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读后感_阿米巴模式读后感

1、阿米巴读后感

阿米巴读后感(一)

读了《阿米巴经营》后,稻盛和夫先生简单、直观、精辟的语言让我受益良多。这是一本看似简单实际却博大精深的书,类似于截拳道,书中的很多精华都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来真正的领悟。对于书中的具体内容在此不再重复,很多同事都已经举出,我想从其他方面谈一下我的读书心得。

一直以来,稻盛和夫先生都以“敬天爱人”的理念构建了一个生生不息的空间以及一种成就员工、解放员工的途径。我想世界上任何一个成功的组织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使命,例如共产党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是因其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了行事的准则。思想统一、行动一致是打造百年老店的头等大事,稻盛和夫先生将“敬天爱人”的这种思维模式发挥到了极致,正是这样才成就了稻盛和夫先生的伟大,不仅仅在数字上,更在于心灵上。

读了这本书,我最大的感触更在于我们需要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我们每个人的素质毕竟是不一样的,不可能搞一刀切主义。程序的设立、目标的数字我们可以学习,但信念上的影响却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这也正是我倍感压力之处。一个好的企业必定有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领导,才可带领企业走出一条辉煌之路。同样,作为片区甚至于办事处的领导,怎样才能树立自己的人格魅力,从而带领好自己的团队?我的答案是以公司新的价值观为明确的信念,身体力行,下属不是看你怎么说,而是看你怎么做,说与做达到一致才能让员工信服,才能最大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才有可能真正的学习到阿米巴经营的精髓,带领自己的团队达到预期的目标。

阿米巴读后感(二)

稻盛和夫在《致中国读者》中写道:所谓阿米巴经营是一种经营方法,简而言之就是把组织划分成一个个小的团体,通过独立核算制加以运作,在公司内部培养具备经营者意识的领导,实现全体员工参与经营的全员参与型经营。

这就让我想到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所推行的“划小核算单位”、“内部模拟市场制”、“内部银行核算制”等经营方法。我们现在听不到这些经营创新方法,好像寿终正寝了,追其原因有三:第一,那是政府行为在推行,而不是企业自愿或自创;第二,当时国有经济占主导,企业领导归政府指派,一朝天子一朝臣,推行此经营方法的领导一换下一任领导又要用自己认为好的管理方法;第三,核算量增大,()都压在财务部一个部门,他们会迎合实施效果不佳的部门一起找各种借口让企业中止这项工作。

我们回过头来看稻盛和夫给阿米巴经营的定义,该经营办法的目的是“培养具备经营者意识的领导”和“全员参与型经营”。这就让领导能提高素养,员工也能参与经营,把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不是模拟市场,而是让人人面对市场;不是模拟核算,而是独立核算。没有避风港,没有借口,这是培养经营者的沃土。

稻盛和夫在序言中还讲到:“如果缺乏像‘阿米巴经营’这样精细的管理会计体系,企业将很难取得长久的发展。”管理会计就是管理者的会计,没有难懂的会计科目,没有苦涩的会计准则约束核算,都是显示的是跟经营决策相关的及时数据,能够支持决策。大多数企业都按照国家规定成立财务机构,由会计人员按照国家规定核算出纳税报表,这些数据对未来的经营决策意义不大。企业各个单位都应该像记家庭流水账一样对自己的收支了如指掌。不用管核算的形式,只要能反映自己的经营结果就好,这就是管理会计的出发点。

老先生指出要把“追求正确的做人准则”当作实施阿米巴经营的基矗他所要表达的做人准则就是“3岁小孩知晓,80老老翁能做到”的做人道德规范。不用长篇大论,不用过分渲染,就像我们强调的按照“中小学生守则”去做,这个社会就会好得多。

阿米巴读后感(三)

物业管理在这个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逐渐突显其重要性,客户在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物业行业的我们更要提升我们的服务意识,这样才能赢得客户的好评,创建好的口碑。可是读了《阿米巴经营》一书,让我更清醒的意识到,我们的物业管理不仅要有服务意识,更不能缺少成本意识,这样才能盘活我们的企业,让我们的企业长期的经营下去,如果经营困难,谈何服务,更谈不上优质的服务。

