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狗十三》有感_金陵十三钗影评

1、读《狗十三》有感

读《狗十三》有感

文/简单快乐

今天看了电影《印度合伙人》,感触颇深。电影讲述了一个深爱妻子的普通男人的故事,他是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修理工,为了爱妻的身体健康,研制出了低成本的卫生巾生产机。

在印度,女性的生理期被认为是不洁净的,是会玷污神灵的,于是,生理期的女人会自觉把床铺搬到外面去,并且避免和任何男性——包括自己的丈夫接触,因为她们默认自己是“脏”的,不能与家人一起吃饭,厨房也是她们的禁区,女学生在生理期也不能去上学。

由于经济与传统文化的双重压制,她们只能用旧衣服、脏抹布,甚至树叶、锯末解决,卫生状况堪忧,很容易感染疾病甚至死亡。男主人公拉克希米,出于对妻子无比的爱,把工作丢在一旁,执着于自制卫生巾的“大事业”。但是这条路不好走,被家人误解,被村人鄙视,甚至要吊死他,妻子也受不了他的“疯癫”回了娘家……各种困难接踵而来,但是这些都没有压倒他,因为他要让妻子的羞辱变成尊重,他有深深的使命感,他不但要让妻子有尊严,还要让全印度6亿女性有尊严,经过不懈努力,他成功了,最终打破了一个国家长久以来的陈旧观念。

他的大爱堪比圣人,他改变的是人们长久以来牢不可破的陈旧观念,给了女人尊严,并且创造了巨大的就业机会,俨然一位救世主。他为什么能承受那么多压力呢?我想应该是因为意义,他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曾经有一位美国记者观察过特蕾莎修女照料一位千疮百孔、散发着恶臭的病人的过程,他觉得那个过程如此恶心,他说即使有人给他一百万美元他也不会做。特蕾莎修女听他这么一说,微微一笑回应道“对啊,即使给我一百万美元我也不会做。”

这个电影,男人女人都应该看看。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或者成功女人背后的男人,也同理),不光是默默付出的意思,还可以激发男人潜力。电影的男主人公,正是因为看到妻子生理期的痛苦与屈辱,激发了他自制卫生巾的念头,这就是创业的开始。现在的年轻人,想要创业,却毫无头绪,是不是因为没有找到真爱的人,潜力无从激发啊?

有理想有目标的状态很好!主人公拉克希米确立了自己的目标,义无反顾地投入进去,他的生活是充实的,是有意义的,是充满希望的,他不会浪费时间,他不会有拖延症……年轻人如果总是犯懒、拖延、得过且过,或许是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或者实现目标的意愿不够强烈、缺乏坚毅的品格。

一个人的行动力是否强,就体现在日常小事中。拉克希米看到街上卖的打鼓小猴的玩具,受到启发,改造成切菜机,减轻妻子做饭的辛苦。看到妻子坐在自行车后面不舒服,马上动手给妻子坐了个椅子。看到妻子生理期的痛苦和屈辱,动手自制卫生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关键要行动起来,不能只是空想,而迟迟不肯行动。

这让我想到一个实验:两组人分别做陶瓷杯子,第一组被告知“做得越多越好”,第二组被告知“要做出最完美的杯子”,结果就是,第一组作品很多,而且不乏品质不错的作品,而第二组却迟迟不动手,一直在思考——推翻——再思考,最终作品很少而且质量不佳。

总之,电影不错,值得一看,更重要的是看完之后的思考和应用!让我们不断进步吧……

2、金陵十三钗影评

金陵十三钗影评(一)

那一年高三,躲在被窝里看完《山楂树之恋》,莫名其妙的哭的一塌糊涂,这一次,看了金陵十三的简介,毅然走进电影院,走进一段一生一世的深秋冷梦。

一直在想,观众是不是会有无法理喻的伤感,是战士在废墟中目送女学生的庄重惹得我们落泪,还是女人与女学生之间的惺惺相惜让我们感动,是的,与小说相比,电影会将当时的伧俗深刻化,但我相信,那些想表达的已经有所表达,我们整个民族,对那个无比沉重历史的描述,从来都是憋在心里,哽的慌,却说不出……但至少,金陵给了我们一个震颤,如果可以,我希望通过奥斯卡,让他国之人也可以浅浅的看到莫大的创口背后,整个中华民族无法言说的痛楚,我们是太痛了,痛的太久了,以至于不得不沉默的压抑着,渐渐的也就结痂了,但那种痛的感觉怎么可能忘了呢?

