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刘胡兰缩写
刘胡兰缩写(一)
刘胡兰于1946年6月被正式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这一年,她才14岁。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被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抓捕了。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人没有办法,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但她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她以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出永生的诗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
刘胡兰缩写(二)
刘胡兰在党的领导下,组织群众反扫荡,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刘胡兰经受了严峻的斗争考验,党组织吸收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蒋介石发动了内战,刘胡兰带领着妇救会的姐妹们送慰问品,救护转移伤员,积极支援前线。在转移的途中,刘胡兰不幸被捕。蒋匪军和地主吕善卿对刘胡兰严刑逼供,刘胡兰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最终,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下英勇就义。
刘胡兰缩写(三)
胡兰在党的领导下。蒋匪军和地主吕善卿对刘胡兰严刑逼供。刘胡兰经受了严峻的斗争考验。蒋介石发动了内战,救护转移伤员。最终,组织群众反扫荡,刘胡兰坚贞不屈,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在转移的途中,党组织吸收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刘胡兰不幸被捕,刘胡兰带领着妇救会的姐妹们送慰问品,表现了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积极支援前线,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下英勇就义。
2、刘胡兰的读后感
刘胡兰的读后感(一)
读完刘胡兰的英勇事迹,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想了很多很多。
刘胡兰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10岁就参加了儿童团,1945年5月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六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土改运动。1946年秋,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来回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在英勇就义之前,她说道:“怕死不当共产党。”
此刻,我仿佛看到刘胡兰穿着粗布衣裳,剪着剪着齐耳短发,眉宇间透露毅力,眼睛怒睁,嘴角微翘,面对凶狠的阎军,昂首挺胸,从容不迫,慷慨就义的景象。我掩卷沉思,一个只比我大两岁的姐姐,临敌不惧,竟有如此大的勇气,让我由衷的敬佩,而在这敬佩的同时也渗着几分感动,因为是他们这些革命烈士的冒死工作,才能换来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我不禁想高呼:“共产党万岁,革命烈士万岁!”
“刘胡兰的英雄壮举是中华儿女的楷模;她的英雄气概将浩气长存,她的英勇事迹流芳百世,永垂不朽,不知不觉我心中耸立起一座雄伟而庄严的丰碑,上面镌刻着:“怕死不当共产党员!”
一个革命烈士其实仿佛是一块雨花石,静静的,深深地躺在泥土之中,铺起一条五彩的路,让人们去迎接黎明,迎接欢乐。而在其中,有一颗小小的雨花石,她让我感动,她让我震撼,她就是刘胡兰。
刘胡兰的读后感(二)
文/陆一行
今天,我再读了《刘胡兰》这本红色经典书,感动之处已是泪流满面,看完了书,还沉浸在刘胡兰的故事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同学们,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凝神听课的时候;当此刻平安祥和的气息围拢于我们的全身之时,你们是否还记得,60多年前的今天,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诗篇。在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中,有一名共产党员,她的名字叫刘胡兰。
此时此刻,我的眼前又浮现出刘胡兰英勇就义时的情景。刘胡兰英勇地躺在敌人的铡刀下,她是那样的安详,仿佛正躺在一片松软的草地上,享受着美好的生活。可是,就是这个乌云低垂的冬日,敌人包围了云周西村。由于叛徒的告密,刘胡兰和其他六位革命同志被捕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开始了,六位同志倒在了敌人的铡刀下。敌人想从刘胡兰的口中得到党的秘密,就指着烈士的遗体威逼刘胡兰投降。敌人没想到的是,他们的阴谋没有得逞,小小年纪的刘胡兰宁死不屈,面对这场血腥屠杀,她斩钉截铁地说:“怕死就不当共产党!”“我咋个死法?我咋个死法?我咋个死法?……”一句句荡气回肠的话震撼着全场,敌人害怕了,敌人退却了。刘胡兰昂首挺胸,走向铡刀,她是那样的从容。曾经她就是这样一路由稚嫩走来,走向成熟,站在了鲜艳的党旗下。临刑前的她,眼里有一抹光芒,一抹坚信共产主义事业必将最终胜利的光芒!
