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小竹篮作文600字_杭州竹篮

1、奶奶的小竹篮作文600字

奶奶有一个精致的小竹篮。虽然很旧了,但我感觉在奶奶手里,它永远都是新的。

幼儿园放学时,奶奶总是从小竹篮里拿出许多好吃的零食,有巧克力、葡萄干、果冻、……每次放学,奶奶都给我带这些好吃的,生怕我饿着了。奶奶的小竹篮就是我的“零食仓库”。

时光飞快地跑着,转眼间,我上小学了。上一年级的第一天,奶奶就给我买了许多漂漂亮亮的新文具和一个口琴。那时,奶奶的小竹篮就真成为了我的“百宝箱”。要什么,直接去奶奶的小竹篮里拿,总会有我想要的。

一天,奶奶说:“现在,就让我来教你吹口琴吧!男孩子学点乐器挺好的。”之后,她就手把手教我吹口琴。当我有个音吹错的时候,她总是非常及时地告诉我。时间一长,我吹作文得越来越好了。每当我带口琴去学校的时候,总有一些人在我旁边听我吹口琴。他们都说:“你在哪儿学的呀?吹得真好听!”而我,每次都自豪地回答:“是我奶奶教我的!”

时光飞快地跑,奶奶越来越老。一天,奶奶生病了,住进了医院。

我拿着那个口琴,再用花将那个精致的小竹篮装满,进了病房,见了奶奶。奶奶还是那么慈祥。她见了我,说:“唉,人老了,不中用了。生病了,不知道能不能好呢!”我回答:“肯定能好的!每天开开心心的,您一定可以很快恢复健康。”之后的每天,我用口琴为她吹奏一支支优美的舞曲,奶奶在我的琴声中渐渐康复了!

奶奶的小竹篮伴随着我的童年,里面装的不止是零食和文具,更是我和奶奶之间沉甸甸的爱。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陆家羲 作者年龄11岁零2个月
在读学校慈溪慈吉小学 在读班级五年级9班
性格特点寡言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养鱼 平均成绩96分
指导老师郑小龙 老师职务班主任

