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斟酌作文](http://www.wenzidahui.com/tu/578.jpg)
1、浅谈斟酌作文
现白日十一点半,于床上记此流水账。
算起来倒是刚醒,疼痛愈演愈烈,不若就此睡去,然而无法可求。
九月便快这般过去,依旧茫茫然不知所求不知所谓,现下想不到多余的什么,只道是愁病残身,微微理解了此间滋味。
其实来到学校病痛未曾间断过,不是发烧咳嗽扁桃腺发炎便是从肠胃炎到胃病胃炎,当真是愁病,残身。
现下亦是胃炎,发作的厉害,下头的桌上便有药,我却懒的动身下去,一是懒,一是现在亦未进食,吃不得药。
室友皆是对我这些做法感到万分无奈,偏生这般需养胃之时反而日日不食,要么就是进些油炸等伤胃之物。我且随心,尽管会付出些代价……比如现在,我也没什么好怨念的,自己作孽自己还。
这几日算是生活步入正轨,日日上上课,然,我皆记不分明。许多时候有人和我打招呼,我皆是记不得何时何地认得的何人。许是我记性差,望诸位莫要怪罪。
且谈谈这几日发生的一些事吧。
第一件便是关于书法协会的推介会,我得幸去了并听得前辈教诲,也见识了诸位学长学姐的风采。关于书法,其实我诚然是有些自己的理解的。不过,当前辈以字相邀欲使人浅谈书法二字时,我却稳坐如初。不是因我对此不敢兴趣,相反,我对前辈的字很感兴趣。虽说笔力有所欠缺,但框架已很是不错了。况且,笔作文力此间,不过是需岁月沉淀,经历世事罢了。我不妄言的原因,不过是因为,那是书,法。五千年存下来的文化,岂是三言两语便能概括,书法已带法之一字。我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妄言。闲时做个话题,几人聚一起,谈谈看法,还是可以的。说到此处,倒是记到了另一桩事。
第二件事,便是体育课报班之事,尽管逸之与我说过,学校的武术那只是武术操,花架子一堆,一点用都没有……我还是一意孤行的报了武术班……我不像逸之,是真正的武道中人,我不过是求个修养心性罢了。习字亦如是。
第三件事,便是读书社文创部的小会。不外乎是互相认识,闲聊着,谈谈对创作之理解。我诚然是个武力值为零的渣,对创作也说不出什么所以然,就浅谈了几句,思绪皆是乱的。我还未得有过,能称的上是创作的佳作,故无理解亦属正常。只待以后能于此中学习吧。
第四件事,关于乒乓协会。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记到了名字的却无几个,然无妨。我只认球不认人。球路熟悉了此人便也熟悉了。目前的话似乎真真喊的出名字认得到人的,只吴非,荣麒,查金,欧阳此四人。下午乒乓协会亦有选人入技术部之考核,身子好些便去凑热闹也是好的。
便也不在多说什么了,这几日闲事三两件便已叙完,胃炎疼痛不减,正等着室友送食来,继而好用药。便这般罢。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古达克 | 作者年龄 | 12岁零2个月 |
---|---|---|---|
在读学校 | 广德实验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6班 |
性格特点 | 感情丰富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健身 | 平均成绩 | 102分 |
指导老师 | 牧康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2、浅谈宽容作文
宽容是一种美德,宽以待人,如沐春风;宽容是一种气度,轻描淡写,洒然超脱;宽容是一种认识,物换星移,面不改色。
近来看到一则新闻:“感动中国乡村女教师郜艳敏竟系被拐妇女,当事人称已原谅公公婆婆。”消息传出,轰动一时。赞扬者有之,称颂这位女老师的宽容品德;抨击者有之,认为这是视法律于无物,应该严加惩处。此事愈演愈烈,竟掀起了一场关于“宽容”的讨论风暴。
我想诸位网友弄错了“宽容”的定义,郜艳敏的行为,用“纵容”这个词来界定似乎更为妥当。而“宽容”与“纵容”之间,看似只是一字之差,其间却已隔上了一堵名为美德的高墙。如此谬误,只是因为不懂宽容。
宽容是一种美德,而美德的目的在于引人向善。所以宽容不是忍气吞声,宽容不是一味纵容。有地痞横行市井,有贪官鱼肉百姓,那些默不作声的知情者,又有何脸面自诩为宽容。子犯罪而不报,友杀人而相护,那些包庇纵容的枉法者,又是以怎样的心态宣扬宽容。可见宽容不只是原谅,宽容还得让人悔悟。古时有一位公子,就很好的践行了宽容。有贼暗自涉沟偷他家的财物,他竟然帮人家搭好了桥;有贼偷窃时受伤,他竟然帮小偷求医问药。渐渐的,众贼感其美德,从此金盆洗手,不复再偷。这就是宽容,高尚的宽容,高尚得让人自惭形秽的宽容。
