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古槐作文700字_我的故乡作文700字

1、故乡古槐作文700字

知道吗?即使再大的挫折,也压不倒它新生的信念。——题记

记忆中,又涌现出故乡那屹立于村口的古槐。那古朴的颜色,乡土的气息,骨子里的阳刚实则令人赞叹。

儿时每每回乡,必经古槐,而老槐树下总是不散的人群。乡里的老人已与它一样是风烛残年,这古槐是他们的谈笑之处。这些老人们谈笑间就像战场上归来的将军,谈及自己的妻小,怡然自乐。若遇闲耕,妇人们也会在古槐下看小孩,做针线,不亦乐乎。一份和谐,一缕恬静,油然而现。可天不遂人愿。如今,昔日的安闲被轰隆的伐木声斩断,唯留无尽的哀思。岁月将你的思绪永远定格在深秋的九月。

硕大的机器傲立于你的面前,略带嘲讽的挑衅道:“往后,你也只是朽木一尊,毫无用处了!"你不屑一顾,面对早已预知的灾难,毫无惧色。是的,今天,轮到你了。乡人们都来为你送行,浓浓的深情不会改变铁的规划。不仅仅是你,数月后,整个村子都将沦为一片废墟,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摩作文天高楼。

厄运到来,瞬间的撞击下,你轰然倒地,面目安详,毅然表现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节操,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正气。面对众人的声声哀叹,你颇为不快,外表虽是一丛枯脊残藤,可骨子里却尽显阳刚之气。是的,你不需要怜悯。

上天为你落泪,淅淅沥沥的雨声是你的送行曲。一栋枯墩,记录的是乡间的岁月。虽没有了雨后发亮的绿叶,但留下了千年老根。树墩挺起肩,说:“怜悯有什么用,只要根不倒,百年之后,我定然再成栋梁。”于是,在新建的小区中,你开始了艰苦的重生。

几年过去,相信你又健壮不少吧。你与现代的气息格格不入,众人对你不屑的神情,鄙夷的目光,却都化为了你新生的养料。不求速成,因为你知道,用根重生难于上青天啊。但信念铸造一切,生命的长河永无止境。你的日日健壮渐渐恢复了生气,不屑变成了仰慕,敬重取代了鄙夷。你的笑声重又回荡。

百年后,城区的路口,又一株古槐,含笑驻立。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哈高科 作者年龄14岁零1个月
在读学校东明恒世中学 在读班级初三4班
性格特点完美主义者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滑旱冰 平均成绩118分
指导老师步林 老师职务班主任

2、我的故乡作文700字

我的故乡——温州,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的百丈漈,有“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楠溪江……

温州虽不如杭州风景如画,不如北京中外驰名,不如上海繁荣昌盛,但一年四季都别具特色。

春天,吹绿了树木,吹开了花朵。在这个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季节,我们一家人和其他亲戚每年都会去高楼骑自行车。一到高楼,就会被它的景色所吸引。那一望无际的田野,各式各样的自行车穿梭在一片片竹海中,路边美味可口的小吃以及人们的欢声笑语,构成了一幅别有特色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夏天,赤日炎炎的天气下,百丈漈和楠溪江当然是最好的避暑胜地。百丈漈位于温州文成,那一泻千里的磅礴气势,犹如脱缰的野马,势不可挡,瀑布溅起一簇簇白色的小莲花,在空中绽放,再加上那里绿树成荫,非常凉快。楠溪江位于温州永嘉,那里不仅是国家aaaa级景区,还是世界地质公园。楠溪江景色宜人,青山作文绿水,夏天在那里可以边玩水,边欣赏美景。

秋天,是五谷丰登、硕果累累的季节,也是诗情画意的季节。温州市区两边的道路旁落叶纷纷,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黄的毯子。这时候,各个公园里都会在景色最美的地方摆上一些点缀风景的装饰物:在小溪、小河上摆上一座古色古香的水车或小巧玲珑的小桥,在花海中摆一个巧夺天工的小秋千或小座椅,在草地上用一盆盆小植物摆成一个小动物的图案……再加上果树上一个个诱人的果实,更是美不胜收。

