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成功创业一定要有“杀手锏”
成功创业一定要有“杀手锏”
创业,不仅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还要有经商的能力、经营项目的确定、货物的选择以及创业长跑的信念。因此,想创业并非易事,只有拥有绝技,才能更接近成功。对此,本报创业指导专家给出四点建议。
恰当定位历练专用经验
很多创业者在创业前都会进行一番认真的学习,比如看过、读过、学过很多创业方面的资讯、信息、经验,但这并不代表你就可以去创业了。在创业之前,要重新评估一下自己,总结优缺点,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和恰当的定位!
人的商业智商和创业潜能是可以被激发和提高的。相当一部分的创业者经过许多年还是做什么都不成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对自己的实力没有正确评估,定位错误!因此要想办法尽快的用各种商业实践活动的真实历练,来形成一套只适合你自己的专用经验和思维模式。
项目确定看好自身特点
经营项目的选择是每个创业者都要首先考虑的问题,但是对于小本创业者,由于资金的限制很多项目是无法尝试的,只能从可以选择的若干个方面来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对于小型投资者,他们更合适那些具有低投入、较高回报、低风险等特点的项目。如女性用品或者婴儿用品就可以作为这些小型的投资者优先考虑的项目。有些时候,一些初创业者会觉得经营这种小项目与理想中的创业规模不匹配,不愿自降身价,但创业项目的选择一定要按照自身实际而定。
货品筛选时尚与实际并重
虽然已经确定了经营项目,但货品的选择却直接关乎创业的成败。此时,要寻找各种新奇时尚卖点产品的货源,可以将你感兴趣的产品资讯统统储存起来,结合市场需求再慢慢分析。
同时,分析市场状况,确定你认为最有卖点的一类或若干类商品,同厂家进行洽谈。要严把质量关,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一些新奇时尚的货物。但是时尚特色的产品是把双刃剑,很多所谓的时尚特色产品是只有看点而没有卖点,进了这种产品只能加大产品的积压。(创业 )因此,在进货时,一定要准确把握货物的质量、式样和数量。
心理准备创业是项“长跑”
正所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创业的道路上也没有快速发财的事情,如果你想在创业的过程中取得成功,真正需要的还是务实和努力。切记:在创业开始阶段,能多赚钱当然好,但是一开始赚不到钱也不用着急,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一旦你对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积累经验,那么你就有了下一步发展的基础。因此,创业没有捷径可走,要做好“长跑”的打算。
2、优雅100陈腾华:创业,做“品类杀手”
优雅100陈腾华:创业,做“品类杀手”
优雅100”ceo陈腾华仅凭微博私信联系就引入了来自idg的1,000万美元的投资。
电子商务行业的“大龄创业者”
陈腾华身着橙色polo衫,手持橙色水杯走进办公室,里面凌乱堆放着未拆封的枕头、床单等家纺用品——一幅典型初创企业的场景。
他是垂直家纺电子商务网站“优雅100”的ceo兼创始人之一,也是当当网的前副总裁。这位刚满40的创业者开玩笑说,自己是电子商务行业的“大龄创业者”,但和这一行的年轻人相比,他拥有丰富的与传统零售结合的电商经验。
陈腾华2006年加入当当网,2010年当当上市之前离职创立优雅100。他并不后悔上市前夕火线离职创业,认为这个分秒必争的行为非常必要,b2c的电子商务行业如今正是八九点钟的太阳,错过半年也许就错过了时机。
2009年,陈腾华已经在思索创业项目,最初他就确定要避开当当网做平台的模式,发展垂直的电子商务,他用市场学的一个概念来定义自己的目标,做某个行业的“品类杀手”(category killer)。这意味着要放弃广度的同时,要发展产品品类选取的专业化和深度。
