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爱孩子,也要他承受这4种苦_微笑着承受一切读后感

1、再爱孩子,也要他承受这4种苦

再爱孩子,也要他承受这4种苦

文/塞柏

《战国策》说:“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

战国时期,秦国大举进攻赵国,赵国不得已向齐国求救,齐国却要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到齐国为人质,才肯出兵,但赵太后溺爱长安君,不肯答应。

于是左师触龙就劝她:长安君现在俸禄丰厚却没有功绩,那待您百年之后,他又该靠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这个故事虽然过了两千多年了,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一直适用。

父母之疼爱子女,不应该只体现在一时的溺爱上,而是应该为其计划长远,让孩子能在离开父母的庇护之后,依旧可以很好地生活。

作家屠格涅夫说: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那么首先要学会吃苦。

能吃苦的人,一切的不幸都可以忍受,天下没有跳不出的困境。

有远见的父母,即使再爱孩子,也舍得他承受这4种苦。

1、独立的苦

还记得去年朋友圈的刷屏故事“番茄炒蛋”吗?

一个初到美国的留学生,想要做番茄炒蛋招待自己的同学。

然而他既不知道怎么打鸡蛋,也不会切番茄,更不知道炒菜是先放鸡蛋还是番茄。

于是他发语音向国内的妈妈求助,妈妈赶忙发了语音指导,但是男生还是不明白。

没有办法,妈妈只好自己亲身示范一次,录成视频发给了儿子。

在母亲详细的指导下,男生终于完成了那道最普通最基本的中国传统美食,并且得到了同学们的称赞。

直到视频最后,男生才意识到妈妈是凌晨4点钟起床给他示范了如何做番茄炒蛋。

很多人被视频感动,称赞道:“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但更多人看到的是男生的不独立,都是可以结婚生子的年龄了,遇到这么点小事,首先想到的竟然“找妈妈”,妥妥的妈宝。

现在上小学的小朋友都知道,有啥不懂可以问百度,在国外可以问google,怎么就非得弄到大半夜让妈妈起床亲自示范了。

有人心疼视频中的妈妈,不可否认她的一片爱子之心,但是也不得不承认造成如今局面的也是他们。

孩子在身边的时候,没有教会孩子独立,等到孩子走远了,就不得不吃“不独立”的苦。

清华大学社科院院长彭凯平说:

真正的教养不是在温室里栽培植物,而是帮孩子建立完整的人格,同时教会他们独自面对世界。

但父母往往爱子心切,常常说:“你只管学习就好了,其他的不用担心。”

于是事事替孩子做,事事替孩子着想,这并不能说错,但父母能养孩子一辈子吗?

如果不能,不如放手,教会孩子独立,让他有能力、有勇气独自面对这个世界。

这样即使有天失去了父母这样强有力的后盾,孩子也可以沿着原本的生活轨道,继续前行。

2、读书的苦

端午回程遇到一个老乡,聊了几句,知道他刚刚结束高考。

问他,感觉考得怎么样?他说,比去年好太多了。

去年也是这个时候,他结束了高考,但分数只够去个职业技术学院,父母说让他去复读,他不肯。

反而跟着一帮同学去打工,本来心里也没多大期望,只想着能在9月份开学前,挣个学费。

但没想到会那么少,他们每天辛苦做工,一个月才能挣1000元,虽然包食宿,但住宿环境很糟糕,总是有一股若有若无的尿味。

没几天,一起来的同学有好几个就灰溜溜地跑回去了,他当时想着争一口气,觉得自己还能坚持。

一个月后,要发工资了,工厂却跟他们说,要压一个月再发,他瞬间崩溃了。

适时父母再次说起让他复读,他就回去了,可复读并不容易,但再苦也没有当时打工苦。

他说:“读书是苦,但是是有尊严的苦,打工的时候,常常觉得我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干活的机器。”

这一年,他每天早5点半就起床,晚上12点半睡,整整坚持了365天,做完的试卷有一米高。

年少轻狂,总觉得读书是这个世界上最苦的事情,慢慢走过那个年龄段才意识到,读书是世上最好走的路。

前几天看北大、清华的招生宣传片,内心触动很深。

如果时光能倒流,我也好想告诉当年那个觉得读书苦的自己:再努力一把,考个更好的学校,这真的不一样。

孩子无知,但父母是过来人。

在孩子想偷懒的时候,逼他一把,在他想放弃的时候,鼓励他一下,总有一天,他会感谢今天为读书吃的苦。

3、成长的苦

综艺节目《锋味》中,周杰伦曾向谢霆锋大吐苦水,小时候妈妈是拿着藤条督促自己练琴的。

起初,周杰伦跟母亲说自己喜欢画画,于是母亲给他报了美术班,但他坚持了一段时间就放弃了。

改学钢琴后,为了让儿子坚持下去,每次练琴时,母亲就拿着藤条站在后面。

要是他弹烦了,或偷偷看窗外玩耍的小伙伴,母亲手里的藤条就会狠狠地打下来。

此外妈妈还给他请了一位非常专业和严厉的钢琴老师,只要弹错,钢琴老师也会拿藤条打他的手。

周杰伦说,当时觉得非常痛苦,甚至想放弃。

现在想来,却是非常感谢妈妈:当初的严厉成就了今天的自己。甚至专门写了一首歌《听妈妈的话》来感谢妈妈。

无独有偶,《向往的生活》里刘宪华也坦言:“非常非常感谢父母。”

