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大先生读后感_马裤先生读后感

1、笑谈大先生读后感

笑谈大先生读后感(一)

读陈丹青先生写的《笑谈大先生》,才读了几行,便坐直了身体,提起了精神。

谈鲁迅的文章几十年来经久不衰,或“捧”或“打”,从没有间断过。“捧”有捧的道理;“打”有打的道理。而这一次陈丹青则“捧”得很别致。

我最喜欢读这样的文章,看一个人夸一个人,赞美一个人,因为这种赞美是由衷的、是发自内心的,所以常常说得恳切而到位,虽是夸的是别人,可是读这样的文章使人有“如坐春风”的感觉。

当今世界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文人相轻”、“口水仗”盛行,动则相互攻讦,相互漫骂,进而相互揭短,相互扭打,相互撕扯,弄得彼此都有失体统。古人有“平生不解藏人善,逢人到处说项斯”,在当下己不多见了。突然读到这样的文章确实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

我自己总有一个观点,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从内心里敬佩别人,看出别人的高明,承认别人强过自己,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一个心胸宽广、内心丰富、人格高尚的人。心胸宽广使人能够接纳不同的观点从而具有包容性;内心丰富使人有品味、有情趣,感受美好的东西的能力会很强;人格高尚则能使人有“成人之美”、“逢人说项”的品质。

“读人”如“读己”。有些人总是能看到别人的长处、好处;有些人则只是能看到别人的短处。《菜根谭》上有一句话,“受人之恩,虽深不报,怨则浅亦报之;闻人之恶虽隐不疑,善则显亦疑之。此刻之极,薄之尤也。宜切记之。”

陈丹青是一个热爱鲁迅的人,一个“懂”鲁迅的人。用他自己话来说他是在“鲁迅”这两个字上“落了枕”的人。鲁迅是几十年来他不断想念的一个人。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解读”鲁迅的。

笑谈大先生读后感(二)

最近反复读的一本书是陈丹青写的《笑谈大先生》,和一些晦涩深奥的学术着作,比如汪晖的《反抗绝望》,以及我们以往的教科书比较起来,《笑谈大先生》中向我们展现了鲁迅先生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他是亲切的、勤奋的、幽默的、丰富的,然而又是了不起的,他有凡人的名字:周树人,他有家人,有爱情,他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大全的“神”,他是人间杰出的“鲁迅”。从这本书里,我们感受到了人间鲁迅的温度,以及感受到了文脉流传的力度。这里我要引申的,是鲁迅旧体诗里体现出来的恋子形象。

鲁迅去世的时候,爱子周海婴还不太懂事,作为后来渐渐长大的孩子来说,父亲的身影已渐行渐远,那么,父爱,又该从何处感知?

相对于新文学中“金刚怒目”的鲁迅,从鲁迅的旧体诗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慈父”的形象。人们习惯于用“严”来形容父亲,似乎宠孩子的只有母亲,而鲁迅于“荷戟独彷徨”外,在旧体诗中留给我们的,是一个邻家大叔的形象。鲁迅晚年得子,高兴之情常溢于言表。1932 年12 月31 日,在他书赠郁达夫的一首七言绝句《答客诮》中,这样写道: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一位老者,过分宠爱幼子,鲁迅觉得理直气壮,他解释到:勇猛的老虎,也有不时回头看小老虎时的温柔,何况人乎?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太过于平常。然而只有鲁迅身上也有这份情怀,这份平常,一位立体的鲁迅才会完美起来。也不会让人将鲁迅理解成一个阴暗、冷酷、偏激的人,有了这种爱作底色,鲁迅的战斗性才有了现实的根据。