十三钗,说的是女学生还是女人,不得而知。我一直觉得主角是那十三个女人,那些在风华雪月场所里消磨了青春与美丽,内心存着的深刻,经历过的沧桑,她们已经渐渐放弃了叙述,有时候我也会想像,她们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用来邂逅一个个完完整整的过客,那是得有多少浮浮沉沉的感慨,而这一切的感慨,纵使是一部轰轰烈烈的史诗也会受到世人的唾弃,因为,不曾也不会有人懂她们。

玉墨,秦淮河女人中的头牌,在教堂大门外,那么无所谓的抽着烟,那样一种看不起整个世界的神情,那样一种慵懒和高傲的气质,我竟然感动了,直到后来,用依旧看不起整个世界的神情打着教父的脸,那种冷漠是心死的写照,是十三岁痛苦经历后的写照,一次痛苦,就已经足够毁掉一个人。对着纯洁的像十三岁之前自己的女学生,玉墨硬是推开地窖的开口,吼着,让学生进来,人性,原本就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我只是知道,当书娟望着玉墨的眼睛,决议上楼引开日本鬼子的时候,女人与女学生之间的惺惺相惜令人唏嘘,而最后,女人们欢快的装扮成女学生模样,那么义气凛然的说笑着,仿佛那只是一个盛宴罢了,故事自然没有给她们结局,然而,电影中,摔碎了的包裹着藏在胸前的镜片已经宣告了她们真正的凛然,绝意不归。

有太多的台词的深深的印刻在脑海,玉墨哭着对神父说,我的人生从来不该是这样的。豆蔻对着浦生说,以后你娶我好不好,我弹琵琶,你拿个棍讨饭给你妈吃好不好?只是这样,凌乱着,有些恼人的无头绪。电影里,日本鬼子的凶残已经无法言述,豆蔻,这个执意要拿琵琶弦弹秦淮景给浦生听的少女,最后那么惨死在鬼子手里,血腥,悲悯却难受的掉不出泪,大街上,那些赤裸半赤裸的尸体,已经没有了尊严,所有的华丽与娇气,所有女人应该有的骄傲与自尊,已经埋葬在战争的废墟中。

故事的地点,纯净无比的大教堂,庄严,神圣,是不是就与那些残忍,杀戮形成了鲜明对比。教父人性的复苏,那句振聋发聩的英文与女学生们惊恐的脸形成对比。在那面大大的红十字旗帜落到地上,那么一刻,有一种绝望,在没有文明可言,没有人性可言的日军面前,所有的纯洁与美好都可以被毁的很彻底。他们又怎么可能理解中华民族对侵华战争的介怀,对日本民族的介怀?然后开始感怀现在的世界,至少,人性没被泯灭就有希望,人性没被泯灭,人与人之间就有了存活得空间。

激烈的巷战,那些只差一步之遥就可以出城的南京守军,为了护送女学生,拼掉最后的性命也要多毁掉一些日军的装备,那个镜头,战士们默默的注视着逃命的女学生,神情那么庄重。我时常揣测,在那样一个绝望的时代里,是不是生与死的界限就没有那么分明?一面是满城屠杀过后的亡国奴命运,一面是抵抗到最后一秒牺牲性命,那些守城的无数少年们选择了义无反顾的牺牲。

金陵十三钗影评(二)

看完《金陵十三钗》,第一感觉是“不像张艺谋电影”。《英雄》之后的张艺谋的电影,尤其是“大片”都是颟邗唐突,昏庸错乱的代名词,但《金陵十三钗》却能够分平调匀,照顾周全,像是一个头脑正常,智力及格的人拍出的片子,而在中国的电影中,显得主创者头脑正常,智力及格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当然,作品是一回事,人是另一回事,张导作为自然人,那肯定是进化得最完善的,智力不会逊于中央政治局常委。于是,在正常作品的背景之下,竟然凸现出老谋子超凡的鸡贼来。