阿米巴经营是一种经营手法,实施阿米巴经营必备的两个条件:一是企业经营者的人格魅力——经营者必须具备“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并为社会做贡献的明确理念,领导人的公平无私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最大动力;二是协调利己利他、协调部门利益和整体利益,其中提到的以“心”为本的经营、伙伴式经营、玻璃透明化经营都是我们要重点学习与借鉴的经营方式。

阿米巴经营是以“人心”为基础的,例如人体内的数十万亿个细胞在一个统一的意志下相互协调,公司内的数千个阿米巴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够使公司成为一个整体。我们要学习这种凝聚人心的经营方式,让我们公司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项目的每一个班组,每一个部门都凝聚起来,打造一个坚不可摧的团队。

京瓷追求的是“销售额最大化、经费最小化”,而我们要追求的是“服务最大化、经费最小化”,那如何实现这个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从公司的每个部门做起,从部门的每个成员做起,从涉及到的每项工作做起。首先是实行数字管理机制,多用数字体现工作,即用数字说话,例如我们的管理工作,每月每个部门的总开支情况,产生的各项费用完全可以用数字体现,一一详细列举,月底进行公示、分析,这样就能一目了然的知道各项工作的开支情况,从而对费用高的项目进行适当的控制、削减,从而实现经费最小化。再例如我们的服务工作,也可以用数字来体现,本月提供的入户维修服务量、公共维修量、遗留问题项、客户回访数,有了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根据数据进行人员的配备调整、工作重点安排,从而改进我们工作中的不足,调整工作方法,更好的提升我们的服务,从而实现服务最大化。其次就是培养有经营都意识的人才,工作中适当给员工权利,让员工从被动的立场转变为主动立场,从而实现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经营,这就需要建立与京瓷一致的目标,即:追求员工的幸福,让员工为了自己的幸福而工作,为了公司的发展而齐心协力的参与经营,在工作中感受自身的价值和成功的喜悦。

在《阿米巴经营》里提到的一些管理原则,完全可以借鉴到我们的物业管理工作中,其中京瓷会计原则中提到的一一对应原则、双重确认原则、完美主义原则、玻璃透明等管理原则都与我们的物业管理很贴近。

一一对应原则。一一对应在我们工作中应用很广,例如我们的工程维修工作,接到一项报修,我们就会开一份派工单,同时将此项报修信息体现在oa系统上、记录在报修记录本内,三者一一对应,这样我们便能一目了然的知道当日的派工量,同时也能避免问题漏报、重报等现象的发生。还有我们的库房管理,也完全可以实行物品与台账一一对应,这样也有便于我们的管理。

双重确认原则。不论是我们日常管理工作还是日常服务工作,尤其是涉及到经费的事项,至少要有两个人对此事件加以确认,保证业务的可靠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所以说,双重确认是必须时刻加以严格遵守的原则。

完美主义原则。人们常说人无完人,的确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但是每个人都有一颗追求完美的心,不论生活还是工作,我们都想过的好,干的好,尤其是在工作中,我们更应该100%的要求自己,100%的完成工作任务。有人认为,虽然没有完成100%,但达到99%就相当不错了,但是在京瓷不允许员工有这样的想法,要求员工不折不扣的完成制造和销售目标。我们物业管理工作也是如此,在各项工作中都要不折不扣的完成,减少失误、减少偏差,比如我们的回访工作,必须要求100%回访,不允许有一户遗漏,有时候也许就是因为一户未回访而影响了整体满意度,贯彻完美主义虽然不容易,但只要有追求完美的坚强意志,我们一定能丝毫不差的完成目标。

玻璃透明原则。不论是内部管理还是对外服务,以透明化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服务,让全体员工和小区业主随时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例如随时公示我们在物业管理中的投入、支出情况,物业管理费收取情况,为业主提供的服务项目,物业公司的盈利及亏损情况,这些数据、信息的公示,一方面有利于员工清晰的掌握应该削减哪部分开支,哪些工作需要调整工作方法,哪些工作还需要加强,从而实现全员参与经营。另一方面有利于让业主了解我们的服务,理解我们的服务,从而支持我们开展各项服务工作。

读了《阿米巴经营》,对我们如何打造激情四射的集体也有一定的启发。首先要有统一的坚定不移的目标,其次并要怀有能够渗透到潜意识中的强烈而持久的愿望,并且用将来进行时看待自己的能力,如果拥有无论如何也要成功的强烈愿望,并且坚持不懈的付出努力,我们的能力就一定能够提高。再次就是各部门携手发展,虽然每个部门是一个独立的小团体,但都是隶属同一个公司,是同舟共济的共同体,所有要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只有携手为业主提供服务,才能赢得客户的满意。

