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_《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

1、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一)

读《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有感

秦始皇是历史上争议较多的一位人物,在“伟大领袖”赞扬他以前说他好的不多,伴随他的几乎都是“焚书坑儒”、修长城、建阿房宫等负面评价。但无论有多少争议,有一点是应该肯定的,即:他统一了文字等,促生了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国。

秦以前,我们理论上是个整体的中央大国,实际上是分散、半独立的联合体,各诸侯国之间不一样的东西太多了。用许慎的话说,当时是“诸侯力政,不统于王,……田畴异晦,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也就是说,法令各异,语不同声,字不同书,衣不同饰,车不同轨,而且还币不同形,尺不同长,称不同重。一句话,几乎没有一样是一样的。这颇有些像欧洲,人长得都差不多,但各国有各国语言、文字、文化、货币等等。而且,那时的我们甚至比欧洲还乱,起码人家的度量衡、汽车的标准是一样的(现在货币也统一了)。

具有如此之多的不一样“独联体”是非常容易解散的,时间一久,难免就会分裂成完全独立的小国。所以说,如果没有秦始皇的大一统下的诸多统一,恐怕就没有我们今天这个具有960万平方公里,13亿人口的大国了。正是秦始皇的诸多统一(特别是文字统一),避免了“中央之国”的分崩离析,他的这个功绩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二)

《易中天中华史。中华根》读完了,完全颠覆范文澜、翦伯赞史书搞法,但以今说古的读史方法很值得阅读和借鉴。

今日偶尔发现网上质疑甚多,不妨传播一点读此书的诀窍。

名学者写史另类,肯定对反响有准备。不妨回头看看每编的后记,尤其是第一本《祖先》。易中天20xx年5月12日“拜见了吴敬琏先生”,为何要“讨教一些学术问题”?

吴敬琏是经济学家,易中天中华史是历史散文着作,他料定吴老会说“怎么保证你说的历史是真实的”问题,这正是他最终需要的。而后,顺理成章回答这个问题——中华史面世后的质疑。读过第一篇后记的“出发点”“目的地”“北冰洋”“导航仪”“发现号”“处女航”,便能豁然了。顺带补充一句:这易中天之处女航正是你无法“证伪”与“证不伪”之间的海域。

能回答吴敬琏先生的问题,还在乎其他人质疑乎?

本人与易中天老师有过一面之交,也知道一点个性。他用讲课方式着文,对于那些并非硬伤的质疑,甚至仅为自以为是的硬伤,是不屑一顾的。说到“硬伤”,于是也就挑一点:商殷不应一笔带过。商殷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已被考古发掘所证明。立足于此,“周”小国灭大邦、蛮荒克文明,以德立国、以礼治邦,结束神明、开辟人本,就更明晰了。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三)

这是一本站在学术的角度写给大众看的科普书籍。

原始时期的人类,没有直接的文字记载的史实,()全凭后代的人的只言片语、神话传说和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面对这些不辨真伪的猜测和推测更加考验一个人对历史的态度和把握。易中天先生本来就对历史有着很深刻的认识,在本书中又运用了王国维先生推荐的实物史实并重的治史之法。语言平实却丝毫不见一般史书的枯燥。很推荐。

在本书中难能可贵的是,不仅仅是事实的堆砌,更有作者对原始人类精神的思考。从懵懂的混沌到渐渐有知,因何母系,缘何父系,整段石器时代的脉络被这样轻松画出。读者理解的更加容易,却也反映了作者的学术高度。与此同时,在本书中提出了诸多与大众认知相悖的一些想法。虽然历史已然尘封,真相不见天日。但是却不妨碍好奇的后人追逐真相的脚步。研究没有对错,在于它给后人的启示,其意义的价值远远大于结论。

总之,本书粗粗一读是一本可爱的历史科普小文,细品却大有乾坤。看您挖到哪一层了,无论深浅,总有收获。

2、《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一)

《易中天中华史·中华根》读完了,完全颠覆范文澜、翦伯赞史书搞法,但以今说古的读史方法很值得阅读和借鉴。

今日偶尔发现网上质疑甚多,不妨传播一点读此书的诀窍。

名学者写史另类,肯定对反响有准备。不妨回头看看每编的后记,尤其是第一本《祖先》。易中天20xx年5月12日“拜见了吴敬琏先生”,为何要“讨教一些学术问题”?