没费多大周章,陈腾华和合作伙伴很快瞄准了家居品类,这是一片平静的蓝海,每年市场规模在7000亿到8000亿元,另外这个市场的供应商丰富,但消费者对品牌的关注度不高,没有强势的供应商品牌出现。
这是陈腾华胸有城府之处,在当当网将近六年时间他目睹和经历了b2c电子商务的从黎明前的黑暗到市场的天光大亮,自然想要将当当网的成功经验顺延到自己的创业中。图书行业也是类似格局,出版社山头变换大王旗,但并没有行业强势的出版商出现,当当网的采购规模达到多数出版社销售数额的一半以上时,自然能够作为整个行业的规则制定者出现,这的确是当当网目前在图书领域的地位。
“家纺家居行业也类似,由于供应商丰富,采购时容易组合资源,谈判时地位也能够得到保证。另外由于没有强势的供应商品牌,未来可以考虑打造自主品牌,保证利润率。”陈腾华说。
家居行业产品丰富,优雅100最终定位于家纺品类的原因,是这个行业高质低价的产品难求,传统的零售渠道无法做到二者兼顾。而越来越多收入尚可,对生活质量颇有要求的中产阶层希望有产品做到两全。
无独有偶,毕业于哈佛商学院的胡蓉蓉也洞悉了这一需求。她创立了走设计路线、针对小资年轻人群的“长物志”,2009年底,长物志网站正式上线,早期推出的产品主要是茶具和餐具系列,此后产品线拓展越来越广,包括餐饮器皿、装饰摆设、厨房卫浴、办公书房和配饰系列。(创业 )在创业之前,胡蓉蓉在麦肯锡做零售行业的战略咨询,深谙游戏规则,她定义长物志为一家网上进行的零售企业,与拼流量的电子商务有所不同。
优雅100走精品模式
陈腾华也想要将零售的经验引入到电子商务中,他曾在快消公司宝洁和雀巢工作,熟悉超市的商业逻辑。
零售的特性在b2c电子商务中也得以体现,缺乏在行业中的强势话语权,电商只能通过精选品类组合来达到吸引顾客的优势。优雅100就面临着这样的选择,陈腾华想走精选战略,去年年底优雅100上线时sku(stock keeping unit),最小存货单位)数凑到200,经过了半年的增长达到1000多个,在他看来仍然远远不够,当当仅床上用品就有5000个sku。
“我的策略是在家纺家居领域的选择应有尽有,但不会提供太多的选择。一方面保持产品的档次和价位一致,让用户感受到风格的统一性,另一方面则不会让太多噪音产品干扰客户选择。”陈腾华说。优雅100定位于中高端市场,不会卖便宜货,但尽力保证同等产品里价位最低。
陈腾华把家居行业比喻为“苦活”,家纺品类繁多,细分领域有几百个小产品,而其中绝对畅销款式甚少。成本材质也分门别类,家居行业材质有棉、木头、瓷器、玻璃等,供应商分布也极为分散。他回忆自己在义乌小商品开发市场寻找供应商的经历,面积辽阔的市场区域之间需要以摆渡车往返,而他们在义乌待了三天才逛完一个区,供应链的复杂性可想而知。
胡蓉蓉对家居行业复杂性也有同感,她的长物志主营茶具,目前也有相框、镇纸等物,仅仅是茶具就有不同的骨瓷标准。
正是由于家居行业的复杂性,也使得其天然过滤了一批竞争者,如今在淘宝c2c以及b2c上活跃的商家,多数进行单一品类的销售。“服装类的门槛低,所以可以靠钱砸,而家居需要更丰富的传统零售运营经验,也要有优秀的跨品类买手团队组织和建设产品。”陈腾华说。
即使优雅100走精品模式,未来家居品类依然需要1到2万个sku,这将是现在成规模的服装类电子商务sku数的百倍,而这将全线挑战公司内部管理,也更需要引入传统零售库存管理和盘点的艺术,内功的修为将决定垂直电子商务的规模。
目前多数的互联网创业者少有传统零售经验,早期的服装电子商务也不需要零售经验,他们应付100到200个sku绰绰有余。而家居市场是小数量多品类的复杂市场,借助传统智慧看起来则不可或缺。陈腾华将自己的创业定义为只是将一门古老的生意放在网上做。
家居类电子商务首打生活品质牌,这点身为女性创业者的胡蓉蓉似乎更为擅长,她生长在上海,喜欢精致的小玩物,自身生活就颇有情趣。长物志也带有她个人鲜明的审美情趣。
陈腾华为“优雅100”招聘的页面设计团队也全部是年轻女孩。优雅100针对收入较高的年轻团体,年龄在25到35岁之间,月收入比普通网购人群的收入高出一倍以上,这样的人不会是价格敏感人群。
陈腾华希望将优雅100打造成类似于宜家的情景购物式的平台,他设想待产品品类足够丰富后,网站能提供一个个的家居情景,帮助用户打造一个理想中的家园,而里面的各种细节从床具窗帘桌布到各种家居饰品应有尽有。他想做家居领域的“品类杀手”,以品类选择的专业性不给对手留有机会。