《阿米巴经营》,一个质朴的经营理念,带领京瓷走向了成功,我们都要学习这种经营理念,树立远大目标,每天全力以赴,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精打细算过日子,在体现每个人经营意识的同时,也要体现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价值,让生活在维邦物业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感觉到幸福,“今天竭尽全力了,就能看到明天,这个月拼命工作,就能看到下个月,今年竭尽全力,就能看到明年,”相信我们每天的全力以赴定能换来明天的精彩辉煌。

2、阿米巴模式读后感

阿米巴模式读后感(一)

学习了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一书后,我了解到,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以神话般的传奇,在40年中创建了京瓷公司和第二电电两家世界500强企业,阿米巴式管理解决了很多企业共同存在的问题。

阿米巴经营的精髓就是“销售额最大化、经费最小化”,这一原则是单位时间核算制的基础,经营的根本就是在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时,必须防止浪费、削减开支。该观点与中国兵器北化集团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推行的“三化”工作具有共通之处,都是通过全员参与,关注细节,开源节流的方式实现企业经营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

阿米巴经营的核心方法是把企业划分为一个个独立核算、自我经营的成本、利润核算单元,运用单位时间核算的管理会计模式,便于贯彻公司的经营目标,指明发展方向,使各“阿米巴”及时了解市场变化,调节经营管理策略,培养员工的经营竞争意识,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最大限度提高营业收入,减少支出和浪费,从而实现企业快速发展,创造较高的收益。作为公司员工,我从这一经营方式中领悟到的是,作为个体的员工是企业这个集体的小“阿米巴”,员工个人创造的价值与企业的最大化收益密切相关,这需要我们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个人技术水平与素养,进而提升个体这个小阿米巴的价值创造能力。

阿米巴经营的核算思路类似家庭收支,让员工更容易理解,采用的收付方式是用总收入扣除花销得出利润,再除以总的劳动时间,作为衡量核算的指标,让员工更加直观地了解自己每小时创造的附加价值,从而反映经营状况,准确评判员工为企业做出的贡献。企业以直观的方式将经营盈亏呈现给员工,使员工更方便、更善于衡量出自己工作的效率及优缺点,了解自己的工作付出是否真正实现了对应的价值,发现问题点,持续改善。工作中有人创造出高额的收益,有人碌碌无为,有的人消耗了时间、物质,却让企业蒙亏。企业发展需要的是可以看得见的收益,作为员工通过直观评估,自我定位,优者可以更优,有差距者可以及时改善,每一位员工的提升都有益于企业的发展。面对2012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形势,我们必须不懈努力,树立危机意识,成本意识和市场先行的观念,携手共进,共同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前景。

《阿米巴经营》一书使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优秀员工和普通员工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树立主人翁意识,不满于现状,寻求更有效、更切实的,能够为公司创造价值工作方法,以及在自己从事的岗位上,发挥最大作用,为公司贡献力量的精神境界和行动力。

阿米巴模式读后感(二)

管理层了解到哲学是《阿米巴经营》这本书的的基础,因此决定从贯彻经营哲学开始,试图让员工们先从认识上提升,达到“哲学共有”。一时间,稻盛哲学和阿米巴经营的相关书籍、资料人手一份。

每天下班前后的一个小时,安排成“经营哲学讲座”学习分享时间。

每天晨会,成了经营哲学的“考试”时间,对前一天大家的学习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稻盛哲学的根基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确非常符合中国员工的口味。

起初,员工的积极性很高,每次学习过后,还会做交流与分享,进行热烈的讨论,有人甚至把书中的重点理论倒背如流。半年过去了,每天的学习活动还在继续进行着,可是公司的效益并没有上来,公司仍然在困境中挣扎,这与稻盛哲学里面讲的“员工物质和精神双丰收”

似乎不是一码事,每天的学习转变成沉重负担。员工开始抱怨不断:“饭都吃不上了,天天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公司领导困惑不已,明明大家每天都说已经理解了“敬天爱人”、“利他之心”,每天都在分享自己所做的努力,为什么企业状况还是如此窘迫呢?