吴敬琏是经济学家,易中天中华史是历史散文着作,他料定吴老会说“怎么保证你说的历史是真实的”问题,这正是他最终需要的。而后,顺理成章回答这个问题——中华史面世后的质疑。读过第一篇后记的“出发点”“目的地”“北冰洋”“导航仪”“发现号”“处女航”,便能豁然了。顺带补充一句:这易中天之处女航正是你无法“证伪”与“证不伪”之间的海域。

能回答吴敬琏先生的问题,还在乎其他人质疑乎?

本人与易中天老师有过一面之交,也知道一点个性。他用讲课方式着文,对于那些并非硬伤的质疑,甚至仅为自以为是的硬伤,是不屑一顾的。说到“硬伤”,于是也就挑一点:商殷不应一笔带过。商殷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已被考古发掘所证明。立足于此,“周”小国灭大邦、蛮荒克文明,以德立国、以礼治邦,结束神明、开辟人本,就更明晰了。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二)

秦始皇是历史上争议较多的一位人物,在“伟大领袖”赞扬他以前说他好的不多,伴随他的几乎都是“焚书坑儒”、修长城、建阿房宫等负面评价。但无论有多少争议,有一点是应该肯定的,即:他统一了文字等,促生了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国。

秦以前,我们理论上是个整体的中央大国,实际上是分散、半独立的联合体,各诸侯国之间不一样的东西太多了。用许慎的话说,当时是“诸侯力政,不统于王,……田畴异晦,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也就是说,法令各异,语不同声,字不同书,衣不同饰,车不同轨,而且还币不同形,尺不同长,称不同重。一句话,几乎没有一样是一样的。这颇有些像欧洲,人长得都差不多,但各国有各国语言、文字、文化、货币等等。而且,那时的我们甚至比欧洲还乱,起码人家的度量衡、汽车的标准是一样的(现在货币也统一了)。

具有如此之多的不一样“独联体”是非常容易解散的,时间一久,难免就会分裂成完全独立的小国。所以说,如果没有秦始皇的大一统下的诸多统一,恐怕就没有我们今天这个具有960万平方公里,13亿人口的大国了。正是秦始皇的诸多统一(特别是文字统一),避免了“中央之国”的分崩离析,他的这个功绩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三)

从网上书店购得《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六卷,加上总序,共七卷,才100元多点,不贵。分别是《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第一卷——祖先》、《第二卷——国家》、《第三卷——奠基者》、《第四卷——刺客与情人》,后更名为<青春志>、《第五卷——从春秋到战国》、《第六卷——百家争鸣》。

总序,应该说是不错的,把中华文明与伊斯兰和西方现代文明这三大文明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研究,找到了中华文明的位置,坚定了中华文明的信心,建立了中华文明的自信。

第一卷,祖先,应该说他有所创新,也比较大胆。他把《圣经》中伊甸园的故事与中国的女娲补天的传说结合起来一起讨论,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比较,开阔了视野,把中国史和世界史联系在一起,进行横向比较,纵向深入,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伊甸园的故事》等神话传说,说来说去谁都没有确凿的事实和证据,最终还是神话故事。当然,他从甲骨文中找到一些有力的文字方面的佐证,也不失为好的有力的证据。

第二卷,国家,本卷的逻辑是清晰的,思路是开阔的。由分封到封建再到国家,层层推进,历史演变,由奴隶社会演变发展到封建社会。

第三卷,奠基者,主要是讲周朝,作者对周朝情有独衷,花的笔墨较多,赞扬有余,认为该朝是一个历史转折点。

第四卷,剌客与情人,后更名<青春志>,可能<刺客与情人>这名太过了,后来才另起一名。该册尚未读完,所以暂时不谈。

第五卷,从春秋到战国,描述的思路比较清楚,各个时期,各个小国,都有比较祥细的资料,用几个主要人物把整个混战的年代交代的比较清楚。重点突出,主题分明。

第六卷,百家争鸣,是讲儒、释、道等诸子百家的思想和观点,非常值得一读。确实如作者所说,一般人是不清楚全部代表人物的思想的,可能大多数人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作者确实是有备而来,深入剖析,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值得反复阅读,受益将不尽。()

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花了相当的篇幅将原文出处进行了注释,并在每一册的后面进行了说明,避免了不少杂音和噪声,自六卷本发行以来,至少目前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不像他当年在《百家讲坛》时那样,挑毛病的人一大堆,这一次那些大家们,好像都成了沉默的大多数,无话可说了。

真诚地说一句,易中天不简单,应验了那句话,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真不是吹的,他还真有两下子。相信36卷本,卷卷值得一读,可能后面的更精彩!