还有鲁迅的《自嘲》,这首诗中除过长期以来理解的战斗性外,这首诗中还有父子情深。现录于下: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这首诗中的爱子情怀从什么地方可以理解,即“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四句。鲁迅1931 年2 月4 日致李秉中的信中说自己“千夫所指,无疾而死,生于今世,正不知来日如何耳。”又,内山完造在《花甲录》中对这首诗有一段回忆:“先生那时在国内其实是处于四面八方围攻中,在孤军奋斗着。那时先生曾把一篇述怀拿给我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听了先生的说明,我哭了。当我抬起泪痕满面的头时,我看到先生也哭了。”这里面的“千夫所指”,它所包括的,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还有一部分“自己的人”的指责和谩骂。此处不再赘述,相关的论述也已经很多。“俯首甘为孺子牛”句,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一:“同里钱秀才季重,工小词。然饮酒使气,有不可一世之概。有三子,溺爱过甚,不令就塾。饭后,即饮与嬉戏,惟恐不当其意。尝记其柱帖云‘酒酣或化庄生蝶,饭饱甘为孺子牛。’真狂士也。”俯首甘为孺子牛,实际的情况就是爬在地上让儿子骑在背上嬉戏。鲁迅先生所说的“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未尝不是这种在家的小天地中享受父子之情的天伦之乐。

在当时的“五四”一代作家中,他们往往用新文学来参与社会变革,而用旧体诗文来交往和自娱,分工明确,在这些旧体诗中,往往会有一些展现他们当时心迹的内容,这些内容,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偏离新文学中自我形象的塑造,但无可置疑,这些旧体诗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看到《笑谈大先生》一书中选载的鲁迅去世后数天爱子海婴在书房中的那副照片,我不胜唏嘘,遂有了上述这些感慨。

笑谈大先生读后感(三)

初读陈丹青的书,就是这本《笑谈大先生》,不知是因为自己对鲁迅的喜爱,还是也有陈丹青文笔的美妙,我觉得读起来舒服极了,不带半点功利,却很滋养人。区区九万字,让人的心中丰富了很多,甚至有更多地向往,想要了解陈丹青、大先生、五四还有民国。()

我想,不管是喜爱鲁迅的,或是厌恶他的人,都应该读读这本书笑谈大先生读后感200字笑谈大先生读后感200字。喜爱自不必细说,陈丹青从很独特的几个角度向我们讲了大先生的相关,而对于厌恶的,看完此书后也许会换一种看法,从原来清苦、刚直的印象变得可爱、风趣,而不再是一个政治符号或旗帜,因为他是活生生的人啊——

陈在讲鲁迅的同时展开了好多,民国的趣事、五四时期的文化生态、现今早已见不到的珍贵的中国传统等等等等,说到当时各路文人的交往,真是自由、随意让人羡慕,现在逐利的社会中再也无法见到了……

我读后感虽然浅薄,自己的时间也有限,但还是想写下来,因为浅薄就不写,永远也深厚不了。

2、马裤先生读后感

马裤先生读后感(一)

文/代永萍

假期无事,随手翻看老舍先生的小说集,读到了老舍先生的精品小说《马裤先生》,马裤先生这个人表现出了人性刻薄的一面;但更深一层看,他并不是个十恶不赦的坏蛋。大部分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点虚荣,或者一点刻薄,也许还有一点趾高气扬;而马裤先生就像是这一种夸张了的,负面的展现人性本来面目的一个人。

马裤先生的“本领”是使唤人。马裤先生为了显示自己是二等车厢的“文明人”,连续四五十声“茶房”一声比一声惊天动地,足以把“茶房的眉毛拧得直往下脱毛”;马裤先生举手投足都有“老爷”派头,他不理解茶房不是机器,更不是只为某些人作奴隶的,如果人人都这么折腾他、使唤他,就是铁打的身子也是要应付不过来的。很难想象,在新民主主义时代的“人人平等”喊了多少年之后的今天,“马裤先生”这类人依旧没有绝迹。只要看看那些倚仗钱财,目无一切的先生和女士们你就会发现,历史与现实是何等的相似了——饭店吃饭要把“服务员”喊得地动山摇,到商店购物是如何显摆自己是大款。“马裤先生”的表现对于现代社会的“老爷”们同样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因为当一个人无限放任自己之时,他给别人留下的印象绝不是伟大与崇高,而是渺小与庸俗。

马裤先生的另一大“本领”便是不顾他人感受的我行我素。在别人头上打鞋底,吐痰,傍晚睡觉时咬牙还打呼噜,如果说那四五十次“茶房”的叫声还只是让一个人不得安宁的话,那以上种种陋习表现就是让车上左邻右舍都不得安宁了。如果说“咬牙打呼噜”是一个人的生理问题,仅凭个人意志无法克服的话,那么打鞋底和吐痰这类行为可就是纯粹的不文明了。当然,或许马裤先生那个时代正是火车刚刚兴起的时候,这种我行我素之辈可能并不少见。不过看看今天火车上仍然存在的种种不文明行为(例如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皮鞋也要“上床”)马裤先生一定会欣慰的说:“我的精神没有丢啊!”可是,朋友,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我们是否会对这种“欣慰”感到脸红和羞愧呢?自认为“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的我们,是否真的在文明方面进步了呢?

