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你的奋斗,成为对苟且的包装_成为你自己

1、别让你的奋斗,成为对苟且的包装

别让你的奋斗,成为对苟且的包装

文/尹航新生大学

排队的时候,让人最开心的不是前面的人越来越少,而是后面的人越来越多。

那让人最悲催的呢?我前几天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就经历了。

晚上 6 点左右,刚好是超市购物的一个高峰期,每个收银台前面自然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按照 “我排的队伍永远最慢” 定理,我想都没想就找了一个最近的队伍排进去了,因为据说这个定理永远在不信它的人身上最灵验。

我一边看着手机,一边排着队,后面的人越来越多,前面的人越来越少,我很快就到了队伍的中间位置。

随着后面人数的增多,我的幸福感也在不停地提升(你看有时候人还是很容易满足的),直到……

旁边开了一个新的收银台。

于是几乎所有站在我后面的人一窝蜂地冲向了新的柜台。而我因为已经排到了队伍的中间,所以并不愿意放弃这已有的成果。但是那边的队伍看着也非常诱人,似乎去那边能够更快一些。

正当我绞尽脑汁拼命计算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这种犹豫是多余的了。因为两秒钟后,不论我去哪个队伍都是队尾,再也没有什么好纠结的了。

那个时候我特别羡慕我前面的人,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动摇,他们很清楚自己要排完这支队。至于有没有新的窗口,他们不关心。我也很嫉妒我后面的人,因为他们知道排在我后面实属无奈,如果有了新的机会就愿意快速转换。

反倒是我,看似拥有不错的位置,其实只是用刷微博的时间耗出来的 “优势”。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东西过去叫鸡肋,现在有个更文艺的名字:苟且。

相信你的朋友圈里一定有这种人。

今天看了一本书,马上发个配图的状态。通常的句式如下:某某高人推荐的书确实不错,刷了三个晚上终于看完,内容深入浅出,对得起这几天的黑眼圈。哦,不对,应该是 “对得起这几天的黑!眼!圈!”

或者为了见某位 大v,特意花钱报名参加了一个活动。合影自然不能少,重要的是要配上:今天能见到 xxx 甚是荣幸,真是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又或者是周末跑去听什么八竿子打不到的行业大会,发一个九宫格的现场图,上面写上:今天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

这个单子可以一直列下去,不过你应该已经找到你朋友圈里对应的这种人了吧?

我钦佩努力的人,尤其是那些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为此不停奋斗的人。但是我特别看不惯的就是那些明明自己脑子不清楚,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却还要不停摆出一副我正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你们除了点赞千万别拦着我的姿态。

他们每天都会读很多书,思维导图做一堆,和你说话时三句不离开 “xx 书上说过…...”。但是如果你问 ta 这些书除了让你显得很博学之外,解决了你什么实际困惑的时候,多半 ta 会告诉你 “你读书这么功利,将来一定会出问题的”。

他们每天想尽一切办法去认识牛人,如果能够加到牛人的微信更是荣耀百倍。然后呢?牛人能和我们说的基本上书上都能找得到,加了牛人微信之后,除了给朋友展示一下之外,说实话真没太大的用处。

至于各种有的没的大会,不要期待获得太多有用的信息,事后花几分钟看看相关报道其实是最省事省力省车费的做法。

你问我为什么这么清楚?因为我也正在努力挣脱这种 “表演奋斗” 的束缚。

过一段时间就要高考了,当年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哪道变态的考题,也不是考场外形形色色的老师家长,而是一位同学面部抽搐的呐喊:我拼过了,我不后悔。

当时看着他的样子,我知道这个世界除了 “奋斗” 和 “不奋斗” 之外,还有一个选项叫做 “假装奋斗”。

不论你奋斗与否,结果都有可能是成功或者失败,只不过奋斗更容易成功,不奋斗更容易失败。但是如果你是在假装奋斗,那么结果通常百分百是 “失败”,原因很简单:

“假装奋斗” 就是为失败准备的前戏。

这位呐喊的同学和我同班,每次都能看到他上课睡觉的身影。而他所谓的 “拼过了”,其实就是 “熬夜刷题”。

有一次我在课间休息的时候路过他的床边,不是,是桌边,刚好他起来上厕所。我们一起走廊里瞎扯淡,结果他突然来了一句:“昨天看书看到凌晨三点,又赚到了。” 于是我说:“你带纸了么?”

