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朋友和圈子,决定了你未来人生的高度

1、你的朋友和圈子,决定了你未来人生的高度

你的朋友和圈子,决定了你未来人生的高度

文/安梳颜

当你足够优秀,自然能吸引相同的人。——前言

荀子曾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你和谁成为朋友,你有怎样的圈子,往往和你的性格,见识,三观,格局,以及对未来的追求息息相关。

所以,你和谁成为朋友,你有什么样的圈子,决定了你未来的人生高度。

1

你的圈子,暴露了你的格局

蔡康永分享过这样一段话:“小s的个性本身就是很乐天,很有活力,她这个朋友让我觉得活着是一件很值得、很舒服、很有趣的事。而有的人会让我觉得活着很没劲,碰到他会把我的能量都吸走”。

你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怎样的人生。你接触什么样的圈子,做的想的就是什么的样的事。

普通人的圈子,谈论的是闲事,赚的是工资,想的是明天。

生意人的圈子,谈论的是项目,赚的是利润,想的是下一年。

事业人的圈子,谈论的是机会,赚的是财富,想到的是未来和保障。

智慧人的圈子,谈论的是给予,交流的是奉献,顺心而为,一切将会自然富足。

贾平凹在他的《游戏人间》里写道:朋友的圈子其实就是你人生的世界,你的为名为利的奋斗历程就是朋友的好与恶的历史。

当你发现自己,一直在一个圈子里,没有进步,甚至倒退时,就要考虑一下,是否该换一个环境。所以,请远离低质量的圈子,远离那些负能量的人,

2

一个好的环境,足以改变你的一生

周国平曾说过:“我心目中的朋友,既非泛泛之交的熟人,也不必是心心相印的恋人,程度在两者之间就好。”

少几个酒肉朋友,多几个良师益友,才能保持一颗干净的心,才能没有束缚自由行走。

最重要的是,良师益友能够帮助我们成长和提高,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报道,清华有一个叫张立勇的厨子,高中都没有毕业,每天在学校里蒸馒头做饭。

走在清华的土地上,身边都是跟他一样年纪的清华学子,他开始发奋学习,他在学校的跳蚤市场买了五本英语教材,所有的空余时间他都用来学习。

五本英语教材上的所有的单词和课文,他都背了下来,后来他参加了学校的英语学习角,考过四六级,高分通过了英语托福考试,被学生们称为“英语厨神”,最后他去做了和英语相关的工作。

张立勇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他自己的上进固然重要,但和他身处的环境,遇见的人也息息相关。

当一个人在积极向上的环境里,在一个正能量的圈子中,你就会积极努力,发奋图强,和良师益友携手同行,变成更好的自己。

最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足够优秀,才能吸引同样优秀的人,只有和懂得的人在一起,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景。

学会管理圈子,多几个良师益友,足以改变人生的风景。

3

有良师益友相挟持,庸人也能变成能人

曾国藩说:“凡人才高下,视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规,而日趋污下;高者慕往哲隆盛之规,而日即高明。贤否智愚,所由区也。”

一个人才能的高低,要看他的志趣。卑微的人与庸陋的旧规矩同流合污,越来越低微;高尚的人羡慕古圣先贤的光辉事迹,越来越高明。聪明和愚蠢,就这样区分开了。

曾国藩认为,选朋友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你一生的成败,全部关乎于朋友。

蒋介石曾评价曾国藩:“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但曾国藩也不是生下来就如此完美的,而是岁月的流逝中,不断地变成更好的自己。

在曾国藩的修身经验中,有一条是:借助朋友来监督自己。

“世间事有一半是有所激有所逼而成的。”一个人的自制力再强,也会有被自己打败的时候,但如果有朋友监督着自己,战斗力可能就大不相同。

在曾国藩漫长的一生里,他习惯性将自己的日记送给朋友们阅读评点,以此交流修身的心得体会。即使戎马倥偬中,他仍日记不辍,并且抄成副本,定期寄回家中,让自己的兄弟、儿子,朋友阅读并提出建议。

