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过年作文800字_异乡的家人作文550字

1、异乡过年作文800字

在二零一九年新年到来临之时,我们一家带上一大车子的行李与食品,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计划到浙江金华太婆家,再去江西外婆家小住,最后驾车回家。

经过半天的舟车劳顿,我们终于到达太婆家。太婆、太公笑着从屋中走了出来,看着这些晚辈们。太婆家所在的那个村中,没有想象的中漫天的烟火,没有震耳欲聋的巨响,有的只是清新的空气,潺潺的流水与满世界的树木,时不时还传来几声鸟鸣,一派宁静祥和的情景。看到如此美景,我在感慨之余也有几个疑问:这儿的人过年难道不放烟花爆竹么?重归故里的奶奶好像看出了我的疑问,与太公谈论了几句,又转过头对我说:“你太公说从去年春节开始,金华全市都禁止放烟花,村里的小卖部早就不卖烟花了。”我觉得也是,如果这儿像老家岳西一样狂放爆竹,那不早就红纸满地硝烟满天轰鸣大作了吗?哪还有这么好的风景让人欣赏?

看足了室外美景,我们缓步走入屋内。长辈们都围坐在一张大圆桌边,谈论着各种事情。我与堂弟坐不住,跑出堂屋,冲进厨房,把那卧在麻袋上的大白狗吓了一跳。太婆正在往灶炉中添火,锅中煮着一堆圆圆的、白白的、还带个尾巴的东西,咕噜咕噜地响,腾起道道白烟。堂弟一见,便问太婆这个是什么东西。太婆笑着,从锅中挑了几个大的,盛在碗中,加了一些汤,说:“这些都是我们浙江的汤圆,天天都要吃的。浙江人在下午三点多时吃一道下午茶,就吃这个,挺好吃的。你爸就爱吃这个,我还记得。”“什么?汤圆?”我听了这话,实在无法将碗中的家伙与印象中小巧玲珑的汤圆联系起来,作文也无法想象天天下午多吃一道饭是个什么滋味。

正当我大脑断电之时,堂弟找到了一双筷子,咬了一口,将汤圆咬掉大半,汤圆中的馅,什么萝卜呀,肉块呀,豆腐丁呀,全都露了出来。堂弟觉着味道不错,来了胃口,也不顾烫,一口气吃掉十二个汤圆,比我的叔叔(他爸)吃得还要多。而我呢,不太喜欢这种模式,勉强吃了两个,就觉得饱了。

我们弟兄俩慢慢走进堂屋,端来了好几碗汤圆,大家立即分着吃了。太公坐在上位,看着我俩不断打饱嗝,又笑了起来,说我俩长得挺好,就是老大(指我)不太会吃,老二(指堂弟)长得太胖,要多运动才是,要不然以后怎么办?听到太公说自己胖,堂弟不太高兴,说他属猪,猪是胖的,属猪的人肯定也会胖!我一听,想也没想便脱口而出:“我是属狗的,够吃肉,那为什么我会吃素呢?”“你……”堂弟没话说了。太公看着我与堂弟对怼,这么健康,也十分高兴,气氛十分融洽。

不一会儿,众人的汤圆全部吃完了,妈妈帮着太婆收了碗筷,太公站了起来,说:“下午茶吃完了,该干活啦!”爸爸忙将太公扶住,说:“您都八十多了,这几天过年,就别忙了吧!”“那怎么行?我闲不住呀!”太公执意要去,爸爸也拦不住他。看到太公要去干活,爸爸带上了我与堂弟前去帮忙。看着我们三代人在院内欢声笑语,路过的乡亲都说太公有福,乐得太公像个孩子似的,快活起来了。

地域的不同,决定了习俗的不同。但纵使再多的不同,过春节这一习俗却是家家都有,过春节时的温暖与那种无以言表的幸福充盈在每个家庭中,充满了中国。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富宝 作者年龄15岁零2个月
在读学校上海市风华中学 在读班级初三8班
性格特点易见异思迁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健身 平均成绩93分
指导老师汤晖 老师职务副班主任

2、异乡的家人作文550字

我想过年这么有魅力,可能就是因为一家人可以团团圆圆地聚集在一起吃顿年夜饭,甚至在远方异乡的亲人也能赶回家来,陪着年迈的父母一起聊聊天,说说最近的改变。我以为,特别远的人不会回家过年,但是拜年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无论是生活在多么远的游子,今年过年都回来了。

