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法则:差不多就是差很多_用差不多造句

1、职场法则:差不多就是差很多

职场法则:差不多就是差很多

突然想起很早培训的一句话,叫“差不多就是有差距,有差距就是差很多”,后来在成长的路上,发现这个问题确实是需要每个人注意的,因为大部分人都经常会出现一种不忿,我和xx都差不多,凭什么升他不升我,凭什么他得奖不是我,凭什么喜欢他不喜欢我……一大堆这样的事情,最后其实都是可以这么解释的,差不多就是有差距,有差距就是差很多。

老爹小时候喜欢跟我说一句话,不平凡与平凡之间,差的就是那么一点超越。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你慢慢发现,很多时候差的就是那么一点点,而这一点点,就造成了巨大的分野。如果放到短跑上就更是如此,百米十秒和九秒,就差一秒,你就是业余和世界冠军的差别。

中国有句古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是,你走一百里,走到九十里,才走了一半,最后十里的重要程度占到一半。物流会讲“最后一公里”,这最后一公里的运费,可能和前面一千公司的运费差不多,甚至更贵。突然这样的话脑海里又涌起更多,比如说,声妓晚景从良,一世之烟花无碍,贞妇白头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意思是,做了一辈子的烟花女子,老了从良大家都可以接受,如果贞妇白头的时候失守,前半辈子就白费劲了。

所以越说事情也就越清晰了,真正的差别就在那么一点点,你多做一点,他少做一点,就成了差距所在。至于说,你们最后的差距和你们实际的差距是不是匹配,那都已经不重要了,还记得那句话么,功夫就是一横一竖,对的站着,错的躺下。如果量化为战斗力,可能你的战斗力是99,人家是100,就差1,但最后的结果,就是你挂了,人家还站着。

古希腊有一个阿基琉斯与乌龟的悖论,阿喀琉斯是史诗《伊利亚特》里的希腊大英雄。有一天他碰到一只乌龟,乌龟嘲笑他说:“别人都说你厉害,但我看你如果跟我赛跑,还追不上我。”

阿喀琉斯大笑说:“这怎么可能。我就算跑得再慢,速度也有你的10倍,哪会追不上你?”

乌龟说:“好,那我们假设一下。你离我有100米,你的速度是我的10倍。现在你来追我了,但当你跑到我现在这个位置,也就是跑了100米的时候,我也已经又向前跑了10米。当你再追到这个位置的时候,我又向前跑了1米,你再追1米,我又跑了1/10米……总之,你只能无限地接近我,但你永远也不能追上我。”

虽然我数学学得不太好,我也知道这个故事的数学原理是个微分的事情,然后实际情况下,并不会这样,而是阿喀琉斯在某一个时刻形成对乌龟的超越。

讲了这么多故事,再讲一个现实的故事。昨天晚上零点后,铁路12306发布了自己的订票app,大概十几分钟后,360手机助手就已经完成了测试和上线,没有到凌晨一点,微博和新闻已经发了出来,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已经走了不少的量,也做了不少的宣传和评论了。然后再看其他市场,百度助手在中午之前,还全部都是山寨12306软件,没有正版软件,豌豆荚则从百度助手抓了一个包名重名的“易行天下”的app,用户下载后,怨声载道。91助手和腾讯应用宝的12306则还是旧版的,一直到中午之后才逐渐更新为新版,各家的差距至少在12个小时。当然这不是什么大事,也就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最后又想起一个故事,一日,曹操和杨修经过曹娥墓,曹操指着墓碑背上的题字“黄绢幼妇,外孙蒜臼。”问杨修:“你懂得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杨修回答说:“我懂。”曹操忙说:“你先别说,等我想想。”接着他们离开墓碑往前走了三十里。这时曹操说“我已懂得那八个字的意思了。”他让杨修转过身去,记下他自己知道的意思,杨修记下的意思是:“黄绢色丝,等于是一个‘绝’字,年幼的妇女,就是少女,等于是个‘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子女,等于是个‘好’字;齑臼这种东西,是用来盛五种辛辣调味品的器皿,这等于‘受辛’(辞)字。这八个字隐含的意思合起来就是‘绝妙好辞’。”曹操也记下自己懂的意思,结果同杨修记下的意思一样。曹操感叹地说:“我的才智与你相差三十里呀。”

所以,事情虽小,差距可见,具体不做结论,大家自己体会吧。

2、用差不多造句

用差不多造句

1、我看作业写得差不多了让大家回家了。

2、快点关电脑吧,现在差不多到了熄灯的时间了。

3、两座房子大小差不多。

4、现在差不多是半夜了。

5、这个寒假我很痛快,因为我差不多把寒假作业做完了。

6、这西瓜差不多跟球一样大。

7、我知道你做公债,欠得一踏糊涂,差不多两手空空了。

8、我把这叹为观止的美景画的差不多了。

9、暂大小差不多的鸡蛋和鸭蛋,凭蛋壳的厚薄和色泽,不难区别开来。

10、你差不多写完作业了,我们出去玩吧。

11、他俩的实力差不多,都在伯仲之间。

12、童年那些大大小小的事情我差不多都忘了干干净净的了。

13、想要了解本地行情,倒也不必货比三家,只要挑一家来问价钱,举一反三,大概也就差不多了。

14、这个柚子差不多有一个人头那么大!

