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俞敏洪在深圳采访实录
俞敏洪在深圳采访实录
自嘲:我觉得我不如动物
深圳杂志:你曾被选为高三的班长?
俞敏洪:对,因为我有丰富的高考落榜经验。
深圳杂志:你认为世界上有没有天才?
俞敏洪:有,但很少。姚明就是天才,长那么高,你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就算天天吃饲料也不行。周杰伦也是,天生的唱歌口齿不清(笑)。
深圳杂志:面对别人的嘲讽,你怎么应对?
俞敏洪:把自己踩到最低。你说我是动物,我觉得我连动物都不如,你拿我没办法了。
深圳杂志:有没有最喜欢的名言?
俞敏洪:亚里士多德的“优秀是一种习惯”。我大胆补了一句:懒惰和失败也是一种习惯。
深圳杂志:你的穿着很随便,是故意塑造这种简朴亲和形象,还是出于自然而然的习惯?
俞敏洪:进大学后我从回力鞋和破军装穿起,一直保留着这个习惯。
深圳杂志:你和李阳有什么不同?
俞敏洪:他是个人英雄主义,我是集体英雄主义。他的演讲煽动能力比我强,我的产业化思路比他好。
深圳杂志:你说读大学的时候很自卑,李阳也这么说。难道成功的人都有自卑的毛病?
俞敏洪:确实有一个共性。自卑使人非常敏感,继而懂得察言观色,揣摩别人心理。这种敏感一旦回归了自信会形成一种更善于与人沟通的能力,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去做事就更容易成功,这是自卑带来的好处。
深圳杂志:那么多年来最大的挫折是哪次?
俞敏洪:肺结核那次,不堪回首。
新东方百万富翁不在少数
深圳杂志:你选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俞敏洪:英语达标,认同新东方理念,善表达懂幽默,再加一点人文情怀。
深圳杂志:新东方老师的年收入有多少?
俞敏洪:普通老师8到10万,大城市高一点。现在已经有近200位老师成为股东,百万富翁不在少数。
深圳杂志:做过的最成功的决策是什么?
俞敏洪:把那帮比我出息的海外朋友请回来。
深圳杂志:上市进展如何?
俞敏洪:两三年后在美国上市应该问题不大。
深圳杂志:新东方曾经“内乱”了好几年?
俞敏洪:确实如此。因为机构改造后的利益要重新分配,利益多寡、职位高低、权利大小都必须清晰化。动荡的高潮是在2001、2002年。
深圳杂志:领导、老师、商人、学者……你更喜欢哪一个角色?
俞敏洪:老师。
深圳杂志:哪一个做得更成功?
俞敏洪:还是老师。
深圳杂志:有人说,在学术上俞敏洪的课可能还不如一个普通的新东方老师。你同意吗?
俞敏洪:那是开玩笑。我承认几年来英语退步了,但上课的水平和效果还是能保持的。我相信我仍比大多数新东方老师上得好一些。
深圳杂志:想象5年后新东方是什么样?
俞敏洪:应该是全国最大的英语培训机构,图书杂志出版和软件走在全国前列,与剑桥、朗文的国际合作,中小学领域有一番大作为。我想五年后在深圳也有一座新东方产权的办公教学大楼。(励志演讲)
2、深圳阿甘,让梦想开花
深圳阿甘,让梦想开花
文/王玉龙
他,曾拥有千万身家,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富二代”;他,初二时iq指数只有75,被人称为“傻帽”。当家人为了争夺家产而勾心斗角苦心算计时,他毅然选择净身出户。凭借着自己的一股“傻劲”,他从一名快递员不断成长为一名月薪2万元的电脑工程师,演绎了一部震撼人心的励志大片。
1982年,他出生于安徽淮北的一个普通家庭。8个月大时,因感染风寒,高烧引发脑积水压迫神经,从而导致脑瘫。为了给儿子治病,他的父亲毅然选择辞职下海。而事业的成功,却导致了婚姻的破裂,他被判给了父亲。
两年后,父亲再婚,他在继母的照料下慢慢长大,虽然生活可以自理,与人交流也没有问题,但是到了初二,他的iq指数才只有75,最后不得不退学待在家里。
为了能让儿子有个稳定的工作,2002年父亲在下海创业的深圳成立了一家服装公司,他出任公司的物流部经理,占有公司10%的股份。2007年,他通过网恋认识了女友,并成功牵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原本,继母对于胸无城府的他并没有戒备之心,但是,看他娶了一个聪明能干的老婆,就开始对这份庞大家业的未来,生发出了巨大的担忧。2008年,继母把自己与前夫所生的儿子安排到公司出任总经理。对于这种天壤之别的待遇,他的老婆气愤难平,带着孩子回了娘家,并提出了离婚。
