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报考志愿填报案例两则
报考志愿填报案例两则
案例一:选对专业才能少走弯路
景永明,云南农业大学大三学生,动植物检疫专业,籍贯云南。
当年的高考成绩只能进入一所普通本科院校,抱着只要有大学上的想法,景永明对专业的选择并没有太在意,加上对专业的不了解,就很随意地填报了这个技术性很强的专业。
“进入大学之后,才发现自己对所选择的专业根本毫无兴趣,虽然也曾想慢慢培养兴趣,但努力了2年,还是不行。”在经过认真分析后,景永明认为自己的强项在人际沟通方面,而对于技术方面的工作,自己的个性一点都不适合。
“我以后的就业方面肯定是营销类的,现在的目标就是拿到学位证,专业知识不想学太多。”现在,景永明通过与朋友一起做创业项目、做兼职等为自己积累经验,弥补当初专业选择的失误。
当初的选择随意,导致现在这位同学正在走着弯路。专业与未来的职业密切相关,专业选择不恰当,将在职业发展上走弯路。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以自身的职业倾向和志趣来选择。职业倾向是指将来有志于从事的职业,志趣就是志向和兴趣。(励志名言 )选专业时,要特别考虑自己的兴趣,只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才会学有所成。
案例二:高校因素不容忽视
周文波,西南林学院大三学生,环境科学专业,籍贯四川。
从跨入大学的那一刻起,周文波就确立了考研的目标——重庆大学。现在,他正在为明年的研究生考试做着紧张的备战。
填报高考志愿时,周文波以几分之差与重庆大学失之交臂。“我当时的定位就是首选高校,因为高校对成长的影响很大。”周文波说,重点高校与非重点高校的氛围差别很大,接触的人也不一样,眼光也不同。何况目前的就业市场,还是重学校重学历的。
“我对现在的母校也很喜欢,但重点大学的氛围我还是想去感受。”周文波建议正要填报志愿的师弟师妹,在结合自己高考成绩的基础上,首选高校,其次才是专业。
本科教育是基础教育,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在大学学到人际处理能力和学习思考能力。不同档次的高校,它提供的环境和氛围差别较大,而这些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影响是巨大的。因此,相对选专业,填报志愿时选择学校显得更重要,高校对一个人的影响不容忽视。
2、低分也能上名校,高考填报志愿成功案例解析
低分上名校,高考志愿成功案例解析
近几年来,我们收集了大量的高考志愿(其中不乏特别成功的志愿和不少上线落榜的志愿)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违反高考录取规则,是上线落榜的主要原因,而把握高考招生政策,投“技”取巧,往往可以创造奇迹。为了帮助更多的考生填出理想的志愿,我们选择了成功与失败的志愿案例各两个予以分析讲解,希看对2011年的考生们有所帮助。
【成功案例】
按照一般的填报办法,大多数考生可以填出正确的高考志愿。但是,假如要想出奇制胜,那就要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客观分析,吃透高校录取规律,另辟门路才能做到,比如下面两个考生的志愿:
一、文科学生填报理工院校
案例:
考生姓名高考成绩全省排名2010年文科一本分数线平行志愿2008年最低录取分2009年最低排名2010年最低排名2010年投档线录取结果谢小燕5362529521西北产业大学52928012639535西北产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长安大学52440123316530中国矿业大学52240123403529合肥产业大学52156223696528讲解:这是2010年我们指导江西南昌一个文科生填报的高考志愿,考生顺利地被“985工程”大学录取,得益于文科学生填报理工院校这一填报技巧。
从表中可以发现,谢小燕同学的高考分数只超过一天职数线15分,上风不大,假如一味填报文科类院校或综合型大学,是进不了名牌大学的,不要说“985工程”大学,不少非“211工程”院校(比如北京语言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投档分都在一天职数线25分以上。因此,按照常规,她只能“低就”进一般院校了。
为了达到她读名校的目的,我们给她推荐了4所理工类院校。由于大多数的理工类院校录取文科生时门槛较低,一般来说,同一批次院校招收文科生时,理工类院校的投档线普遍低于文史类或综合类院校。就以西北产业大学为例,其文科投档线历年来比同城的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低得多。
有人说文科生选报理工类院校是一条“曲线救国”的捷径,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盲目填报。笔者以为文科生填报理工类院校必须留意下面几点:
1.主张“学校优先”,对专业没有过分要求的学生,特别是“高不成,低不就”(即名牌大学上不了,一般院校又不甘心读)的学生,比较适合使用这种填报方法。