3、易中天品人录读后感

易中天品人录读后感(一)

以前我总觉得研究历史是件乏味的事情,因为历史的事实真相总是扑朔迷离,让人难以捉摸,直到看了易中天的《品人录》才豁然开朗。有人说易中天的《品人录》缺乏历史的严肃,但在我看来他是用另外一种方式去还原历史的真相。

《品人录》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品述几个朝代中的代表人物,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邦、项羽、曹操。

刘邦,也许是小时候对刘邦的了解不够深入,总觉得刘邦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因为他害死了曾经亲如兄弟的项羽,惨死在乌江里。后来才逐渐懂得历史的真相并非如此,刘邦是一个心高志远的将相之才,虽然有很多行为不雅,但是在那个年代,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而且刘邦与项羽相比更加的冷静理智,这恰恰在那年代是非常需要的,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杀死自己的敌人也无可厚非了。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当上了汉高祖,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

项羽,从小耳熟能详的西楚霸王,以前看到项羽总是抱着一颗怜悯、惋惜的心情,感觉他的江山被他的结拜兄弟夺取,最后被逼得乌江自刎,《品人录》却告诉我,项羽之所以失败,以前很多人都认为是因为项羽的性格原因,鸿门宴上有机会除掉刘邦,却有着与刘邦的“妇人之仁”,而且生性多疑,刘邦懂得如何利用人才去建立自己的汉朝王国,一个冷静、有大智慧,一个生意多疑,感情用事,有妇人之仁,什么样的人才能成王,也就显而易见了。

曹操是三国时期一个重要的政治家,他拥有极大的度量,拥有自己的雄才伟略,精力旺盛、才智过人是一个全能型人才,他做事谨慎又仔细、小心,虽然在很多方式上我不敢苟同,但是和以前尽是骂声相比,很多人对于曹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了解,我愈发的佩服曹操,他的才能、才干在当时的年代几乎无人能及,就连诸葛亮也忌惮三分。所以后人评价才曹操是三国乱世之中的能臣,是三国乱世时代中的枭雄。

历史的真相总是充满着复杂和神秘,《品人录》揭开历史真相,使我对三大人物的了解更加深。虽然他们最终都逃不过生老病死,但正如书中所写的,不管是刘邦、项羽、曹操都可以称得上是英雄,因为他们都具备了英雄的本色,只是他们是不同类型的英雄,刘邦是时代造就的英雄,项羽是本色英雄,而曹操则是具有雄才伟略的“枭雄”。人们对于英雄是不会轻易忘记的。

易中天品人录读后感(二)

近日,随手翻开床头一本许久未读的书,这是由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所着的《品人录》。自阅读过易教授的《品三国》之后,我迷上了三国,也希望通过阅读其他书籍了解三国人物的方方面面。

千百年来,世人对曹操评价的褒贬不一,甚至贬过于褒。因为一说到曹操,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戏剧里面白脸的奸雄形象,他也为此背了上千年的骂名。《品人录》里易教授对曹操这个历史人物从所处的背景环境,人物性格,文学素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度的剖析,将曹操完整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了我们大家面前。当时,东汉末年这个大的背景环境和曹操人物性格等方面在这里就不展开来说了,我主要想谈谈他的诗词。曹操的文学地位一直以来都被其政治、军事方面的才能所掩盖,但是他对中国文学的进步,特别是对建安文学有开创之功,值得后人歌颂。

曹操的诗词在文采方面虽然并不华丽出众,但给我们读者的感觉却显得大气而不粗俗,尤其是为后人所熟知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这样的诗句,非大手笔而不可为。曹操的诗歌除了大气之外,有时也会寓含一些哲理。曹操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第四章《龟虽寿》中有这么一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作这首诗时已经五十三岁了,他将自已比作千里马,虽年老体衰,但依然有着驰骋千里的豪情。

品酒,品茶,品画,品诗,何如品人?自读了《品人录》后,让我深深感叹:曹操虽然上了年纪,但充满立志要作一方大事,他那一颗永不会消沉的雄心,对我们现代人是一种最好的启迪和激励。

易中天品人录读后感(三)

到书店,购得易中天先生所着的《品人录》一本。想看看历史中的一些名人,和他们一生的成败得失。

《品人录》中举有五大历史名人,有头脑简单的项羽;奸诈狡猾的曹操;手段狠毒的武则天;迂阔偏执的海瑞;猜忌刻薄的雍正。这五大名人中有万人之上的君主,有清廉俭朴的大臣,也有名震一时的英雄。他们的人生跌宕起伏,我们姑且只看最先登场的“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

