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注的力量
专注的力量
你很专注地干过一件事情吗?全身心地投入24小时不想别的,心里就一件事情那种感觉,有亲身体会才知道。专注的力量很大,它能把一个人的潜力发挥到极致,一旦达到那种状态你就没有了自我的概念,所有的精力集中到了一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专注的精神也是一直提倡和推祟的。早在2000多年前,荀子在《劝学》中就讲:“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有句古语是这么说的: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动物只有两种,一种是苍鹰,一种是蜗牛。苍鹰之所以能够到达是因为它们拥有傲人的翅膀;而慢吞吞的蜗牛能够爬上去就是认准了自己的方向,并且一直沿着这个方向努力。
对人类而言,能够于众生中脱颖而出者实属少数,这些人也可以看到:一种是资质优越、天生异禀,本就是成就大事的种子,这样的人是少之又少,而且有些这样的人还因不知学习而沦落了;(励志文章 )另外一种人就是蜗牛一样的人物了,早早就知道自己是常人,却仍然立下鸿鹄之志,凭借后天的坚忍和努力,同样做出常人难以想象的成就。
一位久负盛誉的企业家在告别职业生涯之际,应多人要求,公开讲一下自己一生取得多项成就的奥秘。
会场座无虚席,奇怪的却是在前方的舞台上吊了一个大铁球。观众们都莫名其妙,这时,两位工作人员抬了一个大铁锤,放在老者的面前。老者请两位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上来,让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把它荡起来。
一个年轻人抢着抡起大锤,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可是那吊球却一动也没动。另一个人接过大铁锤把吊球打得叮当响,可是铁球仍旧一动不动。
观众们都以为那个铁球肯定动不了,这时,老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锤,对着铁球敲了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再敲一下。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敲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再敲一下,就这样持续地做。
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会场开始骚动。老人仍然不理不睬,继续敲着。大概在老人进行到40分钟的时候,坐在前面的一个妇女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霎时间会场立即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球以很小的摆度动了起来,不仔细看很难察觉。吊球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老人转过身来,慢慢地把那把小锤揣进兜里。
老人用小锤就可以敲动的球却不能被年轻人敲动,足以看到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和坚持的毅力。
相传毛泽东年轻的时候,专门到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看书,以锻炼自己的抗干扰能力。
有的同学对教室外的一点风吹草动非常敏感,教室外有人经过,马上就抬头官网。在自然界中,空心的谷穗高傲地举头向天,而饱满的谷穗总低头向地。
2、寻找严肃、沉默与专注的力量