在《金陵十三钗》上映前,就已经有大量的声音叫嚣反对表现“妓女救国”了。老谋子看来预先料到了这一点,特意在片中添加了中国军人正面抗日的镜头。

其实在我看来,“妓女救国”这种说法是很无厘头的。首先南京大屠杀的背景就注定这个故事不是个“爱国”题材。一帮人在城里见人就杀,有没有“国”这个概念已经无所谓了,斗争的焦点纯粹是侵犯人权和保护人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人,不管是中国人,日本人还是美国人,都应当知道自己怎么做是正确的。假如说拍抗日战争中的爱“国”题材,就应当拍七·七事变前的半独立军阀宋哲元如何在冒死给蒋介石做盾牌,和自己单独找日本人签协议之间选择,或者山西的八路军如何在打鬼子和抢阎锡山之间做出选择。

《金陵十三钗》的故事主线就是一群妓女想法保护一群学生,和“救国”没有关系。但是为了堵住持“妓女救国”说的人士的嘴,老谋子还是表现了国军的正面抗战。其实,从剧情来说,这样的战争场面完全没有必要,尤其是佟大为杂耍式的“狙击”战术,实在是画蛇添足。但是,添上点战争场面既能堵嘴,又添加了视觉要素,可谓一举两得。

其实,老谋子的精准计算还远不止这些。下面再举两例说明一部电影怎样“分平调匀,照顾周全”。片中书娟他爸是个汉奸,但同时也有善良的一面,但是呢,又不能说汉奸是好人,怎么办呢?在结尾,这个男人莫名其妙地被日本人一枪崩了——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跟着他们连命都得丢!

还有,拍摄强奸戏一直是个两难。一方面观众会同情被强奸者;另一方面内心又希望看到色情镜头。如何平衡对暴力的批评和色情感是个大难题,在这个方面《金陵十三钗》做得非常出色!最出色的是豆蔻之死的处理,这么可爱的一个姑娘就这么死了,让人心碎,但最后一个镜头中,豆蔻黑头发上的红血滴在雪白的肩膀上,确实也是重口味美学。电影嘛,就是既满足观众的声色之欲,又不让他们感到内疚,这事儿说开了也没意思了。

好了,上面说了让我十分讨厌,但是老谋子努力化解了的“妓女救国”的难题,其实这部电影真正的难题并不在此,而是在于“妓女代替学生去送死”这个设定的价值观问题。好了,既然说到价值观,在这里一定要简单说说现代流行的价值观是什么。

现代流行的价值观:第一,个人拥有处置自己身体和财产的自由;如果要个人做出牺牲,那么需要征得本人的同意;第二,功利主义原则,既衡量一种行为是否正当,衡量标准是能否让尽可能多的人获得尽可能大的幸福;第三,结合第一和第二,不能为了多数人的幸福牺牲少数人的幸福,除非得到牺牲者本人的同意。

很简单的原则,可惜多数中国编剧不知道。中国一直习惯鼓吹“自我牺牲”。其实,生命是平等的,如果一命换一命的话,自我牺牲完全没有任何天然的高尚之处,相反宣扬这样的自我牺牲是邪恶的。任何独裁政府,都鼓励其子民无条件“自我牺牲”,以无偿占有他们的劳动、财产甚至生命。所以,如果要自我牺牲,一定要能“赚到”,也就是让人类的最大幸福增加。

那么,妓女代替学生去死,“赚到”了吗?比较妓女和学生的身份是没意义的,生命是平等的,把两者都当作主角,更确认了这种平等,保护珍贵的处女膜的思想更是狗屎,相信有这种思想的男人到了战场上都会成为强奸狂。但是妓女代替学生去死确实能“赚到”一点点,那就是妓女原本经受过更多的痛苦,死的时候痛苦会少一些,痛苦少一些,人类的总幸福量会多一点。

但是,这点赚头是很少的,编导要做戏才能说服观众。可喜的是,《金陵十三钗》终于鸟了一下一直在中国备受冷落的价值观。片中的约翰神甫有一段独自思考的戏,问的正是我问的问题:“用妓女换学生,意义何在?”回答也正是“妓女受的痛苦会少一些”。

其实,这并不是特别有说服力。而男孩陈乔治代替女生赴死就完全是shit了,为了什么“承诺”,也犯不着自己代替别人去死啊!唯一成立的理由,是这样构图比较好看,因为再从那12个女学生中拉出一个,实在是有点没面子。

