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你远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努力
你远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努力
文/何德恺
大学同学跟我吐槽说,“明明我已经很努力了,可是结果出来的时候,还是没能考上我梦想中的学校。”
其实看起来,他真的很努力,每天早上当我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他就已经起床去自习室了;每天晚上我们准备熄灯睡觉了,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每个周末我们和朋友们通宵达旦玩耍的时候,他还在自习室里和那些艰涩难懂的公式打交道。我想,就是高考,也不过如此努力吧。
这么尽心竭力地去做一件事,可还是以失败告终,听起来真叫人遗憾。
可是我很多次发现,只要班群里一有什么消息,他肯定会马上回应,接着有一茬没一茬地往下聊;好几次我去图书馆看书,都会看到他站在窗边吞云吐雾地刷着手机;甚至偶尔我翻看他的学习资料时,却发现都是大片大片的空白。
我在想,仅仅因为长时间地泡图书馆,把一天到晚的时间耗在那张固定的桌子面前,佯装着自己多努力多拼命的样子,就能让书本中的知识存储在自己的大脑之中,我也很乐意去做啊。
更何况,当别人说考公务员比较有出息的时候,他又放下自己准备好久的考研资料去看《申论》;当知道公务员的竞争比考研要激烈的时候,又转战回了考研大军中;一开始决定要考a校的专业,突然又听人说b校的专业很不错,转而又信誓旦旦地要考b校……如此循环往复地纠结和变换当中,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
毕业的时候,我们都拿到了不同单位的offer,而他因为考研失败,工作还未曾有着落。
他说,“我这么努力,连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可是到头来,却是什么都没得到。”
我说,“那你就再尝试着努力一把,先专注找工作。实在不行,就安安心心地再考一年。”
很多时候,人们都会花大量的时间,看似专注于一件事情,时间多得连自己都相信自己一直在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其实很多人是因为抵御自己内心的不安和极大的空虚感,或者是因为随大流跟着去完成,才迫不得已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其实在这个时间段里,是否所有的精力都倾注于此,自己也模棱两可。但是只要自己是坐在那里的,看起来是在为这个目标而踽踽独行的,心中就得到了极大的安慰,让自己麻醉自己,也宣告他人,“其实我是在为了这件事而倾尽全力的,你看我花费在这上面的时间就知道了。”
大三的时候,因为前两年的碌碌为无和虚度光阴,我也曾一度感到恐慌。觉得原本应该大学里做些什么事的,可是现在大学已经过完大半了,除了玩和享受生活之外,仿佛根本就没学到什么,这让我沮丧和惴惴不安。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给自己列了一个清单,多达几十项目标。我想,如果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能够把这些事情做完做好,也不枉费了这美好的大学四年。然后我就切身实际地去实行了,找兼职,做家教,买了一大堆书,给自己限定了多久要写完多少字的日期,努力找出时间去和老朋友联系,开始看实用的演讲,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英语,买了一大堆与自己专业有关的无关的考证资料,甚至跟同学合伙开店做生意……
我看会儿书,写会儿东西,在网上发布一下兼职信息,然后再看一下考证资料,再做一下英语试卷……时常没有规划地做着这些事情,感觉自己一天到晚已经精疲力竭。一切看起来那么如火如荼,热血沸腾地去做每件强加给自己的事。我想,如此我还不算努力,真的全世界的大学生就没几个是努力的了。