2.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理工类院校里的文科专业的门槛日渐增高,选择偏僻些的理工类院校填报是“低分高就”的制胜宝贝。
3.大多数理工类院校里的文科专业实力不如文科类院校或综合型大学。因此,主张“专业优先”的学生,对这种填报方法最好避而远之。
4.少部分理工类院校拥有实力不菲的文科专业,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英语、哈尔滨产业大学的法学、华中科技大学的新闻传播学和教育学一点也不亚于文科名校中的同类专业。填报之前了解清楚,把握好了,往往能鱼和熊掌兼得。
二、低分考生选择软件工程
案例:考生姓名高考成绩2010年分数线考生高考分数与二天职数线之差院校名称院校层次2008年一志愿与二天职数线之差2009年一志愿与二天职数线之差2010年投档线录取结果理科一本理科二本杨海辉47551546213江西财经大学软件学院一本院校,软件学院放在二本批次中招生100469江西财经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江西师范大学软件学院一本院校,软件学院放在二本批次中招生-60462南昌航空大学软件学院二本院校-20462华东交通大学软件学院二本院校0-7462讲解:这是2010年我们指导江西吉安一个理科生填报的高考志愿,该考生的高考分整整少于一天职数线40分!却不可思议地被一本院校录取了。其成功的秘密武器不是走后门找关系,而是志愿填报得当。
从表中可以发现,考生填报的4个志愿均是软件学院,其中两所一本院校的软件学院放在二本批次中招生。除了江西财经大学的投档分高出二本线7分外,其余院校均是踩二本线录取。
软件学院的门槛比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软件工程专业学费很高,年学费一般高出普通专业三倍左釉冬接近1.5万元(各个院校间略有差别),这对部分家庭来说是难以承受的经济压力;其次是很多家长与考生对软件工程专业不是很了解,甚至有的看到该专业的学费在万元以上,竟误以为是独立学院,从而造成填报该专业的学生相对较少。
软件工程专业,涉及数据库、系统平台、程序设计语言、软件开发工具等方面的知识,科技含量较高,对报考的学生有一定的要求。笔者以为低分考生选择软件工程专业应该留意下面几点:
1.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类专业差未几,对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很高。具备开阔的设计思路、缜密的思考能力,以及对it行业有浓厚爱好的学生适合报考该专业。
2.软件工程是一门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学科,多处应用了计算机科学、数学和治理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对数学和英语的要求较高。这两门作业学得不好的学生填报该专业必须慎重。
3.在选择软件工程专业时,不仅要考虑专业所在院校的客观条件,还要考虑该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比如是否提供双语教学,是否提供实习单位,是否有学生动手的试验课程。
4.软件工程专业的学费有点像三本院校的学费,比较贵。有的是每年都需要一万元,有的是前两学年与其它专业一样收费,后两学年需要~元。所以学费是报考该专业不得不考虑的题目。
【失败案例】
高考志愿有它自己的游戏规则,它涉及到国家的高校招生政策和考生的亲身利益。因此应循规蹈矩科学填报,假如想当然地草率填报,往往会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比如下面两个考生的志愿:
一、未形成梯度折戟华容道
案例:
考生姓名高考成绩全省排名理科一天职数线平行志愿2008年最低录取分2009年最低排名2010年最低排名2010年最低录取分录取结果曹凌5615199515北京交通大学55540123761569落榜北京科技大学51250524752564华北电力大学(北京)5504292458856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55048944537565讲解:(励志名言 )这是2010年江西上饶一个理科生填报的高考志愿。从表中可以发现该考生的志愿存在三大错误:一是院校间全省最低排名和最低录取分挨得很近,“排名”没有形成梯度;二是所填院校主要是北京的院校,“地域”没有形成梯度;三是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断后,起不到保底志愿的作用,“档次”没有形成梯度。
每年都有不少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好高骛远,未能兼顾自身的实力,志愿之间没有形成有效梯度,造成前后所有的院校都投不进档,从而导致上线落榜现象的发生。
假如遵循填报规则,形成科学的梯度,将会是怎样的结果呢?下?**颐遣环涟锔每忌匦律杓埔环葜驹福?
