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被破坏的事例_《破坏者》影评

1、地球被破坏的事例

地球被破坏的事例(一)

全球气候变化

过去的世纪里,全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0.3至0.6摄氏度,海平面上升了10至25厘米。目前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由工业革命(1750年)之前的280ppm增加到了近360ppm。1996年政府间气候变化小组发表的评估报告表明:如果世界能源消费的格局不发生根本性变化,到21世纪中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达到560ppm,全球平均温度可能上升1.5至4摄氏度。

地球被破坏的事例(二)

臭氧层破坏和损耗

自1985年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以来,地球上空臭氧层被损耗的现象一直有增无减。到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公里。现在在美国、加拿大、西欧、前苏联、中国、日本等国的上空,臭氧层都开始变薄。在对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实行控制之前(1996年以前),全世界向大气排放的ods已达到了2000万吨。由于ods相当稳定,可以存在50-100年,所以被排放的大部分ods目前仍留在大气层中。在它们陆续升向平流层时,就会与那里的臭氧层发生反应,分解臭氧分子。因此,即使全世界完全停止排放ods,也要再过20年,人类才能看到臭氧层恢复的迹象。

地球被破坏的事例(三)

酸雨污染

现在"酸雨"一词已用来泛指酸性物质以湿沉降(雨、雪)或干沉降(酸性颗粒物)的形式从大气转移到地面上。酸雨中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主要来源于人类广泛使用化石燃料,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欧洲是世界上一大酸雨区,美国和加拿大东部也是一大酸雨区。亚洲的酸雨主要集中在东亚,其中中国南方是酸雨最严重的地区,成为世界上又一大酸雨区。由于欧洲地区土壤缓冲酸性物质的能力弱,酸雨使欧洲30%的林区因酸雨的影响而退化。在北欧,由于土壤自然酸度高,水体和土壤酸化都特别严重,有些湖泊的酸化导致鱼类灭绝。美国国家地表水调查数据显示,酸雨造成了75%的湖泊和大约一半的河流酸化。加拿大政府估计,加拿大43%的土地(主要在东部)对酸雨高度敏感,有14000个湖泊是酸性的。水体酸化会改变水生生态,而土壤酸化会使土壤贫瘠化,导致陆地生态系统的退化。

地球被破坏的事例(四)

土地荒漠化

荒漠化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199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全球荒漠化状况的评估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近36亿公顷,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已影响到全世界1/6的人口(约9亿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荒漠化扩展的速度是,全球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为荒漠,其中320万公顷是牧场,250万公顷是旱地,12.5万公顷是水浇地,另外还有2100万公顷土地因退化而不能生长谷物。亚洲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遭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阿富汗、蒙古、巴基斯坦和印度。

地球被破坏的事例(五)

水资源危机

世界上许多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危机。根据国际经验,每人每年1000立方米可重复使用的淡水资源是一个基本指标,低于这个指标的国家可能会遭受阻碍发展和损害健康的长期性水荒。然而,目前世界上约有20个国家已低于这一指标,主要位于西亚和非洲,总人口数已过亿。另一方面,由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固体废物渗漏、大气污染物等引起的水体污染,使全球可供淡水的资源量大大减少了。世界银行的报告估计,由于水污染和缺少供水设施,全世界有10亿多人口无法得到安全的饮用水。

地球被破坏的事例(六)

森林植被破坏

由于推测的难度,全世界的森林面积尚无准确数值。但据推算,地球上的森林面积约为30-60亿公顷,约占陆地面积的20%-40%,其中约一半是热带林(包括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另一半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从森林植物的干重测定值来看,热带林是亚寒带针叶林的两倍,所以,热带林占陆地总生物量的很大部分。但在工业化过程中,欧洲、北美等地的温带森林有1/3被砍伐掉了,所以近三十年来,发达国家对全球的热带林进行了大规模地开发。欧洲国家进入非洲,美国进入中南美洲,日本进入东南亚,大量砍伐热带林,他们进口的热带木材增长了十几倍。森林大面积被毁引起了多种环境后果,主要有:降雨分布变化,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气候异常,水土流失,洪涝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地球被破坏的事例(七)