他去岳母家几次,老婆都把他直接赶出门外。无奈之下的他,将自己的感情经历爆料给了一家电视台的情感调解节目,想用这种方式让老婆回心转意。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调解不仅没有挽回老婆的心,反而被继母利用,继母以影响公司声誉为由,强迫他从公司辞职。2011年,早已厌倦了公司尔虞我诈的他,一气之下把自己所有的股权无偿转让给了自己的姑妈。
褪掉了“富二代”的光环,他才发现自己举步维艰。虽然,他的头上一直顶着“傻帽”的名号,但是,他对于公司里的人情世故,其实都心知肚明。他觉得自己是不聪明,但是也没有傻到无法自立的程度。
为了证明自己,他先是在一家快递公司做快递员,虽然辛苦,但是一个月的薪水对于维持生活已是绰绰有余。
当然,这种生活根本不是他的梦想,他又花了4000元学费,到一家电脑维修公司学习电脑维修。起初,老师感觉傻里傻气的他不适合学这个颇有技术含量的活儿。但是,他既不声辩,也不放弃,还主动申请看守店面,通宵达旦地研究电脑的各项构造和运行原理,桌子上总是散落着一堆拆卸下来的电脑零件。有的时候,累了就趴在桌子上睡。3个月后,他的技术突飞猛进,连店里最权威的师傅也对他刮目相看。
与此同时,他利用晚上的时间,在自己居住的楼下,摆了一个维修摊位,用自己的技术帮人维修电脑。由于收费低廉,人又实在,他的生意越来越好。
已经略有盈余的他依然不满足,又报名参加了雅思商务英语培训。
基本上没有什么英语基础的他,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同样受到了来自老师和同学的讥笑。但是,此时的他,早已对这些冷嘲热讽习以为常。他知道,越是被人嘲笑的梦想,才越有实现的价值。
每天挤公交车上学时,他都在口里念念有词地背英语。无论是走路吃饭时,还是睡觉前,只要有空闲的时间,他都用在了学习英语上。就这样,他不知道付出了超出别人多少倍的努力,终于学完了培训班的所有课程。课程结束时,他已经可以跟外国人自如地交流。
2012年,他在通过英语四级考试之后,去福田区深圳人才市场求职。貌不惊人的他,凭借着一口流利的英语,最终被一家保险公司录用为业务员。
作为一名业务员,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他憨厚的形象,不仅没有为他减分,反而让客户有一种安全感,乐意与他交流。他也从来不忌讳谈自己的过去,还常常略带自嘲地说:“我并不聪明,但我知道追逐梦想的时候最幸福。”很快,他的憨笑成了公司的一张励志名片,为公司赢得了更多的客户。
因为业绩出色,他成了公司的重点培养对象。2013年,他被公司聘任为培训师,月薪两万。2014年的春天,他用自己的积蓄按揭了一套140多平米的房子,妻子也终于被他感动,重归于好。
他,就是被称作“深圳阿甘”的励志典型——王路路。
也许你不够聪明,但是,如果你能摈弃心底的得失算计,忘记输与赢的纠葛,简单而又执着地向着自己的梦想去努力,同样可以抵达成功的彼岸。
3、我在深圳五年的销售心得
我在深圳五年的销售心得
关于我自己
1、业务员和客户聊天的时候哪些话题不需要聊太多。关于技术和理论的话题,需要的是今天的新闻呀、天气呀等话题。因此,业务员在日常的时候必须多读些有关经济、销售方面的书籍、杂志,尤其必须每天阅读报纸,了解国家、社会消息、新闻大事,这往往是最好的话题,这样我们在拜访客户时才不会被看成孤陋寡闻、见识浅薄。
2、关于业务员晚上的四个小时。一个业务员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晚上那四个小时是怎样过的。最差的业务员晚上就抱着个电视看,或者在抱怨,出去玩等。这样的业务员没出息。一般的业务员去找客户应酬,喝酒聊天。这样的业务员会有单,但我个人认为难有很高的成就。好一点的业务员晚上整理资料,分析客户,做好计划等。这样的业务是一个好业务,应该有前途。最好的业务员我认为是在做完好业务员的工作后还坚持看一个小时的书。我觉得这样的业务很有出息,以后有机会可以做老板。
