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快把好话说出口_刘墉:好话坏话只在一念之间

1、刘心武:快把好话说出口

刘心武:快把好话说出口

妻子梳妆完毕,转过身来时,你感觉她很美丽,想赞美一句。可是你怕显得肉麻,你怕妻子不领情,于是你用诸如“老夫老妻了,不必再来这个”,“我就是不说,她也不会不高兴”等等“逻辑”把你的喉咙堵上,你终于没说。

同事获得一项荣誉,你深知那确实是他长期努力的结果,你想对他说:“这是实至名归……”可是,你怕别人认为你是虚伪的奉承,也怕那同事并不需要你这样一个平常人的祝贺。于是,话到喉咙口,你又吞了下去。

下属工作出色,你对他的表现很满意,你真想好好地表扬他一番。可是,你怕他听了“翘尾巴”,自己从此失去应有的威严。于是,你克制住自己,只是按部就班地向他布置下一个任务。上司确实有魄力,处理问题正确果断,而且作风正派、身先士卒,你很想在共同享用工作餐时把大家对他的好评,包括你的肯定,直接告诉他。但是,你怕会被他视为别有用心,怕别的同事视你为“拍马屁”,更怕这会丧失自我尊严,于是,你将话咽了回去。

在楼道口遇上邻居全家,老少三辈,全体出动,去附近的小饭馆聚餐。看到他们和谐喜悦的情形,你想跟他们说几句祝福的话。可是,你想到人家平时并没有跟自己家说过什么吉利话,又觉得此时此刻,人家也许并不会珍视你的友好表示。你只是侧身让他们一家走过,轻轻地咳嗽了几声。

在商场购物,你遇上一位服务态度确实非常好的售货员,当她将你购妥的商品装进漂亮的塑料袋,亲切地递到手中时,你本想不仅说一声“谢谢”,而且加上几句鼓励的话。(励志  )到头来你还是没说,因为你想着“我是‘上帝’,她本应如此”,“反正总会有别的顾客表扬她”。

你错了,都错了。当你面对他人,心头涌现非自我功利目的、自然亲切、朴素厚实的好话时,你不要犹豫,不要迟疑,不要退却,不要扭曲,你要快把好话说出口。只要你确实由衷而发,确实不求回报,确实充满善意,确实问心无愧,你就大大方方、清清楚楚地把好话说出来。即使遇上“狗咬吕洞宾”的情形,“好心换了个驴肝肺”,你也并无所失。因为你焕发着人性善的光辉,你把好话给予别人,即使是你的亲人,那也是必要的播种,那是善意、爱意、亲和意向的种子。

一般来说,这世上的绝大多数人,是会接受的。这种子落在他们的心田,多半会生出根,发出芽,开出花,结出果……即使是日日司空见惯已被柴米油盐酱醋茶消磨了浪漫的夫妻,如果在一霎时有好话涌上心头,你赶快把它说出口,不仅绝不多余,甚至会成为携手共度岁月的重要黏合剂。人与人之间需要好话。非自我功利目的的好话,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多了,而是还很缺乏。

2、刘墉:好话坏话只在一念之间

刘墉:好话坏话只在一念之间

说件”鲜事”给你听——

有个丈夫跟太太亲热,抚摸着太太,很有情趣地赞美:”你的皮肤摸起来真细,绝不像四十岁的女人。”太太笑:”是啊!最近摸过的人都这么说。”

咱!一记耳光。丈夫吼道:”你最近让多少人摸过?你老实招来!”

太太摀着脸,哭着喊:”大家是这么说啊!每个护肤中心的小姐都这么说。”

这是真事,但是怎么看都像笑话对不对?问题是,当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周遭充满这样的笑话。只因为一句话没说对,就把喜剧变成了悲剧,把眼看就要办成的好事变成了坏事。

“话”人人会说,只是不见得人人会说话;有话好说,只是不见得人人说好话。

不说好话的道理很简单——因为他没有多想一想。

举个例子:

最近我有个朋友,在他新居的后院搭了间工具房。

那工具房是买现成的材料,再自己拼装的,专门用来放剪草机、铲子、锄头这些整理花园的工具。

可是我这朋友兴高采烈地才拼装到一半,他的邻居竟然隔着墙喊:”你乱盖房子,是违法的。”

我这朋友气极了,跑到建管处去问,得到的答案是盖十尺乘十尺以内的工具屋,不违法;只有超过,才违法。

他回去量了量自己买的工具屋,是十尺乘十二尺,多了两尺,于是拿去退掉,换成合法的尺寸。

工具屋搭好了,他跑来对我说:

“我非要去糗糗我那邻居不可,我要告诉他中国人不好欺负,我去政府单位问过了,现在搭的绝对合法,欢迎他去告!”