寻找严肃、沉默与专注的力量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报道,说是一个英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在原始社会,男人负责打猎,女人负责采摘和照看孩子,所以久而久之,男人就养成了沉默寡言和忍受孤独的习惯,因为打猎经常需要长期间的伏击,一动不动,也不能说话;而女人们就养成了爱说话和善于社交的习惯,尤其女人和女人之间,话特别多。根据研究,男人每天只需要说1000个字就可以获得心理的满足,而女人则每天需要说5000个字才能获得心理满足。
外国佬总是喜欢研究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这是其中一例。我是学文科的,于生物学全不了解。但读完这则报道以后,觉得这个的思路很有意思:它不仅可以解释话多话少的问题,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很多东西。
比如,男人和女人对食物的偏好。男人更喜欢吃大鱼大肉,油腻、辛辣的食物,还有饮酒,而女人则喜欢吃水果和蔬菜,这个应该与几百万年以来形成的男女之间味觉和消化系统的差异有关。
以前我发现很多女生都喜欢吃水果蔬菜,不爱吃肉,还以为她们都是为了保持身材和注意健康,所以忍着好东西不吃。现在想来,应该是女性对肉的感觉跟男人不一样。毕竟人类进入农业社会才几万年的时间,几百万年的原始社会导致的基因特征还难以转变过来。
负责狩猎的男性,自然发育出了对肉和荤腥这些东西更敏感的味觉和消化系统,而负责采摘的女性,则对肉食更难消化,其味觉系统对水果的味道更加敏感。这是一种生理上的微妙隔阂,非常难以彼此理解。
沿着这个思路,还可以想到一些更有趣的东西。
由于数百万年的狩猎,男人的味觉和消化系统偏好肉食、辛辣、酒这些刺激性很强的东西,喜欢杀戮,性冲动也比女性要强烈。所以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其精神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青春期的男生,就会比较喜欢玩那种打打杀杀的电子游戏、喜欢聚在一起大吃大喝、喜欢看色情图片或电影这些很“低俗”的东西,而难以专心于学业和思考一些深层次的东西。
与之相反,女生对吃吃喝喝往往不感兴趣。这不是家庭教育造成的,而是她们在数百万年时间里面发育形成的生理特征。所以,年轻的女生和男生相比,更容易抵抗来自外界的诱惑,对物质的欲望比较少,因而更容易专注于一些精神上的东西,比如可以更专心的学习,更喜欢纯文学,更善于思考人生的幸福与价值这样的东西。
这就解释了一种现象:为什么会有很多年轻女孩觉得自己同龄的男生“不够成熟、很幼稚”。因为在心理上,女生就是容易比男生早熟,她们的精神不易受到身体上欲望的干扰,思考的层次也就自然比同龄的男生更加深入。
所以,很多很上进很优秀的女孩,可能从十五六岁开始,一直到三十来岁,就会对身边同龄的男生有一种“鄙视”的感觉:这些家伙成天打打闹闹、吃吃喝喝、爱玩电子游戏、讨论足球和性……尽干些没出息的事情,可为什么这个世界还是由男人支配的?这是不公平的。女人应该可以比男人更优秀。于是对男孩不感兴趣,也不恋爱,专心于学业,结果还真的把智力水平和自己差不多的男孩给比下去了,成绩非常优秀。
所以,现在各省市的高考状元女生越来越多,考入名校的女生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很多人觉得不正常。认为是不是我们的考试制度出了问题?更有利于女生而不利于男生?从我这个视角来看,这很正常,就应该如此。女生在青春期就是比男生更静得下心来学习,更用功、更扎实,出现这种情况正好说明我们的高考制度很公平、很合理。无论我们如何改革高考制度,只要不是搞体力对抗,那么十八九岁的女生整体表现好于同龄的男生,都会是一种必然现象。
但是,男人虽然成熟得晚,但一旦成熟,他们在心智上所能达到的水平,相对于女性还是有优势的。男生的成熟差不多要等到30岁以后或者是结婚以后。我们这个社会也一直将成家作为男人成熟的一大标志,是很有道理的。结婚以后,有老婆管着,吃吃喝喝的机会就会少很多,饮食变得很有规律,性方面也是如此,所以能够更专注于自身的事业,更容易抵抗外界的物质诱惑。
这个时候,男人的优势就会凸显出来。他们在数百万年的狩猎训练中融入基因的素质就会表现得很好:冷静、沉着、专注于目标而忘记周边环境的干扰。就好像一个不顾及野草、烂泥、蚊虫叮咬而一动不动的猎手一样,死死盯着猎物的一举一动,等待着时机出现,然后一举解决问题。