等到产品的sku逐步稳定,新品率逐渐下降,陈腾华预计才会玩起零售擅长的现金流游戏,现在他的现金还在吃紧,每月销售翻倍增长,备货对现金流的要求颇高。今年他引入了来自idg的1000万美元的投资,这是个仅凭微博私信,连商业计划书都没有就谈拢的投资,对方看重他的则是在一个别人都玩不转的行业的胸有成竹。
3、成功一定有方法读后感
成功一定有方法读后感(一)
《成功一定有方法》它是一本极具感染力的励志 书籍,读后收益颇深,它改变了我的思维结构和行为方式;它像一个老师,指导我怎样做好自己,怎样激励别人,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一) 成功始于心动。
哲学家苏格拉底对求学者说:要想向我学知识,你必须先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你求生的欲望一样,追求成功亦如此,要成功,必须有强烈的成功的欲望。成功来源于“我要”。不是自己的能力在起作用,而是自己的想法在起作用。只要有了这一想法,你就会去找使你成功的方法。
(二) 成功需要牢固的信念。
信念是支撑你生命的一种力量。人的行动应有一定的目标性,帮你达成目标的就是执着的信念,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告诉自己一定成功。信念,其实就是给了自己一个期望。一个合理的期望会加固自己的信念。信念还给了自己一种态度,那就是用“积极、努力、信心、决心、恒心、雄心、爱心”混合构筑的意志力。把握住自己的方向,用信念支撑,达到成功的彼岸。
(三) 成功需要方法和智慧
成功是每一个人与生命同在的梦!用科学的方法指导你的行动,才会让你在成功路上一步一步迈进,比如一个高三学生要想取得高考成功,必须搞好高三复习,复习就是巩固基础、储备知识、提高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学习进步的工具和武器。
学有常法,但无定法,在学习上有一定规律可循,要养成一个好习惯,提高效率,争取更大的进步。(1)注意课堂听讲。停进去、想明白、记下来。课堂调动多个思维器官。(2)课后学习,加强复习,查漏补缺,勤思好问。(3)全面发展,消灭弱科。(4)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坚韧不拔的学习毅力,还要提高心理 承受能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有竞争,就有胜负,尽可能稳中求进,但对考试 中出现的挫折要冷静,认真分析原因,寻求科学方法。
(四) 胜不骄,败不馁是成功者的必备的心理素质
成功带给你的是喜悦,失败带给你的是痛苦,但过后必须冷静地分析,重新迈好下一步。
失败是残酷的,他残酷得甚至不能给失败者一点同情。曾在电影中看过,马术表演的马,腿关节受到重创,主人不得不把他打死。别人问为什么呢?他说:身为一匹马,不能跑了,就算活着,又有什么意思?这个故事是残酷的。但他告诉你“你必须成功,因为你不能失败”。另外还要永葆“现在成功”的进取心。
你虽然有了一点成就,但只要不继续努力,虚心学习就会被人击倒。不要认为成功一次就可以了,也不要人为过去的光荣可以永久的肯定。“现在的成功”是重要的,而现在马上便成为过去,下一刻又得有下一刻的成功。
总之,成功需要一定的方法,需要你的信念,你的态度和毅力。还需要你把握机遇,有顽强拼搏的斗志和克服困难的勇气。面对挫折与失败的考验,把握你生命的航向保持旺盛的精力。只有这样,才会让自己成为成功者。
成功一定有方法读后感(二)
自读了《成功一定有方法》这本书之后,才幡然悔悟,原来这么多年来自己从未认真思索过,未给自己定下一个明确的目标。没有目标的生活,才让我一直对成功的概念很含糊,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与解释。
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成功并不是只属于少数人,普通人也可以成功,我也包括其中,但是,成功一定要有方法。首先,要想取得成功必需先要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并且努力朝着目标前进,没有目标的人,也就无从谈起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成功一定有方法》,这是一本极具感染力的励志书籍,读后受益颇深,改变了我的一直以来盲目的思维方式; 它 就像一个老师,指导我怎样做好自己,怎样激励自己,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成功一定有方法》读后感《成功一定有方法》读后感。