生物多样性锐减

科学家估计地球上约有1400万种物种,但当前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损失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快,比如鸟类和哺乳动物现在的灭绝速度可能是它们在未受干扰的自然界中的100倍至1000倍。主要原因是七种人类活动造成的:1、大面积对森林、草地、湿地等生境的破坏;2、过度捕猎和利用野生物种资源;3、城市地域和工业区的大量发展;4、外来物种的引入或侵入毁掉了原有的生态系统;5、无控制旅游;6、土壤、水和大气受到污染;7、全球气候变化。这些活动在累加的情况下,会对生物物种的灭绝产生成倍加快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评估生物多样性的结论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5%-20%的动植物种群可能受到灭绝的威胁。

地球被破坏的事例(八)

海洋资源破坏和污染

据估计,全世界有9.5亿人把鱼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但近几十年来,人类对海洋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对海洋日趋严重的污染,有可能使全球范围内的海洋生产力和海洋环境质量出现明显退化。1993年,在全世界捕捞的1.01亿吨鱼中,有77.7%来自海洋。当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2/3以上的海洋鱼类已被最大限度或过度捕捞,特别是有数据资料的25%的鱼类,由于过度捕捞,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另有44%的鱼类的捕捞已达到生物极限。而另一方面,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部分废物和污染物最终都进入了海洋。全球每年有数十亿吨的淤泥、污水、工业垃圾和化工废物等被直接排入了海洋,河流每年也将近百亿吨0淤泥和废水、废物带入沿海水域,引起沿海生境改变,使动物的栖息和繁殖地遭到破坏。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和比例约是:城市污水和农业径流排放44%,空气污染33%,船舶12%,倾倒垃圾10%,海上油、气生产1%。

地球被破坏的事例(九)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

全世界已有约一千一百万己知化学物,同时,每年还有约一千种新的化学物进入市场。化学物是当今许多大规模生产所必须的原料,但这些化学物在制造、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过程中常常危害环境和生态。现在,全世界每年产生的有毒有害化学废物达3亿到4亿吨,()其中对生态危害很大、并在地球上扩散最广的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最具代表性的是多氯联苯和滴滴涕。这类化学污染物从人类的工业和农业活动中释放,已广泛进入了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由于这类污染物能被海洋中微小的浮游生物吸收并积累,从而将其浓缩上百万倍。海中的鱼吃下这些浮游生物,又能将其浓缩,于是浓度增大到上千万倍。当大型海洋动物吞食了这些鱼之后,会使污染毒素的浓缩系数增加到上亿倍。这是因为污染毒素聚集在动物的脂肪里而很难通过躯体排除体外。通过食物链,这些毒素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了强烈的干扰,比如:多氯联苯的作用之一就是损害生殖系统。有人认为多氯联苯是导致波罗的海海豹出生率下降60%至80%的罪魁祸首。这些毒素也引起人健康方面的严重问题。几年前科学家发现,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的母乳里含有高浓度的多氯联苯,而鲸、海豹等海生动物正是因纽特人主要的蛋白质来源。当这些动物现在携带了很高的污染毒素时,因纽特人的生活不再安全。按同样的原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陆地生态系统也有很大的干扰和危害,因而成为目前全世界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2、《破坏者》影评

《破坏者》影评(一)

《破坏者》把阿凡达塞进冰箱里分几步

文/芳菲小猪

把大象塞冰箱里需要几步?三步。首先把冰箱门打开,然后把大象放进去,最后把冰箱门带上。那么,要想把阿凡达塞进冰箱里又需要几步呢?不用挠头,答案不在别处,就在电影《破坏者》当中。因为在这部电影里,作为“阿凡达”的扮演者萨姆沃辛顿,他扮演的缉毒局战士就被人杀掉塞进了冰箱里……

那么,整部电影是怎么把“阿凡达”一步步的杀掉塞进冰箱里的呢?故事还得从一千万美金说起。说实话,千万美金有多大多重,作为一个屌丝伦家实在不懂,不过作为专门和毒贩作对的“破坏者”们,显然常和成捆成摞的美金打交道,这一点丝毫不亚于天朝的贪官。俗话说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面对动辄好几个亿的现金,谁能不郁闷这些钱不是我的呢?