可美德不过是宽容的表象,宽容只属于大度的人。“一切的不宽容都作文是由于恐惧。”作家房龙如是说。这便是宽容的缘由——无所畏惧,才能无所谓。纵观明朝历史,历代朝廷血案,皆是因为畏惧!明高祖朱元璋屠杀开国功臣,满朝忠臣,无一幸免,因惧其功高盖主。被称为“千古一帝”的明成祖朱棣,却杀尽建文旧臣,一生惶惶,不可终日。只因己皇位来路不正。景泰帝朱祁钰囚禁自己的亲哥哥七年,也只是惧怕皇位不稳。诸多帝王,不管是英明还是昏庸,是冷血还是仁厚,涉及权势,都变得疯狂残忍。这种种暴行,都只是因为内心的惧怕啊!由此及彼,对于普通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种种不宽容,只是因为害怕——害怕失去,也害怕承受。倘若能如庄子所言:“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自能云淡风轻。
气度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历经了红尘的打磨,岁月的历练。经历了太多的物是人非之后,人们才懂得看淡。而这种看淡,正是因为对事物的理解逐渐加深。柴静对此有更为深刻的阐述:“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只有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事物,才会有不轻易责难与赞美的思维习惯。”这真是道尽了宽容的本质。张小娴也这么说:“因为有爱,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司马迁饱尝人情冷暖,方通晓百年承转;杨慎宦海几经沉浮,才惯看秋月春风。不经情事,不晓情深。不受孤苦,不解离人。宽容各例,皆是此理。
理解了世间万物,再以此理解你,这就是我给你的宽容。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周建忠 | 作者年龄 | 16岁零1个月 |
---|---|---|---|
在读学校 | 天津市第八十九中学 | 在读班级 | 高一6班 |
性格特点 | 和气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上网聊天 | 平均成绩 | 116分 |
指导老师 | 越调网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3、浅谈成熟作文
但凡有大智慧者,必曾经历磨难,走向成熟,成熟是时间酿处的老酒,历久弥香,但并非所有岁月积淀,便可酿出香醇浑厚的美酒,对于成熟者来说,时间不是必需,但要有丰富的经历和足够的思考。
我一直不喜欢“少年老成”这个词。少年,本该是或青春朝气、蓬勃向上,或放荡不羁、放荡自由,而有的少年,明明还是孩子,却有与年龄不相仿的深沉和成熟,我不羡慕这样的人。相反见到已没有棱角的微笑和恰到好处得体的礼仪,我会同情,会感到悲哀。他们没有太多或欢乐或苦难的人生经历,却在一件事、两件事的激化下迅速成熟,就像一枚青涩的果子,本该秋季成熟,农人却拼命喂给它激素,它不愿成熟,切还是残忍的走向成熟,但没有经历过秋日的骄阳,味道总不够丰满。而没有足够多经历的人,他们所谓的成熟,没有经过时间的洗涤,总不是那么温润如玉,我称之为“伪成熟”
张爱玲说:“一般的说来,活过半辈子的人大都有一点真切的生活经验,一点独到的见解,他们从来没想到把它写下来,时过境迁,就此淹没了”。而这个“写下来”的过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便是思考的过程。我见到太多垂暮之人却执着于天真,他们的经历足够多足够多,他们的人生足够丰富,却没有人愿意停下脚步来思考和回味作文,于是太多丰富多彩的经历只能变成回忆,淹没在脑海深处,太久不被发现,变成一场虚空,失去思考的人是无法走向成熟的,无论他经历了多少世事沉浮,多少岁月如梭。我认为成熟是一种长者风度,所谓长者,并不一定是年龄长的人,而是身处更高位置的人,这种风度,让人心甘情愿膜拜,心悦诚服聆听。这种成熟是包容万物,是与世浮沉却不水波逐流,是能清高傲然又能保全自身,《辛徳勒的名单》中有一句话:“真正的帝王,不是说我要杀了你,而是说我要赦免你。”强者的强大并不表现在打败弱者上,同样的,真正的长者,真正成熟的人,从来不是要表现的多成熟,因为成熟已变成一种自然流露的魅力。我记得小时候会杨着脸,咬牙切齿的向大人宣布:我已经长大了!而父亲淡淡的来一句:真正长大的人不会说自己长大了。
