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动物农场》读后感
《动物农场》读后感
文/海洋呀
动物农场,顾名思义,一个农场里圈养了一群动物。小时候我们看过很多动画,农场里的动物有自己的思想,每天想方设法的摆脱农场主人获得自由。
没错,这本书是一本乌托邦小说,农场主人琼斯拥有自己的农场,农场里有很多动物,猪啊、羊啊、牛啊、马啊、鸡啊、狗啊、驴啊,他们都有自己的名字。一反常态的是,猪是这本书的智慧担当。
故事开始于一个年迈且德高望重的老猪,他们称他老上校,他像一个思想启蒙者,去世前给农场动物们造反的思想启蒙,他开会告诉庄园里的动物们,他们不应该继续被人类劳逸还冒着随时被宰杀的风险,他们应该要反抗,即便不成功,也要告诉后代不断地为此而努力。
从此动物们的思想被打开,有了这个思想的前提,动物们越发觉得琼斯的行为是多么的恶劣,他们反抗的情绪日益高涨。
故事第二章农场因琼斯管理不善日渐萧条,两只智慧担当的猪——斯诺鲍尔和拿破仑,带领动物们完成造反,把琼斯赶出庄园,占领庄园。
第三章开始都是讲的动物们在农场的变化,由两个管理者变成一个管理者,由遵守规则到无规则可言,由自由渐渐转变成被压迫。
这本书我看到两个点
第一点,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个性。
马—博塞克
拥有健壮的体魄,一生都在兢兢业业的工作,梦想是在有生之年把农场的风车建好,在退休年龄在那个马厩里颐养天年。结果他没能在退休年龄得到退休,因为农场统治者猪的自私,在他因一次工作意外事故受伤后,被拿破仑设计宰杀。
马—克洛弗
这一生都陪伴在博塞克身边,由于博塞克过于拼命工作,她也努力工作,想要帮博塞克分担些工作量,让博塞克轻松一些,然而她是不幸的,她眼看着博塞克被送上屠宰厂的车,发动其它动物拯救博塞克无果。除此之外,她还有一个别的身份,在农场七大戒律被打破时,她会到戒律牌前提醒其它动物,虽然她的提醒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马—莫丽
傻傻的,很标致的白色牝马,喜欢红彩带,喜欢吃糖。在动物们占领农场后她不再有糖吃,也规定不能戴彩带。看清农场一将无能累死千军的情势后,她偷偷跑去别的农场,在别的农场她又拥有了她喜欢的红彩带和爱吃的糖。
猪—斯奎勒
拿破仑手下,主要职责,负责洗脑,颠倒是非,不知道他是个成功的洗脑员,还是农场其它动物过于容易被洗脑,在其它动物看到事实的真相后,斯奎勒稍微劝说,其它动物就对他深信不疑。
猪—拿破仑
拿破仑是只出类拔萃的猪,善于谋划,最后把一起统治的斯诺鲍尔赶出农场,达到专政。拿破仑是自私的典范,他让我想到商汤王,把自己的挥霍建立在其它动物的辛苦劳作之上,竭尽所能的压榨无产者。
还有一个角色忘记是谁,拥有一定的智慧,却甘愿平庸 。
其他动物,哎,不说了,说起就气。
值得让人深思的是,你在生活中扮演着哪个角色呢?
