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是在找工作,不如说是在找人生_儿子能够出国留学,与其说他聪明,倒不如说是他的勤奋

1、与其说是在找工作,不如说是在找人生

与其说是在找工作,不如说是在找人生

文/东边的雨

【一】

同学说,每一个找工作的人都是折翼的天使。在网申、笔试、面试、等待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然后继续西装革履奔赴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听到身边很牛的人也说笔试被虐或面试被刷了。这我相信,因为找工作有时真的不是比拼实力,而是运气,对方寻找的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人,而是最适合的人。

比如,某单位hr说,“咱公司那谁有对象了吗?挑简历的时候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啊!”

所以,千万不要因为被刷就否定自己,只不过是不合适罢了!

前段时间,跟风投了腾讯简历,参加了笔试。

接到面试后我没去,因为感觉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好心的hr打来了电话,让我下午去,单独进行了面试。

我并没有迎合她,讲腾讯多么高大上我多么希望到腾讯工作,而是讲了我印象最深的一段经历和我最近跟家人一次通话:乡镇基层实习的感悟和西点军校的校训。

末了,hr问我,“你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直接回答到。

hr傻眼的表情望着我,“我们招人很谨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后来想,我真的不是愣,只是觉得不是我想要的工作罢了。就如同再好的姑娘你不喜欢就是动不了情,适合的那个姑娘不漂亮也能让你激情澎湃。

与其说不是想要的工作,不如说是不想要的人生。

工作是一碗饭,是求得生存,是个人头顶的方寸天空,而人生需要视野、需要格局,需要一种能够超脱个体自身头顶方寸天空的思维能力,推倒给予我们安全感却实则将我们禁锢的‘玻璃房’,找到我们在这个社会中的位置,然后参与现实和历史的建构。

任何日常琐事都有自己的社会和历史背景。我们也许可以渐渐学会将眼界放宽,放远。

这一切,只为最想要的人生,一种有着厚度的人生。

【二】

给舍友发微信“几天不见,在干嘛呢?”

“在叔叔家看书呢,我这两天反思我之前找工作的状态过于急躁了”。

中午和两个好友吃饭,全程话题依然是找工作,留北京还是去地方、去银行企业还是党政机关又或者是创业,这些曾经是别人家的选择瞬间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最现实的考量。

这不,最近清华“男神”梁植在某档节目也谈了面临毕业后最大的纠结——选择什么样的工作?不料却惨遭同为清华校友的高晓松痛批没有名校生的风范,“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

高晓松到底是艺人,懂得怎么制造话题性,熟稔打造一档火爆节目应该具备的元素,如他自己所说“任何一个话题,我们都可以聊到很有意思!”对梁植是批评更是鞭策,谁说过能经得起多大诋毁,就能担得起多少赞美,别忘了最后评委说了一句“山水有相逢”!

我倒欣赏梁植在面对评委翘着二郎腿痛批之时没有反驳,展现了自己的涵养和该有的分寸。

一直以来,清华人最不擅长的就是反驳,因为他们不愿意把精力淹没在隔靴骚扰漫无边际的口水仗中;可是,清华人又最擅长于反驳,因为他们敢于直面问题在反思中用“行胜于言”的精神将责任与担当书写得掷地有声。

曾经问在中科院工作的一位清华老学长:您认为,清华人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学长答“社会的多元性也让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多样化,但我想清华人不管在哪行哪业,都拥有着家国情怀,内心深处必定都满含着对国家和民族深深的感情”。

在入学教育时,史老师的一句话让我深镂于心,那便是“一所伟大的大学能给人一种胸怀”。拥有胸怀让人获得高度,而后对未来把握会更清晰而精当,反观具体事物时也能锐眼灼灼。

【三】

34年前,发行量超过200万册的《中国青年》杂志,刊登了一封署名“潘晓”、充满青年人困惑的长信《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引发了一场持续半年多时间全国范围内的“潘晓讨论——人为什么要活着”,这个事件后来被称之为“整整一代中国青年的精神初恋”。

34年后的青年,我们依然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只不过时空变换。

不同的是物质之声愈发鼎沸,红尘愈发璀璨,消费的浪潮把人压扁到了只顾眼前的苟且,耻于谈理想,羞于聊情怀,依靠潜规则出人头地,依靠花点银子开天辟地,便再有才华也是穷其一生只为披金挂印实现生命的世俗价值。一方面抱怨社会病态,一方面又削尖了脑袋蝇营狗苟,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成为“社会新中产阶级”。

今年10月的时候,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读博的同学去北大拜访了钱理群先生。先生直言:80后、90后是与历史和未来都脱节的一代,和历史的脱节就是你们没经历过过去几十年的大变革,那种遍布全国和全球每个角落的大变革。和未来脱节,说的是你们当中的很多人,迫于生活生计和升学压力,只能专注于范围较窄的社会、经济事务,而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大融合的世界,和历史又有很大关联。

钱理群先生想对年轻人说:这个社会静悄悄地存在变革。许多人是不满足于现状的,但由于体制问题,无能为力去改变大的环境、大的秩序。但可以从改变自己和周围的人做起,按照自己理想的方式生活。

借用鲁迅的一句话说:“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这句话到现在都是掷地有声的,所谓“合理”,就是去调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利益和相互影响。

