫。

又高又大什么车?将帅乘坐的战车。

兵车早已驾好了,四匹雄马真强壮。

哪敢安然定居下,一月之内仗不停。

驾驭拉车四雄马,四匹雄马高又大。

乘坐这车是将帅,兵士用它作屏障。

四匹雄马排整齐,鱼皮箭袋象牙弭。

怎不天天严防范,玁狁犹猖狂情势急。

当初离家出征时,杨柳低垂枝依依。

如今战罢回家来,雨雪纷纷漫天下。

行路艰难走得慢,饥渴交加真难熬。

我的心中多伤悲,没人知道我悲哀。

赏析:

战争的策划和发动是“肉食者”们的勾当,被迫卷入其中的个人,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犹如随风飘动的落叶,随波逐流的小、舢任命运之手随意摆弄,疲惫忧伤痛苦疾病衰老死亡全都身不由乙只有暗自嗟叹、仰天长啸的份儿。恐怕这是普通士兵们剩下的唯一属于自己的权利和“财产”。

凭了这点权利唱一曲忧伤的歌,总不至于得罪了大人君子们吧!无家无室的忧虑,居无定所的烦闷,频繁作战的辛劳和疲惫,思念故乡的痛苦,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对入侵之敌的仇恨,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触景生情的感伤,命运无常的恐惧,遥遥无期的等待,这一切无时无刻不冲击着敏感多思忧患焦虑的心灵。把它们吟唱出来,是一种自我遣怀,自我抚慰,犹如受伤的小动物,只有自己舔吮伤口,自己忍受痛苦,自己体验悲伤。

倘若受伤后连哀叫的欲望和本能都丧失了,那便彻底麻木了,物质化了。对于受惯了命运摆弄、痛苦煎熬、忧伤折磨的心灵来说,艰难坎坷辛劳疲惫枪林刀箭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形如搞札,心如死灰,完全丧失了作为一个活的生命个体的灵性和生气。

对忧伤和痛苦的敏感,不仅表明个体对自己生存处境的真切关注,也表明了个体的自我意识和意志。对忧伤和痛苦的表也不仅仅是一种无助的感叹和哀伤,而且也是表达不甘于忍受比伤和痛苦、不甘于向命运屈服的一种特有方式。它所要告诉我们的无我忧伤,我痛苦,我无助,但我不愿,我不服,我也有自己的向往和追求,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能够这样去想、去做的个体,实际上并不“小”。从他无能为力、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角度说,他是弱小的;从他不愿屈服于命运的摆布、有自己的追求的角度说,他却是了不起的。正因为这样,吟唱自己的内心忧伤和痛苦,就已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比即使歌吟者本身像是不经意地这样做,然而其内心深处的动机却昭然若揭。

整个人生就如一场战争。活着就会被迫卷入这场战争之中,就会有忧伤、痛苦、烦恼,恐惧、绝望。向往。追求、无助等等生存体验。表达这些体验的,本身就是动人的生存哲学。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