他们确实和我想象中记忆中的模样有差距了,记得当年的发小,去了南方,回来的时候,我们都已经忘了对方小时候的样子。隔壁邻居的叔叔,当时离开家去当兵的时候,离开的时候自己拉着箱子,抱着父母哭的稀里哗啦的,但是他回来的时候,变得英姿焕发,走起路来都有一种正直的感觉。村里当年很帅的一个大哥哥,出门拼搏,回来的时候已经作文棱角分明,一张脸上褪去了稚嫩,焕发着青春的色彩。

我看到那些有远方的家人的人笑容都明朗了起来,以前曾经特别寂静落寞的家庭,传出了一阵阵的欢声笑语。那些留守的儿童欣喜地四处奔跑。我很惊讶原来春节有这样的力量,让以前曾经分离的心,在这几天又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让曾经不完整的家庭团团圆圆,让那些思想的人和想念家人的人重新露出微笑,让那个曾经宁静的镇子变得热闹起来。灯笼看起来格外地好看,鞭炮声格外响亮,甚至村里的狗吠声听上去都是兴奋的,仿佛是为了庆祝自己的新年,狗年,又仿佛因为一家人团圆而欣慰。

异乡人终于归乡了,这个新年仍然一如往常,会给人留下深刻的美好记忆。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郭艳 作者年龄12岁零1个月
在读学校鸿志中学 在读班级初一9班
性格特点迁就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唱歌 平均成绩110分
指导老师蔡淑华 老师职务班主任

3、异乡人的疑惑作文900字

异乡人,不知姓名,不知籍贯,四处旅行流浪。

一天,异乡人来到一座城市。夕阳的余辉依旧眷恋着整洁的大街。已是下班时分,车道上却只有少量的汽车有秩序地穿行着。道旁树似雨后般清新,闪着蜡样的光泽,伸展在蔚蓝的天空下。他下意识地走道垃圾桶旁,往里望去:空荡、干净。辛勤的清洁工人,他这样想着。有时垃圾桶就是一座城市的窗户,从这里,多少可以窥到一座城市的精神面貌和内在气质。他逛了逛,决定先找间旅社住下,理好心情,明天再去寻找这座城市的美丽与灵魂。

夜好静。他在稿纸上写着:今天,我来到了一座美丽的城市,繁华而不失整洁……然后,他带着美好的希翼睡去。夜过得好快,在汽车的鸣声中,他静静地醒来,倾听着这城市的交响曲。然而,一种奇怪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对,是这声音。

他重新来到街上。

到吃都是汽车,到处都充满着汽车的废气和吵杂声,连空气都让人觉得拥挤,不见了早晨的清新。乘着绿灯,走过人行道,一个烟头飞进了视野,滚到了他的脚边。寻眼望去,一个开着黑色高级轿车的中年人正倚着窗,冲他顽皮地笑着。“咔”一口痰自行车中飞出,落到了地上,落到了异乡人的心里。他作文一下子愣住了,直到鸣声大起,他才下意识地走过街道。

难道这就是昨天他眼中的城市?

他疑惑。

异乡人不停地寻找着。一股刺鼻的味道闯进了他的鼻子里。就在他昨天看到过的垃圾桶旁边,堆着一堆垃圾,浓浓的脏水淌了一地。他再次往里望去,依旧是空荡,却不见了昨日的干净,内桶已撤去,桶底粘着层厚厚的黑色物体,已不能分辨。所谓的分类垃圾桶,内里却是相连,成了一种摆设。

难道这就是昨天他眼中的城市?