这个案例向我们呈现了阿米巴经营的误区之一——饿着肚子谈哲学共有。饿着肚子,即企业无法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如工资水平比同行业低,员工觉得自己的投入与回报不成比例等。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经营者的吝啬,可能是企业确实效益不佳,但结果只有一个:员工不满。毕竟员工为企业工作不是义务劳动,理所应当获取应得的薪酬。哲学,是抽象的理念,属于精神层面。哲学共有,是将抽象的理念让人们理解、认同,进而运用到工作中去,让思想真正影响行为。饿着肚子谈哲学共有,就是在员工物质生活得不到改善的情况下,一味地从精神上灌输哲学理论。

一、哲学贯彻以物质提升为基础才持久那么,物质和精神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当我们把物质看做金钱、生活资料时,物质与精神是相辅相成的。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铺垫,精神生活是物质生活的升华,没有人可以把这两种生活分离开来。任何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也不可能只拥有完全的精神生活或是单纯的物质生活。没有精神的支持,物质生活就是枯燥的;没有物质的支持,精神生活也没有存在基础。

所以,好的企业中,精神与物质是双丰富的。

现在,我们就能找出案例中的主要矛盾了,员工迫切想要提高物质水平,而a公司的“哲学共有”过程无法让员工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效。

无法指导企业实践的经营理论是没有用的理论,同样,不能够落地的经营理念也是没有用的经营理念。只谈理论不去实践,再有用的哲学思想也只能成为挂在墙上的装饰品,无法为企业成长提供应有的推动力。

只有理念在经营活动中得到运用并且真正产生业绩成果了,员工才会逐步相信“原来哲学真这么管用,老总的话没错”。这样一来,在哲学学习和实践运用中产生正向作用的循环提升,相互促进。而纯粹学习哲学很容易会走入误区,开始员工觉得新鲜,时间一久大家就疲倦了,也不相信了。

a公司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空谈理论,每天只组织学习哲学、分享哲学甚至要求员工背诵,违背了“精神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哲学原理。公司本来就已经处于亏损状态,其员工学习m“稻盛哲学”半年之后业绩仍无任何起色,员工感受不到学习哲学到底能带给他们什么实质性的好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员工连正常生活都无法维持时,自然没有耐性再听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哲学理论。物质与精神的天平严重失衡,“哲学共有”的成功几率必然不高。

二、空洞的理念对企业经营毫无价值稻盛和夫创办的企业在日本不是最大、最赚钱的,员工的工资水平在日本也并不是最高的,但他们的员工仍然为企业全心全意的服务。其实物质上的满足并非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让员工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是有回报的,正是因为始终怀着“利他之心”去努力工作,才使自己获得生活的富足。而生活富足会更坚定员工对企业经营理念的信任,深信不疑“这样做人、这样工作”是对的,并继续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循环往复,形成良性发展。这也就是稻盛和夫一直所追求的“让全体员工获得物质和精神双方面的幸福”。

哲学不是“谈”出来的。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企业想要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领导们聚在一起一商量,弄出一个理念,比如“自由、平等、博爱”,但是理念提出之后企业情况一切照旧:员工并不自由,层级观念依然很鲜明,同事之间勾心斗角。这个时候的“自由、平等、博爱”仅仅成了一句口号,毫无实际意义。只有当企业采取具体措施改善这种状况,让员工真正感受到“自由、平等、博爱”的企业氛围,员工才会变被动为主动,由被动地执行任务,到主动地思考企业文化的意义并探究完善的方法。同理,当员工通过贯彻经营哲学后看到成果,看到企业的改变,看到高层的改变,看到自己也能够从中得到物质和精神的收获之后,才会自愿把这些理念植入自己的价值观,并体现在日常的点点滴滴行动中。

综上所述,只有在满足员工物质生活的前提下,才有基础谈哲学共有;只有将经营哲学真正贯彻到生产生活中,让员工看到它的正向作用,才能让员工信服;只有将哲学的空谈变为实际举措,才能使员工从被动到主动。物质和精神要双丰富,空谈哲学必定不能长久!