于是以“终结者”施瓦辛格为老大的“破坏者”小队终于按耐不住贪欲见财起意了。经过精心策划准备黑下这笔毒资。电影到这里,依旧是好莱坞大片的风格,但紧接着,港产警匪片中黑警中饱私囊的桥段出现了,而且被“黑”下的钱还不翼而飞。狐狸没打到,还惹了一身骚,这些缉毒队员不仅被缉毒局调查停职,而且还遭遇了追杀,队员相继殒命,死状也甚为凄惨。而这一切不过是源于一己之私。

因为一笔黑钱,“破坏者”团队中大哥不再是大哥,朋友也不再是朋友,甚至连情侣也反目成仇,电影渲染的依旧是人性恶的部分。但电影又不停留在对人性的分析中,反而是通过大量血腥场面营造刺激感。再加上主角各个满嘴的fuck脏话连篇,污言秽语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所以能够在国内上映也真是一个奇迹。至于你们信不信,猪姐反正是信了。

从一开头毒贩对勾引他的卧底女警不戴套硬上想要体验那种“我要操到你肉里”的快感就看得出,性与暴力将是本片的主打,整部电影也果真是血乳交融。完全是不溅你一脸血誓不罢休的架势。第一个死的队员几乎成了肉馅,第二个被吊上天花板血水滴下如同洗地,至于沃辛顿在冰箱冷冻间血流成河的场景,我勒个去这完全不科学啊大哥——那么低的温度血还能和西瓜汁似的肆意乱流?!何况“阿凡达”萨姆沃辛顿还留了一个四大名捕诸葛正我的胡子,每次他粗线我都担心他会打出三分归元气,着实太出戏啦!

《破坏者》影评(二)

《破坏者》属于阿诺自己的《敢死队》

文/方聿南

前年那部《背水一战》的票房不举,已经证明对阿诺来说,怀旧和卖老是行不通的,他要想继续在动作领域混下去,需要另寻出路。他选择了模仿好基友史泰龙。估计眼红史泰龙的《敢死队》系列大卖特卖,阿诺组织起了自己的敢死队,一帮肌肉男外加一名彪悍女,擅长重型武器和攻坚突破,屡屡搞定火力威猛的毒贩,就连闲暇时候喜欢聚在一起说黄段子纹纹身的嗜好,都是从《敢死队》借过来。

不过《敢死队》的雇佣兵拥有比警察还强烈的正义感,而《破坏者》这群警察,却继承了《无间道风云》里警察比流氓更混账的角色设定。那一帮突击队员像机车党,帮派混混,毒贩子和拉皮条的,唯独不像警察,他们不学无术,粗话连篇,整天麻醉在酒精和脱衣舞女中,他们在酒吧横行无忌,殴打保安,男性沙文主义盛行,向履行公务的女警员口出污言,动手动脚。连那几个验尸官也跟屠夫一样,对着尸体指指点点仿佛在称斤卖肉。看得人怒自心头起,纳税人花钱养的就是这帮杂碎吗?所以当那群流氓警察挨个毙命,还被毙得残忍无比时,我甚至有拍手称快的冲动。当我最后得知他们小命不保的缘由时,不由得叹一声,真是牵(gan)强(de)附(piao)会(liang)。

虽然有一线卡司加盟,这仍是一部标准的b级片,大有杀戮恐怖片动不动展览内脏的精髓。片里有肠子垂地的命案现场,血肉模糊的车祸遗骸,浸泡在冰箱血液里的尸体,连验尸台上也没有弄得稍微耐看一点。承受能力强的话,不妨留心录像和手机里一闪而过的粗糙画面,那里面有更多令人胃液翻涌的猛料。至于放在平常警匪片里比较生猛的手枪爆头,步枪穿肠,胸膛开花,在这里反而是小儿科画面了。由于这不是一部《弯刀》那样洋溢着黑色幽默情调的浪漫主义影片,而是大都会背景的写实严肃之作,因此血腥画面格外能冲击潜意识,制造快感或不适,需看官自酌。