所以,那些在年轻的时候被同龄女孩鄙视的、调皮、没出息的男孩,在30岁以后,在事业上取得更高的成就,成为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并不是偶然的,也不应该被归结为社会体制不平等或文化传统歧视女性的结果。
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固然很需要很会说话、很会交际的人,但最重要的人物,是能够在关键时刻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我读过很多伟大人物的传记,发现要试图从他们中间提炼出共同点其实是很困难的,有的人很高傲、有的人很谦虚;有的人很热情、有的人很冷漠;有的人很宽容,有的人很苛刻;有的人很幽默、有的人很严肃;有的人很大方,有的人很自私……很多“成功学”当中所列举的品质,当然是很好的,但要从伟大人物中找到反例可谓易如反掌。如果非要说这些伟大人物有什么共同点,我觉得有且只有一个:他们能解决问题。
比如牛顿,大家都知道这家伙鸡肠小肚、喜欢搞打击报复、还贪财,集人类品德的各种缺点于一身,但是他能解决物理学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所以他就成了物理学上的巨人;爱因斯坦人倒是很好,还会拉小提琴,但是他在不修边幅和邋邋遢塌方面也是世界级的。
再比如迈克尔·乔丹,据他的队友回忆,这是个脾气很火爆的家伙,对待队友很不友好而且喜欢骂人,谁出现失误准被他臭骂,但他能在关键时刻把篮球投进去,所以他是伟大的篮球运动员,如果我是一个篮球运动员,我也宁可跟着这样一个坏脾气的家伙赢球,不愿意跟一个热情好客的庸人混在一起输球。
戴高乐极为高傲,基本跟人说话都是昂着头的,见一个鄙视一个,但他能在二战中坚持抵抗到底,所以成了伟大人物;孙中山喜欢吹牛皮,而且不通时务,遇事喜欢蛮干,但他就知道干一件事:不顾一切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最后干成了。
大家都知道,苹果的iphone4是一件工业设计的杰作,从内到外都完美无缺,对爱美的女生们来说具有极强的杀伤力。但是,为什么这样一件美到极致的电子产品,不是由一个很爱美、很有品味、穿着打扮都无可挑剔的女性做出来的呢?相反,它是由一个成天穿着一条不系皮带的、看起来很破旧的牛仔裤的不修边幅的男人做出来的。
据乔布斯的同事们回忆,他是一个工作狂,极端关注产品细节而且不太能够容忍手下犯错误。他穿着邋遢不是觉得自己很牛逼,无需考虑别人的感受,乃是因为他已经把全部注意力放到了“如何解决问题”上来,即如何制造出完美无缺的电子产品,对除此以外的任何事物——包括自身的穿着形象,都已经变得反应迟钝、无动于衷。
以上这些伟大人物的成功,都与男性所更擅长的素质关系密切:排除各种干扰,长期专注于某一个问题,然后解决它。在这个方面,心智发育较为早熟的女性却逐渐失去了她们曾经的优势。
我想这是有原因的,也与数百万年的男女分工有关。负责采摘和照顾孩子的女性,天然的更擅长社会交往,喜欢说话。由于除了采摘以外,大部分时间要在洞穴中抱孩子(洞里面是很黑的),所以女性的感觉比男性要发达得多,能感觉到环境中很多的细节,比如细微的气味变化等等。因此女人的“第六感”特别发达,很容易从一些男人们察觉不到的环境变化中判断情况有变。
所以,我怀疑,男人和女人,虽然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有同样的阳光、空气和绿叶。但我们所感觉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就好像人的眼睛看到的世界和昆虫的复眼看到的世界的差别一样。就好像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的狗来说,这个世界肯定充满了很多很多噪音和味道,这是我们人类所完全不知道的。同样一盘红烧猪蹄,男人吃出来的味道和女人吃出来的味道是不一样;同样一朵鲜花,男人能闻出来的气味和女人闻到的是不一样的,或者说,闻到同一种味道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这种生理上的差异,对双方的行为举止可能产生重要影响。比如,女生特别注重feel,注重氛围,尤其谈恋爱的时候,比如就餐的环境啊这些东西。相比之下,男人就比较迟钝。比如我,就完全搞不懂在高雅餐厅就餐和在学校食堂吃饭有什么区别,而只关注食物本身是不是好吃;也不知道在电影院看电影和在电脑上看有什么不同,而只关注电影情节本身是不是好看。虽然我知道女孩谈恋爱讲究feel,但我到现在也搞不清这种feel到底是何方神圣,应该永远也不可能真正感受到吧。
