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乙己读后感1000字
一曲悲歌有笑声
知道鲁迅先生的人,多少对他的作品有些了解,多少也知道一点儿先生作品中的人物,想必也该知道孔乙己。
孔乙己这个名字,出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然而这并不是他的真实姓名。一个连真实姓名都没有的人物,无疑是可悲的,而故事的背景也就注定了孔乙己命运的“可悲”。
从孔乙己出场,整篇小说就带上了些讽刺和悲剧色彩,而且越往后,这种讽刺和悲剧就越明显。一部优秀的小说,它的意义和价值是要靠读者细细品出来的。孔乙己的“悲”也是读者悟出来的——有人初读这篇文章时,是笑出声来的,所以全文一定会有一个“误导”读者的地方。《孔乙己》中,这个地方已经被提示得很明显了:一个悲剧小说中,从头到尾,各行各业人的笑声。悲剧里的笑,显然有那么些不自然,又是那么刺耳,却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喝酒的人看着他笑”,“众人哄笑起来”,“也都哄笑起来”,“附和着笑”,“在笑声中走散了”,“笑着对他说”,“便和掌柜都笑了”……从头一直笑到尾,笑声愈响,欢快的气氛就愈浓,孔乙己的悲惨色彩就愈浓重,以至到后来孔乙己自己都无底气了,低声地恳求道“不要取笑”。
我们不知道孔乙己年轻时的样子,但至少,他现在是悲惨的。在无情的科举制度作文的毒害下,孔乙己真正做到了“一心只读圣贤书”,而且书的数量还是有限的,也是由于科举,导致孔乙己只重视课本,轻视劳作,甚至是排斥劳作,也滋生了他“好吃懒做”的恶习,于是钱越用越少,小偷小摸的行为越来越多,被人们嘲笑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使他的生活陷入一个死循环,最后困死在这个漩涡里。我也无法判断究竟是该斥责他,还是同情他。他的一生是一曲悲歌,只是这首歌,以笑声开始,又闭幕于笑声之中。“孔乙己总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回过头,看看悲歌中的笑声。老板打趣孔乙己时,戳其软肋,以寻求自己的快乐。由此,看来这个老板并不高尚。而围观的群众,也是一个劲地起哄。在这个势利、冷酷的年代,是不会有人站出来主持公道、宣扬正义的。他们的良知跟着笑声灰飞烟灭。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孩子们是天真无邪笑闹无心的。这也是小说给人些许温暖的几个地方之一。孩子们是可爱的,孔乙己也是有其善良的一面的,他把善良用在孩子们的身上。而叙述者“我”,也是一个孩子,同样不乏同情之心。
再读这篇文章,我再也笑不出来。因为虽然孔乙己的悲剧有他自身的原因,但根源是因为冷酷无情的社会和罪恶的科举制度。
但愿这种笑声我们永远不再听闻。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朱隆基 | 作者年龄 | 12岁零5个月 |
---|---|---|---|
在读学校 | 凤鸣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7班 |
性格特点 | 能克服困难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十字绣 | 平均成绩 | 104分 |
指导老师 | 秋颂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2、孔乙己中举作文1000字
鲁镇的街上乱哄哄的,人来人往。摆摊的小贩在大声吆喝,却时常没有生意。突然一阵阵锣鼓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官府里的衙役边敲锣边大声喊叫:“孔乙己大人中举了……”街上的人面面相觑,好长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咸亨酒店的掌柜大叫:“我们快去给孔乙己,呸,看我这张该打的臭嘴,孔大人,贺喜吧!掌柜抽了自己一个巴掌,飞快地跑到了大街上。
大家都跟着掌柜去了,到了半路,却发现孔乙己已经被人们抬了了出来。他浑身发臭,别人帮他洗漱,换上了官服。孔乙己早已饿的不像样子了,他用尽力气说了一句:“给……给我弄点吃的……”说完便昏了过去。
大家连忙拿些吃的,喝的,还有人差人去请郎中。不一会儿,孔乙己已经醒了过来,他看到自己穿着官服坐在那么高的地方,问身边的人:“我真的中举了吗?我是举人了?”