当然,马裤先生的“本领”远不止上面提到的这些,他的行为既让人发笑又让人厌恶,既滑稽愚昧又引人深思。我想,老舍先生塑造这个人物绝不是让我们在笑过骂过后就万事大吉,透过马裤先生的种种“表演”,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内心的大声呐喊“沉睡的国民们哟,你们要改变的不仅仅是外表!”

马裤先生读后感(二)

看完《马裤先生》后,我觉得这篇小说十分有趣。

为什么叫他马裤先生呢?因为这位火车上的客人无名,穿着马裤,所以叫他马裤先生。为什么以他为主题?因为这个故事在他的叫声中开始的。

在故事中,马裤先生不停地叫茶房帮助他拿很多东西。我觉得他十分懒。他自己不去,而要茶房帮着拿。而且他的叫声还十分惊人,也就是很大,茶房就算是有天大的事也要放下,来伺候这位马裤先生。然而,他得到的回答只有四个字“拿手巾把”。在马裤先生叫了5次之后,茶房不是装听不见就是耳朵已被震聋,头也没回地就走了。看来茶房也被叫烦了,懒得理他。之后,他叫了40-50次“茶房”,()茶房只来了一次,说明茶房已经讨厌他了。在“我”进了城后,还听见了一声“茶房!”。看到结尾,我乐坏了。

看着这位可笑的马裤先生,我突然想到了我自己。每天爸爸妈妈都伺候着我好吃好喝的,我不要像马裤先生那样乱叫人,让别人讨厌自己啊。

马裤先生读后感(三)

老舍先生的作品大都很幽默,大都是表面上在开玩笑,在轻松逗乐,实质上却在把国民思想里一些落后的、丑恶的东西呈现给读者,试图启发读者在笑过之后去思考、去反省。有人评价说老舍先生的文章“笑中有泪”,这个我还没能体会到,但至少我明白读他的文章不该只是笑。

《马裤先生》算是一部短篇小说吧,它主要是在描写马裤先生的行为,以及他和茶房之间的互动。老舍在这篇文章里的用语极其幽默、夸张、讽刺。马裤先生这个人可称得上是集负面之小成:他为人小气,好虚荣,不懂基本的礼仪,不知道“耻”为何物,我们好多人的身上多少有他的影子呢。展开来谈几点,如下:

“……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我倒有点迷了头,火车还没动呢,不从北平上车,难道由哪儿呢?……”典型地没话找话,不知道说什么,但总不能不说吧,那样显得多没涵养呢?这就是爱充大,爱慕虚荣的心理在作怪。

“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假如不是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马裤先生为什么喊声茶房,还要几乎用尽全身的力量,是怕茶房听不到?我猜想他是怕周围车上的人听不到,更是怕“我”听不到,他想成为焦点,毕竟在这之前他受到了“冷遇”,为了挽回面子,他必须行动起来。但在旁人看来,这种方法是多少蠢笨!

马裤先生忙不迭地喊茶房拿毯子,拿枕头,拿毛巾……难道他就不怕茶房会烦吗?或许会吧,不过我想在他看来,他付了钱的,所谓花钱买服务,为了对得起自己“送出去”的“银子”,他必须争取尽可能多的服务,这也就是他在得知老舍与另一位乘客都没有带行礼时而为自己没有带上四只皮箱与一口棺材感到遗憾的原因。马裤先生这样不遗余力地争取自己的权利想来倒也无可厚非,但问题的关键是车上不只他一个乘客,只管自己享受而不去顾及其他人的死活,这多少有点自私吧。