3、关于业务员本身。很多人觉得,业务员最好身材高大,英俊潇洒。业务员一定要口才好,能说会道,嘴里能吐出油来才叫口才好。业务员一定要会抽烟,身上随时带着烟,逢人就派。业务员一定要会喝酒,白酒,啤酒千杯不倒。其实我感觉这些都不是重要的。就我个人而言,我身高不到172mm,刚开始跑业务时心里很自卑,说话都不流畅,更别说口才好了。我是从来不抽烟的,喝酒我最多一瓶啤酒,多点就醉了。可是勤能补拙,我刚跑业务时,在惠州,刚开始三个月,我拿几件衣服就到东莞的弟弟厂里一跑就是几天。一个工业区,一个工业区的跑。就这样,我走了三个月,客户也跑下了几个,可是皮鞋也烂了一双,人黑的像黑碳头一样。我现在自己开工厂了,我经常对业务员,头三个月过的是不是人的日子的,熬过后就可以了。所以业务的办公室在厂外。
关于找客户
做业务刚进公司的头三个月是考验业务员能否成功的最关键的三个月,这三个月可以说是影响了业务员以后的业务工作的。这之中第一个面对的就是如何找到客户的问题,关于怎样寻找目标客户。一般来说新业务员进到一个新公司后,在熟悉到1个星期左右的产品知识就要自己找客户去拜访了。如果开始没有业务经理或者老板提供客户资源的话,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去找客户。
1、黄页,一般公司都有很多黄页的,如《深圳黄页》等。我们可以按照上面的分类等找到我们的原始目标客户。现在深圳也有好多专业类的行业黄页,如家电黄页,玩具黄页等,业务员最好找到这样的黄页来收集第一手资料。这些黄页在一般大的图书馆都有。可以拿个本子去那里抄就可以了。
2、浏览招聘广告。就象在深圳,《深圳特区报》每天都有大量的招聘广告,还有《南方都市报》每个星期一都有招聘广告,我们可以通过阅览的招聘广告来获得我们想要的客户。我们也可以去附近的招聘市场看看,一般的招聘市场会在门口贴出每天的招聘单位的名称和招聘工种我们也可以通过他招聘的工种来分析他是做什么的,这样就可以找到我们要的客户了。还有我们可以去一些大的工业区附近转转,现在几乎所有的厂都招工,也可以通过他们门口的招工广告找到的。我们也可以上网看招聘网站,如卓博招聘网等。
从招聘广告中找的客户的好处是第一可以找到很多新的客户,因为有很多新的厂,他或者刚开,或者刚搬过来,如果我们第一个先找到他,那就是捷足先登了。还有,一般有能力大量招工的厂家生意都比较好,对以后业务做成功后的货款回收也相对有点信心。
3、网络搜索。我们可以通过关键字去搜索,如在百度输入我们要找的客户的生产产品的名字,我们可以找到大把的客户。我们也可以通过专业的网站来找客户,如阿里巴巴,如慧聪等等。这样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客户的名单了。而且还可以找到老板的手机号码和老板的姓名等。
4、我们也要经常上街找客户。我们去逛商场,我一般会到家电商场去看看,他们都有包装的,或者有品牌和公司的名称,我们可以记录下来,回去上网找就可以了。我们可以通过商场的产品的销售来判断一个客户的经营情况来的。这从侧面也反映了他的一个经济实力。
5、但我个人认为最好的找客户的方法是通过交际网络的相互介绍来发展客户。以后做业务讲究资源共享的时代。例如你是做电线的,我是做插头的,他是做电阻的。我们同时做一个音响的客户。如果我们都可以资源共享,把好的客户都互相介绍,这样做进去一个客户就非常容易和省心。而且我们的客户因为大家互相看着,客户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大家可以提防,风险不就低很多了吗。
6、还有个最好的办法是客户介绍客户,这是成功率最高的。厉害的业务员在有了几个原始客户以后,就会认真服务好这几个客户,和他们做朋友。等到熟悉了,就开口让他们介绍同行或者朋友给你。这时候不要让他们给你名单就好了,名单那里都可以找到,最主要是要让他帮你打个电话。如果他帮你打了个推荐电话,好过你打100个电话。你以后就主要服务好他介绍的客户,然后也依次类推的让这个新客户介绍下去,那样你就可以很轻松的找到你的客户网络拉。
所以我们是有很多方法来找到我们想要的客户的,只要我们要用心。业务员的身上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三个东西在身上,除了冲凉的时候,这三个东西是:笔,小笔记本,名片。别人都说业务员有8个眼睛的,也是很有道理的,生活中处处留心,就可以找到很多商机。
关于打电话
我们找到客户之后,第二个问题就是要想着怎样打电话约客户了。这里面也有一些细节的。注意一下就可以了。
