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传递母爱作文600字
忘了是从那篇文章上看到这么一句话:母爱是场循环传递的爱。仔细回忆,难道不是这样的吗?外婆最疼爱的是母亲,而母亲最疼爱的,是我。
外婆在我家也住了两三个月了,若不留心观察,还真不知道她每天都做些什么。原来,外婆她无时无刻都在奉献她的爱,把爱传递给她的女儿。
那次是周末,母亲病倒了,蜷缩在床上,像个弱小的婴儿。我的母亲,你何时变得如此脆弱?我手忙脚乱的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只能在一旁干着急。望着床上的母亲,她紧锁着眉头,脸色苍白,额上慢慢沁出汗珠,表情狰狞,半眯着眼睛,却从不说一声痛!我的心紧紧的,想崩开一条长长的裂痕似的。可是我却什么都做不到,只能心疼地望着这一切。这时,我却注意到了外婆一直坐在床边,用自己的双手紧紧裹住母亲的手,不时用纸巾出去母亲额作文上的汗珠。那坚定而又温暖的目光与母亲对视着,仿佛在传递着什么力量一样。好像她们又回到了从前,当母亲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在这场无言的电影里,我知道,外婆真的很疼爱母亲。
从我出生到现在,母亲就是我的守护神,她守护着我成长,守护着她的爱,从未停歇。
那次我和同学在街上逛,可能是吃了些不干净的东西,肚子突然强烈的痛了起来,我瞬间瘫倒在地,直不起腰来。我拿起电话,给家里打了过去。母亲马上着急地闯了三个红灯,不过十分钟,便飞奔到我面前接我到医院检查。那时候,我是愧疚的,总给母亲添这样那样的麻烦,总让她为我担心。虽然我们从未说出口过,但却都心知肚明的,我们都爱着对方!
母爱是一场循环重复的爱,它带给我们无微的呵护、温暖的幸福。向我们传递着一种伟大的力量!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傅勇林 | 作者年龄 | 13岁零1个月 |
---|---|---|---|
在读学校 | 东港市第二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二2班 |
性格特点 | 规范型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看韩剧 | 平均成绩 | 90分 |
指导老师 | 伊瓜因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2、传递爱心作文600字
大家听说过耳蜗吗?耳蜗就是助听器,是帮助听不到声音的人的。那究竟和爱有什么关系?那就聆听我述说这个故事吧!
故事发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里,他们家有一个小女儿,是先天性耳聋。后来,小女孩的爸妈起早贪黑、含辛茹苦、节衣缩食、拼命工作,终于攒到了钱。他们就想给孩子配个耳蜗,让孩子和别的孩子一样的做个健全的人。
小女孩很高兴,自己能听到声音了,总喜欢去热闹的地方玩。有一次,奶奶带着小女孩去菜市场买菜,不知怎的把耳蜗弄丢了,全家人心急如焚,齐齐出动,到处去找,徒劳无功。全家人没有灰心丧气,在大街小巷一边贴寻物启示,一边发传单。可是大海捞针,这么小的耳蜗,怎么找啊!
耳蜗丢了几天后,小女孩的奶奶就是不甘心,仍然去找,不仅没找作文到反而被骗了钱。患老年痴呆症的爷爷去倒垃圾被反锁门外,家里正好用煤气煮着东西,幸好隔壁邻居救了小女孩,小女孩才安然无恙。
全家人在绝望之际,一个媒体从业员见到了寻物启示,就帮助他们登了报纸,还有一些好心人在网上发布寻物启示……几天后,终于有个人打电话说见过这个耳蜗。他们欢喜若狂,马上跑到那里。原来是一个在菜市场掏垃圾剩菜的乞丐,当他们从乞丐手里接过那个耳蜗时,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小女孩家人认为无论如何也要酬谢乞丐,但那个乞丐不肯收取任何报酬,向着茫茫的人群里走去。
这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是我从电视上看到的。在当今社会里,其实有很多人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爱心,传递着社会的正能量。我们相信: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都本基 | 作者年龄 | 14岁零7个月 |
---|---|---|---|
在读学校 | 西安育才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二7班 |
性格特点 | 无情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十字绣 | 平均成绩 | 100分 |
指导老师 | 马指导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3、传递爱作文600字
生活中,温暖无处不在,可能是家人细心地呵护;可能是同学贴心的安慰;也可能是陌生人温暖的帮助……
寒冷的冬天,狂风呼啸。我和妈妈来到万达参加“报纸传递爱”的活动。穿上制服,拿上报纸,我信心满满地准备卖报了。
最开始有点紧张,我哆哆嗦嗦地走到一位阿姨面前,结结巴巴地说:“阿……阿姨,您能买一份报纸吗?不贵,就两元,这……这些钱是要捐给孤儿院的小朋友的。天太冷了,要给孤儿买衣服。”我低着头等待阿姨的回复。阿姨摸了摸我的头,温柔地说:“好,我要两份。”我喜出望外,连忙拿了两份报纸给她。拿着阿姨给的几枚硬币,我的心暖暖的。
第一次的成功给了我莫大的鼓励,所以我不再害怕了。快步走到另一个阿姨面前:“阿姨,您能买份报纸……”我话还没作文说完,阿姨笑着打断我:“对不起啊小朋友,我已经买过了。”我像霜打的茄子——蔫了。
在心里给自己鼓了鼓劲,我又出发了。找到一个看起来不叫和善的叔叔,小声问他:“叔叔,我……你能买份报纸吗?这些钱是要给孤儿院的小朋友买一些厚衣服,不贵,就两元。”
“可我没有零钱啊,我最小的只有二十元的。”叔叔微笑着说。
“哦,好吧。”我沮丧地准备离开。
“如果这些钱是要捐给孤儿院的话,我可以买十份。”叔叔又说。
我呆住了,直到他把钱塞到我手里拿走报纸,都没有回过神。我忘了感谢,看着他远去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温暖。
后来我又卖出去很多报纸,虽然还是有一点紧张。寒风依旧肆虐,但我已经无所畏惧,因为这些陌生人的爱温暖了我。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余男 | 作者年龄 | 11岁零6个月 |
