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影评_还有什么是不能的?

1、一个都不能少影评

一个都不能少影评(一)

影片《一个都不能少》改编自《天上有一个太阳》,讲述的是一个山村代课教师魏敏芝奉行高老师的嘱咐——一个都不能少,从而展开的一系列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魏敏芝是邻村的一名小学生,因为帮助母亲生病的高老师代课从而成为水泉小学的老师。高老师在临走时,嘱咐她,班上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正是这样的一句话,她当成了一种信念,她毕竟还是个涉世未深的孩子,身上还存有一股孩童般的稚气。可是,她却具有一种可贵的品质,似雷锋般的执着与倔强,认定了一件事就会义无返顾的做下去。这一点,在她藏明行之时和到城里寻找张会科时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或许有人会说她一根筋,其实,这是一种精神,一种不怕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遇到问题,不抛弃,不放弃,最后到达成功的彼岸。

在这部影片中,运用了叙事蒙太奇的手法,增强了故事的流畅性,使导演的表意和叙事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影片的开始处,乡间的田垄,贫瘠的土地,年代久远的土胚房等画面通过远景的呈现,渲染出水泉镇贫穷的面貌以及当地条件设施的简陋,突出那里恶劣的条件。另外,在魏敏芝发现可以采用寻人启事的方式来寻找张会科时,她立刻就买来了纸和笔在车站大厅的凳子上写了起来,此时,镜头对她身旁的一位正在睡觉的老大娘进行了叠化的处理,导演通过这种技巧转场的手法,将画面处理的很柔和也能表示出老大娘睡的很沉。电影是一种时空的艺术,导演通过这种方式将一晚上的时间压缩成短短的几十秒,体现了一种时空压缩性,也能从侧面反映出魏的执着。在影片的后半部分,魏敏芝作为嘉宾出现在市里的电视栏目中,她坐在摄影棚内,是茫然的,可是当主持人要她对着镜头说几句话时,镜头特写了她的面部,她泪流满面,眼神里满是对张会科的思念以及对这几天教师生活压力的宣泄。导演这样做,增强了人物情感的流露,让观众能够产生共鸣。

在音乐方面,本片采用了音响开头法,通过狗吠等声音,交代了农村的环境,直接明了,避免了罗嗦和复杂,另外,本片运用了二胡这种乐声凄婉悲凉的民乐,迎合了当时的气氛,切合主题,将故事推向了高潮,引得观众融入其中。例如:在魏敏芝被赶下车时,音乐声响起,画面中,她一个人在山路中走着,体现出她的一种无奈与难过,在张会科漫无目的的走在大街上时,此时的音乐便很好的体现了他的那种饥饿的状态和难过想家的心理。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中魏敏芝三段唱歌的戏是非常经典的。第一次,是高老师要她唱,她很羞涩的唱着而且还跑调了。第二次是她和孩子们一起升旗唱国歌,大家虽然唱的参差不齐,可却完整的唱完了,因为这是他们唯一能唱全的歌。第三次是魏教孩子们唱歌,一共唱了两首,可是都没有唱完,跑调的歌,拙劣的舞蹈,反映出当地教学状况的糟糕,师资缺乏,条件简陋。导演并没有通过大量的篇幅去表达,只是通过她三次唱歌就反映出这些问题,这种功力,值得我们学习。

一个都不能少影评(二)

《一个都不能少》纪录片式的风格统御了整部影片的美学,非职业演员、纪实性的拍摄手法、贫困的山村小学,这里面追求一种真实感。不管这种真实感有没有做到,但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感染了很多人。就是这样一部最不像张艺谋风格的电影成为了张艺谋电影中最不可少的影片。

影片讲述的是水泉村水泉小学的故事,一个代课老师谨记休假老师的交代,不能让一个学生流失,这个交代成为了她的责任。然而电影总是这样不能没有后戏,一个学生去了城里打工,作为老师的的责任,她去寻找学生,一切故事便开始了。

影片故事主线可以分为两条,一条是魏敏芝因为50块钱去学校代课,而高老师交代的是学生一个都不能少,这成为了她50块钱的责任。另一条是当第二个学生出走,找会这个学生已经不是50块钱的责任,而是老师的责任,老师对学生的责任,是师生情,是爱。在两条故事主线连串的发展下电影的内容、人物、主题思想不断的得到升华。