阿米巴模式读后感(三)

阿米巴是每天有听马丁在读。然后也听马丁解释阿米巴经营模式的特点,自己也有大略的看一遍。

马丁觉得,我们曦蕾国际将来有一天也可以运用阿米巴的模式,但是目前,可能还不行。我对阿米巴模式的了解是这样的

1.每个部门都有独立的核算,包括支出和收入,都是独立计算的。

2.并且每个部门都可以独立完成部门的业务,和独立寻找业务,来赚钱。

3.每个部门可以实施企业的理想和方针,和企业共同发展。()

就像马丁说的,目前我们的公司只靠销售部在赚钱,那其他部门可不可以赚钱呢?我想一想,是可以,无论是技术部,还是培训部,将来有一天都是可以出来赚钱的,技术部,可以为我们公司创造利益的同时,也一样可以为其他公司创造。培训部为我们公司进行培训的同时,其实也可以招纳其他的公司和我们公司的员工一起培训,但是这些是需要整个架构模式的。我的理解是这样子。

不过这本书里面,稻盛先生对这些年轻的员工说过一翻话,我是受益匪浅的,他是这么说的:“你们如果有勇气离开公司,那为什么没有勇气相信我呢?我用我的生命作赌注,为了大家我会去维护好这个公司。如果我是为了自己的私心杂念经营公司,你们可以砍死我”非常佩服稻盛先生的承诺,最终稻盛先生也没有令这些青年失望,看到这里,我想起了老大问过的一句话:你打算跟着我多久?”然后我就说:“我打算跟一辈子。”其实当时说这句话,我是真心发自内心,我觉得,我是那种,其实我有勇气离开公司,但是我更加有勇气相信老大!

所以,老大,你要加油,一定要将自己的事业做到发光发亮,完成你的3年,5年的目标,相信你可以的!

3、阿米巴经营读后感

阿米巴经营读后感(一)

建议阅读的人群:大中型企业的董事长、总裁、总经理、副总经理、事业部长、企业接班人、对企业构建有志和有兴趣人士、商学院学生等,对制造业尤为有意义。

本书从为什么建立阿米巴,建立阿米巴的思路,意义,到阿米巴如何操作,是稻盛经营理念的精华所在,也是稻盛实学的代表作品。有的人觉得这本书讲的有点复杂,其实这很正常,因为稻盛是从一个大公司(上万员工)的角度来写一个公司的经营方式的,没有接触过的人自然会觉得陌生和棘手。但其实,这之间的内容对我们经营或者管理公司是有启发意义的。稻盛从7个人的团队创业开始,不到5年间员工就超过100名,于是超出了他自身的管理经营能力范围,所以突发奇想把企业分成一个个小的阿米巴(就像是国内所说的各种部门),以“确立与市场挂钩的部门核算制度”、“培养具有经营者意识的人才”、“实现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经营”为目的,追求销售额最大化和经费最小化(其实很多精明的人会笑他,这不就是利润最大化吗,讲的这么深奥干嘛,但其实有他的内涵之处)。

一、为了确立与市场挂钩的部门核算制度,稻盛采取了内部购销制度。我们往往认为销售部门是盈利中心而制造部门是成本中心,所以由销售部门来管理利润(这也是中国大部分企业销售部都比较牛皮哄哄的原因),而在稻盛看来,制造部门才是利润的源泉,对部门收入的做法如下:假设60元成本的产品用100元单价销售10000个,销售额就是100万,销售部门提取10%的佣金10万元作为销售部门收入,而100万减去60万成本再减去10万佣金就剩30万是制造部门的收入;但是市场竞争激烈,该产品的售价跌到90元一个,那销售额为90万,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制造部门的收入只有21万,立刻减少了9万元收入。也就是说一旦售价发生变动,制造部门就会清楚对自身部门的核算产生多大的影响,于是努力降低成本使核算恢复到原有水平。

二、培养具有经营者意识的人才。其实这点我是很赞同的,很多商学院的理念就是如此,要培养自己的接班人,不仅传承了企业的价值观和理念,还使下属的能力提升,这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富之一。

三、实现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经营。这其实就是要灌输稻盛的经营哲学了,在把权利下放的同时,将利他主义、大家族主义思想灌输给下属,告诉大家:你们看,我作为经营者身先士卒,即使牺牲自身利益也要竭尽全力地为全体员工谋福利,绝不是中饱私囊,也不是榨取工人的劳动力。但其实这个我认为是最难做到的,管理最精髓的地方就是人心是否齐。稻盛的做法是把“追求全体员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定为公司的经营理念,形成了超越劳资对立而能团结一心的企业环境,同时他通过晨会等形式向全体员工公开有关阿米巴及公司经营情况的主要信息,让员工认为自己不仅仅是一个工人,而是成为并肩工作的伙伴,并具有经营者意识。很遗憾的是,我在厦门工作的单位并没有这样做,所以经常的情况是我们在不了解财务状况,也不特别明确公司战略步骤,甚至不清楚一些政策,造成员工迷茫,对公司失去信心,或者要开拓市场的时候被告知资金不能支持,这也是以后我们要注意的问题。