第二点
动物们费尽心思推翻琼斯的管理,拿破仑何尝不是第二个琼斯。其它动物们不曾走出农场,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他们听到斯奎勒撒谎说琼斯要回来便闻风丧胆,拿破仑的九只猎狗凶猛的狂吠,在你坦白莫须有的罪名之后把你撕成碎片,拿破仑难道不比琼斯更可怕,然而其它动物们自处却不自知。
这本小说比较短,昨天利用上班空余时间一天看完,小说虽短,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却很多。
2、动物庄园读后感
动物庄园读后感(一)
第一次接触《动物庄园》是在高一的时候,那时的自己还是一个不谐世事的小丫头,对里面的深意并不理解,却读得津津有味。2010年的寒假,又一次拜读此书,感慨良多。
我依稀记的小学时,挂在班级墙面上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大大的画像。我很早就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对他们的事迹并不甚清楚,只知道他们是“伟人”。
小时候,我从来不问为什么。
陈丹青说“我们的政治考试是反政治的,没有人尊敬这个学科”
60年前,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出版了《动物庄园》,讽刺苏联的社会主义。如今,苏联已经解体近20年,然而《动物庄园》讽刺的对象却悄悄地转移了。
人们津津乐道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遗憾于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然而我在阅读《动物庄园》的时候,几次竟不得不合上书本不忍再看下去。因为我不仅看到了苏联也看到了我们自己。
新闻里每天都有gdp增长,粮食增产,物价稳定的新闻。然而没有人询问为什么中国仍然有许多人吃不饱饭,无法接受教育,看不起病,住不起房。
我们感动于善良的山村教师勤勉的奉献却从不去质问政府为何不增加教育的投资;我们感动于无私的农家妇女无偿赡养邻居的父母,却从不关注我们的养老保障;我们感动于勇敢的汶川教师,却很少问津教学楼的质量……
有一个故事说:一个学生和她的法国邻居争论今日的中国。那个法国人说,我可以站在路上大骂萨科奇是混蛋,你能吗?她竟一时语塞只好开玩笑似的说,我也可以站在路上大骂萨科奇是混蛋。
当我们不仅仅旁观历史,而是把自己当做历史的一部分,就会发现我们和书中的人物同样卑微。
少年的君特。格拉斯为了希特勒和帝国的荣耀加入了少年禁卫军和成千上万的人高喊“领袖万岁”,甚至二战结束后,当他被告知纳粹屠杀了数百万犹太人的时候还固执的说那是反纳粹的恶毒宣传。他在《剥洋葱》中回忆道自己从来不曾怀疑过领袖,因为广播报纸以及身边所有的人从来没有怀疑过。
今天的小孩子仍然在重复我们曾经重复的道路。他们也许不知道马恩列斯毛,但是胸前的红领巾依旧鲜艳,依旧高声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依旧循规蹈矩的背诵历史政治而从不去质疑……
学问,学问。就是要学要问,要问就要有怀疑的精神,要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否则不仅我们的生活可以被控制,我们的思想同样也会被控制。
动物庄园读后感(二)
一口气读完《动物庄园》,寓言往往展现了人类真实生活的一面,这个故事也不例外。
在中国的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大小几百次的农民起义,反抗地主和贵族的黑暗统治。从秦朝的陈胜、吴广、项羽、刘邦起,中经汉朝的新市、平林、赤眉、铜马和黄巾,隋朝的李密、窦建德,唐朝的王仙芝、黄巢,宋朝的宋江、方腊,元朝的朱元璋,明朝的李自成,直至清朝的太平天国。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这种农民的起义和战争,正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因为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是由于当时还没有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虽然社会多少有些进步,封建的经济关系和封建的政治制度,基本上依然继续下来。正如猪和其他动物的关系继承了人和动物的关系。
