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木兰诗600字_改写木兰从军

1、改写木兰诗600字

改写木兰诗600字(一)

小女乃织女一名,姓花名木兰,曾一度驰骋沙场,为可汗立下赫赫战功。若君愿闻吾之往事,小女不才,愿细细道来。

还记得那一日,机杼声照旧回荡在织房中,而在我看来却显得格外重复单调。梭子穿梭在鲜艳的锦线中,却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像一条从水中打捞的鱼,奄奄一息。机杼声嘎然而止,手扶上织好的锦布,但那织的花纹,绣的图案却暗然失色。“唉!”不由自主地叹了口气,昨夜那张军帖,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可汗欲与突厥开战,发出军帖召吾父立功,十二卷军书,哪一卷未有家父之名?这熟悉的名,熟悉的字何不刺痛了我心?捂住心口,此处已是沁血。吾父未有成年之子,小弟年幼,不足参军之龄。试着使自己平静下来,一个想法闪现在我脑海中,斟酌良久,心一横,决定替父从军。

去镇上市场买兵器战马,辞别父母,踏上征程。不知度过了多少个想家的夜晚,听着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想着可能来生才能与父母相会,不知不觉间泪珠已扯断了丝线。

战场上刀光映着铁甲寒光闪闪,人心却比刀剑还冰,冰的透心,冰的刺骨。偶尔一不留神就会被暗箭所伤。营间回荡着凄楚的打更声,折磨着我那想家的心。有人说十年短暂,一晃而过,而这十年对我来说是漫长的,绝望的。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我已顾不得什么,把突厥恨之入骨。这恨转成了动力,使我为天子屡建功勋。十年之后,得胜而归。

辞去高官厚禄,跋山涉水,只求回家团聚。回到故里,激动地热泪盈眶。互相搀扶着迎接的父母,梳妆打扮迎接的姊姊,为我准备庆功宴的小弟。回我一尘不染的闺房,换我旧时的女儿装。伙伴见我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雄雌?

改写木兰诗600字(二)

在银白的雪山上,一支仅十几人的军队在夜以继日地走着。突然,不知是谁打响了大炮,他们的行踪被敌人发现了。敌人马上躲在隐蔽的地方向他们发起攻击。军队为了消灭敌人,便发起了反攻。

可是敌人众多,军队不得已用上了大炮。终于躲在隐蔽地方的敌人被消灭了,但军队只留下了最后一个大炮。

正当他们感到高兴的时候,敌军队的主力向他们冲来。将军手脚忙乱地拿出了最后一门大炮。突然间,大炮被一位英武的小伙子抢去了;他扳开拉勾,对着雪山就是“呯呯……”打响了。

“哗——”雪山骤然间崩塌了。雪像一块块巨石落了下来,可怜那十万敌人,包括单于在内,全部被大雪活埋了。

可是,这支军队同样也处于危急之中。聪明的小伙子马上骑上敌军的马,将剩下的战友扯上马,飞快地逃离了雪山。

敌军全部消灭了,小伙子和他的战友们辞别了可汗,向家乡出发。

小伙子快到家乡了,他远远望去,他的爹娘和乡亲们早就在村口等候他们多时了。

这小伙子是谁?他就是立下赫赫战功的木兰将军!

回到家后,木兰将军急急忙忙跑到卧室,脱下了征战时的袍子,换上了一身女孩子穿的衣服。出门一看,战友们个个大吃一惊:“呀,将军,我们同战十多年了,哪晓得你原来是个女孩子呀!”

“是这样的。十二年前,点兵的名单上有我爹的名字;可当时,我爹卧病在床,我没有长兄,只好替父从军了……”

听完木兰将军的陈述,大家都竖起了拇指。

木兰将军笑着说:“谁说英雄一定是男孩。你们见过兔子吗?那雄兔总是脚扑朔,雌兔总是眼迷离,可是两只兔傍在地上一起走,你们哪个认得他是雄兔还是雌兔?”

