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那些年,我们见过的“富人思维”
那些年,我们见过的“富人思维”
我曾经半开玩笑地跟小伙伴说,如果你感到迷茫,找十个40多岁的世俗眼光里的成功人士一起吃饭交流,你就会分辨什么人已经真正老去,什么人的生命依旧鲜活。其中一些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才是迷人的部分。
今天,讲两个故事,真实地发生在认识的人身上。
1
第一个故事,关于冒险
张先生今年43岁,做生意已有二十几年了,按照现在时髦的话来说,是个“连续创业者”。拥有的纺织厂从电商到实体店,加起来一年能创造近千万的利润。
18岁那年,小张高中毕业就去纺织厂做了半年工人,攒了一点小钱。让大家大跌眼镜的是,有一天小张竟然支了个小推车出现在了纺织厂门口,起早贪黑卖起了锅贴馄钝。按照他自己的话说,“不想打工,试试自己干”,就这么简单。
之后的八年里,小推车变成了小饭摊,小饭摊又换成了大饭店。就当张记饭店生意正红红火火的时候,36岁的张先生竟然又回了纺织厂。原来,织布厂改制,集体部分全部退了出来。于是张先生把这部分买了,一跃成了纺织厂的大老板。
这一次又让众人跌破眼镜,据说他抵押了自己的饭店才凑够的入股钱。张先生说因为他和当年在纺织厂时的车间主任蔡哥一直是朋友,纺织厂改制的时候,蔡哥就和张先生聊了好多关于纺织厂经营的新想法,也透露了些许对未知的担忧。而这位蔡哥,后来成了副厂长。
后来我问张先生,当时不怕赔了股份又折店吗?张先生总是回答:“但凡想做一件事,不可能是万事俱备的。要是总等到一切条件成熟,我连这个饭店都不可能有。唯一我会考虑的是,如果失败这个风险我是不是能承受,能承受那就放手去搏!”
这一次,张先生还真没有那么顺风顺水。第三年的时候,张厂长进了一批新设备,准备大肆生产一种新面料。结果,那年天气特别反常,新面料的布匹由于过于轻薄销量不佳,公司业绩一落千丈。张先生一个多月没睡好,然后憋出了两个大招:一是趁着市场价格低,反从别家厂里收购了大量新面料的原材料;二是和管理人员商量,如果他们愿意,可以用一部分工资换股权。
次年,剧情大反转。一是因为大量收购之后,张先生竟然可以一定程度上调控当地该原材料的价格了,大赚一笔;二是大部分管理层响应了员工入股计划,工作积极性大增,新颖的管理方法层出不穷。这些年,虽然实体纺织业整体不景气,张先生的生意却越做越大。一开始很多人担心,事后看来,大家只剩下佩服了。
2
第二个故事,关于取舍
马老大不到40,是公司里数一数二的技术大牛,年薪百万。同时他也是家里的传奇人物,一个人从穷乡僻壤走了出来,还把弟弟妹妹也带了出来,培养得很好。
虽然马老大的个人奋斗史颇为励志,但一件小事却让大家印象更深。
那时候马老大刚转正,月收入3000左右。那年夏天,妹妹面临高考,他一狠心花了5000元给报了个市里的全封闭英语班。
那天,马老大顶着盛夏的高温去火车站接妹妹,接上妹妹他一摸口袋,钱包不见了。那里面不仅有5000块的报名费,还非常不巧地放着8500块超市购物券——上周代领了大部门的高温补贴,还有十几个同事出外培训没来得及转交。
马老大急疯了,带着妹妹在火车站里各种狂奔瞎找。直到晚上8点多,马老大望了一眼车站外的夜幕,放弃了。这时他的衣服早就湿得和水里捞起来似的,而妹妹则在一旁哭成了泪人。他有些无力地从口袋里掏出皱巴巴的一包纸巾,给妹妹擦了擦眼泪,说了一句:“怪哥大意了,没事,咱回家吧。明天你还去培训班,不哭。”
我不知道后来他们兄妹俩怎么回的家,也不知道他打了多少个电话求人,才一夜之间凑够了妹妹的学费。第二天,他甚至还去超市买了一样金额的购物券,周一像没事一样发给了同事们。
一年后,马老大在公司得了两个外号——拼命三郎和天使马。拼命三郎拼到什么程度呢?他主动申请一人单独做两个项目的技术支持(平时一个项目都至少2个技术支持),加完班还不断在外面接私活干,大家都怕有一天他会倒在座位上。久而久之,大家忽然发现,几乎什么技术问题都难不倒他,简直是大家的小天使。
马老大把这事瞒得很好,过了很久都没人知道。直到去年年会喝多了,他抱着一个当时没领卡的同事抱怨才露了陷。有人就说他,早告诉大家都能理解,不用这么拼。马老大举起酒杯,回答道:“你们的钱也不是白飘来的,我是没钱,但这点规矩我懂。我不都赚回来了么!”说完一饮而尽杯中的酒,大家一片恍惚外加唏嘘。
后来,有人夸马老大有骨气,还有人问马老大规矩是什么。马老大笑笑说:“你们别给我扣高帽子啊,缺钱没钱又不是什么优点,难道还拿出来当借口、占便宜?规矩就是,该是谁的就是谁的。”
什么是富人思维?