其实我也没好到哪里去,虽然没有熬夜刷题,然后上课睡觉,完美地错过老师讲过的所有精华,但是我也染上过一种很严重的 “绝症”,叫做 “完美笔记病”。

就是那种看书一个小时,花心思设计笔记要 8 个小时的病。至于笔记上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每个内容之间有什么关系,我根本不知道。设计笔记样式,排版各个板块都已经这么累了,谁还有空想那些东西啊!

后来我发现我做的这个不叫笔记,准确地讲应该叫 “笔记本上的黑板报”。

我其实没有用多长时间就治好了这个病,因为我发现那些考试成绩比我好的人,笔记写得一个比一个丑。

当然我知道不是把笔记写丑了,成绩就自然会上去,只是人家知道把笔记做成黑板报,那叫做假装勤奋,而把花时间好好读书,并且考一个高分才叫真正的努力。

自从高晓松的 “眼前的苟且” 家喻户晓之后,好多人都开始为了 “诗和远方” 而奋斗。但是并不是所有让你疲惫,让你兴奋,让你痛苦,让你流泪的事情都能叫做奋斗。

因为 “奋斗” 有时只是对于 “苟且” 的包装而已。

很多时候能够收到读者的提问,问我最近在读什么书,我通常都会把之前读过的比较好的书推荐给他们,与此同时也会督促自己多看一些书,再多看一些。因为我看过的好书就那么多,推荐完了也就肚子里没货了。

所以我曾经一度陷入一种恐慌中,甚至有的时候觉得不读书你还是人么?别人说这是 “知识焦虑”,我说这干脆就是 “知识抑郁症” 啊~

直到有一天,我在忙完了一天的工作之后,又看到了一位朋友发来的微信,问我最近在看什么书,有没有什么书单可以推荐给他。

可能是因为工作太累了,也可能是因为这段时间装得太累了,我很老实地回复了下面这段话:

我最近不看书。实际上,我已经有好长时间不看了。过去看过的书都没有消化,碰到了问题依然想不起过去已经看过的解决方法,我觉得再多看几本除了能吹牛装逼之外,实际意义好像并不大。等我有精力有需求看书,并且看到真正有价值的书的时候,我再推荐给你吧。

说完了这段话,我觉得释然了。

其实我好长时间读书,根本不是因为我想要知道什么事情,也不是因为这本书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帮助我解决什么问题,而仅仅是因为最近大家都在谈论这本书。如果我不看我可能就落伍了,我可能就不能高谈阔论了,所以我必须赶紧读,最好做个思维导图,像黑板报的那种。

这种东西在我看来就是 “苟且”,但我们喜欢把它叫 “奋斗”。

我们考上好大学,我们到了大城市,我们找到好工作……

每个阶段我们都在为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奋斗,但是什么时候开始这种奋斗变了味,背离了我们的初衷,让我们记不得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了呢?

我自己也时常在提醒自己,你要真的努力,而不是假装努力,你要真的奋斗,而不是为了掩盖自己的苟且。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 “苟且”,不能无时无刻处于奋斗的状态。但是为了掩盖苟且的奋斗很容易让人上瘾,并且乐在其中越陷越深。

后来我发现如果有几个方法可以用来检验你到底是在奋斗,还是仅仅在那边自顾自地表演奋斗。

有用的痛苦。这个世界有两种痛苦,一种你承受了之后会变好,另一种纯粹是 “吃了也白吃” 的痛苦。

就拿我那个同学来说,他的痛苦不是看书思考的痛苦,而是硬撑着熬夜的痛苦,而这种痛苦对于他的目标来说毫无意义,唯一能做到的就是让他在失败的时候理直气壮地喊出:我这么辛苦,为什么还不行,这个世界不公平。