“哈哈,说得不错,女孩也可以当英雄啊!”人们都对赞叹着说。

改写木兰诗600字(三)

北风呼啸,外敌入侵,情况分外紧急。可汗下达文告,大规模征兵。木兰的父亲年老孱弱,加上木兰没有兄长,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亲从军。

匆忙地做好准备后,木兰骑着骏马,昼夜不舍地赶赴前线,从此开始了十余年的战争生涯。

经过好几个月的奋战,外敌大败了一场,折兵损将,羞恼不已。情急之下,外敌派出了一员大将,人称“虎将军”,其勇猛不可估量。大将军接连派出三位上将迎敌,每位战不三合,都败阵而归。大将军正愁眉间,只有英姿飒爽的花木兰站了出来,高声奏道:“我愿试试!”大将军把木兰浑身上下打量了一番后,转身问身旁的左将军:“此人现处何职?”左将军答道:“乃是我帐下的一名弓箭手。”大将军怒道:“要是派一弓箭手去对敌,岂不是羞辱我们没有战将了吗!”花木兰面不改色,郑重地说:“将军只消给我五百兵马,我愿立下军令状,若未得胜,甘愿受罚!”大将军原本犹豫不决,听木兰这么坚定的语气,()料到花木兰绝非等闲之辈,便拨五百精兵与木兰,立下军令状,命木兰出战。

却说那虎将军见是一无名小卒带兵前来,大笑道:“哈哈,想必是你们大将军找不出上将了,竟派一无名小卒来战,快快束手就擒!”木兰更不答话,直冲上前。只听得——喊声如雷,鼓声震地;但见得——刀光枪影,尘土飞扬。众将士皆心惊胆寒。半晌,风停鼓息,只见木兰提着虎将军的首级,来到军前,众将士慌忙拜下,皆称木兰“将军”,原先怀疑木兰能力的人也心服口服。

在十余年的战争中,木兰身经百战,立了无数次功,她在战场上奋力抗敌的身影刻在了众将士的心中。战争结束后,木兰辞官回乡,重新穿上旧时的衣裙,贴上装饰。出门看战友时,战友们都惊讶极了——同行了十二年,竟不知花木兰是位女英雄!

2、改写木兰从军

改写木兰从军(一)

“杀呀!——“随着将军的一声令下,战士们都无谓生死冲上沙场。骏马奔驰在沙场上,唯有一头身材娇小的小牛在战争中随波逐流。

肥肥,你站稳点,我快飞出去了!“替父征战的花木兰坐在小牛身上摇摇晃晃地喊着,小牛应声回答道:”我尽量,人太多了,马太高了,我们快被踩死了!“”我看到他们军队的副将了,越来越清楚了,来我们这边了!“”啊!我们快逃!“”不行!”木兰斩钉截铁地说。说完,木兰将手里的金枪用九牛二虎之力扔向副将,多亏了平日的训练,金枪顺利地刺向了副将的马,马倒下了,副将也倒下了,木兰的将军看到敌方副将倒下,马上快马加鞭将金枪刺向副将,副将死了,敌方撤退了。

回到军营后,将军大大地表扬了花木兰,并赐木兰一匹骏马,准备迎接下一仗。

过了几天,远方传来大象的叫声,地面震动起来,战士们都起身向外观看,哇!只见远方沙尘飞舞,上万头大象朝军营奔来。

战士们立即穿好衣服,做好一切准备迎战。

木兰骑着赏来的骏马与将军奔驰在最前方。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庞然大物,将军不知所措。硬拼是不行了,正在千钧一发之时,远方传来了老鼠“吱吱”的叫声。原来是小牛肥肥带领着“老鼠军团”来了。“对呀!大象怕老鼠!”将军拍手叫好。果然,老鼠一出,大象那边就溃不成军了。