可是那些书到现在有些可能还扔在某个角落里落满灰尘,而我可能都不会去翻看了;限定要写完的字,才写了一半就搁置了;那些联系了一阵子的老朋友,还是在后面日渐淡漠中逐渐疏远了;那些励志的、实用的演讲,看完几集就再也没看过了;专业知识还是中等水平,不上不下;英语也是勉勉强强说出来不算羞赧,但也并不足引以为傲;那些所谓的证书除了专业几个必备或者简单的,其他的就再也没拿下了;开的店面要么是合伙失败,要么是关门倒闭了……
其实这些不是我不努力的空谈,我也很努力地在做啊,我也倾注了很多时间和心血在做啊,我也坚持了至少一年半载啊,但是这些目标最终还是被搁浅了。
真正的努力并不是毫无目的、好大喜功的,它必须有一个主要目标,在主要目标之下还需有次要目标。所有努力的着力点其实是在那个主要目标上。如果那时候的我,专注于看书写字,或许到现在已经至少手握上百万字了,看完上百本书了,也有可能早就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甚至第二第三本;如果那时候专注于考证,虽然不一定能拿下注册会计师,但是至少也能过个几门简单一点的课程;如果那时候把全部心血放在开店上,就不会有内部不团结而导致合伙失败了……
在那段时间里,虽然我看起来忙碌不堪,但是每每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我竟不知道自己都忙了些什么,到底于自己何益。我甚至越忙越觉得心里空虚,越觉得坚持的这一切好像偏离了自己原本的方向。可是第二天起床的时候,又重复着前一天的事情。我觉得,只要自己在忙碌着,就意味着自己是在为了未来而努力着。
往往,我们在潜意识里给自己一个很努力的假象,告诉自己,“其实我很努力了,即使将来失败,也怨不得自己,只怪天意如此、造化弄人。”可是我们真如想象中的那么努力吗,真的不是为了给自己、给外界的眼光找个安慰而刻意营造一个忙碌的假象吗?
直到经历了那些失败,经历了之后生活中所受的挫折,我才后知后觉。真正的努力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去实现目标,并且需要不完成这个目标绝不妥协的坚持和笃定。它可能并不忙碌,但是绝对安稳踏实,绝对坚持不懈,并且绝不浮夸。
2、只要努力工作,没有什么是你买不起的
只要努力工作,没有什么是你买不起的
文/罗玉凤
" 在美国只要你努力工作,没有什么是你买不起的。"
这是我才到美国不久在唐人街认识的第一批朋友里,一位卡车司机大哥这么告诉我的。他那句话对才到美国的我造成很大的冲击,一下子就让我浑身上下充满了斗志。
我现在还记得他说话时脸上的自豪。
后来熟了我才知道这位大哥其实并不在纽约住,他其实住在洛杉矶的;因为他跑东西海岸货运的,每个月会往返洛杉矶和纽约两次,每次运货到了纽约,都会在纽约等两天。
在和他的交谈里我也了解到原来货车司机在美国算得上是高收入了,每个月跑四五次长途,再跑两个短途,一个月能挣到 9000 美元左右,如果卡车是自己的,挣得更多。如果在圣诞假期期间跑长途一趟就能挣上万美金!当时我真的挺羡慕的,甚至想实在不行我也去当卡车司机好了。
后来慢慢的,这位大哥来纽约的次数越来越少,最后一次见这大哥是他 2014 年最后一次跑长途到纽约,好几个朋友大家一块吃了个饭,大哥告诉我们,他这次会洛杉矶准备把卡车卖了,不准备做这一行了,准备改行去开旅游车。
我们都觉得挺奇怪,就问大哥为什么无缘无故转行,大哥也没有什么遮掩,直接就告诉我们原因:在 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卡车司机确实是一个很挣钱的行业,但是金融危机后就不行了,而且 2008 年以后越来越多的新移民(主要是华裔)加入这个行业,2008 年以后来的新移民资金一个比一个雄厚,几乎没有给别人开两年车后再自己买卡车,而是上来直接就买卡车。
以前卡车行业为什么圣诞假期能挣上万,就是因为做卡车司机的移民少,大部分都是白人、黑人,圣诞节对于他们就是春节,所以圣诞假期的活儿他们宁可不接,市场上愿意跑活儿的司机少,价格自然就高了。而对于大哥来说,完全对美国本土各种节日无感,所以对于大哥来说,圣诞假期就是他挣钱的好时候。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新移民成为卡车司机,而且还是车主,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个行业慢慢从车挑活儿,变成活儿挑车。大哥说以前他们最讨厌的活儿就是运输垃圾,因为不但脏,而且车里还有味,拉一次就要给车做一次清洁,钱又少事情还多,基本上司机接这个活儿,都要运输公司经理哄半天。但是从 2010 年开始,随着正常货运需求减少,大哥这样的卡车司机在家空闲时间越来越长,大哥的车头是贷款买的,如果放在家里等于是亏钱,所以为了让车循环起来,不得不开始接短途的垃圾运输,开始还是两个长途间歇接一下垃圾运输的活儿,慢慢就发展到好几个垃圾运输的活儿才能接到一个长途。