从马裤先生的“小动作”,比如在大众面前挖鼻孔呀,站在车箱的过道里堵着别人呀,把一口痰吐到车顶上呀,在别人头顶上摔打鞋子呀……可以看出来他的素养高不到哪儿去,或许是个暴发户吧。懂得不多,却还要故意趾高气扬,以示与众不同或者鹤立鸡群,但让人遗憾的是他几乎稍一动作,就会被别人看出破绽。

其实老舍先生在故事一开始描述马裤先生的穿着时就赋予了他不中不西,不伦不类的形象,以这个开场来暗示读者接下来的故事将会是一种讽刺性的幽默。马裤先生的形象是如此的惟妙惟肖,动作是如此的鲜活,仿佛他就站在我们的面前,响雷似地喊茶房,让人反感不已,同时也忍俊不禁。

马裤先生这个人表现出了人性刻薄的一面,但往更深一层看,他并不是个十恶不赦的坏蛋,毕竟大部分的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点虚荣,或者一点刻薄,也许还有一点趾高气扬。马裤先生就是我们自身缺点的大集合,被老舍先生故意夸大了以后,让人读来心有戚戚焉。

我想大概老舍先生就是想使用马裤先生――这一夸张的人物形象来写人性的某些缺陷,努力使读者在发出会心的微笑之余,顺便做些自我观察与自我反省吧。

3、藤野先生读后感

藤野先生读后感(一)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对早年生活的一种追忆,里面有他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也有他对老师和朋友的记忆。以前我就读过里面的《藤野先生》一文,对他描写的那个又黑又瘦,教学严谨的老师印象深刻。

这篇文章里“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切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对这一段我印象深刻。

从这篇文章里学习鲁迅先生的写作方法,他先以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的芦荟运往北京,美其名曰“龙舌兰”作铺的,再写他在仙台所受到的优待,就水到渠成,从中也可以看出鲁迅先生的谦逊情怀。

这一篇是叙事散文,从文中充分表现出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因为无法苟同于当时中国人的态度,为了唤醒,拯救当时已经麻木的中国人,他也在此时改变了学医救国的初衷,虽然从此与藤野先生分别,但藤野先生严肃认真的教学态度萂真挚无私的爱给了鲁迅极大的鼓舞。“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便使我忽有良心发现,而且增加了勇气,于是点上一支烟,又继续写此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鲁迅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奠基人。从他的文章中不但可以学到高超的文学写作技巧,还可以从中学习他的高风亮节的情操和那无谓的革命精神。

藤野先生读后感(二)

《藤野先生》回忆鲁迅在仙台留学时期的生活,记叙了鲁迅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的过程和对他的怀念。鲁迅初到东京时,看到的是清国留学生在饱含中国人的耻辱的上野公园的樱花树下的身影,听到的是留学生们傍晚学跳舞的喧闹。这让鲁迅甚为厌恶,也正是这样,他去了仙台,在那与藤野先生相识。藤野先生的衣着模糊,他为鲁迅添改讲义,他就正解剖图,他关心解剖实习,他了解中国女人裹脚。在这一个个片断中,我看到了那个对学生要求严格的藤野先生,那个对鲁迅关爱有加,毫无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那个对科学严谨求实的藤野先生。这样一位有着高贵人格的老师,也难怪鲁迅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它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藤野先生》也同样记录了鲁迅的心路历程,学医救国到弃医从文的转变,表达了鲁迅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感。在鲁迅留学日本之时,是“风雨如磐暗故园”之时,也是鲁迅个人处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时期。他曾说:“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但从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中国人的麻木不仁中,鲁迅才深刻地认识到,学医可以拯救人的身体,却不能拯救人的灵魂。鲁迅说:“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学医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强健,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

藤野先生读后感(三)

记得这是读中学时候的一篇语文课文。不要误会,其实我对于这篇课已经全无印象,只是记得这个标题。今天突然回忆起来,源自一条新闻。

今天一则新闻报道说,“包括入学通知、课程表、考勤表、成绩单、作业、同学照片等在内的一批鲁迅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期间珍贵资料图片今天在西北大学展出”。