然而,对环境的敏感与高明的交际能力,可能也就是最终妨碍女性取得伟大成就的主要原因。如果只是想获得一般的成功,这并不是问题,甚至是优势。但如果要想在某些方面取得极致的成就,就必须最终解决一个时代面临的重大难题。而解决这样的难题,除非排除一切杂念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很难取得成功。
对衣着打扮的细心安排、对生活环境的细致关注、与各种朋友们相谈甚欢、对各种环境变化的敏感反应……这些,都会妨碍一个人完全的集中精神进行纯理性、长时期的思考,使得女性很难在解决某一个学科、某一个时代的特别重大的难题方面获得成功。
当然这样的女性也不是没有,只是相对于男性来说,数量要少得多。
在生活中,我们时常将“男人”当成一个形容词来用。当我们说某个人“很男人”的时候,可能包括很多种意思:可以是勇敢无畏、不怕伤痛;可以是不怕老婆,出来跟兄弟们喝酒吃肉,包括诸如在饭桌上拼酒之类;还可以指对女性的魅力,比如俊朗的外表或强壮的身体,等等。
然而,如果我们将“男人”作为一个形容词来代表那些女性所难以具有的优点的话,那么在这条“寻找男人的世界”的道路上,最远的那一头,就是彻底的专注——专注到以至于他周围的世界都已变成灰色,对除了他所想解决的那个问题以外的一切东西都保持沉默,而且变得迟钝。
所有的力量、热情和智慧都被集中在一个点上。直到有一天,那个问题被迎刃而解,于是,这个世界也就变得跟以前不再一样。
3、你有多专注,就有多成功
你有多专注,就有多成功
文/李月亮
1
我的工作室招聘编辑,有个姑娘的简历很亮:名校中文系毕业,做过报社记者,得过文学奖,照片也很好看。而且她附上的几篇文章,都很对我口味。
但减分的是:她不但做过记者,也做过律师助理、化妆品销售、私立学校老师……大学毕业7年,她换了13份工作,而且行业跨度很大。
貌似她无法稳定地坚持做一件事。我有点担心她来我这边也做不了太久。
犹豫再三,我还是喊她来面试了。
确实是个漂亮姑娘,说话也得体坦诚,让人舒服。只是在面对“为什么换了这么多工作”的问题时,她的回答我不太满意。
她说自己对很多行业都有兴趣,也觉得自己能做好,所以就很想都尝试一下,“一辈子只干一件事太无聊了”。
我说,可总有最想做和比较想做的差别,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呢?
她说可能是写作吧,但不可能为了这个放弃其他。
我当下就决定放弃她了。
有种相亲相到花心男的感觉——什么都好,就是花心。这伤太硬,所以再心动也只能一票否决。
就像没有女人愿意嫁给花心男一样,没有雇主会喜欢频繁跳槽的员工。
而站在这个应聘姑娘的角度,我更觉得这个硬伤会殃及她一生。
人要想取得一些成绩,专注地去做自己擅长的事很重要。
进入社会初期可以试错,但不能无休止无目标地换来换去,否则别人在专业领域一路升级,你东一块西一块地开地,永远都是新手,永远都在起步,最后很可能一事无成。
2
有次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聚会,盖茨的爸爸让两个巨富分头写下“对你们帮助最大的一个词”,盖茨和巴菲特不约而同地,都写下了“专注”这个词。
——听起来很像鸡汤段子,但这件事是真的,盖茨和巴菲特都亲口讲过。
其实这也是很多成功人士的共识:专注地做事,更容易取得成功。
巴菲特曾说,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那么,列出你最想做的25件事,然后划掉20件,投入地去做剩下的5件吧。记住,另外的6-25件事可能是你人生的干扰项,在最重要的5件事完成之前,不要花费精力在这上面,把它们统统忘掉。
乔布斯也做过几乎一样的事。