考生高考分考生全省排名填报策略平行志愿所在城市2009年最低排名2010年最低排名2010年最低录取分录取结果5615199a志愿“冲”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市50524752564武汉理工大学b志愿“收”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市71907177552c志愿“稳”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市89398660546d志愿“保”南昌大学南昌市520很显然,“梯度”形成了,题目就迎刃而解了。上面的志愿除了a志愿没有冲进往,后面的志愿都在掌控之中。就考生这个成绩来说,被武汉理工大学录取应该是非常理想的结果。
想达到上面的填报效果实在很简单,只要留意下面几点即可:
1.正确定位,选择一所稍高于自己定位的大学,也就是自己最想上的大学为a志愿,冲一冲,看能否实现最佳的录取愿看。
2.量文体衣,b志愿在冲之后必须“收”,一是避开大都市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院校;二是与a志愿的排名拉开足够大的间隔。
3.留有余地,c志愿在收之后力求“稳”,不但在排名中需要拉开同样的间隔,而且在地域上需要放弃大城市及历年来考生扎堆的院校。
4.确保录取,d志愿是保底志愿,必须采取“两低”填报法,即档次比前面的院校低(比如前面的为部属大学,后面的应选省属院校,前面的为重点大学,后面的应选普通院校),排位比前面的院校低(一般低于前面的院校一倍以上)。
二、不服从调剂遭遇滑铁卢
案例:
考生姓名高考成绩全省排名文科一本分数线平行志愿2008年最低录取分2009年最低排名2010年最低排名2010年最低录取分录取结果刘慧玲579154521中国人民大学58612189586落榜南开大学572411336569上海财经大学573510373568东北财经大学553681777557讲解:这是2010年江西抚州一个文科生填报的高考志愿。该考生的志愿应该说填得非常科学,即有“分数梯度”,又有“地域梯度”,还做到了中心院校与地方院校的兼顾。就志愿表来看,分析到位、比对公道,被顺利提档录取应该没有任何题目。可是结果却是落榜。这是怎么回事呢?经深进了解,原来是她不服从专业调剂!下面是她的专业填报情况:
院校专业是否服从专业调剂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国民经济治理农业经济治理服从南开大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不服从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税务不服从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财务治理不服从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考生没有搞清楚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更不知道平行志愿对某些考生出现某些情况时存在的巨大风险。他们错误地以为“填报a、b、c、d四个平行志愿,就即是有4次投档的机会。”有的甚至以为“实行平行志愿,就是把考生的电子档案同时发送给a、b、c、d几个院校,由院校进行录取,考生可选择其中一所学校往报到。”所以当他们遭遇退档时,竟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错在哪里?
实在平行志愿是按a、b、c、d顺序依次检索的,电脑一旦检索到符合条件的高校,就会对该考生的其它志愿停止检索。这就是说,每个考生在平行志愿中有可能被检索4次,但只有一次投档的机会!这种看似不公道的现象却符合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该同学没有过中国人民大学的投档线,但过了南开大学的投档线,只是分数没有尽对上风,录取不到填报的专业,因她不服从专业调剂,南开大学只好对她作退档处理。又由于受“只实行一次投档、不补充投档”的录取规则的限制,该考生被退档后,档案被“冻结”,不能被其它院校检索。因此,这个批次的录取她落空了。
要避免这种投档复退档现象的出现,必须留意下面几点:
1.除非具备尽对的高分(对填报的志愿,特别是放在最前面的志愿而言),否则,专业志愿应该服从调剂。
2.分数估计能轻松跨过某学校的门槛,专业志愿也必须做到适当分散,冷热搭配。假如特别希看进进所填报的高校学习,更要填上“服从专业调剂”。同时还要留意不同专业录取时对相关单科成绩的要求,不要盲目填报因身体条件不予录取和自己不宜就读的专业。
3.千万不要踩着门槛填报,由于现行的录取体制规定,高校可以在120%以内自主确定投档比例,那么超出100%部分的考生就有被退档的危险,而分数不占上风,踩“线”投档的考生首当其冲,成为投档复退档的受害者。
4.量文体衣,不盲目追求热门高校、热门专业。
5.填满专业志愿,增加被录取机会。
3、高考填报志愿四种错误心态及失败案例解析
高考填报志愿四种错误心态及失败案例解析
一、别把固执当个性
心态快照:或许他们坚信“不撞南墙不回头”,或许他们的座右铭是“不到长城非好汉”,坚定信念,坚持目标是好事,但过于固执对于志愿填报来说未必是好的心态。这种心态在高分考生身上最为常见,他们往往自恃分数优势,对某所名校或某个专业情有独钟,志愿填报时则会孤注一掷,最终等待他们的大多是落榜复读。
案例展示:2008年,四川省文科考生张某,高考成绩630分,超过一本线62分,这样的成绩足可以上个重点院校,但张某在考后知分填报高考志愿的第二天,就走进了某校复读班。
原来,张某早在高考前就定下志向:只考虑地处北京的中央财经大学,而且只读近年来新兴的专业——金融学,会计学、审计学等传统专业统统不予考虑。中央财经大学每年在四川省的最低录取分一般都会高出一本线70分左右,金融学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数往往比学校提档线还要高出近20分,看到自己的成绩只比一本线高出不到50分,张同学料想自己可能不能被该校的金融学专业录取,但还是一意孤行,只填报一个院校志愿和一个专业志愿,并且专业不服从调剂。因为没有太大的把握被录取,交上志愿表后的第二天他就去复读了,竟然还立下决心:今年如不行,明年再来一次!
