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就没有卑微的生命,只有卑微的态度_谁的曾经没有卑微过

1、从来就没有卑微的生命,只有卑微的态度

从来就没有卑微的生命,只有卑微的态度

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人不渴望自己能够抵达生命的巅峰,让生命华美绽放。然而,成功的桂冠并不是人人都能摘取。那么,是什么决定着人生的成败呢?是天资、家世、背景吗?当然不是。

安德鲁。卡内基出身贫寒,却最终创建了一个钢铁帝国,在美国工业史上写下了永难磨灭的一页。然而,他却说:“贫困是一个宝贵的环境,不要以为,富家子弟得到了好的命运……要知道,享乐惯了的孩子绝不是那些出身贫寒的孩子的对手。”

史蒂夫。乔布斯从小被亲生父母抛弃,大学读了6个月就被迫退学,还被自己亲手创办的苹果公司一脚踢出局……然而,乔布斯从来就不惧怕失败,他说:“我被苹果公司解雇是我这一生所经历过最棒的事情……我获得了解放,进而开始了我这一生中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

2009年,在英国着名的选秀节目《英国达人秀》中,没有半点明星相的苏珊大妈,以一首《我曾有梦》征服了所有人,一夜间红透英伦。在接受采访时,她说:“我早就料到人们看到我的外表会有些鄙视,但我决定让他们刮目相看,我必须不断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我相信那样终究会成功。永远不要放弃梦想。”

看完这些,我想说,改变一生从现在开始吧!现在,请你从生活中汲取信念、勇气和力量,跨越障碍和困境,用无悔的青春奏响生命之琴的最强音吧!

2、谁的曾经没有卑微过

谁的曾经没有卑微过

在微博上看到一篇这样一则伤感爱情故事。男生和女生一起自习,天冷,男生去帮女生买热牛奶,赶到学校超市,发现微波炉坏了,男生把冰牛奶塞进衣服里,用体温热牛奶。牛奶不冰了,他跑回教室找女生,女生只留下一张字条,以后不要再来找我了。男生一个人坐在教室里,流着泪,喝光了自己的体温。很久很久以后,他说,谁的曾经没有卑微过。看了一下下面的评论,很多人都说他是来搞笑的,事过境迁,他用平淡的口吻说出曾经的辛酸,不知道他在写下回忆时,眼角还有没有泪花。不知道故事里的女生,如果看到这则微博,会不会惋惜错过那瓶带着体温的牛奶。

是啊,我们,总会遇到一个人,他也许没有什么过人之处,甚至比不上自己,但站在他面前,你会那么卑微,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这个人,可能是你暗恋的对象,可能是你的朋友,可能是父母兄弟,可能,是任何人。

这种卑微一开始是幸福的,你细细地留意关于他的一切,在意他的喜怒哀乐,想把最好的留给他,只为得到他一个期许的眼神,一个微笑,或者一句感激。你们曾有过一段美好的时光,真心真意,没有隔阂。但你始终是卑微的,你不敢对他无所顾忌的玩笑,不敢对他提要求,不敢拒绝他。可我知道,你的内心,还是开心的,虽然,你一开始并不想要这种关系,但最起码,你们之间有了联系。慢慢的,你们越来越接近了,你以为自己成功了,但你从来都是卑微的你。在他心中,习惯了卑微的你,习惯了你的顺从,你的无私,他不再考虑的你的心情,因为他知道,你不会介意。而傻傻的你,还在隐藏自己的心。人都是有欲望的,不是么。你开始向他提些要求,希望他能给你些关心,他一开始配合你,你很开心,继续扮演卑微的角色。后来,他厌烦了你的关心,你的顺从,你的沉闷,他会质疑你,为什么要求这么多。你暗暗地检讨自己,我不该打扰。这样的反反复复,你还是说不出狠心的话,因为你知道自己不配,你是卑微的。于是,你们越走越远,不去交流,不去试图了解另一个人的心,彼此慢慢嫌隙。哦,可悲的你们,如果你们肯花点心思在对方的心上走一圈,也许你们还能找回原来的路。终于有一天,卑微的你崩溃了,他看着这样的你,留下一句话,不要再来找我了。你缩在墙角偷偷哭泣,喝光了带着自己体温的牛奶。你怪自己当初不该有要求,不曾拥有,也就不会失去,你遗憾,现在连卑微的机会都没有了。你远远地看着他,若无其事,怕他会有不安,你总在人前那么坚强。你知道的,你还是你自己,最爽朗,最真诚的自己,他也喜欢这样的你,但你在他面前做不到,因为你是卑微的你。你心甘情愿的做着一切,可能只为了一份单纯的友情,我不觉得这是回报,却是他的压力。你不平衡,又在矛盾自己,活像个孤独患者自我拉扯。他不知道你的秘密,他还是走了,对你没有任何牵挂。卑微的你啊,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只是你想明白了些,明白感情不该有任何卑微。如今的他,过的好吗,可是我还在记挂着他。我还没有给他那瓶牛奶,他会怀念,那口味不变的泡芙吗。