他疑惑。

异乡人不停地走,不停地寻找着。一些塑料袋和废纸片贴着地,在车流中随风而荡,商店里的商品公然地摆到了街上。不见了整洁,不见了美丽,取而代之的是吵杂、拥挤、肮脏。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城市呢?一夜之间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变化?他不解……回到旅社,他将桌上稿子愤怒地揉成一团,用力地投到了垃圾桶里。稿子上写着:今天,我来到了一座美丽的城市,繁华而不失整洁……他没有注意到,纸团下面贴着一张胶纸,依稀可以辨认:不可回收。异乡人走了。他望了望头上灰蒙蒙的天空带着疑惑与不解,在频频地回头中走了。他不知道,昨天省领导检查,为此,这座城市足足准备了一个月。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宋嘉豪 作者年龄18岁零6个月
在读学校红旗中学 在读班级高三8班
性格特点易轻率作决定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郊游 平均成绩91分
指导老师米沙子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4、黄花,缀在异乡的衣襟作文

乡村里,一年四季,菜地里黄色的菜花,淡淡的清香未曾断绝。远游的人,脑海里想起这黄花,每每对故乡的思念涌上心头,潸然泪下。生在这美丽的乡村里,我爱极了这质朴美丽的一切,我愿意长守在这里,倘若可以。可是青春难回,人注定成长去肩负他的责任,谁能守在这里呢?闯荡不可避免,于是浓浓的乡情积蓄满腔,游荡在岁月里,我倾注我的深情去回忆、去思念。我无以言语的故乡。

真思念故乡呀!无论是在梦里还是在现实的岁月中。求学于外,在冷冷的床板上,望着那一轮明月,更牵动情丝,伴随五味杂陈入梦,在多少次的梦里,我回到了亲切的山村里:听着熟悉的鸡鸣、望着缕缕飘向远方的炊烟。我多想投入故乡母亲的怀抱,可是梦幻境虚,一切宛如水中看花,我只能静静回忆作文,却不能真正的回到故乡。

“自古逢秋悲寂寥”、“独在异乡为异客”,自古以来,在外游子,无不是如那飘零的帆船,念想着故乡那温暖的港湾。身在异乡,那人情太冷,刺人心弦,栋栋高楼下,人与人之间更是尔虞我诈,如此之境。思乡之情何以抛却?

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有那故乡的酸甜苦辣……,哪怕在城市之中食尽百味珍馐,故乡的味道却总是我的最爱,因为那是有感情的味道。甜的是蒸糕、酸的是泡梅儿、辣的是炒糖、咸的是奶奶包的肉粽……

乡外游子,漂泊的岁月,难以数计,只是一年难忘,故乡的黄花,在绿油油的菜地上,摇摆着细腰,招呼着游子的归来。

故乡的黄花,缀在异乡的衣襟里,年轮流转,我对故乡的爱如这黄花一般,一年四季,从未凋谢!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黄图 作者年龄12岁零7个月
在读学校新都旃檀中学 在读班级初一2班
性格特点容忍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织毛衣 平均成绩95分
指导老师袁佳怡 老师职务副班主任

5、走过异乡似故乡作文

(一)

我又能说什么呢?如杜甫那句“十月轻霜重,飘零何处归”,我在熙熙攘攘中,飘飘荡荡;远方的异乡,在我湿润的眼眶里,若即若离。

飘荡的思绪,无奈的失落,总会在驻足回忆的时刻吞噬心灵,让心灵的原野也压抑在无边沉闷中,甚至连一抹嘴角微扬的笑意,都显的那么尴尬、无力。

如果一如从前,风依旧吹起海浪,云依旧卷起呼吸,那么我,一定还静静地躺在甲板上,听着水波,愉快地敲击船舱;看着缆绳,神秘地向下延伸,在心灵的太古般沉静中,无忧着。那种桐油与木材的香气,和着有点咸味的海风,漫漫氤氲着,那片不远处蔚蓝色的梦里漂浮着大大小小的船只,不时响起机器的低吼。那里面一定还深藏着我的眷恋吧。愿它,锁着我最初的记忆,不曾走远。

对,过去的我,喜欢躺在自家的渔船上,望着远方。尽头大海与天空交接跃动,不时开过一艘艘满载的渔船,轰鸣的马达掩盖不住爽朗的笑声。海浪时而在风雨中咆哮,时而在阳光下归于宁静。我所见到的单纯的只剩下:阳光,海浪,船只。而我多是在阳光的温暖中慵懒的忘掉一切。但命运,似乎注定了我与这片风景无缘,就像三毛选择流浪,像郑愁予达达的马蹄选择美丽的错误。我,还是离开了那片异乡,成了过客。

现在的我,是在故乡的。四岁,刚刚能记起事,却不得不离开故乡,在那片异乡生活十余年,如今又生活在这没有童年记忆的故乡,带着一丝陌生,甚至是唐突。若即若离中回忆,我知道我早已在那片异乡,种下了浓浓乡愁。