2、儿子能够出国留学,与其说他聪明,倒不如说是他的勤奋

儿子能够出国留学,与其说他聪明,倒不如说是他的勤奋

小铁上初二的时候,有一天下午我和他妈妈出门,问他去不去,他摇摇头,一个人闷在家里。晚上,我们回到家,他问我:“你发现咱家有什么变化吗?”我望了望四周,一切如故,没发现什么变化。他不甘心,继续问我:“你再仔细看看。”我还是没有发现什么蛛丝马迹。倒是她妈妈眼尖,洗脸时一下子看见脸盆和脸盆旁边的水管上贴着小纸条,上面写着脸盆和水管的英文名称。

我这才发现屋子里几乎所有的地方,柜子,书桌、房门、厨房、暖气、音响、书架……上面都贴着小纸条,纸条上面都用英文写着他们的名称。每一张小纸条剪的大小都一样,都是手指一般窄长形的,不仔细看还真不容易看到。

他很得意地望着我笑。不用说,这是他一下午忙碌的结果。

我表扬了他。

那一年,他对外语突然有了兴趣。他就是这样开始外语学习的。他所付出的努力一般是在家里,总是默默的。它贴满在家里的那些小纸条,仿佛是安徒生童话中神奇的手指。他抚摸着那些东西,使得那些东西花开般的有了生命,和他对话,彼此鼓励,使得枯燥而艰苦的学习有了兴趣和色彩,有了学下去、学到底的诱惑力。

从小到大,总是有人夸奖小铁聪明。读中学时,他的老师当着班上的同学表扬他,说:“只要肖铁想学好哪一门功课,他总是能把他学好。”大学期间,同学们也都认为他很聪明,都说他总是很轻松的就把学习学好了。我应该庆幸的是,小铁对这很清醒。每当别人夸他聪明时,他从来只是笑笑,没有骄傲而忘乎所以。他知道要论聪明,比他聪明的同学有的是,比如当时他最佩服的同学男的任飞、女的刘斯庸,后来都考取了清华大学。他所要做的就是认真,而且重复,把要学的东西弄得牢靠扎实。

当别人夸奖小铁聪明时,我当然很高兴,虚荣心得到了满足。但是我很清楚,孩子是以他的刻苦取得他应有的成绩的。

有一次,和另外一所学校的同学开座谈会,有个同学问他为什么能取得那么好的成绩?他回答说:“没有别的好办法,就是得学、得背。比如历史,高考前老师带领大家复习之前,我已经把书从头到尾背了三遍了,而且要注意被那些图边上和注解的小字,要背得仔细,才能万无一失。”

那天座谈,我坐在他的身边,听到他的话,我很高兴,比他取得好成绩还要高兴。也许,只有我知道他是如何刻苦的。小学毕业时我整理他书桌的抽屉,光从四年级到六年级三年的作文练习的草稿,就装满了一抽屉,每一篇都改过不止一遍。小学毕业准备考中学,他把所有要背的准确答案都录在录音机里,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先把录音机打开,一遍又一遍的听,哪怕睡觉前一点时间也绝不浪费。而光他抄写别人文章的本子,所作笔记的本子,不知该有多少,虽然许多本子都只记了半本就扔下换了新本子。尽管我批评他太浪费了,他还是愿意一个本子一个内容,频繁的跳跃着他的新内容。

有一次,他让我帮助他买盏应急灯,说晚上一过11点,宿舍就熄灯了。我劝他少熬夜。他说同学都这样,每个人的床上都有一盏应急灯。

应急灯要是妨碍同学了,他会骑上车跑出校园,到学校旁边的24小时永和豆浆店,买点吃的,就开始温书,一坐就是一个通宵或半夜。

虽然,我不赞成他熬夜,但我赞成他刻苦、努力。在智商方面,孩子之间的差别不是很大,关键在于每个人付出的努力不一样,结果就会不一样。要知道,聪明只是一张漂亮的糖纸,外表可能闪闪发光挺好看,但包裹在里面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这重要的东西就是刻苦。

大三的一天晚上,小铁来电话告诉我和他妈妈:“英语六级成绩出来了,我得了89.5分。”他知道做家长的就是一根筋——只认成绩,他很遗憾的说:“就差半分,要不就90分了。”这个成绩是他们系里的第一。他的英语四级考试也是全系第一,得了92分。

我忽然想起初二时它贴满在家里几乎每一个地方的那些小纸条。

大四的那一年,他考了托福和gre,成绩分别是647分和2390分,考得都不错。都说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其实分数更是家长的命根,做家长的只有看着分才踏实,我也一样,未能免俗。

我再次想起初二时他贴满在家里几乎每一个地方那些小纸条。

前两年搬家的时候,我发现厨房、房门、厕所……好多地方居然还保留着那些小纸条,只是颜色已经变得发黄,但蓝色圆珠笔写的英文字迹依然清晰,好像岁月在他们的上面没有留下什么痕迹。

十年过去了,孩子如今已经在美国读书。他的房间空荡荡的,却总能发现在他的茶杯或玩具的背后贴着当年他写着英文的小纸条。就让这些小纸条一直保留着吧,保留着那一份回忆和感情。

儿子能够出国留学,与其说他聪明,倒不如说是他的勤奋!

3、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