第一条故事线的内容是水泉小学的老师休假,村长50块钱请魏敏芝代课,魏敏芝是这一故事线的核心人物,责任就是50块钱一个月不让学生流失,无论学生们在课上怎么调皮捣蛋,魏敏芝都不管,让人觉得这个老师不尽责任,然而我们该看到这个老师自己也是小孩,她的责任是不让学生流失,上课怎么样不是她的责任。说到这一主线的主题思想突出表现在学校的一个学生被体育老师看中带她城里搞训练,而魏敏芝却不让这个学生走,甚至把这个学生藏起来,因为学生走了她就失职了,一种为职而做出的责任让我们看到了魏敏芝的死板,甚至是无知,因为她不知道这是这个孩子走出山村的最好机会,但我们也看到了她的倔强,也正是有了这种倔强的精神才让电影有了第二故事线的出现,可以说这一段是为后面的故事做铺垫。

第二条故事线是发生在城里的事,张惠科出走,魏敏芝坚决要把她找回来。经过和这群学生的相处魏敏芝慢慢的喜欢上了这群孩子,慢慢有了老师的责任,产生的爱的责任,魏敏芝出城不够费用便带着学生们去搬砖块,魏敏芝为了节约钱甚至上车不给钱“混车”,不管路途的遥远、艰难她都要进城找学生,这一幕幕让我们感动,她要完成对前面老师的承诺,完成一个都不能少。

有一个画面让笔者最为印象深刻、最为感动,魏敏芝找电视台帮忙却不能进到里面找人,便在外面等,从白天到第二天的清晨,魏敏芝靠在电视台的大门边上在睡觉,一个摇镜头,从她的脸一直要到摇到她手边随风飘起的寻人启示单,让笔者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和一种心酸,老师为找一个学生能这样做,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管她学历高低、年龄多大,她就是一个老师,体现这责任、爱和爱的责任。这一整段把一个都不能少的主题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句平凡却有真挚的话:“你为什么还不回来,我找你三天了。”更是把学生一个都不能少的思想推向了极致。

笔者在此深深的叹一句,当老师的、想当老师的没有看《一个都不能少》,想做好老师有点难,做学生的没看《一个都不能少》也很难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就是这样一部平实的关于师生的电影、讲述老师爱的责任的电影成为了老谋子经典电影中的经典。

笔者在此引用张艺谋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请张艺谋不要在再烂片中不能自拔,“《一个都不能少》是一部从内容到形式都很平实、传统、司空见惯甚至非常老套的电影,这恰巧是我们的一个目的:在司空见惯中拍出一份真切和力量来。我们拍电影的人,在今天电影市场的需求下,当然要把电影拍得好看。所以,我们的另一个目的就是:电影除了好看以外,还能告诉大家什么,让大家想什么,关心什么,爱什么……因为我坚信,观众的口味并不如我们所设想的那样单一和肤浅。”

一个都不能少影评(三)

一、电影梗概

《一个都不能少》是张艺谋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以独特的视角,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影片中有许多令人哭笑不得的细节,笑得令人苦涩而无奈,而笑罢,是一种震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影片讲述了在穷山僻水的水泉乡,由于水泉小学唯一的教师高老师告假照顾病危的母亲,一群不同年级的小学生顿时失去了上课的机会,于是乡长便请了十三岁,只有小学水平的魏敏芝来做代课老师。高老师临走的时候叮嘱她要好好留住学生们:一个也不能少。结果她刚刚就职,就碰到两宗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县里的人挑选运动员带走明新红,第二件事情是张慧科为了还家里的债务到城里打工,她历经波折去城里找回张慧科。又开学的时候,同学们用彩色粉笔写满了黑板……

但是,影片在情节处理中,我认为有些牵强。魏敏芝来水泉村,是为了那50块钱。但是她简简单单为钱而来,主人公又何以做出后续的一连串事迹?价值取向上有一定的矛盾。而且,影片前后的两个部分让人感觉到很突兀,衔接很不自然,有些让人费解。也可能这与张艺谋的一贯风格有关,在他的好多电影中经常会有这种情况。不过从整体上来说,这部电影还是比较成功的。

二、视觉艺术

这部电影用的几乎所有演员都是非职业的,虽然经过培训,但却以真诚质朴的表演,诠释出震撼人心的故事。整部电影从内容到形式都很平实、简单、传统。现在流行的电影似乎都在极力追求感官的刺激,但看过了缺留不下多少回味。《一个都不能少》之所以取得一定的成功,除了其主题因素以外,与拍摄中注重的视觉艺术也有很大关系。