“你何必这么说呢?”我劝他:”您何不换个方式,对他说’真是谢谢你,幸亏你提醒我,不然我的工具屋多了两尺,因为违法得拆除,就白盖了。’你不是照样让他知道你去问过政府单位,现在是合法建筑了吗?”朋友想了想,觉得有理,照办了。结果不但没得罪邻居,还交上了好朋友。

再说个故事。

有个人和他太太为了一点小事吵架,要离婚,起因居然不但不是坏事,还是好事。

那一天,他太太买到一条上好的石斑鱼,特别打电话到办公室:”你离开办公室的时候,打个电话回来,我好下锅蒸,这石斑鱼,多一分钟少一分钟都不成。”

那太太想得很好,丈夫出门,她蒸鱼,丈夫进门,正好上桌。

偏偏她丈夫下班的时候,才打完电话,说要出门了,就碰上个客户突然造访,耽误了二十分钟。

“糟了!”送走客户,丈夫心想,赶紧又拨个电话回家:”对不起,临时有事,现在才能走。”

太太一听,在那头跳了起来:”什么?你还在办公室?你不知道鱼凉了不好吃吗?你知道这条石斑鱼多少钱吗?”

丈夫没多吭气,匆匆忙忙开车赶回去,一路想,一路急,加上晚了,饿,胃都急疼了,路上还差点撞了人。进门没好气地说了一句:”鱼凉了就凉了嘛!热热不就得了?”

太太也没好气:”你是没命吃好鱼,以后就给你吃凉的。”

两个人当然”吵翻了”,拉开嗓子吼,把孩子都吓哭了,一条好好的石斑鱼,放在桌上,谁都没吃,还差点离了婚。

你说,他们是会说话吗?

如果那作太太的,能像我那搭工具屋的朋友,换个角度说:”别急!别急!鱼凉了,微波炉热一分钟就成了,开车小心点,我们等你。”

那丈夫不是会感激老婆的体贴吗?

会说话与不会说话,常在那一念之间。

一念之间,()他懂得忍、懂得退一步想,想想坏话怎么好说,狠话怎么柔说,就可能有个喜剧的结局。

那一念之间,他毫不考虑地脱口而出,则可能是个悲剧的结尾。

虽然许多人赞美我口才好,但是我从不这么认为,而且觉得自己年轻的时候总是说错话。即使到今天,我每天晚上还是常把白天说的话想一想,检讨一下,是不是有不妥当,或者”有更好的说话方法”。

正因此,在这本书里我提出的案例,都是最真实的,发生在大家身边的小事。

而由那些小事里,常能见到大学问;由那些简单的话语中,常能触及心灵的深处。

现在,就让我废话少说,打开话匣子,把话说到心窝里!

3、给感激留一个出口

给感激留一个出口

赵辉打电话让我去赴饭局,是在胡同区的涮鱼馆,典型的小吃店。

原来他有个老乡,儿子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求到赵辉头上,赵辉就把他安排在自己的保险公司,小伙子出于感激,请他吃饭。

小伙子来了,见我们早到,又激动又歉疚。赵辉介绍我,这是你姚叔,他在单位管后勤,手下足有一个车队,你好好敬他酒,争取把他的车险抢过来。

我这才明白,赵辉把我拉来,原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小伙子越发感激,他敬我酒时,脸红红的,不知是因为喝了酒还是拘谨。

赵辉的话题从没离开他们的小村,他摸了一把小伙子的头说,我上高中时,你还吃奶呢。赵辉又说,回去给你父亲捎个好,就说快麦收了,你家树上的杏

也该熟了吧,我朋友特爱吃杏,他指着我说,下周一上班给他捎一篮子来。

小伙子爽快地答应了,说绝对没问题,说话、喝酒也显得洒脱了,这时一看,原来竟是个讨人喜欢的孩子。

事后我问赵辉,不就是给人家找了份工作、揽了点业务嘛,就吃人家喝人家,还跟人家张口要东西,显得多不仗义。

赵辉没正面回答,也没反驳我,而是给我讲了一段他的经历。

赵辉高考落榜,父亲七转八拐,亲戚托朋友,朋友托熟人,终于找到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帮忙,来到现在这个保险公司,做了个临时工。

刚上班没几天,正好远房亲戚来公司检查工作,赵辉从人群中发现了,挤进去,红着脸亲热地叫了声“姨父”,那人一愣,疑惑地看了一眼,又扭头看身

边的公司头头,头头说,您说的那个临时工,已经来上班了。亲戚哦了一声,看都没看赵辉,径直上了楼。

赵辉尴尬地站在那里,有种说不出的惯滋味,搅得心里难受。后来父亲让他登门去感谢人家,赵辉拿了土特产去了,却连门都没能进去。(励志名言  )赵辉想,一定是礼轻了。下次再去,用刚发的工资买了两瓶酒,这次人家不但没收,反而恼火地说,你把我们当什么人了?连人带酒被推出门外。