突然看到“仙台”二字感觉似曾相识,往下看,“其中还有藤野先生用红笔修改的鲁迅医学作业”,哦,原来高中课本里提到的藤野先生确有其人,而且似乎对鲁迅的影响力还不小。

其实,鲁迅在我心里是一个一直想读懂但一直都没读懂的人,尤其在读到这篇课文的时候,当时并不以为然,实在读不出平时的语言中所传达出来的韵味,我想多半是跟当时的经历有关,并且应试教育之下,更别提能以一颗平常心来鉴赏。早就被那些教条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选词填空”磨去了大半的兴趣。

但是今天重新读起这篇文章来,竟然被文中的藤野先生感动了。

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而且饱经战乱,似乎当时留学日本是一种潮流,因为鲁迅刚到东京的时候看到很多盘着辫子的“清国留学生”在樱花树下学习日语。()(其实鲁迅字里行间传达出来的身在异国他乡的愁绪,以及对清国留学生生活污浊的失望,当时读起来竟然一点都没察觉。)

而他选择了在仙台学习医学。对于初来乍到的鲁迅来说能够得到这位素未谋面的藤野先生的关照,内心自然十分感动,期间鲁迅还遭遇“种族歧视”的风波,“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想到鲁迅只身一人在这个陌生的国家忍辱负重的学习,更是对藤野先生这种不带偏见,正直、热诚的品质肃然起敬。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

我想生命中有许多感动,有些感动往往是被人们积压在内心深处。时过境迁,鲁迅依然对藤野先生念念不忘,“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4、金岳霖先生读后感

金岳霖先生读后感(一)

读汪曾琪写的《金岳霖先生》后,一个知识渊博却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老顽童形象马上在我脑海里形成,但最为令我印象深刻的却是这么一个情节:在林徽因死后多年,金先生忽在北京饭店请客,在众人的纳闷下,他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初次知道金先生和林徽因之间的故事缘于徐志摩,知道徐志摩对林徽因那激烈的爱,进而了解到还有这么一个男人为了林徽因终生未娶。金先生对林徽因的爱是脉脉含情的,相比徐的爱,金先生的爱更让我动容,金先生把林徽因当作是女来看待,排除了肉体的爱,这种柏拉图式的爱情,恐怕是天底下最高尚、最美丽的爱情。只是站在爱人的身边,默默地付出,默默地守候,不奢求走近,也不祈求拥有。即使知道不会有结果,却任然执迷不悔,也就是这种不求回报的伟大,注定了悲剧的结局。也许有许多的人会为这场恋情叹息,感到遗憾,但是这样对金先生而言也许也是一种幸福吧。

其实金先生并非没机会与林徽因结合,有一次林徽因对梁思成说她可能同时爱上他和金先生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梁思成就告诉林徽因他可以自由选择,即使林选择的是金他也会祝福他们的,后来林把这件事告诉了金先生,金先生的回答是: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退出吧。于是就这样,为了林徽因的幸福,他选择了放弃。

对以金先生这种付出了不奢求回报的痴情的爱,我本人是非常钦佩和羡慕的。在我们这个商业化的时代,爱情也就像是一种商品。像金先生这种愿做“亏本生意”的人便有如恐龙一样,绝种了。更多的是斤斤计较的“商人”,在他们的眼中看来,爱了就一定要得到回报,绝不能在爱情这场生意上赔本,他们甚至奢求双倍或多倍的回报。这是一种可怕的爱。其实爱一个人是一种自由,付出如求回报那边是一种交易;在感情的付出上想得很多那倒不是纯粹的爱情了。

金岳霖先生读后感(二)

文/赵赞

汪曾祺先生的《金岳霖先生》是一篇写人记事类散文,取材于真人真事,人物性格和形象的刻画栩栩如生,在刻画人物性格和形象时,细节描写也恰到好处,作者运用这些细节描写有哪些作用呢?笔者今天作一下探讨,希望批评指正。

所谓细节描写就是对文章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进行描写,像场景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金岳霖先生》这篇文章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最突出的是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比如文章第二节写金先生的外貌,“他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他的眼睛怕阳光,因此它的呢帽的前檐压得比较低,脑袋总是微微地仰着。他后来配了一副眼镜,这副眼镜一只镜片是白的,一直是黑的。他身材相当高大,经常穿一件烟草黄色的麂皮夹克,天冷了就在里面围一条很长的驼色的羊绒围巾。”这一段外貌上的细节描写,