项羽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乱世,但项羽却是一个心有鸿鹄之志的人,早在秦始皇游会嵇时,项羽便说出了“彼可取而代之”的话,但最终没有成功。他输给了一个不学无术的混混――刘邦。

刘邦是混混,而项羽是贵族;项羽有盖世武功,而刘邦是无力村夫;项羽有几时上百万的雄兵良将,而刘邦却只有为数极少的士兵,这么一比,论身份,论实力。项羽都应该是坐上皇帝宝座的人,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刘邦他由弱到强。一步一个脚印的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总结项羽失败的原因,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不冷静,不虚心。

项羽在兵败垓下后,一听到四面的楚歌声,还没冷静下来仔细想,就认为自己大势已去,更没有信心去与刘邦作战。只是逞了一时之勇,杀了无数名汉将后逃到乌江边上自刎而死。

项羽的如此不冷静是断送他一生霸业的最大的绊脚石。想想自起兵以来的八年间。项羽身经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从来就没有打败过。可就在垓下,项羽因为一次小失败就慌了,稳不住阵脚了。最终只有将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让给了一个自己瞧不起的混混――刘邦。

楚汉之争的初期,在项羽的麾下聚集了陈平、韩信等一些颇有才智的人,但在行军作战是项羽总是认为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将陈平、韩信等人的建议当作了耳旁风。长期不得项羽赏识的这些人自然就要另投他处了,只剩下项羽这位孤家寡人了。

可见冷静、虚心对于一个想成大事的人是何等的重要。

说到冷静,我想三国时期的奸雄曹操应该算得上是冷静了吧!

曹操在他早年就表现出了他超凡的政治手段。他“挟天子以令不臣”便是最好的证明。

那时,东汉的一大贵族子弟――袁绍,可以说是天下最有实力的人。曹操为了招安他,便以皇帝的名义任命袁绍为太尉,封邺侯时。袁绍在知道自己的顶头上司是自己最瞧不起的曹操时,便断然拒绝了,还说了些难听的话。这话让曹操知道了,曹操心里当然也气,但袁绍太强了。曹操处理这件事时很冷静,知道不能在这个时候和袁绍翻脸。便将职位让了出来。这样做不仅避免了与袁绍的直接正面冲突,也让人觉得自己大度,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再说到虚心,我想武则天应该算做得不错的吧!()

武则天虽然在夺取皇位前用了不少惨不忍睹的手段,但在当上皇帝之后却是一改高压政策,以怀柔方针取而代之。她虚心纳谏“有古贤王之风”。

就拿王及善来说吧。王及善原本是退休在家,但因契丹侵扰而被起用为滑州刺史。当武则天向他询问朝廷得失的时候,王及善娓娓道来,提出十几条改善意见。武则天马上就改变任命留王及善在京中任职。

因为武则天的虚心纳谏使她在做皇帝的几十年间为天下百姓谋得福利,深得人心。她的政绩被后人称作:“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雍正。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让我知道了很多。他们在历史的舞台上,或扮红脸,或扮白脸,但他们都是这个舞台上最耀眼的明星。

一眼千年,我们作为新一代的中国人,我们应该“以史为鉴”,开创更加辉煌的明天。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易中天中华史》系列读后感

《易中天中华史》系列读后感(一)

《易中天中华史》系列中发现最好看的还是第二本《祖先》,那种颠覆,将东西方文化巧妙的结合,亮点突出,让我欲罢不能,读了还想再读。

越往后,对我来说,更是一种文化的洗礼。因为不是文科出身,很多政治、历史方面深层次的东西并不是能一下子理解,虽然易教授已经写得很通俗了。在看《百家争鸣》时,我很想理顺各家的观点,然而,看的时候觉得言之有理,加上自己那仅有的对各家的浅显认识,?能看懂,但是看过以后,却有种记不住的无力感。毕竟,最这些的没有什么深入的研究。

这系列丛书让我大开眼界,不论是从大的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了解,还是一些有趣的小知识。比如,我知道了英文中的八月august是纪念奥古斯都屋大维的,知道了门阀这个词是怎么来的等等,还了解了诗经中为什么有那么多美好的诗句,什么是封建,西周的邦国制度是怎么进行分封的,原来历史书中有如此多的细节没有介绍,有如此多有趣的故事被枯燥的教条式教学代替。

尽管这系列丛书也有一些毛病,比如我觉得易教授老是将每况愈下和每下愈况用错(我个人认为他用错了),有时候能感觉某本书他写得很混乱,有时候觉得他写的某些片段没有考虑读者的水平,自顾自说,看得我好几次都想跳过去,或者扫视过去,留不下什么印象,而其实我知道这个地方其实挺重要,但就是静不下心去认真读。但这套系列丛书我仍然是褒大于贬。对于我这样一个理科女生来说,已经觉得很酣畅淋漓了?。绝对是满满的收获。甚至看到某些章节觉得历史真是一面镜子,真是可以古为今用。虽说现在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是那些治乱循环的背后,有太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小到个人,大到企业、国家。