思考
张先生和马老大的故事,看起来毫无干系,细细思索却能发现共同点:
1
魄力是一种逆向思维:先明确目标,再思量资源。
“如果你觉得一件事不可能,你的大脑就会为你想1000个不做这件事的原因;但如果你觉得一件事可能,那么大脑会自动开始思考如何实现的方法。”
对于张先生来说,缺钱没有阻止他做生意、经营纺织厂的想法;对于马老大来说,比起钱被偷了,妹妹必须读书、同事的钱该还也是他首先思考的。
正如罗斯福总统的名句所言:“真正让人恐惧的,是恐惧本身。”大多数时候,想做一件事的愿望刚刚萌发,我没钱做到的“小人”就会跳出来打击我们。大部分未完成的目标,首先是被自己pass掉的。
富人思维,首先有一种反转目标的魄力:假设自己拥有更多资源,自己到底希望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2
跨越稀缺陷阱,在资源的视力表中看到更多行数。
梭罗曾经说过,“一个人的富有程度跟他能够忽略的东西的数量成正比”。
当我们越缺钱,我们就越容易在意钱本身而忽略其他。比如,我们很可能放弃自己想尝试的其他职业方向,是为了保住现在的工作和收入状态;比如,面对巨大的金钱代价,我们可能会放弃一些自我提升的机会,他人的信任支持等等。
而这些被穷人排在钱后面的选项,对于富人而言恰恰是更有价值的资源。
《稀缺》一书中更是提到:英明的、注重长远利益的决定需要认知资源,而贫穷会减少我们可以利用的认知资源。
而富人思维,恰恰能够跨越稀缺陷阱,从而才能获得比一般人更广阔的资源和可能性。
3
限制条件之下,有勇亦要有实力,并输得起
当我们研究“富人思维”,我们往往需要考虑钱财(资源)暂时有限。脱离这个前提来谈论“富人思维”似乎有失偏颇。资源不足还希望成事,就更需要有能力做后盾,更需要充分做好失败的准备。
富人思维中,他们既愿意在一些“不那么容易”的目标上下重注,也同时抱有足够的准备来接受失败。对于张先生而言,他的每一步尝试都是稳扎稳打的,即使抵押了饭店购买丝织厂,他也表示抵押前就做过最坏打算;而对于马老大而言,足够的实力积累才是他之后积累财富的关键,拼尽全力是他的代价。
在许多“传奇”的故事里,我们恰恰容易忽略这个必要条件——内在实力的反复打磨。我们的实力,可要足够撑得起我们的梦想才行^^想在最后强调这一点,也是因为在做简七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偶尔遇到一些对财务自由本身抱有执念的人。正如前面提到的,当你过于聚焦于财务本身,反而容易陷入稀缺陷阱。
做好风险评估之后,确认最差的结果也能承受,那么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就做个毫不犹豫的人,勇敢地去做吧!