张艺谋从事电影事业,是从摄影开始的。在他拍摄过的许多电影中,都可以看到大量的实景,长镜头,强烈的色彩对比。这部电影中当然也不例外。比如说魏敏芝在徒步去城里的时候,镜头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蓝天与黄土地对应,而又突出了魏敏芝身上绛红色的衣服,给人以视觉冲击。再比如张慧科在城里流浪,镜头焦点对准他,身后是城市的热浪与浮躁,产生了强烈的反差,突出了他的无助,也牵起了观众的心。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也是张导的惯用手法。但是在具体处理中,也有许多不得当的地方,刻意追求质朴的感觉。比如说在城市中那部分,处理的有些忙乱,使观众感觉不知所措。

三、细节分析

电影中有好多的细节,有很强的震撼效果。电影中的细节可能是影片表现力的灵魂。好多细节能使观众发笑,但这种笑是苦涩的,无奈的。好多生在富足的城市生活中的人们不了解小山村是多么的贫困,教育是多么的落后。

比如,在高老师在交给魏敏芝粉笔的时候,一根一根地数,26支,一天一支,千万不能浪费,字不要写太大,也不要太小,太大了浪费粉笔,太小了对孩子们的眼睛不好,然后说写成驴粪蛋子那么大就可以了。再比如,高老师给魏敏芝介绍老师办公室兼住所以及住校生校舍的时候,那样简陋的条件,听起来让人不可思议。()在升旗仪式上,孩子们天真而又机械的动作,以及那群孩子们去砖厂搬砖、喝可乐的“傻乎乎”的行为也让人感触颇深。虽然这些细节可能有艺术上的加工,但是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片同样有很强的对比效果。最明显的是乡村与城市。魏敏芝的穿着、行为与城市人中忙碌、麻木或者是冷淡中的人,有着强烈的对比。所有这些,都凸现了农村教育的落后状况,唤醒人们的良知。

四、社会效应与现实状况

《一个都不能少》放映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使人们的目光转向占中国大部分人口的农村,看到了农村教育的现状。如影片最后的字幕所说,在人们的帮助下,建起了许多的希望小学,孩子们得到了捐助的书本等等。我们也看到了许多志愿者如徐本禹等到落后的乡村中支教的高尚行为。中国究竟有多少农村处于那种状况,很难说清,现实可能更加无奈。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明显的城乡差距,即使同在农村,村长过的日子与平常人家也有很大的差别。电影中魏敏芝坚持不懈,感动了台长,播出了节目,找到了张慧科,结局圆满,但是,每一个失学辍学儿童都能这样找回来么?即使找了回来,生活依然窘迫,很有可能再次辍学。我看到了一篇新闻报道,称该电影的拍摄地——水泉村水泉小学,并没有因为拍这部电影而留住学生,现状可能比电影中的更差。生源都留到了其他条件较好的地区,而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接受不到良好的教育或者是辍学。社会所给的帮助,也是很有限的。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部电影使更多的人将目光转向贫困的乡村,从现实意义上来讲,是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

2、还有什么是不能的?

还有什么是不能的?

法国有一名记者叫博迪,年轻时上天赋予他的只是四肢瘫痪,唯一庆幸的是他的左眼还可以动,虽然口不能言,手不能动,但他还是决心要把自己在病前就构思好的作品完成。

博迪只会眨眼,所以就只有通过自己眨动左眼与助手沟通,逐个字母地向助手“背”出他的腹稿,然后由助手抄录出来,助手每一次都要按顺序把法语的常用字母读出来,让博迪来选择,当她读到的字母正是文中的字母时,博迪就眨一下眼来表示正确。由于博迪是靠记忆来判断词语的,有时不一定正确,他们需要查词典,所以每天只能录一两页,可以想象两个人的工作是多么的艰难!几个月后,他们历经艰辛终于完成了这部着作,为了写这本书,博迪共眨了二十多万次眼,这本不平凡的书共150页,它的名子叫《潜水衣与蝴蝶》。

史铁生二十岁残疾了双腿,而他却用“笔”走了世界上最远的路;贝多芬双耳失聪,却用心创造了不朽的“命运交响曲”;史蒂芬。霍金患了运动细胞瘤,不能动不能说,却用思维走进了宇宙,去探索星系。黑洞。夸克……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却写出了最伟大的着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激励着中外青年投身到革命中去……

在这个世界上,有着健全的四肢,聪明头脑的人不在少数,却很少有人有如此成就,而世人缺少的正是他们这种永不服输的精神与坚忍不拔的毅力,世人总是在明日复明日中忙忙碌碌,又总是在等待机会中错失良机,总是在抱怨牢骚中荒费时光,在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中迷失自己……他们的成功,在于不苛求条件,不是在等待机会,而是在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