成熟,是一种人格完善的最高境界,是历经沧海后的返璞归真,是刚柔并济、外柔内刚,是含蓄内敛从不炫耀。真正成熟的人使认识得到这个世界并不是那么美好,也并不是不美好,所以他们用坚强包裹起温柔的本心,以确保有些信念不会被改变,比如理想,比如热爱,比如努力。就庄周晓梦迷蝴蝶,一生不为世俗所动,怡然山水之间。
我承认我不够成熟,但我在成长,我坚信,我终将成熟。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陈思媛 | 作者年龄 | 17岁零4个月 |
---|---|---|---|
在读学校 | 龙袍初级中学 | 在读班级 | 高二2班 |
性格特点 | 依赖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听音乐 | 平均成绩 | 103分 |
指导老师 | 张和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4、论语浅谈作文
一曲琴声,陪伴着行云流水,沉思开始后静静的遥望远方,曲阜竖立的石像庙碑,匀起一缕过往。
晨曦惊扰了天地,风卷起庭前落花穿过回廊,却叹落花无情。浓墨追逐着情绪流淌,染着素衣白裳,却感礼崩乐坏。
曙光微凉,争辩无双,书生意气,提周礼,谈为政,教世人,立贤人,重里仁。一笔留精华,筑中华千年的文化支柱。
风云万变,但文化未倒,北宋初年,赵普提出“半部论语治天下”,那何尝不是你的精华在闪烁。那夜空中的明星,依旧因你灿烂。
岁月,奈你何?唯有你留下的精华在岁月的长河中放光。
君子之道
一百零七的君子,二十三的小人,您给我们书写了一个坐标系,在人生的两端,一段是小人,一段是君子,因此鼓励我们好学,终成君子。
那么,何成君子?君子,德为道。君子怀德,是君子之道的起点。
君子之德为根
德又为何?在今人的描述下它是一个文明人的社会责任感。它的宗旨在于对天下有利,但请注意这里的利并不是利益,而是一种服务天下的精神。
我们的孔老夫子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还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形象-小人。“小人怀土”便是最好的证明,那便是利益为上的观念。
但对于这个利,在生活中又要有正确的理解。因为大家都知道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并且我们在生活中也得去花钱,去消费。因此这个利在我认为是本心所表现的观念,是你用满怀利益的心去做充满利益的事。还是你用善心去做一些表面沾染利益的事。在我看来,这便是“始”,你的初心不坏,那么佛法无边,终有回头之岸。
在儒家中仁与义是最重要的两部分,仁是软性之德,义是硬性之德。这便为“君子与仁也来,于义也刚。”一柔一刚,合成道德,然后成君子。
君子怀德,半是怀柔,半是怀刚,面对广泛不一的对象。如此广德,便是大德。
君子之交若叶
“君子成人之美”。所为成人之美,也就是促成他人的好事。便为善,善方美,美便利万物。
还知晓“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生要经历的是处事,那我们要做到的便是助人为乐,成人之美。
如若世上皆为这样的话,那我们的世界就会变为一个我们都幻想的美好的世界。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人人献出一点爱,让世界变为美好的人间吧!
君子之礼为干
君子的种种思想品德,需要形之于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这便是礼。精神需要赋形,人格需要可感,君子需要姿态。这不仅仅是一个“从里到外”的过程,而且也能产生“从外到里”的反馈。那就是说,当外形一旦建立,长期身体力行,又可以反过来加固精神,提升人格。
礼谈起来,我们总能夸夸其谈,但我们又能做多少呢?古人道:礼,为态,一为敬,一为让。
敬主要表现在我们去由内心去欣赏他人,从而对他人进行尊重。让主要表现在我们去舍弃一些东西给他人。
君子对人应该对之有礼作文,我们每个人都给别人一个微笑,那么我们就不知会有多少个微笑。这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互相以礼相待,这所产生的力量是伟大的。
一个扎入深土的根,一棵庞大的干,一伞茂密的树叶,这再加些旁枝,这边造就了一棵君子之树。
碧水隐青川,潺溪环石弯衔弯,君子树一棵。墨染远秋,慢长声轻叹,梦里有谁成此树?