2、杭州竹篮

杭州竹篮
——调查杭州龙坞竹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调查的缘由:
每次在超市,看到人们手提各种袋子时,我总是怀念竹篮,是久违了的杭州龙坞竹篮!小时候一直住在外婆家,每次看到外婆编织的一只只精巧,可爱的竹篮,总叫人爱不释手。看到外婆上下翻飞着编织着竹篮,望着她那娴熟而又悠闲的神态,我的思绪就会出现外婆拎上菜篮远去的背影,心中便揣进了一份希冀。那么杭州龙坞竹篮现在人对它有多少了解呢?政府号召大家少用塑料袋,对环保做贡献,那竹篮的使用率高吗?这份非物质遗产文化还在继续传承吗?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我对家乡的竹篮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对象:杭州龙坞竹篮会编织的人(外婆)和年轻人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采访
四、调查时间:2015年2月28  
五、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了杭州竹篮的来历、编织过程、种类、价格、使用情况等  
六、调查结果:  
(一)杭州竹篮的历史
我自豪:要知道这杭州竹篮可是出自我们外婆家哦——龙坞,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一个著名的西湖龙井原产地!
据《杭县志稿》记载,杭州竹篮出自西溪留下镇以南的龙坞乡,通常以大小形式不同分为市大半、行大半、放样、全藏、小藏、大盒、小猫猫盒、大饭篮、小饭篮等名目,总称黄山篮。这黄山篮以龙门坎出者为最佳,因为龙坞地处山坳,田地稀少却盛产竹子,心灵手巧的村民便利用当地的资源特长,生产出了别具特色的竹篮。可别小看了这杭州竹篮,它是曾经有过辉煌历史的。相传两百年前,乾隆下江南时游至龙坞白龙潭瀑布,驻跸于龙门坎村孙家里,听见从农家里传出窸窸窣窣的声音,便向近侍盘问,听说是当地农家在做竹篮,于是兴致勃勃地前去观看。正巧有人在该农户家购买竹篮,编扎竹篮的老农因忙着手中的活计不便起身,接过银子后就随手往楼角里一扔。乾隆见状,诗兴萌发,随口吟道:“手里窸窸窣窣,银子堆楼角。”经皇上的金口玉言这么一说,从此,龙坞乡里做竹篮的人就越来越多,销路也越来越好了。民国初年,上海青帮头子张孝连到小和山金莲寺进香,把杭州竹篮的销售量推向高峰。后凡到小和山进香的人,总要购篮一只,从此,杭州竹篮闻名省内外。制作竹篮的人也越来越多,遍及上泗、留下地区,成为一项可观的家庭副业。
杭州竹篮自龙坞发源后,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扩大,产地开始逐渐向上泗和蒋村扩展,尤其是蒋村湿地一带,本也是盛产竹子的地方,而且乾隆又曾到湿地观赏过龙舟盛会,于是杭州竹篮很快就在湿地农家流传开来。每到端午节,蒋村农民不仅都要举办盛大的龙舟盛会,而且还喜欢在家里挂起自己编织的彩色小花篮,里面盛上小小的迷你粽子,还有炒得喷香的豌豆、花生等,寓意丰收吉庆。
(二)竹篮的编织流程
我骄傲:听外婆介绍说编一只竹篮需要六道工序:劈竹篾——编篮底——编篮肚——编篮口——锁篮口——上篮环。但对外来说是小菜一碟!在我们村里她是赫赫有名的编竹篮儿的高手。村里和外婆年纪的妇女几乎都会!
那天央求外婆编竹篮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一截粗粗大大的毛竹到外婆手中,只见她扬起手中的劈刀,干净利落地劈冲下去,一截竹子就被冲成了非常匀称上的两爿。几番手起刀落,那竹子转眼成了只有小拇指甲那么宽的一条,再。握着刀的手飞快地移动,“刷、刷、刷”一根根青竹竿在他手里像变魔术一样被削成一条条又软又滑的篾条。待大堆的篾条都劈好之后,奶奶就会直一直腰,掸一掸衣襟上的碎屑,然后重新坐回那一大堆篾条中编织起来。不一会儿,一只饭篮的雏形就在外婆手中诞生了。看外婆做得那么轻松,我也想自信满满地尝试过一回,却是怎么也劈不匀那竹条,甚至还差点伤了手指,以后便再也不敢碰了。
(三)竹篮的作用:
我喜欢:外婆每次带我去小菜场买菜,我手里提的是“小竹篮”,细细密密,小巧玲珑,一刀肉,一条鱼,几棵菜,一路的笑语,轻轻地化成了富足无争的江南!带我去绿油油的茶山,我会兴高采烈的拎着“大竹篮”,漫山遍野的采茶叶,尤其采了满满一竹篮茶叶,我的心,像灌了蜜一样甜!
(四)竹篮的价格
我问了会做竹篮的葛叔叔家,他告诉我虽然龙坞是杭州竹篮的传统产地,但现在会编杭州篮的人已经很少了,基本上都是老人,像他这样的年轻人,已经不愿意学这门手艺了。在龙坞,没有专门的工厂生产这种篮子,所以产量不大,他卖的杭州篮,一部分是他父母自己编的,还有一部分是从各家各户收购来的。网上售价10元一只,送货上门的话,则是15元一只。
七、调查体会:
我憧憬……
竹篮好看、扎实,以前是个物件,现在也许该叫手工艺品了,千年的传承因塑料的兴起而渐渐有点没落!不知从何时起,杭州竹篮的身影都悄悄地退出了我们的视野,总以为这是生活方式向前发展的必然规律,虽然不舍却又无奈。虽然多次回外婆家,但外婆已经很少编竹篮了,而到了妈妈的那辈几乎手艺就失传了。这几年,环保的概念深入人心,塑料制品也有点人人喊打的趋势,一些有损环保的袋子要被国家禁用,而竹篮因牢固、美观、环保,重新受到人青睐。或许这传统的民间竹编工艺将不会失传,竹篮子还会重温它过去的辉煌。小小的竹篮会一定会再次迎来它的美好明天!