我们也有许多的理想和抱负,目标与追求,可不付注行动,就是无法实现的空想,一切将是枉然。灯下阅读不如电视机前舒适,唐诗宋词不如电子游戏迷人,劳碌奔波不如麻将桌棋牌室安逸,我们常常抱怨命运的不公,条件不如人意,我们却忘记了因内起主导作用,外因只是辅助,没有自身的努力,在好的环境条件也只能是摆设,面对困难我们常常放弃,所以我们会痛失良机,不是我们没有机遇成功而是我们缺少成功必备的毅力,坚持不懈不放弃才会到达目的地。

也许经过努力我们达不到预期的目地,也许我们最后成不了作家、诗人、商人、老板……,但只要我们经历过就不后悔,困难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失败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坚忍让我们面对一切淡定自如,胜不骄败不馁,而且这一路的风景是安逸时无法享受到的,这一路的快乐是吃喝玩乐所不能体味的。

一只眼睛能出书,失聪的耳朵能奏乐,没有脚却能走世界上最远的路……,这是何等的奇迹,何等的不凡,而我们,健全的人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朋友,努力坚持吧,相信自己,我能行!

3、如果人生可以逆袭,那为什么不能是你?

如果人生可以逆袭,那为什么不能是你?

文/枫

如果寒门难出贵子是命运安排,那为什么不能成为命运手掌下的漏网之鱼?如果人生可以逆袭,那为什么不能是你?

1

我从小便生活在一个工业小镇上,那里的空气夹杂着汽油,闻起来让人作恶,机器在不停的运转,发出嘈杂的声响。

那个最不起眼,看起来微小的瓦房便是我家了。屋里没有收音机,没有风扇,更没有电视。几张椅子,几张桌子,以及一个为方便与外界联系而不得不装的电话。

屋里极少开门开窗,因为外面的汽油味实在太重了。即使白昼,也只有略微的阳光透过瓦房顶上不足两平方米的透明的天窗,所以如果没有灯光,房子里面没有白昼黑夜之分。

迫于经济压力,我的爸爸背井离乡,远赴广州当起装修工人,风雨不阻的工作,一年时间里只有春节匆忙回来两天,清明祭祖回来一天。伟岸的身躯,黝黑瘦削的脸庞,这是我对爸爸的印象。

我的母亲则选择在镇上一家厂里工作,每日清晨出去,深夜而归,只为用低廉时间的去换取更多的金钱。我不知道她一日三餐去哪里解决,也许她根本就没有一日三餐。

2

有一天,我问姐姐:“姐,你听说了吗?二胖喝农药了!或许我能理解他吧。姐,你有想过自杀吗?我觉得做人好累啊,这日子过得真没有意思。”

是的,我体验不到被父母牵着小手踉踉跄跄过马路的幸福感,我体验不到肆无忌惮吃饭的乐趣,而我享受的到的却是无尽的黑夜恐惧,每逢刮风下雨,我便害怕的无法入睡,知道妈妈迈着沉重的步伐推开家里的门。

那时即便年幼,我已找不到活下去的意义。生活是什么,就是连柴米酱醋盐都无法保证的日子吗?就是酸甜苦辣中只有苦的滋味吗?

姐姐留着眼泪,抱住我说:“你不能做傻事,咱姐弟俩好好活着,读书是我们唯一的出路,我们只有飞上枝头变凤凰,才能改变得了现状”年纪轻轻的姐姐,说出了发人深省的话语,生活啊,给她带来了这年纪不应有的成熟。

是的,我想改变,我要努力。

3

因为成绩优秀,我很顺利进入县里最好的初中念书。初一的时候,姐姐中考失利,考不上县里的高中。而我重男轻女的父母,不愿意再支持姐姐念书,姐姐不得不选择离开可以改变命运的地方。

那一晚,在我床前,姐姐说,其实我早已料到这结局,在这被传统思想禁锢的小镇里,我身为女儿身,即使中考考得再好,我也没办法再继续去追求我的梦想了。小弟,你不一样,你要坚持,我即将外出打工给你挣取学费,你好好学,带着自己梦想,带着我的梦想,走出这破旧的小镇,去远方,去成为所有人的榜样。

那一刻,我哭了,整夜未合眼。

是的,我想要改变,我要努力。

4

初三的时候,我的父母想要我辍学。原因很简单,听了邻居的闲言闲语。即便他们重男轻女,但传统思想禁锢太深,让他们觉得读文雅之书倒不如早点进入社会。闲言闲语来自我的邻居们。