回到营里,木兰又被记了一大功。但经常用老鼠也不是长久之计,木兰愁眉不展地回到自己营里,突然发现肥肥不见了,后来听战友说才知道肥肥因为火种不小心跳到身上,一下子跑开了。木兰恍然大悟,马上向将军提出“火烧象营”的计划,将军认可了,赏木兰50个兵,但木兰说人多手杂,只要了15个兵一同前往。

木兰带着15个兵小心翼翼地潜入敌方象营,待象群安睡之后,将柴火堆放在旁边,木兰一声下令点火,熊熊大火便覆盖了敌方整个战营,烧火弥漫了整片天空。敌方闻声而来,有的救活,有的救象。木兰便带着15个兵趁机逃开。大火过后,大象死的死,伤的伤,所剩无几。

敌方终于在几天后宣告战败,木兰依旧骑着小牛肥肥回家了,他们不再是“吊车尾”,而是“领头羊”了。

改写木兰从军(二)

自从木兰代父从军,胜利归来后,她的光辉事迹传遍了大街小巷,全城百姓没有一个不知道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的。百姓们每每提及木兰,脸上都显得无比荣耀,就好像木兰是自家的孩子一样。

“谁家故事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女子木兰从军的事迹传到了军营中士兵们的耳朵里。有的士兵百思不得其解;而有的士兵暗自佩服;还有的士兵顿生妒意,便上报给军官。紧接着军官又上报给朝廷中的大臣,自然也就瞒不过了可汗。

有些大臣们说:“自古军中有令,女子不得参军,更没有上战场的机会,可木兰却伪装进入军营,可以说是违反了军法,应当给她惩罚。否则有失国家的尊严啊。”于是可汗便要下令对木兰施以军法处置。可是朝廷中的另外那些大臣却表示反对:“虽说木兰诗女子,但她也曾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她没有当逃兵,反而英勇奋战,为国家效力,而我们不应该降罪于一个有功的人。”

大臣们的话萦绕在可汗的耳边,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他们说的都很有道理。可汗是选择军法还是策勋,却犹豫不决。

很快,这消息也传到了木兰耳中。而她表现得极为镇静,坦然的令人吃惊。她并不惧怕,她为了保护父亲不上战场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她竟然实现了很多兄弟都没有实现的愿望——为国效力;她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常人无法体验的艰辛;她的勇猛果敢深得民心。

她从容不迫地对父母说:“君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我们平民百姓呢?女儿触犯了军法,理应受罚,这远比父亲从军所要承受得轻很多了。虽然我是女儿身,但我也具有铮铮铁骨……”

话还没有说完,便听院外人声嘈杂。原来是可汗带着一些大臣们来慰问木兰。身后还跟着众多的父老乡亲。

走进那个显得有些陈旧的屋子,沿街的百姓们看到可汗和大臣,眼泪夺眶而出,异口同声道:“可千万不能把木兰带走啊!”“木兰是个有情有义的英雄,万不可被处斩啊。”等到可汗从木兰家走出来时,门口早已围得水泄不通。

可汗笑了笑,令大臣宣读了圣旨,木兰被封为“巾帼英雄”,并赐予良田一亩,布匹百丈,珠宝若干。此时的百姓振臂高呼:“君王圣明!”木兰一家更是喜极而涕!

自此,木兰从军的故事便千古流传,并永垂不朽。

改写木兰从军(三)

夜,格外宁静,皎洁的月光洒在大地上,一切都那么美好、静谧。星星还同往常那样在天空上闪烁,晚风缓缓地吹着,但是,这段时间,花木兰老是坐在织布机旁不停地叹息,织布声稀疏了下来。

花木兰倚靠在织布机旁发呆,心事重重。昨天深夜一纸军队的文告打破了家中的宁静:军书连下十二道,每一道都在催促父亲重新披挂出征。花木兰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父亲老了,木兰又无哥哥,弟弟处幼尚未成人,保家卫国责无旁贷。她下定决心自己替父从军。

第二清早,花木兰就出门到街头上,买骏马、买马鞍、马笼头、马鞭,忙乎了好一阵子,备齐了战装,然后辞别父母,女扮男装头也不回地走了。早晨辞别了父母,晚上花木兰宿在了黄河边,她听不到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听到的只是黄河流水的“哗哗”声。

第二天早上,她辞别了黄河,晚上又宿在黑山头。

经过了十几天的长途跋涉后,花木兰最终来到了燕山脚下,她听到胡人兵马的嘶鸣声。花木兰发誓:为了父母,为了国家,自己一定要全力以赴,战胜敌人!

