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和戏曲结个缘作文800字](http://www.wenzidahui.com/tu/332.jpg)
1、我和戏曲结个缘作文800字
放暑假了,妈妈带我回姥姥家。刚好赶上村里有戏曲表演,大家都忙忙碌碌,每个人都欢天喜地的,热闹非凡。
演员们在台后紧张地做着准备,他们的衣服五颜六色好看极了。演员们化的妆好像我在学校画的马勺一样漂亮,每个人的脸谱都不一样,有黑白的、黑红的等等。他们来来往往地忙碌着。这是时候我发现角落里有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她穿着整齐,也化了妆,我上前问她叫什么名字?她说:“我叫豆豆,今年六岁,从小和爸爸妈妈四处演出,这些场景对于我来说每天如此,并不稀罕了,只有等演出结束了才能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家。”我听到这些话,突然间觉得她很可怜,不能像我一样天天和爸妈黏在一起,也觉得她很了不起,小小年纪竟有这么丰富的舞台经历,毫不怯场。我们聊着聊着她就愿意和我玩了,她演出后,我就带着她一起去舞台前面看演出了。
戏幕刚刚被拉开,表演开始了。第一场是《武松打虎》。只见武松高大威武,好像喝醉了一样,但是还唱着戏,虽然我听不懂,但只是觉得很好看,平时这些画面只是在电作文视上见过,现在我就在现场看,有些激动。接下来老虎出来了,咆哮着,很吓人。武松看见老虎向他缓缓走来,于是他立即跳起来,手中的铁棒就向老虎头上劈去,打的老虎大叫,武松身子一跃骑上老虎,拽着老虎的尾巴,边表演边唱着戏曲,可是这次老虎更凶猛了,像疯了一样朝武松扑过来,武松又纵身一跳,又跳到了老虎的背上,向虎头猛打,这时老虎摔倒在地上一动也不动,顿时台下一片掌声响起。我和豆豆看得津津有味,都忘记周围的人和事了,后来才知道这只老虎是假的,是一位大叔扮演的。意外的是我们都很高兴武松打死了老虎而豆豆看起来却有些不开心,我只能带着她去别处玩了。后来她告诉我老虎是她爸爸扮演的,她担心爸爸真被打伤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为了生活,他们一家人是多么的不容易呀!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应该传承到未来,从那以后我再看到电视上演的戏曲就没有那么讨厌了,每次看到电视上演的戏曲,我还会想起那个瘦瘦、可爱的豆豆和他们一家人为了传承中国文化所付出努力的背影……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高良玉 | 作者年龄 | 9岁零2个月 |
---|---|---|---|
在读学校 | 班级日记小学 | 在读班级 | 四年级3班 |
性格特点 | 严厉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游泳 | 平均成绩 | 91分 |
指导老师 | 雷登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2、身边的戏曲作文800字
我国的戏曲文化,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可如今,却要面对是去?还是留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更喜欢电影,电视,几乎没有人关注戏曲。在以前,爷爷在没事的时候就会听听戏曲。可现在,爷爷闲的时候却不是看戏曲,而是看电剧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
俗话说:要想知道果子甜不甜,最好亲口尝一尝。戏曲也是如此,只有亲身去体会,才能知道它的奥妙。
生活中的美是靠大家的眼睛去发现的,而戏曲中的韵味则需要大家去细细品味。
中国的戏曲文化,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在以前,戏曲是人们喜闻见乐的文艺形式。而现在,人们休闲的方式却是看电影,电视,逛街。除了一些老人之外,大部分人都不曾接触过戏曲。
在老家,有一位十分喜爱戏曲的老人曾说过:“戏曲的舞台上尽管没有崇山峻岭,河流湖泊,没有狂风骤雨,骄阳似火,但演员可以凭借虚拟的表演,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如京剧《三岔口》,仅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靠演员的精湛技艺就表现出了作文摸黑打斗的真实情景。这些都是电影,电视剧做不到的。”这样的戏曲难道会比电影,电视剧差吗?我们不应该去关注和学习吗?