3、竹篮里的爱作文800字

子女们都已在繁华城市成家立业,外婆便也随子女来了城里,老宅只剩下外公。

外公闲得无聊,每天背着手走在田埂边,除了和来往的熟人打个招呼,似乎再也找不到可说话的伴儿了。那一天,外公不知从什么地方抱回一只猫,“这是只黄棕色的小野猫,眼睛滴溜溜很机灵,和你一个样!”外公在电话里兴奋地和我说,我似乎看到他眉毛、嘴角上扬的样子,外公好久没有这样兴奋了!

以后的每一天,外公都会在我睡前给我打个电话,“今天我给小猫做了个窝,就在你以前放玩具的储藏室里。”“这小家伙,吃饭总是把碗舔得干干净净的。”……

话不多的老外公俨然成了一个话唠子,和城里的我说着小村里的趣事。外婆说,我小时候,外公常常抱着我在村子里溜达,还边走边跟我说话,那个时候我连话都不会说呢,都是他一个人在自言自语。如今,我长大了,能陪他唠嗑了,却见不到了,给我打个电话还得忍着瞌睡等到九点后,不然,又要打搅我做作业、耽误我弹钢琴。

“懿,大猫生小猫了,有三只呢,你肯定喜欢……”电话那头的外公眉飞色舞地向我汇作文报着小猫仔的样子,话里话外似乎都想让我这个喜欢小动物的小丫头回去看看。而我的心也早已飞到了那个门前有着清清的河,绿绿的山,大大稻田的小村庄。

周末,随着汽车一路的颠簸,我却毫无睡意,窗外的一排排银杏树转瞬即过,近了,近了……终于看到了村头的那棵香樟树。按捺不住兴奋,我匆忙跳下了车。

外公,是外公,他早已在香樟树下等着了,外套搭在手腕处,在他的身旁,一只黄棕色的猫不断地蹭着他的腿,眨巴着滚圆的眼睛看着我。“懿,你们来啦!”在我发愣时,外公忙不迭地站起来,许是因坐得久了,外公竟又一屁股坐回到地上,“哈哈……人老了,没用了……来,懿,扶外公一把。”我连忙拉起了外公,并顺手接过那搭着的外套,呀,那外套遮住的竟是一个小竹篮,里面蜷缩着三只拳头大小的小猫仔,“懿,这就是小猫呢,可爱吧!呦,都冷得缩成一团了!”外公兴奋地把篮子递到我眼前,伸出粗大的手,轻轻抚摸着,那样轻柔,那样小心翼翼,“喵——”小猫仔似是感应到了外公的温柔,睁开眼,长叫一声。

我的眼早已湿润……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陈涉 作者年龄11岁零7个月
在读学校复兴区小学 在读班级六年级8班
性格特点贤慧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养鱼 平均成绩91分
指导老师谢衣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4、奶奶的小竹篮作文800字

生命之中总有一些记忆深埋在我们心底,尽管时间飞逝,它们也不会因此而消了颜色,褪了芬芳,反而在时间的冲洗下愈加鲜艳,成为温暖我们一生的财富。

我家有一个小竹篮,它是我奶奶亲手做的,它已经很旧很旧了,有几个地方已经破了,烂了。可奶奶还是不厌其烦地修补着。

就是这个神奇的小竹篮,在我心中有着不一样的位置。

记忆是花种,在时间流水的滋润下,渐渐生根发芽,开出了迷人的花。

还记得那年我上幼儿园,放学回来,奶奶总是从小竹篮里掏出一些糖、巧克力,这时,我就会伸出稚嫩的小手,去探索奶奶篮子里的奥秘。

记忆是花香,在时间之风的吹动下,飘散到更远的地方。

还记得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奶奶又从她那个“百宝箱”里掏出一个口琴,对我说:“孩子。你长大了。应该有一点音乐细胞,有了音乐,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甜美。”从此,每到放学回来,我就跟着奶奶学口琴。