15、这工作差不多完成了。

16、他们差不多高。

17、从最后的结论看来不也差不多半斤八两吗?

18、这两样东西虽然看起来差不多,但材质不同,是不能等量齐观的。

19、噪音差不多就是一个隐身人,让人看不见,摸不着。

20、我差不多摆脱了困境。

21、在大家的笑声中,她的脸差不多和苹果一样红了。

22、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23、两个人的业务水平差不多,但从能力上看,小张还略胜一筹。

24、倘若每个人都冰着一张脸庞,那么人世间就和地狱差不多,虽然太阳还是一天一天地升起。

25、这完全是件新工作,差不多要白手起家,得自己向那浩如烟海的书籍里掏沙拣金去。

26、大象差不多就是动物中的坦克,陆地上的巨无霸。

27、我们当中的某些人兄弟俩的模样差不多。

28、加上大大小小的奖项,我这些年一共得了差不多70多个吧。

29、这工作差不多完成了!

30、笑在眉头,歌在喉头,盛会好景,差不多是家常便饭。

31、在国华科技,情况差不多就是这样,总裁尤奇一手遮天。

32、远处那一片盛开的不是梨花而是桃花,那鲜红的颜色跟红领巾差不多,那竞放的模样跟舞蹈中的少女差不多。

33、这工作差不多就完成了。

34、对他这样一个高阳酒徒来说,啤酒差不多等于白开水,但眼下却是聊胜于无。

35、这肿块差不多消失了。

36、他差不多有两米高。

37、和我差不多年纪

38、噪音差不多就是一个隐身人,让看不见,摸不着。

39、看天色差不多到了傍晚时分。

40、众将看他两个本事,都是半斤八两的,打扮也差不多。

41、可以说差不多的人都是逼上梁山的。

42、大家工作经验差不多,谁也不必在这里倚老卖老充老大!

43、工作差不多完成了吗?()

44、这一带山大人稀,差不多与世隔绝。

3、差不多害死人

差不多害死人

如果有一种食品,你每吃一百口就能吃到一口毒物,你敢吃吗?可是偏偏有一种叫“中国奶粉”的东西就是这样的食品。

可怕的中国的高官说它“99%的合格”的时候,不是在抱歉,也不是在反思,而是很满足,他还想给消费者壮胆。

就差个“1”,不是很不错了吗?这就是很多中国人对待事物的态度。而这种态度,正是落后国家的标志,是品牌和产业不能完成升级的症结所在。

我刚到日本留学不久就发现,我的日本同学们根本不聪明,学习也不比我用功,无论是考试还是写论文,他们都不是我的对手。

但有一点我绝对不如他们:细节。比如在绘制图纸的时候,我的纸面一般比他们的脏。在手写文字时,我的字比他们的潦草。教授经常当众批评我,让我面子很过不去。

有一天我向教授解释说,我小时候受文革影响,没有训练过画图和写字,所以不像日本同学们那样熟练。教授马上说:“其实我批评的不是你的图和字的质量,而是你的态度。你的图和字怎样都行,但你不应该在图纸空白处留下手印,写字时不应该连笔。”

听了此话,我恍然大悟。日本同学从小就养成了保持工作环境干净的习惯,字也是慢慢写。而中国教育的目的就是考试,能解难题怪题是本事,清洁和工整往往被看成雕虫小技。

我渐渐养成了重视细节的习惯。当我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时,这也不难做到。当我创业时,为了使产品合格率达到100%,我宁肯通宵达旦,付出一切。因为在一个质量第一的社会里,你的商品再便宜,再有创意,也会因为质量问题而失去全部,商品价值是建立在质量的基础之上的。

我开发的销售管理软件销量一直在日本同行里保持第一。我能够做到日本同行做不到的事情,但前提是我做到了日本同行能够做到的事情。忽视细节,失去最后的1%,就等于离开了起跑线,放弃了我所有的优势。

作为一个企业家,我经常参观中国内地、日本、韩国以及台湾地区的工厂。说实在的,就技术和设备而言,中国不但不比别人差,反而更先进的例子很多。但我们和他们之间有一个一眼就能看出的差别,那就是工厂的细节。

工厂的干净程度,设备的保养状态,工人的装束和表情,这些与技术没有关系的细节,恰恰是保持质量的关键。日本工厂就是通过日常性的清扫和整理,持续地唤起职员的潜意识,保证每一天、每个人、每个动作的规范。

中国工厂不是没有规范,而是缺乏彻底的执行。说来说去,就是一个态度问题。我们在大谈所谓的理念和规范的时候,生产一线的现实早已糟到了谁都不知道的地步。中国的瘦肉精生猪、抗生素鸡肉、掺毒奶粉、地沟油等等,没有一个是因为我国的理念和标准出了问题,而是从上到下的态度问题。