斯-诺鲍、拿破仑和斯奎拉,这三头猪把老麦哲的训导用心琢磨,推敲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他们称之为“动物主义”。他们就在大户仓里召集秘密会议,向其他动物详细阐述动物主义的要旨。这其实就是一个思想解放的启蒙运动,好比近代的五四运动。大部分动物觉醒后,一旦时机成熟,革命自然就爆发。但是,如孙中山先生说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推翻了奴役的主人,仅仅是动物们成功的第一步。动物庄园的建设和管理,是摆在动物们面前的难题。在人们的通常认识里,猪是又懒又蠢的。但是在动物庄园里,正好相反,猪是最聪明的。猪们制定了法律----“七诫”。动物们收割牧草,集体劳动;成立读书班,普及教育;建立国防,预备其他庄园的进攻;建造风车,改善民生。这一系列的经济、教育、军事举动,促进了庄园的繁荣和发展。动物庄园在庄园界的地位逐渐上升,并被认可,乃至人们习惯称之为动物庄园。
但是,另一方面,动物庄园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牛奶、苹果的不均分配;与其他庄园外交关系的处理不当;罔顾民生艰难,执意建造风车。更重要的是,由于缺乏对领导层有效的监督,随着内部的权利斗争,猪们和其他动物的距离越来越远,并最终走在了动物们的对立面。
可以预见,猪和人的面孔无异之后,一场新的革命正在酝酿。历史就是在曲折中进步。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而过去的每一次失败,都给下一次的成功铺了路。
从此书的诞生年代,不难看出,作者针对的是苏联。苏联最终破产,但留下的不只是失败,有成功,更有宝贵的经验。
民-主是什么东西?有几个执政党票选就算是民-主吗?至少动物庄园告诉我们,虽然有斯-诺鲍、拿破仑两头不同的猪,但动物们还没有当家作主。
中国走到今天,非常不易。未来的路走向何方,需要人们更多的智慧和思考。年轻人应该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结合一起,活出精彩的人生。
动物庄园读后感(三)
这是一场为自由打响的战争,()却败给了背叛;这是一个熠熠生辉的世界,却黯淡于一个堕落的领袖;这是一次值得骄傲的革命,却因一群自私的带领者,让一切终将复原……
再次读《动物庄园》,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本书,讲的仅仅是“自由精神”吗?的确,一开始,它们对自由的追求是十分纯粹的,所有动物的共同目标只是推翻人类对它们的虐待。可是后来呢?它们对自由的意识模糊了,对人类充满了敌意,对动物则是绝对服从。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者们必定会为自己的利益,走向失败,走向堕落,甚至再次回到从前,用人类的方式继续残害它们。
作者乔治·奥威尔在该书出版时说:“它是一部革命史,但它误入歧途,而且每一次偏离都是那么有理由。”它走了太多歪路了,这一切是因为它们的领导者太过自私,在黑暗处苟且偷生,而那些思维懒惰的被统治者仍装作不知道!从“不准睡床”到“不准睡床铺被单”,从“不准饮酒”到“不准饮酒过量”,从“不准杀害其它动物”到“不准杀害其它动物毫无缘由”……它一次又一次地为自己增加食物,一次又一次地为自己颁发各种荣誉,一次又一次地为自己的意图放宽规定的界限。每次它对统治的改变,都在印证着它一步步坠入深渊的过程。甚至最后,它不再为自己找理由,竟把象征着权威与忠诚的“七戒”直接改为“凡动物一律平等,但是有些动物比其它动物更加平等”,这不仅是对自己最大的放纵,还是带领动物们回到人类统治庄园时期的标志。
除了谎言仍是谎言,把权势当作真理,将事实在回忆中无止境地扼杀,这是对祖先、对历史的一种彻头彻尾的背叛!千辛万苦地把它们从囚笼里拽出来,又绞尽脑汁地把它们塞回去,这是何等可耻?终有一天,它们将堕落到自相残杀的地步。其实很久以前就有这种现象,但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人们也没有意识到呢?还是有些人真的沉迷于名利而无法自拔?让心平静一些,再多的名利又有什么作用?自私的人最后又能得到什么?你一个人的进步又不等于全人类的进步。
可怜的动物们啊!你们辛辛苦苦得来的果实可能又将被窃取。我不禁沉思,你们到底要同什么作斗争?是囚禁你们的笼子,还是那颗贪婪的心?
3、动物世界读后感
动物世界读后感(一)
暑假里,我看了许多书,而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那本图文并茂的《动物世界》。那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仍历历在目:动物间的友情故事可歌可泣,人与动物间的真情故事扣人心弦……我久久地沉浸其中,沉醉其间。
翻开这本书,静静地阅读着,我仿佛成了里头的小动物,又仿佛真切地感受到了动物之间那诚挚的情谊……不知不觉,我陶醉在作者描绘的动物王国里。
翻开这本书,静静地阅读着,我不禁为动物们的各种情感而觉得自愧不如:为了主人,甚至是抛弃过自己的主人,它们可以舍弃生命,为了同伴,甚至是排斥过自己的同伴,它们可以自残身体,为了报恩,即使与那动物有不共戴天之仇,它们也可以不计前嫌……如果换成我,我能做到吗?不知不觉,我感动在作者描绘的善良天地里。
读着读着,我明白了,动物,人类的朋友,原来动物也是有感情的呀!它们也和我们一样,它们是人类的朋友啊!