这套丛书的感受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这里仅说个总体感受,待自己沉淀、消化、吸收,再去评说具体的细节吧。

《易中天中华史》系列读后感(二)

《易中天中华史》已经读到了最后一本《三国纪》。

《三国纪》读过之后,对书中一段话感受颇深,引起我的共鸣。这段话主要是要讲明这样一个问题,即:为什么三国这段在整个中国历史长河中并不太重要的阶段却能如此引起大家的兴趣。但我认为他不仅说清楚了“三国热”的原因,还揭示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底层的人民)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固有观念。书中的这段话是这样说的:

“传统社会的中国人,其实是一直有梦的。第一个梦叫‘大同梦’,也就是回到部落时代。第二个梦叫‘小康梦’,也就是回到邦国时代。这两个梦都实现不了,就开始做‘治世梦’。这就是帝国时代的‘中国梦’。

治世梦也包括三个内容。首先是希望有一个仁慈而明智的好皇帝,这就是‘圣君梦’。其次是希望各级官员清正廉洁,这就是‘清官梦’。如果圣君和清官都指望不上,则希望有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就是‘侠客梦’。

圣君、清官、侠客,就是中国人的千年梦。”

易中天老师认为,这三个梦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替我们圆了,用刘备、孔明、关老爷三个文学形象替我们圆了。因此,罗贯中的“三国史”深入人心,流传甚广,以至于正史反而几乎无人知晓。

其实,何止是《三国演义》帮中国人圆了千年梦,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无一不是在帮中国人圆这一千年梦。何止是古典文学作品,戏曲、评书、曲艺等中国的传统艺术,也无一不是在帮中国人圆这一千年梦。说这些传统的文学艺术在帮中国人圆这一千年梦还不大确切,其实是中国人(底层的中国人)自己在利用这些形式圆自己的千年梦。现实中缺的,在文学艺术中找补、找补而已。

中国人的这个梦一做就是几千年,至今仍在做着。虽然唱了几十年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但仍然盼着能出一个“好皇帝”,出不来“好皇帝”出个“清官”也好,实在不行弄个“侠客”替我们出出气也行,最不济了还有个“因果报应”等着呢,让他下辈子托生到咱家当牛做马,咱往死里欺负“它”!反而是那些不怎么唱这支歌的地方却不再盼着出什么“好皇帝”或“清官”,看来这事与唱什么歌没多大关系。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外界客观因素变化了,思想观念也得随之而变。现在“皇帝”是难再出现了,“好皇帝”就更难有了(好皇帝的前提得是皇帝)。清官嘛,没有好的制度,清官也会变成贪官。至于侠客,在法治社会里侠客和罪犯的界限很难划清,分寸也很难拿捏,还是别有为好。所以,这个千年梦看来是做不下去了,至于改做什么梦大家按照自己意愿去做吧。俗话说得好:“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多想点儿好事,做个好梦。

《易中天中华史》系列读后感(三)

读《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中秦始皇是历史上争议较多的一位人物,在“伟大领袖”赞扬他以前说他好的不多,伴随他的几乎都是“焚书坑儒”、修长城、建阿房宫等负面评价。但无论有多少争议,有一点是应该肯定的,即:他统一了文字等,促生了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国。()

秦以前,我们理论上是个整体的中央大国,实际上是分散、半独立的联合体,各诸侯国之间不一样的东西太多了。用许慎的话说,当时是“诸侯力政,不统于王,……田畴异晦,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也就是说,法令各异,语不同声,字不同书,衣不同饰,车不同轨,而且还币不同形,尺不同长,称不同重。一句话,几乎没有一样是一样的。这颇有些像欧洲,人长得都差不多,但各国有各国语言、文字、文化、货币等等。而且,那时的我们甚至比欧洲还乱,起码人家的度量衡、汽车的标准是一样的(现在货币也统一了)。

具有如此之多的不一样“独联体”是非常容易解散的,时间一久,难免就会分裂成完全独立的小国。所以说,如果没有秦始皇的大一统下的诸多统一,恐怕就没有我们今天这个具有960万平方公里,13亿人口的大国了。正是秦始皇的诸多统一(特别是文字统一),避免了“中央之国”的分崩离析,他的这个功绩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