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读颂歌献给党读后感
读颂歌献给党读后感(一)
在国庆七天长假中,我反复读了《颂歌献给党》这本书之后,使我了解了在战争年代,不知多少前辈为了解放全人类,建设新中国这一目标,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不论是党的领导人,还是普通的共产党员,都心怀为革命事业献身的崇高信念。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毛泽东主席一家献出了多位亲人的生命;为了解放全中国,董存瑞托起炸药包,用自己的生命为新中国的成立扫除障碍;为了早日解放家乡奉节,《红岩》小说中江姐的丈夫彭咏梧壮烈牺牲在我们奉节竹园的黑沟tang;为了保家卫国,为了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杨根思将自己的热血洒在了朝鲜战场上……
其中,最令我敬佩的是刘胡兰,她十岁就参加了儿童团,经常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十三岁就当上了云周村妇救会秘书,她与共产党员一起发动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还动员村里的青年报名参军。十四岁被正式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1947年1月12日,因叛徒的出卖而被捕。
在血淋淋的铡刀面前,刘胡兰临威不惧、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斩钉截铁地回答:“怕死不当共产党!”从容不迫地躺在铡刀下,结束了她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出永恒的诗篇。刘胡兰牺牲时,尚未满十五周岁。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主席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通过从书中了解到许许多多革命英雄的事迹,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朋友,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能够坐在这宽敞明亮的辽宁小学的教室里读书,这是无数革命英雄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因此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且我们要勤奋学习,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用自己学得的知识和力量来报效祖国,回报为我们开辟幸福道路的先烈们。
读颂歌献给党读后感(二)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阅读了《颂歌献给党》这本书,它叙述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史和先进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我被里边的每一个人物所感动,被他们的爱党之情感动着,被他们的勇气激励着。同时我也深深懂得了:今天幸福而美好的生活,是这些革命先烈们用自己的热血换来的,是他们用惊人的毅力和爱国主义精神创造了人间奇迹……
回首九十年前的旧中国,政府的腐败无能,帝国主义的强取豪夺下,中国变得越来越贫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寻找救国之路,无数爱国志士苦苦探寻,一次又次努力,他们把祖国。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把祖国和个人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中国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为革命将死置之度外的共产党员夏明翰……这些英雄们谱写着一曲曲爱国之歌。
最令我感动的故事就是《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的 江姐》,江姐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十九岁她就加入了共产党,后来被叛徒出卖,不幸被捕,江姐以惊人的毅力忍受了一次次酷刑折磨,使敌人为之胆寒,在狱中她面对各种酷刑,都表现得宁死不屈。牺牲前,她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 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的! 我被江姐的故事深深的感染着,被她那种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所振奋!
正是这些英雄们的付出才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换来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国从过去的贫穷走向了现在高科技化的道路。我生长在和平的年代里,能够在这环境优美。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和同学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这一切都要感谢那些为革命做出贡献的人们。
在祖国的蓝天下,我们正茁壮成长,我相信我们每一个青少年都会牢记先烈们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付出的一切。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我为我们的党骄傲,作为祖国的接班人。建设者,我们要努力学习,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读颂歌献给党读后感(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为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和伟大祖国9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前天,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本书——《颂歌献给党》,当我捧着这本书时,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几天来我认真阅读了这本书,了解到了一些关于党的发展历史和先进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使我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为了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从1840年开始,中国的仁人志士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可以说是前仆后继。从太平天国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 ……一批又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一代又一代的豪杰,一次又一次的努力。()
1921年7月23日,中国历史的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情——中国共产党正式诞生了。从此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后来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了八年抗日战争,又经历了三年解放战争,终于在 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新中国,自此,一个独立的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出现在世界的东方。
在和平年代,建设祖国成了主要任务。为了使我国的国力不断增强,使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共产党们流血流汗、任劳任怨。有王进喜、孟泰、“两弹一星”的邓稼先、钱学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越来越强大,中华民族越来越团结:当我们面临洪水、地震时;当我们面对“非典”、甲型hihi流感时;当我们面对经济危机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勇敢地迎接并经受住了考验。实践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
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我们生活幸福,健康成长,我们每一个少先队员都应当为有这样的党而自豪,做“四好少年”是胡锦涛爷爷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同学们,你准备好了吗?