我知道,如果我们伤害了动物,它们也会感到难过和痛楚。试想一下,如果是你受到伤害,你会怎么想?
《动物世界》动物也是地球上的合法居民,如果肆无忌惮地捕杀和伤害动物,必会破坏地球的生态平衡。为了自己,也为了我们的朋友,请爱护动物们吧。
动物世界读后感(二)
在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除了人类,还生活着一群快乐的精灵。它们同人类一起分享着这个美丽的家园,和人类相比,动物固然没有人类的智慧;然而,在身体结构和生存本领上,它们却也有着许多人类所不能及的优势。凭借着自身的长处,动物们在这个星球上生息、繁殖,一代又一代。
我读了《动物世界》这本科普书后,了解到北极熊、骆驼,它们凭借着自己独特的本领,()克服了它们恶劣的生活环境;非洲狮、猎豹,它们靠自身高超的捕猎技术,赢得了猎物;水牛、斑羚,为了取得雌性的欢心或为了争夺王位,雄性往往会展开一场同类之间的对决……
但是,因为人类大量捕杀或因为自然环境的破坏,大熊猫、藏羚羊等保护动物已经开始急剧减少了。我希望我们在了解动物的同时,也要树立起保护动物的意识,保护动物们的家园,与动物们做永远的朋友。
动物世界读后感(三)
一天晚上,妈妈下班回到家递给我一本书,我一看,哇!是关于动物的,是我最喜欢的,妈妈说这不是买的,是参加试读免费获得的奖品,真是好开心啊!
我拿着书立刻跑到屋里看了起来,书里面有两个小故事,第一个是小猫头鹰茱莉,这个猫头鹰跟别的可不一样哟,他不是昼伏夜出而是夜伏昼出的,是不是很奇怪呀!可是奇怪的事儿还不只这些呢?猫头鹰最爱吃的食物是田鼠,可是茱莉却跟田鼠一家成了好朋友,茱莉的爸爸妈妈知道了很生气说茱莉没出息,但是茱莉觉得跟田鼠一家和其他小动物成为好朋友很开心,真是一只奇怪的猫头鹰呢!
第二个故事是河狸赫特,一天早晨,水獭嘉沃和翠鸟力奥要进行捕鱼比赛,赫特给他们当裁判,可是嘉沃和力奥抓了一条鱼后就再也看不到鱼了,赫特赶紧去看看是怎么回事,结果发现原来是他的侄子们在河里建大坝玩耍造成的,赫特赶紧告诉侄子们不能这样做,喜欢的话可以去别的地方建,赫特和侄子们一起将搭好的大坝拆掉了,拆完后嘉沃和力奥跟赫特说他们不想比赛捕鱼了,说以后只捕用来吃的鱼,剩下的鱼还可以活下去,赫特说这是个明智的决定,然后很开心地和朋友告别去找他的侄子们了。
该书画面很美很生动,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的兴趣,儿子很快读完后我就开始诱惑他写读后感,因为没怎么写过儿子有些怵,于是我便先让他给我讲了书的大概内容,儿子很流利地讲述了出来,然后又加上了我的一些引导才形成了上面的读后感,因为儿子没有写过,我这当妈的水平又实在有限,所以也就将就着交作业了,呵呵!下次一定会努力,争取能有进步!
4、动物农场读后感
动物农场读后感(一)
假期我读了一本英国的乔治·奥威尔写的《动物农庄》,这本书看似非常简单,是写关于动物的,但其实却有非常深奥的道理。
首先,这本书主要讲的是 :有一个农场,里面的动物每天都非常卖力的给农场主人干活,但他们得到的报酬却非常少,可以说是仅仅能把肚子填个半饱。有一天,一头老猪把动物们召集起来,告诉他们应该联合起来抵抗农场主人,获取自由。
人类与动物的革命很快就成功了,动物农场建立了 。庄园里有两只猪:雪球和拿破仑作为领导者。但不久之后拿破仑赶走了雪球,并把错都推在雪球身上。 接着,农场里搞了一场血腥的大清洗运动,有谁稍微发出不同声音,就会被干掉。与此同时,拿破仑的御用宣传部长尖嗓,悄悄地将七条戒律改动,而无知的动物们越来越麻木,他们的工作越来越辛苦,生活条件越来越差,却忘记了革命的初衷,对领袖拿破仑盲目崇拜。
最初的那些革命者,有的早已被屠杀,有的越来越昏庸,而年轻的动物们,傻乎乎地只会为这样一个国度激情澎湃。只有老驴子本杰明看在眼里,却从来也不说。他注意到,戒律墙上只剩下一句话——所有的动物都是平等的,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
然而动物农庄发生的一切,不是在我们人类的历史中发生过,也还在现实中发生着吗 ?