ps:以上人名虚构,故事均有原型;如有雷同,恭喜收获【富人】一枚。
2、超级思维
超级思维
一个刚退休的老人回到老家—在一个小城买了一座房住下来,想在那儿宁静地打发自己的晚年,写些回忆录。
刚开始的几个星期,一切都很好,安静的环境对老人的精神和写作很有益,但有一天,三个半大不小的男孩子放学后开始来这里玩,他们把几只破垃圾桶踢来踢去,玩得不亦乐乎。
老人受不了这些噪音,于是出去跟年轻人谈判。"你们玩得真开心,"他说,"我很喜欢看你们踢桶玩,如果你们每天来玩,我给你们三人每天每人一块钱。" 三个小青年很高兴,更加起劲地表演他们的足下功 。过了三天,老人忧愁地说:"通货膨胀使我的收入减 了一半,从明天起,我只能给你们5毛线。"
小年青们很不开心,但还是答应了这个条件。每天下午放学后,继续去进行表演。一个星期后,老人愁眉苦脸地对他们说:"最近没有收到养老金汇款,对不起,每天只能给两毛了。
“两毛钱?”一个小年青脸色发青,"我们才不会为了区区两毛钱浪费宝贵时间为你表演呢,不干了。"
从此以后(),老人又过上了安静的日子。老人退休前是一家单位的工会主席。
评语:工资福利是刚性的,只可涨不可跌,加之年轻人的逆反心理,老工会主席巧妙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如若不是这样拐弯抹角,而直 言相斥,毛孩子们则会更加调皮难缠。
3、富人的别墅
富人的别墅
有个富人盖了一座豪华别墅。
然而别墅里的孩子却度日如年。
由于他十分好动,不论多结实的玩具到他手里,不超过三天准会散架。
怕他损坏玩具,父母经常把玩具放到高处,不让他玩。
然而玩是孩子的天性,虽然够着不着玩具,但他的眼睛还是盯着高处发呆。
寂寞中的孩子无事可做,又没有同伴,只好每天趴在窗口,对着窗外的一切发呆。
有一天,一只蝴蝶从树丛中向窗口飞来,孩子看得出神,于是打开窗户爬了出去,他想把那只蝴蝶捉住。
一不留神,他从十一米的高空掉了下去,摔死了。
悲伤中的()富人向亲戚诉说,亲戚说:“你的家虽然豪华,但是非常不实用,该高的地方不高,该低的地方不低,如果你把玩具放在低处,如果你把窗户修得高一些,或者做上护栏,这个悲剧就可以避免了……”
对于孩子,我们都容易犯这样的错误:该高的地方不高,该低的地方不低。
我们对他们的期望,难道不像这座表面豪华却毫无实用性和安全感的别墅吗?以“望子成龙”的名义,我们剥夺了他们最低限度的快乐,却又让他们从不切实际的理想高处摔了下来!
4、缺乏富人思维的你,从一开始就输了
缺乏富人思维的你,从一开始就输了
上周跟水湄老师的助理一起聊天,她跟我说:“星姐我跟你说,我老板永远都会有钱,她的思维方式跟我们不一样!”
我问她:“快跟我说说你那老板有多不一样?”
她说:“星姐你看,我们挣钱是为什么?是为了花,为了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老板不是,我老板就喜欢数0,就喜欢看到账面很多钱,她就为了高兴,觉得自己比别人更聪明!我们从开始就输了。”
“我老板家有三个孩子,一般人有三个孩子压力老大了,我老板不,她说她三个孩子将来一人学一门特长班,回来教另外两个,不教就不让你学自己喜欢的。”
“我老板化妆品就用20块钱的xx莲,孩子的衣服都是四手的,双胞胎的衣服就没有一样过。她大儿子6岁已经打算给自己爸妈打工了,还要求工资多开点。”
“我们都说我老板这简直缺乏母爱啊,但是说真的,未来他们这一代孩子将来进入社会竞争的时候,我老板的孩子肯定竞争力极强。”
这是个多么变态的老板和亲妈啊,但是仔细想想,我们跟这些富人的差距,从一开始就拉开了。
这么多年,我就特别喜欢跟周围的富人在一起,不是因为他们有钱,而是因为他们的富人意识,让我特别受益。他们对人生很多问题的看法和做法,跟我这种普通人家出来的孩子完全不同。虽然我挣钱不少,但在心里和意识上还觉得自己是个穷人,因此他们所说所做的每件事每句话,都让我觉得眼前一亮。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分享下,这些年富人教给我的那些事儿。
一、金钱意识
1
想要有更多钱,首先你要敢说出自己爱钱。
想要有更多钱,首先你要敢说出自己爱钱。很多人自己想要钱,但不好意思说,觉得特别俗特别土,就跟你有多洋气似的;有的人想要有但赚不到,就去挤兑别人;还有一种自己没本事赚到钱,就云淡风轻的说“钱多钱少都一样过,我觉得我比有钱人过的舒服。”
2
用钱就是为了钱生钱,不是为了乱花钱
上周去了上海最顶级的怀石料理店,店主是个年轻的女孩子。这家店一天只接待20个晚上的客人,从不翻台,我们还是托了关系才订到中午的位置。店主接待了我们一会儿,就告辞去了隔壁法餐厅,那也是她的产业。她主动告诉我们:
“法餐厅是一个自己给自己的礼物,本来过生日想用10w买个包,但最后决定还是把隔壁要低价盘出的法餐厅盘下来。同样是10w块钱,法餐厅可以升值,如果买了包包,可能已经扔在柜子角落里了吧。”
3
专注挣钱,而不是如何省钱
以前经济危机的时候,各大论坛里有一个话题特别火:“如何用100元过一周”,很多人介绍了节衣缩食的好方法,为一礼拜省了20块水果钱而高兴。但如果把这点功夫用在努力学努力赚钱上呢?