“杀啊——”战场上炮火连天,马的嘶鸣声、战士们的呼喊声、如雷鸣般的马蹄声以及刀、剑撞击的“口当口当”声响彻整个大地,黄沙满天,血流成河,战场上敌人的尸体横七竖八地摆了一地,许多战士们都受了伤。已提升为将军的花木兰率领大兵冲向前去。寒风阵阵传来刁斗声,明亮的月儿映照在铁甲衣上,许多将士身经百战,为祖国而死。经过十余载的战斗,壮士们终于凯旋而归了。

十几年的拼杀,十几年的搏斗,木兰领着胜利的军队归来了,皇上为她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宴席上,皇上为战功卓着的花木兰敬酒:“你功劳不小,赐你做个尚书,行吗?”“不!”花木兰笑着摇摇头:“为祖国付出,这是应该的。我不需要做尚书,谢谢皇上的好意。但是否能给我一匹千里马,送我回家?”皇上用赞赏的目光看着花木兰:“好,既然你这么说,我就赐你一匹千里马。你要回家,我也不强求你了。”说着,叫手下从皇宫里牵出一匹自己最喜欢的千里马赏赐给花木兰,花木兰双手握拳拜谢皇上,然后骑上马走了。

“嗒——嗒——嗒”,花木兰快马加鞭往家中赶,身边的泥土都扬了起来。此时,归心似箭的木兰心里好不兴奋,恨不得马上飞到家。

父母们得知花木兰回家的消息,欣喜若狂,他们相互搀扶着蹒跚地走到屋外,目不转睛地盯着城门,眼巴巴地望着、望着……

“爹、娘——”花木兰的父母循声望去,花木兰骑在马上,飞奔而来,正在向他们招手。()花木兰的父母顿时激动得两手发抖,先是一惊,又蹒跚的走过去。花木兰将马一拉,迫不及待地跳下马,张开双臂,紧紧地拥抱住爹和娘。娘摸摸花木兰的脸说:“兰儿,瘦了,瘦好多了,但越来越漂亮了?”“走吧,天色已经晚了,兰儿回家就好!”父亲边说边牵着马,拍拍木兰母亲的肩说道。花木兰一家以及陪同她回家的战友们,一路说说笑笑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花木兰感到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和美好。

“姐回来了,姐回来了!”弟弟欢呼着,紧接着年少的弟弟操起刀,回到厨房里杀猪宰羊,忙着为姐姐煮点好吃的。

回到家的花木兰推开东阁门,坐在西阁床上,脱下战袍,穿上了旧时的衣裙,看着房间的旧物,她感到亲切而温馨。坐下来,她对着镜子在额上贴上了花黄,梳理着两鬓那乌黑的头发。

“吱—”门推开了,花木兰笑吟吟地走出来:“让大家久等了。”边说边坐了下来。

“啊?”战士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目瞪口呆:“十几年的战场生活,却不知你原是女儿身!”“哈哈哈……”从花木兰家中传来了一阵阵笑声……

3、木兰诗的改写

木兰诗的改写(一)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驾…驾…”一声声清脆、铿锵有力的叫声穿过树林,一位骑在骏马上,潇洒英俊的将军正是花木兰,花木兰从军十几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可以回家了,想到马上就能见到家人,花木兰心花怒放,发出铃铛般甜美的笑声,向着家乡飞奔……