亲爱的你,其实你不卑微,你只是太善良。很多人觉得你极端,你软弱,你忧郁。只有我知道,你一直在为自己活着,你的阳光幽默都留给了爱的人,你不想放弃任何一个人,有个值得付出的人,那才是幸福。这就是你,表里不一,没人看的透的你。你还在等着他吗,继续等吧,他会回来的。很久以后的一天,他突然想起了你,会是温暖而恬静。因为,他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卑微的你,那么可爱的你。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了一个另一个卑微的她,请接过她的牛奶,微笑着说,你不卑微,我喜欢你做的一切,好吗?

你知道吗,过去是回不去的,遗憾再难弥补,但我们能沿着曾经的脚步,走未来的路。

3、上帝没有看轻卑微

上帝没有看轻卑微

【一】

一位父亲,一次带着儿子去参观梵·高故居。在看过梵·高生前使用过的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百万富翁吗?”父亲回答道:“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

第二年,这位父亲带着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回答道:“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各个港口。他的儿子叫伊尔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

20年后,在回忆童年时,伊尔布拉格说:“那时我们家很穷,父母都靠卖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好在父亲让我认识了凡?高和安徒生,这两个人告诉我,上天没有这个意思。”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总是抱怨“老天”不公,总是说“老天”为什么让我如此贫穷,为什么让我如此卑微,为什么不给我这些、不给我那些。他们把自己失败或不如意的原因归为命运,把“上天”作为借口,而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其实,“上天”是公平的,他从不看轻卑微者,他从来没有夺去过卑微者的梦想和机遇。

无论生活环境如何,起点并不是人今后发展潜能的指示灯。问题的根本在于,成功与人的背景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它更多地与一个人的自信及其开发自己潜力的能力发生关系。如果你能够坚忍不拔,不被暂时的困境吓到,你就可能奋起勃发,迎来你的美丽人生。

【二】

有一个年轻人,因为家贫没有读多少书,他去了城里,想找一份工作。可是他发现城里没一个人看得起他,因为他没有文凭。就在他决定要离开那座城市时,忽然想给当时很有名的银行家罗斯写一封信。他在信里抱怨了命运对他是如何的不公,“如果您能借一点钱给我,我会先去上学,然后再找一份好工作。”

信寄出去了,他便一直在旅馆里等,几天过去了,他用尽了身上的最后一分钱,也将行李打好了包。就在这时,房东说有他一封信,是银行家罗斯写来的。可是,罗斯并没有对他的遭遇表示同情,而是在信里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罗斯说:“在浩瀚的海洋里生活着很多鱼,那些鱼都有鱼鳔,但是唯独鲨鱼没有鱼鳔。没有鱼鳔的鲨鱼照理来说是不可能活下去的,因为它行动极为不便,很容易沉入水底,在海洋里只要一停下来就有可能丧生。为了生存,鲨鱼只能不停地运动,很多年后,鲨鱼拥有了强健的体魄,成了同类中最凶猛的鱼。”最后,罗斯说,“这个城市就是一个浩瀚的海洋,拥有文凭的人很多,但成功的人很少,你现在就是一条没有鱼鳔的鱼……”

那晚,年轻人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一直在想着罗斯的信。突然,他改变了决定。第二天,他跟旅馆的老板说,只要给一碗饭吃,他可以留下来当服务生,一分钱工资都不要。旅馆老板不相信世上有这么便宜的劳动力,很高兴地留下了他。10年后,他拥有了令全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并且娶了银行家罗斯的女儿,他就是石油大王哈特。

没有鱼鳔的鱼却成长为最凶猛的鲨鱼,没有文凭的哈特最终成为了石油大王。上天从来没有给人生固定的模式,从来没有说过什么样的人就注定什么样的生活。很多时候阻碍我们前进的不是贫穷,恰恰是优越。所以不要被背景、出身、血统以及环境、财富、资历等等外在的东西蒙蔽了发现利用机遇的眼睛,阻碍了发现、利用机遇的可能。只要你心中有梦想,有追求,那就不妨将那些疑虑和局限统统抛弃,听从心灵的召唤。