他曾因权利斗争被迫离开苹果公司,重回苹果后,他把公司正在进行的40个项目一举缩减到4个,并告诉所有人:“我们的目标就是创造出这4个产品。”
后来才有了改变世界的苹果智能手机。
乔布斯说,决定不去做什么和决定去做什么,同样重要。公司如此,产品如此。
其实,人生更是如此。
人的成功,可以理解为“爬山爬到山顶”。那么专注地爬一座山显然更容易登顶。如果a山爬一半,又看b山不错,b山走几步又被c山吸引过去,到最后多半是落得个一生奔波、一身疲惫,一事无成。
我一个朋友在银行工作,主要负责处理呆坏账,整天跟那些“曾经很红火后来破了产”的公司打交道。
她说很多公司的悲剧,都是盲目扩张的结果——本来是个做床垫的企业,刚有点好苗头,老总就稳不住了,接着就做床,床还没盈利,沙发又上了线。最后一个大摊子铺开,实力又不够,就全盘死掉了。
——如果一直坚持做床垫,公司本可以很茁壮的。
跟我开头说的那个应聘的姑娘一样:能力不差,如果专注一点,坚持下去一定有很好的发展,可惜专注力不够,前景就难说了。
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说:专注力比智商更能影响一个人的最终成就。
美国心理学家也曾做过一个长期追踪:
智力水平都是50的小孩,专注力强的,长大后大多成为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而专注力不够的孩子,多年后则生活和工作都不如意,只能靠相信命运是上帝的安排来安慰自己。
专注力其实是一种心理能力。在眼下这个时代,这种能力前所未有地重要。
因为人类从未像今天这样面对如此多的信息和诱惑。
每一秒都会有海量信息涌向你,有各种各样的手在拉你。
“换一座山去爬”的诱惑特别大,成本又特别低,要守着一座山闷头爬下去,非常考验定力。
但世间法则是恒定的,“坚持做一件事,更容易取得成就”的道理不会变。
所以,如果你的专注力够强,可能就赢了大多数。
3
当然,仅仅专注还不足以通往成功。
同样重要的是,你要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事。
说回巴菲特。
巴菲特对数字特别敏感,现在八十多岁了,还能准确地说出1930年奥马哈的人口为214006人。
他也喜欢思考,“考虑生意和投资的问题”会让他很开心。
比尔盖茨说,巴菲特评估人和企业的能力特别神奇,自己充其量只有巴菲特的1/5。
所以,投资商无疑是巴菲特最擅长的职业了。
如果换个行当,他一定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巴菲特的妻子说,巴菲特找不到家里的灯开关,也不知道卧室墙壁的颜色。有一次她感冒了,卧床不起,就跟巴菲特说,“我想吐,你去厨房给我随便拿个东西来”,巴菲特说好,就跑去厨房了,一阵叮叮咣咣后,拿来了一个滤锅。老婆说亲爱的这个不行,漏。巴菲特又跑去厨房叮叮咣咣,再过来,把滤锅放在了烤盘上。
——如果巴菲特是一名刑警或者护工,怕是一辈子也熬不出头了。
所以,专注于自己擅长的事,和专注本身一样重要。
有些事,你确实不擅长,注定干不好,那就千万别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这里。
同样努力10年,你可以把自己的劣势拉到普通。比如,一个对法律一窍不通的人,可以做一个平常律师了。
你也可以把自己的优势变成精尖。比如,一个很有天赋的普通医生,成了顶尖医学专家。
显然,后面这件事带给你的好处更多,意义更大。
而更大的荣誉、奖励、回报、成就感,也会给你更多坚持下去的动力。
当你特别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对的事,就会异常坚定,就算不断有新的诱惑,就算漫长的重复特别损伤热情,你也能不为所动,继续坚持,让自己在历练中愈发出色,最后脱颖而出。
这种坚定,也会让你省去很多纠结和焦虑。
你知道的,我们在前思后想左右为难中浪费了太多精力。
当然,并不是所有擅长的事都值得专注一生。如果你很会吃西瓜也很会画油画,你肯定知道应该选哪样。
4
社会竞争如此激烈,专注于打造自己的长板,才可能走得更远。
人的精力都有限,别浪费在你的劣势上——要把最大的精力用于让你的优势炉火纯青,而不是让劣势勉强及格。
马云粉了王菲很多年,但他如何实现和王菲一起唱歌的梦想?