1、很多人打电话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客户还没有听完我们的介绍,就说不要不要,接着就啪的一声挂电话了。还有你说要去拜访他,他说没空,让你传真资料给他,或者把资料放到门卫室去。我们千万不要传真资料和放到保安室给他,没用的。(励志名言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开始就很郁闷,后来我就这样想,可能采购小姐今天一上班就给老板骂了,不高兴所以才拒绝我,或者想可能采购小姐今天和男朋友吵架了,所以不理我。没关系,我下次再找你好了。我很多客户都是打了好多次电话才得到约见的,有时就是这么奇怪,采购小姐昨天还说不要,今天再打就可以让你带样品去见她了。所以生意的成功往往就是看你坚持不坚持了。
2、无论你的业务技巧多么熟练,我觉得打电话是还是要想一想将要讲的内容比较好,不要一拿起电话就聊。因为我们会聊着聊着就忘记了一些本来要讲的内容,往往刚挂掉电话又要打多一次。搞的大家都不好。对于刚做业务的朋友最好用纸写下来。这样会讲的比较有条理。
3、我觉得站着打电话比较好点。因为人站着的时候我感觉注意力比较集中,会比较认真,还有站着的时候中气十足,讲的话声音比较好听。大家不信试试看。无论你刚刚受了多大的气,打电话时最好带着微笑。这样气氛比较轻松,客户会感觉的到的。做业务本来就是受气的活,可是我们的客户没必要和你分担。
4、我们不要等到有求于客户的时候才打电话给他们。我们在平时的时候要经常给他们打电话,聊聊天,问候问候也好。直到他一听到声音就知道是我为止。最好能让他惦记着你。做业务就像谈恋爱一样。我们不能约了一次会后就指望别人能嫁给你。采购是很健忘的,我们要不断的提醒他。
初拜访客户
1、推销前的准备、计划工作,决不可疏忽轻视,有备而来才能胜券在握。准备好样品,目录书、笔和笔记本等。见客户之前先想想开场白、要问的问题、该说的话、以及可能的回答。平时对与公司产品有关的资料、说明书、广告等,均必须努力研讨、熟记,同时要收集竞争对手的广告、宣传资料、说明书等,加以研究、分析,以便做到“知己知彼”,如此才能真正知己知彼.
2、准时赴约——迟到意味着:“我不尊重你的时间”。迟到是没有任何借口的,假使无法避免迟到的发生,你必须在约定时间之前打通电话过去道歉,我相信提前出门是避免迟到的唯一方法。
3、服装不能造就完人,但是初次见面给的人印象,90%产生于服装。礼节、仪表、谈吐、举止是人与人相处的好坏印象的来源,销售代表必须多在这方面下功夫。我不喜欢我的业务员穿着红色绿色的t衬衣等去见我的客户。我起码要求是衬衣。还有公文包一定是皮的。
4、我们不可能与拜访的每一位客户达成交易,他应当努力去拜访更多的客户来提高成交的百分比。在拜访客户时,我们应当信奉的一个原则是“即使跌倒也要抓一把沙”。意思是,销售代表不能空手而归,即使你拜访的哪个暂时没有需求,不能成交。也要想办法让他帮你介绍一位新客户。
5、对客户而言。要经常留意客户喜欢的话题和他的爱好,他喜欢的就多跟他聊些。留意他的一举一动。你就可以投其所好拉。谈话的结果不重要,过程的气氛很重要。我们在和采购聊天的时候,往往很注意谈话的内容,老是说没话题。其实我们要注意到我们谈话的过程和气氛。如果我们哪天聊的很愉快,和融洽,我们的感情就会很亲近。在许多天后,我们往往回忘记了当时谈的是什么,只记得哪天我们聊得很好。其实采购也一样。价格我们会有报价单给他,品质我们有品质承认书给他,交期我们会盖章签名回传给他。所以我们只要和业务之外的事情就可以了,聊他感兴趣的问题最好。
如何维护客户
1、业务员在做到应该钓鱼,不是洒网。跑业务时最有效和舒服的做法是用钓鱼法。就像我们刚开始追女孩子时,难道我们会同时追几个女孩子,然后在博他有一个成功吗。我们往往会看准一个,竭而不舍的追求她,直到成功吧。我自己是这样跑业务的。我会选准一个行业,比如我要做耳机行业,我会挑行业里的3个左右认认真真的去攻他,直到做进去为止,以后其他的就很好做了。这样等你在耳机行业里占到80%的份额。我们再转到别的行业,复制它。就像钓鱼一样,看准大的。一条一条的钓,很舒服。胆大,心细,脸皮厚。我们年轻的时候,追女孩子,大一点的告诉我们的经验就是:胆大,心细,脸皮厚。其实做业务就像追女孩子一样的。
2、据估计,有80%的业务之所以完成,是由于交情关系。现在竞争都很激烈,在同样质量,同样价格,同样服务等的情况下,你要竞争过对手,只有凭交情了,如果你比对手更用心的对待客户,和朋友结成朋友关系。这样谁还能抢走你的单?所以你把时间花在什么地方,你就得到什么。所以说交情是个宝。