爷爷跟我说过“在老家每年过年的时候都会有唱戏的人来我们村。没到这时候,村里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很开心,到唱戏的时候,舞台旁边就会站满人,唱戏人精彩的表演常常会赢来一阵又一阵的掌声。到了结束的时候大家都恋恋不舍。然而,当村里有了第一部彩电的时候,大家没事的时候都围着电视看春晚,每年看戏的人越来越少,以前是一村的人,到后来大家家里都有电视时,看戏的只剩下两三个人,到最后唱戏的人都不来了。”时代在进步,可我们艺术瑰宝却在消失。
现在的“90后”“00后”的大部分人都说戏曲过时了,老土,而去追求他们所谓的时尚,流行。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中国的戏曲是独一无二的,然而他们却没有意识到我们独一无二的戏曲正要面临着失传。
我们应该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文化之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的韵味。
中国传统戏曲是去?是留?决定权在大家手里。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赵尧珂 | 作者年龄 | 13岁零7个月 |
---|---|---|---|
在读学校 | 泰州康和实验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二4班 |
性格特点 | 好心肠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下棋 | 平均成绩 | 113分 |
指导老师 | 吴城垈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3、关于戏曲的作文800字
“水袖翻飞美难收,凌波莲步掌上轻。听君一曲梦归春,十万貔貅罢长征。”这个寒假,我到正乙词古戏楼听戏,改变了我以往对于京剧刻板、无味的态度,体会到了京剧艺术别样的韵味。
不同于我们平时对于古代文化复杂、繁琐的看法,戏曲的精妙在于它的“简约”。京剧演出,只有几样唱腔、伴奏和造型。只是几句简单的旋律,经过演员的演绎变得扎实、有韵味。不管是悲伤,还是喜悦,唱还是说,都靠着一把嗓子。只是简简单单的曲儿,就都能将情感表现出来。再就是伴奏之简,京剧的伴奏十分简单,主要就是京胡、月琴、弦子三样组成。伴奏在舞台大幕的一角,但作用却极为重要。既可以表现邻家别院,又能马上转化为战场上的千军万马。经过几种乐器的配合,衬托出台上人物的心情。
相比于现在经过层层包装的流行音乐。京剧的音乐既简约又凝炼、清新。京剧虽然简约,但不简陋,对于人物的行头以及脸谱都有很高的要求。造型是对人物刻画的重要体现,演员们一个个衣着作文得体,粉墨登场。戏曲表演的构思也极为巧妙。第一次去正乙祠古戏楼,就被那里的风格深深地吸引。它保留了古代戏楼的格局,共有三层。舞台一直铺到观众席,使得观众能近距离地欣赏作品,坐在那里犹如身临其境。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项羽中计被困的那段。士兵在三楼击鼓,二楼有敌方叫阵,项羽独自在一楼,显得孤立无援。这样的舞台效果,也体现了作者精致的构思。
戏曲除了娱乐,还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霸王别姬》中项羽不听虞姬劝阻,不顾反对,明知有诈却受不了挑衅而中计。江山失手他人。正应了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类人物的塑造,体现了人的莽撞、刚愎自用等性格弱点,意在告诉人们要谨慎小心、虚心。还有《锁麟囊》中薛湘灵与赵守贞的命运反转,其中有一句唱词就是:“我只道铁富贵今生铸定,又谁知人生数顷刻分明。”让我不禁感叹人生百变,善终有善报,恶终究有恶报。戏曲是古代人们最重要的娱乐方式,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韩宝仪 | 作者年龄 | 14岁零7个月 |
---|---|---|---|
在读学校 | 洪河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二3班 |
性格特点 | 随波逐流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跳舞 | 平均成绩 | 96分 |
指导老师 | 汤星月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4、戏曲的呼唤作文800字
夏蝉不止地鸣叫,大葵扇不停地在手中摇着,额头上的汗珠仍不断地冒着……角落的电风扇却一动不动地站着!这是一个停电的夏夜。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爷爷拿着他的充电收音机,播起戏曲。“你可把它关上吧!听着就烦。”奶奶停下手中的大葵扇,冲爷爷嚷嚷。