2、把一切献给党读后感
把一切献给党读后感(一)
《把一切献给党》是吴运铎一生的真实经历。吴运铎出生在穷苦的工人家庭。在苦难的童年里,就已留下了革命的血的记忆。小时候不可能上学学习,只能拣煤渣,有时跑到矿山上看机器,还时不时地向工人问上两句。由于家里贫穷,十四岁就下煤窑做苦工,煤尘、瓦斯、地下水几次要吞噬他的生命。北伐战争后国民党叛变革命,工人武装被镇压,失学的吴运铎当工人的梦想也破灭了,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担,挑煤、捡炭渣,但没能养活家人。后来。他一家人逃难到了湖北,仍在矿上,却是暗无天日的学徒生涯,当工人却没有机会和条件学习与机器相关的知识,一切只能靠自己一点一滴地积累。战乱的时代给了他觉悟的意识,也为他得到锻炼、发挥才能创造了条件。
但是,书中更多的是讲述了他在革命队伍中的锻炼成长。抗日战争的爆发给了吴运铎一个全新的生活理想。工人们觉醒了,吴运铎更进一步认清了受压迫的原因,明白了革命是惟一的出路。吴运铎毅然参加了革命,一九三八年,他投奔了新四军,尽管这支队伍非常困难,不仅缺衣少食,而且缺少武器,但是他决心永远跟着党。从此,为了消灭敌人,他开始了与枪炮制造紧密相连的一生。这是一个战士的成长史,也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思想发展史,“把一切献给党”是一个在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共产党员的心声。吴运铎的一生与我军、我国的枪炮制造史一起走过,当他被派到修械所当工人以后,他和战友白手起家,靠着师父传授的本领,他学会了修枪,又经过不断实践、探索,终于造出了自己的步枪、平射炮等很多武器。他在革命队伍里,为了制造武器不顾一切地苦打死拼,负伤流血,再所不惜。他三次负伤,左眼、四根手指和腿被炸坏,但他依然在病床上研究新武器。他原来是个文盲,后来却成了掌握现代科学的军工专家!读到这里,我怎么能不被他的顽强刻苦所感动呢?
我读完了这本书,感受到了吴运铎同志的坚强和勇敢!他刻苦顽强的精神,实在令我感动!从他身上,我懂得了什么叫把一切献给党?这不是一句空话,它是有具体和实在内容的!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依然要坚持“把一切献给党”这个伟大的信念,我一定要抱定了为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而奋斗的目标。
把一切献给党读后感(二)
昨天是七·一——党的生日,我觉得应当读一本好书,算是自己给自己上一次党课(因为身体不好,只是每年去缴纳两次党费,五年没有听党课了),以不忘自己的党性。
读什么呢?对,我们既然曾经在党旗下宣誓“把一切献给党”,那么我就来读读报告文学《把一切献给党》吧!把一切献给党,不管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都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的誓言!这是我们建国后的一本革命回忆录,也是被称做“中国的保尔”的吴运铎同志的自传,是曾经在五、六十年代非常受广大青年喜欢的一本书,只是这三、四十年来,很少有人提起了,读的人似乎也不多了。我不知道现在我提起读此书,会不会有人嘲笑我落伍,但是书中的主人公吴运铎,真是让我永远难忘一位英雄!无论别人如何评价,我还是非常敬佩他的!
