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关于路的作文600字
窗外的暮色里,淅淅沥沥地落着小雨。
昏暗的灯光照在路面,避雨的行人匆忙地跑过小巷,踩得积水四溅。
我从书橱中顺手抽出一本书,是冰心的《我的家在哪里》。
原来,无论窗内窗外,或卑或尊,大家都一直在找,找一条回家的路。
第一次看这本书,还是小学。那时一家三口还窝在几十平方米的宿舍楼里。记忆中泛黄的楼道,生锈的铁栅栏,光晕中浮动着尘埃游丝,以及黄昏下家家户户的饭菜香和喊小孩声。
放学是一件很开心的事。阡陌交通,纵横交错,不用走楼梯的。或许翻几座墙,攀几根栏杆,飞檐走壁,顺着墙根就能跳到谁家阳台或后院。这种听着风在耳边呼啸就从别人家屋檐上飞跃的快感与野性,是哪些从小就读名校的同学们所不曾体验过的。回家的路,就是一次跌宕起伏的冒险经历。
初中从河西搬到了仙林上学,开始习惯一个人走夜路。马路宽阔而宁静,星河璀璨而澄澈,骑着单车晃悠悠地从作文大学城里穿过,空气里弥漫着仲夏的芬芳。仙林很美,一种孤独的美,需要独自去触及、抚摸、浸润。走在空荡荡的大街上,仿佛彳亍在一座精致而童话般梦幻的空城里,走得落寞,走得淡漠,最终走得惶恐。她需要你停下来,拐进一家咖啡馆或书局,在馥郁的浓醇间,感受时光流逝的缱绻。
然而那条路,并不通往我的家。
于是,我回来了。拉着旅行箱走过了梧桐纷飞的街巷,回到了河西。偶尔在路上遇见了曾经的发小,依稀辨得出小时的容貌,却有了更加稳重也更加疏离的举止。我们再也不会一起顺着这条路走下去,走下去,走到秦淮河边的矮墙上看星星,走到荒草葳蕤的断垣边摔卡玩,走到各自早已成为废墟的“归属地”。
曾经的一切渐渐远去,化作路边飞驰的昔年景象;曾经的一切都渐渐形如陌路,舍不得说再见,来不及说再见。
我翻开素白色的封面,灯光参差地投下剪影,像是一条眼神至远方的路,不知通往何方……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郑欣儿 | 作者年龄 | 16岁零9个月 |
---|---|---|---|
在读学校 | 绵阳高级实验中学 | 在读班级 | 高二1班 |
性格特点 | 依赖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写小说 | 平均成绩 | 110分 |
指导老师 | 薛冬梅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2、关于路的作文600字
外公有只木船,在河上飘荡。
外公是村中的“鸭司令”竹篙底下有成群群的白鸭。小船与鸭群,便常在河中逆流而上或顺流而下。外公每天要来鸭群从水路逛一圈,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时间就这般流过。
我去之后,船上便多了一个我,外公将我抱上船头,自个儿持蒿站在船尾。小船驶在河上。两岸朦胧的山像后疾速退去,河岸上是大片的稻田,清明时秧苗稀落的,这稀奚落的嫩绿被晨雾裹在怀中。头上黑发白发交揉的外公,并着淡墨抹成的山,浓墨擦成的河,还有留白的白鸭,是一张颇有意境的水墨画,木船穿梭于晨雾之间,我便觉得时间飞快的掠过了。
直到有一天,“上面”要求拆除鸭棚猪圈,维护乡村景观。
拆鸭棚的前一天,我又回来,伴外公最后一次与仅剩的鸭,重走那条水路。
穿过碎石铺作文成的小道,外公拾起靠在墙边的竹蒿,赶鸭子下水,我独自走上船头,外公持蒿站船尾。不知是船慢了,还是怎的,以往掠目而过的岸,在眼中停了好一会。被橙红落日照着的水面上,只剩几只孤零零的白鸭,渐渐地,日在河流尽头沉下去了,西边迸出数缕余晖。
船将返航时,回头望去,两鬓斑白的外公撑着竹蒿,赶着慵懒的鸭子回头,此时岸边的草在风的扶持下摇摆,远山通红了。
船靠岸,落日之后的余晖也已没去,外公弯腰将船拖上岸,再将竹蒿轻轻放下,谁知这竹蒿在半空中半脱手,滚入河中,飘远了。外公,他挺了挺微驼的背,凝望着蹲坐的鸭子,灵光闪烁的河面,破旧的鸭棚等多年来的相伴的事物。一时无声。
这本是同一段路,然而时间过去了,人变大了,老了。所情所感自然也变了,可是这路却扔将延伸。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游龙 | 作者年龄 | 13岁零10个月 |
---|---|---|---|
在读学校 | 丰镇市第一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二4班 |
性格特点 | 表情丰富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二胡 | 平均成绩 | 105分 |
指导老师 | 楚秀网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3、关于路的作文600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的脚下是什么?是路。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路,功能与样式数不胜数。有窄得像一根羊肠,弯弯曲曲,高低不平的山路;有两旁绿树成阴,像一条条银丝带延伸到远方的林间小路;有平平坦坦的,连接起城市和城市的高速公路;还有技术先进的高速铁路……
鲁迅曾经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乡间的土路便是如此。但是更多的路,需要人们去勘察、设计、施工和维护。它需要人们持之以恒地呵护,付出艰辛的劳动和汗水,甚至生命才能完成,就如被称为“世界上最壮观的铁路”之一的青藏铁路;又如被称为“世界上最险要的十条路”之一的郭亮村挂壁公路。
修路没有捷径可寻。有时作文候,表面看起来是捷径,但往往是弯路。人生的成功之路也一样,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去走,成功才会向你招手。每一个人都羡慕别人获得成功的那一刻,但成功者为此付出的汗水和辛劳,我们常常是看不见的。曾经有人采访著名的篮球明星科比,问他为什么会如此成功。科比反问道:“您知道洛杉矶凌晨四点是什么样子吗?”当许多人还在睡梦中时,他已经开始练习投篮了。每天至少1000个投篮练习,日复一日的勤奋练习,使他练就了非凡的投篮命中率,最后成为了世界著名的篮球明星。