那些男人,夏天时倚在家门口前的椅子上,拿着一把葵扇,穿着人字拖,光着膀子,叼着香烟,嘴里不时吐出一圈一圈的白色烟雾,终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靠着老婆在厂里没日没夜干活拿到的薪水度日;那些女人,斤斤计较,可以为了鸡毛蒜皮之事瞬间变成长舌妇,永远都有干不完活的她们,唯一的娱乐就是说被人家的闲话了。

这个时候,姐姐站出来坚决反对,甚至说出爸爸妈妈不支持我上学的话,我以后的学费生活费就她一个人扛。姐姐的话让爸爸妈妈无可奈何,只好作罢,我也因此获得了重生。

5

穷人家孩子多磨难啊!在我高一时,我得了阑尾炎,急需做手术,但那时候恰巧是家里咬牙帮我交完学费,根本没什么剩余的钱了。无奈之下,我的妈妈只好拉下老脸打电话去问富裕的亲戚借。

然而,亲戚盛气凌人的说,借了你还得了吗,穷鬼!即便这样说,我的母亲为了我忍住了,继续请求。最后,百般请求之下,加之利息作为保障,钱是借到了,但那句话深深的刺痛了我的心。

我无法想象电话那头,亲戚的那副嘴脸是有多么的嚣张,是有多么的令人作呕,我也无法忘记,电话的这头,母亲求人的眼神是多么的无助。躺在床上的我,脸上满是泪痕。

“借了你还得了吗,穷鬼”这句这心的话语被我写在纸上,贴在了我上铺的床板下,以及我课桌上,睡前我会看一眼,不是卧薪尝胆般的苦涩,而是一股力量油然而生。懈怠的时候,我会想想家里的瓦房,想想辍学的姐姐,想想这句话,想想母亲那迷离无助的眼神,顿时便充满了拼劲。

我有很多同学问我,为什么我做得到如此努力学习,我说,因为你不知道寒门的孩子到底经历了什么。

金榜题名对于我而言重要吗?答案是肯定的。我并不追求扬名立万,不追求在高楼大厦的高层俯视所有,不追求富甲一方,我所做的一切,只为了逃离那个小镇,逃离那间瓦房,逃离流水线般的生活,赢得所有人的尊重,特别是势力的亲戚。我想在知识的陶冶下,在老师的教导下,在环境的渲染下,真正成为一个有素养,有担当,有尊严的人。

寒门难出贵子,这是当今一个热议的话题。诚然,相较于寒门学子而言,家庭情况稍好一点的,起点都会高一点,这是不争的事实。正如我上了初中,才发现我的英语水平跟同学相差很多,因为环境不同,所受的英语教育水平不同,谁能指望我在一个偏远的小镇里有高水平的英语老师。

但是,即使起点不一样,我却用后天努力你弥补了。你所想得到的事,就一定能做得到,就看你肯不肯下功夫。同样,无论你现在处于哪个处境,跟别人的差距有多大,只要你努力,一定可以缩小这个距离。

如果寒门难出贵子是命运安排,那么你为什么不能成为命运手掌下的漏网之鱼?如果人生可以逆袭,那为什么不能是你?不努力一下,你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极限有多高!

4、影评

影评(一)

——《干娘》影评

在星美国际影城上映的国产影片《干娘》,让观众感动的潸然泪下。在北京这十多年,我有很久没有再看到过反映农村题材的电影了,今天看了电影《干娘》之后,让我不由回忆起儿时的生活,回忆起自己的母亲来!尽管我迟迟快三年不敢写《咱爹咱娘》的第二篇章,但是我对母亲的那份怀念和深爱却始终没有变。《干娘》片中的场景是那么的陌生而又熟悉,乡村的生活仿佛一下子又回到眼前,回到了母亲的身边,以往的片段无法再追忆,失去的也不会再回来,安然无恙的时候,我们才懂得什么是感动和珍惜了。

《干娘》是由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内蒙古兴和县政府投资拍摄的电影,导演师跃并没用什么夸张的镜头迎合观众,甚至直接平铺直叙的来讲述这个几近俗套的故事:故事主要围绕着两位没有血缘关系的妇女结为姐妹,对方由于临终前把两个无亲无故的孩子托付给了姐姐夏玉莲。玉莲为了这一句承诺,把两个孩子收养并培育成大学博士生。但她却由于常年的操劳过度营养不良,积劳成疾,她患上了胃癌。临终之时,她还不让正在考博士的干儿干女回家看望,当双双成为博士的小虎和小莉回家向干娘报喜时却看到了挂在墙上的裹着黑纱的干娘的遗像,兄妹二人跪倒遗像前痛哭失声。