《把一切献给党》是吴运铎一生的真实经历。吴运铎出生在穷苦的工人家庭。在苦难的童年里,就已留下了革命的血的记忆。小时候不可能上学学习,只能拣煤渣,有时跑到矿山上看机器,还时不时地向工人问上两句。由于家里贫穷,十四岁就下煤窑做苦工,煤尘、瓦斯、地下水几次要吞噬他的生命。北伐战争后国民党叛变革命,工人武装被镇压,失学的吴运铎当工人的梦想也破灭了,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担,挑煤、捡炭渣,但没能养活家人。我在小学6年级的语文课本上学习过的《我的童年》一课,就是从这本书里节选的。后来。他一家人逃难到了湖北,仍在矿上,却是暗无天日的学徒生涯,当工人却没有机会和条件学习与机器相关的知识,一切只能靠自己一点一滴地积累。战乱的时代给了他觉悟的意识,也为他得到锻炼、发挥才能创造了条件。
但是,书中更多的是讲述了他在革命队伍中的锻炼成长。抗日战争的爆发给了吴运铎一个全新的生活理想。工人们觉醒了,吴运铎更进一步认清了受压迫的原因,明白了革命是惟一的出路。吴运铎毅然参加了革命,一九三八年,他投奔了新四军,尽管这支队伍非常困难,不仅缺衣少食,而且缺少武器,但是他决心永远跟着党。从此,为了消灭敌人,他开始了与枪炮制造紧密相连的一生。这是一个战士的成长史,也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思想发展史,“把一切献给党”是一个在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共产党员的心声。吴运铎的一生与我军、我国的枪炮制造史一起走过,当他被派到修械所当工人以后,他和战友白手起家,靠着师父传授的本领,他学会了修枪,又经过不断实践、探索,终于造出了自己的步枪、平射炮等很多武器。他在革命队伍里,为了制造武器不顾一切地苦打死拼,负伤流血,再所不惜。他三次负伤,左眼、四根手指和腿被炸坏,但他依然在病床上研究新武器。他原来是个文盲,后来却成了掌握现代科学的军工专家!读到这里,我怎么能不被他的顽强刻苦所感动呢?
我读完了这本书,感受到了吴运铎同志的坚强和勇敢!他刻苦顽强的精神,实在令我感动!从他身上,我懂得了什么叫把一切献给党?这不是一句空话,它是有具体和实在内容的!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依然要坚持“把一切献给党”这个伟大的信念,我们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都是党的儿子,是党哺育了我们,是党培养和造就了我们,我们所取得的每一个胜利,每一次前进,都离不开党的关怀、培养和支持、鼓励。所以我一定要抱定了为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而奋斗的目标。
作为一个已经退休的党员,我今天已经做不了什么大事情了,我只是平凡地度过自己的每一天。但是,我也没有必要因为健康不好长吁短叹地无比悲观,学学千千万万共产党员的坚强精神吧!就让吴运铎身残志不残的精神陪伴自己度过余生岁月吧!
把一切献给党读后感(三)
今年暑假,读了《把一切献给党》,我为吴运铎的这种坚强意志而感动,为他的遭遇而感到心酸。他的精神我,我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
吴运铎在战场上杀敌、曾经三次身负重伤,留下了伤口百余处,左眼失去、左手、右腿致残,经过二十多处的手术,身上仍有几十片弹片没取出。这就是所谓的奇迹,这就是信念的支撑。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他组建工厂,为抗日前提供支弹药。不幸的事发生了,导火装置受到碰撞,引起爆炸,吴运铎的手指被炸掉四个,他终于出院了,又坚持着投入到枪榴弹的试验中,他坚持着“一个人知道为什么冒险,他就会投入到这项冒险的工作中去,后退一点,心里都会觉得不好受。现在,我们的民族正在火中燃烧,我们要在火中锻炼我们的意志。为民族赴汤蹈火,得到永生。”这是一个重大的试验,是一次更危险的试验,枪榴弹发爆炸,将吴运铎左膝盖炸了一个碗口大的血口,膝盖骨被掀开,他再一次住进了医院。1953年,他写了一篇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以感人至深的事迹实践了自己的誓言:“把我们的力量、智慧、生命、我们的一切,都交给祖国、人民、党!”
我从中体会到了吴运铎的坚强和勇敢!他刻苦顽强的精神,实在令我感动!从他身上,我懂得了什么叫“把一切献给党”,它是有具体和实在内容的!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依然要坚持“把一切献给党”这个伟大的信念,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都是党的儿女,是党的哺育和培养造就了他们,他们所取得的每一个胜利,每一个前进,都离不开党的关怀、培养和支持、鼓励。
我们现在的小学生,过着幸福的生活。很多小朋友怕吃苦,没有目标,什么都怕学,将来能为祖国做什么贡献。作为一名小学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习革命者和建设者们的崇高精神,并以他们为榜样和动力,努力学习,回报家长、老师和社会,做一个有用的人。
3、颂歌献给党读后感300
颂歌献给党读后感300(一)
读了《颂歌献给党》这本书之后,我了解到,在半殖民封建社会,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多个不平等条约,不仅抢占去中国国土面积达三百多万平方米,还要我国赔他们钱款,在帝国主义的强行压榨下,中国变得越来越贫弱,中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多少前辈为了建设新中国这一目标,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不管是党的领导人,还是普通的共产党员,都怀着献身于革命事业的崇高信念。李大钊、缪伯英、徐特立、刘胡兰、李林……他们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为了解放全中国,为了保家卫国,前仆后继,百折不挠!