不是增高整容苦练歌艺,进军娱乐圈。
他只要专注地把自己最擅长的阿里巴巴的生意做好,王菲就来跟他唱歌了。
成功最大的捷径,就是专注地做自己擅长的事。
真正的聪明人,会懂得专注于一点,做到极致。
然后用这个点,撑起整个人生。
一件有价值的事,你能做得很好,又能坚持很久,最后你一定能赢。
关于如何成功,这是我能想到最好的答案。
作者简介:李月亮,高人气专栏作家,新女性主义者,扎实写字的手艺人。解读情感,透视人性,以理性和智慧陪万千女性成长。
4、专注的力量读后感
专注的力量读后感(一)
《专注的力量》一书阐明了专注对于每个人的意义,引导人们如何从基础开始,集中精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以达到成功,是一本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的好书。
这本书分为八章,从八个不同的方面阐述了专注对于事业以及整个人生的重要性。首先,第一章主要阐述了专注如何开启了成功之门,唯有专注如一才是通向成功之路的捷径;第二章高度焦距、往我,往往能创造奇迹;第三章到到第六章,分别阐述了专注对于经营、工作、细节、领域的重要性,只有把蛋糕做大、做好每一件事、工作力求完美、在专业领域成为行家里手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的事情;而第七章和第八章两张,则阐述了专心致志对于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以及专注目标、坚持目标不放弃才能获取事业上的成功。
读过此书,受益匪浅,如醍醐灌顶。所谓专注,就是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专心致志。而专注,才会产生力量、才会获得成功。专注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行为、一种习惯、一种能力、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境界。在刚刚从校园的象牙塔步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里,虽然,我们在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方面已经得到了极大地补充,但是,在身心的修养方面还有所欠缺。因此,我们会显得急功近利,总想在没有付出时就得到回报。而这本书则告诉我们:专注,对于任何渴望成功的人,尤其是对于追求卓越的职业人士而言,是必备的职业品质和职业精神;专注,是事业成功不二的法则。
作为一名初入职场的大学生,此书对于我具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相信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里,我一定会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时间和所能调动的一切资源,都投入到选择的事业中,为建行创造辉煌业绩、为自己创造人生奇迹。
专注的力量读后感(二)
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推荐了希克斯夫妇的着作—《the amazing power of deliberate intent》(中文名为《专注的惊人力量》)。我如获至宝,贪婪地吸允书中的超然智慧。希克斯夫妇在书中向我们诠释一种全新的生命体验,展示了令人新奇的生活方式,最终达成生命的意义……