可是,一个十八岁的孩子,又有什么资格谈及别合分离,思异乡而情浓呢?“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但这种真真切切的情感,像天边的流云,看时远远不及,却又无时无刻不撩拨着你心中最柔弱的那根弦。初别那片土地时,正是深秋,一个人在肃杀又瑟瑟的浓秋里,体会着古人言说的离愁。“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秋思却早已落入我心扉,牵绊着、撕扯着无根的心。

“离恨恰如青草,更近更远还生”李煜的词,勾起了我的怀想,梦里无数次与那片土地重逢,醒后的失落,无法言说。可在这里,本该感到重回诞生之地的温暖,但我真的对此地没有记忆。我竟陷入了如此尴尬的境地,当别人回忆故乡,言说寻根的种种,总充满饱含童稚的儿时乐事,而我那些珍贵而又美好的回忆,竟全活在异乡。我有时特别希望将心中的思念一股儿脑的倾泻,但往往,换来的,是不耐烦甚至抓狂。不爱故乡,反而眷念着异乡,这样的人,似让人不齿。每每谈及,我就感觉自己俨然成了异数,终以一种尴尬的姿态,行走在人潮中。

纠结着,困顿着,矛盾着,终于我缄口不言,没有了归属感的我像浮萍作文般,身在故乡的土地上游荡,心在异乡的海岸边徘徊。在这般情绪的笼罩下,不知所措。

(二)

感谢那个暑假,那个解开我心结的暑假,我终于又回到生活十余年的渤海边,变化不大却又不小。依旧有带着咸味的风吹弯翠绿的芦苇,可过往的房屋早被拆除,我曾挚爱并与之私语的船,也不再停泊,我不知道它被如何处置。坐在岸边,脱下鞋袜,静静地将脚浸在水中,感受这那份律动。忽而想起泰戈尔的《榕树》“你不记得他怎样坐在窗内,诧异地望着你深入地下纠缠的树根么?”我不禁轻声喟叹,波浪呦,你是否还记得我曾在你怀抱里忘情的嬉戏?是否还记得我抚过你清凉的面颊?

还是早已忘了我?忘了也好,毕竟我终究成了过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句“乡关何处”,道尽心中伤悲,乡关何处呢?琦君还能在桂花瓣纷落如雨中怀念故乡,而我,再回此地,却也找不回阳光下躺在甲板上的那份惬意。这真的还是梦中那个恰似故乡的异乡么?失落的我像失去了天空的流云,在些许无奈中茫然返程。

(三)

回到家中,翻起张抗抗的散文,恰好是《故乡在远方》,带着题目给我的共鸣,我细细品读着。终于,我找到了寻觅了许久的知音,找到了自己的归属。她觉得她的故乡,不是诞生之地,竟是她奋斗的黑龙江。不禁想到冰心老人,她在晚年梦中时常回到家中,但家却是她少女时生活的地方。他们都坦然面对这种情感,而我,又在苦苦纠结什么?又在默默找寻什么?

是啊!何谓故乡?何谓异乡?与其说故乡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倒不如说是灵魂曾真正栖居过的一段美好,那不仅仅是诞生的一片土壤,更是精神的一座殿堂。张抗抗在文尾说“以后的日子,我也许还会继续流浪,在这极大又极小的世界上,寻觅着,创造着自己的精神家园。”而我,也释然了,终于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根,找到灵魂曾经的居所:它是在最美好的记忆里,在最无忧快乐的曾经里。无谓地域的界限,无谓时间的推移。它对我而言就如瓦尔登湖对梭罗般重要。当我累到没有坚持的勇气时,当我在现实世界漂泊落魄时,总记得,那片蔚蓝中,还存活着我真正的根。

我也终于发现自己找到了人的精神国度里里不可或缺的归属感,终于体会到自己在情感世界里达到从未有过的健全。席慕容的诗又在耳边浮起“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而我知道,我那恰似故乡的异乡,再也不会若即若离!我已将那棵永不老去的树,种在过往的最美记忆里,且让它在青涩的、无端寻愁觅恨的青春里开花结果,不再无端想念在漫漫长夜下,不再尴尬在与人言及归属的谈话中,不再寂寞于梦醒后不能重回的感伤里,不再,永远不再。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