但是,并不需要特别有说服力,观众其实是很容易被说服的。我经常说,编导和观众的关系,就好比两队打篮球,观众总是阻挡编导,所以编导得想办法晃过他们。但是,和打篮球不同,观众内心中其实渴望对方赢的——谁买票进影院是希望看到自己比编导还聪明啊?所以,无论如何,你总是要晃两下的,可惜的是,多数的中国编剧晃都不晃,直接就撞在观众身上了,还妄图把他们撞倒。

有趣的是,似乎编导还觉得说服力不够,还安排了妓女们发誓“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还把利器带在身上,说“扎瞎鬼子一只眼也够本”,这又从保护学生变成“妓女救国”了。解决电影的价值观问题就好比钣金工搞平汽车的机器盖子,如果钢板本身下料有问题,那不论怎么敲,都会不是这鼓出一块,就是那缺一块。()好在观众其实不是特别在乎这些坑坑洞洞,细看歼十战斗机还浑身坑洼呢,大面上过得去就可以了。

上面说的是精确的计算,周黎明兄说这部电影是“匠人之作,而非灵感之作”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中国电影缺的就是匠人,这也是句夸奖。《金陵十三钗》也并不是没有神来之笔。当妓女已经决定代替学生去赴死,实际上情节已经结束了,但编导还安排了大段的戏。在这段戏中,既有学生和妓女的面对面交流,也有妓女们唱歌展现魅力的戏肉,甚至还有其乐融融的喜剧成份,这种处理确实是独特的,它的有趣甚至让观众忘记了价值观上的可疑——这就好比汽车的机器盖子上鼓出了一大块,让钣金师傅鼓叨了几下,弄成了一个进气口,反而显得高级了。

总之,《金陵十三钗》不但是最好的张艺谋大片,而且是《英雄》之后最好的中国大片,也是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最佳故事片。它好就好在正常,正常主要在价值观上的正常。中国社会价值观极度扭曲,而成功者囿于奋斗的繁忙,或者自鸣得意而疏于思考,所以会自然地把扭曲的价值观带到电影里,说服不了观众又找不到毛病所在;而价值观稍稍正常的,就是“杰作”了。在这里,感谢了不起的刘恒,曾经看过他写的《张思德》,佩服他能把这部毫无意义的狗屎电影写得这么有情趣,好莱坞的同行真的做不到。而在正常且有意义得多的《金陵十三钗》里,他发挥出了不逊于好莱坞同行的水平,致敬。

3、金陵十三钗的影评

金陵十三钗的影评(一)

《金陵十三钗》是一部关于妓女的电影,一部关于南京妓女的电影,一部关于南京大屠杀时候的妓女的电影。

南京是一座悲情的城市,所谓“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听起来这座十朝古都充满了神采飞扬的富贵气,但是仔细算来,建元于此的王朝,不是偏安,就是短命,唯独有明一代国祚稍长,但是从朱棣那一朝起,帝国的首都就被标注在了北京。但凡宗庙易主,江河破碎,莫不是生民离乱,万姓死亡,就如张养浩唱过的曲子:“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虽然作为行政中心,南京命运多舛,但是毕竟这里的生活太安逸了,所以文人学士流连此间,究竟是建功立业的襟抱,还是忘不了秦淮河上的软语和琵琶?

1937年,这个富庶的帝王之州,被攻破,占领,屠城。将繁荣变为焦土,将祥和变为屠戮,将文明变为腐烂,侵略者通过施暴来强调成功和权力。

作为安逸和富庶的最卑微的代表,妓女们的惶恐和安全感的丧失,能让人们更加深刻的看到这安逸和富庶被破坏得有多么彻底。妓女所求的仅仅是卑微地活着,光鲜而又毫无颜面地活着。如今,南京城破,连妓女们都觉得灾难正伸手卡着她们的咽喉,那么灾难是真的来了。