成功一定有方法,不是不可能,只是暂时没有找到方法。
有了方法就要去学习,去实践,直至成功,即使失败,也要找原因,分析原因,从而寻找另一条走向成功的道路,使失败也成为成功的一部分,一块垫脚石。
结果决定于行为,行为决定于态度,态度决定于信念,信念决定于自我期望《成功一定有方法》读后感读后感。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平平淡淡的人,那你的结果就是平平淡淡。只有当你认为自己注定将成为一个非凡的人,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所以,人有什么样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今天的态度,决定明天的成功。
成功一定有方法读后感(三)
《成功一定有方法》看完后, 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大学也看过一些关于成功学方面的视频,如被称为国际华人成功学第一人的陈安之的演讲视频,看过后,当时感觉挺好,但是具体怎么个好法不知道,看过后也就忘了。大学看的那些视频,往往告诉我的是结果,比如他们会告诉我们说话的技巧很重要,在说话中加入幽默可以增加说出话的吸引力,但是怎么在生活中有意识的去培养说话的幽默感,通过哪些方法去实现,却没有说,而这又是我想知道的,大学就感觉这些培训课程很虚,对自己实际情况用处不大。
刚开始听《成功一定有方法》时,有种抵触的情绪,以为也是只讲结果,不注重过程细节的培训课程。但是听过后,对我触动很大,很多都是我们生活中忽略的细节,又是那样的实用。就比如在自己看的见的地方画个笑脸,对自己的心情会有微妙的影响。听过()后就在自己的电脑桌面上画个笑脸,工作一天感觉很累时,看到这个笑脸,心情有种莫名的兴奋,看着有个笑脸对着自己笑,自己很惯性的会以笑脸回应,笑过之后关注点就不在累上了,呵呵。
以前自己都是先结合实际再定目标,这样心里感觉更可靠,更踏实。听过易老师的课后,感觉先定目标再结合实际去实现,这种方法站在更高的角度。或许有人质疑这种方法,我也曾质疑过,不先结合实际定目标会冒很大的风险,也需要很大的勇气。当初易老师将自己决定做一名自由职业讲师并计划在三年内成为万富翁的想法告诉朋友们的时候,也曾遭到大家的冷嘲热讽,通过自己的努力他成功了。一句话很有感触:不被嘲笑的梦想,是不值得去实现的。大目标不怕,怕的是我们没付出行动。当把目标定了,后路断了,现实的问题我们会通过各种努力去克服的,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
4、别动不动喊辞职去创业,你一定能成功吗?
别动不动喊辞职去创业,你一定能成功吗?
文/关家大小姐
01
杨芯离职的时候并没有想好到底去做什么,甚至她根本没有考虑未来。杨芯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去创业,去挣大钱。到底做什么项目,杨芯真的没有具体的规划。等到辞职两三个月之后,杨芯才开始具体规划起来。
杨芯的一个男同学做外贸做得风生水起,这个同学赚到一些钱之后,邀请杨芯等一些大学同学聚会。表面上是同学聚会,实际是暗地里炫富。聚会当天,因为住得地方距离聚会地点比较近,杨芯是走路过去的。杨芯到比较早,后面到场的一些男同学,大多数都是开车去参加聚会。即使没有看见他们开的车,他们也会有意无意透露自己开车而来的事实。聊着聊着,杨芯不禁觉得这场聚会真的是糟透了。
回来后杨芯一个人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杨芯呆呆地望着天花板,想找个人诉说自己参加完同学会后的烦恼,但是张张嘴也不知道和谁说,她不由得想起了前男友。想起前男友杨芯内心一阵发酸,强忍着眼泪没有流出来。杨芯赶紧拿起电话想找个人聊聊,翻了半天手机通讯录,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人。不由得放下手机,继续盯着天花板,天花板上时不时有从窗户透进来的光影在闪动,只有那闪动的光影让杨芯感觉到一丝的存在感。杨芯终于在心里承认,也许,糟糕的并不是聚会,而是杨芯自己。