记忆是时间长河两岸的繁花,时间不仅不曾让它们风化,还给了它们滋养,让它们愈加作文美丽。

又是一年,我上四年级了,一天,我放学回家,却没有看见奶奶那慈祥的面孔,妈妈对我说:“奶奶病了,昨天进的医院。”我听了,非常着急,额头上出现了细细的汗珠,我立刻烧水做饭,做了一盘热腾腾的龙骨汤,给奶奶送去。到了医院,我看见奶奶那张脸上又多了几层皱纹,愈发显得苍白,我的眼睛被泪光弄得一片模糊,赶紧眨了眨眼睛,努力不让眼泪流出来,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了奶奶为我做的一切都包含着什么。我把早已准备好的鲜花和龙骨汤放到她床边,祝她早日康复。她望着我,眼睛里也闪着泪光,她竭力想坐起来,我看见了,立即向前扶着她,向她诉说着我在学校怎样交上了一个个好朋友,她望着我,开心地笑了。尽管她那么苍老,她的笑依旧是那么美丽,尽管她脸上的皱纹那么多;她的笑依然是那么可爱。

我天天来医院看望她,每次都用小竹篮带着不一样的东西,虽然是那么繁重,但我一点也不累。

望着小竹篮,我就会想起奶奶,这个小竹篮,就像绚烂的花朵,灿烂着我的人生,照亮我的前途!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许江 作者年龄9岁零1个月
在读学校郎西乡中心小学 在读班级四年级6班
性格特点友爱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钓鱼 平均成绩118分
指导老师莫吉托 老师职务副班主任

5、奶奶的小竹篮作文700字

我的奶奶有一个神奇的小竹篮,里面有数不尽的宝贝,好吃的零食,各式各样的文具,还有好玩的玩具,如同一个无所不能的百宝箱。

我常常用我稚嫩的小手,去探索奶奶篮子里的神奇奥秘。在我幼儿园的时候,奶奶每次都过来接我,一看到我就用温暖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发,柔声问道:“你喜欢吃什么零食?”我一听是吃的立马兴奋地说出我心中想要的东西。奶奶的百宝箱可真的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没有小竹篮没有的东西,只有我想不到的东西,只见奶奶从篮子里拿出了我最爱吃的饼干,我高兴地跳了起来。

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我一放学,奶奶已经在校门外等候多时了,远远的我就看到了奶奶熟悉的身影,还是提着一个小竹篮。我蹦蹦跳跳地跑到奶奶的身旁,就听到了奶奶熟悉又温和的声音:“你猜猜篮子里面有什么东西?”接着奶奶就把手伸进她那无所不能的小竹篮,慢慢地拿出作文一辆红艳艳的小汽车,我高兴地拿过来,一边玩一边走回家。

现在,我已经长成一个强壮而又有力的青少年,而最爱我的奶奶已经老了,她的身体变得脆弱了,脸上满是皱纹了。现在,她在最大的人民医院里住院,那医院到处散发着药品和针水的味道,我非常担心我最爱的奶奶。于是我拿起奶奶的小竹篮,那个小竹篮已经很破旧了,我小心翼翼地在竹篮里面装上鲜艳的鲜花。我带着鲜花,走进奶奶的病房,奶奶安静地躺在病床上,头顶上满是白发,脸上满是皱纹特别的憔悴,我立刻把鲜花放在奶奶的桌旁,对奶奶说:“奶奶,你很快就会好起来的,放心吧,以前总是你来照顾我,现在换我来照顾你了。”奶奶听到我的话,满是皱纹的脸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眼睛里满满的都是晶莹的泪水!

奶奶一定会好起来的,我爱我那温和而又和蔼的奶奶,我以后会好好学习,让奶奶为我感到欣慰和高兴。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罗悦明 作者年龄10岁零10个月
在读学校漯河许慎小学 在读班级五年级7班
性格特点容忍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看综艺娱乐节目 平均成绩120分
指导老师贺延光 老师职务班主任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