人仁之道
谈墨家,我们不忘“兼爱非攻”;论儒家,我们也会想起“仁”。作为《论语》为四书之一,更是少不了仁。那究竟《论语》中的“仁”是什么?
在这五千年的历史古风中,最有名的是“博爱谓之仁”。但我们的大儒孔孟荀都没给出确切的答案。我们也都明白一个道理,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所以在两千年的历史中,张老师讲的是张式孔子,李老师讲的是李式孔子。到底我们要去去哪一个呢?
但对于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仁”,我认为是可以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本心就带有的品质,他们要做到的就是去后天补他的不足之处,因此只看到了自己的应该之处,就写出了因该说是写出了自己的“仁”自己的论语。所以不能说谁是对谁是错,只是看到的角度不同而已。
那么,我们就要去寻找一个大家都认同的“仁”,但不能偏出《论语》为我们解释的“仁”。
我大致的总结了一下,其中有如何成仁,仁的作用,和仁与其他方面的关系。
在我个人的理解加上对君子的理解,我认为仁是一种内怀赤子之心,外交彬彬有礼,以世界上所承认的高尚道德为魂,去爱世人的大胸怀。
因为在我看来这个仁在今世是可以被大家所观赏的,但因为我这薄弱的学识在细心的研究时,发现“仁”这个东西在今天这个大环境改变的世界上,书中的一些东西已经没有大环境为之配合,好像已经处于一种虚幻的状态,无法达到完美。
就拿我自己说,我曾经去试图做到仁,但发现总是在一些地方做不到,估计是我的周围环境复杂。但我却一直去坚守我的本心,发现在这种情况下,我的道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越发的坚守本心了。
因此,在我看来一个人他做到什么程度主要看本心,看初心。
那么这也教会了我们一个道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去坚守自己的赤子之心,去用初心去更好的服务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让我们每个人去做到不悔。
因为也唯有不偏自己的本心,方可做到世间难做的无怨无悔。
风微细落花,古人含笑的脸颊恰如隔世的画。那面见君子将愁绪作罢,我顷刻忘尘瑕。
溪水倒映月牙,晚笛萦绕古琴,我系白马等你闲来赏“仁”花,缘分不该只是牵挂,
若一世一刹那一生等一回答,我愿将这青发隐入千年云霞。
为你一人潇洒,我等你一身白衫,水阁之外一丛莲花,不比你一身高洁。
我身着一衫青衫,烟波渺渺蓑衣竹筏。你是否愿与我踏遍天下,往来几次春秋贤人又开豪宴,你沏杯清茶将万利放下,随我提笔入画林外,览尽风沙看透世间繁华。
等一君子,寻找那同世的花。
5、千千情结斟酌成长的缘夙作文1000字
凤凰涅槃般的痛楚和蜕变,阴霾纵横般的泥泞和打磨,徘徊在喜怒交织的分岔路。
恒久的哲思,生命的感喟,携挈朝霞满天点缀几度夕阳红。游走成长的骤雨,莫
名惆怅,一路变幻的旖旎风景,演绎生命的履痕。陶冶成长的性灵,捡拾成长的
借鉴。岁月的流逝,映着星辉;成长的光阴,伴着流云,在年轮上烙下花纹与守望。成长——如歌的行板。
撷取成长回眸路上的几段日子,那好比一抹抹最美的余余落晖,一捧捧最清的涓涓潺水,有阳春白雪般的意境,春风得意般的盛景。那时的桂花雨演绎了我的小时代。
那年我只有5岁,家里的零零积蓄都被家父在牌坊输光。被逼无奈,母亲只好与家父离婚,带着我回乡下做苦工赚钱。当时,家里穷的太冷清太平淡了——蓬乱的茅房,幽暗的煤油瓶,布满漏洞的天花板上挂着一盏结满蛛丝的灯泡,电灯也只是偶尔在来客人时拴着。母亲爱花,先前种紫罗兰、球菊、富贵丹早就被母亲披沙炼金拿到当铺当成钱作了路费。之后便再也没养过花。直到那年我过生,母亲才上市赶集顺路带回一支廉价的桂花树苗栽在栅栏门口。以后的日子里,每当我闷在家里没地儿找乐子就从荒僻的菜园丛中捡起水壶,光着略有沧桑的肥嘟嘟的小脚跑到树苗前的半米处浇水,一点儿也不闲着。碾碎几粒细沙,覆在树苗豆大的叶瓣儿上,秋风悄然拂拭过,苗头便轻盈地摇曳着,庄重而又不显矜持。日复一日,树苗看起来略有憔悴,原剔透的叶瓣儿也显有几分枯黄。当时我还小,对事物生死的概念一无所知,就哭丧着脸把母亲扯出屋内,闹着让她“诊断桂花苗的病症”,只知道母亲忍俊不禁,也许是她对各种树苗浇水过度而导致的缺氧而死司空见惯罢了。接下的一段日子,只模模糊糊地记得母亲将苗儿移栽到祠堂正门前的石凳后,听说那儿有土地伯伯,可以佑护桂花苗长得比屋顶还高。之后的时日也只是浮光掠影。成长——如歌的行板!