其中,最令我敬佩的是刘胡兰和李林。
刘胡兰十岁时就参加了儿童团,经常和伙伴们一起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13岁就当上了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她与党员们一起,发动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还动员村里的青年报名参军。1947年6月,14岁的刘胡兰被正式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1947年1月12日,敌人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为叛徒出卖而不幸被捕。在敌人的威胁和血淋淋的铡刀面前,刘胡兰毫不畏惧、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斩钉截地的回答:“怕死不当共产党!”从容地躺到铡刀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刘胡兰以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出永恒的诗篇。她牺牲时,尚满15岁。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主席为刘胡兰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李林在1936年考进北平民国大学,来到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北平。她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主义着作,积极参加各种抗日救亡活动,没过多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4月,日伪军集中1.2万人的兵力,对晋绥边区进行扫荡。晋绥边区行政机关和群众团体的500余人被敌军包围,李林也在其中。李林在危急时刻,果断率领着20几名战士骑马向东突围,吸引敌人的注意力,掩护机关人员向南突围。敌人主力部队果然开始围追李林他们,大队人马趁机冲出包围圈。一次又一次地冲杀突围后,李林的战马中弹倒地,身边的战友也相继牺牲,李林虽然身负重伤,但仍孤军奋战,手持双枪毙敌数名。最后,在敌人“抓活的”的喊叫声中,李林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壮烈殉国,年仅24岁。李林牺牲后,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从延安发来唁电,称她“不仅是女共产党员的光辉模范,而且是全国同胞所敬爱的女英雄”。
今天,我们能够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能过上吃好、穿好、住好的幸福生活,这都是无数革命英雄用鲜血换来的,用生命换来的。正因如此,我们更应该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我们应当好好学习,勤奋学习,长大后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来回报祖国,回报那些为我们建设新中国,开辟幸福道路的革命先烈们。不辜负他们的期望,让中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富饶,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颂歌献给党读后感300(二)
读了《颂歌献给党》这本书之后,让我知道了在战争年代,多少战士抛头颅、洒热血,才换回了今天和平、幸福的大家庭。
董存瑞炸碉堡,陈树湘被敌人俘虏以后,宁死不屈,最终,从腹部的伤口掏出肠子,壮烈牺牲;伍若兰被捕后,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她暂钉截铁地说:“共产党人从来不怕死,为人民解放而死最光荣。若要我低头,除非日从西边出、赣江水倒流!”伍若兰威武不屈,最后,为国捐躯的景象在我眼前依稀浮现。其中,最令我钦佩的是陈铁军和周文雍。1928年2月6日,周文雍和陈铁军被敌人押往刑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陈铁军以激动的心情做了最后一次演讲,其中的一句话我被打动了:今天,我要向大家宣布:当我们就要把青春献给党的时候,我们要举行婚礼了,让反动派的抢声来作为我们的礼炮吧!没有拜堂,没有干净的衣服,虽然身上还在淌着鲜血,就这样,他们怀着对祖国的忠诚,还有那纯真的爱情,英勇气概慷慨就义了。
通过许许多多革命英雄的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们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这是多少革命战士在战场上抛头颅、撒热血才换来的,我们戴的红领巾,都是革命战士用鲜血所染成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用知识来武装自己,长大以后报效祖国。我相信,祖国会在我们这些00后的努力下,变得更繁荣、昌盛、富强!