3、一定要热情,热情可以感染客户的。可能我们有很多业务员刚开始会非常热情,可是等到你做到一定的成绩就会变成老油条了,失去了往日的热情,有时候感觉反而单没那么好做了,你会以过分热情而失去某一笔交易,但会因热情不够而失去一百次交易。热情远比花言巧语更有感染力。
4、一定要有个试用期。一个客户做下来,就像男女结婚一样。发现客户就像我们发现一个心仪的梦中情人。从打电话到下单就像开始送情书到订婚那么漫长。到真正结婚了,都还要度完蜜月才可以认认真真的过日子。所以我们和客户也要度度蜜月,我们不要一下子就做的很大。一见钟情而结婚的新鲜感过后很难维持的。我们都应该给点时间客户和我们。互相考察一下信用,服务等等。
关于成交
1、很多业务员开始做业务的时候,往往冲劲很大,找到客户,送了样品,报了价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往往前功尽弃。其实你应该不断的问他,你哪个单什么时候下呀,不断的问他,知道有结果为止。其实,采购就是等我们问他呢。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就像孩子不哭,我们怎么知道他饿了呢?所以我们要要求客户购买。然而,80%的业务员都没有向客户提出成交要求。
2、如果未能成交,销售代表要立即与客户约好下一个见面日期,如果在你和客户面对面的时候,都不能约好下—次见面的时间,以后要想与这位客户见面可就难上加难了。
3、我的感觉是,做业务要坚持追踪,追踪、再追踪。如果要完成一件业务工作需要与客户接触5至10次的话,那你不惜一切也要熬到那第10次倾听购买信号—如果你很专心在听的话,当客户已决定要购买时,通常会给你暗示。倾听比说话更重要。
做业务就是:以成交为目的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虽然成交不等于一切,但没有成交就没有一切。
4、电话采访被推迟
电话采访被推迟
文/孙建勇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彼得·英格伦正式宣布爱丽丝·门罗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时,已经是斯德哥尔摩时间2013年10月10日13时。按照以往惯例,在诺贝尔文学奖公布结果后,官方会对获奖者进行简短的电话采访。记者亚当·斯密怀着激动的心情,跑到评奖委员会专门负责联络的部门,索要爱丽丝·门罗的联系电话,准备在第一时间采访这位天才的短篇小说大师。
然而,联络部负责人奥洛夫拒绝了亚当·斯密的请求,他说:“抱歉,你不能在这个时刻打扰她。”“为什么?”亚当·斯密有些着急,大声质问,“我有这个权利,按照规定,我必须在第一时间完成采访,这个你难道不知道?”奥洛夫面色和缓地拍着他的肩膀,说:“小伙子,你先别急,我也是在执行评奖委员会的决定。”说着,他把一份简短的通知递给亚当·斯密。
原来,获奖者爱丽丝·门罗所住的加拿大温哥华与斯德哥尔摩存在较大时差,当斯德哥尔摩的人们都在阳光下活动时,温哥华的人们还在梦乡中,考虑到爱丽丝·门罗已经82岁,而且身患多种疾病,评奖委员会外宣部门认为决不能在夜间贸然打扰老人家的睡眠,所以,决定将例行的电话采访推迟。得知事情的原委,亚当·斯密向奥洛夫表达了歉意,他说:“你是对的,我的确应该再耐心地等一等。”
事实上,文学奖揭晓的时候,身患癌症的82岁老人爱丽丝·门罗的确已经睡下,她的女儿珍妮负责照顾其起居,那时也已就寝。()十多个小时后,亚当·斯密才拨通老人的电话,顺利完成了一次简短采访,老人在电话中笑得很开心。
评奖委员会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假如亚当·斯密真的在第一时间打电话,尽管报告的是喜讯,但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刺激,对于一个身患多种疾病的高龄老人来说,在半夜里受到强烈的惊扰,其后果将很难预料。评奖委员会设身处地地想到获奖者的特殊性,将“死规定”进行灵活变动,体现的恰是一种可贵的人文关怀。
不在不合时宜的时候打扰人,这是一条基本的处世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