我要对阿诺致以真诚的歉意。看完前两幕故事,我仍以为他是个游离于故事之外,可有可无的大块头摆设;以为他廉颇老矣,从头到尾退缩在二线,让那些年轻力壮的傻大个甚至女人冲在第一线,去爆头去挨子弹去被开膛破肚;我甚至以为他是给这个剧本增加个够分量的冠名,走个过场来圈钱的。我错了,错得离谱。因为在最后十分钟,阿诺找回了属于他的荣光。就像福赛斯小说里那些孤独而冷酷的复仇者一样,他一直隐忍着等待一个契机,当那个窗口开启,他便孤注一掷,不惜代价,全力以赴。那一刻,我仿佛又看到那个赤裸上身杀入敌营的突击队员,那个手持加特林扫烂警车的未来机器人,那个策马奔过半个洛杉矶的王牌特工。硬汉来不及变老,便会轰轰烈烈的死去,只是他已不再有让子弹拐弯的超能力,只能静静的坐下来,抚摸着淌血的伤口,慢慢喝下一杯龙舌兰,让大仇得报的恣意快慰撒满整个银幕。

《破坏者》影评(三)

《破坏者》后阿诺时代

八九十年代曾经红极一时的动作明星阿诺施瓦辛格至今仍然影响深远,虽然已经进入古稀之年,身体与动作都略显乏力,但面对于青黄不接的局面仍然高调复出,着实有一种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气概!只是过于想要急于证明自己而连拍几部水平一般的作品,着实让信心满满的人们失望了一把!阿诺真的老了,走起来都有点走不动了何况是打?不过看他拼命地表演让我们还是为他的执着所打动!经过一段小小的挫折以后阿诺仿佛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定位,根据自身条件重新审识与制定了一种新的表演方式,以文为主,以武为辅,将动作戏多集中在电影的高潮部分,从而既提升了电影有序发展抑扬顿挫的节奏,又减少因年老体衰而在动作方面的吃劲乏力!因此,阿诺又重新开启了另外一个适合于自身条件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后阿诺时代,而这部电影就是后阿诺时代开启的开始!

电影相对于阿诺以前的作品来说有了一个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变!抛弃了以往英雄电影的积极与正面,电影风格更趋于一种阴暗与恐怖!联手萨姆沃辛顿与一帮肌肉硬汉,奏响了一部反英雄主义的惊悚电影!电影剧情惊险刺激,悬念跌宕起伏,电影节奏由慢转快,一步步将剧情推向高潮!整体把握也将纹理展现的清清楚楚,连哄带骗就是让整个剧情陷入一种复杂化的趋势!而导演在不断制造悬念的同时,适时的添加新的植入剧情,将本来混乱不堪的电影局面瞬间变得简单明了,让整体走向也变得急转直下仿佛故事就要完结!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隐藏在最深处剧情反而是在我们眼皮子底下交代次数最多的地方,我们被导演玩弄的晕头转向,可是最后才发现我们是被自己欺骗的晕头转向!电影集合了惊悚片一贯的风格与形式,用很强烈很有冲击感的视觉镜头来加剧电影里人物之间的矛盾,让剧情矛盾的激化与发展不断的引向电影的惊爆点,然后一泄如注集体大爆发,爆发过后看似平静的局面又开始泛起真正的阴谋,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一切的起因只是被我们的胡乱的猜疑而全部搞乱了,跑了一圈的剧情最后又重新回了原点!

电影的思路一直保持的很清晰,剧情线索虽然被打乱的乱七八糟毫无头绪,但主题却是异常鲜明!导演完美的掌控住整个电影的思路,也将围绕在剧情主线以外的细枝末节处理的非常到位!电影有很强的节奏感,一步一步的引导与加强观众对电影发展的认知,很容易的就能深入电影剧情,形成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电影人物也处理的相当完美,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没有留给萨姆沃辛顿足够的表演时间,没有安排演员们互飙演技的内容,着实让拥有这么多新晋动作明星们的表演失色了不少!