花木兰家里可忙得不可开交——花木兰的姐姐一溜烟地跑进房间,翻箱倒柜找一套埋在最里面的最艳丽的衣服,十几年了,姐姐朝思暮想花木兰,哪还有心思打扮呢。姐姐站在镜子前,涂上胭脂口红,戴上花木兰送的发簪,如今的姐姐真是亭亭玉立的少女,姐姐打扮好后,来到木兰的房间,虽然房间里灰尘漫天飞,姐姐吃力地打扫,但心里好不兴奋,哼着小曲儿,盼望着花木兰归来。

“霍霍霍霍……”瞧,弟弟在磨刀,身边的猪羊发出“呜呜”的呻吟声,而弟弟心里兴奋,磨刀速度更快,磨刀的石头好像要被锋利的刀砍成两半似的。随着“啊”的一声,鲜血流了一地,弟弟提着杀好的猪羊,连蹦带跳地进了厨房,策划今晚的盛宴。

此刻,花木兰的父母在城外见到了花木兰,他们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紧紧地抱在一起,父母温热激动的泪水落在木兰的铠甲上,闪着寒光。在父母的扶将下,踏上回家的路,一路上木兰讲了见到天子的情景与自己建立的显赫大功,丝毫不讲战场上的残酷与艰苦。此刻,云朵被夕阳照得红彤彤的,夕阳余光撒在他们身上,爽朗的笑声响彻树林。

到家了!木兰欣喜若狂,像一匹脱缰的野马飞奔进自己的房间,房间已被姐姐收拾得一尘不染,姐姐早已等候多时,见到妹妹喜笑颜开,笑得合不拢嘴。木兰换上自己的衣裳,贴了花黄,整理了美丽的鬓发——木兰重新成为了一位玉貌芳容的美女,好像一朵娇嫩欲滴的花朵怒放。和父母姐弟坐在皎洁月光下的小庭院里谈笑风生,享受久别重逢的欢乐,幸福的味道溢满小院……

木兰诗的改写(二)

众人皆知,古代着名女英雄花木兰。

话说木兰看了朝廷发布的军贴后便想代父亲从军。于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却说军队行军速度很快,整日行色匆匆地。终于,接近了前线,就在安全地区扎营。士兵们拿出金柝,开始做饭。于是,大家就可以美美吃一顿。木兰想到:我现在是一个军人,不能再像一位柔弱的女子。

之后,各营营长命令开饭,士兵们便疯狂地吃起来,木兰也狼吞虎咽着。

第二天,侦察兵忽然来报:“敌军退兵二十里”。将军大疑,想到莫非敌军见我军人马众多,想让总部派兵支援,故意拖延时间?与几位文官讨论之后,便想乘虚而入,干掉前线主力。于是,大将命令:各营营长和士兵穿上军装,全体出击。木兰这营知道后,急忙套上铠甲,拿上兵器,出营站队。营长整顿好纪律后,带队冲向敌军主力。由于木兰这营速度稍慢,便被做为后军,所有人徒步前进。

却说没过多久,木兰的营长高喊:“大家小心,我们掉队了!时刻保持警惕-”。很快,士兵们接近了敌军营寨。

将军下马喊道:“敢死队快去劫营”!军队中间有个举出旗子,忽然摇了摇,便有十几个人冲出队伍,跑到大将面前,报出:“敢死二队报到!”行了军礼后,大将慌忙说:“快!”有一位壮士猛地掀开白布,可是营寨里空无一人。突然有人大笑道:“哈哈!李中我家将军之计了!”顿时,只听见有重物滚落之声,原来是石头!紧接着,乱箭漫天都是。慌忙中,将军喊着:“盾牌何在?”不料,话刚落,就被乱箭射死。众人反应很快,立即拿出盾牌防御。副将身旁的谋士说:“再这样下去是不行的,得想个办法。”乱箭窜来窜去,有的直接穿过防御盾刺穿头盔。副将叫道:“别无选择,只有死跑一条!”