我们的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也需要勤奋,也需要努力,也需要坚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才能走向成功之路。正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就是这个道理!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萧敬腾 | 作者年龄 | 11岁零8个月 |
---|---|---|---|
在读学校 | 揭阳邱金元纪念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6班 |
性格特点 | 谨慎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养鱼 | 平均成绩 | 106分 |
指导老师 | 龙兴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4、关于路的作文600字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上没有人,没有人的路也便不是路。——题记
这是一条蜿蜒的小路,伸向无尽的远方。这是用布满青苔的石砖铺成,身边的房屋也渐渐失去了光泽,望着一幢又一幢的屋子,看着岁月摩挲的墙,心中总是空荡荡的,树枝也垂下了头,仿佛是落寞的丢了魂,这一切的一切,令人感伤,感伤之余,不禁追忆往昔。
那时的老街充满了欢声笑语,我们一起上下学、一起玩耍,老街时不时有一阵又一阵的笑语。但是现在却早已荡然无存。“那些小朋友为何不来找我玩耍?他们都在哪儿呢?我明明记得上下学的是一群又一群的孩子呀?他们又为什么消失呢?”我的心中流下了一串串寂寞的泪。
落寞的我黯然神伤地回到了家,一头栽进了床上渐渐地进入了梦境。梦中,我回到了儿时的老街。
老街上飘荡着孩子们的身作文影,充溢着孩子们的笑声,他们在路的边缘玩耍着,路大叫起来:“这是真的吗?我不是在做梦吧!太不可思议了!”只见这老街重回了昔日的风采,孩子们个个顽皮不已,迎着阳光在玩耍,此时此刻的小路已经心花怒放。孩子们有的跳皮筋,有的跳房子,有的踢足球……各个玩得不亦乐乎,其中最引我注目的是踢足球了。定睛一看一共有10个人在玩,他们其中一个人抱着足球,当裁判一声令下:“比赛开始!”小明队先进攻,他们队个个人高马大,快到球门口了,小明抬起脚用力一踢,球飞速地旋转着,“嗖”的一声以一个强快猛的进攻拿下了一分。两队的实力不分上下,两小时过去了比赛结束了,小明队赢了。就在这时路也从梦中醒来回到了现实,看着这现状渐渐地嚎啕大哭起来。
梦中的样子是路最喜欢的,他多么希望孩子从补习班和作业中解脱,回到自己的身边。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龚方雄 | 作者年龄 | 11岁零6个月 |
---|---|---|---|
在读学校 | 北京市通州区南关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1班 |
性格特点 | 捉摸不透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做糕点 | 平均成绩 | 119分 |
指导老师 | 张天福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5、关于路的作文600字
一说起回老家,其实我心里老大不乐意。因为家门口那条小路的确不招人喜欢。
那是一条无名的土路。据奶奶说建国初便是这模样,只是后来拓宽了些。记忆里,每逢下雨,坑坑洼洼一片。我禁不住诱惑跑到泥坑里蹦跳,一不小小心就摔个狗啃泥,每每刮风,飞扬的尘土钻到我眼睛里去。我拼命地揉啊揉,都揉出眼泪了,还是异常难受。
前两年春节,我又不情愿地回了一趟老家,却发现那原来坑坑洼洼、尘土飞扬的小土路竟摇身变成了水泥路。铺上水泥以后,整条路都变平整了呢!“奶奶,水泥路真平整,我在上面蹦跳,也不用担心摔倒了!”我非常兴奋。奶奶也摸着我的头:“是啊,不仅如此,也不用担心尘土跑进眼里了。”可是过年了,车流量多了很多,不久后我就发现,小路太窄了,汽车经常堵塞,喇叭按得震天响,也一动不动!我跑回房间,向奶奶诉苦:“奶奶,汽车堵塞交通,喇叭声还吵得我震耳欲聋了。”爸爸妈妈咯咯直笑:“这小路确实得增作文宽点了。”
时隔半年,老家的小路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暑假再回老家已是柏油路。路上,艳丽的花朵,挺拔的树木整齐地装饰路旁。我惊喜地发现,路面拓宽了不少,车流顺畅。两旁还开了不少店铺,整条路都变得繁华起来了!坐在车上,感觉平稳。“这柏油路就是好!”爸爸握着方向盘,“抓地更牢,以后开车不用怕打滑,更安全了!”妈妈接过爸爸的话茬:“这条路的变化可真令人惊喜啊!”
说话间,已到老家门口。甫一下车,爷爷奶奶也迫不及待地夸起了这条路来:“这路变了,变宽阔变繁华喽!这都是国家的好政策,好领导啊!”是啊是啊!国家富强了,咱这个小山村也富裕了。”看着一家人那喜上眉梢的快乐和满足,我不禁感慨万千:“时代在变迁,国家在发展,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我们的祖国高高腾飞,真正成为了强国。”
站在家门口,望着这条换了容颜的路,我似乎看见它一直向远方延伸着,向着美好的生活,向着崭新的时代……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李千娜 | 作者年龄 | 10岁零9个月 |
---|---|---|---|
在读学校 | 天津土城小学 | 在读班级 | 四年级1班 |
性格特点 | 受欢迎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划船 | 平均成绩 | 115分 |
指导老师 | 柏翠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