她们提着箱子,顶着枪林弹雨,一路逃进教堂,她们以为这里是与世隔绝的安全地带,以为洋人可以保护她们的安全。那些花花绿绿的腰肢,觉得是否可以安安稳稳地睡觉和打牌才是要紧事,而身外的这座名叫南京的城的安危,她们并不在乎。杜牧恨恨地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也许,他是在感慨流连此间的士人自己不争气,但这句话被流传下来的原因还是妓女的苟活和家国命运之间的错位。的确,道义、责任、同情、危亡,甚至最起码的尊严,都与她们无关。在教堂里,这些钓鱼巷的女人们的生活除了改换了居住条件、暂时没有了生意外,和平时并没有二致,打牌唱曲,争风吃醋,说着酸溜溜的话。而这些妓女身上的根性,也暴露出了一个伟大的精致的文明被野蛮的海盗文明攻克和蹂躏的原因。

和这些妓女光鲜而又毫无颜面的活着形成对比的,是教堂里面的女学生,黯然但却高傲,在灾难面前用信仰的力量支撑着个体的尊严。她们和妓女们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对于“人”的理解的分歧。教堂里的妓女和妓女身上跳跃的性和欲望,这种设置充满了戏剧性和张力。在女学生的眼中,躲在地窖中妓女们是堕落和魔鬼的化身,是与信仰背道而驰的诱惑和危险,是不被信仰和道德允许的肮脏。她们和妓女之间的紧张关系,成了推进故事的一条重要的线索。

其实,按照各自的本心,她们并不想拼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临时的团队,然而在日本人的践踏面前,同是中国人,同在教堂里面避难,同是女人,她们不得不休戚与共。于是,这个临时的并不合拍的团队开始了相互拯救。

先是日本人第一次闯入教堂,女生们来不及撤退到已经打开的地窖里面。此时的书娟,冒着生命危险引走了日本兵,保全了地窖里的妓女们。这件事就发生在女学生刚刚与妓女们发生过激烈冲突的清晨。女学生们这样做,不是消散了对妓女们的芥蒂,而是源自信仰的本能。

第二次危机来自日本军官到教堂听女学生唱诗。书娟急中生智,救下了因为找猫暴露在日本人面前的妓女蚊子。而这,只是更大危机的前奏。

最大的一次危机,来自日本人的邀请,他们邀请教堂里的女生参加庆祝日军占领南京的大会,为大会献歌。但是,谁都知道所谓的庆祝,对于这些女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女学生们在书娟的带领下,趁着夜色爬上了塔楼,企图自杀,企图以这样一种对信仰不敬的方式存留一个弱小的生命最后的尊严和高贵,她们宁可放弃对天堂的向往,也不愿意沦落进现实中的人间地狱。妓女的首领玉墨站了出来,提出了代女学生赴会的办法。

这是一群怎么样的女子?饱尝了人世间的艰辛和夜夜笙歌的喜乐之后,毅然决然放弃了最卑微的苟活。也许,她们心甘情愿地以为自己的命贱,以自己的贱命换取女学生纯洁高贵的活着。她们的选择和改变,不是没有来由的,操持皮肉生意的妓女面对日本人的强暴,都感到了深刻的屈辱,豆蔻之死就是她们身边的惊叹号,让她们看到了在日本人的占领下连卑微地活着都是那么的难。被蹂躏的民族丧失的不仅仅是祖国,而且更是在侵略面前作为人的尊严。于是,这样一群卑微的女子,站了出来,站出来挽救那些为上帝献歌的天使。当卑微者举起了反抗的手臂,她们获得的将是最动人的崇高。

她们是女人,是最平凡的女人,垂爱一起美丽的事物。最后一夜,殡葬行业出身的冒牌神父帮她们化装成学生的摸样,那些仪式感很强烈的场面极其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包括后来妓女们齐唱《秦淮景》,这支太平时代烟花柳巷的莺声浪曲,竟然可以把南京唱得那么美,那么芳华绝代。然而,芳华绝代的款款秦淮,如今已是断瓦残垣,尸殍狼藉。原来即使是太平时代最为人忽略的曲调里,都包含着对这座城市,这个国家的某种热爱。

张艺谋并没有重蹈陆川的覆辙,《金陵十三钗》也没有像《南京,南京》那样蜻蜓点水一般的处理故事。它只强调一个完整的故事,其余所有的设置都服从故事的叙述。军队和狙击手的巷战,是为了突出环境背景,以及强调教堂外部保护的丧失。汉奸的戏也穿插在故事中作为整个故事的有机构成。而且故事用力地分布非常得当,张艺谋把这个南京大屠杀中的故事讲述得张弛有度,是他近一些年来讲故事比较成功的作品。