其实《干娘》的故事情节就是这么简单,简单的甚至有点俗气!没有什么大气的场景和画面,镜头来回对准干娘豆腐坊磨豆腐的情形、崎岖的山路、轻冷的小镇、热情的村长、同情的储蓄员等等。主演王亚军和王刚出色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尤其夏玉莲的扮演者王亚军,将干娘的角色演绎到了实处,让观众觉得这根本不是电影,而是身边的实实在在的生活,但正是这实实在在、平实而简单的生活往往更令人感动。

《干娘》是2006年1月获取公益许可证的影片,但是这样的影片在大城市放映,也多少给生活在都市的年轻人一次洗礼,因为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是无法感受到这样的生活场景和生活的窘迫,更甚至是无法想象。其实那些从农村考学到大城市的莘莘学子们,对这些耳熟能详的生活已经习以为常了,在这种“习以为常”的生活环境中,他们变得比城市里的孩子更懂事,更成熟。

影片中,干娘是一位连个鸡蛋都舍不得吃的母亲,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所留下的遗产是那块儿八毛的钞票,正是这点滴积累的积蓄,让小虎和小莉双双成为了博士。孩子出息了,还没有来得及报答干娘的时候,干娘却撒手人寰,当小虎和小莉回家向干娘报喜的时候,却看到了挂在墙上的裹着黑纱的干娘的遗像。说实话电影看到这里的时候,也是电影该结束了时候,这让我常常想起那些出门在外的为了生计忙碌的人们,他们由于工作或学习等种种原因不能回家探望自己的父母和亲人,但当一旦失去的时候,才为生活的种种不如意的借口所愧疚了自己的父母和亲人。其实,我们明明知道这点却做不到的时候,这是多么的可悲啊。

《干娘》,一个平淡的不能再平淡的故事,却折射出干娘的勤劳而艰辛的一生!干娘的一生是那么的短暂,干娘的爱是那么的无私和博大!干娘是伟大的,正是母爱的这种默默无闻和无私,才使得干娘在平淡朴实的生活中显得那么的伟大和不平凡。

影评(二)

——《杀生》影评

《杀生》的海报上写的是: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与其说这是本片的主题,不如说是这部个性张扬电影对于大众惴惴不安的观影提醒和总结:其过份繁复、极致癫狂、主流意识之外的非线性、多角度的故事能否让观众梳理出欣赏的主线和快感?万一它实在有high到不知所云的危险,至少还有这句话来道明主旨与价值观。

但《杀生》是不是只意味深长了“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这一点?或者,是再次重申了“为恶有罚恶有恶报”的终极传统价值观,又可能,是申诉了被主流集体悄然扼杀的反制度个体那戏剧式的宿命?总之,这个黑色又喜感的故事以其本身的多意性表达了世界的多意性,寓意了每个人生存方式和看待问题的多角度冲撞,在管虎尽皆癫狂的镜头语言下,电影也意味深长的碎片化了。

和《斗牛》一样,《杀生》的故事背景也是在民国封闭安静的小镇,同样是几近架空的时代和风格舞台式的取景,用湿润的四川山区来贴合影片本身的阴郁,而男主角黄渤饰演的牛结实则更是极端符号化的,他的一切夸张行为都是为了浓缩其反制度、反权威、反主流的个体元素。观众可以看到的是一个烦死人的市井无赖,在平安、祥和又无比团结的封闭小镇里一石激起千层浪,偷窥夫妻做爱、给百岁老人喝酒、偷邻居的东西、抢人家的寡妇、粗暴的欺负小孩,到处惹是生非肆无忌惮,让整整一镇子人都恨得牙根痒痒。

这种个体角色对于同样被符号为社会化的小镇群体而言是异己的存在,电影也特意强调了牛结实父亲就是外来者的身份,某种程度更做实了他宿命性的突兀。所以,或者我们再把牛结实的身份和性质放大到宏观视野里,那他无疑代表的是质疑传统的无政府者,浑身上下抖搂的都是粗砾而张扬的肆无忌惮和自由主义。