拜托!要是不论什么苦,只要吃的足够就能成功,那我天天都吃甘草片,不咽下去,用含的。(听说,国外居然还有甘草味的糖,什么情况)

真实的反馈。我们看书是为了解决问题,记笔记是为了考试,你做任何事都有目的,千万别忽视这个世界给你的反馈。

看完书,生活过得还是一团糟,那不是书的问题,一定是你的问题。别看了,快去做点实事。记了笔记还考不好,那就是笔记对你没什么用,或者你记的方法有问题,赶快调整,别无视这些反馈。

这个世界其实挺善良的,如果你做错了,它会告诉你。并且会不厌其烦地告诉你,就看你愿不愿意,有没有勇气听进去了。

除此之外,千万别忘了这一点。

如果不让你发朋友圈,不让你发微博,总之就是没人会知道你做了这件事,你还愿不愿意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做这件事。

如果你愿意,那它多半是奋斗,如果你觉得没人知道还有什么意思,那我觉得你要警惕了。

2、成为你自己

成为你自己

文/尼采

一个看过许多国家、民族以及世界许多地方的旅行家,若有人问他,他在各处发现人们具有什么相同的特征,他或许会回答∶他们有懒惰的倾向。有些人会觉得,如果他说他们全是怯懦的,他就说得更正确也更符合事实了。他们躲藏在习俗和舆论背后。从根本上说,每个人心里都明白,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他在世上只存在一次,不会再有第二次这样的巧合,能把如此极其纷繁的许多元素又凑到一起,组合成一个像他现在所是的个体。他明白这一点,可是他把它像亏心事一样地隐瞒着——为什么呢?因为惧怕邻人,邻人要维护习俗,用习俗包裹自己。然而,是什么东西迫使一个人惧怕邻人,随大流地思考和行动,而不是快快乐乐地做他自己呢?在少数人也许是羞愧。在大多数人则是贪图安逸,惰性,一句话,便是那位旅行家所谈到的懒惰的倾向。

这位旅行家言之有理:人们的懒惰甚于怯懦,他们恰恰最惧怕绝对的真诚和坦白可能加于他们的负担。唯有艺术家痛恨这样草率地因袭俗套,人云亦云,而能揭示每个人的那个秘密和那件亏心事,揭示每个人都是一个一次性的奇迹这样一个命题,他们敢于向我们指出,每个人直到他每块肌肉的运动都是他自己,只是他自己,而且,只要这样严格地贯彻他的唯一性,他就是美而可观的,就像大自然的每个作品一样新奇而令人难以置信,绝对不会使人厌倦。当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蔑视人类时,他是在蔑视他们的懒惰:由于他们自己的原因,他们显得如同工厂的产品,千篇一律,不配来往和垂教。不想沦为芸芸众生的人只需做一件事,便是对自己不再懒散;他应听从他的良知的呼唤:“成为你自己!你现在所做、所想、所追求的一切,都不是你自己。”