赵辉竟有了种受辱的感觉,尽管知道这样想不对,可总觉得人家高不可攀,从而加重了自己的自卑,也更加感觉,自己得到的是一份施舍,这一辈子都欠着人家,再也无法在人家面前抬起头来了。后来赵辉努力打拼,转了正,还做了部门经理,但只要一想起那亲戚,仍会自卑不已。

因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赵辉同情弱者,乐于助人成了习惯。和别人不同的是,他每次都不愿意“白帮”,或多或少都要贪点“回报”。最典型的就是,他常回老家去“扫荡”,今天从张家装半袋花生,下次从李家拎半篮子红薯。多是人家主动给他的,他从不推辞,客套话都不说。这些人,大都受过赵辉各种方式的帮助,比如找工作、在城里跑关系,或者借了他的钱,还有被资助的穷学生,等等,他都接受或主动了“回报”。因为他发现,他越是这样,人家反而越高兴,和他越亲近,彼此心里都很舒服。比如,他听说村里独居的王老大房子总漏雨,就从钢厂要了一车炉渣,又买了石灰,掏钱找了个小建筑队,给老人的房子做了炉渣石灰顶。临走,竟以不容商量的口吻,对眼含热泪的老人说,您给我做双千层底的布鞋吧,我早晨散步时空,那鞋城里买不到。据说,老人为做这双鞋足足忙了一个星期,但逢人就说,是给小辉做的,我还以为我这把老骨头,这辈子不能报答他了呢。说时眼角眉梢都是笑。

赵辉说,一个人如果心里憋屈,有怨、有恨,找不到发泄或疏通的出口,早晚会憋出病来,这道理都知道。可是,谁又曾想过,除了怨和恨,感激虽然是一种健康的情绪,但也需要释放,如果找不到出口,照样会把人憋出病来。这道理也很简单,简单得就和空气需要流通一样。

乐于助人无疑是一种美德,而同时给人创造知恩图报的机会,给每一颗感激之心留一个出口,更不失为做人的美德,因为你给了人家双重的快乐。

4、刘心武经典语录

刘心武经典语录

1、对不起是一种真诚,没关系是一种风度。如果你付出了真诚,却得不到风度,那只能说明对方的无知与粗俗!

2、生活中的选择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细微的选择差异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3、曹雪芹写作时为了维护生活真实,他宁愿牺牲艺术虚构的一定合理性。

4、用自己的逆境与别人的顺境对比,是糊涂。用自己现在的逆境同自己以往的顺境对比,是愚蠢。用自己的逆境和他人的逆境相比,是卑微。

5、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出的‘懂’,做最后的转身离开。

6、惆怅隶属于善良;绝无惆怅感的人也许非常不凡,但毕竟非善良之辈。

7、与其讨好别人,不如武装自已;与其逃避现实,不如笑对人生;与其听风听雨,不如昂首出击!

8、脱离了男女双方在思想上、情感上、情味和气质等方面的共鸣倾慕,仅是单纯的两性关系,是不能称之为爱情的。

9、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算委屈;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算爱人。

10、不要指望,麻雀会飞得很高。高处的天空,那是鹰的领地。麻雀如果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它照样会过得很幸福!

11、红学研究的发展其实并不是单性发展,从来都是放射性的研究。

12、爱情的确像一盘菜。成熟的爱情,夕阳之恋,就像一盘清淡的菜;而青春恋情,又尤其是初恋,往往如一盘百味杂陈、浓酽刺喉的热肴,像辣椒、咖喱、芥末一类的“佐料”,有时也过量掺拌。

13、人渴望被承认,也就是别人的目光,但是同时,当别人的目光围拢过来的时候,他又感到窒息,感到不自由。获得承认和追求自由之间,有一个多么辩证的关系。

14、我的研究当然欢迎批评指正,但希望能在通读了我的论着后,点穴点到穴位上。

15、理想不是一只细磁碗,破碎了不能锔补;理想是朵花,谢落了可以重新开放。

16、想做的事总没有动手去做,不想做的事总勉强在做。

17、要做一个真正的人,最起码的条件和最终的要求就是表里如一,始终如一。无论生忧患之中,还是处落魄之境,无论自幼至长,还是自长至老,在这个问题上应无一刻的松动。

18、我爱好《红楼梦》,研究《红楼梦》,走什么路是我自己的事。

19、我筑自己的灶,熬自己的汤,谁爱喝谁喝,从不逼人家,但谁也别想来拆我的灶,倒我的汤。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