冬天,温州就如它的名字一样,很少下雪,几年才下一次雪。不过,正是因为在温州很难看到玉树琼枝的景色,所以温州的冬天并不像杭州一样那么寒冷。在这个滴水成冰的季节里仍然精神、秀气地开着也只有梅花了,大片大片的梅花一齐开放,一朵朵精神抖擞。

温州一年四季都是如此的美景,就连晋朝的谢灵运都赞美它:“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丁永宁 作者年龄10岁零2个月
在读学校科学小实验小学 在读班级五年级4班
性格特点保守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瑜伽 平均成绩98分
指导老师曾泰龙 老师职务副班主任

3、在故乡作文700字

我妈妈的故乡在赤壁,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可能提到赤壁,你们会想到周瑜火攻赤壁曹操大败的事,但我留在那里的,只有小时候的回忆。

小时候,我是极喜欢跑到赤壁去同我的外公玩的,外公也很开心,他总是拉着我去屋内,偷偷地塞些小玩意儿。有时是几颗糖,有时是个很旧的娃娃,虽然糖的外包装都退了色,糖也都化了,布娃娃也是他从外面拾来的别人遗弃的东西,但我都是开心的,掖在怀里,不让哥哥姐姐们红了眼。可能是我身在他乡的缘故,不能一直待在外公身边,所以外公对我总是多了几分溺爱,难免会惹来别的孩子的妒忌。

我的外公是一位十分节俭的人,甚至有些“吝啬”(但对我很好),他总是喜欢跑到外面捡些别人口中没有用的“垃圾”回来。宝贝似的都堆在屋内,不让别人动分毫,日久天长,屋子都被堆满了,可是并不杂乱,收拾得整整齐齐的。按他的话说“捡垃圾的照样可以干干净净的。”我的妈妈开始也试着阻止,作文不让他瞎跑出去,后来看他乐在其中,便也不阻止了。

我是喜欢做外公的小跟班的,外公也乐意带着我到处跑,我喜欢外公屋后的菜园,四季常青,少不了外公忙碌的身影。我爱花,小女孩天性爱花,我曾无意向他抱怨为什么不种花?他只是笑吟吟地摇了摇头,说“没时间”,可当我再次回到赤壁时,菜园的外围篱笆上全都爬满了牵牛花。

外公爱我,把我捧在心尖,却在冬天时偷偷跑掉了,那时我十岁,没有小时候那么悠闲,常去看他,陪他了。“可能他不开心就跑掉了吧!”我常这样想,却开心不起来,因为他再也回不来了。

菜园的菜没人照料,都长得杂乱无章,渐渐衰败,只有那牵牛花仍坚持着,却再也开不出花来,没有水的滋润,没有人的照料,它已经没精力再孕育花了。

那时候我才明白,这是成长的痛苦。熟悉的人逝去,最爱的人远离,却不得不接受,继续成长,继续面对人生。

成长真是一种美丽的疼痛啊!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郑惠善 作者年龄12岁零9个月
在读学校丹东市第四中学 在读班级初一7班
性格特点容忍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游泳 平均成绩108分
指导老师莫老五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4、故乡作文700字

我的故乡在福建省龙海市的石码镇。那是座古城,居民很多而热闹。爸爸常说:“走出家门,每走三步就能遇到一个熟人。”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去买鞋,路上就遇到许多老朋友。家乡人很热情好客,一见面总要聊上几句。等回到家时,天已黄昏。

故乡有座中山亭,据说是为纪念解放军烈士而建的。亭子建得很高,要上去必须走一段很长的阶梯。小时候,我在中山亭总觉得有点天旋地转的感觉,好像要从上面掉下去似的,因此总不敢上去。亭内,许多老人在喝茶、下棋。偶尔还有几个给人擦皮鞋的,坐在石子铺成的小路上,期望有谁能给他带来一笔生意。几个老婆婆赤脚走在石子路上,因为这样能够按摩脚底。中山亭是邻近老人常来的地方。