危急关头,远处忽然传来飞马的奔跑声,近了,原来是木兰!只见她拉开弓弦,取出一只箭,毫不犹豫的射向山顶上的敌指挥官。一声尖叫后,木兰用力再射了一箭。

敌军忽然停止了乱箭飞扬,撤退了。

回营后,副将连忙跪下,感谢木兰救命之恩,万死难报!木兰慌忙扶起将军,回礼道:“我乃普通士兵,将军何必如此客气!”

原来,木兰的军队落了伍,他们没中埋伏,后来发现我军主力被围歼。眼看就不行了,营长急忙带队撤离,木兰硬着要一把弓,去营救大家,营长也没办法,就违了纪律。将军听后,本想斩七营营长,木兰却求情,将军便贬他去做饭,木兰为一营营长。

副将赶忙上奏天子,可汗得知后,新派去一位有经验的大将为主将,要求他们在七日之内消灭前线的敌主力。

第二天,主将匆匆赶来,下车便到:“全体集合!”不出一分钟,队便站好了。主将到:“你们纪律不错,我喜欢。但是,天子命我七日内消灭前线敌主力,这看似难,但也简单,别的以后再说,我们继续乘胜追击,出发!”大家都很愤怒,刚经一难,也该休息几日,没想到……木兰一路沉默不语,只是时间停止前进时整顿纪律,所有人都不知道,她思念着亲人。

军队很快接近了上次中埋伏的地点。主将想在此扎营,木兰慌忙劝道:“据我所料,敌军很有可能在附近扎营。并且侦察兵可能发现了我们。”主将怒道“你是何人!敢违抗我的命令!”副将劝道:“将军息怒,我看这里确实不安……”大将又道:“你!你也想反抗吗?”木兰给副将使个眼色,副将道:“将军息怒,依你,别跟他计较。”主将推开他,高喊?“扎营!”

傍晚,副将找木兰问:“你为何不阻止他。实在不行,我接过圣旨,天子说了,他有时有些高傲,万不得已时可以斩他。”木兰笑道:“我们可以将计就计,敌军定会今晚劫营,到时候以礼相待!”副将道:“妙也!”

果真,敌军来了,他们分四拨,看来后两拨留守营外。木兰得知后,汇报副将,准备埋伏。

主将营里,大家准备充饥。没过多久,忽然听到一阵撕杀声,大家想到会不会来偷袭。主将命令冷静,可士兵们都不知所措了。不过还能突围。便匆匆取出地形图。突然,外面安静下来。木兰冲进来,道:“我军全歼前线敌人十万!”将军晕了,飞跑出去,远远望去,果然满地尸体。士兵高喊着,欢呼着。主将跪下说:“救命之恩,……”木兰也笑了。

却说,这仗打了十年多,才终结。木兰也回到国都。

木兰诗的改写(三)

“请允许女儿替你出征,爹!”我终于肯下定决心与爹爹说出这一句话。昨天晚上,我无意中看见征兵花名册。爹爹年迈,小弟才5岁有余,叫我怎能看着爹爹白白送死?“木兰,你这是……”“爹爹,是女儿不孝。但女儿实在不忍心让年迈的您,所以请爹爹答应女儿的请求!”我坚定地说。“放肆!你一个女儿人家去男子之活,成何体统!”爹爹不知道从那里拿出戒尺,以致咳嗽,娘在一旁为爹爹拍背。当我正想向前为爹爹拍背时,爹爹却一个反手叫我退下:“跪下,好好反省后,再跟我说话。!”我只好跪下,但是我心意已定。“你想好了吗?”爹爹终于平静了下来。“爹,自小以来,女儿从不违背您的意思。但是这一次,女儿一定要坚守自己的意愿。”我深深地低下头。良久,爹爹回答:“木兰,战场上九死一生,你真不怕?”“巾帼不让须眉,女儿决不害怕!”我坚决地说。“好。”爹爹老泪纵横,终于肯答应我,娘也在啜泣着……

一个月后,我启程了。虽说第一次出远门却无半点恐惧。说实在,军旅生活真够烦,既要有“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精神准备,又要时防警惕自己的身份。

月深人静时,望望归去的方向,我总会想起家里人。想起爹娘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想起了姐姐盼望归来的眼神;()想起了弟弟顽皮的激励话。一想到这些,我那不争气的泪水就往下掉。爹娘,等我吧!我一定会凯旋的!