而且随着新移民司机的增多,圣诞假期跑长途也挣不到上万美金的好事了,听大哥说,在 2013 年的时候圣诞档已经和普通长途没有什么区别了,而且长途货运的价钱也不怎么样了,到了 2013 年,一个月大哥也只能挣 4、5000 了,比正常上班多不了多少,但是辛苦程度又远远超过上班族。大哥越干越不想干,2014 年的时候就把卡车卖了,买了一台旅游车,和他哥们在洛杉矶做起了旅游司机,主要客户是中国游客。
我为什么要在川普当选美国总统的日子里花这么多篇幅来说这位大哥,是因为我觉得这位大哥的例子有很代表性,因为我觉得真正意义上的美国梦不是读了清华读哈佛,然后在硅谷在华尔街功成名就走上人生巅峰,这个不叫美国梦。
因为不管这些名校生,这些社会精英在哪个国家,以他们的学历他们的智力都能获得很好的收入,过上美好的生活。不需要告诉他们努力工作,就能什么都买得起,他们本来就能什么都买得起。
真正的美国梦是指像这位大哥这样,哪怕没接受过很高等教育(大哥船员出身),也没有很高的能力,就因为在自己这个行业努力工作,然后能过上很好的生活,能 " 什么都买得起 "。
也就是理想的美国是一个即使是卡车司机、种地的农民、给人做美甲的技师、餐厅的服务员都能凭借自己的辛勤工作,能够买得起一般意义上的 " 好东西 ",比如宝马奔驰的车(宝马 3 系在美国最低售价刚才查了一下,才 20000 多美元,如果卡车司机月收入 9000,买宝马毫无压力啊。),比如一个带院子的大房子,每年可以去国外旅游等等等等。
说白了,美国梦就是没有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也能靠自己找到的工作过上其他国家白领阶层才能过上的生活。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现实是大哥因为新移民的冲击,聪明的改行了,如果大哥不是咱们头脑灵活的华人(再加上华人身份天然接中国旅游团有优势,也赶上中国经济大发展好时候),而是美国中南部州一个比较憨厚的白人司机,那么他可能就要面临努力工作,但是收入却缓慢但是稳定的下降的事实。
对于没有读过多少书的白人,你很难让他明白,产业升级,转型阵痛这些高大上的解释;他看到的就是自己没偷懒,自己努力工作,但是收入减少了;他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这哪里有问题了,再想一想,恩,是政府出问题了。
不能说奥巴马这 8 年美国经济没有发展,事实上美国各种电视台各种媒体都说了,奥巴马这 8 年,美国新经济迅猛发展。
但是问题就是新经济迅猛发展,普通人并没有得到好处啊:因为互联网准入门槛很高,你让一个 40 多岁当了 20 多年卡车司机的白人大叔跑到硅谷当 it 工程师?这完全不现实嘛。
互联网经济带来的好处,被美国高学历人群以及世界范围内的高学历人群拿走了,而大部分普通美国人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
而且更遭的是这些普通老美不但没享受到新经济带来的好处,反而是承担了大量的坏处:比如被新移民抢了工作,要供给吃福利的人(硅谷精英可能无所谓,但是确实像我这样的人就觉得把我 30% 的收入拿走去给那些人当福利,确实是觉得非常不公平的。)
按照共和党和川普的说法,一个努力工作的人,为了保存自己的体面,坚决不去领食品券,这样的自尊自爱的人不应该受惩罚(加税)
民主党这 8 年,虽然看上去同性恋平权什么的闹得很热闹,但是这些政策对于拯救 " 美国梦 " 一点帮助都没有,相反,在这 8 年里普通美国人心中的 " 美国梦 " 却不断的碎裂。
美国人对美国政客真的忍耐到极点,也许希拉里确实在国际政治上,在外交领域,在维护世界和平上都比川普强得多,但是普通美国人现在不 care 这些。
现在美国人 care 的是赶紧出来一个人,这个人来想办法拯救 " 美国梦 ",拯救 " 美国梦 " 高于一切!