习作点评:小作者血气方刚,充满激情,为文中的革命英雄事迹所深深感动,为今天幸福的生活而自豪,并表明自己的理想和决心。文章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层次清楚,感受到位。
颂歌献给党读后感300(三)
《颂歌献给党》小学生读本,一共有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分四部分,包括录像厅、故事会、铭言堂和习练场。这本书是党中央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献礼,其目的是让我们小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更深刻地体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我大概看了全书,其中第一单元“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中李大钊的事迹非常让我感动。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他1913年到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学习期间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成为他一生的信仰。为了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马克思主义,李大钊认真研读理论书籍,撰写文章,发表演说,并以《新青年》等为阵地,向中国人民传播马克思主义。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领导建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并和在上海的陈独秀遥相呼应,积极筹备建立中国共产党。“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佳话。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负责在北方的全面工作。李大钊的革命活动遭到反动势力的仇视。1927年,他被奉系军阀张作霖逮捕,后被“三绞处决法”极其痛苦地处死。
暑假期间,妈妈陪同我看完了《开天辟地》这部电视剧。看到李大钊临刑时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慷慨激昂的神态,我对他肃然起敬,忍不住流下了热泪。
建党不易。我们从小要学会感悟真理,爱党爱国,增强团队意识,弘扬拼搏精神,陶冶情操,磨练意志,为祖国繁荣富强尽自己的一份努力。
4、颂歌献给党读后感
颂歌献给党读后感(一)
读了《颂歌献给党》这本书之后,使我了解了在战争年代,多少前辈为了解放全人类,建设新中国这一目标,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不论是党的领导人,还是普通的共产党员,都心怀为革命事业献身的崇高信念。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毛泽东主席一家献出了多位亲人的生命;为了解放全中国,董存瑞托起炸药包,用自己的生命为新中国的成立扫除障碍;为了保家卫国,为了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杨根思将自己的热血洒在了朝鲜战场上……
其中,最令我敬佩的是刘胡兰,她十岁就参加了儿童团,经常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十三岁就当上了云周村妇救会秘书,她与党员一起发动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还动员村里的青年报名参军。十四岁被正式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1947年1月12日,因叛徒的出卖而被捕。
在血淋淋的铡刀面前,刘胡兰临威不惧、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斩钉截铁地回答:“怕死不当共产党!”从容不迫地躺在铡刀下,结束了她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出永恒的诗篇。刘胡兰牺牲时,尚未满十五周岁。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主席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通过许许多多革命英雄的事迹,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能够坐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家教书,这是无数革命英雄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因此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并且我们要勤奋学习,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用自己学得的知识和力量来报效祖国,回报为我们开辟幸福道路的先烈。
颂歌献给党读后感(二)
这一星期,我读了学校发的一本书,名字就叫《颂歌献给党》。读完之后,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
这本书主要讲了我们的中国从旧社会,一步一步走向富强的。书中讲了许许多多的爱国士兵和现代的好少年,读了他们的故事,我不禁震惊了一下,原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许多战士的生命换来的。知道了无论是党的领导人,还是普通的共产党员,都心怀为革命事业献身的崇高信念。
陈树湘的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刘胡兰的怕死不当共产党等我都被深深打动,这些爱国战士有小年纪的、有年纪大的、有年轻的无论是多大年纪的,都有一颗爱国之心。
再说说现在吧,和我们一样大的昭帅就知道关心妈妈,为妈妈捐献骨髓,想想是多么孝顺。如果是我们,我们会像他一样吗?这我也不知道。
这本《颂歌献给党》给我许多启示,也许我一生也不会忘记。
颂歌献给党读后感(三)
读完《颂歌献给党》这本书,在我的脑海里深深地印着这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为了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人时时刻刻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牺牲可以换得人民的幸福。他们心怀为革命事业献身的崇高信念,甚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那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在我脑海中久久难忘:
共产党员伍若兰,1929年转战江西南部时因为受伤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她斩钉截铁地说:“共产党人从来不怕死,为人民解放而死最光荣。若要我低头,除非日从西边出。”伍若兰威武不屈,敌人没办法,最后将她残忍地杀害了。
方志敏在狱中被敌人施以酷刑,备受折磨,他仍写道:“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年轻的共产党员夏明翰在敌人的法庭上庄严宣称:“我信仰共产主义。”在被敌人杀害前,他挥笔写下了浩气长存的就义诗: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新中国的道路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用鲜血铺就的,新中国的大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脊梁支撑的。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会好好学习,长大为祖国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