战场上,我不顾一切,英勇杀敌;战场下,我回顾战况,揣摩敌人实力;胜仗,我与伙伴相互勉励;败仗,我们永不放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终于打败敌人,取下寇军头颅。

转眼十二年过去了,我朝见了可汗。可汗问:“花将军,你愿为朝廷服务,当一个尚书郎吗?”伴君如伴虎,我答:“微臣思亲心切,所以想解甲归田。不知陛下能否批准?”可汗捋了捋胡须笑说:“既然花将军想归家,朕也不勉强你了,来人,备一匹马送花将军!”“谢陛下!”

由于不少士兵都是同乡,所以我们一回到城外就可以看到人山人海。

我回到了家,十二年未回的家,家们还是如此残旧。上面刻的“巾帼不让须眉”仍清晰可见。我打开了门,见爹爹在那里拜着祖宗。“望祖先能让木兰早日回家,花某愿折寿十年。”爹爹还在念念有词。我实在忍不住了,跌下包袱大喊:“爹,女儿不孝,让你久等了!”我上前抱住了爹爹,滚热的泪流了下来。爹爹猛然回头,颤抖地说:“你……可是木兰?”“是的,爹,女儿归来了!”小弟和姐姐也回来,他们看着我和爹爹相视一笑,娘也从厨房走了出来对我们说:“木兰,外边很多人在等你,你快快换了去迎接他们,别把人怠慢了!”我回到了房间,换上了以前的衣服,梳齐了头发。

我已初门口,不少同伴都问:“姑娘何名,想必是花将军的妹妹吧!”我嫣然一笑:“我就是花——木兰。”大家都目瞪口呆,还是爹爹招呼大家。从此,村里的小孩都会说:“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4、木兰诗改写600字

木兰诗改写600字(一)

门“嘎”地一声开了,还带来了一串“吱”的延长音。

看到这个在梦中无数次出现的闺房,如此清晰而真实地呈现在自己面前时,木兰怔住了。

房里的一切都完好无损,被褥还是走前的样子,整整齐齐地叠着。镜子里一片模糊的黄色,仍能察觉出水润过的潮湿。一定有人在定期打扫。

织机安静地伫立在房间的角落里。木兰尽量放轻脚步,走了过去。用不再纤细的手指轻轻拨动它,还是发出了预想的“唧唧”声。那架织机上还静卧着一绺刚织到一半的布,看得出那布被人用力擦拭过,仍能映出暗黄的颜色。柔软的触感,带有微微的湿润痕迹。

多么熟悉的一切!而今又要重新属于自己了。

小心地换好娘亲早已准备好的女装,静下心来坐在铜镜前。

淡黄色的衣裙里弥漫着一股清新而温暖的淡淡香气。空荡的盆子里被慢慢注入了温水。镜子里的自己,嘴角不自觉地扬了起来。

放下粗糙的被捆在一起的头发,慢慢地将它梳理,再重新束在一起。即使是昏黄的镜面,还是能够映出阳光在细发上反射出的光晕。

铜镜旁整齐摆放好的胭脂、发簪等头饰,全都是新置的。水粉胭脂涂抹在脸上,粉粉的红色映衬着白皙的肌肤。

突然出现的一个身影,遮挡了刚打开的门的光线,母亲那熟悉的身影慢慢地靠近了木兰。抚弄头发的一只手忽然被另一只温暖的手握住。母亲以疼爱又满足的语气说:“女儿啊,你的头发还是梳得这么好!”

母亲用有些颤抖的手抚摩着木兰的发丝,轻轻地,柔柔地。母亲把发簪给女儿插上时,沉默了片刻,接着又喃喃有声,那声音似乎在很遥远却又很临近的地方响起来——木兰,这次回家你就不会再走了吧!