只要有良师,有益友,即使你的天资不是那么出众,你的出生不是那么优越,同样可以在人生的旅途中实现弯道超车。

来源: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2、空闲时间,决定你的人生高度

空闲时间,决定你的人生高度

文/张初

1

胡适先生曾说,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需考察三件事:

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

一个人成就怎样,往往靠他怎样利用他的闲暇时间。

你的闲暇往往定你的终身。

这是胡适于1932年在一次演说中,鞭策大学毕业新生的一段话,可谓句句经典,字字珠玑。

一句“你的闲暇往往定你的终身”,仿佛让人醍醐灌顶,大梦初醒。

2

一个人怎样利用闲暇时光,往往决定了这个人的前程。

东汉末年有个叫董遇的人,是当时非常著名的知识分子,与其他六个人一起并称为儒学宗师。

董遇之所以能够成为大知识分子,也是和他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分不开的。

有人问董遇:“你是怎么读书的?”

董遇回答:“我遇到读不懂的书,就反复地看,反复地读。”

这个人反问:“反复读一本书,哪有那么多时间呢?”

董遇说:“那就利用‘三余’的时间。”

这个人好奇地问:“什么是‘三余’的时间?”

董遇回答:“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此即三余读书法,意思是冬天是一年中最闲暇的时间,晚上是一天中最闲暇的时间,阴雨天是四时最闲暇的时间。

而在这些闲暇时间做什么呢?他建议人们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读书。

可以说,董遇的成功,与他充分利用时间来读书是密不可分的。

2

利用闲暇时间,成就美好人生的还有很多。

齐白石原本只是一个木匠,只是休闲时间玩一下画,结果一玩就玩成了“中国毕加索”;

写作曾是余华的业余爱好,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总在灯光下奋笔疾书,伏案而作。几年后,一个普普通通的牙科医生,转身成为了著名作家,作品远销海内外;

当年明月原来是个公务员,只是休闲时间玩一下“明史”,结果一玩就玩出了《明朝那些事儿》。。。。。

一个人的闲暇时间里,藏着他的未来。

记得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分析,一个人的一生如果按72岁计算,其一生中睡觉占了20年,吃饭6年,生病2年,文体活动8年,工作14年,而闲暇时间有22年。

因此,怎样利用空闲时间,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高度。

即使每天下班后,只拥有30分钟的自由时间,一周下来,你也能轻松读完一本书。你或许不是专家,但你会比你的同辈知道的更多。

不如从现在开始,利用空闲时间坚持做一件小事,因为这世上无论是谁,都没有平白无故的成功,也没有一帆风顺的坦荡。

再有光芒再有成就的人,都是从一件件小事,一天又一天积累起来的。

来源:半月谈品读、京博国学(jingboguoxue)

3、你身边的人,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你身边的人,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文/菀彼青青

1

闺蜜在结婚前,是个得过且过的“月光族”“享乐派”。但她却嫁了一个极其靠谱的男人,不仅务实能干,而且相当有情怀,每日里谋划着事业,计划着未来,假日里还要去做慈善义工。