为什么这个人是川普?
因为希拉里邮件门、希拉里夫妇利益输送让美国民众对政客完全失去信任,希拉里的履历一看就是精英政客,问题就在于美国人对政客 " 救国 " 已经完全丧失信心了,甚至认为政客只能祸国,没法救国;美国民众要的是改变,要的是有一个人打破套路。这个人肯定不是希拉里。老实说,民主党要是让桑德斯出来选,说不定还能更深层次原因就是普通民众对精英说教已经厌烦了,精英们是新经济的受益者,普通民众不是。也许精英是对的," 普通人通过努力也能过上中产阶级生活 " 的美国梦可能真的再也追不回来了,但是总得让民众选一个人出来试一试啊。
现在民众用选票决定派川普这个真正的新人来做总统,来拯救岌岌可危的 " 普通人的美国梦 "。
无论如何,我希望随着川普成为新总统美国跨入一个新的未来;而川普可以让 " 只要努力工作,没有什么是你买不起的 " 这句话再次在美国成为事实。
3、没有不努力的天才
没有不努力的天才
文/丁俊晖
我第一次接触台球,是因为我爸爸。当时我们家楼下有个小卖铺,店里面有两张北方的那种黑八球台,一开始看大人们玩,我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看不懂规则,我就知道把那球打进去,就挺好玩的。后来我也想上去试试,但是我肯定不会跟他们玩,我就到边上那张坏的台桌那里,用一半儿,拿一杆往那儿一捅。
后来有一次,我帮父亲打了一盘球,最后我竟赢了他的朋友。然后,父亲的朋友就说,这小孩对球的感觉特别好,希望我爸能够让我去学习一下,去练一下,看看怎么样。紧接着我爸就把我带到那种正规的俱乐部,我那时候就直接接触上了斯诺克。后来为什么去广东,因为国内所有打得最好的选手,基本上都会去广东那边参加比赛。在那边练球,氛围是最好的。
当时,我就到了东莞。我们一家人住在一张床上,三个人都是侧着身睡觉的,每天吃饭都是按每个人两块钱的标准来做的。那时,我并不觉得这是一种苦,每天能够给我一张桌子,给我一根杆、一副球,我就是很快乐的。
刚去广东的时候,我还读书,但是由于参加比赛,学校里落了很多课,我妈经常帮我去请假。当时那个老师经常跟我妈说:“你儿子整天不来上课,不如直接退学算了。”我就跟父亲说:“我不想上学了,我想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台球这个事业上来。”他也没说话,过了一会儿,他问我:“你确定要选择这条路走下去?”我说:“是的。”然后他什么也没说。
第二天早上,父亲就把我拉起来,直接拉到球房里,开始了我的修行之旅。他对我更加严格了,盯着我打每一个球。他不允许我有任何一个错误。在那几年没日没夜地训练,一天至少训练12个小时,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训练。
我觉得童年的记忆完全就在台球上,没有过过正常小朋友的童年生活。不过我觉得,当你在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而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会失去很多别的东西。()你不需要跟人家比较,我没有这个,我没有那个,因为你正在朝着自己的理想去努力。
在16岁之前是不能够打职业赛的,然后等了一年,在2003年转职业。那时候我好兴奋,我终于可以一个人跑出去了,我终于不用再受父亲的管教了。那时候就是很期待,一个人跑到国外去,无拘无束地,自己想干吗就干吗。当时给我的感觉,是我不知道为什么会那么来劲,我见到英国选手,我就想打败他们。然后确实也打得非常好,第一年就能够留在职业赛上,这对我有很大的鼓励,我也在那一年赚到了一些奖金。因为在那之前,家里都是把所有的东西投在我身上,几乎什么都不剩了。