每个年轻的心灵日日夜夜都听见这个呼唤,并且为之战栗;因为当它念及自己真正的解放时,它便隐约感觉到了其万古不移的幸福准则。只要它仍套着舆论和怯懦的枷锁,就没有任何方法能够帮助它获得这种幸福。而如果没有这样的解放,人生会是多么绝望和无聊啊!大自然中再也没有比那种人更空虚、更野蛮的造物了,这种人逃避自己的天赋,同时却朝四面八方贪婪地窥伺。结果,我们甚至不再能攻击一个这样的人,因为他完全是一个没有核心的空壳,一件鼓起来的着色的烂衣服,一个镶了边的幻影,它丝毫不能叫人害怕,也肯定不能引起同情。如果我们有权说懒惰杀害了时间,那么,对于一个把其幸福建立在公众舆论亦即个人懒惰的基础上的时代,我们就必须认真地担忧这样一段时间真正是被杀害了,我是说,它被从生命真正解放的历史中勾销了。后代必须怀着怎样巨大的厌恶来对付这个时代的遗产,彼时从事统治的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徒具人形的舆论;所以,在某一遥远的后代看来,我们这个时代也许是历史上最非人的时期,因而是最模糊、最陌生的时期。我走在我们许多城市新建的街道上,望着信奉公众意见的这一代人为自己建造的所有这些面目可憎的房屋,不禁思忖,百年之后它们将会怎样地荡然无存,而这些房屋的建造者们的意见也将会怎样地随之倾覆。与此相反,所有那些感觉自己不是这时代的公民的人该是怎样地充满希望,因为他们倘若是的话,他们就会一同致力于杀害他们的时代,并和他们的时代同归于尽——然而,他们宁愿唤醒时代,以求今生能够活下去。

可是,就算未来不给我们以任何希望吧——我们奇特的存在正是在这个当下最强烈地激励着我们,要我们按照自己的标准和法则生活。激励我们的是这个不可思议的事实:我们恰恰生活在今天,并且需要无限的时间才得以产生,我们除了稍纵即逝的今天之外别无所有,必须就在这个时间内表明我们为何恰恰产生于今天。对于我们的人生,我们必须自己向自己负起责任,因此,我们也要充当这个人生的真正舵手,不让我们的生存等同于一个盲目的偶然。我们对待它应当敢作敢当,勇于冒险,尤其是因为,无论情况是最坏还是最好,我们反正会失去它。为什么要执著于这一块土地,这一种职业?为什么要顺从邻人的意见呢?恪守几百里外人们便不再当一回事的观点,这未免太小城镇气了。东方和西方不过是别人在我们眼前画的粉笔线,其用意是要愚弄我们的怯懦之心。年轻的心灵如此自语:我要为了获得自由而进行试验;而这时种种阻碍便随之而来了:两个民族之间偶然地互相仇恨和交战,或者两个地区之间横隔着大洋,或者身边有一种数千年前并不存在的宗教被倡导着。它对自己说:这一切都不是你自己。谁也不能为你建造一座你必须踏着它渡过生命之河的桥,除你自己之外没有人能这么做。尽管有无数肯载你渡河的马、桥和半神,但必须以你自己为代价,你将抵押和丧失你自己。世上有一条唯一的路除你之外无人能走。它通往何方?不要问,走便是了。“当一个人不知道他的路还会把他引向何方的时候,他已经攀登得比任何时候更高了。”说出这个真理的那个人是谁呢?

然而,我们怎样找回自己呢?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他是一个幽暗的被遮蔽的东西。如果说兔子有七张皮,那么,人即使脱去了七十乘七张皮,仍然不能说:“这就是真正的你了,这不再是外壳了。”而且,如此挖掘自己,用最直接的方式强行下到他的本质的矿井里去,这是一种折磨人的危险的做法。这时他如此容易使自己受伤,以至于无医可治。更何况倘若舍弃了我们的本质的一切证据,我们的友谊和敌对,我们的注视和握手,我们的记忆和遗忘,我们的书籍和笔迹,还会有什么结果呢。不过,为了举行最重要的审问,尚有一个方法。年轻的心灵在回顾生活时不妨自问:迄今为止你真正爱过什么?什么东西曾使得你的灵魂振奋?什么东西占据过它同时又赐福予它?你不妨给自己列举这一系列受珍爱的对象,而通过其特性和顺序,它们也许就向你显示了一种法则,你的真正自我的基本法则。不妨比较一下这些对象,看一看它们如何互相补充、扩展、超越、神化,它们如何组成一个阶梯,使你迄今得以朝你自己一步步攀登。因为你的真正的本质并非深藏在你里面,而是无比地高于你,至少高于你一向看作你的自我的那种东西。你的真正的教育家和塑造家向你透露,什么是你的本质的真正的原初意义和主要原料,那是某种不可教育、不可塑造之物,但肯定也是难以被触及、束缚、瘫痪的东西:除了做你的解放者之外,你的教育家别无所能。这是一切塑造的秘诀:它并不出借人造的假肢,蜡制的鼻子,戴眼镜的眼睛——毋宁说,唯有教育的效颦者才会提供这些礼物。而教育则是解放,是扫除一切杂草、废品和企图损害作物嫩芽的害虫,是光和热的施放,是夜雨充满爱意的降临,它是对大自然的模仿和礼拜,在这里大自然被理解为母性而慈悲的;它又是对大自然的完成,因为它预防了大自然的残酷不仁的爆发,并且化害为利,也因为它给大自然那后母般的态度和可悲的不可理喻的表现罩上了一层面纱。