这本书的故事背景其实是关于斯大林的,里面的动物就是指盲从的平民老百姓。奥威尔写的这本书是带有讽刺的口气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黑暗。
我们应该相信那种和谐,平等、富裕的局面会越来越好。
动物农场读后感(二)
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看完了这本由英国小说家乔治。奥威尔着作的《动物庄园》。这本书非常薄,但却需要用心去慢慢品味。
故事开始于一个农场,农场里有许多的动物,天天都为农场主干活,但是得到的报酬却很少,只可以果腹而已。有一天一头老公猪(老少校)把它们召集起来,告诉它们你们应该站起来反抗农场主,应该得到自由的生活。动物们都群情激愤,个个摩拳擦掌,唱着革命的歌曲《英格兰的生灵》,想象着赶走农场主,想象着以后的好日子。革命很快并且很轻易地成功了,后来又发生了一场“牛棚战役”,奠定了革命的果实,动物农场建立,并且颁布了《七戒》,成为农场的法律。庄园有两只猪雪球和拿破仑作为领导者。但是不久拿破仑用它养的9只凶悍的狼犬(一时间吾想到了八津蛮= =)赶走了雪球,并在以后的时间把所有的罪责都推到他身上,把它宣传成农场的敌人。最后猪们成了农场的领导阶级,变得跟以前的农场主一样,甚至更凶残,而从前的七戒从无数次地偷偷修改,最后只剩下最后一条“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最后小说在人与猪的脸逐渐切换与逐渐混淆不清中进入尾声。看这本书的时候,先是觉得很好笑,又觉得很心酸,到最后只感到深深的悲哀。有人说,故事是在反讽苏联,但中国难道就没有这样的悲哀吗?
有人看了《动物农场》以后觉得政治真的是个很黑暗很龌龊很糟糕的东西,于是得出结论这玩意儿要不得,其实我觉得这是跟作者想传达的东西相悖了。若从作者的背景和自己的理解来看,我觉得作者想要抨击的是集权社会的黑暗和弊端,并没有说政治就是坏的,实际上从本质来说,政治就是政治,没什么好和坏,好和坏的属性是人让政治染上的,不干政治什么事。而集权主义为什么是坏的,因为它让权力被集中在一个人或者某一特定阶层的手中。用田中的说法,一个人或者某一特定阶层,当它握有了绝对权力的时候,变质是必然的,无论当权的是拿破仑还是雪球,无论这个人或者阶层曾经是多么英明。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化,这是历史的铁律。就如当年文革会发生,不得不承认这和毛主席的权力太过高度集中是分不开的。而为什么会产生集权呢,就好像小小的杨问父亲“既然鲁道夫大帝那么坏,为什么人民还会把权力交到他的手上呢”,杨爸爸回答“因为民众是懒惰的”。是啊,因为人民永远都会期盼一个英雄来带领着他们走向美好的新世界,他们不必思考,不必负责任,反正跟着英雄走就对了嘛。没有了老少校,还会有雪球,没了雪球还会有拿破仑,没了拿破仑谁知道是谁呢,反正总会有个人来带领大家,虽然日子很苦,至少权利是属于每个动物的,每个动物都是自由的,都是为了自己工作的。走错了路,反正错误是领导犯的嘛,跟自己没关系,打倒一个再拥护一个就够了嘛。所以说,民众和英雄是互相牺牲的,在《动物农场》里主要表现民众被领导牺牲。
不过有的时候真的会想农场的以后会怎么样呢,其实作者这个结尾真的很妙。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哈里。谢顿的心理史学有一条是这么说的,虽然人类学了那么多年的历史,但总结历史,人类从历史里学到的东西几乎为零,也就是说,其实人不可能从历史里学到任何经验,同样的错误还是一直在犯,人群对同一刺激的反应不变,这就是心理史学得以实现的基础。而田中说,物换星移,只有人心是不变的。所以如果农场想要真正的解放的话,绝不可以打倒一个统治者,再重新拥护另一个统治者,所以老驴本杰明,永远只是在一边冷冷地看着。民主这东西,永远都不可能赐予,只有民众真正意识到他们需要它,这种制度才可以被建立。否则,统治者赐予的民主,永远也只是包着民主皮的更可怕的专制而已。“政治与我们无关”,鄙视并且抛弃政治的人,政治必将予以报复。