求学点拨: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财经这一门。填报志愿时,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独爱医学、独爱外语、独爱计算机……都反映了考生对某类专业的偏爱。但是,如果自己的实力有限或者实力不稳定,把专业志愿只圈在某个或某几个专业,而且坚持不服从专业调剂,如此一来,赌博的风险大了些,稍有不慎,便梦想落空。不能否认坚持理想是好事,但在高考这个残酷的战场上,孤注一掷多少显得不理智。把自己的专业志向范围放宽点,多给自己被录取的机会,即使最后没有被最满意的专业录取,上了大学仍可以通过辅修第二专业、跨专业考研等渠道实现梦想。另外,通过大学的学习,也许你会发现自己的所爱未必是当初填报志愿时偏爱的专业,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二、选择多了路未必好走
心态快照:多一个选择就多一份被录取的保险,相信很多老师都这样指导过你填报志愿,可是你要清楚,这个命题成立的前提是前一批次所填的院校不能对后一志愿产生“截留”功效。这种心态大多产生在考生填报提前批志愿时,他们往往会忽略提前批次志愿的负作用,随意选择一所学校填报。如果选得好,那可以低分搏名校;选得不好,就只能低分高就了。
案例展示:2007年,四川省理科考生谭某,高考成绩597分,高出一本线64分。照这个成绩,除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第一梯队的院校不考虑(每年录取线都在600分以上)外,谭某选择一本院校的范围还是比较大。但谭某向来喜欢上海、北京、四川三地的学校,再三考虑后,谭某在一本批次填报了华东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并把华东理工大学作为第一志愿。从华东理工大学往年的录取线来看,谭某高于一本线64分的成绩是很有把握上该校录取线的。虽然谭某也很有信心,但看到和自己成绩差不多的同学除了一本志愿外,还填报了提前批次志愿。他有些心动了:提前批次的志愿不要浪费了,而且还可以多一次录取机会……划算!在交上志愿表之前,谭某在提前批次志愿栏里随便写了一个院校和专业:华侨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并且服从专业调剂。
谁知,谭某最后拿到的是华侨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啊,我被提前批录取了,这华侨大学是什么学校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力如何?”……一大堆问题涌上,谭同学傻眼了。后经查询,得知华东理工大学的录取线是558分,谭某完全有希望被该校录取,但因为他填报了提前批次的华侨大学,且上线被录取。可要知道被提前批次录取后,考生则不能参加后面的录取。唉,上了心仪院校的录取线,却不能被录取,而意外被自己一无所知的华侨大学录取……虽说华侨大学也还不错,可这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果并不让人感到欣慰。
求学点拨:有人说,提前批次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填报提前批次确实给高考录取增加了机会,一些考生因为合理填报提前批次,实现了“低分高就”,比如某生的成绩上某二本院校比较困难,但在提前批填报该校的国防生,当然考生不排斥当军人,最后通过提前批次国防生的录取实现了上该校的梦想;另一方面,如提前批次的志愿并非自己的理想志愿而不慎重填报,一旦被录取,则没机会参加后面的录取,像这个事例中的谭某与一本批次的理想志愿失之交臂。可见,即使要填报提前批次,也一定要在自己的意愿内选择,不能强求填报,更不能当儿戏。
三、不是每棵稻草都能救命
心态快照:分数没有优势,又十分渴望被某批次的大学录取,这是这类考生的普遍心态,因此,当一有征集志愿或者其他事关录取的信息时,他们就会将其视为救命稻草,毫不犹豫地抓住。诚然,把握机会是没错,可是如果当你渴望上大学的欲望冲破理智,那你做出的选择是否也会正确呢?