再往下讲就是经营哲学了,稻盛的《活法》、《敬天爱人》等,一方面对别人的就是说“敬天爱人”,稻盛认为经营就是经营者的人格的投影,你要对别人好,对组织好,甚至可以为了企业牺牲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也要求员工工作要竭尽全力,代表思想是:你做一个事,如果没成功那一定是因为你没有尽全力,如果你一天24小时在为这个事而努力,那你一定能办成。属于典型的日本文化。

写了构建阿米巴的原因和应有的哲学背景,再来就是阿米巴的组织构建。应该根据职能设立组织,比如说制造、研发、销售、管理等,要重视提拔和培养年轻人才担任领导,组成能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活组织。

本书的重点在于第四章,将阿米巴经营的实操环节进行纸面化,通过提出“单位时间核算制”来评估每个阿米巴的“战斗力”,并以此来评价阿米巴盈利或是亏损,从而做出及时的对策。其实这就是一项非常先进而且详细的新颖会计方法,通过财务来体现公司的状况,不仅可以激励员工,并且可以节约资源,对市场有敏锐的嗅觉,应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具体内容就不一一写出来了。

阿米巴经营并不适合所有的公司或组织,对于经营而言,在我看来就像是对症下药,经营方式并没有最好一说,只有最合适的讲法。所以寻找最合适的经营方式仍旧是现代经理人最迫切解决的课题。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并不是完全的不适合阿米巴经营,但是要采取这种经营手段,除了要提高每个阿米巴领导者的个人素质和魅力之外,还要增加不少的管理费用,同时也会承担产生内部矛盾上升的风险。

在中国实行阿米巴经营的几大难题:

1.员工的思想观念:中国员工的思想观念大都传统保守,市场意识淡薄。同时,在没有任何哲学思想的支撑时,中国员工很少能有利他思想,大多希望通过获得权力来中饱私囊。光这第一点我就觉得就很难操作。

2.定价问题:定价是经营之本,目前中国的大部分实体分厂都是按照实际成本进行流转,而按照阿米巴经营的模式的话各阿米巴要进行购销处理,这就涉及各道工序的定价问题,而一些不提供实体物品只提供服务的阿米巴如何进行定价,如维修部门。

3.业绩激励问题:目前中国采取的激励制度大多和欧美企业类似,运用提成方式,多劳多能则多得,而阿米巴经营方式下则是较多的进行精神鼓励,让员工感受到别人的认可,这大多符合日本的社会情况却在中国较不通用。

当然,这种考核制度还是非常的可行,至少在稻盛创建的2个世界500强中非常有用,目前中国也有许许多多的大中企业在学习这种经营模式,同时也在接受“以人为本、以理为先”的思想,试着唤醒员工的激情和梦想,超越家庭的大家族主义,等等,对我们将来管理公司都是具有不可磨灭的指导意义的。

阿米巴经营读后感(二)

《阿米巴经营》是被称为日本的“经营至圣,人生之师”的稻盛和夫的力作。作为日本的企业家兼哲学家第一人,在企业经营和人生理念方面均由独到而务实的见解。

所谓的“阿米巴经营”就是以各个阿米巴的领导为核心,让其自行制订各自的计划,并依靠全体成员的智慧和努力来完成目标。通过这种做法,让第一线的每一位员工都能成为主角,主动参与经营,进而实现“全员参与经营”。

稻盛和夫先生在最初创建京瓷公司时,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件事:招收了10名刚从高中毕业的新职员,他们在工作了一年左右,开始熟悉工作的时候,突然跑到稻盛和夫那里要求改善待遇,而且还写了血书,提出了强硬的要求――——“如果不保证我们的将来,我们就辞职”。可稻盛和夫刚开始经营,对经营还没有建立自信,如果为了留住员工而答应“保证将来的待遇”的话,那是在撒谎。所以稻盛说“为了将来的待遇能比大家要求的更好,我会竭尽全力”。但年轻的员工根本听不进去。