电影一改阿诺以往的电影风格,以一种写实的方式揭露发生在辑毒组里的罪恶!电影里充斥着大量的脏话与俗语,多多少少让人感觉很不适应,就如电影中所说的一样,也许这样更容易打入敌人内部!不管怎么说,阿诺施瓦辛格一改往日风格为我们带来了一部全新的犯罪惊悚电影,惊险刺激的剧情,酷炫火爆的动作,极大地满足了观众对阿诺新片的渴望,也让我们大饱眼福重新认识这位昔日的动作英雄!

3、《破坏者》观后感

《破坏者》观后感(一)

《破坏者》:千万毒资引发的血案

文/小义大道

随着“敢死队”系列电影的火爆,好莱坞的老牌硬汉们又迎来了第二春,无论是布鲁斯威利斯还是史泰龙,自然也包括州长斯瓦辛格。于是终结者也卷土重来,只是这次他扮演的已经成了“破坏者”。何谓破坏者,从电影中不难看出,他们就是缉毒局的探路先锋清道夫,做得是最危险的工作。而刀尖上舔血的生活,自然而然的让这些队员们的心理产生了扭曲。

老子干的是最危险的工作,招毒贩恨不说一不小心还容易把自己和家人的命赔进去,最主要的是钱也不多赚一分,这种不平衡的心理逐渐滋长,最终因为施瓦辛格的家人被害演变成了一场黑吃黑——破坏者小队将毒贩的赃款付之一炬,但却为自己偷偷藏进了下水道1000万,而正是这一千万毒资,引发了一场队员相继殒命的血案。

其实,熟悉港片的观众对这种警察“黑吃黑”的桥段并不陌生。那些吞了黑钱的警察最终肯定没有好下场。不是被自己人盯上,就是被黑道盯上,最终难逃被黑道利用做一些违背原则的事情的结局。而在《破坏者》中,其实与港片的桥段毫无二致,区别不过是故事中的惨案设置的更加鲜血淋淋令人作呕罢了。

原本,破坏者小队准备将私藏的千万毒资分掉,但是藏匿毒资的地点却不慎暴露,赃款不翼而飞,而缉毒局本身也不是吃干饭的,他们也发现赃款少了1000万,因此怀疑到了破坏者小队的头上,但因为破坏者小队也没有拿到钱,所以大家一致矢口否认,内忧外患,队员之间也萌发了不信任,随着队友一个个惨死,究竟是自己人还是危地马拉的雇佣军所为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而真相的浮出水面,也与较真又认真的联邦女探员加入密不可分,正是她的不懈坚持,让真正的凶手无处可藏。然而事实的真相总是残忍的,真凶未必是真凶,真正的罪魁恰是人人都想不到的那个人。电影通过一次黑吃黑的血案看清楚了每个人身上的自私。而大公无私的联邦女探员在片中变得难能可贵,通过她的执着和阳光,照射出了其他人的阴暗与丑恶,将电影的内涵上升到了人性探讨的高度。

应该说,整个电影在故事上丝丝入扣,情节紧张,悬念重重,演员的表演也相当精彩到位,尤其是展现的每个人的贪婪和欲望,都入木三分。再加上施瓦辛格和萨姆沃辛顿压阵,称得上是硬汉电影的又一力作。

《破坏者》观后感(二)

《破坏者》:迟暮英雄的另类破局

文 / 赤叶青枫

不知不觉,阿诺·斯瓦辛格已经68岁高龄,不过这并不能阻挡其对电影的热情。这位曾经的健美冠军、动作巨星在7年的州长任期结束后,选择继续投身到电影事业中,接连接拍了多部动作电影。虽然难免会让人感叹“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但是我们的州长大人却一再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不仅宝刀未老,还用一种另类的方式突破了传统动作片的困局。除了仍旧激烈火爆的动作场面,在其动作片中勇于探索尝试出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而其最新力作《破坏者》则是这种全新尝试的产物。