木兰诗改写600字(二)

“唧唧”一声接一声,木兰我对着织布机,听不到织布机机梭子的响声,只能听到我木兰的叹息声,问我在想什么,挂念什么。木兰我没挂念什么,昨天夜里我看到军中告示,可汗现在在大规模的征兵,征兵名册有很多卷,每一卷名册里都有我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儿子,木兰我更没有哥哥,爸爸一把年纪了,女儿我怎能让爸爸去征战呢?我愿为此事去买马与马具,从此替爸爸去征战。

我去东市买骏马,又去西市买鞍鞯……一大早我便向父母告别了,这意味着我从此就要去征战,离开父母了。我随军出征,晚上住在黄河边。听不到父亲、母亲的呼唤声了,只能听到黄河流水的溅溅声响,早晨我离开黄河边,又随军来到黑山,傍晚我们住在黑山脚下,听不到父亲、母亲的呼唤声了,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马儿啾啾的鸣叫声。

军队奔赴战场,跨越赛山岭,寒冷的空气中传来阵阵打更声,冷冷的月光照在战士们的盔甲上。将士们身经百战,出生入死,饱受着种种折磨,在艰苦的环境下,飞沙走石,苦战多年啊,终于归来了。

回来我拜见天子,天子恩赐我财物,给我官职,让我当尚书郎但是都被我拒绝了,我说:“天子啊,木兰我不求别的什么,我只想骑上千里马,让我回故乡吧!

我的爹娘一听说女儿我要回来了,便互相搀扶着来到了城门口,姐姐我回来了,对镜梳洗打扮,弟弟听说姐姐我要回来了,赶忙要杀猪宰羊。

我回到了家中,推开了我东厢房的门,坐在我西厢房的床上,脱下我打仗时的战袍,换上了我平时的衣裳,唉好久没穿这样的衣服了啊,一直被战友们当成男人看待。木兰我对着窗户理理我的头发,对着镜子贴我的花黄。走出去,站在门前,同伍的战友路过,看见我,很惊讶,他们和我一起参军这么多年,竟不知木兰我是个姑娘。

碧空万里,我木兰参军回来了,一切恢复的正常,大家都不在担心我了,从大院中传来了一群女子爽朗的笑声……

木兰诗改写600字(三)

战争之前我感谢生活,它给我平安;战争之中我感谢生活,它给我豪迈;战争之后我感谢生活,它给我团圆。

——题记

盼望着,盼望着,我的家,我的亲人,我的一切……

经过万里征程,我回来了,城外的一对老妇人,映入我的眼帘,近了,近了,啊!我的爹娘,我回来了……

眼里涌出喜悦的泪,心中流出无言的语,小草躲在大树下一动不动,云朵渐渐藏入天空的胸膛,木兰我今天又回到了家乡……投入父母的怀抱,讲述我征战沙场,度日如年的别愁。不经意间,来到了屋檐下。梦中的小院,负伤时给我坚强,征战时给我信心,你是我离别后的思念……

来到我旧时的闺房,穿上我旧时的衣裳,再次坐在织布机前,推动着它,唧唧复唧唧……

听着这久违的声音,遥想当年,我在这里叹息。东奔西走,南来北往。付出,我不遗憾;悲伤,我不忧然;奔逐,我不辛酸。()滚滚黄河,好似我的泪水,喧嚣燕山,使我的心好烦。思念我的父母,思念我的小院,思念那唧唧……今日想起,何必叹息,只不过是从头再来罢。呵!那金戈铁马,撼天动地;那雄关漫道,气贯长虹;那战天斗地,狂劲冲飞霄。而这织布机,才是我的最爱!

别离之时,我流多少泪,何必?身披铁甲,纵横沙场,何必?辞官不就,回归故里,何必?只为这全家的团聚,只为这唧唧复唧唧……

巾帼何必让须眉。

——后记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