是写金先生穿戴上的“怪”,他的“怪”是独特、不从众,不随俗,有个性,体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性格,也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吸引读者去读下文,这样的一个怪人会做什么事呢?我们心里很纳闷,迫不及待的去读下文。

接着写金先生语言上的细节,比如他上课提问说:“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来回答问题”提问别出心裁,让所有穿红衣服的女同学都很紧张,()自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成绩也遥遥领先。他上课时学生可以随便提问题让他回答,学生提的问题稀奇古怪,他就稀奇古怪的回答,弄得学生当场傻了,这种自由对话式的教学把枯燥的学术变得通俗易懂,学生非常高兴,师生之间感情十分真挚,课堂气氛十分融洽,也表现了金先生幽默、率真、可爱的性格,真是个怪老师,这样的老师真难得,怎能不让学生喜欢。

金先生动作上的细节更让人捧腹大笑,与众不同,比如他做讲座时,忽然停了下来,说:“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说着,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这时的金先生不仅知识渊博,态度严谨,还是个风趣幽默的老玩童,大有六朝名士“扪虱而谈”的遗风。讲到这儿,我顺势追问学生:“如果是你,会不会为从脖颈中捉出了跳蚤而得意?如果你的同桌从身上捉出了跳蚤来,你会不会觉得他可爱、率真?”学生陷入了思考,经过探讨得出结论:因为金先生是一位很有学问,天真浪漫的大哲学家,所以我们爱屋及乌,能带着善意去欣赏其名士风流。这一说法反映出学生对人物的了解还处于表面阶段,要提升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能力,就需要教师搭建渠道,唤起并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以更好地体会文本。经过我反复给学生讲解,学生最终理解了这位与众不同的人物。

金岳霖先生在治学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言行、事情,赞美了他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他的确是一位为人师表、循循善诱、率真可爱的学者,从他的身上,我们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金岳霖先生读后感(三)

《金岳霖先生》中有个这样的细节,说是林徽音去世多年,金先生忽有一天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开席前,他宣布说:“今天是林徽音的生日!”顿使举座感叹唏嘘。

他为了她终生未娶,因在他心中,世界上已无人可取代她。

即使多年后,当他已是八十岁高龄,年少时的旖旎岁月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可当有人拿来一张他从未见过的林徽音的照片来请他辨别拍照的时间地点的时候,他仍还会凝视良久嘴角渐渐往下弯,像是要哭的样子,喉头微微动着,像有千言万语哽在那里。最后还是一言未发,紧紧捏着照片,生怕影中人飞走似的。许久,才抬起头,像小孩求情似的对别人说:给我吧!

林的追悼会上,他为她写的挽联格外别致,“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四月天,在西方总是用来指艳日,丰盛与富饶。她在他心中,始终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他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他跟人说,追悼会是在贤良寺举行,那一天,他的泪就没有停过。他渐渐说着,声音渐渐低下去,仿佛一本书,慢慢翻到最后一页。

有人央求他给林的诗集再版写一些话。他想了很久,面容上掠过很多神色,仿佛一时间想起许多事情。但最终,他仍然摇摇头,一字一顿地说,我所有的话都应当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他停一下,又继续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他说完,闭上眼睛,垂下头,沉默了。

多年前我读到这样的话语,一刹那哽咽。那个时代的人,对于感情十分珍惜爱护,爱一个人大约便是长远的,一生一世的事情。因此爱得慎重,却恒久。

他从来没对她说过要爱她一辈子,也没说过要等她。他只是沉默地,无言地做这一切。爱她却不舍得让她痛苦选择,因此只得这样沉默。因为,能够说出来,大约都不是真的。

而如今多见的,却是那等付出一丝一毫都要斤斤计较的男子。发出一定要有回报。计算爱情,一如计算基金汇率,赔本生意,谁肯做。若自觉有些许吃亏,一定加倍讨要回来。面对这样可怕的现实,再看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时候那样动人心魄长远的爱,真是让人心灰意冷。

爱固然值得珍惜,但是要人爱你一时一刻并不难。但是最美最好的,是有个人在至老时候还会想起你,那样深刻,深刻到他一生都从未忘怀过你。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