读《专注的惊人力量》之前已经听说吸引力法则很久了,也看过一些相关书籍,书中都提到吸引力法则的关键就是努力在脑海中想象你想要的东西,并将之形象化,再如想象你得到它的感受并让这感受在脑海中一遍遍重演,想象自己真的得到了它是什么样的心情,保持快乐。最终,你想要的将会被你吸引而来。这听起来似乎像阿拉丁许愿一般神奇,也有点无稽之谈,对于从小接受唯物主义教育的我来说理解起来似乎有点难度。带着疑惑我读了《专注的惊人力量》。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用它独特的语言向我揭示出了吸引力法则真正的秘密。吸引力法则不是白日做梦,也不是阿拉丁的许愿,而是帮我们通过调整自身,重新连接我们和大自然间消失已久的联系,通过改变自己,找回自人类降生以来就拥有的成长的能力。我们是宇宙万物的一部分,本可以像草木一样无忧无虑的成长,阳光雨露足矣。我们可以在快乐中享受我们追求成功的过程,而当我们处在完全的愉悦之中时,成功也将越来越近。曾几何时,我们已不习惯了安逸,总不想自己的脚步停下来,看到别人都在走,自己怎么能停,“焦虑”成了生活的必需。我常常想到一个问题,人活在这个世上是为什么,也许很多人会不约而同的说出是“快乐”。为了快乐,我们努力去争取我们想要的成功,从上学到工作,在到我们有了孩子,为了我们的目标不断的辛苦着,甚至转嫁到孩子身上,当某一天我们真的成功了,我们获得的快感还能剩下多少?而没有成功的人呢,他们就注定了不再会拥有快乐吗?这样的话,我们是在追求快乐还是在消耗快乐呢?事实是,当我们不习惯了安逸,我们只是爱上了劳累,从某方面来讲是一种偏执。我们在靠一个瘾头而活,就是“只有通过艰辛的付出我才能得到我想要的。
书中教我们如何放下这种偏执,放下那些沉重的记忆包袱,教我们轻松上路,乘风而行。草木之所以能毫不费力的成长,因为它只是在单纯的成长,人也可以像草木一样,即使不是最强壮的一棵也一定是最快乐的。
专注的力量读后感(三)
从古到今,各行各业胜利的窍门是什么?学习胜利的窍门是什么?每个人的回答可能不一样,然而成功者都具有一个配合的品格,那就是专注!什么是专注呢?专注就是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专注就是长期的竭尽全力,专注就是全心全意锲而不舍,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科学家几十天乃至几百天,重复着一个试验是一种专注;门生每天上八节课,每节课都能当真听讲是一种专注;外科医生手术台前1站就是几个小时也是一种专注。任何一项奇迹都必要专注,专注可以获得大大小小的胜利。
爱迪生专注于寻觅灯丝,专注于试验终究为人类带来光明;比尔。盖茨专注软件的开发,培养了微软帝国,带来真正的电脑革命,()小我也得到伟大胜利,成为天下首富;居里夫人十几年如一日专注于从小山似的矿石中提炼放射性元素,两次得到诺贝尔奖金;陈景润专注于数论,终究攀缘上了数学的岑岭。
对学习而言,专注更是拥有首要的意义。专注可以听懂难明的题目,专注可以攻克一道道的困难,专注几分钟就可以背会一串英语单词,专注一小时就会学会一个章节的内容,专注一天打扫学习的障碍,专注两个月就能使后进的学科变成先辈,专注一年每一科都能胜利。
岂论对儿童仍是成年人,专注都是胜利的品格,有位心理学家讲,看一个儿童有没有前程,上学前看他玩的是不是专注,上学后看他听课是不是专注,具有了专注就可以拥抱胜利。一个儿童具有了用心听讲的风俗。用心做功课的风俗,用心做事的风俗,学习胜利是个必定,成绩好只是一种效果,往后还会获得更大的胜利。一个成年人只要专注于他从事的奇迹,竭尽全力,锲而不舍,天长日久,他就能成为某一行业、某一领域的专家,所谓专家就是通过专注成名成家。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他们其实不缺少聪明才智,有些人乃至聪慧过人,智力超群,然而他们缺少专注的风俗,集中精力几分钟对他们来讲就是难事,集中精力几个小时对他们来讲,更是一种煎熬,他们老是做一件事去想着另外一件事,听课或听他人讲话老是开小差,他们有太多的兴趣,大多的愿望,太多的设法,太多的乐趣,他们仅有缺的就是专注一件事的本领,这类人是聪慧的傻瓜,是聪慧的失败者,让我们专注听课、专注于做事,专注自己的本职工作,专注自己的奇迹,让我们通过学会专注来走欢迎胜利,拥抱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