那年秋天我7岁,桂花苗已长成了小树模样,宛若一位窈窕淑女。八月中旬的第一天,我第一次看到母亲叹气那是多么无语:“树长了,人也该要有出息”。随后母亲便送我去市上上了小学。家里穷,母亲不舍得当了姥姥留给她的嫁妆,但出于学费的紧迫感,母亲做出了痛心的选择。临发前,母亲整了整我的衣角,意味深长的盯着挺拔桂花树:“孩子,走吧!挺直腰杆儿,认真读书。等你回来,妈会把这树养大的。”我抿了抿桂花叶瓣儿,亲了亲母亲爬满作文皱纹的额头,转身上了市。
日子不会倒流,闯啊闯,就到了我十岁的那年,终于与分别三年的陋室相拥。一日如隔三秋,一切都变了——结满嫩黄的桂花的桂花树攀上了屋顶;半亩三角状的菜园里种满了各式各样的青菜……漫步在桂花树下,我仔细地打量着桂花树。只见那树干高大挺拔,灰白色的树表面上还有一些凹凸不平的黑色的小疙瘩呢!用手一摸,树显得特别粗糙,桠枝密集而坚硬,树冠像一把碧绿的大伞,又像一个挺立着的站岗的士兵,在那里忠于职守。一簇簇,一串串金黄色的桂花,和小米粒差不多大小,像一颗颗金黄色的小芝麻,一朵朵黄色的小花有四片花瓣,把花蕊包得紧紧的,像怕别人碰它似的。凑近一闻,一股浓浓的香气扑鼻而来,沁人心脾,总想一下把桂花的香味闻个够。我走到桂花树下,一阵秋风吹来,树上的桂花都纷纷飘落下来,香气扑鼻,像夏夜里闪闪发光的星星,这时,我情不自禁的大声喊:“哇!下桂花雨啦!下桂花雨啦!”桂花雨洒了一地,仿佛在地上铺了一块金黄色的地毯;走在上面软软的,香香的;舒服极了。听大人们说:“家乡的人用落下来的桂花做了枕头。他们把落下来的桂花扫在一起,然后用簸箕把桂花里的细树枝选出来,丢了,最后把桂花晒干,装在枕头里,又香又软。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诗:“人闲桂花落,鸟鸣山更幽。”金秋十月,十里飘香。成长——如歌的行板!
这年我13岁,又是秋分时随从母亲返到乡下,顺便打理成熟的桂花。刚进栅栏,
我全身都瘫痪在了地上,怎么也抑制不住艴然不悦的内心,一切的一切都成为了一生中不可暝灭的噩耗——菜园荒废成猪圈,门前的石凳裂成两半儿,更不忍直视的是桂花树像位中弹的士兵轰然倒下,飘零的桂花雨黯然神伤的洒落在了狰狞的露天石上。就连栖息在屋顶的喜鹊也噤若寒蝉。也许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狼奔豕突的事变。我扶腰蹲下拾起一把桂花雨,看着看着眼眶湿润了,晶莹的泪珠滴落在残留的芬芳中。
我的成长历程也是在这里开始转折——成熟,稳重,坚定,尽心尽力护住自己所珍爱的东西,永不消逝。
虽然失去了第二个“亲人”,心中难免有些悲痛,但更多的是桂花树给我的慰藉。它寄予了我成长的渴望,寄予我不可磨灭的感悟。那种芬芳、柔软的感觉也会一直徜徉在我的心门!
桂花雨般的洒脱和芬芳,缠绵云般的惬意和悠闲。
千千情结斟酌成长的缘夙——成长,如歌的行板!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李龙基 | 作者年龄 | 15岁零3个月 |
---|---|---|---|
在读学校 | 上海张江集团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三5班 |
性格特点 | 自信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钓鱼 | 平均成绩 | 94分 |
指导老师 | 王坤鹏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