这个片子改编自严歌苓的同名小说,起初是一个中篇,后来又演绎为长篇。和电影相比,小说女性色彩更加鲜明,故事的重心在嫉妒、记恨和忏悔上。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首先要讲述一个关于灾难的故事,没有按照原著的意韵处理为女性故事。他更强调在大灾难面前人的价值观的冲突和认同,信仰对人的支撑,以及同舟共济的拯救。他更强调日本侵略军杀戮了我们的肉身,但是屠杀不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

尽管电影的主题和故事沉重,但是《金陵十三钗》的画面并不是色彩素淡。张艺谋依然表现出了对色彩的偏爱,妓女们的鲜艳和绚烂,教堂圆窗缤纷的玻璃,狙击手殒身的纸铺,色彩越是丰富和华丽,战争和伤害越是触目惊心。那一袭华美的繁荣,如今不过是支离破碎的过眼云烟。难能可贵的是,张艺谋这一次没有沉溺在色彩的狂欢里,而是紧紧地贴着故事有节制地控制着视觉语言的使用。

有网友指责《金陵十三钗》也学着美国人反思战争的视角,把人性和情色混合在一个容器里面,以博得国外电影大奖的垂青。我并不认同这种论调。我相信在南京的电影院里,没有哪个观众会有这种观感。我们不是在泛泛地反思“战争”和“人性”这两个空洞的概念,我们反思的是民族的胸口一道深深的刀疤。我的邻座是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唏嘘之声贯穿了他们的观看始终。我相信他们的叹息来自历史的深处,我相信那是最真诚的打动,我相信那是关于这部电影最有力量的评论。

谁说商女一定不知亡国恨?教堂里的妓女们怀揣着利刃牺牲和受难去了,秦淮河边还会有人唱起靡靡之音的《秦淮景》吗?

金陵十三钗的影评(二)

《金陵十三钗》从头到尾,都展现着高雅、细腻、富有情感的色彩。单是这样的色彩,已经足以撩起观众心中的感动。那斑斓的教堂彩色玻璃,以及神父房间内配合光线所显现出的,那种厚实而带着丰富沉淀的色彩,乃至十几名妓女身上的服饰、首饰,在精心布置的光影配合下,显得分外的雅致、细腻、和富有历史回忆的深厚情感,这一切点点滴滴的色彩,都无不打动着观众的心。这样美丽的而富有情感的颜色,在张艺谋的电影里是首次出现的,而且不逊于其它一流影片颜色,可见张艺谋对色彩表现和运用能力,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也是对电影的美术水平的掌控,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除美术之外,演员的演绎,也是这部片一个极重要的看点之一。christianbale无疑是重量级的演技实力派影星,在他以往出演的电影里,大部分是偏重剧情的电影,这类影片更需要演员精湛演技的演绎。在国内电影明星中,其实鲜有几人能媲美荷里活实力巨星的高超演技。不少演员特别是年轻一辈演员虽然懂得不再卖弄过分的面部表情,但是却只会木讷或扮酷。只有少数经验丰富的演员,如王学圻等,才是真正懂得通过级微小的面部表情以及极细腻的眼神变化,传达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奥斯卡级的christianbale,对于这部片里那个,内心世界充满矛盾及不断变化的人物,自然是演绎的入骨入髓。而由于有这位演技大师的带动,影视新人倪妮,在片中都有超水准发挥。她的表演也趋于沉稳、内敛、细腻,比很多国内知名巨星都好。越是内敛细腻的表情传递,越是接近真实,越是真实感,就越能感动观众的心。虽然christianbale的带动作用是很大,但作为导演的张艺谋,对于整个团队的表演水平的把握与提高,当然也是功不可没的。没有高水平的导演,是不可能有高水平电影的。通过这部电影,张艺谋把国内演员对于演技的理解,推向更高层次的诠释。

虽然这部片,比起《阿甘正传》、《朗读者》等真正实至名归奥斯卡金奖电影,在演员表演、美术、故事细节等等方面还略逊一筹,但不可否认,该片已经真正踏上奥斯卡级别了。当年《卧虎藏龙》那样的烂片获得奥斯卡金奖,不少有识之士都羞于在外人面前谈及它。如今若是《金陵十三钗》有幸荣登奥斯卡金像宝座,国人再也无需羞愧了,可以堂堂正正地享受这份自豪。