石码镇有许多码头,有各种各样的船只停泊在这里。走在码头上,时常听见船只的汽笛声,那是一艘船只又要起航了。码头最美的时候是在夜里,九龙江边的景致很好,码头上摆满了桌椅,供人们边喝茶边观景。那时,锦江大桥作文便会点起五彩的霓虹灯,照着江面,星星点点的,煞是好看。上次爸爸回家乡时在这里喝了一次茶,到现在还一直念念不忘。

故乡不兴早市,夜市却异常热闹。大街小巷里,人来人往。福建的小吃颇负胜名,如沙县拌面、沙县芋包……夜市里都有,也只有夜市才有。若是逢年过节,那就更热闹了。街上被挤得水泄不通,人声嘈杂,小贩忙得团团转,还能遇见不少熟人,极有意思。故乡在此时显得尤为热闹。

龙海的街道很窄,蜿蜒交错、四通八达,尤其是小路,要是想去哪个地方,随便走哪一条路都可以到那里。因为路窄,容不下汽车,三轮车成了主角,主要是自行三轮车,偶尔也有摩托三轮车。不过,可不是那种运货的自行车,而是把一辆两轮自行车和一个轮子接在一起,之间铺上一层木板,再铺上一层竹板,比木板稍高,权当作椅子。再在上面支起一块布,防雨防晒,可以收起也可以放下,十分有用。街上四处跑的三轮车大都是这样子。

我爱我的故乡。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华录坞 作者年龄12岁零5个月
在读学校江津海汇小学 在读班级六年级9班
性格特点外向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滑旱冰 平均成绩108分
指导老师秦宜智 老师职务班主任

5、故乡作文700字

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故乡中老一辈的人都会在家门口摆起酒缸,举行酿酒的活动。

到那个时候,外婆虽然客居他乡,也一定会回来一起酿酒,我也会跟着一起去。去闻闻那离我而去的故乡的味道,和那充满全村的米酒的味道。

熟悉的土地,熟悉的田野,熟悉的家。看见一个个酒缸从地下室里拿出来的时候,我仿佛看见她身上那沧桑的岁月,缸口用几张不知道有多老的旧报纸封住,我急急忙忙地上前拆下报纸,一股米酒的香味传入肺腑,这久违的气味再次与我相见了,我猜想它一定很激动吧!不然为什么这香气立马冲出来与我拥抱呢?就像是亲人一般。

故乡的米酒十分地道,这可不是普通的酿法,那是我们家乡特有的,有时会加进去几斤绿豆,几斤红枣,使酒不再是单纯的酒,而是那种散发着清香的酒。每次外婆都会非常自豪地说:”我们自己酿的酒可不一般,人家都是排着队来买我们的酒的!”

的确如此,我作文那爱喝酒的老爸,对酒的口味十分苛刻,唯独对故乡的酒情有独钟。他说这种酒所散发的清香是所有其他的酒都无法比拟的,每次酿出来后,他都要喝好多好多的米酒,所以外婆干脆不拿回家了,怕老爸喝得烂醉。虽然酒不见了,但是味却久不散去,就像是一个留恋亲人的人,不愿意去外地打工一般。

好久没有回到故乡,对于故乡的记忆也逐渐淡去,唯独对这酒的味道还记忆犹新。在年夜饭的时候,我们从不喝其他酒,大家有说有笑,还玩起了乡土游戏——猜拳。输了的人要罚一杯酒,他们就这样闹到深夜,我觉得这酒已经融入我们的故乡,甚至更是故乡的一种代表,一种象征,一种标志物,米酒便成了我们家乡的一切。

故乡什么都可以失去,毕竟物是人非,建筑总得换,道路也总得变,只有这酒不变。

只有这酒不变,故乡才是真正地永存,我爱故乡,更爱这烙印在我心头的米酒。

故乡在酒里,酒也在故乡里。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陈春兰 作者年龄15岁零10个月
在读学校大连市三十六中学 在读班级初三2班
性格特点易激动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打扑克 平均成绩110分
指导老师梁相宜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