的确,随着时代的发展,戏曲似乎有些赶不上潮流。戏曲的色彩逐渐黯淡,越来越多人表示听不懂戏曲,甚至根本不愿听。老实说,我也不喜欢听戏曲。直至打开《呼兰河传》,我对戏曲才有所改观。在《呼兰河传》中,看戏的日子是极其重要的。家家户户接亲戚的接亲戚、唤朋友的唤朋友。这唱戏究竟是为什么呢?唱戏是在秋天,比方这一年秋收好,就要唱一台戏,感谢天地。若是夏天大旱,人们就戴起柳条圈来求雨,把雨给求来了,到秋天就更得唱戏。据说是因为求雨的时候许下了愿,许愿就得还愿,那么还愿的戏就非唱不可了。每每这个时候,嫁了的女儿回来娘家作文,回婆家的时候,母亲便会摆着手说:“秋天唱戏的时候,再接你来看戏。”母亲含着泪看着女儿走。也许在不同的地方有不一样的习俗,但在过去,戏曲就象征着家人、朋友的呼唤。
近几年来,国家越发重视戏曲的传承。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念、做、打”于一体,以独特的唱腔,作为国粹的梅兰芳的京剧体系梅派和布莱希特的柏林剧团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莫斯科大剧院被誉为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传承与发展历史,它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连。
不难发现,听完一段戏曲,我们又了解了一段历史,这何尝不是大家获得知识的一个便捷而又充满趣味的方式呢?作为一名高中生,通过长时间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戏曲的地域性特征则充分彰显着传统文化的特色。作为传统文化,它就是最能展现人民群众感情的艺术明珠!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徐怀珏 | 作者年龄 | 16岁零2个月 |
---|---|---|---|
在读学校 | 哈尔滨第七中学 | 在读班级 | 高二2班 |
性格特点 | 保守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钓鱼 | 平均成绩 | 108分 |
指导老师 | 骆力炜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5、关于戏曲的作文800字
“台上花开又一季,台下风雨几时起,凭谁问,花解语,笑春风,数传奇。”
记得我儿时在家乡生活时,有一个规模不大的戏班子。
那时的戏曲早已无明清时的盛行了,老百姓也只是把它当做再寻常不过的消遣娱乐。
戏班里为首的花旦名叫容娘,真名早已无处考证,长相极是秀美,年龄也不是很大,黄鹂般的软嗓,仿佛注定为戏而生。
妇女们仿佛对戏子有着偏见。总是警告孩子莫与戏子来往太深。我问祖母为何,她总是摇摇头,道“戏是融进他们血液里的,会把生活也当戏来看待。”
我自然是不懂她说的话的,家中管束不严,我便常常去戏班逛逛,拉弦的老师父磨拭着自己的京胡,对我略略点头示意。武生与刀马旦在台后舞蹈练枪,十分热闹。我前去找容娘,她端坐在锦凳上,一笔又一笔的描眉,给自己画上粉墨戏妆,她的头面是点翠的,据说是用翠鸟的尾羽制成,很是珍贵。
小城的戏便在节日如水的月色中拉开了帷幕,戏台下坐了许多观众,都是手捧瓜子作文与点心,心思浑然不在戏上,家长里短,热热闹闹地聊着。
我总是坐在最靠近戏台的位置,随着细密的锣鼓声,云锣声响起,容娘便轻移莲步上台,谨然有致,步子不出丝毫差错,大小云手翻飞,水袖轻舞,唱腔优雅甜润,像是一捧水,伸手就能掬了去。
我那时年纪尚小,不大能知道那是哪个角色,只依稀记得几句唱词。
“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
那应当是《贵妃醉酒》吧,艳绝的红颜,在最灿烂的年华逝去。
后来,小城里的人不再听戏,他们觉得这再寻常不过的,不需要了。
戏班子似乎要去远方,临了,容娘想再唱一曲,她说,戏不寻常,这是流在她骨子里的血液,她今生无法舍弃的命。
在低扬的琴中,在高亢的胡中,在清脆的云锣声中,盛世的繁华,终究是落了幕。
容娘离开了这座城,大山挡住了戏班子的身影。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戏中繁华,戏腔婉转,眉眼盈盈,锦瑟年华,尽前世今生。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赵无极 | 作者年龄 | 13岁零8个月 |
---|---|---|---|
在读学校 | 平明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2班 |
性格特点 | 积极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听音乐 | 平均成绩 | 95分 |
指导老师 | 爱快播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