我真想给刘胡兰敬个少先队礼,来表达我心中的敬仰!15岁,生命才刚刚开始;15岁,多么美好的青春年华。刘胡兰牺牲了,在敌人的铡刀下英勇就义。毛主席给她亲笔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宁死不屈的革命气节,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刘胡兰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奋发向上!我牢牢记着当年带上红领巾时铿锵有力的誓言:“时刻准备着,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年少的心展翅欲飞;年少的我风华正茂。我热爱学习,追求上进,我时刻以胡锦涛总书记“四好少年”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理想远大、热爱祖国;勤奋学习、追求上进;品德优良、团结友爱;体魄强健、活泼开朗。我要接过英雄的接力棒,勇于接受挑战和承担责任,从小学好本领,长大报效祖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终身!
刘胡兰的读后感(三)
文/胡文艺
刘胡兰是一个抗日小英雄,她为了守住秘密,不管敌人怎么威逼利诱,始终不说,最后被敌人残忍地杀害了。
我觉得刘胡兰这种不顾生命危险,守住秘密的这种精神值得我学习。
一天早上,敌人进了村子,大家便混乱成一团,但刘胡兰非常的冷静,临危不惧。两个敌人把她抓住了。()当敌人问她时八路军的藏身之处时,她总是一声不吭,于是敌人非常生气,就把她杀了。临死前,刘胡兰对那些日本鬼子发出了一声冷笑。
书中还说刘胡兰,是一个非常勤奋刻苦的人,每次都能很快的把上级交给的任务快速地完成哪怕这个任务有多艰难。
这样一个农村的好女孩牺牲了有多可惜呀,所有知道刘胡兰牺牲的人都对敌人更加地仇恨。
当中国解放时,人们心中欢乐的花儿都开放了,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这些牺牲的英雄们。
我看完这本书后十分感动,常常回想起刘胡兰临死时的情景。我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因为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换来的。
3、刘胡兰读后感
刘胡兰读后感(一)
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读完了小说《刘胡兰》。小说生动地叙述了英雄少女刘胡兰短暂而光荣的一生。她经历了凄惨的童年,小小年纪就协助游击队镇压汉奸,积极向党靠拢,在危险的环境中临危不惧,英勇不屈,15岁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最让我感动的好似刘胡兰面对残酷的敌人的铡刀毫不畏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为党的人民的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因此,毛主席亲自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与刘胡兰对照一下,我觉得自己十分渺小。平时碰到一点点困难,遇到一点点挫折就会垂头丧气,叫苦叫累。刘胡兰的英雄事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决心要向刘胡兰学习,做一个永于拼搏、不怕困难、英勇不屈,将来做一个忠于人民忠于党的事业的人。
我也希望刘胡兰不屈的斗争精神继续在祖国大地上传诵着,鼓舞着一带又一代的人们为党的事业,为人民的幸福,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英勇奋斗,默默奉献着。
刘胡兰读后感(二)
我今天看了一本红色书籍,其中有刘胡兰,她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全家人勤劳节俭,但也只能勉强度日在她7岁那年,八路军120师在云周西村成立了抗日政府,一位叫顾永田的党员任县长。表现好的她成为了一名中共候补党员。一天天刚亮,刘胡兰根据组织安排要转移上山,敌人这时已经把村子包围了,不许出去一人。战争开始了敌人见人就抓,见房就烧。这时刘胡兰也被抓了。敌人杀害了好多人,对刘胡兰说:"你怕不怕?"刘胡兰临危不惧的说:"你们这些坏蛋,想杀就杀,没什么可说的!"大家这时都哭了。英勇的刘胡兰就这样被日本人给杀害了……
看完这个故事,我好感动,我要学习刘胡兰爱国的不怕牺牲的精神。我长大了要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做出我的一份贡献,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不让任何国家小瞧我们。让他们崇拜我们,让世界和平相处!