大家应声附和他:“对啊,孔大人,恭喜大人啊!”他听到这些人的话,一下推开身边的人,大声说道:“哈哈,苍天有眼啊,我孔乙己终于考中了!看他们谁还敢嘲笑我,我现在可是老爷了。”
正当孔乙己高兴的时候,一辆大红轿子停在孔乙己面前,定睛一看,原来是拥有万贯家财的丁举人。人群中有人咕哝着:“他不是那个把孔大人的房子烧了,还打折了孔大人的腿的丁举人吗?他来干什么?”
丁举人走下轿子,拨开众人,走上孔乙己面前,拱起作文双手,笑呵呵地说道:“恭喜孔大人!孔大人别来无恙啊,我知道之前我太鲁莽,我不该烧你的房子,更不该打断你的腿。都怪我那个该死仆人,他竟然说是你偷了我家的钱财,我知道像你这样高贵的人不会做那种下流无耻之事的。”说完将一些金条和一份地契放在桌子上。
孔乙己马上笑逐颜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丁大人,客气了,我现在已无大碍,多谢丁大人来探望。”孔乙己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心里却对打断了他的腿的丁大人恨之入骨。他在想,等我孔乙己做了大官,看我怎么收拾你。
孔乙己拿出桌子上的一块金条给掌柜,叫他去咸亨酒店置办几桌丰盛的酒席,好好庆祝庆祝。掌柜拿起金条,揣进腰包,向咸亨酒店飞奔而去。
正在这时,突然又一个衙役闯进人群里,大声叫道:“孔乙己在哪里了?”
“你这个瞎了眼的,竟然直呼孔大人的名字,是想死吗?”人群中有人对着衙役大声训斥着。
“孔乙己没有中举,中举的是孔一己大人,你们看看官府的文告”,说着他向众人打开了官府的文告。
众人睁大眼睛看着衙役手中的文告,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孔一己”三个大字。
丁举人看后火冒三丈:“孔乙己你快还我钱,不然我就再烧你的房子,打断你的另一条腿!”
孔乙己听后,胸口突然一闷,好像有一口痰堵在那里,昏死过去。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霍林斯 | 作者年龄 | 12岁零10个月 |
---|---|---|---|
在读学校 | 朝天路小学对口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3班 |
性格特点 | 忸怩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旅游 | 平均成绩 | 106分 |
指导老师 | 叶月渚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3、孔乙己读后感400字 读《孔乙己》有感
在鲁迅笔下,有许多文章。但我买了一本叫《孔乙己》的书,让我有了许多感想。
孔乙己是唯一一个穿长袍而没钱的人。
又一次,孔乙己花了一文钱买了一碟茴香豆,有几个小孩围了过来,孔乙己给每个人发了一颗茴香豆,吃完后小孩们还想吃,于是孔乙己用手盖住了碗,说:“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多乎哉?不多也。”【星火作文网 www.easyzw.com】
就从这一段就可以看出孔乙己的穷苦。一碟茴香豆只要一文钱,可孩子们只吃到啦一颗,孔乙己就用手盖住了碗,怕小孩们多吃一颗。
之后他就开始偷书,后来被何家人吊起来打了一顿。来到酒店,有人说:“哟,又去偷书了!哈哈哈哈!”“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于是把九文大钱一字排开,并说:“温一碗酒,这回有现钱!”