02
去参加聚会的时候,杨芯离职才不到一个月。本来想着参加同学聚会可以缓解一下烦闷的情绪,没有想到这次同学聚会却深深地刺激了杨芯。
大学毕业不到三年,同学们都纷纷买了车,有的人还在深圳买了房子。年轻的杨芯虽然不稀罕车子,也不稀罕房子,但是在失恋与无业的情况下,看到同学们各自活得春风得意的样子,一向骄傲的杨芯竟然感到了沮丧。她不愿意承认自己混得比同学差,但是显然事实摆在眼前,她的确看起来过得比别人不如意。
尤其是那个组织同学聚会的男同学,其实杨芯也不知道他具体在做什么,只听说他在做外贸。到底做哪门子外贸,杨芯也不是很清楚。聚会的时候,杨芯也试图问过这位男同学,可是这位男同学也是在打马虎眼,根本不想分享任何有用的资讯。参加同学聚会之后的几天内,杨芯一直在琢磨,也许自己也可以去做外贸,别人可以,她为什么不可以呢?就算没有任何资源与有效的信息,杨芯也决定去做。
03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杨芯开始积极地查资料,准备做外贸的事情。都说万事开头难,杨芯的的确确体验到了。所有的一切没有人带领,全部靠自己摸索。为了挣大钱,为了在前男友面前证明自己很优秀,为了给自己出一口气,杨芯克服一切困难往前冲。本以为一切都会朝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一个巨大的困难横在了杨芯的面前。这个困难在几年后的杨芯眼里根本不算什么困难,但是对于当时的杨芯来说,真的是太难。
所谓的做外贸,不过是在国外网站注册一个账号,开一个店铺,把中国的东西卖到国外去,挣其中的外汇差价。但是在这些网站开店需要很多认证,如果通过这些认证就需要很多资料,而这些资料对于刚刚离职并且在深圳无房产的杨芯难以办到的。
杨芯发现这一点之后,第一次感到创业的无力。还没有开始创业便被现有的事实击倒。考虑了一段时间之后,杨芯决定去开一个实体店铺。起先,杨芯并不觉得自己有开实体店铺的能力,只是在重庆同学处玩的日子,杨芯逛街顺便看到有一些店铺在转让,了解了一下情况,杨芯心里便有了底,觉得开实体店铺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范围内,便心里生出在重庆开一家店铺的想法。
二话不说,在短时间内杨芯便拿下了一家女装店铺。至今想来,杨芯都后悔不已。杨芯没有仔细研究店铺选址,服装时尚趋势以及货源采购,仅仅看到店铺的转让费和租金合适,便开始风风火火地干起来。结果可想而知,杨芯虽然起早贪黑,勤勤恳恳,但是由于开店之前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到位,在差不多半年的时间内,杨芯把辛辛苦苦上班挣来的钱全部打了水漂,换成了一堆库存,至今都堆在杨芯的家里。
04
离杨芯离职差不多一年时间,连续两次的失败让杨芯在金钱以及自信心方面严重受挫,好长一段时间,杨芯都在反省自己当初冲动离职的决定。
大多数人在工作的时候不如意或者不顺心,总想着拿攒下的一些钱做一些小生意。但是大多数人只是在梦想,而没有真正付诸实践,但是杨芯真正的办到了。记得杨芯在离职的时候对办公室和杨芯比较好的一个女生说:“不要总是在幻想去创业,而不去实践。多学学我,看我说到做到,我想去创业立即就去创业。”如今受到连续两次打击的杨芯想起自己曾经说过的这些话,觉得有点后悔,开始觉得自己当年是多么无知。
大多数人在决定创业的时候都想着成功,有的人害怕失败,于是退缩了,有的人勇往直前,但是因为资金或者经验等各方面的原因,结果却失败了。比如杨芯。比起很多人生意上的失败,杨芯只是算小打小闹,但是这次的经历,让杨芯彻底明白,生意不是每个人都能做成功的,它需要的不仅仅是一腔热血。成功需要有多方面的因素。至于到底怎么样才能成功,杨芯也没有资格去谈论,因为她没有成功。
05
创业的失败让杨芯明白了很多道理。比如上班是最轻松的工作,哪怕主管再怎么凶神恶煞,比如同事再怎么难以交流,对于创业失败导致一穷二白的杨芯来说,曾经让自己那么厌恶的一切,都不再那么讨厌。
经历过这么多事情,杨芯也看开了,她觉得前男友觉得自己是否会挣钱已经不重要了,甚至她觉得也许两个人的分开是对的,有的时候想想,两个人的确不那么合适。(来源: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