如果说阿诺的出山之作《背水一战》保持了其过往作品的一贯风格,那么《金蝉脱壳》则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玩起了“大块头有大智慧”,阿诺与史泰龙两位动作巨星联手为观众奉献了一场高智商的越狱游戏,而在《破坏者》中,则集合了《背水一战》和《金蝉脱壳》各自的优点,成功的打造了一部动作与悬疑共存的新型动作片。在片中,阿诺的角色不再是单一的非黑即白,复杂的人性在其饰演的john身上表露无遗,一方面,john是无往不利智勇双全的缉毒队长,另一方面,他内心却隐藏着不可告人的惊天秘密。这样的人物设定在阿诺之前的角色中是前所未有的,当惯了大英雄的阿诺这次放下自己的英雄情结,用更加接近真实的方式当了一回反英雄似的小人物,将john这个角色的老谋深算表现的入木三分,也不禁让人感叹虽然英雄也有迟暮的时候,但影片创新的表现手法让其焕发出别样的魅力,传统中不乏新意,既满足了其铁杆粉丝的视听需求,又为阿诺的成功转型铺平了道路。

另外一个不得不提变化是,影片的主要情节不再是阿诺单刀闯关火力全开,而是通过一次次群体事件制造悬念,除了阿诺饰演的硬汉队长john,这群最不像警察的警察队伍也让人印象深刻:满口脏话,暴戾、酗酒和鬼混一个都不能少,每个人物笔墨不多却个性鲜明,而随着成员接二连三的死于非命,背后隐藏的真相也渐渐浮出水面,没想到最终的结果让人瞠目结舌,着实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本片的导演大卫·阿耶一直以来都以对警界故事细腻真实的表现着称,其创作的《训练日》、《警戒结束》等多部警界题材的电影广受好评,而他最被国内观众熟知的自然要属去年由当红影星布拉德·皮特主演的二战题材影片《狂怒》了,他的影片中的主人公往往是矛盾共同体,然而正是这种设定将明确的现实主题从浅显的表象中抽丝剥茧出来,此次的《破坏者》亦是如此。不仅延续了其现实暴力美学风格,与阿诺的合作使得《破坏者》在保持其一贯高水准的同时又多了一种末日英雄似的悲壮色彩。

影片的最后,当阿诺饰演的john大战一场后,虽然身上负伤,却仍然从容的点燃了一根雪茄,喝着烈酒,一副快意恩仇的得意模样,仿佛那个让人熟悉的银幕硬汉又回来了。英雄虽已迟暮,却用一种恰当的方式成功破局,故而很值得我们对其再一次重新定义。

《破坏者》观后感(三)

《破坏者》:血色下是平庸

文/梦里诗书

《破坏者》拥有足够血腥渲染的血色,却未能在悬疑上妙笔生花,人设剧情的难耐使电影那股颇具视觉冲击的观感亦化作了平庸无常,支撑该片不至于一败涂地的是已然两鬓斑白的阿诺·施瓦辛格,望着那张苍老却仍旧写满刚毅的面庞,所见真的也就仅剩下了情怀。

电影拥有一个如同《终结者》般的名字,却与好莱坞级大片谬之千里,它难见《敢死队》中那种险象环生,也欠缺《金蝉脱壳》里总还尚算中肯的剧情蓝本,大卫·阿耶将自已《警戒结束》里写实主义风格的小成套般于了《破坏者》之中,用写实的血腥代替特效和纪录片的手法预以来另辟蹊径,博人眼球,不可谓不有以新意,但人物的脸谱化和心灵塑造的缺位,使该片至始至终处于一种张力极度匮乏的状态,而那根本就难以站住脚跟的一千万美元命题,逻辑上的千疮百孔,足以令人咋舌,这对于好莱坞电影已然能形成工业化量产的今日,如此蹩脚糟糕的叙事确也是凤毛菱角。

剧情的骨感却无法掩饰阿诺一如既往的丰满,以近古稀之年的他在卸任州长重返影坛后,在该片里仍旧还是那个霸气骁勇的英雄,岁月在谁的身上都会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但他并没有选择功成身退,而是一次又一次仍然还在尝试塑造着不同的角色,单就此对于电影的执着便是足以令人钦佩的,而在《破坏者》结局处,他还是那个单枪匹马不废话多言的犀利英雄,泛善可陈的故事,但至少有了个老套能带着些许伤感的阿诺结尾,这已然不是那个肌肉男神的年代,人们却总还是需要这样的传奇。

错综复杂却又玩不转的剧情,那充斥其间的脏言俚语更未造起何般氛围,血色下是平庸,但电影拥有一个不平庸的演员—阿诺·施瓦辛格。

4、破坏环境的作文

破坏环境的作文(一)

现在科技发达了,地球上的资源也应此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现在地球上有两大严重的污染:一是大气污染,其二是水污染。先说说汽车废气污染吧!