案例展示:2008年,四川省文科考生张某,高考成绩542分,已享受少数民族考生加分,但是还差二本线6分。看到二本无望,张某把精力都放在三本上。由于家庭条件较好,张某在家长的支持下,将志愿圈在了成都几所独立院校上。从这几所独立院校往年的录取情况看,张某完全可以被录取,甚至可以选择好的专业,比如她喜欢的经济类、语言类专业。
就当张某对某独立院校的录取胜券在握时,在二本录取快结束时,当地招办的一个电话打破了这一切。原来四川省二本录取时,仍有部分院校未完成录取计划,因此省招办对社会公布征集志愿信息,其中地方招办负责联系一些有望被录取的考生征求意见。当张某听说江苏某校的少数民族预科尚有计划,想也没想,张某就填报了该校志愿。( https://)而民族预科是什么,该校的整体情况如何,张某根本没考虑,糊里糊涂地报考了,她只考虑到报着玩玩,多半没啥希望。结果没几天,张某却收到该校的录取通知书,这也意味这张某不会被三本志愿录取。和父母千里迢迢来到江苏报道后,张某才发现学校很小,位于一个小城市,而且跨省求学,气候、语言、生活、饮食习惯差异很大……想到自己要在这个城市这所院校读5年,诸多的不如意让张某后悔极了。
求学点拨:征集志愿其实是各省招办为减少落榜考生,让更多的考生能够走进大学而采取的补救措施。征集志愿院校多是因各种原因而未能完成计划或想增加计划。一般来说,征集志愿的计划较少,可选择余地小,考生竞争也仍激烈,但可以给落榜考生提供了一次填报志愿的机会。然而张某的例子也给我们一个提示:即使征集志愿,考生也要遵循自己的志向,不能仓促选择,选择了自己不熟悉或不喜欢的高校及专业,都可能有张某这样的后悔。
四、知其一也要知其二
心态快照:高校和各地招办制定政策的初衷无非就是让高校录取到更多优秀学生,让更多优秀学生步入大学。对考生而言,有了政策就应该用好用足,以确保自己被录取。然而从往年的录取情况看,很多考生面对名目繁多的招生政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简单生硬地套政策,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
案例展示:2007年,四川省理科考生李某,高考成绩472分,只比该省二本线低2分。看到这个可惜的成绩,李某心里特别矛盾:原本的实力可以考上一所不错的二本,可惜考砸了。填什么志愿好呢?二本还有希望吗?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三本肯定不能考虑了。难道真的只能选择高职专科或者复读?如果读专科,是不是太委屈?就在李某犹豫不决时,一个亲戚告诉他,可以试着利用政策上二本:省属西南林学院的农林类专业在同批次控制分数线上第一志愿录取不满时,可对线下10分以内的第一志愿考生从高分到低分向学校投档,学校从中选录有农林专业志愿的考生。也就是说,李某如果在二本志愿填报该校的农林类专业,还是有机会被录取的。虽然结果不能确定,但前期抓住这个上二本的机会还是不错的。另外,李某对专业选择也不挑剔。看到一线曙光后,他满怀信心地填报了二本志愿和高职专科志愿。
结果,李某被成都某专科学校录取。在网上查询录取轨迹时,李某发现自己的档案根本没有投给西南林学院。为何?事后才发现自己填报有误,李某填报该校的专业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水利水电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而这些专业恰恰不是农林类专业(属于农林类专业的,在专业名称后面是有备注的)。李某根本没注意到备注内容,以为选择这所农林院校的任何专业就可以享受加分政策了……“唉,如果我填报志愿仔细点,选择农林类专业,我就有机会上二本而不至于落入专科啊!我真是白白错过了好政策啊!”