3、东方园林何巧女:不甘失败,持续奋斗,卖花姑娘逆袭成为百亿富豪

东方园林何巧女:不甘失败,持续奋斗,卖花姑娘逆袭成为百亿富豪

文/清如

【人物名片】何巧女,北京东方园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何巧女身高不足1.55米,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创业路上,她曾遭遇3次重创却从不低头,靠持续奋斗逆袭成为百亿富豪。

创办东方园林

何巧女出生于浙江武义,她的父亲从1980年初就开始经营花卉苗木,耳濡目染之下,何巧女也十分热爱花木。

大学毕业后,何巧女回到杭州工作。在一次随父亲参加北京盆景展览会的过程中,她发现了销售盆景的商机。彼时,花卉市场逐渐兴起,星级酒店有了租赁盆景之类的需求。

何巧女决定自己创业,她先到北林大租下园林系的温室花房,然后南下广州去买盆栽,带回北京租给酒店。同时,她也在酒店开了花店。在承接了新世纪饭店的园林绿化工程后,何巧女的花店声名鹊起。

“那时的老板就是个大业务员,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亲自去做,一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

1992年,她创办了北京市东方园林艺术公司。

但是,何巧女很快遭受两次重创。第一次,她聘请了一位经理,没想到这个经理购进了一批次品花苗,然后携款逃走,导致何巧女损失了100多个大客户。

第二次,何巧女听信铁矿石能够赚钱的消息,将之前赚到的几十万全部投入,结果血本无归。“我写下了数不清的欠条,道了数不清的歉,也说了说不尽的好话,才勉强撑过一天是一天”。

不过,何巧女不甘失败,继续寻找新的出路。

1993年开始,随着香港对内地投资的升温,偏僻的北京城外多个外销楼盘拔地而起,何巧女抓住机遇,迅速进入地产园林领域,在楼盘中做绿化工程。

由于僻处城外,监管不严,而利润却又不薄,她很快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1995、1996年那个时候,几乎全北京的外销楼盘园林都是我们做的。”

1998年,东方园林改建设立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同年,何巧女做了东方广场项目,这是当时亚洲最大的商业建筑群之一,企业因此名声大振。

实现上市梦想

2001年,“创业板就要推出了”的消息盛行,何巧女十分激动,努力为上市做准备。

她制定了一个颇为宏伟的扩张计划,在全国各地承接项目。到了2003年,东方园林在12个省市承接了80多个项目,员工数量达到700多人。

没想到,命运又给了她重重一击。国家政策方面的信号出现,创业板无限期推迟推出。而何巧女只能为自己的快速扩张吞下苦果。

她不得不启动战略收缩,撤掉10多个分支机构,终止了30多份合同,各个分公司老总走的走,散的散,公司濒临倒闭。

那段时间,何巧女经常失眠。为了缓解压力,她专门找来邓颖超、宋庆龄等伟大女性的传记,认真阅读,学习她们面对困难的精神。

“经过这些之后,我才感觉到,失败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吸取什么教训,而是对心理的考验。”