其实民主,不需要多高的素质,不需要多少知识,只需要一点责任感,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负责,不是把责任和权利都推给一个伟大的领导者,而是自己为自己做主。
动物农场读后感(三)
曾经在大学时代看北大怪才余杰的作品,知道了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庄》,却一直没有机缘看到。前段时间,终于找到了这本书的电子版,于是一睹为快。
这本书篇幅并不长,描述了一个农庄的动物不堪人类主人的压迫,在猪的带领下起来反抗,赶走了农庄主琼斯先生,牲畜们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农场更名为“动物庄园”,奉行“所有动物一律平等”,并且制定了庄园的宪法──七诫。之后,两只处于领导地位的猪,雪球和拿破仑各有各的主见,然后为了权力而互相倾轧。
拿破仑比雪球更有阴谋诡计,提前偷偷训练了自己的警卫队—恶狗组织。后来一次集会上,拿破仑借助恶狗赶跑了雪球,并宣布雪球是叛徒、内奸。此后,获取了绝对领导权的拿破仑拥有了越来越大的权力,成为新的特权阶级。动物们稍有不满,便会招致血腥的清洗。农庄的宪法被修正为“有的动物较之其他动物更为平等”,动物们又恢复到从前的悲惨状况。
拿破仑在统治过程中,注重舆论宣传,成立了自己宣传队伍,不断的对动物进行洗脑,然后就偷偷的修改最初定的宪法—七诫,让宪法逐渐符合自己的特权统治,而不再是当初的民主、自由、平等的核心思想。
拿破仑不仅养了几只恶狗用暴力的形式对政敌雪球进行迫害,而且控制舆论从而迷惑动物们的思想。他不仅对动物们鼓吹自己的高尚,还不断对雪球进行诋毁和诬陷,把所有自己的错误都归咎到雪球身上,完全用谎言树立了一个不存在的敌人。
拿破仑善于为全体动物规划愿景。他窃取了雪球的技术成果,在赶跑雪球之后,开始利用雪球的技术成果,号召全体动物一起为了一个目标奋斗,造一个大风车,宣传的口号是,风车建成之后,就可以用来发电,制造能量,动物就可以坐享其成,很舒服的生活。
拿破仑善于制造阶级仇恨,增强动物的凝聚力。在建造风车的过程中,他派人在夜间对风车工程进行破坏,对外宣传是雪球破坏的。动物们看到自己的心血被敌人破坏,无比恼火,凝聚力更强了,对雪球也更加痛恨了,包括雪球原来的追随者,也越来越痛恨雪球。
拿破仑越来越沉迷享乐,酿酒()、住进人类的房子、给自己弄排场很大的“仪仗队”,过起了独裁者的生活,完全背离了最初制定的宪法。最后,拿破仑终于彻底背叛了革命最初的目的和理想,成为了崭新的迫害者。而农场的动物,生活过的比革命以前更悲惨了。
小说以拿破仑与人类的欢宴告终,最终幡然醒悟的动物们在无奈中发现,拿破仑穿上了农场主琼斯先生的衣服,在琼斯先生的房子里,酿酒,和人类举杯痛饮,猪和人的界限已经那样模糊,难以分辨了。
看过之后,联想起历史上的每次农民起义,各种革命,其过程都不过在走《动物农庄》里面的路子。从革命开始,到最后江山坐稳,内部革命战友之间的各种谋杀、诽谤、污蔑,不断的血腥清洗,都在各种光明正大的口号中进行着。
怪不得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的罗兰夫人,在走上断头台前,大声疾呼:正义呀!有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