我有个生产高端消费品的朋友,他现在不用国内的工厂,因为国内的工厂成本比国外高。不是因为中国没有技术和设备,也不是因为中国没有熟练工人,更不是因为中国人工资高。中国工厂什么都有,就是出厂合格率上不去。

为了保持合格率,我朋友不得不扔掉不合格的产品,扔得多了,成本自然急速上升,仔细一算,还不如直接委托国外工厂生产划算。

中国产业的升级,中国民众的幸福,取决于中国国民从上而下的态度改革。那不是声势浩荡的产业革命,也不是汹涌澎湃的群众运动,而是循序渐进、一点一滴的个人态度的进步。

几十年前,胡适就曾批判中国人的“差不多主义”,今天我还深感差不多主义害死人,这不能不让人悲哀。

4、差不多的人生,其实差很多

差不多的人生,其实差很多

文/haruko

1

侃哥是我大学时期的学长,在学生会工作,因为能说会道,人送外号“侃哥”。他有句口头禅:差不多就得了。

侃哥的好朋友阿奔,是个有强迫症的处女座,凡事追求完美,和侃哥有着完全不同的办事风格。

一次,学校临时空降招新活动,需要我们当晚出海报,因为时间紧急,海报做得稍显粗糙。阿奔希望整个团队留下来继续“加班”,把海报弄得更好看一点。侃哥忙着打哈哈:“差不多就得了,没人会仔细看的。”于是,带我们组团去吃烧烤。结果,我们都走了之后,阿奔一个人在画室继续加工海报到凌晨。

大学快毕业的时候,侃哥和阿奔同时参加一个名企的校招。校招前,阿奔做足了功课,从这个企业的文化到发展方向都作了细致了解,并且将自己的能力与招聘的职位进行了匹配,最后顺利通过校招,毕业后很快就去了公司的总部,在他梦想的城市。侃哥没有通过面试,毕业后选择了家里安排的银行工作。

“工作而已嘛,差不多就得了。”侃哥毕业离校的时候,笑着跟我们说。

去年,侃哥结婚了,对象是家里给介绍的,说是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讨厌。“对象嘛,差不多就得了,反正也到了该成家立业的年纪。”

2

前些天,我参加了学姐的婚礼,见到了许久未见的大学老师和同学。

婚礼上,再次见到侃哥和阿奔,突然一下子明白过来,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对他的人生轨迹影响有多大。

毕业之后的阿奔,目标明确,在自己喜欢的城市,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慢慢地成长为一个出色的职场人。现在,他带领着10个人的团队做项目,可谓风生水起,甩了同龄人几条街的距离。

而侃哥,在差不多的城市,做着差不多的工作,领着差不多的薪水,过着差不多的生活。

侃哥看到阿奔神采飞扬的脸,偷偷地抱怨说自己现在的生活其实很枯燥、很无趣,感觉活得像个老年人。“我不知道生活的哪个方面出了差错,为什么和别人的人生差距那么大?”

我很理解侃哥再见到阿奔的心情,家庭背景相仿,也毕业于相同的院校,可是出社会几年后却显示出了巨大差异。

其实,人有时候就毁在凡事只求差不多。上学的时候差不多得了,工作的时候差不多得了,谈恋爱的时候差不多得了,结婚的时候也差不多得了……你明明可以做得更好,却用“差不多”这个借口让自己妥协了。

3

高中时,我有个学霸同桌,我经常会问她数学题目。她每次给我讲题,都只给我一两条线索,让我继续思考,如果我思考了还不会的,就再去问她。

因为当时好面子,又不想显得自己很笨,每次她问我“想到了吗”,我总会回一句“嗯,差不多了。”

“真的吗?那你就讲解一遍给我听。”然后她看着我憋着红脸,在那边抓耳挠腮。

“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没有差不多这个选项。你知道你为什么数学老考不好吗?因为你老是骗自己,骗自己说我差不多都会了。其实你不是,你下次遇到这样的题目,照样不会做。”

当头棒喝!

许多人都常常这样,或是怕麻烦,或是好面子,老用“差不多”来欺骗自己,安慰自己说“可以了”。但是,如果凡事只求差不多,那么,你的人生就会和别人差很多。

4

那些不愿将就的人,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过生活的人,通常目的性都比较强,他们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在思考并且付出行动去得到自己想要的。他们凡事靠努力争取,不愿意在半路就妥协。

当然,的确也有很多人,他们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或者不敢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浑浑噩噩地过着差不多的每一天,年复一年地过着差不多的生活。这样的人生,只要他们自己过得甘之如饴,其实也完全没问题。

但是,如果你对自己的人生心存困惑,甚至悔不当初,那么,是时候为自己燃烧一次了。

别让你的人生毁在“差不多”上,因为,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

来源:精读(id:jingdu999) | 作者:haruko,一个老电影爱好者。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