由于现在科学发达了,随便在那里都能看见大大小小的汽车,自然而然空中的汽车废气也在横行霸道了。地面上生长的花草树木由于不被人类珍惜也变得稀少了。汽车废气没被吸收到的,有的会直接危害人类让人类生病甚至死亡;有的还会升上天空,与什么有毒气体混合,然后变成有巨大破坏性二氧化硫,之后二氧化硫慢慢地升上臭氧层,把臭氧层变得非常稀薄,强烈的阳光猛烈的直射到地面上,使地球搞得生灵涂炭,鸡飞狗跳,大海干枯,到处都是干旱,到处都是乞讨的人,大的上一片哭爹喊娘的声音。

还有一大污染就是水污染:我们在小河里,江里,大海里。都可以看到垃圾的身影,这些垃圾不是天然的,也不是因为河水变质而形成的,是人类随意丢弃的。也正因为这小小的垃圾才污染了一条河,一条江,甚至大海。虽然人们修了一些污水处理厂,一些地方的污水被制理了,变得山清水秀,环境也涣然一新了。但是这还是治标不治本呀!就算现在污水被全部治理了,但是人类还是会旧戏重演的。

有一句名言是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是我们是“先天下之乐而乐,后天下之忧而忧”呀!那些只顾贪图享乐的人啦!快性过来吧!我们身边的环境需要我们来保护!我们的地球妈妈需要我们共同爱戴!

破坏环境的作文(二)

自从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一直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但是有的人面临着这么严重的环境污染,却还没有意识到危害的征兆已经降临。

在人类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白色环境污染”相当多。例如:人们上商场、菜市场等购物,都用白色的塑料袋装着。说是因为白色的塑料袋卫生。但是人们用了以后就扔在地上,哪里顾及这会带来多大的污染。

还有大气污染,许多有钱的大老板开着小汽车东奔西跑。在有些人看来,这是富有的表现。但是,在懂得这种污染危害之大的人看来,却是不文明的表现。这些人把整个城市搞的乌烟瘴气,却不以为然自己在破坏环境。

在农村里,有花草树木,空气当然好,环境污染也就会相应减少。但是人们不懂得去保护,反而去破坏。例如:人们滥砍滥伐,把一个充满空气和活力的山砍的伤痕累累,毫无生机。从而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还有河水里沼泽遍地。

人类面临着这么多的环境问题,怎么能无动于衷呢?为了人类不再受到环境污染的威胁,我们应该发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关爱一草一木,就是关爱人类的生存”的号召。让我们共同为“保护环境”努力吧!

破坏环境的作文(三)

清晨,我来到楼下,走过小花园,看见草坪一块黄一快绿的,被人踩得活象一个“大花脸”。还有一些人在树上乱刻乱画,吊树、踢树……看到这些,我仿佛听见了小草的哭泣声,小树的呼喊声,我心里难过极了,真想对破坏环境的人大声说……

树木花草也是有生命的,它们给我们带来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环境,慷慨无私地向人类奉献着一切。可是,有些人却破坏着这一切:当你的脚踩在草坪上的时候;当你摘下一支支鲜艳的花朵,去装扮你家的时候;当你正在吊树健身的时候……你有没有想到,你正在摧残着花草树木的生命,()也将给自己带来危害。请你们醒一醒吧!睁开眼睛看一看,我们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天空变得灰暗,空气变得浑浊,河水变得乌黑,洪水肆虐大地,沙尘暴侵占良田……

看到这些,你能不心痛吗?来吧!让我们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来共同保护好环境吧!愿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花更艳,愿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