小时候被父母逼着学小提琴,他也很抵触,但父母不允许他放弃。

一直到他十一、二岁之前,他一直不喜欢拉小提琴,后来他参加了第一个比赛,从那以后,就开始喜欢了。

本质上,每个人都是相似的,对于困难或者需要吃苦的事情,都会本能的抗拒和逃避,小孩子也不例外。

但当他们走过那段痛苦的时光,收获新的机遇之后,往往会感谢当时那个充满勇气出发的自己和严厉的父母。

《银魂》里说:“在成功的路上,没有任何捷径和技巧,而唯一能够到达终点的秘诀就是——永不放弃,笔直向前!”

为成长吃的苦,终会蜕变成蝶。

4、生活的苦

导演姜文曾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带两个6岁和4岁的儿子,到新疆阿克苏接受军事化的锻炼。

阿克苏地区昼夜温差极大,清早6点半,天气特别冷,姜文就叫孩子们起床,拖他们去跑步,跑不完不准回家。

儿子们不喜欢喝羊奶,他也不惯着他们,除此之外,每天的饮食也按着当地的风俗习惯来。

慢慢的,孩子们从刚开始的不习惯到逐渐适应,姜文说孩子从“豆芽菜”长成“红豆杉”了。

等到妻子周韵前来探望的时候,孩子们不仅皮肤粗糙了,脸上还多了两坨高原红。

但显而易见的是,他们的自理能力提高了,会自己收拾房间,还能帮着打扫卫生。

姜文说,如今的小孩,最缺乏的食物不是营养品,而是苦头。

傅佩荣说,吃苦不是为了胜过别人,而是为了迎向生命的真实面貌,因为在苦难中,生命没有任何遮蔽,可以展示其深度、广度与高度。

吃过苦的孩子,懂得生活的不容易,明白一餐一饭皆来之不易。

他们对于生活的印象,不再局限于课本的“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而是切切实实的基于当下的经历。

吃过苦的孩子,更珍惜当下的生活。

他们懂得感恩,更能体谅父母的不容易,也更加坚韧,遇到困难时,他们也要比同龄人更加坚强。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句话对于孩子同样适用。

教他们生活之苦,带他们体悟生活的酸甜苦辣,这样他们自然明白一切的来之不易。

杨绛先生说:

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世上没有白吃的苦,今天吃的苦,都铺成了明天更好走的路。

千万别在该吃苦的年纪,让孩子选择安逸,舍得让孩子吃苦,才能收获不一样的人生。

来源:读者(id: duzheweixin)

2、微笑着承受一切读后感

微笑着承受一切读后感(一)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微笑着承受一切。主要写了桑兰不屈服的精神。

桑兰是一名优秀的跳马选手,就在1998年7月21日晚上,第四届世界友好运动会在美国纽约经行,参加女子跳马比赛的桑兰在试跳时发生了意外情况:他头朝下从马箱上重重的摔了下来,顿时,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

医生每天给桑兰从手部一直推拿到胸部,桑兰总是一边忍着剧痛配合医生,一边轻轻的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

读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张海迪已而瘫痪了,都一样瘫痪了,可都一样有惊人的毅力和不屈服的精神,她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要学习她们不屈服的精神,我相信他们能站起来的!我们为他们祝福吧!

微笑着承受一切读后感(二)

今天,我读完了《微笑着承受一切》这篇文章感动地流下了热泪。文章讲了桑兰是我国女子体操 队中最优秀的跳马选手之一。世界友好运动会上,参加比赛的桑兰发生了意外情况,可是桑兰还是以不屈的精神和惊人的毅力面对这一切。

文中这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天上午和下午医生都要给桑兰进行两小时的康复治疗,从手部一直推拿到胸部。桑兰总是一边忍着剧痛配合医生,一边轻轻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而我每次做作业时一遇到难题就不想动脑筋去抄别人的作业,跟桑兰姐姐比起来,我都觉得自己脸红。桑兰就是在下半身失去知觉时,她每天练习自己刷牙,自己穿衣,自己吃饭。可每次在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背后,桑兰总是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呀!但她都挺过来了,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毅力呀!正如有一位名人所说的坚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而我是一个健全的人,每次要妈妈喊我起床,我还不肯起床,还要妈妈帮我把袜子拿好,鞋子拿好。

桑兰姐姐,你是我看到的最坚强的人,也是令我最敬佩的人,我要向你学习,以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面对困难也要像你那样微笑着去承受一切。

微笑着承受一切读后感(三)

我们学了许多课文,有《李广射虎》、《雪儿》、《长城和运河》……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微笑着承受一切》这篇课文。