求学点拨:长期以来,国家在招生政策中对第一志愿报考农林地矿院校和师范院校的考生 “加分投档”或“降分录取”,鼓励更多考生报考。加分分值一般是10~20分,各省政策不同,考生应注意。如上海,连续几年都对一本批次、二本批次、三本批次中填报外地普通高校的考生,投档时给予总分加20分的优惠政策。如重庆规定农村独生女报考在渝院校在各批次控制分数线下5分内可视为达到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利用好这些政策,其实给志愿填报多加了一道保险锁。但是,考生在利用这些政策时一定要仔细研读高校招生章程,如果自己实在把握不准,则可以致电高校招办咨询。否则像案例中的李同学,那只能徒留遗憾了。
阅读了本文的用户还阅读下列精彩文章,你也看看吧!
[用投资的心态填报高考志愿] [高考志愿:高三考生如何填报新增专业?]
4、高考志愿填报失误案例借鉴
高考志愿填报失误案例借鉴
2011年高考填报本科志愿将于5月中旬开始,填报好本科志愿是考生和家长的共同愿望,填报志愿是个“技术活儿”,以往考生填报志愿时出现过一些失误。为防止类似情况的发生,下面分析4个典型个例,供考生和家长借鉴。
个例一:
理科考生甲,高考分数600分,但是考生甲并没有被自己所填报的一批本科志愿录取。考生甲填报志愿:一志愿,中央财经大学。二志愿a,武汉大学;b,山东大学;c,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问题分析:考生甲高考分数还是不错的,但是没有被自己填报的一批本科录取就在于他所填报志愿不合理。一批本科的第一志愿录取率非常高,该生第一志愿想冲击自己理想的一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如果说第一志愿已经有一定风险的话,他所填报的二志愿问题更大,从表面看,该生的志愿填报很满,但实际上只是一个心理安慰,实际效果并不好。武汉大学,如果填报最好是第一志愿,如果放在第二志愿a,就一定要仔细研究武汉大学哪个专业可以招收第二志愿,一定不要再报热门专业,即使填报了热门专业,也是无效志愿;第二志愿b山东大学也是同样的问题,第二志愿c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虽然招收二志愿考生,但是放在二志愿c也就没有机会了。
建议:武汉大学不要作为第二志愿学校,山东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建议二选一作为第二志愿a,同时要参看三年《录取分数分布统计》,哪个专业招收二志愿,这样填报志愿就更加合理了。
个例二:
理科考生乙,高考分数585分,但是一本却落榜了。考生乙填报志愿:一本一志愿,北京大学医学部。二志愿a,首都医科大学;b,河北医科大学。
问题分析:不难看出,考生乙是非医科大学不上,但是他一本落榜的原因在于一是定位不准,二是不了解医科类院校考生报考的情况。
建议:医科类院校一直是高考热门,报考医学类学校首先要了解自己所报的学校和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数,自己是否能够达到该校的录取分数线,要有合理定位;其次仔细查看三年《录取分数分布统计》,(励志名言 )自己所报学校是否招收二志愿,也可以咨询所报学校招生办公室,询问该校的录取分数线,不同专业录取分数以及是否招收二志愿考生,使自己填报志愿尽可能合理、有效。
个例三:
理科考生丙,外省就读,北京市户口,高考分数494分,但该生并没有被二批本科第一志愿第一专业录取。考生丙填报的二本第一志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旅游管理专业(▲)。
问题分析:2010年理科二本线是459分,考生丙的分数在二本里还是很有竞争力的,他之所以落榜,是因为所报旅游管理专业中的一个特殊符号(▲),该符号是需要外语口试成绩的,而考生乙是外省就读考生,没有在规定时间参加北京市组织的外语口语考试,因此所填报第一志愿无效。
建议: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前,要仔细阅读当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中的说明,看清楚注意事项,以免造成填报志愿失误。
个例四:
文科考生丁,高考分数493分,并没有被自己所填二批本科志愿录取。该生填报二本志愿:一志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二志愿a,北方工业大学;b,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问题分析:考生丁落榜的原因是一志愿偏高,二志愿不合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每年报考学生众多,因此该校二本录取分数线较高;该生二志愿北方工业大学和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均不招收二志愿考生。
建议: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多搜集所报院校信息,充分利用手头资料(三年《录取分数分布统计》和当年的《北京考试报·招生专业目录》),也可以多参加高招填报志愿咨询会,或直接给所报院校招生办公室打电话或上网咨询,防止填报志愿出现这类失误。
考生在填报本科志愿时,要有合理定位,充分运用手头资料,多方面搜集填报志愿信息,填报好志愿,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