庆幸的是,何巧女依然没有轻易认输。她的丈夫唐凯奔赴各地去向商家解释,把过多的项目一个个解除,何巧女则带着施工队忙碌在工地上,继续未完的工程。

后来,何巧女经过高人指点,转型做市政园林。这一次她稳扎稳打,带着施工队安排好每一处景观,常常忙到忘记吃饭。

2006年,何巧女带领团队完成苏州某酒店的园林景观,这个作品让业界为之震惊,也将她的声誉推向了新高度。

此后,何巧女承包了通州运河文化广场、北京t3航站楼、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景观大道等顶级市政景观项目,在业内稳稳占据一席之地。

2009年11月,东方园林在深圳a股上市,成为中国园林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何巧女终于实现了上市梦想。

现在,何巧女仍然保持着6天×12小时的工作状态,她完全没有退休的打算,还在持续奋斗。

文章来源:南财专访

4、包装自己作文

包装自己作文(一)

人就像商品一样也需要包装。但过分的包装绝对是不可取的。当然包装的时稍微地夸张一点也无大碍,因为这样有利于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一个人首先要了解自己,才有可能自然地展示出自己的个人魅力。一个人非常善于包装自己的人懂得如何把自然与艺术结合起来而不留下任何装饰的痕迹。经过这样包装的人决不是一件商品,而是一个充满活力、惹人喜爱的人。

年轻人,特别是年轻女性,总是洋溢着青春的美丽,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因为她们拥有上旁所有的恩赐。任何刻意的修饰都是自欺欺人的表现。然而青春总是来去匆匆。

中年人需要用包装来隐藏岁月磨蚀的痕迹。中年时,如果你依然生活弃实、充满自信、开拓进取,你一定生来便拥有与众不同的特质,魅力与高雅将在仍然的生命中永存。

上了年纪的人依然魅力十足,如果生命的河流一直按着既定的路线流淌着,不知不觉流过了无数的平原、山川和丛林。他们的生活已经进入一个心态平和、心满意足的阶段。对于他们,名誉和财富已经变得无所谓。他们没有必要借助染发来包装自己,满头银发本身便是仙境里的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让你的面容从年轻过渡到年老,这样它才能与算自然的衰老过程协调同步,才能与大自然和谐一致。和谐本身便是一种美丽。

反其道而行之,则必然会给生活带不悦。与上了年纪的人相处,就如同饶有兴趣地阅读一本厚厚的令人爱不释手的精装书。正如恰当的包装可以帮助商品确立自己的品牌一样,一旦一个人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他便懂得了如何包装自己。

包装自己作文(二)

这天早上,我起床了,拉开窗帘,打了一个哈欠,又是新的一天。我,唐果,职业是自由记者,又要开始工作了。

我今天要去采访着名服装设计师——布莲达,他就是我今天的目标,我穿上了一件由布莲达设计的衣服:纯白色的套装,配一条彩虹手链,便出了门。来到布莲达的别墅门口,这才发现,门口挤满了许多慕名而来的记者和粉丝,根本无法进入。

正当我想办法时,听到一个声音说道:“我该把静电放。”

“啥?”大家不解。

“站在地毯上,体内静电不是很高吗?”布莲达解释道。

我站在人群之后,发现布莲达的目光转向了我,我见到本人,才感觉到了朋友的气息。这才想起,这布莲达是我以前的好友呀!我还在惊喜中,布莲达已经热情地拉着我来到了她的房间。

朋友之间,几年没见,难免会有许多话要谈,我们坐在沙发上,谈起了自己的生活,工作中的困难,和这几年来怎样努力,还寒暄了几句。

“唐果,好久不见了哟。”“呵呵,是呀,如今,你都是名人了。”“o(∩_∩)o——呵呵,你也不错呀”。“哪有,你看,我身上穿的衣服可都是你的作品呢。”

……

谈起往事,我还真是努力了不少,才完成了自己的梦想,读报纸、看杂志,去学习那些记者的写作手法,去生活中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并记录下来,随身带着笔、纸、照相机。