本片的另一个亮点是战争场面的细致展现。近年来,观众看过最好的现代战争场面电影当属《雷霆救兵》(savingprivateryan),该片对战争场面的近距离细致真实的刻画与再现,加上在战争中交织的人性与情感的细腻描写,摄影的细腻表现手法,演员的细腻演绎,使该片成为战争类影片在观众心中的参考标准。之后《集结号》的成功,就是从《雷霆救兵》中得到很多参考与学习的成绩。但《集结号》中呈现的是大战场、战壕战的场面,而《金陵十三钗》的战争场面是城市废墟中的巷战,在这方面与《雷霆救兵》更相似,所以在枪战的细节方面有更多的发挥空间,也有更多在《雷霆救兵》可以学习参考的地方,所以在局部枪战的细节描写,以及战斗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细节刻画方面,更胜于《集结号》。

有不少人认为张艺谋的电影一向是在故事方面很薄弱,我觉得这是因为故事缺乏细节。而这部《金陵十三钗》的细节是非常丰富的和耐人反思的。除了以上提及的美术色彩方面的细节、摄影的细节、枪战的细节外,各方面人物的思想感情的细节、故事发展的细节、演员对于这些细节的把握与细腻刻画,这些都是一次丰盛的大餐,供观众细细品味。男主角从一个只想着赚钱的仵作佬,慢慢变成一个能冒着生命危险挺身救女学生的英雄;十几个风尘女子从只知道逃命和如何与男人调情的妓女,慢慢变成一群舍身救女学生的女英雄。这些变化是顺着事情的变化而变化,正因为有丰富的细节,使得变化符合逻辑与人性的本质,才会表现得那么的真实自然,才会那么感人肺腑。对于日本军人,有些是彻头彻尾的冷血野兽,有的是有着人性的外表却掩盖不住冷血的本质;而一个普普通通的父亲,为救女儿,忍辱为日军做翻译,还要被骂为汉奸,最后还是可怜地死于冷血野兽的抢下。而这些人物与故事发展的刻画,都是有丰富的细节作为铺垫与支撑的,所以才那么真实感人。

故此我认为《金陵十三钗》是成功的,是张艺谋的一次蜕变,也是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以中国现阶段电影水平为基准给《金陵十三钗》评分,我给95分。若是以奥斯卡电影水平为基准,我给89分。

金陵十三钗的影评(三)

在我的印象里,自宋朝以后,秦淮河就被赋予了一种优雅、放荡的女性气质。李师师是宋朝的名妓,宋徽宗挖了地道与她幽会。有皇帝老儿带头,民间顿时风行起歌妓文化,一时间,秦淮河畔,莺歌燕舞,胭脂留香,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市井贩夫,这里便是他们心慕的圣地。这些歌妓,不仅仅卖身,她们各自身怀绝技,琴棋书画,吹拉弹唱,使得这一块烟火之地成了一个文化的风向标,造成了秦淮河的繁荣景象。在之后的千年中,虽然政权屡屡更替,但丝毫没有影响到秦淮河的歌妓文化,这里照样笙歌缭绕,夜以继日。但之后的政权毕竟没有宋朝的开化,宋朝的歌妓是圣洁的,氛围是浪漫的,而后来歌妓逐渐沦为了社会底层,妓女这个身份也变得肮脏起来。虽然如此,秦淮河的歌妓仍然保留了一些好的传统,她们在这一行业中,不仅仅只是提供肉体上的服务,更为众多寻花问柳之人提供一种精神上的奢靡和满足。所以,她们才称之为歌妓,而不单是一般称谓上的妓女。要我说,歌妓作为一个文化群体,她可以是一种行业,但妓女不是,妓女做的只是一种交易。交易越简单、越直接、越赤裸裸,就越显得肮脏。