最后稻盛先生最后一搏,对这些年请员工说:“你们如果有勇气离开公司,那为什么没有勇气相信我呢?我用我的生命作赌注,为了大家我会去维护好这个公司。如果我是为了自己的私心杂念二经营公司,你们可以砍死我”。此话一出,最终使10名欲辞职员工回心转意,把自己的一生都托付给京瓷公司。

正是这样的理念,让员工愿意把自己一生托付的公司,稻盛和夫先生能够在40年时间,创建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

阿米巴经营大致有以下三个目的:

第一个目的是“确立与市场挂钩的部门核算制度”;

第二个目的是“培养具有经营者意识的人才”;

第三个目的是“实现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经营”;

由于稻盛先生在初期对经营一窍不通,不具备人们常说的常识,稻盛先生就以“做人何谓正确”这一基准作为公司经营的原理原则。它表现为公平、公正、正义、勇气、诚实、忍耐、努力、善意、关心、谦虚、博爱等,这类全球通用的普遍价值观。这反而让稻盛先生找到了经营中的最重要的原理原则。

正是这种经营中最重要的原理原则,给京瓷公司和稻盛先生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阿米巴经营读后感(三)

日本产品质量之优,销售竟争之强,市场占有率之广我早为心知,但以前没有细想,也没细究。今读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才明了日本岛国之所以能在经济上走到现有的高度,一是日本人的团队意识强,二是目标与计划明确,三是精诚协作,四是时时成本把控,五是力保产品完美,六是全体员工因努力工作而感受到人生意义和成就感。

阿米巴经营其实质就是为达到上述六是所设定的经营细分的体制。经营细分也就是将企业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员工都站在企业经营、竞争和发展的角度来自发做好现在手中事,思考好明天的事,计划好明年的事。()经营产生压力,压力产生动力,动力成就发展……

说起来简单,正如稻盛和夫所言:成就阿米巴经营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哲学共有”。稻盛哲学__“以心为本的经营”是指各个“阿米巴”之间,每一个“阿米巴”内部的每一位成员,在为自己和自己的"阿米巴"的业绩考虑时,如果缺乏为别人、为别的“阿米巴”以及为企业整体着想的利他之心,阿米巴经营将难以推行。所以稻盛和夫把哲学融入经营管理中,理解所行之目的,才能寻根溯源,最终修成正果……

稻盛和夫从创业、经营到做大做强企业的发展历程中体会到企业经营与管理之精髓。在书中归纳为五个章节:每一位员工都是主角;经营不能没有哲学;“阿米巴”组织架构;现场是核算的主角;打造激情四射的集体。章节讲述实际,理清易懂,不同层次员工读罢此书都会有所启发,有所触动。只要是还有心存责任,那就会懂得阿米巴经营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就会结合自身,反省自己,主动施压,乐于更正,协同向前……

4、《阿米巴经营》读后感

《阿米巴经营》读后感

《阿米巴经营》最近一直在读,虽然没有读完,但是回想前半部分的内容,发现它所讲的内容能够给我们平时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

书中的主人公刚开始经营一家公司时,没有任何经验,所以把所有的工作内容揽于一身,像最初的开发、生产、销售、管理等等,如有问题自己立马到现场,所以搞得自己非常累,精神状态非常差,看到他这样的时候,让我联想到了咱们店面的管理者,刚开始的时候完全和他是一样的,都非常累,所有的事情自己都要亲力亲为,很不放心店员去做,担心员工出错,久而久之自己的状态就会出现问题。

那主人公后来怎么做了呢?

经过一段时间他多次思考,认为自己不能长期这样,光靠自己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所以他想到了,把自己所负责的各项不同工作交给一些能够独立管理几个人的管理者,把整个组织系统化分成若干个小单位,让他们独立经营。这样独立经营,管理者立马有了责任感,能够站在公司角度上考虑问题,想尽办法努力提高业绩。

联想到店面的管理者,完全可以学习《阿米巴经营》的内容,在店面时可以把所有的工作内容细分成几个项目,然后分成几个小组,选出组长让他们单独进行,管理者也可以着重培养组长,这样不仅自己的时间有了,工作效率也会提高的,员工进步的速度也会很快的。

《阿米巴经营》虽然还没有看完,但是内容非常值得学习,如果你是一名管理者,建议学习这本书,里面会有更多你想要的。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