在《微笑着承受一切》这篇课文中,主人公桑兰是多么坚强啊!虽然她在第四届友好运动会上受了伤,但是她并不自暴自弃,不悲观绝望,而是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她说过:“我绝不向伤痛屈服,我想信有一天一定能站起来的!”桑兰身付重伤,做什么事情都很困难。有一次,她在刷牙时,她妈妈要帮她刷牙,可她却说:“妈妈,我不要你来帮我!我自己能行的。”妈妈也拿她没办法,只好把牙刷和杯子递给了她,桑兰接过牙刷和杯子,将牙刷轻轻拿到嘴边,只听“啪”的一声,牙刷掉在了地上,她妈妈只好帮桑兰捡起来,让她继续刷。()

在生活中,我也要向桑兰学习。有一次,我被一个小朋友绊倒了,手上撞出了一个泡,疼得我哇哇大哭。但是我被小朋友扶进教室里时,我就不哭了,因为我要向桑兰学习!学习她的坚强!

在这里,我想对桑兰说:“桑兰姐姐,你真棒!”

3、承受是一种力度

承受是一种力度

张新宏

人类本质上的沉重感,主要源自于责任、期盼和压力。因而,承受便是生命的一种需要和方式了。我们不可能也决不能无任何负载地来往于世,作为人必须有所承受,承受我们需要承受的东西。在理想的王国里,我们承受亲人故人寄予的热望和要求;在生活路途上,我们承受着来自世俗的各种恶意与善待;在情感的海洋里,我们承受着人生变故中的各种打击和煎熬。我们承受着,承受着风霜雨雪,也承受着鲜花硕果。

承受是一种力度和气度;是一种坦然的接纳和始终清醒的生命理念;是为实现自我的一种收敛;是为寻求迸发所做的自我蓄结。

对人生的幸福和苦难而言,没有超越自我的气概,内视自守的精神品质,就不会在苦难的胁迫下,保持一个谈笑自如的我;没有对世情的彻悟,洒脱的生命情怀,也就不会在幸福的裹挟下,保持一个恬淡平和的心境。一个真正能够迎接和承受各种人生际遇和挑战的人,绝不是气量狭小的平庸之徒,他可能会忧郁,但灵魂的天空不会黑云压城;他也许会兴奋,但热泪盈盈中 他不会因此迷失方向。因为他能承受住自己。

一个善于承受、能够承受的人,人生的步履往往显得沉稳,但人生却因此丰富和深厚。承受了阳光,就有了鲜花硕果;承受了巨浪,就有了登临彼岸时的放松释然;承受了炼狱之痛,就有了获得新生的欢欣和感悟。承受的结果,是一种对灵魂的提升,道德的修炼,能量的聚集。每一次承受,无不宣泄和张扬着深厚博大的人格魅力。

承受是一种精神,是人生苦涩而美丽的一番心境。不论你愿意与否,生活本身的内容,决定了我们终将是山、是海,是那只踽踽独行、默默跋涉的戈壁骆驼,终将以胸怀以肩膀去承受生活的各种施加。

生为人,我()们需要承受,只有承受。

(摘自《中国青年报》)

4、学会承受痛苦

学会承受痛苦

文/王紫云

生命是一条湍急的河流,在短暂的流逝中我们曾遇到过大坝,遇到过泥沙,亦或是暴风骤雨,这些障碍与困难、磨砺与痛楚或许会成为我们心中的暗礁。可是,当我们勇敢地面对时就会发现,那些曾经的伤疤会让我们生命的河流,流得更宽、更远,更加清澈无比。

小时候,总是担心自己的错误被老师当堂指出,仅仅是因为小小的自尊心已经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什么是羞耻。可是,生性顽皮的我总是免不了被老师恨铁不成钢地呵斥,于是流泪、伤心,甚至产生了对老师的埋怨。随着岁月的流逝,当我长大了、懂得更多时,才发现那些严厉的批评——“坐直了”、“为什么粗心的毛病老是改不了”、“字要写得横平竖直,因为你是中国人”却又显得那么地亲切,因为我良好的形象与习惯赢得了朋友们的称赞。

于是,曾经小小的痛,变成了现在的财富。

成长中,多次面对着与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朋友离别的场景,每次都忍不住潸然泪下。当我在新的环境中慢慢摸索时,孤独的痛楚便会悄然爬上心头。然而在朋友们不断地祝福与鼓励中,也逐渐明白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道理,更加地懂得珍惜与守护这些来之不易的友情。

于是,痛苦教会我为人处世的道理。

在所有的离别中,亲人的逝去会让人更加地迷茫与绝望。看到曾经熟悉的生命走到尽头,记忆中与之一同经历的坎坷与幸福,在撕心裂肺的哭声中再次浮上心头。然而,在无尽的缅怀中,我们也明白:逝者已去,生者已矣。(励志文章  )于是,学会更加地珍惜身边鲜活的生命,并带着离开的亲人的梦想,勇敢地走下去。

于是,痛苦又教会我如何行走在这光怪陆离的社会上,给了我永远向前的信念。

学会承受痛苦吧!既然无法逃避,就勇敢地接受。你会发现,当我们坦然接受后,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礼物出现在痛苦的尾巴上。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