---|---|---|---|
在读学校 | 盐马路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7班 |
性格特点 | 敏感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单机游戏 | 平均成绩 | 100分 |
指导老师 | 金鼎福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4、爱的传递者作文600字
我的座右铭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有一次我们全家在郊区发生了车祸,妈妈受了重伤,头部血流不止,虽然打了120,可那儿离市区较远,救护车一时赶不过来,多亏一位路过的私家车车主停下来把妈妈及时送到医院。当爸爸想要感谢他时,那位叔叔微笑着说:“不用谢,谁出门在外遇到事都需要帮助,我遇到困难时也有人帮助过我,我只是个传递者。”那一刻我下定决心,也要做一个传递者——爱的传递者!
妈妈受伤后,老师们怕我没有人照顾,都提出要把我接到她们家住,后来虽然我去外公外婆家住了,但是她们每天都会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同学们也不例外。外公外婆都很感动,很想感谢老师和同学们,可是老师说:“陈果同学是我们班的开心果,平时很喜欢帮老师和同学们做事,我作文们都很喜欢他,现在他妈妈不在身边,大家帮助他也是应该的。”原来,我们都是爱的传递者!
妈妈终于出院了,我高兴极了。听妈妈说,住院期间,邻居奶奶怕她吃医院的饭菜营养不够,每天都给她送菜送汤。我赶紧拿了个大苹果去感谢奶奶,可是奶奶说:“举手之劳,不用谢!邻里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你的妈妈不是也帮过我吗?”
现在你一定也明白了我为什么有这样的座右铭了吧?因为我的身边都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行动教会了我——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我也一直在努力践行这句话,在家里,我帮妈妈洗碗,帮爸爸拖地;在学校,我帮老师搬作业本,帮同学解答难题;公交车上,我为老人让座……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让我们行动起来,都成为爱的传递者,建设美丽家园,成就美好人生!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蓝荷花 | 作者年龄 | 12岁零7个月 |
---|---|---|---|
在读学校 | 迎泽区第三实验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1班 |
性格特点 | 活泼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书法 | 平均成绩 | 114分 |
指导老师 | 易联通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5、传递中传递着作文600字
我喜欢书中的唐诗宋词,总觉得能吟上几首古诗词,就能沾上一点文化人的气息,那种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气息。传递诗歌,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绵绵的雨
每当暮春,看到窗外绵绵的细雨,一种莫名的烦意就不觉地涌上心头。但是想到秦观的那句“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时”,对窗外的落花飞雨便有了一种欣赏的心情。想到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顿悟:雨,这个水的精灵,竟能承载起那份厚重的思念之情。不禁对他有了一份敬畏。关于雨的诗句,最有名的应该是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吧!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的豪情。
英雄的酒
在诗歌中有一个颇为常见的词汇,那便是“酒”,无数的诗人不惜笔墨写下了不少与酒相关的诗篇。
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和李作文白的那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脍炙人口。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酒中寄托对友人的那份浓浓的情。最让人思绪万千的还是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和“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哦,那一杯浊酒真的能承受得住那无边的思绪吗?但愿吧,否则那么多颗漂浮的心,又该在何处得以寄托?
动人的情
每读到黛玉的《葬花吟》,都会为她那份愁思而感动。一个柔弱的女子,只有用诗词来填充她那空虚苦闷的心。每读到东坡先生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总是会为东坡先生的孤独和独立于世俗之外而感动。无论他身处何种境地,总能保持那份傲气,绝不会低下高贵的头颅,好一个文人的傲骨!
我传递诗词,它让我有一颗诗意的心和对生活欣赏的心,让我始终对诗歌怀着一颗敬畏的心。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杜子建 | 作者年龄 | 15岁零10个月 |
---|---|---|---|
在读学校 | 黎城县第一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三4班 |
性格特点 | 执著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做糕点 | 平均成绩 | 117分 |
指导老师 | 李春光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