刘胡兰读后感(三)
一个个革命烈士其实仿佛就像一块雨石花,静静地,深深地躺在泥土之中,铺起一条五彩的路,让人们去迎接黎明,迎接欢乐。()而在其中,有一颗小小的雨花石,她让我感动,让我震撼,她就是刘胡兰。
刘胡兰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农家庭。刘胡兰十岁就加入了儿童团,1945年5月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国预备党员,并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土改运动。
1946年,国名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刘胡兰主动要求要留下来坚持斗争。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们。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被抓,刘胡兰在威逼利用面前不为所动,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那时,他未满15岁。
1947年2月,山西《晋西日报》连续两天刊登专稿,报道刘胡兰的英雄事迹,不久,毛泽东亲手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光荣的牺牲代表我们的胜利。
4、刘胡兰有感
刘胡兰有感(一)
今天,我读了《刘胡兰的故事》,我被书中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感动了。
刘胡兰的爸爸经常给她讲八路军的故事,也经常告诉她:“答应八路军的事,就是拼上命也要完成。”使得刘胡兰小小年纪就表现出了对党的忠心,在面对敌人的铡刀时宁死不屈,视死如归。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为她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和刘胡兰相比我觉得好惭愧。我平时碰到一点点困难,遇到一点点挫折就会垂头丧气,我要向刘胡兰学习做一个勇敢的人。
我们现在的生活都是想刘胡兰这样的无数的英雄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更珍惜现在的生活。我们也要从小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将来能更好的为国家做出贡献。
刘胡兰有感(二)
文/胡佑玮
在我国抗日战争和与国民党战争期间,有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为了解放全中国而壮烈牺牲了,这中间也有女同志,英勇献身的刘胡兰就是其中一位。
刘胡兰,故居在山西省文水县周西村,因为生活的磨炼,让这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子造就了不平凡的人生。1947年1月12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刘胡兰被蒋介石阎锡山匪军抓走了,在敌人软硬兼施地逼问下,刘胡兰视死如归,决不屈服,怎么也不肯说出共产党人的机密。为了不让自己饱受折磨而叛变,刘胡兰很镇静地理了一下头发,胸一挺,头一扬,握紧拳头,大步迈向铡刀,躺在了刀床上……,鲜血四溅,刘胡兰短暂的一生结束了。后来,毛泽东亲笔为刘胡兰题词: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刘胡兰这位中国共产党员的优秀儿女,为了革命能早日胜利,英勇就义了。()她的英勇事迹深深打动了我,使我想到我们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更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生在和平年代,我不会遇到很多磨难,目前最大的任务就是认真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和社会知识,长大后学有所成,能够为中国的发展尽一份力,我要让全世界的外国人都对中国人刮目相看,我要成为一个有志气,有骨气的中国人!
刘胡兰有感(三)
我怀着无比尊敬的心情读了《刘胡兰》这本书。书中的一个个共产党员和老百姓为了革命胜利,同志的安全,对国民党反动派守口如瓶,他们毫不畏惧、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慨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十分敬仰书中的刘胡兰,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她的家乡被反动派占为已有,但她却强忍着悲痛,仍在家乡附近做地下共产党。后来由于叛徒的出卖,她在她自己的家乡——云周西村被捕。
在敌人的威逼下,她从容不迫,大义凛然,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挫败了敌人的罪恶阴谋;也以自己的青春的热血,保持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革命气节。她的鲜血洒在了故乡的土地;她的光辉形象将永远活在千百万人的心里!
我们今天过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生活,可设想一下,如果当初没有那么多革命烈士用鲜血书写了历史,那怎么会有今天的繁荣昌盛呢?
而现在我们大多数人一碰到点困难就知难而退,半途而废,可革命先辈们遇到困难时害怕了吗?退缩了吗?不,没有,他们勇往直前,迎难而上!
读完这本书,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云西周村的烈士陵墓,出现了许多英勇就义的烈士。虽然现在和平了,但我们应该时刻牢记美好的今天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而她们的精神也将永远激励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