在生活的各个层面都会遇到一些困难。有这样一个人,每次别人见到他都是一副唉声叹气的样子。一次他向别人抱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太多:买的股票又跌了,煤气涨价了,在公司里挨领导批评了,身体又不舒服了,等等,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另一个问题又接踵而至。末了,他来了一句:“这个世界上要是没有这么多烦心的事就好了。”

4、梦想,从来不卑微

梦想,从来不卑微

文/陈勇

2009年4月,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教授与另外两名着名学者联名写了一封推荐信,连同复旦大学的申请一起送到了教育部,请求特批一位只有高中文凭的38岁的三轮车夫考博士,申请很快就得到了许可。而这位三轮车夫也不负厚望,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层层考核,最终以“准博士生”的身份叩开了复旦大学的校门,这位三轮车夫就是蔡伟。

从小时候开始,蔡伟就很喜欢古代文学,他还特别喜欢练习书法,没想到正是在临摹书帖时,他对中国古代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一开始蔡伟的语言成绩就已经出类拔萃,有时语文老师遇到生僻字也会向他请教。高二时,蔡伟在《文史》上偶然看到裘锡圭教授的一篇论文,从此被研究古文字的学科——“小学”所深深吸引。可是,由于数学和英语成绩不好,蔡伟没有越过高考这关,高中毕业后成了一家胶管厂的工人。

由于胶管厂经济效益不好,3年后蔡伟下岗了,他先是在一家商场门口摆摊维持生计,之后又蹬起了三轮车。对于物质生活蔡伟没有太高的要求,工作之余他将古文字研究当成了自己全部的精神寄托。

凡是能抽出来的时间,蔡伟大部分都泡在锦州市图书馆里,在这里蔡伟饱读古代经典。但是图书馆中有很多古籍不能外借,复印对蔡伟来说又太贵了,于是他想出了一招:抄。《方言》和《尔雅》这两本晦涩难懂的“小学”典籍也被他全文抄写了下来,而且倒背如流。(励志文章  )在手抄《尔雅》的扉页上,蔡伟还写上“积微言细,自就鸿文”,意思是从细微处积累,努力奋进,最终取得大成就,这是他的自勉,也是一直藏在他心中的梦想。

有些人对蔡伟的行为很不理解,觉得他有点傻。“一个摆地摊、蹬三轮的,还要抽时间看书,真酸”,“饭都吃不饱了,还有工夫看‘闲书’,真是不务正业”。但对于蔡伟而言,研究古文字带给他的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1995年,一直坚持自学的蔡伟给裘锡圭教授写了一封信。在学术圈内,裘教授的严谨务实,是出了名的,看了蔡伟提出的一些学术见解后,裘教授大为赞赏,回信鼓励他:“不计功利,刻苦潜修,十分钦佩。”

1997年,裘锡圭教授在《文物》上发表文章《〈神乌赋〉初探》,文中提及尹湾汉墓出土的简牍篇目《神乌赋》,其中的“佐子”不明其意。蔡伟看到文章后写信告知裘教授“佐子”应读为“嗟子”,亦即“嗟”,是叹词。后来裘教授又在《文物》上发表文章《“佐子”应读为“嗟子”》,并热情称赞蔡伟“其言甚为有理”。

2003年之后,蔡伟在国学网上陆续发了一些文章,“他写东西不多,很谨慎,难得的是,能把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结合起来看。”教授说,蔡伟的一些想法很有见地,“比如郭店楚墓竹简《老子》中有一句‘莫之其’亘‘,’亘‘通常认作’恒‘,从词义上讲不太好理解,蔡伟提出,楚简中常把’极‘写成’亘‘,有终极的意思。对我很有启发。”

2008年9月,经专家引荐,蔡伟来到上海,参与了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项目的整理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共事,蔡伟在古文字研究上表现出的能力让同事们刮目相看。特别是蔡伟对古籍经典有惊人的记忆,研究中心的一些研究生需要找很久的资料或史实,蔡伟竟然能马上说明出处,并能迅速翻阅到某本古籍的第几页佐证。这次合作让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的教授们达成了共识:一定要破格吸收蔡伟报考博士,成为古文字研究的专业人员。

2009年4月,在裘教授等多名专家学者的大力推荐下,已经坚持自学20年的蔡伟终于获得了考博的机会并最终顺利通过了考试。

很多时候,我们在生活中扮演的都是一个卑微的角色,但是卑微的人依然可以有梦想,梦想却从来都不卑微,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终有一天我们可以自豪地告诉全世界,我已梦想成真。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