而《杀生》的故事就是一场对这种逆端和异己实施驯服+扼杀的死亡设计故事,影片在混乱的开头之后,以另一个外来者任达华充满疑问的视角切入,围观了这个封闭小镇的压抑固执,铺垫抛出了此处略显传统和神秘的不可为人言,进而一步步还原和提炼出牛结实在这里的成长往事,尽管这个段落是欢脱荒诞又充满黑色幽默的,但牛结实一个人对抗、质疑整个群体的宿命悲剧感还是通过他几乎是盲目的癫狂表达出来了,他的没心没肺和毫无逻辑映衬的是长寿镇整体群像的传统、规律、平静自律乃至自抑,管虎对于群像部分的描写同样是黑色欢脱又幽默的,那些鲜生活脱的各怀鬼胎们其实也活得很荒诞,道姑头和老公做爱被偷窥时龇牙咧嘴,百岁老头喝着白酒断气却急不可待,痴傻小孩不合时宜的实话实说、卖肉大叔怕事下的愚蠢毒辣,但无论众生的个性如何,他们在表面都坚持、认可和贯彻着传统的价值观,维护着许多似是而非又光怪陆离的传统:努力出产百岁以上的老人,并以此为最高荣誉和任务,让年轻的寡妇陪葬死去的老者等等。这些仿佛不合理在群体行为下被合理化的贯彻,甚至得以制度和纪律化。

可牛结实貌似盲目的惹是生非却混乱了传统、打破了规则,甚至破坏了宁静,也带来了村民的集体憎恶,这让后半段人们集体除之而后快有了充分的铺垫和理由,于是当苏有朋这个角色出现后,《杀生》正式进入了不寒而栗的迷局推理,他带领群体完成了一场集体洗脑式的杀人计划:别样态度与目光组成了令牛结实自我怀疑的氛围、转换的烈酒摧毁着其生理上的强悍、而最后雨中的狂欢则仿佛是仪式性的洗礼,这所有的过程推进是故事性布局与推理,但同样也是带有符号隐喻感的。

从某个角度讲,此番“杀生”是柔和的、细腻的、团结的,甚至充满牺牲的(镇长因此阵亡),因而看起来是场宗教式的救赎,对于罪的惩治和教诲,对于野性的驯服,如同孙猴子被佛祖降服的过程。但从另个方面来看,这场群体性施暴中诽谤攻心的阴暗感、精细缜密的计划性,堂而皇之的虚伪度,让它又像是众口铄金和铲除异己的隐喻化处理。任达华在最终破局之时,也用一句“您看事情会不会是这样的”传递出了对牛结实这个反制度个体的再鉴定和认同,他给老头喝酒让对方临死而乐,他强抢寡妇是救命与真爱,他使用催情剂戏弄全村带来了生命,还可以被看作荡漾了情欲、自在了空气。无论你认为这是解释或者洗白,但很多时候,世界就是如此多意的,对错也因角度性不同而并非绝对,这世界上,有多少人用自己立场去评点和孤立他人,有多少人犬儒主义的去追随主流寻求庇护?这场杀生也可以被认为是:来自外界充满生机和自我的价值观因被认定野蛮和突兀而遭致集体扼杀,这个尖刻与讽刺的局面,几乎聚合和意味了所有普遍意义上常发常新的社会性悲剧。

总体来讲,《杀生》是部形式感和傲慢感都达到极端的作品,它采用了密室杀人式的惊悚推理做包装、含混、多角+多线穿插做叙事模式、魔幻现实主义的荒诞夸张作为风格,最终在高度浓缩的夸张人物符号身上传达了社会意义层面上的隐喻:关于反制度的个体与高传统群体在社会纬度上的对峙,关于多意性世界在几种价值观和角度下的被争议和被传达。尽管《杀生》的结尾小心翼翼的用煽情表露了慈悲的传统关怀,但这还是一个残酷的故事,管虎对于来自人性之初的恶劣并不是身处高位的分析、抨击和批判,他用“爱谁谁”的态度让观众和自己都浸泡和投入进了极具争议的气氛,手段是凌厉利落的,态度是戏谑嘲弄的,其实最终也是无奈的。

每个人都是对抗他人的异己,每个人都是扼杀异己的凶手——我们都逃不出《杀生》这场浓缩了争议与对抗的黑色寓言,电影的最后,整个镇子的人身着黑色的披风齐整而悲怆的对天嘶吼,地动山摇,仿佛这世界有什么在被动摇、被质问、被哀悼,但又仿佛,最终,什么也没发生。

影评(三)

——《观音山》影评

中国没有成型的艺术院线,所以拍艺术片如果不想成为纯粹的艺术殉道者,就只能一方面苦大仇深地去国外电影节走红毯,一方面打扮得花枝招展地迎合内地电影观众,然后经历鲜花与烂番茄的冰火两重天,《观音山》也不能免俗。范冰冰藉此片在东京电影节封后,她在片中舌吻同性的情节也成为影片最大的炒作点,以至于看电影之前我还以为这一部女版的《蓝宇》。这如同让一个良家少妇要打扮成风尘女色诱观众一样,我觉得这是挺悲哀的一件事。其实《观音山》的戏核是在张艾嘉扮演的常月琴的身上,而对范冰冰角色的突出导致了影片在视角和着力点上的顾此失彼,这是挺遗憾的一件事。这也许不是创作者的错,只能归咎于在中国电影畸形的市场化浪潮的裹挟下,中国的艺术电影只能这样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像鸡毛一样飞着。