恕我斗胆直言,我觉得歌妓文化是没有必要做过多诋毁的。歌妓代表了女性的一种气质,使女性的内涵变得更丰富。如果没有形成这一种文化,女性气质中表现出的放荡就绝不优雅;性虽然让人满足,但绝不会让人懂得浪漫;美女确实很美,美得让男人流口水,但绝不会让人感受到心旌荡漾这种美好。我当时在阅读《姑妄言》这种禁书的开篇时,就突然意识到:男人寻花问柳把佳人拥在怀时,他满足的不是性爱,而是一种对女性气质的占有和享受。女性气质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美学,一般人驻足远观去欣赏它,体会它,只有嫖客才千方百计想要占有它。而歌妓,确实能把这种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一直对女性充满了好奇和神秘,当然性爱只是很少一部分,更多的是对女性气质蕴含的美。所以在电影《金陵十三钗》公映后,我怀着极大的冲动进电影院观看了这部影片。影片就写了这么一群歌妓,她们的美摄人心魂,举手投足间让人意荡神游,但她们不是纯粹的性工作者,不只是为金钱而麻木不仁,她们同样有母性,有爱。

看完这部影片着实让人难受,这类战争题材的电影也确实太多了,但歌妓在这部影片中是一个最大的亮点。如果没有她们,我一般是不愿看这类电影的,这不表示我不知国耻,而是发自内心地害怕、恐惧,残酷的历史我有使命不去忘记,但细节我不愿意深究,这无疑是一场恶梦。我看这部电影,就是冲着这些歌妓去的,我知道有她们充实女性气质,这部电影能让我们发现战争中的另一个侧面。战争是灰色的,是惨烈的,虽然她们的存在并不能扭转这种悲剧,但她们在这种环境下仍然青春,仍然美丽,仍然满怀向往,仍然充满活力,甚至,她们能以自己的方式有所担当。这就是女性气质,只有她们这个群体才能体现出来。我假设,如果这部影片中没有她们,那么观众只能看到血泪和仇恨。满眼的血泪和仇恨,那么我们怎样看到光明和希望?

我很喜欢张艺谋导演的这部影片,这是中国电影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这么伟大的作品,从美学意义上说,注定是世界的,它成功地再现和塑造了一种女性气质。

走出电影院,我立刻想起多年前一部同样伟大的电影作品——《辛德勒的名单》,我试着把两部影片相比较,发现两者诸多相似,诸多亮点。同样是描写二战时的作品,欧洲人以此表现了民族的大义和悲歌,中国人也理应有这么一部作品与之辉映,毕竟,中华大地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为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所幸,《金陵十三钗》满足了这个世界性要求。()

最后我还是要强调一句:看《金陵十三钗》,我看到的是一种女性气质。无论在什么历史背景下,无论在什么环境中,女性独有的气质就像一面镜子,总是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光线越刺眼,反射就越强烈。这是一种美,我看到的就是这样一种美。

4、善意的帮助——读《第十三个礼物》有感

善意的帮助——读《第十三个礼物》有感

文/盛俊懿

帮助,也许是不经意的,也许是故意的,但,谁会注意那些呢?帮助,是善良的,是温暖的,它让人坚强地挺过困难,去迎接那“光明”的新生,帮助,有时候还是一件礼物。

结婚多年了,丈夫却突然逝去,撇下了乔,她从此便不知所措,终日消沉,一个又一个礼物的到来,引起了她的注意。是谁,在背后悄悄的帮助;是谁,用那善良的帮助让乔敞开心扉。帮助,它能治愈一切的人,帮助,让人不禁重回新生,帮助,让那些仍陷在泥沼里的人种出“花朵”。帮助,是善良的。

圣诞节前的十三天起,一件接一件的礼物来到乔的家中,它们治愈了乔,并让乔走过了阴影,“冲”向了光明。是帮助,是那好心人如影随形的帮助,是它,使乔坚强地挺过难关,人间,帮助可以是许多的东西,它可以是一件礼物,带给人们快乐,让人们“重获新生”。

帮助,人们常说的一个词。是它,带给了人们一次又一次的勇气挺过难关,是它,让那些支离破碎的人重新拾起信心,是它,让那些突如其来的灾难一个一个地飘走,帮助,我觉得这是世界上一个令人无可挑剔的词语,一个令人为之感动的词语……

帮助,让乔在圣诞节那天走出了丈夫病逝的阴影,从那泥浆中走了出来,并且,还在泥浆中,种出了一棵茂盛的苹果树。

帮助,是一种善意,是一种温暖,是一种快乐,它让人们从困难中走出去,去迎接新生。

记住,唯有善意的帮助,才能修复破碎的心灵。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