那些年父亲天天陪着我,这种陪伴的滋味,多少我也懂一些,所以说在去了英国以后,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我可能因为两块钱的饭吃多了,对于生活上的要求不是很高,一年下来把所有的积蓄都寄到家里去。当然在这些年打职业赛,我也有不好的时候,就是2007到2009年,特别迷茫。因为平时训练的时候效果不是很好,训练没有效果的话,比赛就更不用说了,所以说那时候,我很害怕比赛。但现在这种心态就可能不会再发生了,因为我已经从那个时候走出来了,我也希望自己在以后能够做得更好吧。
人生就像一场比赛,不能赌只能搏。人们都叫我天才,但是我觉得我是一个努力的天才。一句话吧,终生勤奋,便成天才。
4、成功原来没有我们想象的复杂
成功原来没有我们想象的复杂
有一个人去应征工作,随手将走廊上的纸屑捡起来,放进了垃圾桶,被路过的口试官看到了,因此他得到了这份工作。
原来获得赏识很简单,养成好习惯就可以了。
有个小弟在脚踏车店当学徒,有人送来一部故障的脚踏车,小弟除了将车修好,还把车子整理的漂亮如新,其他学徒笑他多此一举,后来雇主将脚踏车领回去的第二天,小弟被挖角到那位雇主的公司上班。
原来出人头地很简单,吃点亏就可以了。
有个小孩对母亲说:“妈妈你今天好漂亮。”母亲回答:“为什么。”小孩说“因为妈妈今天都没有生气。”
原来要拥有漂亮很简单,只要不生气就可以了。
有个牧场主人,叫他孩子每天在牧场上辛勤的工作,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牧场主人回答说:“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我是在培养我的孩子。”
原来培养孩子很简单,让他吃点苦头就可以了。
有一个网球教练对学生说:“如果一个网球掉进草堆?,应该如何找?”有人答:“从草堆中心线开始找。”有人答:“从草堆的最凹处开始找。”有人答:“从草最长的地方开始找。”教练宣布正确答案:“按部就班的从草地的一头,搜寻到草地的另一头。”
原来寻找成功的方法很简单,从一数到十不要跳过就可以了。
有一家商店经常灯火通明,有人问:“你们店里到底是用什么牌子的灯管?那么耐用。”店家回答说:“我们的灯管也常常坏,只是我们坏了就换而已。”
原来保持明亮的方法很简单,(励志歌曲 )只要常常更换就可以了。
住在田边的青蛙对住在路边的青蛙说:“你这里太危险,搬来跟我住吧!”路边的青蛙说:“我已经习惯了,懒得搬了。”几天后,田边的青蛙去探望路边的青蛙,却发现他已被车子压死,暴尸在马路上。
原来掌握命运的方法很简单,远离懒惰就可以了。
有一只小鸡破壳而出的时候,刚好有只乌龟经过,从此以后小鸡就背着蛋壳过一生。
原来脱离沉重的负荷很简单,放弃固执成见就可以了。
有几个小孩很想当天使,上帝给他们一人一个烛台,叫他们要保持光亮,结果一天两天过去了,上帝都没来,所有小孩已不在擦拭那烛台,有一天上帝突然造访,每个人的烛台都蒙上厚厚的灰尘,只有一个小孩大家都叫他笨小孩,因为上帝没来,他也每天都擦拭,结果这个笨小孩成了天使。
原来当天使很简单,只要实实在在去做就可以了。
有只小狗,向神请求做他的门徒,神欣然答应,刚好有一头小牛由泥沼里爬出来,浑身都是泥泞,神对小狗说:“去帮他洗洗身子吧!”小狗讶异的答道:“我是神的门徒,怎么能去侍候那脏兮兮的小牛呢!”神说:“你不去侍候别人,别人怎会知道,你是我的门徒呢!”
原来要变成神很简单,只要真心付出就可以了。
有一支掏金队伍在沙漠中行走,大家都步伐沉重,痛苦不堪,只有一人快乐的走着,别人问:“你为何如此惬意?”他笑着:“因为我带的东西最少。”
原来快乐很简单,拥有少一点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