《观音山》是一部走心的电影,而且走得很沉重,这种沉重跟《唐山大地震》那样的泪弹不一样,它始终不给你宣泄情感的机会,沉重得令人绝望。影片中的人物一直在失去,失去尊严,失去工作,失去亲人,失去偶像……地震废墟上破败庙宇中观音像的再塑金身,隐喻着一个民族的信仰重建,常月琴被丧子之痛啮噬的心与三个年轻人残酷青春的走近,流淌着世俗的温暖和包容,但所有的这一切都不能阻止死亡之吻的诱惑。这如同现实版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如果人生沦落于寒冷的冬夜,靠火柴取暖是一件很令人绝望的事情,因为你所经历的不过是周而复始的希望破灭而已。()影片最后,常月琴说:“孤独是暂时的,在一起是永恒的。”而这是永恒是只有在天堂才能实现的。江南、丁波、肥皂三人满脸迷惘地仰躺在火车上,火车穿过隧道,阳光下的景象因曝光过度而显得失真,随即火车又进入下一个隧道,黑暗中,身后的光明逐渐远去缩小为一个飘忽的圆点,而在火车即将走出黑暗拥抱光明之际,影片戛然而止。这个无路可逃的结局,往小了说是垮掉的一代迷惘青春的缩影,往大了说是一个丧失了信仰的民族在黑暗中踽踽前行的悲剧宿命。在火柴与天堂之间,所能期待的,只能是浴火重生的凤凰涅槃。影片这种对现实的关照方式让我震惊,也感佩于创作者的勇气。

《观音山》是导演李玉与范冰冰的第二次合作,第一部是因涉嫌色情而遭禁映的《苹果》,而《观音山》暗含的反社会的阴暗基调比《苹果》更甚。范冰冰其实一直是个很努力的演员,她的努力缘于不甘心做花瓶的企图,所以她顶着偶像明星的光环却几次出现在文艺片制作中。其实在《观音山》中范冰冰的角色虽然戏份重,但人物刻画并不出色,基本都是外在属性的展现,而且她搭救肥皂和劝诫酗酒的父亲两个展现个性的重场戏都是采用自残的方式,在叙事上显得很重复。相比之下张艾嘉的角色则有着更加完整的性格命运展现,张艾嘉在表演上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控制力,尽量在外形和心理上去接近这个与自己生活很有距离的内地落魄戏曲演员的角色。但即使是一个执着的母亲,已经历经一年的伤痛对其身心的杀伤力到底能否达到影片所预期和展现的摧毁程度,这是让我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的,如果确实有,则剧力还显不足。于是影片最终走进了我的心里,但人物并没有真正打动我。而且让我遗憾的一点是,在这部电影中我依旧看不到正常状态下生存的中国人。现在内地现代题材中的电影人物,不是主旋律电影中的伟光正,就是都市时尚剧中如打了鸡血般的红男绿女,而文艺片中则充斥着被社会边缘化的扭曲人格,而如《三峡好人》中那样走下银幕就能消失在人群中,不矫饰不伪善不装逼的人物,我好久没有见到了。

《观音山》值得称道的一点是李玉对影片场面调度的想象力,全片基本上采用手持摄影,而摄影机和演员精到的走位让影片在狂放的风格下体现出准确的镜头表意系统,例如三个年轻人到常月琴家租房子时镜头中所带出的那种局促和压迫感,更能让观众在感官上体会到剧中人的隔膜和心理不适。但影片让我觉得有点崩溃的在于其被刻意拔高的精英姿态和悲悯情怀,过分执着于贩卖所谓的禅意和哲理,而且最后的收官阶段只能用大段的论道式对话来解释关于生死的主题。创作者有很强的表达欲望是好的,但这种欲望应该隐藏在镜头背后,而不是将自己的思考直白地借人物之口加诸观众。对于文艺片观众来说,电影只是思考的载体而不是思考的结果,适当的留白不仅是对观众的尊重,也是给自己藏拙,即使是伯格曼、安东尼奥尼、库布里克这样的大师,也没有直接在电影里跟观众讨论人生哲学的。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