还是以前那句话:有砍价的功夫,不如多赚钱?
4
目光长远,敢于承担风险,并为风险暂时承担辛苦
我的一个朋友的同事十年前买的别墅,120w,当时首付是20w。他借了30w,自己出了10w,买了两栋,为此辛苦还钱拮据了很多年。现在两个别墅的价格月租一栋6w,卖的话一栋2000w+。
现在两个儿子在国外读书,学费都来自于房子,一点压力负担都没有。加上自己事业也到了巅峰,收入不低,自己和太太在国内过的太滋润了。可当年,谁会借钱在荒郊野外的地方买房呢?
很多人都觉得买房子要节衣缩食啊好辛苦啊,但人到中年你挣的钱可能买房还要节衣缩食,再加上上有老下有小,还要还房贷可能根本买不起了。自己穷,还要拖累着老人孩子一起过的艰难,这才是人生最悲苦的事情。
二、做事思维
5
抓住一切能让自己赚钱的机会,不怕麻烦有野心,才能实现爆发式成长
十年前刚入职时候公司合作的快递员小哥,每天帮我打包公司拍片用的各种衣服包包寄到全国各地。我记得他问我为什么不能在北京拍,因为有些要求的摄影棚在不同地方。不久后我很少见到他了,以为他辞职了。
去年我联系到他,他已经在全国开了数十家专供大牌拍摄用的影棚,早就成了大老板。难道我们当时没看出来这个市场吗?我们不是没看见,而是我们是一线的执行人员,不过是看见了但太懒,也没野心而已。
6
注重自我投资,在知识积累和人脉建设上舍得花钱
昨天朋友问我,圈子里的xx是如何认识那么多牛人的?虽然他是很牛,但最开始的时候怎么得到机会呢?
我说,因为他一开始疯狂给大咖们每天打赏,打了20多天,终于换来牛人一个回复。发现牛人需要帮忙的时候,立刻马不停蹄的免费帮忙,得到牛人的信任和好感。还有平时自己吃到好吃的好玩的,都不忘给牛人也买一份分享。当你让别人觉得欠你的,对方才会无条件的时刻帮你,把你带入他们的圈子,介绍给更多的牛人。
你以为这是拍马屁吗?这是人脉投资。正因为你学不会,所以你根本混不进人家的圈子,也没法认识更多牛人。舍不得孩子套不找狼。
7
遇到问题不抱怨,不找理由开脱自己,而是寻找解决方案
以前刚入职的时候,大老板跟我说:“职场上遇到任何问题,不要光提问题,而是提出问题的同时,给出一个你认为最好的解决方案,否则你不要说话。老板找你来做事的,不是找你来提意见的。”
越是成功人士,每天遇到的问题和麻烦比我们多的多,但他们比我们更能干的是,他们给每一个问题找方法找答案,而不是徒劳的抱怨和愤怒。
8
一切有利于自己进步的狂吸收,热衷新生事物
那天看到一段话,普通人看到新生事物的反应:看不见,看不上,学不会,跟不上。
成功人士看到新生事物的反应:找人学,花钱学,赶在所有人前面学。
9
对自身要求高,喜欢挑战,迎难而上
平定刻花瓷大师张老师跟我说过:“我们家祖上三代都是做刻花瓷的,如果我就是继承手艺做下来,那我早就会了。但我的目标是把刻花瓷做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这门技术在我这一代手里不仅仅是继承,还要发扬光大。如果我每天只想着做几个就够买菜钱了,那这一辈子也就那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