他说的话让他暴露了自己的穷苦,并把钱一字“排开,显摆自己很有钱,这道反衬出了他的穷苦咯破。
每个人都喜欢把自己捧得很高,可有时自己的一个动作可以暴露自己的本性,有时自己可能因为自己的某些目的,而做一些“背叛”自己地位的事情。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刘建忠 | 作者年龄 | 11岁零6个月 |
---|---|---|---|
在读学校 | 上海高桥东陆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1班 |
性格特点 | 严肃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钢琴 | 平均成绩 | 116分 |
指导老师 | 滕海滨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4、《孔乙己》读后感650字
《孔乙己》这篇文章,在初中的语文课程学习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它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出自鲁迅的笔下,描写了一个名叫孔乙己的读书人在残酷的生活下无情压迫下,最终走向堕落的故事。
‘孔乙己’其实是鲁迅他哥哥的原型,那个咸亨酒店也有实地。刚开始,孔乙己对生活充满了信心但是他总是喜欢咬文嚼字。有时,他明明偷了邻居家的书,却毫不承认,对着别人却皇而堂之地说:“这是我在‘借’别人家的书,我是一名读书人,这不算偷,不算偷!”在别人的啼笑皆非中,他只能灰溜溜的离之而去。其实这样的人,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他们嗯只靠嘴皮上的功夫,而没有实际行动,一定不会成功。
还记得这篇故事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吗?孔乙己买了一盘茴香豆,在回家的路上,有些小孩纷纷来抢他作文手中端着的茴香豆盘子。他不给,便说:“不多乎,不多哉,不多矣!”这些小孩们听不懂什么意思,反而变本加厉,孔乙己没有办法,将茴香豆给了他们一些,用手赶紧紧紧的捂住,继续说:“不多乎,不多哉,不多矣!”……这样的一个短小精悍的描写,将孔乙己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内心本质的善良,还有他较真的性格也也跃然纸上。
《孔乙己》这篇文章中,集中了鲁迅在写法的精华。最后一句话:这孔乙己也确实大约是死了吧。这句话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有些矛盾,是否定,一种还是肯定?细细品读却是一种对旧社会黑暗腐朽的文化制度,读书人的悲叹之情以及无限的怜悯。
作为一部传世经典,《孔乙己》中蕴含着许许多多的精神力量及传奇魅力。只有细细品读中,方可领悟那深厚的内涵价值。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张山 | 作者年龄 | 11岁零2个月 |
---|---|---|---|
在读学校 | 西寺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7班 |
性格特点 | 有韧性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看综艺娱乐节目 | 平均成绩 | 116分 |
指导老师 | 元参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5、孔乙己读后感800字
鲁迅先生一贯喜欢用些小人物以讽刺时局,孔乙己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
起初我十分可怜他,贫穷,社会地位低下都是他的代名词,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终于还是应了这句话,好吃懒做,原本可以有更好的生活。可说他不好,他仍不愿放弃他读书人的身份,穿着长衫混在短衣中。说他不讲诚信,但每次的酒钱从不拖欠。如果他生活在今天的社会,国家种种政策。不至于饿死,说到底,孔乙己是被封建制度所毒害的可怜人罢了。他就是一个看不起底层人民,却又向往上流社会吧。
如今在我们的班级也存在这样一类人,成绩比一般人好,但又比一部分差,是班级的分水岭,在他们上面的人能拉十多分,下面也能拉十多分。
孔乙己就是这样尴尬的存在,成绩好的他算不上。却又自视清高,不愿与成绩差的人为伍。同时他又很矛盾,穿着长衫又红着脸与他人争辩,与其说他自卑,不如说他孤独,什么是孤独?稍有人问,你就会敞开心扉,其实就是孤独。到现在在我脑海中,孔乙己那句话仍不断重复,你知道茴香豆的茴怎么写吗,茴字有四种写法。
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读了八九年文不成武不就。从不旷课,老作文师说上一句要脸红好几天,不敢迟到,不敢早退,难题永远做不出来,总是在一旁默默地循规蹈矩的活在自己的世界。每当生活不如意,便开始愤怒,看别人混得如鱼得水,开始充满负能量。人们离你渐行渐远,开始产生疑问?为什么他们那么优秀,而自己的嫉妒心却不停的在作崇。仍没有任何实际行动,却能安慰自己:他们是天才,而我与他们不同,总会有那么一天,我就聪明了,欺骗自己,时候未到。
哪有什么一夜成名,其实都是百炼成钢,明明懂得的道理,却非要等到自己亲眼看到比自己好的、差的人都比自己优秀,才发现你只是看上去很努力……同孔乙己一样,空有一腔热血,没人看得起,最终消失。默默地,默默地……从来无人问津,仿佛从没有来过一样。
鲁迅先生所说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难道说的仅仅是孔乙己吗?
为了这些事情不发生在自己身上,就要走出孔乙己,将他作为反例,在自己努力的道路上,会遇到一些挫折,听到一些声音,但我知道热血难凉,赤子无惧,努力会战胜一切。
相信在未来的你会在铺满鲜花的道路上继续美好,荆棘之地也要昂首闯荡,每天的你都要加油呀!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刘忠林 | 作者年龄 | 12岁零5个月 |
---|---|---|---|
在读学校 | 九莲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3班 |
性格特点 | 忠心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登山 | 平均成绩 | 100分 |
指导老师 | 吴宗敏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