这个男人身上的光芒太过夺目,结婚后不久,闺蜜竟然有些自惭形秽,渐生无法与之相配的危机感。

于是,她一改曾经的小女人做派,将吃喝玩乐的心思转到读书上,在工作之余,又学起了烘焙。

起初,她烤出的马卡龙模样丑得一塌糊涂,但他却热情地鼓励她说:“人生有理想是最好的事情,种下什么籽就会结什么果。”她听后信心倍增,便咬牙坚持了下来。

如今,闺蜜的烘焙手艺相当不错,朋友们吃着她做的甜点都赞不绝口,而她的精神状态也是从未有过的容光焕发,相同的眉眼,却有迥异的神采,如同换了一副新面孔。

受丈夫的影响,她也开始关注慈善,虽然只是赠衣物、做义工等微小的善事,但她的内心却日益丰盈富足,仿佛人生都得以圆满。

而见她如此的优秀和积极,男人也更加精神抖擞,两个人你追我赶,势均力敌,在彼此的眼中愈加的珍贵,成为最好的风景。

2

每个人都活在不同的圈子里,朋友圈、亲人圈、职场圈。这些圈子是你最熟悉的领域,而圈子里那些与你交集最多的人,对你的影响最深,甚至决定着你的人生层次。

我们皆如此,从幼年到少年,陪伴在身边的是父母;从少年到青年,陪伴在身边的是同学和朋友。而青年以后,陪伴我们最多的是伴侣和同事。

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构成你的潜在意识圈,左右着你的人生方向。那些自带光芒属性的人,能激励你、照亮你。

无论是照亮,还是遮挡,都是潜移默化的,你身处其中,毫无察觉。而你能做的,便是沉定本心,笃守底线,奔向光明。

而对于那些无法远离的亲人和朋友,我们不妨就做那个自带光芒的人,因为自带光芒的人,自有他的人生高度。

4、底蕴的厚度决定你人生的高度

底蕴的厚度决定你人生的高度

文/墨子

最近在知乎看到一段醍醐灌顶的话:

“一个词汇量只有100个的人,很难理解词汇量达到1000个的人是如何思考这个世界的。这两种人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里,因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程度取决于他们的语言能力。如果一个人不懂得“爱”、“溢满”、“世界”这三个词的意思,那他永远也理解不了什么是“溢满爱的世界”,哪怕他就身处在这样的世界里。”

这一段话拨云见日般,词汇只是表现,我们可以举一反三的去理解。

差距是怎么来的,你每天做10个俯卧撑和别人每天做100个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你每个月读一本书和别人每周读一本书的收获同样是不一样的。

能力是怎么来得,源于一个方向上不断地坚持。

很多事情在我们没做到一定程度之前,是完全没法理解的。

有一天你突然被刺激到了,然后满怀希望的开始努力了,就像现在,目标有了,外在的驱动力也有了,但是一段时间过后,你会发现自己还是无法有效的执行,无法坚持下去?

我在这个过程中挣扎了好久,分享一下走出这个过程的心得。

1、不要追求完美的计划

一个快饿死的人看见一片玉米地,如果他想着找最大的玉米,结果可能是还没找到就饿死了。而如果只找一个可以充饥的玉米,那么结果虽然不是最完美的,但却是令人满意的。

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我们总是把自己的生活计划的极其完美的,每天要6点起床,每天要跑步1小时,每天要读书一小时,babababa…, 计划的太多,一旦出现计划之外的东西,你计划的事情就会被打乱,时间稀缺的紧张感,会让你自责,人的习惯就是,当要求太多,其中有一项做不到,就可能全盘放弃。

如何解决?

80/20法则 是个好东西啊,我们可以不要贪多,先从最重要的开始,比如先开始早睡这个项目,坚持一,两个月以后,等你可以很好地完成早睡这个项目,慢慢地在加上早起这个项目,这是一个抓住重点,循序渐进的过程。

2、拖延

我们拖延,是应为我们的大脑喜欢做简单的事,不愿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刷朋友圈和看书当然是刷朋友圈简单,有趣。我们的情绪大脑比理智大脑强大太多,都知道坚持下去会有效果,但我们的内心更更倾向于获得及时满足,相信我,所有人都是这样,不用去自责。

如何解决?

既然大脑喜欢做简单地事情,我们可以把任务变得简单一些,拆分自己的项目或者目标,拿健身来说,每天坚持10个俯卧撑,不要强迫自己,把它当做一种挑战。把它融入每天的生活中,每天走出一点点舒适区,短期内可能看不到什么太大的变化,但当你坚持一个月,一年,五年之后呢,跟另一个没有这些好习惯的人已经拉开了差距,你们所看到的世界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一个清晰的目标,让我们围绕着一个点去积累,一些好习惯,让这种积累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成长,看起来,你每天都在做同样的事情,但其实你每天都在为你未来积蓄力量。

那些看起来毫不费力的人们,或许只是每天比你多努力一点而已,你是否有了一点信心?(来源/简书)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