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不论多困难,都要坚持。也有想过放弃,但是下定决心的事就不能轻易放弃,要坚持下去,我常常在心中这样鼓励自己,去激励自己不要轻已放弃梦想。

小时候,自己也做过不少记者梦,有些人说记者是“狗仔队”, 是因为只要什么地方有事发生,记者总是会马上得到消息,在第一时间内赶到,就是因为这样才得名“狗仔队”,记者,就是把一些事情记下来,从中告诉人们一些道理,所以,我喜欢记者这个职业。在聊的过程中,我也知道了布莲达也曾在为梦想奋斗的过程中也有许多困难,也曾想放弃过,但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

这时,我已被布莲达 “包装”了一番,一套牛仔套装,整个一个西部牛仔。布莲达忠告我,只有当气质被知识包装时,你才能适合所有的服饰。

包装自己作文(三)

我的父母对我的言行举止管教很严,但是他们更加注重对我的独立能力的培养。他们从小就告诉我:“人一定要学会独立。”为此,父母想尽了办法培养我的独立能力,我也在他们的培养下努力地去“包装”自已。

大概在我四年级时,爸爸就给我立下了一个“法规”:上学的费用全部由我自已一个人承担。当时我对爸爸的决定表示强烈反对,但是总是无济于事,最后还得乖乖地“依法行事”。当时学校还没有实施义务教育,一个学期要交上几百元的学费。升上初中、高中就更多了。一年、两年、三年……我实在是不敢再往下数了,我该怎样去承担这一笔笔昂贵的学费呢?

我向爸爸说明我不能承担这些昂贵的学费,要求爸爸收回他的“法规”。不管我如何地求他,他都不愿意。我也不死心,依旧去求他。他却坚决地说:“不行,我说了就到办。你跪在地下求我我也不会改变我的决定了。”

“其他的孩子也不用自已承担学费……”

“你不能和其他孩子比,你只能和你自已比。”

“我……”

“你听我说,一些外国的孩子在他们很小时,上学以及日常生活的费用都也是用自已的钱。”

“他们要怎么去赚钱?”

“他们都是通过自已的努力来赚取他们的学费、零用钱。因此他们的独立能力很强。你也要学会独立,学会独立你将来才能适应社会”

“但是……”

“你别但是了,听爸爸的话,自已承担你的学费。”

我看着爸爸,保持着沉默。“爸爸妈妈把你出生到现在的亲人们给你的钱都存了起来,我们一毛一分都没动。现在你们学校不是有奖学金吗?你努力点,肯定能取得奖学金的,这样学费问题不也就解决了?”

“姜还是老的辣”,()他赢了,我最终还是自已承担起了上学的一切费用。

从那时候开始,我只能努力学习,把能利用的分分秒秒都利用上。向奖学金发起冲锋,功夫不负有心人,每次学校颁发奖学金,我都高高地站在领奖台上。为了有足够的钱交付学费,我把新年的压岁钱都存了起来。我拒绝了零食的诱惑。无论多么美味可口的零食向我招手,它们如何向我炫耀他们的美味,我都没有多看他们一眼,我坚强地抵抗住了他们对我的引诱。

我努力地“包装”自已,让自已成为一个能够独立的孩子。为此,在学习上遇到了难题,不到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解决办法的时候,我便决不会轻易地去请教别人;生活上也如此,只有自已彻底没有办法去解决,才会请求别人的帮助。久而久之,我也开始拒绝了父母给我的帮助。

伴随着成长的脚步,我终于明白了一个人的独立能力的重要性。也终于明白爸爸对我作出的近乎残酷的“政策”是正确的。在我具备独立能力的今天,我要特别的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让我学会了独立,让我学会了自我“包装”,在培养我独立能力的同时激发了我学习的动力。

“包装”自已,可以让自已日臻完美;“包装”自已,可以让自已更加优秀;“包装”自已,可以让自已更加自信……“包装”自已,真好!学会包装,如同锦上添花,如虎添翼。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